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laiye(不闲聊)
前方核能提醒:本文1.2万字,但值得你看完。
2008年,吴晓波和罗振宇曾一起写过一首歌:
花开在眼前,
已经开了很多很多遍。
每次我总是泪流满面,
像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
这首“听上去像一个老男人的未遂情歌”的歌曲,名为《花开在眼前》,后来由韩磊演唱。
这是电视纪录片《激荡•1978-2008》的主题曲。
吴晓波和罗振宇不仅一起写了这首歌,同时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总撰稿人和总策划人。
此次合作之后,二人曾多次燃起合作的念头,然而两人终究在各自领域开宗立派。
数年之后,二人均已成为自媒体的大宗师,花开依旧。
但却都已不是那个泪流满面、不解风情的少年了。
不过这首《花开在眼前》,倒成了罗辑思维跨年演讲的背景音乐。
1
“原来文字可以写成那样子。”
2
“上帝给你扔到一个狗洞里,你就爬吧,远方有一个出口,叫做高考,其他地方全是黑暗,爬出去就当人,爬不出去就做狗。”
“你看,那个人不读书,现在只能做这个。”
“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只要你考上大学,离开这个鬼地方,就算我们母子永不相见都行。”
3
1908年,一个春天的早晨,一位白发老人敲开了李普曼的公寓,当时他正在哈佛读二年级。
老人自我介绍说,“我是哲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我想我还是顺路来看看,告诉你我是多么欣赏你昨天写的那篇文章。”
李普曼像是一道光,击中了我的灵魂。

▲卷发的就是廖厂长

▲廖厂长和吴晓波

▲中年时的吴晓波和妻子邵冰冰,以及他们的女儿
4
“你看着下面的车流,看着旁边大楼隐隐漏出的灯光,一点一点在点亮,特别绝望。
你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庞然大物。
将来哪辆车会是你的?你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城市拥有哪怕一盏灯?”
你们北大人是无法理解的……
“卧槽!”

5
你看,我们这有人今天退休,要不你来?
“你爸呢,我找你爸。”


▲吴晓波在自己的岛上

6
我建议你离开。你也看到了,我老婆现在住在这里,不管你回不回来,她是不会走的。
你要不介意,那就大家住一起。
我还能去帮人写稿子,做策划赚点钱,可我同事呢,那真是绝望。
7
“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就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激荡·1978-2008》核心团队:曾捷、章茜、吴晓波、罗振宇(从左到右)
8

▲左起:申音、王凯、罗振宇
“罗辑思维的估值已经一个亿了。”

“小心一点,你作为财经作家已经很成功了,真搞垮的话,可就丢脸了。”
你已经有名有利,为什么还要做自媒体?
你打算投多少精力做自媒体?
凭什么年轻人要读你的自媒体?
我的胖子朋友在开始做《罗辑思维》的那一阵子,一再怂恿我,“你要做自媒体呀,你要做自媒体呀。”
等罗粉涨到170万之后,他对我说,“你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做自媒体。”
好朋友都是这样的,往往喜欢把自己没搞懂的东西坚定地推荐给自己的死党。

▲吴晓波频道早期团队
9

▲吴晓波受邀参加经济形势座谈会


10
“我希望三十年、五十年后,人们试图了解我们这代人的中国,在选择图书时,有一本侥幸是我的。”
吴老师,你能不能不要搞这些东西了,就专心写书,我们养你。
我没情怀,我一买卖人,我对得起买自己东西的人,就是最大的情怀。
这个时代本来就焦虑啊,还用得着我贩卖?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hH5u-G5tS0m1wM5G_rn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