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xUKegfpQ0tdGb46UEkxoA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xUKegfpQ0tdGb46UEkxoA
上海的陆医生,真是胆大包天的超过我的想象,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我原以为,陆医生只是想要钱罢了,所以胡乱诊治以及推荐患者去接受无效的NK治疗。
但是万万想不到,陆医生推荐的NK公司:上海嘉慷公司竟然是个骗子公司,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陆医生和该公司对患者的诊疗行为涉及诈骗。
因为他们给患者输注的可以肯定不可能是NK细胞,而只是含有维生素C的盐水罢了。陆医生,这么没有底线的事你都敢干,真是中国医生的耻辱。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仅对方的员工自己承认老板说输的就是维生素C营养液,并且有无数线索表明输的不是NK细胞,证据如下:(都在患者家属贴出的卫健委的调查报告中)
1、 NK治疗需要预先抽血50-100ml做分离和培养,这位患者从未被抽这些血。该公司在卫健委的调查笔录上号称抽了18ml血,用于基因检测、CTC循环和NK治疗,但实际上,利用这18ml血做NK治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2、 卫健委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的受审查的成员第一次口供就承认这不是NK治疗,而是含有维生素的营养液。
3、 该公司人员声称:所有的NK治疗,都不做记录。
4、 在事情暴露后,该公司员工第一时间删除了微信聊天、通话记录和电脑里所有的数据资料。这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
5、 该公司实际负责人徐以兵拥有绿卡,出事后就一直呆在美国,不敢回国做进一步的解释。
6、 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有照片可以判断,NK细胞治疗的颜色并不是患者输注的液体颜色,完全不相符合。
所有这一切,只要正常智商的人,都可以得出结论:该公司并没有给患者输NK细胞,纯粹是一个骗子公司。
医生和不法公司联手收患者7.5万后给患者输注盐水,这如果不是诈骗,我真想不出别的来形容,这真是巨大的丑闻。我想问问,陆医生,你怎么敢这么干?不怕法律么?钱就这么不够用么?
真是疯狂的行为。有谁会相信你将患者推荐给诈骗公司,并且和公司没有利益瓜葛,查查银行流水就知道了。
陆医生,你会瑟瑟发抖么?人正才能无愧于心,才能昂然挺胸,不怕艰难险阻。你能么?
现在一切都很魔幻,几乎所有合格的肿瘤内科医生都知道陆医生的五药联合治疗是错的,属于胡乱治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陆医生和nk公司一定有利益关系。
但是,患者家属维权就这么艰难。
幸好,今天有了一个很好的突破,上海警方受理了患者家属的材料,很有可能立案调查上海嘉慷公司的诈骗行为,我希望能够成功。
这样的事其实切身关系每一个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转发,因为你们的关注和转发,就是一种态度,表示对医疗不良行为的愤怒,也是真正能够促进医疗风气改良的方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wjLwkuZN9Nn3Af8fK2Vjg
最近一则冲上热搜的“喜事”,让大家意识到香港楼市的真实样貌。
前几天,一位幸运的香港80后青年,打疫苗后抽奖,喜提一所价值千万港币的豪宅,折合人民币约886万。
然而,就是这么一则消息,把点进去想表示一下羡慕之情的网友们看傻了。
因为,这是一间使用面积41.7㎡,一室一厅的千万豪宅。
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和建筑面积,大约是17万元/㎡。
在惊叹香港房价畸高的同时,有回过味的网友惊呼:“北上广深的房价也距离不远了!”
确实,从去年开始,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房价就迎来一波暴涨,尤其是核心地段的房子,别说“居大不易”了,就连“居者有其屋”也不是一件易事。
“先上车再换车,不然末班车都赶不上!”
眼见着刚需们来势汹汹,开发商也卯足了劲,钻研如何挑战物理空间的极限——
从79㎡四房,65㎡三房,再到55㎡做三房,中国大城市的香港化正在加剧。
小县城的人看一线城市的观感,跟我们看香港,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了。
房子到底要多大才算够?
前几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城镇家庭居民“住有所居”量化指标研究报告》中给出了答案:
人均住房面积底线标准为13㎡,提升标准20-30㎡,舒适标准30-40㎡。其中,只要低于底线标准,就应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而一线城市的住房,大多达不到舒适标准。
早在五年前,深圳推出6平方米精装极小户型的时候,就已经有学者发出警告,称内地一线城市正在“香港化”。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6平方米。
这个“鸽子笼”项目位于深圳的房价“山顶”南山区,具体房源面积从5.73平米到7.48平米不等,算上赠送面积,大概在12㎡左右,推出当天就被疯抢而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子有厨房有卫生间,确实够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超小户型,房价一口价要去到88万起,折合房屋单价,就是15万元/㎡。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这方面,深圳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要知道,创下香港一手楼市最小房屋面积纪录的房子,实用面积都去到了11.9㎡。
当年那位香港开发商大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紫禁城那么大,但皇上睡觉时也不过只有一张床……”因此,这个最小楼盘也被戏称为“龙床房”。
不少中介在推销时,会把这种低总价的房子私底下称之为“穷人恩物”,讽刺意味极浓。
在当时看来,这种极小户型可能是极端个例。
但现在,随着房价上涨,类似的小户型需求越来越大,“极小户型”也在遍地开花,逐渐成了一种趋势。
以符合三胎放开大趋势的四房来说,我在《讲真!这是未来涨得最好的户型》中,介绍了一款能够一步到位的108㎡小四房。
评论中有人惊呼“110平能做四房?”,更多的人不以为意,并抛出了更多更小面积的四房:“增城大国璟96方的四房”“新湖菲林90方四房”……
当你以为这就是尽头了,还会有开发商告诉你,“内卷我们是认真的”,只有更小,没有最小!
其中,最强的当属广州增城的花屿花城,竟然用79㎡硬生生做到了四房两卫!
没错,竖厅设计,动静分离,同时主卧带主套,确保私密性,让人忍不住想发问,这得房率是120%吗?
不过,要说缺点肯定有:多功能房太小、次卧不敞亮,只能放单人床、厨房逼仄、玄关无处可放、走廊面积浪费……
只是,来这里看房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多少钱就只能买多大的房子。
比起四房,三房才是真正主力的户型,因此这种户型也频频出奇迹。
既然上面提到的四房要79㎡,那么三房绝对不会认输,光是6字头的,掰掰手指头都能说出好几个:
天河珠江花城的65㎡三房、增城时光荟66㎡三房、增城力迅云筑 63-65㎡三房……
以其中一套63㎡的房子为例,厨房和客厅都比较敞亮,派头十足。
然而,走进房间就会发现,厕所极为逼仄,在淋浴间里甚至没法更衣,动作大一点都可能会撞到洗手盆;
赠送的房间面积极小,只能专门定做1米的床,或者干脆拿来做书房,并不是真正的起居室;
至于两间卧房,进门就是床,床对面就是衣柜,更多的空间就别想了。
样板间
不过,对于刚需上车的新广州人来说,低总价就是王道,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也不乏为一个温馨的小家。
B
你以为三房做到极致就是63㎡了吗?NO NO NO,这一方面,还得看深圳的。
同样是在一房难求的深圳南山区,弘基南城小筑项目推出了38-54㎡的一到三房。
你没听错,54㎡的三房。
这套房子已经不是常规的横厅或者竖厅,或者是常见的户型设计了。设计师在这方面极具想象力——
入门就是沙发,拐弯进去直面厨房,右手边是厕所,后面是一个房间。
穿过餐厅,通过推拉门可以进入洗手台,左走是主卧,直走是次卧。
可以发现,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空间,房子大多采用推拉门设计,因此,隔音方面可能会比较差。另外,主卧是没有窗户的,厕所和厨房倒是挺敞亮。
项目均价八万,算下来,这套房子总价440万。在寸土寸金的南山区,周边项目都买到10万元/㎡的情况下,项目前几天一推出就被大量认筹,中签率仅为44%。
住四百万房子的刚需,今后只会多,不会少。
房子越来越小的背后,是日渐高企的房价。
楼市黄大大选取了房价TOP50城,逐个整理了该城的房价收入比,发现除了广州以外,北上深三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30,这意味着,一线城市的市民需要三十年不花钱,才能买下一套房。
根据东吴证券数据,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4.7㎡,因此房价收入比一列,数据实际含义为:一人购买34.7㎡房子所需要的年限。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正常的房价收入比应当在9:1。
眼瞅着买房越来越难,人们对于住房舒适度的容忍有所上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随着国家房住不炒的大力调控,这一趋势似乎有回转的余地。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从去年9月到今年8月,86省市共出台调控监管政策278次,7-8月份调控次数更是达到月均50次以上。
今年以来,从土地最高溢价率不得超过15%,到多城二手房指导价的出炉,再到新房严格限价,一套前所未有的组合拳下来,可以想见,未来房价还是“稳”字当头。
至于楼市风向标——涨得最猛的深圳,更是狠下心来,通过对新地块实行房地联动,让三年后推出的房子按在了今天的价格。
不仅如此,深圳还提出:争取2035年人均住房面积要从当前的22㎡达到40㎡。
当然,“房价如葱”的故事绝不可能在一线城市发生。因为,深圳正在从“香港模式”转向“新加坡模式”,今后深圳60%的房子都是公共住房。
不难发现,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房地产的调控思路更着重“稳房价”,同时着手大力发展公共住房,给新城市青年一个平稳过渡,直至他们有能力购买商品房。
这也跟我们一直强调的买房思路相符:
短平快的粗暴投机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目光长远的投资,才是当下的新思路。
只有顺大势,才能踩准每一个周期。聪明的投资者,选择跟随政策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GhwIKZTuUhA0SYMqqyhWg
前两天,往家里打电话,
嘘寒问暖了半小时,要撂电话的时候那头说道:
“ 社区的新房子现在半价都卖不出去了。”
空气突然变安静,怕啥来啥。
笔者,葱省人。
打小生活在葱省,从小酒量好,爱吃葱。
别地方的娃儿5岁还在看奥特曼、小龙人的时候,俺们村儿的娃儿都能开拖拉机浇地了。
左脚踩停车,右脚踩离合,别看人小,有志不在年高。
挂档方面父辈当时只教了我们两档,空档和一档,
毕竟年纪尚小,安全意识还是要有的。
小时候,我们住在自己盖的房子里,各个朝向的屋子圈出大大的庭院。
叔叔们结婚,爷奶也会赞助他们自己另盖大房子,爷奶算是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了。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养鸡,养牛,种菜,放现在可能是城市娃儿们奢望不到的童年生活。
但当时的我们却更羡慕城里的娃儿,因为他们住在楼上。
九岁的时候二爷爷死了,白事办完后去了城里二大爷家,那是俺第一次上楼。
原来家里的灯也可以跟学校一样亮,而且墙上的开关也比拉灯绳充满科技感。
但当时也觉得有别扭的地方,比如马桶使用太费事,孩子自己一个房间住,晚上害怕怎么办……
虽然有弊端,但瑕不掩瑜。
自那天起,俺暗自许下誓言,这辈子要跟二大爷家一样住进楼里。
小小的誓言虽然还不稳,小小的别扭更是惹人笑。
数年后,当年小小乡音碎念的梦想,还真迎来了回响。
2010年前后,山东省迎来了“合村并居”运动。
合村并居,就是将临近的村庄进行撤并整合,村民统一搬到社区楼房居住。
消息刚传来时,村里乡亲们都乐坏了,原因有二
一是村民认为有了抗通胀的硬核资产;
二是住楼房有排面儿,娃儿以后娶媳妇也有排面儿。
村里的孩子去县里上学,也不再羡慕城里娃了,住楼有啥好得瑟的,将来俺家也有!
山东是中国的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常住人口达到4900多万,行政村6.9万个,村庄密度0.43个/平方公里,折算下来每个村有700多人。
项目规模非常庞大,当时仅青岛胶州一地就有460个行政村被列入试点名单,合成82个农村新型社区。
合村并居分为三步走
村民签字,同意老房子拆迁;
机构实访,评估老屋价值;
拆老屋,搬新居。
想的时候只畅想美好,办的时候弊端却逐渐显露。
但随着深入,问题出来了。
1)很多人不愿搬
不少老人一生未离开过村子,在村子里长大,成家。
在这儿看着儿子长大,看着孙子长大,看着曾孙长大;
这儿便是自己的一生,逝去的老伴儿曾在这里,丈夫年轻时务农用的农具还竖立在牛栏。
年过古稀的年纪,实在不能理解何为乔迁之喜。
2)拆掉的老房子压根不值钱
村里的老乡儿都想住进楼,但需额外交钱,这就出问题了。
在村里评判一个东西好不好,唯一不会改的标准就是贵不贵。
你的羽绒服300多,但俺的棉服还不到100呢,三倍的价格,零倍的暖和。
农作物价格天生被死死按住涨不动,涨的时候就是洪涝灾害无收成的时候,村里老乡儿赚钱难。
再说村里老房拆迁,跟城里拆迁完全不是一回事。
城市拆几户,出几户富翁。
村里拆几户,便多几户愁。
评估一波算下来也就值个几万块钱,想上楼还需要交小几十万。
这笔钱对于普通村民来而言,注定了不少家庭一生只能买一处房子。
3)住楼房成本提高
以前冬天点煤炭生炉子,但点起来就暖和了。
以前用柴火烧水做饭,用电机抽地下水饮用。
虽然有点费劲儿,但是成本低,不咋花钱。
现在一律按电表计费的天然气、暖气、自来水,还有物业费。
向往的楼房生活出现了诸多弊端,而所有弊端源头都指向了花钱。
村民住进社区楼房,工作没改变,收入没增加,支出反而多了。
面子有了,里子更糟了。
但按照葱省的尿性,所有的不同意都会被说服,所有的弊端都可以被娃儿找媳妇覆盖,所有的经济紧张都会被资产增值案例所折服。
于是轰轰烈烈的合村并居运动开始了。
由于财政紧张,地方不得不靠贷款建社区,向农民收取建设成本,以及降低建设质量标准。
结果是农民搬到社区,由于经济原因生活质量下降了,将计划城市买的房子阴差阳错买在了新型社区。
说新型社区楼市之前,我们先谈谈葱省楼市。
葱省的楼市有个特点,就是啥都慢一拍。
第一慢拍,慢在行情来的晚。
好比酒桌喝酒,别人都大喝特喝走路必须扶墙了,它晃着大屁股来了。
上一轮全国普涨行情将要结束的时候,就是葱省楼市崛起的时候。
外地投资客提前布局,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还没起来。
不少计划房投客一线吃一波,二线吃一波,三四线再吃一波,说好的梅开三度,想不到在葱省干瞪眼没等到楼市黎明,资金链折戟了。
葱省人的热情朴实,体现在酒里,更体现在楼市里。
第二慢拍,慢在行情退的晚。
好比酒桌喝酒,别人都酒醒回家干活了,这时候它硬撅着大屁股把自己灌醉了。
如今在三、四线楼市熄火,明牌限跌的今天,葱省不少地市还在不断向历史新高发起冲锋。
没办法,人多需求大,反射弧实在太长。
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其中必有山东。
而上文说的葱省楼市涨,其实不包括新型社区,没有一点关系。
楼市的风刮不到村里,财富的暴击也注定避开村民。
山东是人口流出大省,每年都有无数山东年轻人毕业后选择去它省发展;
但同时又是造娃大省,储备军异常夯实。
有的娃儿去了省外,有的娃儿去了省城、市区,但几乎没有娃儿会选择留在村里。
即使新社区楼房,居住人口越来越少,房屋空置率也越来越高。
过去晚上路灯还都亮,如今变成了跟几根亮一个,宛如奶奶的牙齿,隔几个掉一个。
房子不是最新,次新还是排得上。
但购入即腰斩,比腰斩更可怕的是根本不具有任何流动性。
当然这也算好的,不少财政吃力的地方同时出现了房子拆了没钱建的现象,领导急,村民也急。
噗通一声,村民几十万砸进了规划好的新型社区,但并没有激起保值的浪花。
但不得不承认,这已经耗尽了村民的普通一生。
近些日子,山东领导也认识到了欠妥当之处。
部分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调研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指出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搬不搬、建不建,群众说了算。
群众说了算不算不知道,但是群众心里都知道想过体面日子,得先有匹配的收入。
比起要面子,更想要的是里子。
搞经济,永远是硬道理;搞不了,咱就勤俭节约。
于是,我们看到社区里不少路边的草地村民种起了蔬菜。
于是,我们听说冬天一楼跟三楼选择通暖气,那2楼就不通了。
据说,冬天短,过的快,也没觉得多冷。
农民兜里没钱,一切增加支出的改善都是面子工程。
一顿鼓捣,天然气公司多赚了不少钱,家电企业,装修公司有活干了。
但村民每天还是发愁干点啥,去哪打零工,有啥赚钱省钱的法儿……
齐鲁人为人质朴且厚道,纳于言而力于行。
从古至今这块土地,不出皇帝,但出圣人、产武将。
齐鲁人对父母孝,对朋友诚,对国家忠。
2020年武汉疫情,山东16地市当仁不让,山东的农民亦然。
山东寿光一个农民大哥,独自驾驶重卡满载水果蔬菜驰援湖北。
山东菏泽定陶区黄店镇的村民自发捐赠,一个村捐了足足13吨蔬果。
虽不值钱,但农民朋友知道在这要命的时刻,湖北老乡儿能吃一顿饱饭就价值千金。
山东人心里有但嘴上不善于表达,山东农民亦是。
世人皆知农民淳朴,但又有谁真正理解农民辛苦。
衷心希望,领导在照顾农民居住质量的同时,再多照顾下农民伯伯的收入就更好了。
这样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eJbWvphWR7bR7fkmkMaug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crUENe7k5pJzzCQT3bw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