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启事|东南大学测绘学科诚聘海内外英才

东南大学测绘学科诚聘海内外英才

 

东南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南京,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东南大学测绘学科始于1923年土木工程系成立的“测量教研组”和“测量实验室”。1952年首次招收“工程测量”本科生,老一辈测量学家周江文、陶本藻等教授曾在本学科执教。1956年武汉测绘学院成立,东南大学测量专业大部分教师及主要仪器设备并入该院,仅保留一个测量实验室。2000年,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正式成立,2003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又获批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交通测绘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协同建设的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综合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测绘工程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群为目标,结合学科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各层次人才数名。欢迎有家国情怀、有事业梦想、有团队精神的海内外有志之士来美丽的南京生活、到宁静的九龙湖畔执教,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招聘启事|东南大学测绘学科诚聘海内外英才

一、需求方向

1、导航与位置服务。

2、遥感科学与技术。

以上领域专家未来所从事科研内容若能与交通相关联,将优先考虑。

 

二、人才类型

(一)高级职称专家

1、条件要求

A类: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正高级专家,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大千人、国家教学名师、领军人才,以及相当层次的海内外知名专家。

B类(年龄一般不超过48周岁):领域知名的正高级中青年学者,包括青年长江、国家优青、青年千人、拔尖人才,以及相当层次的海内外知名学者。需具有在海外一流大学学习或工作经历(1年以上)。

C类(年龄一般不超过42周岁):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海内外青年学者。需具有在海外一流大学学习或工作经历(1年以上),具有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

 

2、待遇

(1)可担任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

(2)可带科研团队整体加入;

(3)可新组建科研团队;

(4)提供优厚的薪酬、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具体一事一议。

 

(二)青年杰出人才

1、条件要求

D类(年龄一般不超过39周岁):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连续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2、待遇

(1)可新组建科研团队;

(2)直接聘为正高职务,教师事业编制;

(3)薪酬:首期3年;聘期内年薪50万+,全额发放由国家提供的一次性补助50万(免税),若所在学科领域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及相关领域(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汽车等),可择优获得“紫金学者”人才基金资助,在基本年薪(50万+)基础上额外增加35万/年津贴(连续资助3年);

(4)住房:符合国家和学校政策的,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300万(不含地方政府配套)或以补贴的优惠购买人才特批房;安家费10万;

(5)科研经费:可获得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学校提供学科建设经费100~200万、直接入选江苏省双创个人科研经费50-100万;优先支持申报其他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万~500万,江苏特聘教授科研经费50~100万,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3~100万);

(6)配套措施: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博、硕士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7)医疗:学校附属三甲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保健团队,可提供医疗VIP服务;

(8)教育资源:校区周边拥有东南大学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幼儿园和重点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配套资源一应俱全,学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9)配偶工作: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三)青年优秀人才

1、条件要求

E类(年龄一般不超过39周岁):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连续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2、待遇

(1)待遇基本标准(单位:万元)

引进人才类别

首聘期薪酬

科研启动经费

大额住房货币化补贴

一次性安家费

首年租金补贴

上岗研究员

不低于38

30

100

5

6

上岗副研究员

不低于27

20

60

5

4.8

(2)岗位:教师事业编制;

(3)薪酬:若所在学科领域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及相关领域(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汽车等),可择优获得“紫金学者”人才基金资助,在基本年薪基础上额外增加35万/年津贴(连续资助3年);

(4)科研经费:省级人才计划大幅提高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人才计划支持比例,引进至我校工作的世界前200强高校毕业博士生,直接入选省双创博士,科研经费15万;优先支持申报江苏省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个人科研经费50~100万,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万,江苏省特聘教授科研经费50~100万,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3~100万,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科研经费4~20万,江苏省“青蓝工程”科研经费4~30万);

(5)职业发展通道:签订聘任协议3年内提出确认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申请,经考核并通过评定后,任职时间从上岗聘任时间起算;

(6)其它:江苏省为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保障,对纳入人才支持计划的,确保做到“一人一房”;推动按照就地就近和“多选一”原则安排高层次青年人才子女入学;优先统筹安排急需紧缺人才配偶的工作或发放一定年限的生活补助。

 

(四)青年新秀人才

1、条件要求

F类(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需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博士学位或海外博士后经历,具有较好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发展潜力。

 

2、待遇

(1)岗位:聘为讲师,或副教授(副研究员,含上岗);

(2)年薪:20~26万元/年;

(3)科研启动经费10~20万元;

(4)提供住房补贴类40~6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5万,以及其他补贴;

(5)支持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并享受相应待遇。

 

(五)全职博士后

1、条件要求

G类(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在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2、待遇

(1)全职博士后首聘期一般为3年,确因科研工作需要,经批准后可延长1年;首聘期考核合格者,可续聘1次,续聘期限不超过3年,博士后总在站时间不超过6年;

(2)全职博士后分普通博士后和至善博士后两个层次,可直接申请至善博士后,或普通博士后年度考核特别优秀者,申请转入至善博士后序列;

(3)进入至善博士后序列后从事博士后研究满 3 年,经考核进入第二聘期后,可参加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取得副高职称,经学校入职审核通过,可获得进入学校专任教师队伍资格;

(4)对于至善全职博士后,聘期内执行协议年薪35万元+合作导师配套经费;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标准为10万元/人;

(5)对于普通全职博士后,学校提供18万基本年薪+合作导师配套津贴(不低于2 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标准为5万元/人;

(6)享受职工公费医疗,每年度免费医疗体检,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7)东南大学设立了博士后“前沿科学基金”,5~15万/项,重点资助成果突出的优秀博士后就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展开探索性研究。

 

对于以上各类人才的特别优秀者,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三、所需材料

应聘者需提供个人详细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术兼职、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论文著作(注明检索,意向D类、E类人才需提供5篇代表作全文)、发明专利、各类获奖、未来研究方向、联系方式,以及其他需说明的情况等。

 

我们会严格控制应聘者信息的知晓范围,保护应聘者隐私。

 

四、联系方式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 于先文

电话:13851668740

邮箱:yuxianwen@seu.edu.cn。邮件标题:应聘+本人姓名+意向类别

政策咨询:邱老师(院人事办公室)  025-52091262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aFP7mRghZsTeZ4aNQMqEw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网上有一组图,生动形象刻画了大学生找工作前后的对比:

工作前:有父母庇佑,钱不是自己挣的,花着不心疼,傻傻以为找到工作后,就能上天入地,吃香的喝辣的: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工作后:一边要和社会上的老油条斗智斗勇,一边还得独自扛起生活重担租房,吃饭,交通,社交,孝敬父母….哪个不花钱?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一天天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一个月下来工资还不够用来还花呗,要怪只怪当时年纪小,没点思想觉悟多攒些零花钱。

 

前些天,求职网站58同城,对2019年应届毕业生期盼的薪酬,进行了一个大调查,调研覆盖651所院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回收有效问卷 201563份。

 

调查后,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新一届的毕业生们(含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整体对于薪资的平均预期是:

7409元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在今年经济环境及就业环境相对严峻的情况下,这个数据,对比2018年的平均预期薪资:8431元,已经足足减少了1000元!

即便如此,经过社会摧残的过来人却还是风轻云淡地表示:

理想很丰满,现实会教你做人的: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也有直接段子劝退的↓↓↓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反正是期望薪资,想想而已的事儿,谁还不能多想点了?!!!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还有人非常实在,直接晒出了工资条,本想表示自己没拖后腿: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结果仔细一看,却心酸地发现,7000+的工资里,有近1000的工资竟来自于加班。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网上一片众说纷纭,绝大部分声音都在明里暗里,唱衰这个期望薪资这届年轻人,太飘了!

 

为什么比2018年少了整整1000块的预期工资,如今看来仍然是在“白日做梦”呢?

2019就业环境

同样从毕业生走来,最烦就是别人一句:“大街上本科生一抓一大把” ,轻描淡写就把咱十几年的努力划上了句号,心里却看透了局势,默默地在流泪。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34万人,比去年多出了14万!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随着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生确实就像大白菜一样,在求职市场上变得不值钱了。

再看今年职场上传来的,到处都是裁人的消息,比如京东、网易、斗鱼都被曝在裁员;阿里、百度、腾讯等公司也被曝,停止招聘应届毕业生: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不只是互联网行业,各行业都在迎来寒冬: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薪资期待过高,确实过分乐观了。

 

我们以本科生为例,他们真的能拿7K工资吗?企业实际愿意支付的薪资是多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有多大呢?

 

我们以今年6月麦可思公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为例,作进一步剖析。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下图公布了2016-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薪: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每年都在升高,2018届为5135元,按这几年最大涨幅推算,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大约为:5523元左右。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这个数据,与前面本科应届生期盼的6998元月薪,差距高达:
 
1500元/月左右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壕沟。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练就高薪?

如何练就高薪?

麦可思的数据,对比了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收入增长的情况: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收入是:4042元;

三年后,也就是2018年的收入是:7441元;

三年增长了3399元,涨幅为84%;

 

如何练就高薪的秘诀之一就是:工作经验,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磨砺出的能力。

其次,选对专业,毕业于重点名校,应届生毕业即高薪。

比如近日,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发布的2019届毕业生去向报告,其中提到,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

6389.42元!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他们选择的热门行业有:
制造业
科研、技术服务业
信息、计算机、软件业
金融
教育

那么练就高薪酬的第二个经验就是:

1)就读顶尖名校

2)选择高薪行业:计算机,金融,制造,科研;

 

另外,就像万嘲丛中一点劝的经验派所说: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想拿高薪?先看看你能给企业创造多大价值

 

也就是说,高薪配备的条件,可以三选一:
 
工作经验+能力
名校+热门专业
高价值创造
 
如果这些你都不具备,那么期望的薪酬,就成了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这份报告,除了预期薪资与实际薪酬引起热议外,还显示了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偏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何变化?

就业偏好

新一线城市

从城市层级来看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新一线城市的热门程度,几乎跟一线城市持平: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大学生就业首选的TOP5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深圳

成都超越深圳,新一线城市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

互联网热

根据报告显示,新一届毕业生们关注的行业重点如下:

2019年毕业生薪酬:7K是奢望,211名校毕业6K成高薪!

行业偏好上,大学生求职首选TOP3行业是:

IT/互联网行业

金融

教育/培训行业

IT/互联网行业是近几年资本市场的宠儿,吸引最多的大学生并不意外。

 

而与去年相比,大学生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就业关注热度上升,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寒冬之下,教育/培训行业相对稳定。

这份惹人热议万分的报告就看完了,来总结一下:

1.大学生对薪酬期望值过高,而企业实际支付很务实,从云端跌落,要做好心理准备。

2. 名校与热门高薪行业,是大学毕业生获得高薪酬的一个重要渠道。

3.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依旧是热门行业,不过今年大规模的裁员行动让热度冷却,是选择更稳定的行业,还是投身于热门行业,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