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为何堕落?

作者 | 万连山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最近,医疗反腐这件事搞的很大,几乎让半个医疗界闻风丧胆。

各大医院贪污腐败案相继浮出水面,医疗内部开始广泛的自查自纠和相互检举,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不客气地说,国内的那些个医院有多贪,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谁还不生两次病?

每当你拿到手上的账单时,都会发出感慨,现在的人真的病不起!

全国1.2万家公立医院,到底有几个是干净的?

对积怨已久的广大民众来说,医疗反腐当然是件好事。

但遭到了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好大的口气,这是把自己当华佗、张仲景了?

请问您多少年没到过一线了,还操得动手术刀么?

就是因为这些人无比自负又贪得无厌的人,才导致了多少医疗事故和病人痛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至8月7日,全国至少有168名医院院长、书记等主要领导被查,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滑动查看↓↓↓
以上这一大片,每一个名字,代表的都不只是他自己!

代表的是一家医院的全体职工,代表的是无数的病人。

很多人省吃俭用、东拼西凑借钱来看病,却被某些人掏进荷包,不知道干什么勾当去了。

请问,这些院长和书记,在贪污期间导致的医疗价格上涨,能不能把钱退给老百姓?

其次,这些贪污的钱,不管要回来多少,能不能公布一下?

这些钱,最终去了哪里?

别只是从一个口袋,进了另一个口袋……

 

01

关押权利的笼子,烂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

打听到医院的心理科可以做心理辅导,于是我预约到了科室。

医生简单问了几个问题,根本没打算再多听我说些什么,就开出一大堆单子。

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脑电超慢什么什么的……

起初我也有点疑惑,为什么心理测试要做心脑电图血常规?

只是出于对医生的信任,也没说什么,乖乖去交钱。

做完以后,拿着结果回诊室找医生,以为终于能做心理辅导了,结果医生却要给我开药。

我说我不吃药,怕有副作用,我来这主要是想做心理辅导。

医生说,她的强项是医学治疗,让我预约第二天的主治医生。

听到这,我极度失望,本来满怀着希望,以为能来寻求一下帮助,缓解一些抑郁情绪。

结果花了八百多块钱不说,还浪费了一整个下午,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

为什么?难道这就是现在的医生吗?

我理解,有时候多做些常规检查,是为了更好地治疗。

但我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心理科室,不为病人提供任何心理辅导,而是只知道一味地开药、开单子。

这一瞬间,我明白了为什么周围那么多人都很反感医生,为什么他们都说现在的医生只知道赚钱。

原本抑郁的心理,现在又增加了一点对人的不信任感……

有一句至理名言是: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

对应到医疗领域,医院的权利,来源于信息不对等。

普通人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只能依赖专业人员,因此产生了权利空间。

制度的牢笼又是什么?

理论上,是医疗规范、医治原理。

但在实际中,这个笼子,很难关上。

普通人可以用医疗规范,去约束医学专业人员的权力吗?

当然能。

但还是要回归最本质的问题,信息不对等。

真正熟知医疗规范的,基本都是专业医生,或者少数专业律师。

普通人看个病,不至于带个律师去吧?律师费可不比医药费便宜。

带个医生去医院看医生?就更搞笑了。

也许不止在医疗,在其它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很多时候,腐败的边界是非常模糊的。

比如,医生收病患家属红包,算不算受贿?

这一直都是个说不清的话题。

按理来说,公立医院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正常医疗费用以外的红包,当然是一种恶劣的受贿行为。

作为患者,我当然不可能了解医学知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信任专业、信任医生,完全相信他会替我考虑,然后放心地把自己交在他手里,这就够了。

但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这可能么?

不可能,除非有好处。

但对病患家属而言,我要是不给红包,他不尽力怎么办?

就算尽力,大夫救了家人性命,我表示下感谢,也是人之常情吧?

自古以来,不都是如此?

正是这种普遍的心理,导致某些腐败行为,在社会上一直具备“正当性”。

边界的模糊,以及腐败“正当性”的出现,不仅加快了腐败的扩散速度,也增加了反腐的难度。

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医疗行业,就是有一种腐败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圈内圈外的人都不得不接受,以腐败文化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最后,就是从上至下的腐烂,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链条,烂到根子里。

甚至击穿道德的底线。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

 

02

当生命被标上价格,价高者得

2022年,在全国基本医疗保险总支出24431亿元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亏损总额,居然高达1万亿元。

如果不是卫健委公布了这个数字,很多人都无法想象。

开医院,不是个暴利行当吗,怎么还会亏?

难道国家拨的钱,不足以支撑医院运转?

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6.5%,相比发展中国家2%~4%的平均值,并不低。

医保基金不停划账、国家支出勉力而为。

但即便如此,全国绝大多数医院都处在勉强维持的状态,公立二级医院的亏损面更是达到43.87%。

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躺在中间吸血。

昨天,有一条极为炸裂的消息。

原常州二院乳腺外科主任朱玉兰医生,被抓了,共查出1.5亿资产,包括20套房子、4000万现金、30斤黄金。

朱玉兰本人住的太湖天安别墅,起步价2000万,上不封顶,可见其生活之奢华。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消息,还以为是假新闻。

小小的二线城市二院的一个主任,都能捞这么多,那正院长副院长,得捞多少?

上行下效,一家医院这么多科室,如果都牵扯进来,这个利益群体的贪腐情况,简直不敢想象。

全国又有多少医生,跟这个主任一样,违背职业道德,拿病人的生命做利益交换,疯狂敛财?

今年5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介入导管主任徐波,被官媒通报调查。

此人利用40000个心脏手术耗材的回扣,居然贪了12个亿!

成了当地医学圈的富翁,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文俊,以3520万元购入一台仪器,吃掉的回扣竟高达1600万元。

购买前,杨院长还装模作样召开班子成员会,开会研究,其他成员明确提出反对意见,院长却仍要坚持,反对无效。

湖南长沙,湘雅三医院9名医务人员,写了一篇长达5页纸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孟婕。

痛斥其9大罪状:

1、罔顾医疗安全和患者生命安全,伪造医疗文书。
2、贪名逐利,绩效分配暗箱操作,将分配与开单挂钩。
3、科室管理“一言堂”,故意规避集体决策,打压排挤同事。
4、拉帮结派、培养个人势力。
5、职场凌霸。
6、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7、科室管理不善,热衷于搞舆论造势。
8、嚣张跋扈,无视规章制度。
9、不懂感恩,品格恶劣。
 

除了贪腐,举报信中更涉及两起重大医疗事故:

气管镜室在3个月内发生了2例患者死亡事件,均为孟婕的学生邹某君单独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后死亡,而当时的邹某君并不具备相关资质。

事后,孟婕不但不追究邹某君的责任,反而伪造医疗文书,甚至要求其他医生签字担责。

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有些至今仍没有浮出水面。

这一大片人被抓了,对我们有多大好处?

8月1日,广东纪委发布,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院长罗勇,在医院收取回扣高达2980多万元。

以罗勇为首的贪污犯落马后,据统计,该院今年1到5月门诊单次平均费用同比下降16.6%,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1.4%,人均就医成本下降1400余元!

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了。

为什么我去找个心理辅导,去瞧个感冒,都要全身要检查一遍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照一个CT,就要几千元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越看越贵了。

不是老百姓身体素质下降了,而是这个行业,已经病入膏肓。

医者不能自医。

医院是给人治病的地方,它自己却得了绝症。

 

03

尾声

有人说,古之医者,救死扶伤,妙手仁心。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先贤,早已镌刻到我们的基因中,永远不可能忘掉。

在我们受到的教育中,医生的形象,也一直是神圣的。

可为什么,近些年,我们几乎没听说过凭医术而闻名的大师?

只是偶尔在新闻里看到,寥寥几个其貌不扬却有着大医精诚理念的老中医,在民间默默无闻。

很快,他们就被流量冲走。

资本为王的年代,人心早就变了,有几个人真的在钻研医术?

现在活跃在聚光灯下的某些专家,真材实料,可能确实有。

但与其叫他们医生,不如叫“医商”。

一切都是生意,连救命的行当也是如此。

最后,行医环境和人的道德一齐滑坡,哪怕我能治好,也不一定给你治病。

商人如果不榨干最后一丝利润,那还叫商人?

赚钱不可耻,商业也不可耻,但不可赚尽带血的铜板。

生命这件事,太沉重了。(全文完)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FnjS0ZC0imrDJUjKh_QCNQ

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综合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专科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宣读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榜单时场景(孙国根摄)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重磅!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发布,多家知名医院上榜

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四个创建者(左起:章滨云、高解春、罗力、陈文(孙国根摄
 
从可及性来说,复旦版排行榜对我国所有医院(包括部队医院)实行“全覆盖”,至此,已成功成为全国唯一一张“全覆盖”医院排行榜,有利于患者在全国任何区域找到一个心仪的医院、适合的专科就医看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s_1y2MJQM06iooWGg4t2Q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作者 | 后海表妹

◎来源 | 后海二哥(ID:HouhaiNews)

我被一个数据惊到了。

在上海、安徽合肥、河南许昌等地接连爆出核酸检测“假阳”或违规风波后,5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给出了一个数据——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达到99.7%。

听起来很高。

但这是对3.5万家核酸检测实验室评估后的结论,反过来一想,还有0.3%的实验室不合格,如果分母是3.5万,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有105家核酸检测实验室不合格?

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大前提下,别说105家不合格,就算只有10多家,就意味着成千上万人的结果要受到影响。

不合格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还是挺令人被动的。

这两年,中国最最最突飞猛进的产业,不是新能源汽车,不是芯片技术,而是核酸检测。

10天净赚1个亿,印钞速度堪比茅台,接连跑出几个IPO……这样的“造富”盛况,真是许久未见了呢。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毕竟,这是风口上的万亿规模产业啊!如果按东吴证券估算,若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成本约为1.7万亿元!

果然,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核酸检测,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有人说,核酸检测价格经过多次调整后,政府采购价已低至3元多。安信证券分析师概略测算出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约在3元-5元左右。行业毛利已经持续探底,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徘徊在盈亏平衡线附近。

我想,说这话的人,太simple,太naïve了。

企业设立的目的是营利,不是做慈善。

建议大家看看新浪财经整理的这些有核酸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净利润暴增幅度小于三位数的都属于罕见的了。

安旭生物,暴增3147.87%;

奥泰生物,暴增598.18%;

万孚生物,暴增481%;

明德生物,暴增307.05%

……

这哪一家不是吊打茅台?

茅台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322.96亿元,同比增长18.43%,净利润172.45亿元,同比增长23.58%。无论是营收的增长幅度,还是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茅台都只能甘拜下风。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疫情之下的逆周期造富神器,非核酸莫属了。

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

而在两年前(2020年7月末),我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还只有4946家,检测技术人员3.8万余人,核酸日检测能力仅484万份。

不到两年时间,核酸检测机构暴增了163%,检测人员队伍壮大了10多万。

无利不起早啊。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但这门好生意,可不是谁都能进入的。核酸检测技术门槛不高,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能确保赢利无风险,但躺赚的前提是要有牌照。

这个牌照可不像车牌那样摇号就能拿,是需要经过卫健委严格审批的,像发5G牌照、金融牌照一样。

经济观察网《怎样成为一家核酸检测公司?》说得很清楚,如果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要承接新冠核酸检测业务,通常有以下步骤:

1、先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商事主体;

2、以这家公司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向市区两级卫健委申请,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管是名字是实验室还是检验所,主体都是医疗机构,所以要拿到执业许可证

3、申请获得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BSL-2)资质;

4、获得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认可的PCR基因扩增实验室资质,可以直接用新冠核酸检测项目申请PCR实验室,也可以先有PCR实验室再申请新冠核酸检测项目。

另外,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也有一些条件,比如500平方米以上的空间、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还需要有副主任以上的医师主执业在这个机构、两个以上副高职称检验师、五个初级职称技术人员。

“核酸检测现在被很多人叫‘渠道生意’,销售团队是否能拿到订单是至关重要的。”《财经•伽玛刀》采访华兴证券研究所负责人赵冰说。

看到没,这是普通人能进入的行业吗?

但过去两年,在疫情的催熟下,在能人异士的努力下,核酸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现在我国约有2400家医学检验相关机构,其中有近40%的医学检验机构成立于3年内。

最近3个月成立的也不少,它们为国分忧真的做到了只争朝夕。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截图自企查查)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从审批到开展业务用时最短的,非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所莫属。

在网友们还在问如何成为核酸检测员,看人家卡点卡得多准:

它在北京朝阳区宣布提升管控的第二天(4月26日)就成立公司,并不晚于5月6日开始承担朝阳区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任务。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这意味着北京朝安用了不到6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前置审批。

北京朝阳区卫健委曾回应说:该机构通过了市区两级验收,审批标准、程序均符合相关要求。……市区两级卫生健康部门均建立了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机构审批绿色通道……尽量缩短审批时间。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第一财经《百亿“江湖”,北上广深核酸检测机构大调查》还披露了更让人意外的情况——虽然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平均值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但有不少实缴资本大打折扣,0元也能开设。

比如北京的58家检测机构中,量化(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北京方圆平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实缴资本最低值为0元。

我随手查了下,量化(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也是真有点“故事”的。

今年1月,央广网曾爆出:北京量化医学等公司核酸检测“加急费”高达数百元。

报道提到,该检测点选择12个小时内出检测结果,要支付检测费80元,而8小时内和3小时内出结果的收费更高,最高收费金额达360元,超出北京市实施的单样本检测价格标准指导价10倍多,每人次差价高达325元。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不过,这家检测机构的名字,仍然在2022年4月审核合格机构名单上。

实缴资本为0元检测机构,其他城市也有,比如上海裕隆神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上海恩元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广州浩宇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等。

对了,按照2014年新实施的《公司法》,注册公司允许不必立即全部实缴,可采用股东认缴方式,股东缴纳出资时间根据公司实际经营需要决定……

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还没到认缴期限,就先来一波“消失潮”。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核酸检测,与股市不同,这绝对是一门“高回报、低风险”的生意。

我们不妨回顾下这两年闹出的核酸检测机构的“大事件”及处理结果:

第一件是上海中科润达“假阳性”事件。

今年5月,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融创滨江壹号院小区在一天之内测出13个核酸“阳性”,而在事后的复核中,这些“阳性”案例全部测出阴性结果。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这个“假阳性”事件怎么处理的呢?

5月9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海悦花园居委会通知:即日起,五里桥街道的核酸检测机构已经更换为“核子华曦”。

5月10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回应称,已开展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假阳性”调查至今好像还没有出来。

据了解,在上海新冠检测中,润达医疗的检测规模排在前三,尤其是2022年4月开始,公司检测能力大幅度提升,“从3月份的每天数万管提升到目前每天30-40万管”,可以说是产能“大跃进”了。

对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在2021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还有这么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倘若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投入更多力量到新冠检测,可能利润会好得多。”

第二件是合肥的“严重干扰合肥疫情防控大局”事件。

4月23日,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报,一口气点名了2家实验室——

4月22日,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

看这措辞,堪称严厉了吧?但结果却是——

经研究,决定对上述两家实验室给予警告,立即暂停两家实验室在合肥市范围内的合作业务,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要立即按此要求严格执行。

嗯嗯,只是暂停了业务。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第三件是河南许昌金域医学负责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事件。

今年1月12日,河南许昌市公安局官方通报称: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张某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禹州市公安局于2022年1月10日,对张某东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今年1月13日,金域医学回应,关于员工涉嫌违法的事件,金域医学称正配合警方调查,“调查结果明确后将及时向公众公布”。

快半年过去了,调查结果没等到,却等来了金域医学的业绩增长:

在核酸检测加持下,2021年金域医学就赚了22亿元,营收规模达119.4亿。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2.5亿,同比增长58.7%;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同比增长58%。

这家核酸检测龙头企业,仍然活跃在核酸检测一线,其实验室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计700多座城市,中国90%以上的人口。

疫情防控大局面前,对这些有违规做法的机构的处理力度,算不上非常非常严厉,真是看不懂啊。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现在网上就有一种声音说,建议成立中国核酸集团,让它成为中国第98家央企(国资委2021-12-23日央企名录共97家)。

这看似是一个不太符合现实的假想,但背后代表的公共利益的集体诉求,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值得思考。

 

理由一,核酸检测是一项公共事业,事关14亿国人的生命健康和行动自由,有央企信誉背书,老百姓放心。

中国的公共事业,大多背后都站着央企巨人。比如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联通、电信。

眼下,跟用电、上网一样不可缺的,恐怕就是核酸阴性证明了。没有核酸证明,寸步难行,就连上公共厕所,都得先看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在“动态清零”政策下,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核酸检测点也成为当下一项特殊的“新基建”。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一个人口500万的城市,按照一个采样点每天采3000人计算,就需要近1700个采样点。而中国现在有18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91个人口超500万的城市。

目前,杭州提出要建1万个采样点,上海已布局9000个,无锡投用了2634个,太原2000个……

要知道,上海只有不到3000座公厕,北京在巅峰时也只有2500多个报刊亭。

这样一项公共大事业,最好就不要假人之手了。

毕竟生物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就如粮食安全一样,中国人的喉咙也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理由二,核酸检测市场超万亿规模,中国核酸集团有望成为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东吴证券按最极端的情况估算过,如果中国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按每48小时一次核酸计算,每个月费用约为1436亿元,一年的成本是1.7万亿。

相当于2021年中国GDP的1.5%,公共财政收入的8.7%。

一年营收1.7万亿——中国核酸集团,大概能坐上央企的第四把交椅,排在它前面的三位大哥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2.94万亿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2.74万亿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

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8%,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看吧,央企的赚钱增长速度,也赶不上做核酸的企业啊!

如果中国核酸集团一年营收真能达到1.7万亿,这妥妥的世界500强企业水平了。

理由三,能体现央企的社会责任感,并让做核酸的钱实现完美闭环。

“免费核酸”,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免费”,钱从哪里来?财政和医保!这两部分,都是咱老百姓真金白银缴纳的。

如果让央企赚这笔钱,赚完后到最后环节——政府会将部分国有资本权益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也就是央企赚的一部分钱,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机制,会流入社保金的“池子”。

截至2020年末,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共划转了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用于国民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

这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理由四,创造百万就业岗位,拉动就业。

现在的就业形势,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想想今年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想想互联网大厂和新能源汽车公司最近的“优化”、“毕业”动作。

而核酸这项事业,有望直接创造百万个的就业岗位。

我们之前文章说了,中国所有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人口总数约为5.1亿,意味着共需储备采样人员约140万。

这还不算对上下游的就业拉动。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对了,我的同事S博士说了,体制之外,孩子的就业有了相当不错的新选择。如果他的孩子去不了好的高中,就去读卫校,毕业了正好去做护士,做核酸采样员。

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99.7%是什么概念?事关每一个人,绝不容许马虎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凤凰网《肿瘤情报局》,“假阳性”频现,国内超100家核酸检测实验室不合格,如何排除?

第一财经,百亿“江湖”,北上广深核酸检测机构大调查

经观头条, 核酸四问

财经•伽玛刀,10天净赚1个亿,一个季度净利润超全年…核酸检测企业“红利”能持续多久?

经济观察网,怎样成为一家核酸检测公司?

远见Vision,这是一家为服务北京大规模核酸而生的公司?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MarAzZyKJjtPqGjYfFT_g

高盛报告:“死不了,终身服用”,是西方医药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和最高境界!

当网红洋买办鼓吹借鉴已经牺牲了百万病人的灯塔国的成功案例,引进几千元一盒的神药时,我们来看一下投行高盛关于顶级医疗公司的潜规则。
根据 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高盛的生物科技报告,一不小心揭开了医药研发的潜规则:瑞德西韦生产的吉利德,就因为药效太好彻底消灭了丙肝,导致现在无钱可赚,股价常年低迷……快速甚至是一次性治愈患者的商业模式并不利于长期利润。让病人终身服用才是药物开发的最高法则,才能为医药集团带来利润。    

高盛报告:“死不了,终身服用”,是西方医药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和最高境界!

马克思《资本论》中说过,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当然,也就不介意绞死别人了。
高盛分析师公开表示,快速甚至是一次性治愈患者的商业模式并不利于长期利润。“吉利德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丙肝药物的成功已经逐渐“耗尽”了可以用于治疗的病人,”这位分析师写道,“在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情况中,现有患者的减少意味着新增患者的数量也会呈现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是在萎缩的。但对于像癌症这样的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增长速度的领域,其在收益可持续性发展上的风险更低。”
高盛表示,吉利德在近年来治愈了90%以上的患者,该公司的产品销售额在 2015 年达到顶峰,达到 125 亿美元,但也正由于如此惊人的成功,反而让吉利德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根据高盛的估计,吉利德在2018年的销售预计将低于 40 亿美元。
结论是,一剂就能完全治愈的特效药,是不能上市的,因为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死不了,终身服用”,才是西方医药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和“最高境界”。 
据说能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已经在医药公司的实验室试制成功了,可永远也不会上市,因为现在的抗癌药物和治疗流程更赚钱。
另外,通过食品产业、化学添加培养更多的病人,也是西方财团的重要手段。2009年,《世界健康时报》采访食品业大亨、已退休的前美国食品加工集团董事会主席沃特森,揭露了西方食品业和医药业的做法。
投资农业、食品业和投资医药产业的,其实是同一批后台的大资本家。为给医药消费创造巨大利润,他们精心大量研发各种美味加工食品、化学添加剂、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是特殊添加,用生物技术直接将有害DNA片段添加进作物或动物),制造大量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抑郁症、不孕不育等。通过长期培养,形成一大批潜在的医疗客户。
沃特森指出:培养一个心脑血管病人需要花5年以上的时间,培养一个糖尿病病人,需要7年以上的时间,培养一个癌症病人,需要花8到10年的时间。 
沃特森说:“如果吃下某种食品几个月就会得病,就会引起人们的警惕,但如果吃了几年才患病,就没有人注意引起疾病的真正原因。” 
沃特森强调: 他们制定了长期战略,培养了大量食品专家,专门对财团的“食品科学理论”进行传播,对消费者进行“科普”,对不利于他们销售有害食品的知识进行“辟谣”,为庞大的人群洗脑,按照他们提倡的“科学”饮食习惯吃东西,逐渐成为现代医疗系统的稳定消费者。
沃特森强调:“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成为慢性病患者,就能够成为医院的终身消费者。因为慢性病患者你只要不让他们改变饮食习惯,是很难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中治愈的。一旦饮食习惯形成了,就是强迫他改,他自己也不会改了。
我们长期以来对慢性病很难根除这一理念进行了普及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认识。大众相信这一条结论,相信慢性病很难治好。这是最难得的医疗财富。”
《资本论》中说,资本家为了300%的利润率可以冒上断头台的危险。    
“死不了,终身服用”,才是医药研发的最高法则。治疗癌症的靶向药,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降压药等等,都是要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要用的。《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卫就是如此。 
西方药企和汉奸千方百计唱衰中医中药、鼓吹转基因、添加剂的真正目的,如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制造大量疾病,让世世代代亿万中国人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巨大的、稳定的利润。
这就是资本控制的世界。这就是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垄断制度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尖锐矛盾,才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这个资本世界的黑暗森林法则!
(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Alpha”,修订发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Q5UiXL6yCXv74-TAHa6qA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新药情报

药闻、药案、药史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肥胖症患者的巨大希望。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减肥”二字,你将会得到大约一亿条检索结果: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1 百度搜索“减肥”页面

减肥可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都趋于肥胖。超重不仅会使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增高,而且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据统计,目前每年全球有约400万人因超重或肥胖问题死亡,其中近40%发生在超重人群。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2 超重人群

那么对于这类“必须”要减肥的超重人群,除了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控制,是否有相关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呢?

2021年,索马鲁肽横空出世,其优越的减肥效果为全球肥胖患者带来了福音。

索马鲁肽是何方神圣?

索马鲁肽,英文全称Semaglutide,国内也译作索玛鲁肽、司美格鲁肽。是由糖尿病巨头诺和诺德开发的第二代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

 

其目前的药物种类有两种:Ozempic(注射制剂)和Rybelsus(口服片剂)。

 

Ozempic于2017年12月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适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用于存在心血管疾病(CVD)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降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021年4月29日,中国正式批准索马鲁肽注射液(0.5mg、1mg预充注射笔,中文商品名:诺和泰)上市。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3 诺和泰(索马鲁肽注射液)

2021年6月4日,美国FDA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索马鲁肽注射液(商品名Wegovy,2.4mg,每周一次)正式获批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的慢性体重管理。同年9月,获得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批准,用于长期体重管理。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4 批准慢性体重管理使用的Wegovy

该药具体适用于:作为低热量饮食和加强运动的辅助手段,用于治疗肥胖(BMI≥30kg/m2)或超重(BMI≥27kg/m2)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而Rybelsus于2019年9月20日被FDA正式批准,用于结合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前Rybelsus每日口服一次,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5 Rybelsus(索马鲁肽片剂)

除此之外,索马鲁肽开展了一系列2 型糖尿病适应症以外的临床研究,不断向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扩展,并取得积极进展。

减肥效果真的这么神?

那么,这样一种降糖药真的有减肥效果吗?
让我们来看看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Rybelsus(索马鲁肽片剂)批准适应症时的PIONEER数据。通过分析954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该药物除了有更大的血糖水平降低幅度,另外还显示出平均体重下降更大,平均近10斤。
 
在最近的研究中,两大医学顶级期刊《Lancet》和《N Engl J Med》也都公布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Lancet》给到的临床二期实验结果显示,索马鲁肽组的体重下降率可以达到近15%,远远高于阳性对照组。而《N Engl J Med》则发现通过新的给药方式(皮下注射)索马鲁肽,仍然可以实现明显的体重降低效果。而涉及超过4500例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STEP 3a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在68周内平均体重减轻17-18%。在整个项目中,Wegovy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6 (上)《Lancet》发布索马鲁肽临床二期实验数据(下)《N Eng J Med》发布的临床实验结果

降糖药为啥可以减肥?

那么话说回来,原先这就是一种降糖药,为啥可以用来减肥呢?
 
其实答案在其特殊的作用机制中。
 
索马鲁肽,顾名思义是一种多肽,也就是由一系列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结构。因为结构与人体内GLP-1极为相似,因此可以充当GLP-1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结合并激活天然GLP-1的靶标GLP-1受体。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7 索马鲁肽的结构
GLP-1受体激活之后,一方面会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并且减少中枢性的食欲需求,最终达到减少进食量,胃排空的效果,降低血糖的作用。除此之外,其对心血管、大脑等多个器官也有保护作用。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效潜力的药物。
 
总而言之,就是吃了这个药胰岛素分泌会增加,人的食欲会变小!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8 GLP-1R激动剂的作用

注意:中国还未批准用于控制体重!

虽然该药物注射剂已在中国上市,但是,其目前批准的治疗适应症为辅助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包括控制超重或肥胖人群用以控制体重。

每周一次给药,16个月内平均减重15%!有史以来最具疗效的减肥药来了……

图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诺和泰上市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该药虽被宣传为减肥药,但是目前FDA批准的也只是对超重或肥胖患者才可以使用,并不适用于本身正常体重的“减肥人群”!理性减肥,不要再因为减轻体重而服用该药物,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使用。

 

相信该药的口服制剂以及新的适应症将会在不久进入中国市场,给予深受体重问题困扰的超重人群一个新选择!

参考文献:

[1]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3243.html

[2]O’Neil PM, Birkenfeld AL, McGowan B, Mosenzon O, Pedersen SD, Wharton S, Carson CG, Jepsen CH, Kabisch M, Wilding JPH.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maglutide compared with liraglutide and placebo for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 and active controlled, dose-ranging, phase 2 trial. Lancet. 2018 Aug 25;392(10148):637-649.

[3]Wilding JPH, Batterham RL, Calanna S, Davies M, Van Gaal LF, Lingvay I, McGowan BM, Rosenstock J, Tran MTD, Wadden TA, Wharton S, Yokote K, Zeuthen N, Kushner RF; STEP 1 Study Group.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 Engl J Med. 2021 Mar 18;384(11):989. 

[4]Rubino F, Puhl RM, Cummings DE, Eckel RH, Ryan DH, Mechanick JI, Nadglowski J, Ramos Salas X, Schauer PR, Twenefour D, Apovian CM, Aronne LJ, Batterham RL, Berthoud HR, Boza C, Busetto L, Dicker D, De Groot M, Eisenberg D, Flint SW, Huang TT, Kaplan LM, Kirwan JP, Korner J, Kyle TK, Laferrère B, le Roux CW, McIver L, Mingrone G, Nece P, Reid TJ, Rogers AM, Rosenbaum M, Seeley RJ, Torres AJ, Dixon JB. Joi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ending stigma of obesity. Nat Med. 2020 Apr;26(4):485-497.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r0HdCsIsFnfA8oJise3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