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韭菜的宿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3wDfOToFahLPRYx1QVSPg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这就是,韭菜的宿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3wDfOToFahLPRYx1QVSPg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okHMMWmW_GFEJcpsCuiSg
一个地方发生的事,迅速影响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这也许是全球化最迷人也是最残酷之处。
俄乌战争的爆发,使得全球粮食出现危机。全球粮食价格进一步升高,将饥荒推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全球7.2亿-8.11亿的饥饿或半饥饿人口,主要集中于非洲。
因此,千里之外的非洲,受到这场战争的严重波及。
而西北非洲,也可能在俄乌战争下,意外变得更加重要。
因为,随着俄罗斯与欧洲关系恶化,它很可能成为欧洲未来的主要能源进口地之一。
不过,一个变数正在西北非发生。
在那里,有一个争议地区,被称作西撒哈拉。
那是一块寸草不生的土地,却无意间成为西非、北非各国相互绞杀之处,也是欧洲、美国和中东各大势力的博弈之处。
那里正在酝酿的风暴,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未来。
西撒哈拉的士兵很多不足20岁,目前,他们忍耐着炎热、疫情和食物短缺,坚持认为「战争是唯一出路」。
一年以来,战争愈发频繁,1000多起冲突接连爆发,地雷炸死了那些本该在学校里念书的年轻人。难民增多,平民死伤惨重,秩序濒临崩溃。
这片荒漠之上,是即便在非洲也为数不多的争议地带。西撒哈拉,是只在地图上存在的国家。
在这里,盘踞着两种政治势力:波利萨里奥阵线,以及摩洛哥。
其中,当地人组成的波利萨里奥阵线(又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占据着四分之一的土地,致力于争取西撒哈拉独立,并建立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然而,波利萨里奥阵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它至今没有成为联合国成员,只有30多个国家承认其为独立国家。
另外的地区,由摩洛哥控制,摩洛哥认为西撒哈拉是自己的领土。
南部的毛里塔尼亚,早在1979年就放弃了对西撒哈拉领土的要求。
但东边的阿尔及利亚始终支持着波利萨里奥阵线。
这样,由于西撒哈拉的争端,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关系一直很紧张。
本来,在1991年,摩洛哥与波利萨里奥阵线接受了联合国停火协议,虽然之后也有多次摩擦,但总体保持着平稳态势。
但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川普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一切。
川普当时意在推进《亚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s),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逐步正常化。
2020下半年,以色列和巴林、阿联酋关系正常化,随后,川普把目光对准了摩洛哥。
之所以选择摩洛哥,是因为其在历史上就曾与以色列有合作,但过去由于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两国关系一直受到阻碍。
摩洛哥和以色列正常化,毫无疑问还将受到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压力。
因此,川普就以承认西撒哈拉为摩洛哥领土作为砝码,希望诱使摩洛哥走出这一步。
的确,在中东问题上,川普有所收获,中东格局发生了变化,阿拉伯国家开始接受以色列。
但是,有得必有失。由于美国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波利萨里奥阵线认为别无选择,只能打破停火协议,而阿尔及利亚对此也强烈支持。
2021年8月,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的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中止了外交关系。
彼时,欧洲局势也在加剧,俄罗斯大军压境与乌克兰对峙。
俄乌战争开始以后,欧洲亟需寻找新的天然气来源。
毗邻南欧的西北非,其天然气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选择之一。
然而,就在最需要天然气的时候,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关系恶化,导致阿国禁止将天然气输送至摩洛哥。
跨撒哈拉天然气管线中,有一段就经过阿尔及利亚流向摩洛哥,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输送至西班牙。
阿尔及利亚对摩洛哥的敌视,直接导致西班牙面临两难选择,必须在两国之间选边站队,而不管选哪边都意味着损失。
西班牙最终选择了摩洛哥。
不过,仅只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天然气管线停止,并不会对欧洲造成太大影响。
可是,如果欧洲与阿尔及利亚关系恶化,那么,经过阿尔及利亚的数条管线都可能受到影响,欧洲又可能会像受制于俄罗斯天然气那样受制于阿尔及利亚。
同时,阿尔及利亚是北非大国,也是非洲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巨大的国家。
欧洲与其关系的改变,势必使地中海与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剧变。
同样,如果欧洲站在阿尔及利亚一边,其损失也可能同样巨大。
造成如今的局面,并不只是川普的错,那无疑将事情过度简化了。
西撒哈拉动荡的局面,是非洲大陆咽喉中的刺,也是漫长历史与复杂政治博弈造就的死结。
西撒哈拉的土地夹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之间。
在这三个国家和西撒哈拉接壤,以及三个国家互相毗邻的边境线上,能清楚地看到许多直线。这些直线是殖民时期留下的,它们最直观地表明:
西北非所有问题,其实都源于殖民。
早在西班牙人和法国人来这里殖民之前几百年,西北非就被阿拉伯文化同化,那里的民族全都信奉伊斯兰教。虽然统治王朝时常更迭,但宗教和文化却相当稳定。
当下几国的争端并不源自宗教,这与东非、中东等地的问题都不一样。
殖民过西北非的帝国有很多,但最后,也最重要的殖民者是法国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都是法属西非的一部分。
二战结束后,法国保持着对摩洛哥的「间接统治」,只把那里作为「保护领地」。结果,摩洛哥的穆罕默德五世开始支持穆斯林民族主义运动,这让法国十分恼火,将他流放到了马达加斯加,开始深度介入摩洛哥事务。
不料,没过多久,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都要求独立,阿尔及利亚与法国还爆发了战争。
焦头烂额的法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意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独立,将穆罕默德五世释放,两国于1956年各自独立。
南方的毛里塔尼亚也依样画葫芦,从法属西非独立出来。
阿尔及利亚在经过了不懈斗争之后,在1962年也彻底独立。
问题就这么出现了。
在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三国之间,还有一块土地没有独立,那就是西撒哈拉。
这块地方是一个殖民时代的遗留问题。
西撒哈拉此时不属于三个国家中的任何一国,也不属于法国,而是属于西班牙。
早在19世纪,西班牙就把西撒哈拉作为自己的「保护地」,在这里设立了撒哈拉省。
然而,三个国家既然已经和法国抗争过,自然不把西班牙放在眼里,都纷纷给西班牙施加压力,不同意其在西撒哈拉的统治。
阿尔及利亚扶植了波利萨里奥阵线,致力于通过武装斗争获得独立。
摩洛哥发动了「绿色进军」行动,组织35万人准备占领西撒哈拉。
毛里塔尼亚相比之下是较弱的一方,但也跃跃欲试。
西班牙眼看大势已去,立刻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谈判,签订《马德里协议》,保证在1976年撤出所有驻军,并将西撒哈拉一分为二,北边归摩洛哥,南边归毛里塔尼亚。
在西班牙看来,将这块土地给予两个已经独立的非洲国家,要强过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在这里再建立一个国家。
当西班牙离开之后,这里毫无意外地打成了一团。
首先退出的是毛里塔尼亚,它已无力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对抗。
接下来,就是阿尔及利亚支持的波利萨里奥阵线与摩洛哥长年累月的纠缠。摩洛哥提出了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并期望以公投的形式决定西撒哈拉人的去留,但遭到波利萨里奥阵线的反对,至今无法实施。
实际上,川普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也就是对自治计划的承认。在川普之前,也有60多个国家承认了摩洛哥提出的自治计划,而川普的承认,更像是在错误的时间加剧了矛盾。
这里的问题在一百多年前就早已种下。而现在,西撒哈拉局势正不可逆地成为即将到来的剧变的开端。
双方虽不断摩擦,但在整体上还有一定合作的空间,具有一定弹性。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双方保持的平衡极不稳定,美国的介入成为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诱因。
西撒哈拉是一个荒芜地带,那里除了沙子,几乎一无所有。
可是,由于殖民时期的遗留问题,这里在政治上却相当重要。
阿尔及利亚之所以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是为了扶植一个亲阿的政权,以此换取大西洋沿岸的出口。
有了这个出口,阿尔及利亚就不再是一个地中海沿岸的陆地大国,而打开了一个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阿尔及利亚本身已经是非洲大国,其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九,而且还把持着通往地中海的几乎所有天然气管道。
撒哈拉以南非洲想要将天然气送至欧洲,几乎必须经过阿尔及利亚。
与此同时,阿尔及利亚也是非盟中最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还与中东阿拉伯世界关系密切。
有了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可谓如虎添翼。
美国对摩洛哥在西撒哈拉主权的承认,看似对自身无足轻重,但对欧洲打击却很大。
阿尔及利亚可能影响中东,给以色列压力,也可能阻碍非洲与欧洲的贸易,以此逼迫西撒哈拉回到过去的平衡中。
不过,欧美支持摩洛哥也是有理由的。
摩洛哥在地缘重要性和国家实力上不输阿尔及利亚,其面积虽小,却是非洲第五大经济体,在政治体制上也更接近欧美。
此外,摩洛哥是非洲名列前茅的经济体,还是阻挡难民进入欧洲的一个缓冲带,地缘位置重要。在摩洛哥目前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还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磷矿资源。
这些,都使欧美愿意站在摩洛哥一边,不惜与阿尔及利亚关系恶化。在国际社会上,有将近半数的国家支持摩洛哥,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却只有三十多个。
令人担忧的是,半个多世纪的争端再一次严重起来,很可能在西北非燃起战争,并将非盟撕开一条裂缝。
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本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一冲突并不是和平年代的一个插曲,它与俄乌冲突、疫情和饥荒配合,将塑造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早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时,摩洛哥就曾攻占阿尔及利亚国土,双方曾有军事冲突。
如果重回战争,不只对国际秩序是一次冲击,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每一个生活在非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普通人。
定时炸弹一旦爆炸,炸毁的可能是美国在中东和北非的控制力,可能是欧洲的能源计划,可能是中国的投资,也可能是普通非洲人的家庭。
西撒哈拉,是殖民时代的历史后遗症,也是非洲特有的顽疾。
在那里,民族主义、独立自主、主权完整,都可能只是流于口号,淹没在经济利益、政治博弈和历史积怨的洪流之中。
殖民为非洲留下的创痛并不那么容易愈合,而是不断反复折磨着这片土地。
在非洲国家中,有的未被殖民却也受其影响,如埃塞俄比亚;也有的在殖民后陷入独裁和无政府的反复交替,如乌干达和卢旺达;有的不得不分裂,如苏丹;有的则挺过了混乱,摇摇晃晃地走向稳定,如尼日利亚、加纳和利比里亚。
倘若变成摩洛哥的一部分,波利萨里奥阵线不会罢休,西撒哈拉很可能面临内战和不断的暴乱;倘若继续保持现状,这里仍然混乱无序。
那些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战士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也很难明白自己在历史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更严重的冲突也许很快来临,也许未来几年中逐步加深,或者在数十年间持续下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终将到来。■
[英]理查德·雷德. 现代非洲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02.
[美]凯文·希林顿. 非洲史. 商务印书馆. 2012-06.
李安山. 非洲现代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09.
Things are heating up in Western Sahara. The Economist. 2021-11-06.
Morocco’s autonomy plan for the Western Sahara. France 24. 2022-04-07.
Fresh Dispute Erupts Between Spain and Morocco Over Western Sahara Leader. VOA News. 2021-05-10.
Why the Western Sahara dispute could escalate conflicts across North Africa and the Sahel. ECFR. 2020-12-07.
Why Is Madrid Pandering to Morocco. Foreign Policy. 2022-05-1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LZ7Th7BeDmJoq2fdY2vw
本文授权转载来自公众号:求实处(ID:QIUSHICHU-)讲政治,靠得住,没有关系低保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ZJifuCENmdYXm7x7D2pkQ
1 惊心动魄的金融围猎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大众的目光主要聚焦在战事进展上,其实,在这场战场背后的金融围猎才更加惊心动魄。
第一个出场的主角是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
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的金融机构。该银行拥有2500万私人客户(以俄罗斯客户为主)、130万商业客户以及大约19000间分支机构,在俄罗斯私人和商业金融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为东欧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1年,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收入432亿美元,净利润为105亿美元,总资产为4872亿美元,在英国上市,战争爆发之前市值大致是在1100亿美元左右。
应该说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是一家经营良好、现金流也很充沛的优质银行。
所以,德意志交易所旗下Qontigo指数将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作为成分股纳入指数。因为这个原因,欧洲很多金融基金都多多少少配置了这家银行的股票。
在俄乌战争前,大致有273000家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持有约39.75%的股票,其余60.25%股份是俄罗斯央行持有。
但是,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股价开始暴跌,从最高点21.63元/股到3月2日跌到只剩0.045元/股,市值从1100亿美元跌到只剩2.43亿美元,也就是只剩点骨头渣了。
问题是这种暴跌是很不正常的,毕竟不管怎么样,这家银行在过去每年都有上百亿美元利润,净资产也有700亿美元。
即使这家银行明天破产,将资产拆散了出售,怎么也能值几百亿美元,怎么可能市值只有2.43亿美元呢?
资本市场对其严重低估的逻辑是什么呢?
我找境外做投资的朋友问了一下,原来是因为欧美制裁的原因,所有持有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股票的机构都得到英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通知,必须在限定时期清空这只股票,多少钱都必须卖,否则限定时间到期,券商也会强行帮你卖出!
这就是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股价暴跌只剩点骨头渣的原因。
现在问题来了,正所谓有卖就有买,既然所有金融机构都被要求必须限时清空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股票,那么又是谁能在这个时候不受限制买入呢?
这个问题当时谁也不知道,反正我问了一下,普通投资者是肯定买不到的!也就是说,有一批神秘的金融机构,可以不受欧美制裁令的限制,按照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净资产打0.02折的价格悄悄买下了这家银行近40%的股权!
直到3月5日,我看到彭博社一篇报道,上述问题才真相大白,彭博社报道标题是这样——华尔街已经向俄罗斯廉价的公司股权猛扑过去!
报道截图就不贴出来了,大致内容我引用一下核心主题——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加强对俄罗斯制裁,并且遏制投资者对其资产的需求,部分华尔街公司开始买入俄罗斯股票”。
所以,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股价暴跌就是一场精心组织的金融围猎。
一方面,欧美国家发布制裁令要求投资者必须在限定时期清空该公司股票,造成该公司股价暴跌;另一方面,拥有不受制裁令限制特权的华尔街金融资本却悄悄以极端廉价的价格买入这些被投资者不顾一切抛售的股票。
一个年盈利100亿美元,净资产700亿美元,客户覆盖俄罗斯10%以上人群的的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被华尔街以970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40%!
同样事件假如发生在中国是啥概念?
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是工商银行,目前市值大致是16800亿人民币,每年盈利大致是2500亿人民币,假如因为某场战争,因为欧美金融资本的巧取豪夺的围猎,我们的工商银行被外资以37.11亿人民币价格买走了!
这点投资,工行一周盈利就回来了。
(来源:环球网)
3月4日,美国副国务卿公开宣布,如果俄罗斯从乌克兰停火撤军,那么西方将取消所有因为俄乌战争增加的制裁。
如果这种事情真的的发生了,那么这些在欧美资本市场暴跌的俄罗斯企业股价就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市值,现在抄底的华尔街资金,光是在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投资就将获得近500倍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盈利!
真是比抢钱还来得快的金融围猎啊!
那么,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只是个案吗?
不是。
这一轮金融围猎是针对所有俄罗斯在境外上市企业的。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因为西方国家的制裁,资金与技术都很难进入俄罗斯。没办法,俄罗斯只能将自己最优秀的企业放到境外去上市,包括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占有俄罗斯90%以上的天然气开采份额),最大的化肥公司……
现在无一例外受到华尔街金融资本的围猎,企业市值都只剩一点骨头渣。
最大的化肥公司市值从百亿美元跌到只剩千万美元,把企业设备拆出来卖掉也不止这点钱;
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市值从455亿美元跌到只剩2亿美元,把企业天然气开采设备拆了卖也不止这点钱;
俄罗斯最大钢铁公司市值从160亿美元跌到只剩不到2亿美元……
估计这一轮金融围猎,全球投资俄罗斯境外上市公司的机构(以欧洲金融机构为主)损失在几千亿美元以上,而能够以骨头渣价格抄底这些俄罗斯上市公司股票的却只是少数华尔街金融资本……
回头来看,前期美国拼命拱火俄乌局势,在战争前期陆续给乌克兰提供近10亿美元的军火援助,与金融市场围猎收入高达几千亿美元相比,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每一次全球重大危机,总是大多数人损失惨重,而少数寡头财富却能急剧增加,靠的就是趁火打劫,不过这一次华尔街的吃相还是太难看了一点。
以上对境外俄罗斯企业的围猎只是毛毛雨,华尔街金融资本还有更狠的算计。
2 更险恶的用心
最近欧美联手将俄罗斯大部分银行都踢出了SWIFT系统,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一个后门——这个后门就是做资源进出口贸易(主要是针对欧美国家)的俄罗斯银行还留在SWIFT系统。
留后门的理由看起来也是冠冕堂皇的。
假如欧美全面禁止俄罗斯资源出口,那么会导致油价暴涨,进而推高欧美国家已经很高的通胀指数,所以目前欧美国家还必须在SWIFT系统中给少数俄罗斯银行留一个后门。
但是,问题真是这样简单吗?
恐怕未必!
站在金融围猎层面,这种故意给俄罗斯能源出口开一个后门的方式潜藏着险恶的用心。
为什么?
现在俄罗斯是啥情况?
首先是卢布汇率暴跌,目前卢布对全球主要货币(美元、人民币)汇率基本腰斩。
以美元为例,战争前,1美元大致可以兑换60卢布,现在呢?可以兑换120卢布,也就是现在如果能将美元带进俄罗斯,买啥东西都是打五折。
这还没完。
因为卢布汇率腰斩,必然导致进口成本翻倍,俄罗斯除了能产粮食与能源,工业能力很差,基本工业品都要进口,现在进口成本翻倍,那么必然会导致恶性通胀。
所以俄罗斯央行为了应对恶劣的通胀形势不得不采取极端的货币政策——存款利率一下子提高到20%。
存款利率20%啊!贷款利率至少也要往23%左右向上跑,这么高的利率,没有几家企业能扛得住。企业破产就要找接盘侠,现在俄罗斯卢布汇率一副一泻千里的样子,哪家企业破产还愿意接受卢布支付?
那么现在全球主要货币最坚挺是哪个?
一个是美元,一个是人民币,欧元英镑汇率都有点跌跌不休的样子(但是与卢布相比还是好得多)。
可惜,因为俄罗斯主要银行都被踢出了SWIFT系统,人民币很难进入俄罗斯,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美元,现在美元在俄罗斯就是最受欢迎的硬通货。
那么,美元能进入俄罗斯吗?
能!
因为美国给自己进口俄罗斯能源留着一个后门,这基本就是外币进入俄罗斯合法的唯一通道!
理论上,这个后门只能是采购俄罗斯能源,也就是俄罗斯卖出能源,然后收取欧美的货币(美元、英镑、欧元)。
但是,欧美是这个后门非常强势的控制者,所以有100种办法向俄罗斯输出更多的货币。
这些更多货币进入俄罗斯之后会干什么?
当然就是趁着俄罗斯卢布汇率暴跌、企业大批破产的时候抄底收购俄罗斯优质资产,具体折价幅度参考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案例。
因为能拿出美元、英镑、欧元等硬通货来收购的买主就那么几个,你不卖,大把人排着队要卖。
那么俄罗斯政府能够干预这种趁火打劫行为吗?
很难。
现在俄罗斯卢布汇率暴跌,要稳定卢布汇率俄罗斯就急需外汇,而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又被欧美国家冻结了一半以上。
俄罗斯太缺外汇了,以至于普京都签署命令禁止俄罗斯公民携带1万美元以上外汇出境。
按:其实俄罗斯在开战之前对于西方国家可能的制裁也是有所准备的。包括央行外汇储备去美元化,提高人民币储备份额,提高黄金份额,甚至还储备了120亿美元的现金。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俄罗斯绕不开的障碍,这就是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结算问题。
俄罗斯能源出口主要就是欧美国家,中国份额还不算大,事实上也只有发达国家才能大量购买能源。
同时俄罗斯还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大量工业产品,这就迫使俄罗斯央行必须在欧美国家开设账户,储备一定的外汇进行结算。
这一次没想到欧美这么狠,直接将俄罗斯在欧美国家银行账户上的外汇储备全冻结了,估计有3000多亿美元,超过俄罗斯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
因为外汇被欧美冻结一半以上,俄罗斯央行干预卢布汇率缺少弹药,市场也看出俄罗斯央行的窘态,所以卢布汇率才会跌得这么狠。
这么给大家讲吧,如果卢布汇率继续暴跌,俄罗斯央行采取任何货币政策都没用,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干预,俄罗斯物价肯定暴涨,老百姓吃不起饭是会上街闹事的,俄罗斯政权能否保持稳定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虽然明知道欧美为了能源进口故意开一个后门用心险恶,虽然明知道大量外汇从这个后门涌入就是洗劫俄罗斯优质资产,但是与社会动乱、政权稳定相比,即使这些外汇是一杯鸩酒,俄罗斯也只能闭着眼睛先喝了再说。
欧美金融资本对俄罗斯围猎计划就是这么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所以,如果普京不通过乌克兰战争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乌克兰中立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俄罗斯未来将万劫不复。
外部有北约兵锋环逼边境,内部被欧美资本掏空了家底,这个国家还能有啥前途?
现在大家明白我为什么在过去文章里一再强调——乌克兰战争拖得越久对俄罗斯就越不利,我们不谈国际层面的政治军事博弈,看看俄罗斯国内,拖得越久,俄罗斯家底就会被欧美资本掏得越多,战事每拖一周甚至一天,俄罗斯都在失血啊!
3 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全球金融市场。
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俄乌战争之后,全球主要货币表现大相径庭。
比如,英镑跌成了欧元,过去1英镑大致可以兑换10元人民币,现在只能兑换8.3元人民;
而欧元呢?跌成了美元,过去1欧元大致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现在只能兑换6.8元人民币;
美元还是美元,美元兑换其它几乎所有货币都在走强,俄乌战争之后美元指数从96缓慢上升到98.91,呃,只有一种货币是例外。
这就是人民币。
俄乌战争之后,人民币是美元兑换汇率唯一走弱的货币。也就是说,目前全世界汇率走势最强的是人民币!
在这场俄乌战争中,人民币竟然成为全世界资金最受欢迎的避险货币。
为什么?
因为欧美国家自己坏了规矩!
它们不仅用制裁令对投资俄罗斯境外上市公司的普通金融投资者进行围猎,并且争先恐后去抢夺俄罗斯公民的私人财产,让全世界资金都感到恐慌。
最近网络上有一段不知出处的话说的特别好,这里转述一下:
“这两天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崩塌了,不知道是谁带的头,西方列强开始无差别的抢夺俄罗斯人的财产,这从根本上违反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观。
普通公民的财产权,也就是物权法,在文明社会是高于国家主权的存在,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最深入人心的价值观。
但是,现在西方列强像鬣狗一样争先恐后的去抢夺俄罗斯人的财产,这是一个文明的坍塌。
现在的问题是,基于私人财产权不可侵犯这个共识基础的西方金融体系和市场经济体系,在这个共识崩塌之后,还能长久么?文明的崩塌,原来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这段话后面有个跟帖也很有趣,这里也引用一下:
讲个趣事:我认识的一些富豪圈已经在讨论要把他们好不容易润出去的海外资产和美元信托再想办法润回国内,正在润的那些也叫停了。
好多土豪被俄乌战争之后西方世界的骚操作搞毛了,对老牌发达国家“永远中立”的银行保险业的职业道德产生深度怀疑,担心中美哪天发生类似冲突,海外华人财产会被没收当美军经费。
毛子搅了一把世界格局和西方规则的浑水,露出一些底裤,吓坏国内土豪。看来打击资本外逃还得靠同行反向衬托。
过去在西方国家的宣传包装下,大家都认为把财产放在欧美国家是最安全的。但是一场俄乌战争将西方国家底裤掀了个底朝天,露出欧美国家的强盗本色。
所以,现在资产配置逻辑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即使要在欧美国家配置资产,从安全的角度也一定要同时在中国配置一定数量的资产进行风险对冲,这就是人民币汇率现在走强,未来也会长期走强的核心逻辑。
4 预案和准备
最后,我们也要对西方国家这种巧取豪夺的强盗本色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在海外也有巨额资产,根据金灿荣老师透露的数据,目前中国中央政府在海外资产已经高达8万亿美元,民间私人与企业在海外的资产也有8万亿美元。
未来如果台海爆发战事,我们也要做好西方强抢我国海外资产的预案。
解决办法只有两个。
一个是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国防力量。
海军、空军、战略导弹力量还要加强,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展示出来,真理永远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今年,我国国防开支大致增长7.1%,不仅低于名义GDP增长率(GDP增长5.5%,CPI预计3%左右,两者合计就是8.5%),而且军费在GDP占比还远远低于2%。
要知道印度军费开支GDP占比都达到2.4%,现在连德国都野心勃勃提出要让军费开支达到GDP的2%。所以,未来中国军费开支还要扩大,未来军费GDP占比最好能迅速达到2%左右。
(来源:解放军报)
一个是还要加强改革开放。
我们的国债份额还要大幅度扩大,把各国卖资源的钱、养老基金、产权基金等等都吸引进来,让我们也掌握西方国家大量资本,与西方国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在你那里有1万亿美元,你在我这里也有1万亿美元。
届时我们有枪杆子威慑,而且互相都抓着对手的资产,才能有效保卫我们海外资产的安全。
最后的最后,对于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数量还得要控制。
过去中资企业一窝蜂去美股上市,目前在美股大致有2万亿美元市值,未来一旦与美国撕破脸,这些企业就是华尔街现成的围猎对象。
所以,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管控中概股去美股上市,部分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也开始退市,这方面速度还要加快,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就是血淋淋教训。
5 总结
写在文章后面。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香港电影《喋血街头》,都是大腕出演,包括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任达华等等。
其中有一个片段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梁朝伟、李子雄与张学友塑演的三个香港小混混去越南西贡淘金,在搞到几只手枪之后李子雄带上张学友直接去金店抢劫。
抢劫之后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一队军人堵在金店门口。李子雄与张学友吓得赶紧投降求饶,然后才发现,军队根本不是来维持治安的,而是来抢劫的,军队操纵大口径机枪一阵突突就把金店员工屠杀干净,然后从容将金银珠宝抢得干干净净。
《喋血街头》军队抢劫的场面
本来应该是社会秩序维护者的军队,居然变成社会秩序的破坏者!
这个电影片段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在西方社会,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发现自己统治地位已经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它们不再会去维护现有秩序,而是会选择明火执仗抢劫追求短期利益。
当下的欧美国家对普通投资者进行金融围猎,对俄罗斯公民私有财产进行抢夺都是这个逻辑。
我们正面临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二战之后的雅尔塔体系正在解体,由欧美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崩塌。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世界逐渐将变成大刘描述的黑暗森林时代。
以前讲人权、讲规则、讲私有财产保护都是大家有肉吃的时代才会讲的东西,而现在就是残酷的存量博弈的丛林社会,一旦你没有反击的能力,西方强盗们将扯下一切伪装,毫不客气对你进行赤裸裸的洗劫!
所以,现在的中国特别需要强大起来,从军事实力到经济实力到核武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西方强盗们强大的威慑力,否则下一个被洗劫的对象就是我们。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sgYV2skDNm5rs9VuYCd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