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达里奥TED演讲:我们正在进入一场与1930年代类似的大萧条,企业家精神是复苏催化剂

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北京时间今天2020年4月9日(美国时间8日下午),参加了一线上TED演讲说,我们正在进入一场与1930年代类似的大萧条,这将需要数年的金融和经济重组,再加上我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从中恢复。

雷·达里奥的桥水基金管理着1600亿美元的资产,这也使得达里奥以180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福布斯全球第46名富豪。

据介绍,达里奥在今年2月已向中国捐助了1000万美元,用在与冠状病毒作斗争,并提供400万美元,用于在危机中援助他的家乡康涅狄格州。

目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经对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仅在3月的最后两周,美国就有10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

美联储前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对CNBC表示:“这是巨大的,前所未有的,破坏性的打击。”她预计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30%。

雷·达里奥还称:“我们难以回到原来的样子了”。以下是聪明投资者翻译提炼的达里奥最新TED演讲部分要点:

1、我们难以回到原来的样子了。为了复苏,未来几年我们将重组我们的经济,并重组我们的金融体系。

2、最大的担心是,在目前两党政争的局势下,经济的重组,恐怕难以按照既要做大蛋糕,又能合理分配的目标推进,党派政治会妨碍有效的解决方案,“破坏”而不是修复经济。

3、作为个人投资者成功的关键是,知道如何以均衡的方式很好地实现多元化投资。所有投资者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最近做得好的就是更好的投资;现金几乎总是最糟糕的投资。

4、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在管理这场危机所需的许多方面都在出力。

5、穿越时空的最大一股力量是人类的创造力,这其中最大的一份是再创造力。企业家精神是复苏的催化剂。

6、这不是经济衰退;这是一场撕裂。你会看到在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发生过的同样的故事。”

image 621

聪明投资者在此前也已报道了达里奥的几次发声和他撰写的分析文章,在过去这段时间,达里奥开始多次警告风险,中间还传出过桥水基金爆仓的传闻,不过达里奥也很快出来回应。

长期触及零利率意味着

所有储备国央行利率刺激工具失效

在国外疫情爆发,市场连续暴跌,美联储大幅降息到零利率的时候,达里奥就曾发布长文称:

我一直担心,下一次经济衰退来临时,会导致利率触及0%的下限,出现大量未偿债务、巨额财富和政治差距,就像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情况一样。

冠状病毒是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这让我很惊讶。虽然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病,会产生许多有害的经济影响,但单凭这些并不吓唬我;

然而,如果再加上长期利率触达0%下限,我真的很担心。

长期利率跌至0%的下限意味着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都将下跌,因为利率下降的积极影响将不复存在(至少不多)。

达到这个0%的下限还意味着几乎所有储备国中央银行的利率刺激工具(包括降息和收益率曲线指导)都将失效。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印钞和购买央行现在允许购买的债务资产几乎肯定不会起多大作用(因为债券不能被推高太多,也不太可能被出售购买陷入财务困境的实体的其他资产)。

此外,在零利率下限下,实际利率可能会上升,因为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经济疲软,还有更多的信用问题。

如果这种情况以典型的方式发展下去,在信贷紧缩的同时,不断上升的信贷息差将使还本付息提高到较低的信贷水平,这将加剧信贷紧缩、通货紧缩压力和负增长力量。

上帝会帮助那些拥有这些东西和不断货币升值的国家。

最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自中国

在这篇长文中,达里奥热别提到了中国,他认为:

最有针对性和规模适当的财政和货币对策来自中国。

这是因为,中国有更大的能力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更快地解决政治争端,而且有非常聪明的经济决策者。

迄今为止,已宣布的一系列财政措施,不包括基础设施投资,约占GDP的1.2%。这些措施包括免除和减少社会费用(如企业养老金、失业和工伤保险)、减少医疗保险缴费、降低一些企业的增值税、降低企业用户的电费和煤气费等。

地方一级还宣布了一系列规模较小的财政支持措施(包括补贴)。在国家一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某些行业,以及监管方面的宽容(比如延迟确认一些银行的不良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因为利率在哪里,它有更多的拉动杠杆来使贷款增加或减少。

其最近已经实际降低了利率,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流动性,并启动了一项790亿美元的一揽子支持计划,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公司。

此外,中国政府已将官方立场转变为“谨慎且适当灵活”,并出台了30项措施,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重点是中小企业),例如为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从全局来看,我认为这是适当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

1)利率下限为0%、而且缺乏其他有效的中央银行工具,这意味着需要直接瞄准痛点的更大财政刺激,同时中央银行要维持利率下行通道,并提供充裕的流动性;

2) 迄今为止,各国的应对措施在规模、重点和协调性上都不充分,差异很大;

3)在过去几天,有迹象表明,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正朝着采取“尽其所能”的政策迈进;

4)财富和政治鸿沟将考验社会和政治合作与帮助的能力,而不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互相伤害。

回应爆仓传闻:桥水一切安好

公司层面损失大约4万亿美元,全球大概有12万亿

就在达里奥这次发声警告不久,有消息突然称,桥水基金或已“爆仓”。

不过,达里奥很快出来公开回应:“我保证:桥水一切安好。”

3月19日,达里奥在领英上公开发文表示,“我相信冠状病毒对健康,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将比现在大多数人在讨论的,要大得多。”

“因此直升机式撒钱正在发生,例如特朗普总统将向人们提供的1000美元支票。”

同一天,达里奥出来接受了CNBC采访,他说: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正处于经济低迷之中,这是一场包含了(公共)健康、经济、财政货币的危机。我们正在走向零利率。

所以你现在经历的,是非常典型的,中央银行无力以正常的方式刺激货币政策(的局面)。

换句话说,在一个不正常的周期中,央行按下了按钮去刺激人们,给他们资金——刺激人们更多的消费,提振经济。

但当触及零利率,当货币政策不再起作用时——推动利率不会降低债券收益率;购买债券不会压低债券收益率。

接下来,我们就会经历利率下降带来的损失,经历已经不再起作用的QE,来送钱给有需要的人。

联邦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创造货币和信用,他们花了更多的钱,而且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估计,在美国,公司层面的损失(corporate losses)大约在4万亿美元左右,全球大概有12万亿。

因此将会有巨大的损失,而这些都是公司(层面的损失)。还会有一些个人层面的巨额损失,也会有一些人无法承受即将到来的冲击。

所以政府需要花更多的钱,多得多的钱。

这取决于它(政府)是作为贷款担保,还是信用担保或类似其他的。我想说,至少在1.5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之间。

那么政府从哪里获得资金呢? 现在谁是贷款人呢? 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损失。

历史的运作方式,几乎都是从美联储获得资金。所以, 我们现在就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历史上,在20世纪30年代也是如此运作的——(政府)将会在这些项目上花费巨大,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出售债券(来融资)。

那么,谁来买这些债券呢? 很多人已经陷入麻烦,比如这些养老基金或其它的捐赠基金。

谁有资金来买这些债券呢? 从历史上看,这些钱只能来自美联储。

你现在看到了。当你看到一个像这样的大项目被宣布时,债券(国债)收益率就会上升。现在,如果中央银行不去购买这些债券——中央银行现在处于两难的境地——利率等方面会发生什么?

如果这些利率上升是因为供求失衡,那么你将面临下一波危机,因为利率上升将导致资产价格再次下跌。

这也意味着债务紧缩将成为一个问题,同时信贷息差也将扩大。其中的原理就是这样。

本次危机会演变成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吗?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本次危机会演变成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吗?

经济增长的童话都是骗人的……

1/6

一个悲伤的童话

从3月初美股的第一次融断开始,就有人把它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相比,随着巴菲特惊呼“活久见”,随着“八融八耻”,随着越来越没有下限的各国一季度经济负增长预测数据,再加上实实在在的消费冰冻,全球经济危机似乎不可避免了。

想要知道这次疫情会不会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就要理解为什么会有全球经济危机;想要理解为什么会有全球经济危机,就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想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就要深入分析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前全球经济一直没有增长?

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开始说起。

宏观经济学估计大家也没兴趣听,就从我以前为儿子读过的一篇童话故事说起吧。

小熊和小猪是好朋友,这一天,森林里赶集,小熊做了饼干,小猪做了面包,想拿到集市上卖。

没想到来早了,一个人都没有。小熊等了一会儿,集市还没有开始,肚子却饿了,摸到身上刚好有一块钱,就买了小猪的一片面包。过了一会儿,小猪也饿了,就用这一块钱,买了小熊的一块饼干。

再过了一会,集市还没有开始,小熊又饿了,翻出那块钱,又买了小猪一片面包,然后是小猪买小熊的饼干,小熊买小猪的面包……

集市终于开始了,小熊和小猪不但提前把面包和饼干卖光了,还都吃得饱饱,两个小伙伴手拉着手,边走边想:“真是一个幸福的早上啊。”

让我们用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一下这个童话:

假设这个交易是一日三餐,那么每天的就是2*3=6元,一年GDP就是2190元。而且每一年的GDP都是一样的,因为小熊小猪的胃口每天都是一样的,它们俩也只有一块钱,交易规模也只能达到如此。

所以,这种状态下,经济永不增长。

可是,童话都是骗人的,生活的真相是这样的:

有一天,小熊生了一个小小熊,每餐的面包需求量增加到一块半,但它只有一块钱,所以小猪只能卖给它一片面包。小熊苦苦哀求,但小猪也没有办法,这不光是一块钱的问题,小猪只有这么多面粉,只够小熊一个人吃的。

为了让小小熊吃饱,小熊天天都是半饱,后来就死了。

这就是工业之前经济与人口关系的真相。人吃饱了,就要生孩子,人口就会增长,可生产食物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食物渐渐不够了,一旦发生饥荒和瘟疫,就容易爆发战争,等战争把人杀死一批,食物够吃了——恢复均衡状态,社会又开始了新一轮发展。

经济增长的原始驱动力在于人口的增加。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劳动者,即创造经济需求,也提供生产供给。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是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利用能力(面粉的供给与面包的生产能力),还有资本 (只有一块钱)。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解决不了这两个制约因素,造成了人口周而复始的增长与毁灭,经济增长水平只能长期停滞。

本次危机会演变成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吗?

那么,工业革命是如何让这个悲伤的童话变成增长的童话呢?

2/6

增长的童话

小熊生下了小小熊后,森林里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贪婪的银行家,一个是聪明的科学家。

银行家借给小熊一块钱,让小熊有钱向小猪多买半块面包。但小猪还是没有足够的面粉和生产能力啊,科学家说“看我的”,他就发明了一种可以提高面包生产效率的方法。

当然,扩大生产规模,小猪也要有相应的资本投入,于是银行家又借给小猪一块钱。

虽然小猪和小熊要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分给银行家和科学家,但因为整个经济规模增加了,所以每个人都更有钱了,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小小熊长大后,不再做饼干,而成了艺术家,又扩大了产品供给的种类。

这就是最原始的“生产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转化”的经济增长模型:人口不停的增长,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与消费需求、科学家不停地发明新技术,公司不停地生产和升级产品,银行家提供一切资金需求,而增长又产生了更丰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然而,这个看上去很完美的增长童话中,却隐藏着危机的种子。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3/6

危机之源

四个人都希望能多生产,多赚钱,但小熊、小猪和科学家都有一些限制,让他们不能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想发明什么就发明什么。可银行家却是个例外,只要他愿意,他是想借多少钱,就可以借出多少钱。

大部分人对银行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银行是把储户手里的钱吸收进来,再把这些钱借给企业。

这是大错特错了。

最简单的证据:如果银行把你存进来的钱,转手借给企业,那么你存在银行的钱是不是应该减少了?实际上你银行卡里的余额,一分钱都不会少。

真相是:银行放贷款的钱,根本不是你存进来的钱。如果不是金融法规的硬性约束,银行根本不需要你的存款也能放贷款。

那么银行到底哪儿来的钱放贷款呢?答案很魔幻,但却是现代经济高增长的根本原因:钱是银行凭空“变”出来的。

放1千万贷款的过程是这样的:银行会计先在贷款科目上增加1千万,再在企业存款账户增加1千万,Bingo!就这么简单,整个国家的钱就凭空多出1千万,这就是俗称的“”。

很多人问,如果企业把1千万用于进原料买设备,这1千万是不是就消失了?

并没有消失,那就变成了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央行之间的往来了。

当然,现实中银行放贷款是有很多约束条件的,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等,但总体上而言,银行扩大信贷规模比企业扩大生产容易多了,而央行的放水能力更没有硬约束。

 

本次危机会演变成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吗?

银行家凭借自己的信用能力,不停地鼓动小熊小猪扩大生产规模,把普通饼干升级成皇家曲奇,把普通面包升级成牛奶吐司;同时建立很多风险投资基金,加速科学家成果的转化能力;还能让小小熊的一幅画价值上千万,创造虚拟财富;并向所有人提供信用卡,发放住房信贷,再编一个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买房故事,鼓励他们提前消费,以接住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

正常经济增长是这样的:人口增长——需求增长——资本扩张——生产扩张——经济增长——人口增长……

信贷刺激下的经济增长是这样的:资本扩张——需求增长——资本扩张——生产扩张——经济增长——资本扩张……

人口增长速度是有限的,资本扩张的速度是无限的,当然后者推动的增长速度更快。

更重要的是,资本扩张有“反身性”,资本扩张刺激了生产与消费,而生产与消费的增长又给银行家一种经济繁荣需要大量资本的虚假信号。相互刺激的反身性,让银行家产生了一个错觉:资本是救世主,而不是万恶之源。

当越来越高的增长率被看成是正常的,甚至是下限,这一切就成为危机之源。

4/6

金融危机背后的经济危机

事出反常必有鬼,银行的钱当然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的,到底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很简单,贷款都是要还,这一“还”,一笔存款和一笔贷款同时消失,财富也就烟消云散了。

你大概明白了,银行借出的钱不是钱,而是信用,是“未来的钱”。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钱,绝大部分跟古代的钱不一样,是一种信用。

前面说了,在贷款没有收回之前,企业把借来的钱用掉后,这笔钱实际上就成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央行之间的借贷关系。

这些“未来的钱”在各大金融系统之间奔涌,不想也不能被消灭,因为人民把增长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对失业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些未来的钱一旦消失,无论是选票还是维稳的目标,都将岌岌可危,而这一切,都需要经济高增长来维持。

但“未来的钱”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预期变好,银行家就会选择让“未来的钱”在现在产生足够的收益;可一旦预期变坏,银行家就会选择回避风险,收回信贷,让“未来的钱”消失。

金融魔术结束的一刻,只剩下目瞪口呆的观众失去了他们所有的钱,企业家身陷债务,还有几个来不及从游戏中逃走的银行家。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是,工人收入越来越低,没有钱消费资本生产出来的商品。这可以解释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危机,就像小熊没有钱给小小熊买面包,引发危机,但却无法解释银行出现之后危机。

银行家主宰世界后的经济危机都是金融危机——银行家利用小熊小猪们想更快拥有更好生活的愿望,过度投入资本,创造了一个虚假的增长魔术,魔术结束,未来的钱消失的同时,又让本应支持经济正常增长的资本一起消失——这就是经济衰退。

假设经济增长是一条直线,银行家出现后的增长就变成先向上过度增长的虚假繁荣,又向下过度恐慌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就始终处于过度繁荣和过度萧条的周期性,如钟摆,在正常位置停留只有一瞬间。

所有经济危机都有一个导火索,但本质是都是之前长时间的过度繁荣过度增长产生的危机“势能”:

上个世纪70年代危机的导火索是油价上涨,真实原因是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导火索是索罗斯做空泰铢,真实原因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泡沫。、

本次危机会演变成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吗?

不过,2008年金融风暴的导火索是房地产次级债危机,在风暴边缘的欧洲,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在风暴发源地的美国,却并没有引起经济危机。原因在哪儿呢?

这个原因,正是判断本次疫情导致会不会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的答案。

5/6

两次危机的异同

本次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跟2008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次危机之前,都有过度繁荣的局部泡沫,2008年泡沫是房地产次级贷款过度发放造成的房地产泡沫;而本次疫情前,美股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单边牛市,股价上涨的推动因素中,除了业绩上升之外,主要是公司回购股份和减税带来的虚假增长。

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都是典型的流动性危机,短期内资本大量逃离,“未来之钱”的大规模消失,带来投资品的超跌。

不同的是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路径2008年是因为波及到银行信贷,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相当于森林里的银行家带着钱跑了;而本次疫情真正的影响是“社交疏离”造成的消费需求暂时的下降,相当于小熊生病了,既不能生产饼干,也没钱买面包,整个经济体系暂停。

此时,银行家是一个真正的正面角色,提供的是真正的救急钱,让小熊在生病时能有钱买食物,让经济体系不会因为暂停而休克,这才有美联储开启“无限QE”模式。

那是不是说疫情过后,消费需求恢复,经济就能走上正常轨道?

这就不一定了。前面说过,外部事件只是导火索,会不会引起长期经济危机,本质上要看之前是否积累了足够多的虚假繁荣。

2020年之前的全球经济增长,必然有一部分是虚假繁荣,问题在于虚假的成份有多少,是不是足以形成一次新的经济危机?

我个人的判断倾向于乐观,因为真正让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变成经济危机的力量,是本文之前提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科学家。

6/6

经济增长真正的SuperHero

银行家可以让小熊的食物从黑面包变成牛奶吐司,需求成倍增长,也可以让小猪的工厂产能增长一倍,但他无法让小熊去消费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商品,它对小猪面包房产能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换成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可以刺激短期需求,但它无法改变长期供给水平。

长期而言,制约经济增长的就是供给水平,包括劳动力和资源的利用水平,所以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短期看需求,长期靠供给。

再来分析影响供给的因素,人口的增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提升生产供给水平的,就只有科技水平的提高。

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方法,就像亨利▪福特说的:“如果你在汽车没被发明的年代,问人们需要什么交通工具,人们只会告诉你,他最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本次危机会演变成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吗?

如果汽车没有被发明(任何发明都是偶然的),现代经济就少了汽车产业链——无论消费者有多么强的出行需求,这一部分GDP都不复存在。

同样。如果没有PC,没有人觉得自己需要个人电脑;如果没有电子商务,没人觉得逛街有什么不方便的;如果没有Iphone,没有人觉得功能机不好。

短期而言,世界由能激发需求的营销专家、提供消费信贷的银行家主宰,但长期看,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某人创造了一样划时代的东西,于是整个世界突然向前前进一大步。

如果银行家总是一次次的制造危机又拯救经济的捣蛋鬼,那么科学家才是真正维持世界经济增长的SuperHero。

回头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所以积累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没有引发长期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不到两年的停滞后,又开始快速前进,其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新技术革命,硬生生地把泡沫变成真正的世界,创造了更多“真实的需求”去留住原本属于“未来的钱”,缩短了衰退的时间。

所以,基于同样的逻辑,我对疫情不会引发长期的经济危机持乐观的态度(前提是疫情能在今年被控制住,疫苗或特效药在一年内开发成功),因为我们仍然处于技术变革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繁荣期。

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可以更乐观,因为处于技术变革的更前期,可以创造的价值比已经创造的价值更大,泡沫的程度弱于增长的潜力。

唯一的不安定因素是国家对民营企业家产权的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是高风险的活动,必然需要有对产权的绝对保护,不能老是喊,别让这个跑了,别让那个跑了。

留人心,靠制度,这可是比一万个基建项目更重要的事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6Xq4VcIKQMSRF4r_6XW6A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这是新消费内参第905期文章
来 源:新消费内参
作 者:龙猫君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新消费导读

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正在席卷全球,疫情自身不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病痛灾难,也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如我们所见,中国在这场疫情中通过坚强有力的领导以及高效的执行力,逐步的取得了疫情根本性好转。

  

在这场疫情中,很多勇士前赴后继,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的道路。

 

而对于我们活着的人,需要思考的事情是,生活如何继续?创业要如何继续?

 

越来越多的创始人陷入到恐慌和迷茫之中,在这场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中,消费行业又会有哪些变化。

 

以下是我关于消费行业的疫情之后的十大预测,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超级平价品牌崛起

 

我们思考未来的趋势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当下的变化,在我看来,这一波疫情之下,之前以追求美好生活著称的中产消费者将会变得更加务实。

 

事实也是如此,2月到4月以来有几个重要的信号数据值得我思考:

 

1. 是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类似于波斯顿龙虾、帝王蟹、高端红酒的搜索数据大大降低。

 

阿里大数据显示30-35岁过去的所谓新中产电商消费影响最大。

 

这表明一个核心信号,过去几年鼓吹的所谓美好生活的中产消费梦根本上已经变成了一个泡沫,在中年危机叠加金融疫情影响之下,财富缩水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概率事件。

 

同时新中产又面临养老养小孩的双重压力,需求直线下降肯定是大概率要发生的事情。

 

这是在需求端发生的细微变化,在财富缩水,收入下滑的时候,削减享受性或者美好型消费产品,回归到基础性,功能性消费需求是大概率事件。

 

2. 是陈克明面条这家公司股价收入表现给力,康师傅泡面抢眼表现又回来了。

 

这可能对于消费而言,尤其是美好型消费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过去动不动就是健身餐,代餐,客单价动辄一顿饭几十块钱。

 

现在怎么突然吃起了几块钱一包的挂面,背后事实可能反应的消费群体收入下降实实在在的影响。

 

以这样为推论,我们有理由相信乌江榨菜、桃李面包这样的平价消费品强势复兴。

  

3 第三个信号,我们下楼下的XX地产和快餐店不见了,可能是直接倒闭了。

 

大量的线下餐饮,在这次疫情复业号召之下,却再也不能复业了。

 

可能是老板心灰意冷,也可能是本来就盘算实体经济不大赚钱,算了算还是不要做了。

 

这个信号说明了一些问题,相信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

4 第四个信号,外贸受阻以后,很多过去优质供应链产能要开始过剩了。

 

中国是世界上领先的制造业大国,在供应链端制造和成产上没有问题。

 

只是由于品牌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长期导致自己处于微笑曲线的下游

 

这次外贸受阻,必然要消化产能,所以供给端条件已经成熟,大量的产能是空置的,要想继续下去,就需要有一个超级平价品牌来整合这些闲置的供应链。

 

通过上面四条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形成超级平价品牌的两大要素都已经产生:

 

优质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平价用户客群。既养成了消费品牌的习惯,但又受口袋的影响,消费不起贵的大牌了,所以需要诞生一个价格平易近人,而品牌却又显得高端的品牌。

 

从供给端来说,需要非常优质的供应链,积极投身于这个平价品牌中,通过量大来消耗自己产能。

 

这样的超级平价品牌的形象和商业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团队背景上,一定是有过丰富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团队+良好的线上线下拓店能力团队,干成这个超级品牌团队创始人应该在35-45岁之间,正处于精力黄金期,十年后,他可能成为中国的首富。

 

其次商业模式上,核心是供应链的管控能力以及快速的品牌营销能力,供应链能力更是核心能力,也就是如何选品上找到这么多优质平价品牌。

 

最后在品类模式上,美妆、服装、食品、家居生活这样的品类里可能涌现出这个超级国民品牌。

 

总之这个超级平价品牌,大概率是卖不高于10到15元之间客单价产品的,这就要求创始人对于效率,对于成本有着极致把握能力,同时又对规模扩张有很强节奏感。

 

依次类推,餐饮行业也有可能诞生亲明价格的超级品牌,将一度所谓新中产的百元人均水准回归到人均45元左右的社交型餐饮的价格,干成这件事的人是一个对成本有极端把控能力的人,既用好东西,不欺骗客户,但又依然依靠供应链理解生产出好的产品。

 

这就是我关于超级平价品牌的预测。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垂直版的唯品会生意将卷土重来

 

类唯品会的折扣店模式,过去被我们亲切的称呼为下水道模式。

 

在传统电商时代,由于价格战打的太厉害,导致折扣或标品折扣店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除了唯品会。类似折扣店电商模式几乎全军覆灭,包括很多奢侈品折扣电商。

 

归根揭底在于这个商业模式,一定是产生于供给端过剩的时代。

 

奢侈品过去不过剩,你怎么走下水道模型都不通,因为要处理的库存并不多。

 

现在全球疫情,所有的供应链或者品牌方都不太好过,下水道商业模式的核心,巨大库存这个必要的元素就形成了。

 

所以,我们发现有万里目这样的新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出现,这背后能形成正品奢侈品供应链整合的契机来自于今年奢侈品品牌的低预期。

 

不出意外,服装折扣店,食品折扣店等众多以价格为核心要素的渠道模型将会被重构。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潮牌消费泡沫破灭,潮鞋生意一去不复返

 

潮牌消费可能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崛起就要走向破灭了。

  

去年炒鞋的生意喧嚣之上,而最近好几个信源都告诉我潮牌鞋的炒作链条断了。

 

就回到中国所谓潮牌生意来说,过去没有真正兴起过,现在也一下子失去了生存的外部环境。

 

这种一时的时尚性消费所伴随的往往是一个繁荣的泡沫经济。

 

有炒作的链条,有一个完整的时尚消费链条,而现在这个人群可能回归理性,会把更多金钱投向更加安全性的环境。

 

而作为整个炒作链条之中的经销商,受到这次疫情影响很多都已经扛不住了。

 

在疫情前大量囤货,而这次又遭遇到疫情的影响,如果不亏本甩卖,去回笼资金,能否活的下去都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我不理财,也不投资,但是今年我只有一个建议,持币观望,不要做任何投资决策。

 

包括花钱给自己买潮牌和包包。

 

我丝毫不怀疑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性,接下来的消费增长一定是往下沉和中西部市场增长,还有很大空间,但无一小众圈层,以海外海归为代表的潮流消费,或者带有美式文化的潮牌文化在中国的环境变差了,本土的,中国元素的国货消费将毫无疑问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消费文化。

 

这种萌芽正在生发之中。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以刺激性“辣”味产品和情趣娱乐消费品复兴

 

其实核心就是一条,人们在疫情中将会越来越孤独。

 

因为社交距离的因素,在疫情中人们没有了KTV这这些线下社交娱乐。

 

而这部分一部分会被王者荣耀和抖音这样的线上娱乐所替代,另外一部分的释放则依赖于荷尔蒙的释放以及辣刺激的释放。

 

先说荷尔蒙的释放,由于居家机会增多,情趣用品以及安全套的消耗在各大电商平台中又火了起来。甚至于顺来着连国外的著名成人网站P站也火了一把。利用这次疫情带来的机会,其访问人数被提升到了1.2亿人次每天。

 

全球最大的避孕套厂商就宣称,由于工厂提产,已经造成了一个亿避孕套的缺口。

 

无聊的时候,情趣用品的使用,是释放多巴胺的好方式,这次疫情可能让过去这个其实高速增长的行业再添加一把火。

 

而过去被认为多油多盐的辣味食品可能又产生回归,由于人们心情受到影响,辣味食品正好是能够刺激人们开心,让人更加愉悦。

 

所以,我们有理由继续看好辣条、辣味鸭脖子,泡椒凤爪这类产品。而瓜子这样的产品,由于嗑瓜子中会导致飞沫的产生,大概率在疫情这波里要收到很大的影响了。

 

所以所有可能让人陈胜愉悦的消费,都会在这一轮洗牌中重新回归。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快消品线上化迎来最大红利期

 

过去快消品行业和生鲜行业一直是在线化不是太理想的行业。

 

比如你要去买一瓶可乐,你想喝就去便利店去买了,但是现在受到疫情影响,能不要去商超,就不要商超。

 

这个时候美团外卖以及在线商超就成了救命的神器。这也就要让过去去线下买财米油盐的用户习惯买这些产品也要在线上买。

 

所以快消品迎来了属于自己最好的在线红利期,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于饮料、食品、方便速食都会获得非常好的增长。

 

过去三四线城市这些产品的线上购买习惯是非常不理想的,我所了解的我老家的商超配送业务一直不温不火。

 

在疫情影响之下尤其是很多疫情地区的封闭小区措施的影响,这些产品的配送购买变得越来越便捷,也变得越来越有效率。

 

这一块过去迟迟没有线上化的产品,终于迎来了一波新的红利周期。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日化清洁产品终于迎来创新潮

 

研究新消费这么久,实际上,我是基本放弃了对于日化清洁产品的创新消费研究的。

 

因为这些领域要么巨头林立,要么就是老的区域玩家在这里没有变化。

 

但是一次疫情,让消毒类产品火了起来,用户新的需求诞生了,而过去很多大品牌并没有涉足到新的清洁需求市场。

 

这让这个市场产生了松动,这样的松动,这样的创新品类的机会,往往是撬动这个行业的砖石。

 

我今天再思考和看这个行业的时候发这行业太古老了,无论是营销方法,还是打法都很传统。

 

但实际上这个行业里是有很多衍生的创新机会的,尤其是品类机会的。

 

我在跟某个前宝洁高管创业的新品牌创始人交流中,有一个感受,大家其实是想拥抱新的变化的。

 

比如新的流量,新的营销,新的产品品类机会,尤其是这次外部最大的变化,疫情对什么消费观念的改变,都会让行业迎来全新的变化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抄底式投资和并购式投资兴起

 

餐饮业是这一轮我们预测中,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

 

很多线下商业都停业甚至于倒闭,很多头部餐饮都收到了影响,比如西贝这样的公司,因为一篇文章席卷全行业,让很多圈外的人也知道了西贝。

 

所以我们发现过去很多号称不融资的餐饮行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融资,也开始意识到融资的重要性。

 

这就导致很多餐饮资产被低估,被忽视,资产的价格开始逐渐公允化。

  

很多线下的优质资产受限于疫情,有资金缺口而不得不融资,于是出现了一批去年持币观望的企业,开始用资产来买买买。

 

所以今年,一定会有新的并购的机会,尤其是过去做了好几年有一定沉淀价值的品牌。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卖菜的生鲜生意,成为平台的标配型生意

 

百果园卖菜了,中石化卖菜了。

 

卖菜的生意成为了标配,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发现卖菜是把用户线上化很好的一条路径。

 

过去很多低频的生意也开始卖菜了,利用这次疫情的机会,背后是他们识别出卖菜是激活用户很好的标配型生意。

 

但是我关于这几个生意有几个重要的结论:

 

1.  卖菜的生意可能最后还是大平台的标配生意

 

未来所有靠近社区的门店型业态想要活下来都会卖菜,比如某一些便利店业态会首先跨开卖菜这一步生意。

 

2 . 卖菜生意会导致平台的马太效应,整合会加剧。

头部玩家会进一步集中,去年我就在预测中推测,卖菜的生鲜领域会发生比较大的整合,疫情期间,资本会进一步避险。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瑞幸暴雷,标志着消费领域不赚钱生意做规模生意时代的结束,茶饮料时代或到来

 

第9个预测,其实跟疫情关系不大,但是和疫情期间暴雷的瑞幸有关系。

 

从这之后,资本会不再相信讲故事。

 

一个生意一开始赚钱的逻辑不成立,后面的逻辑就不会成立。

 

大家会优先看现在的生意逻辑是否成立,资本不需要再听到大的故事。

 

这会让以新中产为代表的所谓的亏损性品牌,小众人群品牌,曲高和寡型品牌出清,尤其是所谓高逼格品牌将不会再吃香,或者叫性冷淡时代品牌的结束。

 

未来中国本土的消费品牌不一定属于海归创业的时代了,而是回归到本土实业家,同时远离远处讲故事的风格,过去类似鼓吹新中产消费的神话破灭了。

 

未来的品牌一定是基于中国本土源点文化,比如茶这样的饮料会超过咖啡这样的品牌故事,所以我一直相信咖啡在中国是远远不能与茶相比的。

 

瑞幸的咖啡神话的破灭,可能对应着是喜茶百亿估值的崛起,茶这种本土原生文化品牌,以及茶饮料,类似于茶领域的雀巢这样的公司会迎来机会。

 

更直接的说日本三得利在日本的茶饮料市场机会将会在中国重新复制一遍,这里面会有百亿级别的生意机会。

 

疫情效应之下,新消费十大重磅预测:超级平价品牌崛起,折扣店大行其道,潮牌消费破灭....

直播消费时代来临,未来没有真正的线下消费品牌了,未来所有品牌都在线

 

我把直播放在最后来预测,是因为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红利,并且对于消费品的影响是一个显而易见改变。

这就标志着以后将不会再有所谓的线下品牌,以后所有的品牌从第一天开始就是线上的。

 

我把这次疫情影响叫做互联网的二次革命,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一次革命。

 

这个革命核心是所有的生意都将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在线上生产,在线上生活。

 

直播会成为所有生意的标准配置,或者所线上化会成为所有生意的配置。

 

中国所有的消费生意都将用直播重做一遍,没有被直播化的,都会直播化。

 

这中间会产生新时代的基础设置服务商,比如专业的品牌直播代运营商,直播就像视频,就像公众号,改变所有人的思维认知。

 

罗永浩,李佳琦,薇娅作为直播界BAT,一定会被载入商业的历史,他们第一次把直播带入新商业元年。

 

而这是疫情真正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变化。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t1ob–III0AuBSUmoFTOg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作者 | adamchen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终于过去,这个季度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会铭记一辈子。因为我们碰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全球大疫情。

 

对于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倾巢而下,股市焉有完卵。唯独创业板独树一帜,居然还有4.1%的涨幅。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除了股市,大宗商品市场也是普遍下跌,除了号称拥有避险功能的黄金涨了3.76%之外,其余大多数也都是大幅下跌。而油价,在沙特和俄罗斯闹掰之后,更是历史上最差的一季度了,下跌了64.76%。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我们再把目光收回到我们大A股,看看什么概念股票涨的最火。第一第二应该是毫无悬念,口罩概念和肺炎概念股。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最后,我们再看下跨境资金的流动,简单来说就是南下买买买,北上卖卖卖。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两者资金的属性完全不一样,北上资金,老外的资金,市场恐慌之后,选择要美元,那么就不断的卖。南下资金,看到的是低估值,觉得长期有投资价值,那么就买买买。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那么港股有多便宜呢,下面这张图可能可以说明问题。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一季度,让人唏嘘见证历史的其实是发生在3月份,疫情突然开始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的两大引擎,美国,欧洲,全部被干趴下,美股10天4熔断。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疫情之下,市场恐慌开始急剧增加,相比于有历史可以参照的金融危机,瘟疫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没人可以找到历史经验。美国标普500风险指数VIX急剧上升,目前已经到了和08年金融危机雷曼倒闭时同样的水平。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那么在市场极度恐惧之下,大家在卖什么在买什么?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美股以第一次熔断为界,之前美股和美元指数是同涨同跌,美元指数反映的是美国经济水平,但是第一次熔断之后,美股继续向下,美元向上,市场在大幅抛售美股,买入美元。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同样第一次熔断为界,之前美股和美债收益率也是同涨同跌,反映股和债是你涨我跌,你跌我涨的两种资产,但是熔断之后,美股下跌,美债收益率上涨,两种资产都被市场抛售。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再看下黄金,熔断前,黄金和美股总体走势是相反的,因为理论上说,黄金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但是熔断之后,两者一起下跌,说明黄金和股票一样,也遭到了抛售。从避险属性安全性的排序,美元第一,美债第二,黄金第三,股票靠后。可见在市场急剧恐慌之下,市场直接pass了黄金,pass了美债,选择了美元。

 

对于疫情对经济和股市的冲击,用类比法,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就是外伤,像是一把刀插进了身子。

 

这种对经济的冲击和2008年那种的金融危机完全不是一回事。2008年是内伤,是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美国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随后因为美国银行流动性的问题,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传染到了金融机构,随后又传染到了非金融机构。这种内伤,依靠美联储的货币刺激,依靠财政部的财政刺激,这两针强有力的激素,可以使整个经济恢复过来。

 

但是这次疫情不是,疫情是外伤导致的经济问题,美联储的货币刺激,财政部的财政刺激,不说治不了本,连标都治不了。充其量只是延缓死亡的时间。外伤就要外科大夫医,这次疫情的外科大夫是谁,是中国的卫计委,是美国的疾控中心(CDC)。

 

这样我们来复盘中美疫情对股市不同的影响。

 

中国,疫情出现,1月20日确定人传人,1月23日武汉封城,中国这个病人首先推进的是外科手术室,第一步是医疗政策先行,随后才开始在货币和财政这两个内科开药,帮助病人恢复元气。所以在股市上的反映就是,2月春节后开盘跌了一天,然后就开始一路反弹,要不是国际疫情的失控,我们现在股价说不定能创新高。

 

数据复盘:再见,悲催的一季度!

 

再看看美国,一开始特朗普还是把这个事当作一次流感去对待,美国政府各种不作为。但是当时作为内科大夫的美联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想做力所能及的行动,但是他能做的只有给你打针,打货币政策的针,但是美联储无论给你打什么针,不把插在身上的刀拔出来,什么针都救不活美国经济的。那么内科大夫做的就很简单,把能打的针全给你打了,最大程度延缓死亡时间。所以市场对于美联储的政策也是不买单,因为市场需要的不是内科大夫,市场需要的是外科大夫。

 

那么美股是什么时候止跌反弹的呢,是美国政府开始重视这个事情,全力抗疫开始,这才标志着美国这个病人被推进了外科手术室,这才是救命的根本。

转自: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大家对未来严峻的经济形势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1  全球防疫的两种模式

未来经济危机来源于新冠病毒的大爆发。现在意大利的灾难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英法德等国包括整个欧洲都会沦陷,然后是美国,所有的发达国家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哪个能躲过这场灾难,接下来就是发展中国家。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公共卫生危机中,可能只有中国能幸免于难,但是如果全球爆发经济危机,中国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现在全球防疫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意大利模式,特点就是全面检测+封闭疫区,这种模式与中国作业很类似;

一种是英国模式,特点就是瑞典的4不政策——“不检测、不收治、不隔离、不公布”,只不过英国人理论水平很高,给这种让老百姓自生自灭的模式套上了一件漂亮的“理论”外衣,这叫“群体免疫”模式。

法德模式介于意大利与英国模式之间,也在检测疑似患者,但是检测数量与范围都不够,采取取消了大型集会与停课等有限的措施,但是距离封城这种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西班牙顶不住了,也开始效仿意大利,宣布全国封闭。

美国一开始也是准备采取英国模式,但是资本市场不买账连续暴跌,逼迫川普不得不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疫情。

但是美国现在只是承诺扩大检测范围以及检测费用免费,还没采取限制国内人员流动的措施,距离法德模式都还有差距。

现在我们来分析上述的现象——为什么欧美一票发达国家应对疫情的模式有这样大的差距?

这是根据各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有一个特点,就是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较高。第三产业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服务业,服务业是需要人与人多接触才能创造价值,如果发达国家限制人员流动,必然对第三产业造成重创,整个国家的经济就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纽约时代广场

具体到各国第三产业GDP占比又有所区别。

意大利第三产业GDP占比是60%+,法德是70%+,英国是80%+,美国与英国差不多。

因为意大利第三产业GDP占比相对较低,所以意大利第一个跳出来学习中国模式,而法德还在首鼠两端,英国第三产业GDP占比最高,所以才弄出一个“群体免疫”的理论,宁愿让60%以上的英国人感染病毒,也不愿对人员流动有任何限制。

美国第三产业GDP占比也是80%+,所以美国一直在拼命掩盖疫情,现在股市暴跌加上国内舆论压力所以不得不装模作样的宣布国家进入紧急事态——但也就是切断与欧盟各国的航班,还是不愿出台限制国内人员流动性的措施。

按:欧美这一套模式说白了就是要钱不要命,为了保住经济不惜以底层民众的生命为代价,但是这种反人类的做法注定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最后大概率是死一堆人,经济也没保住的“人财两空”的结局。

而中国从一开始就是采取不惜一切代价救人的方针,虽然付出重大经济代价,未来也会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大概率会有“人财两得”的惊喜。

 经济危机快要来了

因为欧美这票猪队友的神操作,我估计未来疫情在欧美全面爆发已经不可避免。一个国家一旦国内患者确诊人数超过万人这个数量级,其国内医疗资源将面临被挤兑崩溃的危险。

这票欧美国家即使万般不情愿,最后也不得不抄中国作业——采用封城+限制人员流动来应对疫情,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欧美国家的经济将遭受重创!

我有一个在深圳做外贸的朋友告诉我,其实早在3月6日,来自美国的订单就出现诡异的变化——从那一天开始,美国室内用品的订单暴涨,而室外用品的订单一落千丈。

这种诡异的现象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也就是在川普宣布全国进入紧急事态一周之前,美国国内民众已经有恐慌的征兆。

3月16日美联储宣布降息100个基点,联储基础利率降为0,并且启动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

这么大的力度可惜资本市场根本不买账,美联储宣布降息之后,美股股指期货应声大跌5%,第三次触及熔断机制,当晚美股暴跌3000点创1987年以来最大的跌幅。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大家比较一下同样是央行,3月14日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1%,降息没提,这样的力度相比美联储是不是差距很大?

为啥中美央行货币政策有这样大的差距?

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快要来了!

美联储是真急了!所以,在不到两周内美联储就打光了自己所有的子弹!而中国却没有这个危险,所以我们央行才能这样不紧不慢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人民银行手里还拽着1.5%的存款利率这个宝贵的弹药!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欧美这一轮经济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凶险。因为金融危机本质就是市场缺钱,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央行开动印钞机来解决。而本轮的经济危机是因为疫情爆发引发的通缩危机!这可不是撒钱可以解决的。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未来病毒肆虐,欧美国家的民众因为恐惧而被按在家里,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其他所有的消费、购物统统完蛋,相比美国可能欧洲更惨——

美国日子也不好过,包括汽车、房地产行业同样会遭受重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美国房地产产业在每年GDP中占比超过20%,是妥妥的支柱产业。

然后酒吧、咖啡馆、商场、餐馆、酒店、影院等服务业也基本完蛋,这些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这些产业完蛋了,直接就会导致大量人群失业,老百姓没有工作反过来又会冲击金融体系的安全。

欧美发达国家老百姓储蓄率是很低的,绝大部分人群都靠刷信用卡的消费贷款过日子,老百姓没有收入一定会造成大量消费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然后就会有金融机构倒闭。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我估计这次会有一批欧美百年老字号大牌金融机构完蛋,别看这些金融机构平时一副牛皮哄哄的模样,如果有大批民众信用卡违约,没有几个能撑得住。

当然,各国央行一定会出手来挽救金融机构,但是这次经济危机与2008年又不一样,如果不把疫情控制住,央行给金融机构注资再多也是无底洞。

发达国家面临通缩型危机,发展中国家日子也不会好过。

即使不考虑疫情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影响,光是一个本币汇率贬值就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日子难过。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全球股市持续暴跌

全球投资者疯狂地抛售一切风险资产,股票、黄金、原油三杀!

那么,当投资者抛售风险资产之后,他们会作何选择?

持有现金!

持有流动性最好的国际货币!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美元指数大涨

美股都跌成渣,为啥美元指数反而大涨?

大家想一想,假如投资者对未来全球经济极度悲观,当他们慌不择路抛售股票、抛售黄金等风险资产之后,他们会选择什么现金?

现在全球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就四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假如一个全球投资者必须在这四种货币做出选择,他该选什么?

怎么看也是美元要好一些啊!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美股再跌成渣,美国未来疫情再严重,也要比日本、欧盟、英国要好一些吧。

所以,大量的投资者纷纷兑换美元,直接推高了美元指数。

同时经济底子较差国家的主权货币就面临较大的抛售压力。

所谓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国家实力如何,看看经济危机时主权货币汇率就一目了然。

3  一半海洋,一半火焰

这个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掌握现代制造业的只有不到20个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呃,中国是例外)。

不掌握现代制造业,工业品基本都要依赖进口,进口所需的外汇主要就靠卖资源卖劳动力来换。

现在发达国家面临通缩性危机,最有钱的人群消费锐减,不但拖累油价大跌,导致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低迷,而且劳务需求也会锐减。所以,现在不管是卖资源还是卖劳动力的国家本币汇率都纷纷跳水。

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从1月底到3月,卢布兑美元汇率贬值21.48%;

依赖铁矿石出口的澳大利亚1月底到3月,本币兑美元贬值10.02%;

依赖西欧劳务输出换取外汇乌克兰1月底到3月,本币兑美元贬值7.89%;

这还只是开始,一旦欧美各国因为疫情爆发被迫采取封城+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全球发展中国家本币汇率还会大幅度跳水。

大家知道一个国家本币汇率跳水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进口锐减!

意味着自身不能生产的工业产品供应奇缺,推动这些产品的价格暴涨!然后,通胀就来了。

所以,未来全球性经济危机将出现一副诡异的画面,疫情爆发的国家纷纷闭关锁国,爆发通缩型危机;而没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则民生用品价格飞涨,爆发通胀型危机;

一边是通缩,一边是通胀;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所有的货币政策统统失灵,新冠病毒将全球化的供应链、消费链打得支离破碎,大部分人在病毒肆虐+经济危机的风暴双重打击下苟延残喘,苦苦挣扎。

那么,希望在哪里?

希望在东方;

希望在中国!

4  中国的短期压力

下面讲一讲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短期与长期影响。

短期来看,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首先是出口影响很大。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中国进出口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有四个,美国、欧盟、东亚、东盟。

欧美如果爆发通缩型危机,这两块出口一定会大幅度锐减,然后东亚可能韩国情况还好点,日本一直捂着盖子,谁也不知道日本疫情到底有多严重。

但是,东亚人民纪律性很强,不像欧美人自由散漫惯了,即使日本疫情爆发,被迫采取严厉的手段来控制疫情,我估计日本把疫情控制下来的速度也比欧美快。

但是至少短期内欧盟、美国、东亚三大块出口下滑会很快。

按:外贸准备做美国医疗产品出口的一定要当心美国佬耍流氓。

最近中国有做美国口罩出口的,突然被美国佬以“发国难财”的理由扣着不付款。美国佬做事如此没有底线,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发达国家出口锐减,发展中国家出口也有很大的麻烦,这个麻烦就是汇率的问题。

现在一票发展中国家汇率摇摇欲坠,进出口双方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一个在北京做外贸的朋友告诉我,最近做出口什么信用证、保险统统不认,只要现金,首付30%定金开工,完工之后拿一张当日的报纸与产品合影——证明已经生产完成,客户必须付清尾款才发货。

大家想一想,这样苛刻的付款方式对出口影响有多大?

所以,未来出口很不乐观。

拉动经济有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2018年中国出口GDP占比是16%+,如果这一块缩水很大,能靠投资与消费弥补吗?

消费也不乐观。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现在出口锐减,房地产也难言乐观,加上疫情期间对第三产业的冲击——老百姓兜里没钱,消费怎么看也难言乐观。

最麻烦的是,我们未来还面临疫情输入的风险。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大国,每年进出口贸易高达33万亿人民币,即使把旅游、读书等等非必要的出入境全砍掉,每年出入境人数也会超过1亿人,这么大规模的进出境人流怎么防止疫情输入?

我想了几天,最后结论是——在疫苗出来之前,在高效安全快速的检测工具出来之前,可能我们这个国家还得采用有限管控的方式运行。

包括全民佩戴口罩,包括限制大型集会,包括限制休闲娱乐等密闭空间的消费,这些措施对于消费都是不利的影响。

 未来的信心

不开玩笑:最凶险的全球经济危机要来了!

(来源:新浪网)

好吧,因为欧美一票猪队友的神操作,这个疫情大概率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虽然疫情将继续蔓延,但是我对下半年中国经济还有点信心。

信心来自哪里?

信心来自于疫苗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我推算今年9月我国疫苗就会上市。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能成功研发出安全可靠的疫苗这绝对是人类医药史的奇迹。

疫苗出来就能挽救全球经济。

我相信只有疫苗才能逆转全球疫情形势,真正拯救全球经济,其他的政策与措施都是扯淡。

随着我们金融开放进一步扩大,我相信外资会源源不断潮水般涌入中国。

资金来了,

人就来了;

技术也来了;

所以,疫情之后,全球资金、技术、产业链会加速向中国汇集,这将加速推动我们的产业升级以及经济腾飞。

届时在地球村里,欧美白人会眼神复杂的看着遥远的东方,一个巨人缓缓站立起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ZwZjeREglkgzne4xbxM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