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杨浦,立刻想到的就是重点大学多,复旦,同济,财大,第二军医大……都在这一片,高级人才多,走在大街小巷,扑面而来都是文化气息,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区。
再来就是从未停止的“南徐汇,北杨浦”C位之争,两大公认的教育高地:
你有华育,我有兰生;
你有上中,我有复附;
你有交大(校区),我有复旦(本部);
你的名校数量多,我的素质教育绝。
两区神校缔造“教育奇迹”,年年霸占沪上头条,就是家常便饭、常规操作;难为大排长龙远远看着的家长、考生,为了离梦校近一点,再近一点,从此十年掩卷、星光赶路,更有甚者打从“娘胎”就开始修炼……

两区若要争个高低,难有定论。只是战鼓敲响,就没回头路。
前两天盘完徐汇中考格局(错过戳蓝字),得出结论:徐汇是个看重绝对实力、普娃拒之门外的高分区,想在徐汇套利占便宜?没门。
那么,在一辈子不用出区、就能享受“复旦系”顶尖教育的杨浦,普娃的待遇会友好些吗?这里的牛娃核心竞争力又如何?
今天的视角对准杨浦,走起!
今年,杨浦少有初中发布2020中考喜报,参考价值不大。倒是这张家长分享的2020年杨浦二模各科及总分排位分布:

区内39所初中排名,你高我低,我前你后,一目了然。
纵观杨浦初中格局:民强公弱,顶层民办神仙打架,尾部公办菜鸡互啄。
杨浦最耀眼就是强到没朋友的初中资源,以“多”而“精”著称!
2020全市中考均分TOP20,杨浦6所学校上榜,整个魔都高居榜首!唯一与之媲美的徐汇,以四大民办屈居第二。
一姐“兰生复旦”:任你“张宝华”攻势猛烈,我自巍然不动,死守前三不动摇。
存志:区内老二稳当当,沪上前五不担心。
上外双语:名字有上外,但似乎不亲,一门心思拼裸考,倒也闯出一片天。
这三所民办,位列全市TOP10,堪称“杨浦三巨头”,以一当十,身怀绝技,个个能打。
同济实验&杨浦实验:没毛病,一直在努力,应了那句安踏“keep moving”的广告词。
复旦二附中:夹在一众民办里不突兀,因为只招收复旦大学教工子弟,比较特殊,家长眼里就是个“伪公办”。
如果一心想去公办,上音、鞍实、复旦实验,都是公办中流砥柱,性价比高。
这其实侧面反映了:杨浦小升初的优秀资源,全市最丰厚!

虽然小升初很开心,到了初升高却笑不出来,这要说到杨浦输给徐汇的弱势之处:
徐汇:高中梯度均衡,哪个档次揣多少分,对应什么学校,包你对号入座恰如其分;
杨浦:高中梯度断层,复附控江强悍如昔,其余市重区重后劲不足,“马太效应”明显。
来看一组对比数据,是今年考生,用分数排出的两区学校名次:
杨浦高中平行志愿分数排名:

徐汇:学校之间的名次差距,严格控制在5-10名;只有排名末位的南洋,和前一位的市二,相差最大:18名。
杨浦:从复附到控江,差值正常;往下差距突显,控江到杨浦高相差26名;杨浦高到同济一差21名。
杨浦6校出来的牛娃,比徐汇四大民办不差分毫,当徐汇牛娃无论排在哪个位置,落幅不大,都有对应高中承接时;杨浦那些比上不足(进复附控江有点难)比下有余(超出杨高一大截)的牛娃,该去哪里呢?
都下定决心来杨浦“历练”一遭了,但凡看到一丝光明能进更优质的学校,徒手也要扒开一条路!还管谁在“灯火阑珊处”不离不弃呢?
区内区外不重要,优质教育最重要!走零志愿、自荐,又或跨区考,都要博一博外区适合自家定位的市重!
如果这部分中坚力量一走,杨浦高、同济一的生源,自然跟不上徐汇“同级别”的学校,当内驱力不足,实力如何提升?
不做改变这就是死循环,杨浦还需引进或再建起到衔接作用的优质高中,补上这个空缺,不然培养再多好苗子,怕是为他区做了嫁衣。
仔细回想,今年各区都引进了不少优质高中:华二宝山、华二普陀、复附闵行实验,就连牛校已经多到遍地都是的徐汇,还在马不停蹄布局复附徐汇校区,杨浦是真·坐得住
当然,杨浦高中也有优势,那就是:区重点多达9所!一样的区排,在徐汇进普高,在杨浦进区重,分数还更低。
杨浦区重率,全市第2,还是徐汇的2倍,数据上很华丽,看起来也很棒,要是看看质量呢?
一看前2张中考分数排名,和徐汇做对比:徐汇末位的五十四中以全市排名104收尾;杨浦除了评为特色普高的上理附中,从市东开始,以全市排名109开头;高下立现。
二看全市综评数据,和16区区重做对比,今年不少学校的表现惊艳四座。单独捞出上榜的区重点,做成表更直观:

以徐汇西南位育为例,作为区重点,升学数据非常漂亮。放在其他一些区,俨然市重点水平。
单纯用市重、区重来划分学校档次,已经失去意义。不结合各区学校实力,只拿数量看市重率、区重率,等同“耍无赖”。
再看普高,只有3所,复旦二附中高中部只收“复二代”,上外双语和上外剑桥分别是AP班招生和A-Level班招生,等于杨浦没有体制内课程普高。
断了普高后路,想走体制内路线的杨浦娃,非抱着上区重点的决心不可。

总结杨浦的中考格局:
1.优势在初中:民强公弱,优质初中多又强,放眼全市,都是强到没朋友的那种,中考成绩亮瞎眼。(杨浦小升初的娃有福气)
2.弱势在高中:断层明显,四校有复附,八校有控江,头部没毛病;“后辈”前行动力不够,2所市重、9所区重,业务能力不强。
对杨浦的娃来说,顶尖牛娃依然嗨皮,全区排前6.5%:进四校机会大数量足,和徐汇娃一起乐呵呵:

普娃还算怡然自得,普高没有合适的,胜在区重多又接地气,努努力就够得上区重!
最难是夹缝求生、不上不下的中上等牛娃,目标介于优质市重~底部四八校,举目四望无所归,外区市重找出路。

看完大局,继续盘中考四条路:零志愿、平行志愿、自招、名额分配。
主要看杨浦零志愿、平行志愿进四八校的难度,并附上名额分配招录和自招预录的情况:
零志愿,对标外区市重点,是牛娃必争战场。我们主要看四校+七宝、四校分校、八校这三类学校:
四校+七宝:
杨浦零志愿进四校+七宝,分数要求最高,不过初中“六强校”牛娃成堆,分数高算不上大问题。
杨浦考生全市占比5%,零志愿给到的名额全市占比10.07%,是中考人数占比的2倍多!
16区里,只有杨浦和徐汇,有这样的荣耀,毕竟神校还得牛娃配。
杨浦在16区拼四校+七宝上,没有徐汇容易,但难度也属于easy模式。
四校分校:
加上原本也是四校派到各区雨露均沾,让各区孩子都有机会得享优质教育的业界标杆。多半扎根哪个区,就在哪区的招生体量最大,机会也最大。
所以,杨浦、徐汇的牛娃,拼四校分校零志愿,不占优。
杨浦在16区居倒数,分数高,名额少,比徐汇更难,难度属于困难模式。
八校:
拼八校零志愿,杨浦要比徐汇的性价比高,杨浦分数低,招生数量多,招生占比相对中考人数占比更宽松。
杨浦拼八校的难度,比徐汇简单,在16区属中等模式。
提炼一下重点:
在杨浦走零志愿进四八校的难度,PK徐汇和15区:
目标四校+七宝:easy模式,徐汇优势更大些;
目标四校分校:困难模式;还比徐汇难一些;
目标八校:中等模式,要比徐汇容易些。
再看平行志愿:
由于16区平行志愿招生计划不全,我们主要对比含金量最高的市重点分数线:

在杨浦想进复附,分数全市第二600分,直逼上中,只差0.5分!
如果市重点平均分很高,说明该区填报市重点的人数多、整体分数高,竞争更激烈:

杨浦排第5,不是复附控江分不高,竞争照样挤破头,只是均值被拉低了。
再看前4强,徐汇不用说,高中平均质量当之无愧的第一,分数最高不意外。
浦东、闵行:中考大区,学校多,梯度也均衡,一个个学校捋过去,你会发现每2所学校之间的分差都严控在1-4分,不断档,最终均分自然高。
嘉定:2所市重,有交嘉分数高悬,直接拉高竞争力。
3所市重点有名额分配:控江、杨高、同一附;具体分配计划今年没公布,直接看分数线:
名额分配是校内竞争,志愿录取早于平行志愿,一旦录取,则平行志愿无效。
我们把“民办三巨头”的中考均分,名额分配、平行志愿分数统计在一起,给家长做个参考:
自招,分为推优和自荐,自荐计划面向全市范围,推优则是校内PK再区内PK,因此我们先看四校八校投放在杨浦的推优计划有多少?
杨浦拿到的四校八校推优计划有122个,全市占比10.59%;
杨浦全市中考人数占比:5%;
徐汇的四八校推优计划110个,全市占比9.55%;
徐汇全市中考人数占比:6.67%;
比例差值,比徐汇好看,能排全市TOP。主要得益于三所名校:复附+控江+交附,扛下87%的“大头”。

复附、控江杨浦自带,自家孩子自己疼,很正常。不过,交附是委属还是属于杨浦,一直存疑。
交附只有零志愿+自招计划,不计140个自荐,给了杨浦推优17个+零志愿28个,45个名额实打实的属于杨浦孩子,这个数字在16区里,只比浦东少4人,哪怕交附不是杨浦的,那也亲的很。
其他都是个位数,性价比不高。南模、七宝、交附闵分、复附青浦这4校,未在杨浦投放推优名额,杨浦牛娃想去七宝可以走自荐;想去南模、交附闵分、复附青浦,可走自荐+零志愿。

这里有一条堪称完美的路线:兰生→复附→复旦;一路凯歌,家门口享受顶尖教育。
这里有民办“三巨头”、“六强校”,5所还都是民办,小升初摇号比别区幸运多了。
这里有9所区重,裸考分数接地气,普娃努努力,也能迎来春天!
生在杨浦,也有烦恼:
牛娃不允许出错:最稳妥就是去交附、复附、控江,高考定位:复旦、同济、上财。
中上牛娃没得选:要么离开这里拼外区市重,要么逆流而上到杨高、同济一拼全校TOP,想进杨浦3高校,更多几分曲折、不确定。
当然,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虽然生在福窝,但是杨浦的孩子更要砥砺奋进,铿锵前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bG6ug4VoUOccWQmBn3I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