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名校录取配比分析表,谈新中考政策下的四校八大录取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张图。感谢这位不知作者的整理和分析。(拿到已是打码)由于中考预录取和名额分配到校的名额均有公示,而各学校招生总数也有公布,因此相互减一下即可得出零志愿和裸考(1-15平行志愿)的人数,一叶先生略做对比,相比不公开的中考均分江湖表,这张表格与真实现状总体差异并不大。

 

      因为真实,所以才有说头。可惜这张表格的参考意义仅限2021年中考。虽然科目总分已经变成了750分,但录取的模式依旧不变。今年初三的学生,依旧可以参考这张表格来安排升学途径。

 

     上两张图是即将在2022年开始展开的新中考政策。对于2022年以后的中考生,绝对不能以今年的这张数据表才参考,因为录取模式上存在了巨大变化。

 

     变化1:推优和自荐,合并为自主招生,将全部采取自荐的模式。自招人数将从现在的40%-60%减少为15%-35%。

     变化2:四校将不在分配给1-15平行志愿(裸考)名额。八大及其他市重点名额也减少到20%。(现在25%-40%不等)

     变化3:自招和裸考减少的名额,全部划入名额分配到校和名额分配到区。名额分配到校,现在也有,未来人数加增多。(具体参考新中考政策表格)

     变化4:零志愿将更名为名额分配到区。而考察的标准将增加综合评定。

 

     以上只是政策的宏观解释,有家长一定想问,我们希望让孩子考入四校,未来应该怎么走?请听一叶先生具体分析:

 

     以上海中学总招生385人为例。自招:135人,(原235人)名额分配到区:250人。

    以华二本部总招生370人为例。自招:130人,(原222人)名额分配到区:240人。

    以复附本部总招生366人为例。自招:128人,(原227人)名额分配到区:238人。

    以交附本部总招生395人为例。自招:138人,(原240人)名额分配到区:257人。

 

补充一个八校:

    以建平中学总招生480人为例。自招:72人,(原192人)名额分配到校:218人,(原72人)名额分配到区:94人(原33人),1-15平行志愿(裸考)96人。(原183人)

(其他学校不作具体分析,请大家自行计算)

 

     虽然,新中考政策的市总则和区细则要明年年末前后才会公布,但并不影响我们作出一定的预测和分析。

 

      通过以上具体分析,不难看出无论四校还是八大,自招减少幅度巨大。裸考的平行志愿录取的人数也减少巨大。而重心放在了名额分配上,名额分配到校是给本区的所有不选择生源的公办的名额,名额分配到区是给外区的名额。而被分配具体人数是直接参考该校占本区总中考人数的比例,外区参加中考的人数和全市参加中考总人数的比例。

    总之,改革后以后名额要多给外区,不能只顾自己本区。这样最受益的还是那些现在的市重点比较缺乏的教育弱区。

    也许有家长会关心四校分校到底是算四校还是按照八大的比例来分配人数。这里一叶先生可能说一些别的自媒体不会说也不知道的问题。四校在哪个区开设分校,一定是受到当地区的扶持。必须要有地,要有各方面的支援。所以,四校的视野是全市范围的,(四校本部资源是属于全市的),而四校分势必要考虑并照顾一下本区的学生。

 

      以今年开设的宝山华二和普陀华二为例,其中分别招生60名新生,均来自于宝山区和普陀区。但是这种承诺和照顾也是短期的,目前这两家是承诺2年内只收本区生源,至于2022年以后,一叶先生认为当宏观政策和原本的特殊情况出现冲突,一定会利益所在高度决定结果。当过渡期结束,一定会回归正轨。早些年其他四校分也都有照顾本区生源的先例,但看看现在呢?都木有啦!

 

    无论四校分到底是按照四校算还是靠近八校,都不影响所在区头部学生的升学。即便跟着八大走,那自招名额少了,但也多了名额分配到校的概念,如果和四校一样,那在自招环节上,相信学校也会照顾本区的头部学生。

  (根据一叶先生的小道消息,四校分和上师附等特别学校会和四校一样算,但会从名额分配总数中挑出20%给本区。毕竟自招大面积要本区吃相也太难看了)

 

    从上表上不难看出:四校中,上中和复附是最照顾儿子学校,也最照顾本区学生。(自招比例超过60%)不但如此,还给本区裸考名额(考虑中考的本区尖子生)。但至于以后,上中给徐汇区的42个裸考名额,复附给杨浦的10个名额,这估计是没有了。因为总纲政策上明确说四校的裸考名额为0。不可能和新中考政策的总纲违背。但是在35%的自招名额里,上中一样可以照顾徐汇的学生。即便如此,如果做了太难看,那其他区也不会给徐汇和杨浦自招机会。所以才会出现很多自家爹不会自招录取别人家的娃的现实情况。总体看,四校的招生一定要考虑各区均衡。所以,有些学校才会在各区广开分校,以实现各区头部学生通收的目标。(照顾自己的儿子,那些开分校初中的区中其他学校学生估计走自招进入就挺难了。)而未来新中考政策中更是如此,扩大名额分配到区,就是为了打破区域保护主义,给外区头部学生更多的机会进四校。

 

    所以,一叶先生预测未来四校的自招,一定是偏向竞赛生等对学校和校长有帮助的人。不仅四校,甚至四校分和八大也是如此。只不过从市的层面变化到区的层面。如果您的孩子想以四校为目标。一个是走竞赛路,拼自招。一个是成为中考中本区头部前1%的学生。同时,还要看综合评定,在专攻学习之余,还要花心思搞点创新和全面素质发展。以后闷头刷题,体育不好,性格不开朗主持不了活动,是进不去四校的。未来一模,也许作用不会那么重要了。

    不难看出,由于自招数量的减少,用老思维和旧政策,以及旧数据去参考未来的定位是要吃药的。目前市场上那么多培训机构和自招班,但到底有多少才有用呢?如果不具备高联一的能力,四校竞赛生自招基本无望。(飞行考基本都是高联题)更确切的说,如果你在本区(中考加综合评定)挤不进前1%,四校名额分配到区基本无望。如果你在本区(中考加综合评定)挤不进前10%—15%,八大和其他市重点基本无望。

 

    通过一叶先生今天的分析,大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小升初择区的重要性。自己有多强大很重要,但同区和同校对手是否比你强大则更重要。未来,带飞是不存在的,学校遍地都是戏精。帮了你,你踩着我往上爬,升学途中没有活雷锋。

 

    这里一叶先生也提醒一下家长们:小升初环节,的确出现过机构推优去初中考试的事情,机构高端班也有被某些初中暗搓搓违法考试并录取的情况。但在中考环节,任何一家机构都不具备摆平高中学校的说法。确切的说,好高中是不会给你机构面子,因为他们都知道机构的水和高端班的猫腻,也更相信自己的儿子学校。中考环节,请不要相信任何机构推优的鬼话,不存在的。所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把孩子送进目标高中的儿子学校,然后拼前5%,这无疑是一条增加概率的机会。但是,如果进不去前5%,那爹不爹的,真没啥意义了。

 

     未来四校八大的机会,就在于要么亲爹学校厉害(直系嫡子),要么自己成绩厉害(中考区排前列),要么家族本身就很厉害!

 

    最后,奉劝一下每一位一叶粉丝家长,请务必仔细研究新政策,不要听故事,见风就是雨。未来自招名额少了,而中考的成绩全部进入教育局系统,猫腻也会越来越少,未来会越来越公平。更可怕的是,未来中考的科目和内容越来越多,综合评定内容也越来越多。仅靠数学,仅靠自招班和补课班,已经不具备在中考拿到区前列的可能。

    难道你们要把道法和体育也补起来吗?十一门加上科创,社会实践一起补,一年一百万,付得起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Y_crsbjz-2IDhxl-MvkwQ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