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没有新故事了:挟流量以令天下,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主旋律。
当美国的科技公司早已把触角从比特战场伸向原子战场的时候,我们的核武器依然是流量。
美国人用核心技术卡我们的脖子,我们用流量扎创业公司的轮胎。
流量为王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流量越来越向几家巨头集中,流量阶层固化正在成为现实。当年的众多流量山头已经聚合成几个流量寡头,巨头与创业者之间的较量变成了巨头内部的利益重组,你抢我的地盘我就要砸你的场子,零和博弈升级了。
1亿用户的体量去验证一个模式,3个人里有1个人使用只能有3000万用户,放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里,连微风都算不上;
而6亿用户里有三分之一使用,就是2亿用户,可以说是7级阵风了。
有足够多的流量,就有足够多大的试错成本。
创业公司负责试错,中型公司负责验证,巨头负责清场,流量通杀一切。当美国的企业家不断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流量世界。
不要说都是生意,生意的格局也有高有低,天天盯着火星还是天天盯着菜市场,决定了是走向未来还是固守过往。
1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发表演讲,再次就“科技金融”的主题发声,明确提出要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
郭树清的这些话显然都似有所指,而且语气激烈,就差直接点名。
1、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数据垄断优势,阻碍公平竞争,获取超额收益。
2、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
3、必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及时精准拆弹,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我们来一个个解读。
第二、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
以前现金年代,割了袋子就跑,只是损失一部分。
如今互联网+金融年代,润物细无声地割韭菜,不仅割你那丁点工资,还割你未来的负债。
2%的人掌握98%的财富是典型的当铺思维。现在就是要让2%的人掌握120%的财富,剩下的98%的人负债20%……
这句话真是经典。
第三、
来源:贩财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rXb9RrXml7XLCtHVcW9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