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夏二,编辑:花木蓝,头图来自:pixabay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ZfLzr41WTdFMeaLz0ZqJA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转载自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作者:夏二,编辑:花木蓝,头图来自:pixabay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ZfLzr41WTdFMeaLz0ZqJA
在写过这么多灰黑产案例之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越好赚的钱越容易被骗,而且不分金额大小。
什么资金盘、杀猪盘、P2P这种局,越是投入资金越大,平台对于用户可能越是捧着,反倒是刷单、实名、账号解封这种赚小钱的兼职,从来不顾及用户脸面。
说好了要坑你,就往死里坑,而且一点甜头也不给。越来越多人正在各种网络兼职的骗局里被毒打,甚至被白嫖。
50块钱成252家公司法人代表
你们大学的时候做过兼职吗?就做家教、派传单或者去肯德基端盘子那种,用自己的脑子或者体力换点零花钱。
想当年大家都是淳朴的美少年,不知道青春美好张阿姨的存在,也不知道裸照就能换贷款这种操作,那会大家的梦想都是星辰和大海。
什么软饭王、暴富梦,忒俗气。
但现在不一样,随着网上冲浪选手的增加,生存压力越发激烈,大家不得不挤破头去抢一份廉价的“兼职”,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在人潮拥挤的网络里,骗子们织了一张又一张网,用各种美丽的噱头把单纯的大学生们拖进了罪恶的深渊。
什么有偿借身份证和银行卡去注册公众号/开网店/刷流水这种鬼话,竟然成为公然行骗的正当理由,而且成本极低,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纯白户的全部信息。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我们曾经写过某大学毕业生因为高薪诱惑在邻居的哄骗下,成为了十几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其中好几家公司出现经营异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事。
为了赚点钱,当初这兄弟还把自己女朋友和好朋友也一起叫了去,有福同享嘛。
当初说好2400一家公司,注册12家公司应该给28800,结果一毛钱没拿到不说,反倒背上一堆定时炸弹,坑了自己还害了朋友。
原以为政策变严,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可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
这不,前阵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这事儿,只不过新闻里的这哥们实惨。就赚了50块钱,名下多了两百多家公司,还是一年后经人提醒才知道真相。
更惨的是,这两百多家公司还是在不同的工商所注册的,想要注销,只能自己一家家跑。就算辍学在家,250个工作日天天都去报道,也得一整年才能注销完。
万一执行期间这些公司发生经济纠纷,且对方胜诉,那么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就是这哥们也需要承担责任,比如上征信黑名单、限制消费啥的。如果名下公司出现欠税漏税,那就更扯不清了。
这50块钱的代价可真是太大了。
这些被骗的大学生们都是通过“兼职”的方式加入骗局,而类似于这种出借身份证、银行卡进行注册实名的兼职,在网上数不胜数。
各种网络兼职平台上也能找到类似的实名认证业务,只不过成本更低,一单几块钱,不愁没人做。
根据用途不同,平台不同,对兼职人员的身份信息要求也不同。比如某些相亲网站的实名任务就规定只有1971-1984年的男士能做,至于这些注册完的实名账号,用途大家应该都清楚。
【40岁,年薪百万,企业高管,深圳有房,单身离异,现寻觅一名知己伴侣,共度余生】,接下来就是常规的小投资,月赚好几万,几天就回本。
为了让双方的感情进一步升温,高管会邀请恋爱对象一起加入搞钱阵营。先是有亏有赚,等对方把钱全部投进去之后,高管就会突然失踪,而投进去的钱也就这么没了声响。
所有的杀猪盘,大抵都是从相亲网站开始,而始作俑者就是那些真人实名账号。
此外,搞博彩,注册小程序,开公司开对公账户,也是这类身份证的主要使用途径。
这其中,开对公账户可能是骗子们骗取身份证的主要目的,因为对公账户的用途广,而且卖得起价。
这些买卖渠道能够轻易在网上搜到
所谓的对公账户其实指的就是企业银行账户,相较于私人账户而言,对公账户的可信度更高,而且网银对公账户,单日限额500万,是洗钱、诈骗等非法交易的首选。
在QQ群里,有人正在高价出售、收购这类对公账号,卖家都声称自己是一手货源,绝对安全。谨慎一点的则表示,货到付款,支持面交,因为灰黑产行业里最不缺的就是骗子。
网售的对公账户一般包含八件套:对公银行卡、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银行申请表、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对应网银U盾、法人代表印章、公司章程。
一套对公账户的价格在几千元到上万不等,QQ群里的报价通常在7500-15000之间,底气足的叫价会更高一点。但是这类交易群里通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全群两百个人在叫卖,实际上真正有货的可能就那么八九个。
这些银行卡及资料在到手后将会发往菲律宾、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为什么是那?
因为东南亚是杀猪盘和资金盘的天堂,但凡我们写个什么裸聊诈骗的案例,窝点一定是在东南亚,具体的就不展开说了。
买的卖的都违法
买卖对公账户早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人提供各种到场不到场的兼职工,也就是上文那些懵懂的大学生们或者其他的社会人士,在贩子的行话里,他们被统称为人头。
只要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乖乖听话,实名认证,行。人脸验证,可以。只要够态度嚣张,不给钱都行。
有这种买卖资料的也有专门跑腿代办的,提供资料、提供人头,公司、账户代开,专业一条龙,只要钱给到位就行。
不管你是想独家定制还是只想要个人头跑现场,都能找到相应的卖家。
此外,卖家还会承诺账户安全性,比如三个月内账户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带人头去银行验证、解封。如果账户用不了那就意味着人头拿不到钱。
为了增加信任,一些卖家还会承诺资金被冻结,保证赔偿。
但这种话听听就算了,一旦银行发现该账户存在非法交易,卖家还上赶着给你赔钱?想都别想。
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在银行的盘问下肯定话不过三句就露馅,之后还不是顺藤摸瓜查出背后团伙,然后一锅端。
再说了,本身就是非法交易,见光死的生意还妄想卖家帮你出头?虽说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可毕竟账户资料不是自己的,先跑为上才是要事。
为了打击这类买卖对公账户的行为,其实国家已经制定了很多的条例规范,但你知道的这种事情,没内鬼的参与,肯定不可能这么猖獗。
想要注册对公账户,除了需要本人到场,大部分的银行还会派人上门查验场地设备。空壳公司越来越难做,但是市场需求却只增不涨,繁荣的诈骗市场涌进越来越多的受害者。
被骗的大学生是很可怜,但是根据法律规定,不管是买方、卖方还是资料提供方都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8月27号,郑州警方公布了首批230名买卖账户、冒名开户的人员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
法律不会因为你是学生身份而手下留情,大家都是成年人,该学会承担责任了。
至于你这份兼职赚的是50块还是500块,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违法行为已经构成,就必须接受处罚。
根据规定,受到惩戒的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取款,不能用网银、手机转账,什么支付宝转账、微信收红包、扫码付款想都不要想。
从此移动支付与你绝缘,买东西只能老老实实掏现金。当别人在返程的火车上谈笑风生,可能你还裹着军大衣,在火车站排队购票的队伍里风中凌乱;当别人在群里抢红包笑出声,你也只能对着手机流下两行清泪。
这画面太美,我光是想想就觉得心口痛。
至于那些代办的中介以及买卖对公账户的贩子和买家,别的不多说,一首《铁窗泪》送上我真挚的祝福。
在隐私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个人隐私的价值越来越大,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有关隐私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起先大家只是买卖个人身份信息,后来实名认证兴起,人脸也成为了数据买卖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这样,当一部分人恨不得天天断网以保护隐私时,总有一部分人会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把自己的隐私打包出售。
或许这的确是我们所说的“信息差是一切生意的本源”,可具体原因谁知道呢。或许只是想要喝一杯奶茶,或许只是为了买包烟。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以什么价格出售自己的隐私信息,这永远都是一场只亏不赚的生意。
因为隐私的阀门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关闭,达摩克利斯之剑将永远高悬于头顶之上。
就像开头那哥们一样,不知道哪天起床,可能就会背上洗钱、诈骗的锅。
老黑。
早年做过技术,也做过自由调查记者,之所以写【一本黑】公众号,是想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魔鬼,不然你没法理解人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I6Y3Xus09Q8mlXCec2vvg
作者| 套路编辑部
来源| 运营研究社(ID:U_quan)
几个月前,我们写了一篇关于闲鱼骗局的文章,当时就有用户给我们评论“互联网一半的骗局在闲鱼,另一半都在58同城”:
最近,58同城退市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后台又有不少留言,想让我们扒一下 58同城上的花式骗局。
说到58同城,相信不少人对它的第一印象还是10年前杨幂拍的广告:“ 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不过,仔细扒了扒之后,我们发现,现在的58同城,早已经成了一个神奇的“贼窝”。
01
58同城上的骗子有多野?
说58同城是“贼窝”真的不是夸张,市面上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骗子,在这里应有尽有……
1)坐地起价的生活服务
从58同城的官网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58同城给自己的定位是“国民生活服务平台”:
找工作,找房子,二手车,本地生活服务……
不过,从网友们的经历上来看,58同城不像是“国民生活服务平台”,倒像是“国民骗子一览”。
前不久,一位博主 @苦射射就爆料了自己在58同城上被坑的惨痛经历。
由于电脑故障,他通过58同城联系了一位电脑维修人员上门。
结果在没有对电脑进行专业检查,更没有修好电脑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居然向他索要100元的“检查费”和50元的“上门费”。
在博主拒绝支付以后,这个维修人员就赖在他家不走了,甚至叫来物业也没用,还振振有词地表示“钱没拿到不能走”:
在双方僵持了整整3小时后,博主只能无奈地支付了150元费用,那个维修人员走的时候表情非常得意,一看就是老手了:
这种在58叫本地服务却被坑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在58同城上找人通马桶,被收4800元:
在58同城上找人搬家,1公里不到被收费800元,3公里被收1920元:
在58同城上租房,看到的装修精美、价格合理的房子,到了现场发现是假图片、假房源;还有不少黑中介,收了钱直接跑路:
讲真,虽然上面情况,确实不仅在58同城上有,别的平台上也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在58同城好像特别多……
2)针对低判断力人群的“定制骗局”
除了上面这些所有人都可能遇到的“坐地起价”,现在58同城上还有一些针对辨别能力比较低的人群(比如蓝领、学生群体)的骗局正在泛滥。
① 专骗蓝领的“工厂招工”
首先,是主要针对想找工作蓝领群体的骗局,而且还分骗钱、骗人两种。
为了近距离接触一下骗子,我伪装成一个中专学历、刚来上海,想进电子厂打工的厂妹,在58同城上投了几份简历。
结果,在短短的9分钟内,我就接到了8个从58同城上打来的电话,而且在详聊过后,我发现其中6个都是骗子:
第一种,是骗钱的 —— 假装“工厂直招”,以体检费、培训费、饭卡费的名义骗钱。
这种骗子一般有如下特征:
一次招n个岗位,而且几乎整个招聘信息都在描述宿舍环境,工作内容几乎不提。什么独立宿舍、有空调,弄得跟度假似的,吸引蓝领们前来应聘:
一旦你表示想去面试,他就会跟你承诺“去了包过”,甚至有案底的都行,但是要先交720元:
体检费200 、饭卡费360 ,住宿费160。
为啥我敢确定上面的是骗子呢?
因为在通过某工厂官网添加了他们的招聘人员后,我发现,正经的工厂直招,一般对工厂的描述都比较朴素,只会简单提一下工作环境和薪资,也不会提前收什么住宿费、饭卡费。
而且招聘的岗位也比较单一,只招普工或者仓管等基础工作,几乎没有出现过多岗位混招:
很明显,那种一次性招n个岗位,还对工作内容含糊其辞的,明显是为了“广撒网多捞鱼”而信口开河的骗子。
这种骗局妙就妙在,工厂是真的,工厂招人也是真的,不过发现人家根本就不招中介说的那些岗位,也不需要缴费。
这种骗局有多泛滥呢?
在B站上,甚至还有某工厂负责人针对这种骗子中介,在面试现场做出澄清的视频:
第二种,是“骗人”的 —— 打着招聘“服务员”的名号,最后却劝你去做夜场小姐。
在58同城上搜索“服务员”,我看到的广告是这样的,个个都非常正经:
但是,加微信了解后,有一些说好的服务员就变成了“做夜场的”,“月入2万”没问题:
另外一个人就更加鸡贼了,还没等我截图,就把消息撤回,对话框里只剩下我俩的“正经聊天”,生怕被我抓住把柄:
② 瞄准学生的“无门槛兼职”
除了专骗蓝领的骗子,58同城上还有一种专门针对学生们的“无门槛兼职”。
比如做兼职模特礼仪、兼职刷单,甚至还有兼职打字员(这是什么古老的职业):
但是这些看上去时间自由、门槛低、收入高的职业,其实都是骗局。
说招兼职模特的,会要求你缴费几百到几千不等拍“模特卡”。拍完后,工作人员就会让你“回去等通告”,再就杳无音信了:
兼职打字员的,说好“万字150元”,但是交了押金就被拉黑:
兼职刷单则要求你自己先拍下几百、几千的商品,平台再返佣给你,但是最后并没有返,钱就这么被套了进去:
切身体验后,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网上会流传这种梗:
“如果你恨谁,就把他的手机号码放在58同城上,保准这个号码会被骗子打爆。”
02
除了骗子多,官方也有“骚操作”
除了平台上有很多骗子以外,58同城的某些官方操作也非常骚。他们不仅无法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还会对使用APP的商家和招聘者进行“电话轰炸”……
1)对用户:无法保证信息安全
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说“信息泄露”,但是58同城信息泄露的效率,还是给我上了非常生动而且惨痛的一课。
为了卧底,我捏造了一份名为“小X”的简历,在58同城上投递了3个相关岗位。
结果1分钟后,我就连续接到了8个相关公司给我打的电话(大部分还是骗子):
除了这8个电话,之后也陆陆续续有人打电话给我,并称呼我我小X,截至发文前,至少也有15+了……
等等,我不是只投了3份简历吗?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大家总说“普通人在互联网上纯属裸奔”了。
当然,我的遭遇这并不是个案,在知乎上搜一搜,就知道被骚扰的不止我一个:
不仅是投简历,在58同城看二手车 、看房,都有被信息泄露的风险。
至于泄露的原因,除了被人恶意窃取之外,还有“官方泄露”的嫌疑:
有用户在微博爆料,自己浏览过买房信息后,半年内每天至少被电话骚扰5次。在她的不断逼问下,业务员表示只要开通VIP ,就能获得意向用户的隐私信息……
虽然上面这段爆料的真实性存疑,但是从如此多的用户被骚扰的经历来看,58同城的信息泄露程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庆幸,那份捏造的简历上,写的是随时可以换掉的小号了……
2)对商家:骚扰式推销
不要以为这个神奇的平台只坑用户,对于商家,它也一点都不手软。
首先,想做58同城的商家/招聘者,你要做好被疯狂骚扰的准备:
由于58同城的主要收入源于付费VIP,所以,它对于VIP的推销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也不为过。
举个例子,58同城的电话销售可以连续5个月,以每周2次的频率,准时强奸你的耳朵:
还有更惨的,发了一个招聘,结果被58同城十几个电话推销“置顶服务”(也就是 VIP 服务):
就算你耳根子软,真的氪了金,还有可能被无缘无故冻结账号,当然钱也是不退的:
58招聘的付费简历就更厉害了,30块钱一份的简历,却连电话都打不通……这种操作,感觉已经属于自暴自弃了,“能割一个是一个”。
看完这些,我不禁发出感慨,58同城的用户和商家都太难了……
03
在58同城被骗,如何快速维权?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已经不幸被骗了,那么了解下面这些针对58同城的维权手段,可以帮助你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1)要求平台全额退款
既然是在58同城上被骗,那肯定是先找平台本身投诉。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投诉有什么用,商家行为平台又不需要负责任……如果你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在出现这种乱收费的情况,且事后确实无法找到提供服务的商家的时候,消费者是完全可以找到平台承担责任,并要求全额退款的!
前面提到的博主@苦射射,最后也是由58同城联系他并确认事件经过后,通过公众号成功拿到了全额理赔。(但对于博主要求下架涉事商家的请求,58同城并未处理)
2)催促客服处理的 tips
虽然说可以要求58同城全额赔偿,但是不少网友抱怨,58同城对于投诉的反应慢,人工投诉热线也常常占线,根本就是“投诉无门”。
如果你想加快客服的处理速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黑猫投诉上进行投诉:
另外,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意外发现,在微博直接@“58同城官微”和 “58同城客服”这两个官方账号也有奇效,回复率超高:
不知是不是怕害怕舆论发酵,我发现问题详细、语气强硬的那些,基本都得到了58客服的处理。
所以,如果维权迟迟得不到回复,我们也可以尝试从在微博上联系一下客服,说不定回复的比官方投诉渠道还要快呢……
如果是和平台的纠纷,除了平台投诉,也可以直接走官方渠道,去12315官网或者官方APP直接投诉平台本身,就是处理效率有点慢,有时候要等上一两个月。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以上攻略基本都是针对“坐地起价”和“平台不当人”的。
毕竟,如果遭遇了诈骗,那就超出了平台的能力范围,只能找警察叔叔解决了。
04
结语
讲真,虽然58同城上骗子泛滥、信息泄露严重,但是截至2020年1月,人家依然是行业赛道用户规模第一的平台,有超过1亿的活跃用户:
但是,从它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并不能感受到58同城作为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担当。
一方面,为了在BOSS直聘、贝壳租房等垂直平台的冲击下活下去,它选择了利用自己多年沉淀下来的知名度和大手笔的广告投入,进攻下沉市场:
2020年58同城公布的Q1财报显示,销售和营销开支占了全部支出的68%。
但令人反感的是,只顾着收割用户的58同城,却没有给判断力偏弱的下沉市场用户,提供他们应有的保障 —— 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公开表示,自己是因为一次租房被骗很心疼,才诞生了想要创业的念头。
不知道现在已经身价百亿的姚先生,看着这么多58被骗走血汗钱的无辜用户,有没有想起过曾经因被骗而悲愤交加的自己呢?
头图| Ritomm
排版| Seagull
转载/猫大白(dmcjkaibai)
商务合作/猫哥真有才(maogezhenyoucai)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xq5uC3GzWqmudbQ4p_D1w
最近我晚上老是失眠,在极度无聊之下我把一本黑的历史文章都翻了一遍。
我发现骗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割韭菜,二是收智商税。
割韭菜行为可以视为一种赤裸裸,暴利的骗局。比如说P2P,资金盘。
但是智商税就不一样了,首先收税听起来本身就是一件合理合法的事情。并且缴纳智商税也是心甘情愿的结果,所以要是真出事也没啥好抱怨的。
像我之前写过的读书会、肾宝片、成功学,它们确实给用户提供了产品或者服务或者解决方案,但是作用效果却被严重夸大,完全对不起它的价格。
这些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产品,我觉得都可以称之为智商税。
而说到智商税,杜国楹老师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杜国楹可能有人不认识,那背背佳、好记星、8848、小罐茶,你总该认识吧,他就是这些产品背后的男人。
在收割智商税这件事上,前面写过的肾宝片和成功学充其量只是小农经济,而杜国楹早已实现了工业4.0。
而他的经历,可以写满两大本教科书留给学营销的孩子。
杜国楹的几款智商税产品
杜国楹,1973年生,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教师。1992年他随着浪潮下海创业,在一家眼镜店从事销售工作。在这里杜国楹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50万。
背背佳
1997年,背背佳面世,这是杜国楹打造的第一个产品。请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背背佳是啥。
背背佳当时在各大电视台投放了大量又长又臭的广告。多到我一度怀疑我小时看的背背佳广告,比我现在看的毛片还要多。
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了水,当时我被背背佳迷得不行。仿佛只要穿上它,我就能成为整条街最靓的仔。
于是在家假装弯腰驼背,给父母各种明示或者暗示,希望他们能给我买一套。但是经过一顿毒打之后,我的驼背问题神奇地给解决了。
我儿时的靓仔梦也在爸妈的毒打中消失殆尽。
前几天我又重温了一遍背背佳的广告。“一拉一扣、驼背变挺变直!”听到这个广告语,我不禁大喊一声:爷青回!
为了突出产品效果,广告中采用了很多对比手法。
比如说没穿背背佳之前,这个同学趴在桌上,显得无精打采。当她穿上背背佳之后,整个人就像是打了鸡血:给我来十套卷子,我要打十个。
我寻思爱不爱学习跟背背佳也没啥关系啊,为啥右边的那位笑得这么开心。
还有一个画面描述了一个靓仔穿上背背佳前后气质发生的变化,一张是便秘多年的黑白照,一张是操场上挥洒青春的高P,气质没有区别就有鬼了。
除此之外,广告中还出现了很多吊炸天的名词,比如说:X型矫姿结构、一字施力包肩设计。
这不就一捆绑play吗?果然概念一换,产品形象瞬间高大上。
这就好比说我相亲的时候介绍自己是一个混凝土空间移动工程师,谁又知道我只是一个搬砖的呢?
在广告的狂轰烂炸之下,产品面世仅一年,背背佳的销售额就高达4.5亿。年仅25岁的杜国楹,也步入了亿万富翁俱乐部。
背背佳效果真的有这么好吗?
我问了一些用过这个产品的小伙伴,他们说这玩意穿起来浑身难受,就跟刑具差不多,没过几天就被丢在一旁吃灰了。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通过佩戴类似的器具强行矫正身体,这个做法不仅无法改变身姿,还可能会引起双肩变窄、肩头后移等问题。
8848
时间来到2015,杜国楹带着他的新项目杀进了手机市场,他这次打造的产品是8848钛金手机。
8848钛金手机发布时基础版价格9999,最高配甚至达到了15999。这个价格买两台iPhone都绰绰有余了。
杜国楹敢卖这么贵,难道真的掌握了什么核心科技?
不,8848的硬件配置并不高。比如在处理器上面,别人都用上835的时候它用820,别人开始用845,它却只是835。
为什么售价都上万了,却舍不得用好一点的处理器呢?这只能证明一件事,有钱人可能不打王者荣耀。
难道是系统好用才卖得这么贵?8848的系统卖点主要是这几个:双系统、机身腕表设计、人机分离10米自动爆炸,呸,自动报警。
8848广告吹的双系统设计,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首先安卓系统本来就标配了访客模式。其次,不同密码进入不同空间这一功能,MIUI、华为等厂商也早就出现了。
再说回腕表设计,8848机身背面号称由瑞士制表大师精心设计的表盘,实际上只是一套二次元的UI动画。这概念偷换得简直天衣无缝,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劲,却又无法反驳。
至于人机分离10米自动报警这个功能,好不好用我也不知道,因为老黑我也买不起啊。反正我觉得纯粹是脱裤子放屁。
难道是因为极具设计感才卖得贵?
8848手机四周镶嵌了密密麻麻的宝石,然后再搭配牛皮设计,这种杀马特风格颇有一种城乡结合部的审美品位,简直要亮瞎我的钛合金狗眼。
哦,对了,除了我的狗眼以外,8848机身也是钛合金的。8848广告中以“5系钛合金”作为宣传卖点,实际上行业内并没有“5系钛合金”这种东西。而钛也并非宣传所说的是一种名贵金属。
“荷兰进口小牛皮”只不过是“加工返销”的公牛皮罢了。
于是乎,在数码爱好者的眼中,8848手机以及其用户简直是手机圈鄙视链最底端的存在。
不过杜国楹也很有自知之明,8848面向的并不是数码爱好者,而是那些暴发户。
8848拉来了王石作为代言人,然后在各大电视台疯狂输出广告。它在广告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委婉的暗示:8848钛金手机才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然而这么一款彻彻底底收割智商税的产品,2017年卖了15万台,净利润7000万。
一想到这里,老黑我不禁感慨,国内的土豪可真多啊。
小罐茶
而现在,杜国楹把目光瞄向了制茶市场。
小罐茶是杜国楹2014年创办的茶叶品牌,主要特点是采用小罐设计,喝茶的时候一次一小罐,方便存储以及取用。
小罐茶的另一大特点是贵,金罐系列产品一罐4g茶叶,售价50元。折算下来一斤茶叶6250元,这个价格已经属于茶叶之霸。
为了能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喝到正宗的好茶,小罐茶员工不惜花费三年半时间,寻找8位制茶大师亲手制作好茶。
为了能找到撕膜的最佳手感,小罐茶的产品经理亲手撕下了3万片铝膜。
小罐茶的广告,真的男默女泪。
小罐茶的slogan:小罐茶,大师作。也就是说每罐茶都是由大师亲手炒制。
有网友算了一下,2018年小罐茶的销售额为20亿,折合起来每位大师每天要炒茶1466斤。一想到这些制茶大师都一把年纪了还如此操劳,我难免有些心疼。
不过随即小罐茶出来辟谣, “作”并不是“做”,制茶大师负责标准把控,并不是让他们亲自炒茶。我只能说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魔幻的还不止这一处,小罐茶有一句广告语是:“好听吗?好听就是好茶。”我愣是没转过弯来,难道选茶叶也跟选西瓜一样?
小罐茶好不好喝呢?我有点意外的是,网上很多都是正面评论,夸小罐茶做得不错。
然而小罐茶的过度营销已经引起了人们本能的反感。
屡试不爽的套路
杜国楹所打造的这几款产品,产品力一般,但价格却又死贵死贵的。可以说在价格里面,智商税占了大头。
他的成功,得益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极为变态的选品定位。
背背佳,贩卖的是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虑。
如果孩子因为弯腰驼背问题无法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泡不到妞,你说当妈的得有多担心。而背背佳仅需398,就能帮你解决这些困扰,这么一想是不是瞬间物超所值?
8848面世时,手机市场布局已经很明显,2000元档有小米、2000-5000元档有三星、5000-6000元档有苹果,10000元档有威图。但是杜国楹发现了6000-10000元价位手机市场是空白的。
瞄准的群体你们也知道了,那就是人傻钱多,呸,尊贵的成功人士。他们钱多,同时也想要追求逼格。
当土豪们发现自家的保洁小妹都开始用起了iPhone,自己还拿什么装逼。于是8848出现了。
而选择小罐茶这一方向,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中国的茶饮市场行业集中度低,外国有立顿这个茶类品牌,但是中国连一个叫得出名字的茶类品牌都没有。市场还没有成熟,发展机会大。
二是因为我们送礼的时候,茶叶是一个很普遍的选择,但是懂茶的却不多。怎么委婉地提醒领导我送的这盒茶很名贵,是送礼者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小罐茶在包装设计上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在线下商圈开设B格很高的的门店,以及在电视、机场等各个地方投放广告。通过这些做法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小罐茶的存在。小罐茶好不好喝不知道,但是贵是真的贵。
杜国楹能疯狂收割智商税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舍得砸钱投广告。
杜国楹这些产品,差不多形成了一个范式。没人涉足的领域+广告狂轰滥炸=爆品。
背背佳最困难的时候,杜国楹口袋里仅剩20万,但他依旧考虑花10万元投广告。
2003年好记星进入武汉市场,杜国楹买下了150份报纸的整页版面做广告,这样的密集的轰炸之下,想不知道好记星都不可能。
杜国楹如此迷恋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是因为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年代,电视广告=销量保证。哪怕是一坨狗屎,在电视上做广告之后,也能卖得很好。
比如1995年,当时山东一个不知名的酒厂秦池,斥资6666万拿下央视标王,次年酒厂营收就高达了9.8亿元。收入直接翻了5,6翻。
也是从那时开始,央视竞标变成了企业的春晚,他们都想在央视夺下来年的黄金广告位。
最后的电视时代
然而到了今天,央视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电视的黄金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杜国楹的招数,也开始没这么灵验了。
年轻人习惯了上网,听网友吹牛逼比在家看电视有意思多了,谁还天天看电视啊。
得益于互联网的信息流通,大家都知道8848、背背佳是怎么忽悠我们的。
你去B站搜一搜8848或者小罐茶就知道了,这几款产品在B站都被黑出了翔,各种鬼畜视频源源不断。
但是杜国楹的目标用户并不是年轻人,而是只看电视的长辈。
在他们心目中,能上电视的,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产品,再加上有电视台做信任背书,所以他们对于广告都深信不疑。
杜国楹的智商税,也是由这一群人所缴纳的。
有人说,父母为孩子买了背背佳好记星;事业有成之后,换上了8848;老了之后就喝小罐茶品味人生。
他们看着电视广告,背背佳牛逼,买!8848牛逼,买!小罐茶牛逼,买!
支撑这一消费行为的,是对于电视台的信任。
但是电视台是怎么做的呢?各种虚假广告满天飞,非得掏空这群电视用户的钱包不可。典型的就有XX药酒,XX口服液这些中老年人保健品。
传统营销最后的狂欢,自然能薅一把是一把。
所以每当爸妈在看电视的时候,我就感到异常紧张,生怕他们想不开拨打屏幕下方的抢购电话。
我只能感慨世界变得太快,杜国楹在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企业面前,高尚得简直可以拿终身成就奖了。
杜国楹以及杜国楹打造的智商税产品,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产物。
这一个神奇的时代,如今也快要画上了句号。
当回过头来,或许我们会想,过去的人,真的是单纯得有点可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3AC6YvqZpQcsPtLnFT8JA
作者 | 张生
来源 | 鸣金网(ID:mingjin-wang)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D9ibmNfdmfuLbH9xckW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