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老破小”是世界一流的优质资产

 

这几天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成龙说自己早年在北京看四合院,大一点的50万一个。成龙当时看不上,厕所在外面、没有空调。现在北京这样的四合院可能10个亿都买不到。

 

 

市面上有很多不懂的人叫嚣动迁房、二手房、老破小没有未来,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一件事,就是买房子到底买的是什么,或者说房价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简单说,买房子主要买的是三样东西:土地、建筑和感觉,也就是说,房价=地价+造价+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学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为学区这个东西是不公平的。学校办得好,得益的应该是学校本身,应该是把学校办好的人,而不是学校周围的房子、房东,学区房激励错对象了。同时,学区的未来也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我们谈论房地产时从来不会涉及学区,因为学区这个东西实际上相当于在房子本身之外加了一张目前市场价值几百万的“学票”,这张“学票”到底应该值多少钱、以后会变成多少钱我们都无法判断。

 

房子=土地+建筑+感觉

房价=地价+造价+感觉溢价

 

记住这两个公式一切就都已经很清楚了。

 

假设有两个小区,中间只隔着一堵墙,一个是老破小,一个是一手豪宅,则他们现在的房价分别是:

 

老破小的房价=地价+造价+感觉溢价或折价

由于老破小经过几十年的折旧,造价已经几乎等于零,感觉溢价甚至可以是负的,因此:

老破小的房价=地价-感觉溢价

 

一手豪宅的房价=地价+造价+感觉溢价

由于一手豪宅有非常精美的小区、全新的建筑、豪华的装修、各种各样的开发成本、广告费、税费、工资……因此:

一手豪宅的房价=地价+好几万一平米的开发成本+感觉溢价

 

但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之后呢?

 

老破小的房价=地价-感觉溢价

老破小的房价主要跟随地价上升,感觉溢价甚至是可以通过小区改造、室内装修、加装电梯来提高的。

 

土地价值的提高是生产力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提高→社会整体富裕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

 

一手豪宅的房价=价+造价+感觉溢价

一手豪宅的房价除了跟随地价上升之外,原本好几万一平米的开发成本和感觉溢价将会不断折旧,因为新小区、新房子、新装修全都变成旧的、二手的了,这部分的价值、价格将会随着年份的增加不断折旧、下降,直到只比老破小贵小几万一平米,甚至有些时候会出现一比一,因为有些豪宅甚至会因为维护保养不当→过度折旧出现感觉折价。

 

简单来说,老破小就像是一张又旧又脏的100块钞票,但这张钞票再旧再脏还是100块,因为老破小的房价其实就是地价。

 

此外,老破小的容积率普遍都只有1.9,还是上海一手供应极为稀缺的小户型,房型也不错,目前还在加装电梯。这样底子的房子,尤其是90年代之后建造的“新公房”、动迁房,只需外观美化一下、小区美化一下、装修美化一下,马上就可以变身媲美巴黎的低密度优质住宅,是世界一流的优质资产。

 

 

而且,由于容积率普遍都只有1.9,老破小还具有非常大的拆除重新开发价值。假设拆除后能够将容积率提高到4.0以上重新开发,则动迁补偿款就能够非常容易地提高到市场价的一倍,创造额外的价值。

 

上海将在2022年完成市区全部二级以下旧里的旧改征收,之后必然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旧改“老破小”。

 

总而言之,上海的“老破小”是世界一流的优质资产,因为买“老破小”就等于买地,而且“老破小”,尤其是90年代之后建造的“新公房”、动迁房房子本身的底子并不差,只是缺乏包装而已,如果你买的东西目前就是最差的状态,那么以后反而只会变好。

 

也许有人会觉得“老破小”的用户相对来说收入水平、教育水平都会低一些,但其实,随着劳动力的结构性减少,目前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相对低一些的群体,其收入的上升空间非常之大,对应的购买力也自然有着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同时上海600万老年人也正在以每年10-20万人的速度“离开”上海。

 

2020年,上海的落户政策出现明确的转向,未来“老破小”的购买群体将持续增加,购买群体的人口素质、收入水平也将持续提高,即“人口换血”。

 

最后,其实上海的常住人口中,只有不到1/3的人住在商品房里,超过2/3的人都住在“老破小”里。

 

“老破小”才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绝对主流。

 

“老破小”才是上海每年几十万套二手房成交的绝对主流。

 

一个动不动就要几百万的东西,每年有几十万人去买,还要有资格才能买,不是世界一流的优质资产是什么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wTfj6xhcj9Dm9HAH76lKA

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在上海评价一所学校,有这么一句话:初中看预录,高中看综评。说到预录,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最有名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刚,初中学校每年的四校八大预录人数一直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
 
今天,升学君就重点根据2019年上海各初中四校八大的预录人数,还有市重点、区重点等升学率,对各区的初中进行排名梳理,供大家参考。(2020年自招预录数据不全)
 
说明:
1、部分初中未有四校八大预录,故不计入排名讨论
2、统计的预录学校包含四大、四大分校和八大
3、以下数据来源公号:有学有数,由升学君手动制表,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徐汇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徐汇区共有15所初中的学生预录进入四校八大,最突出的有3所初中:华育、世外和西南模范
 
华育作为上海初中一哥,在全国也是大有名气。去年光四校预录人数就达到127人,毫无疑问当选NO.1。
 
世外和西南模范同样出色,分列2、3名。2019年四校八大总预录人数分别为57人和48人。
 
除了这3所,西南位育和徐汇中学也是表现不俗。四校八大预录人数均在10人以上,分别为17人和12人。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黄浦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黄浦区共有16所初中,有学生预录取四校八大。
 
排名前2的是立达中学格致初级中学,2019年四校八大合计预录人数分别为65人36人,其中立达中学四校预录人数达到22人。
 
紧接着,是大同初级、民办永昌、明珠中学和卢湾中学,预录人数合计均达到10人及以上。其中大同初级19人,永昌和明珠均15人,卢湾则为10人。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杨浦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杨浦区共24所初中有学生预录取四校八大,排名前5的初中:兰生复旦、存志学校、上外双语、复旦二附中、杨浦实验
 
兰生复旦被称为“一姐”,实力毋庸置疑,2019年四校八大预录合计157人,仅次于华育老大哥。
 
上外双语学校有“裸考王”的名号,四校八大预录率20%左右,但中考均分却能挤进全市前10,市重点率在惊人的90%以上。
 
杨浦实验11人预录四校八大,除此之外,学校市重点录取率达到84%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闵行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闵行区,最突出的是文来上宝两所中学,去年四校八大预录人数均超过80人。
 
文来中学全年级600分以上有78人,达到七宝高中录取分数线的有198人。
 
上宝则是全年级中考均分超过596分,600分以上学生人数占比达39%。
 
除了上宝和文来,公办的华二附属初中、莘松中学,民办的文绮中学紧随其后。其中,莘松中学2019年市重点录取人数125人,区重点人数182人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静安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静安区初中前3名:公办的市北初级中学、民办扬波中学和公办的市西初级中学
 
市北初级中学,公办大牛,2019年四校预录人数达到53人,四校八大合计72人。市北初级的理科实力非常强,曾连续六年获得全国、上海初中数学竞赛团体第一。每年理科班80%的学生都能进四大名校。
 
扬波中学去年四校八大预录人数达到40人市西初级中学则是22人,分列区内2、3名。
 
值得一提的是,静教院附校中考成绩整体蒸蒸日上,2018年市重点高中预录比例达60%以上。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普陀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普陀区,民办进华中学一枝独秀,2019年四校八大预录人数共59人,其中四校人数达到37人。
 
除了进华中学,梅陇中学、培佳双语、华东师大第四附属中学分列2、3、4位。曹杨中学、晋元高级附属和中远实验预录人数均为3人。
 
2017年,民办培佳双语学校四校预录率达12%,市区重点率高达85%以上。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虹口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虹口区排名靠前的几所初中都是民办:新华初级中学、新复兴初级中学、迅行中学、新北郊初级中学,2019年四校八大预录人数依次为68、25、17和11人。
 
民办迅行中学2019年中考均分为574.85分,2017年中考均分为578.61分,居全区首位。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浦东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浦东区学校最多,排名前10的初中张江集团、新竹园、建平西校、建平实验、建平远翔、浦东交中初级、上中东校、实验东校、尚德实验、进才实验
 
张江集团学校,去年还是民办,共有88人预录进入四校八大。除此之外,张江集团获得2018年中考总分全市第三。
 
新竹园中学,四校八大预录人数高达62人。不仅如此,2017年新竹园区重点率达到93.1%,2018年则是有超过100人中考成绩达到600+。
 
建平西校,四校预录17人,合计八大共47人。另外,2018年学校市重点录取率达到41.13%,区重点率为76.38%。
 
具体排名见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长宁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长宁区初中前5名分别为:延安初级中学、西延安中学、娄山中学、市三女中和新世纪中学
 
延安初级中学在区内是独一档的存在:四校预录16人,四校八大预录合计高达58人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松江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松江区共6所初中有学生预录取四校八大,分别为九峰实验、松江三新、上外西外外国语、茸一中学、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上外松外学校
 
九峰实验学校最为突出,以四校八大预录18人的成绩居全区首位。2017年中考,学校考取市重点率为80.25%,区重点率将近92%。
 
值得一提的是,民乐学校没有学生预录进入四校八大,但在区内绝对是优质初中。2017年中考,民乐学校最高分614.5分,区内第一名。区重点率超过40%,普高率超过80%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青浦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青浦区共11所初中有学生预录取四校八大其中前3名分别为:复旦五浦汇、青浦实验、东方中学
 
复旦五浦汇是区内的头牌,四校预录11人,合计八大共32人。2019年中考,复旦五浦汇均分572分,市重点率达到80%。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金山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金山区共7所初中有学生预录取四校八大,没有特别突出的,分别为:蒙山中学、金山教院附中、金盟中学、罗星中学、西林中学、同凯中学和金山初级中学
 
蒙山中学四校预录3人,八大预录4人,合计7人,在区内排名第一。其次是金山教院附中,四校分校预录1人,八大预录4人,合计5人
 
金盟中学2019年预录四校八大共4人。2017年共150位学生参加中考,其中63位被示范性市重点高中录取,市重点录取率为42%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嘉定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嘉定区有10所初中的学生预录进入四校八大。排名前5的初中为:嘉定华二初级、桃李园实验、怀少学校、嘉一联合、远东学校
 
嘉定华二初级四校预录39人,分校21人,八大9人,共69人。另外据网传数据,嘉定华二初级的市重点率稳定在90%以上。
 
桃李园实验学校排在第二,四校八大预录共14人。不仅如此,2019年中考市重点率超过50%,普高率接近100%。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奉贤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奉贤区只有2所初中,为奉贤实验和育秀实验学校
 
奉贤实验四校预录2人,分校预录2人,合计4人。另外,奉贤实验中考成绩同样不错,2018年600分以上有19人,区重点率达到55%。
 
育秀实验学校四校八大预录合计3人。中考成绩上,2017年中考市重点率超过22%,区重点率达52.76%。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宝山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宝山区预录四校八大的有11所初中,前5名分别为:宝山实验、交华中学、行知二中、求真中学、和衷中学
 
宝山实验是区内初中头牌,不仅四校八大预录19人,而且2019年中考市重点率达到48.7%,区重点率64%。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崇明区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崇明区有5所初中预录进入四校八大,但人数均不多。分别为:实验中学、东门中学、民一中学、正大中学和建设初级中学
 
具体排名看下表:
独家!上海各区初中排名出炉!(附部分学校中考成绩)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P4RT22iRn5R5L7A8bd7AA

都快2021年了,竟然还有家长相信八大金刚的说法!

2020年12月21日

八校之说过时已久

上海市重点高中的自主招生迎来最终疯狂,同时伴随中考报名,八大金刚这个名词再次进入许多家长的视野。

为什么要返回黄浦读书?不在静安读书呢?因为黄浦有格致,大同,这是八大金刚,但静安只有市北,市西,这个不算八大金刚。八校肯定要更好。

除了黄浦,在虹口,杨浦,长宁也有差不多的情况。

许多家长迷信,四校下来就是八大金刚,有些学校也是区里的头号学校,但不是八大金刚,就不行,就不如八大金刚。

 

且不说别的,X老师先问这些家长一个问题:你觉得格致,大同,复兴和七宝中学是一个档次的学校吗?

 

要解释八大金刚这个说法为什么过时,且不说别的,作为上海最顶尖的名校,应该要培养出不少交大复旦的学生才对吧?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2019年综评里(数据统计自阳光招考,但2020年后为了防止民间排名数据不再完整),综评录取交大复旦的学生人数占学校总招生数(根据2016年中考招生数据)比例超过20%的学校有下面几所:

四大名校,七宝,交大附中嘉定,交大附中闵行,上海实验

一共是8所学校,这8所学校里只有七宝一所八校,其他的四校本校,2所分校和上实,这不是什么问题。是的,长久以来,家长只在幼升小,小升初的时候才关注上实,根本不知道上实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四校七宝,但绝对比肩南模建平。

 

能占到10%-20%的学校有六所:

华二紫竹,复旦附中浦东,复旦附中青浦(两所复旦附中分校在2019年有非常大的提升)建平,南模,进才

其中,建平南模都在12%-13%左右,大概一个半的班级。这个比例也很高了,因为交大复旦含医学院,在全市招生人数的比例大约是前5%。

进才大约在10%上下,但进才不是四校系,也不是所谓八大金刚。

 

在5%-10%的学校有7所:

奉贤,市西,大同,格致,曹二,控江,行知

其中有三所八大金刚,其他的4所学校分别是各区的头牌学校。

还剩下两所学校,一所是延安,延安在2017年和2018年的表现不错,但2019年人数偏少。

 

这是比例,下面我们看看交大复旦本校综评录取人数的情况,因为交大复旦的本校分数比医学院高很多。

大同 16人,大概半个班级。

格致 12人,半个班级都没有,1/3个班级。

延安 13人

控江 18人

行知 19人

松江二中 18人

市西 14人

复兴 8人

位育 10人

奉贤 21人

进才 37人 大概一个班级

建平 57人 大概快两个班级

南模 46人

上海实验 45人(注意,上实一届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200人左右)

七宝 112人

市重点高中招生人数再少,一届也在250人以上,一般在300人左右。四校分校人数较少。

 

我们可以基本得出一个结论,各位家长心目中所谓的八大金刚中的一些学校就培养尖子生的能力和其他一些区的头号位学校没有什么差别。

八大金刚这八所学校在上海依然是一流中学,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他们之间的水平层次拉开比较大,其中一些学校相比一些其他区的名校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那么,交大复旦高处不胜寒,平均成绩呢?看看官网怎么说。
 
大同中学,介绍更新于2019年,每年85%的学生进入全国重点大学。
都快2021年了,竟然还有家长相信八大金刚的说法!
说法比较模糊,没有明确985,211之类的。
 
建平中学,介绍应该是2020年更新过,但还在使用2016年就废除的一本率的说法,一本率有90%,但是建平明确了进入211大学的有70%。
都快2021年了,竟然还有家长相信八大金刚的说法!
为什么一本率有90%,但211率只有70%呢?因为过去上海的一本除了211和外地名校外,还有上海本地的上师大,海事,上理工,华政等等很多学校。
格致,南模,延安,控江没有介绍输出成绩的内容。
七宝,复兴官网打不开。

 

下面我又找了几个有意思的。

市北中学,这个简介是2013年的,7年前了都没更新,那个时候市北中学还是闸北区头牌。照理来说那个时候八大金刚应该很厉害,反正要比市北厉害才对,但是看看市北的情况。

都快2021年了,竟然还有家长相信八大金刚的说法!

如果你只看这个说法,那么市北和大同其实差不多,而且市北还明确在那个年代,他们每年进入北清复交级别学校学生能达到毕业生的20%。

行知中学,介绍是2019年更新的,给出一个有意思的说法:

都快2021年了,竟然还有家长相信八大金刚的说法!

他们提到复交综评录取人数进了十五强,四校八大一共是12所,加上一些人数比较多的分校,进才,奉贤,言下之意至少在这个层面,行知肯定是挤掉某些八大金刚了。但是他们没有讲整体成绩。

 

奉贤中学,介绍至少是2019年更新的,他们特别强调了交大复旦的成绩:

都快2021年了,竟然还有家长相信八大金刚的说法!

2019年奉贤中学在复交综评总共录取了28人,也就是说这年奉贤中学还有6人通过自招,提前批,平行志愿进入复交或复交医学院。

 

 

我列这么一些数据,可能大家觉得没有什么说服力,没办法,学校不公布成绩,学校也很难统计到实际情况,这是高考招生流程所决定的。一般高中学生在6月已经毕业,但高考的招生7月才启动,本科录取完成已经快8月了,学生档案也已经从教育局投档到大学里去了,高中只能自己搜集或者通过一些渠道来看一下学生的投档情况。

不过,这些数据基本能够证明一件事,那就是上海四大名校+八大金刚这种名校布局子虚乌有。其实各区头牌学校很多实力都很强。

四大名校还是四大名校,他们的分校现在也风生水起。

但区一级的市重点高中,是受到区内生源的极大影响的。

区的环境不同,作为区内顶尖高中的水平就会不齐。

 

为什么七宝,南模,建平的成绩更好?

原因很简单,这三个学校所在的闵行,徐汇,浦东三个区中考人数就非常多,浦东上海第一,闵行第二,徐汇以前就是第三,现在让位宝山变成第四。

另外,这三所学校所在的区均有实力极其强大的民办初中。徐汇有四大民办,包括极其强大的华育,闵行上宝领衔,文来也不甘示弱,浦东带头大哥是张江(现在这学校转公了),后面还有新竹园,并且还有像建西,进北这样的大型公办。

大家只要看看这三所学校平行志愿的分数线就知道这生源的差别。

兵多,将足,这是这三所学校实力强大的重要保证。

相比之下,控江中学的条件就要艰苦一些,因为杨浦学生不太多,虽然民办水平也很高。

而黄浦,长宁,虹口都是中考小区,学生较少,生源枯竭严重。长宁没有突出民办,黄浦立达明珠学生也不算多,供一所都不够,何况2所?虹口也是差不多情况。

从客观环境来看,上海其他的区没有能够像浦东,闵行,徐汇这样的客观条件,自然难以产出南模,七宝,建平这样的学校。大家可以看到进才突出的成绩,就是说浦东人多校多,可以供出2所顶尖校,但实际上还是被上实,复旦附中浦东,以及外区四校分掉了不少尖子生。

另一方面,四大名校,四校分校的掐尖作用也非常突出,在四校掐尖的背景下,原本人数就少的区,就更难培养出顶尖学生了,这真不怪学校,学校也是有什么菜做什么饭,教学设计要根据生源情况调整的。

 

2020上海各区小学梯队分布一览!

各梯队评价标准

【第一梯队学校评价标准】
  1. 独特的教学和教育理念;

  2. 独树一帜的教育方法或深厚的办学积淀;

  3. 足够高的社会美誉度,并受到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表彰;

  4. 一流的软硬件;

  5. 较好的对口初中等。

【第二梯队学校评价标准】
  1. 优异且稳定的升学成绩(2019年及以前);

  2. 区内突出的教学特色;

  3. 足够的师资力量;

  4. 发展劲头明显或受到市、区级相关单位的重点关注等。

【第三梯队学校评价标准】
潜力巨大的新学校或被翻牌后进步明显的普小(以及部分略有退步的原重点小学),具备在未来成为优秀学校的潜质,但目前在成绩或生源方面还有一定的完善空间。

徐汇区

【第一梯队】
世界外国语小学、盛大花园小学、爱菊小学、逸夫小学、建襄小学、高安路一小、向阳小学、汇师小学
【第二梯队】
上海小学、上师大一附小、东安路第二小学、园南小学、田林第三小学、徐汇一中心、田林四小、求知小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康健外国语小学、东安路二小
【第三梯队】
徐汇实验小学、康宁科技实小、交大附小、上实附小、华理附小、徐教院附小、启新小学

黄浦区

【第一梯队】
上海实验小学、蓬莱二小、卢湾二中心、黄浦上外
【第二梯队】
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曹光彪小学、徽宁路三小、黄浦一中心、复兴东路三小、卢湾一中心、私立永昌学校、师专附小
【第三梯队】
北京东路小学、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巨鹿路一小、裘锦秋实验学校

静安区

【第一梯队】
一师附小、静教院、静安一中心、闸北实验小学
【第二梯队】
万航渡路小学、静安三中心、上外静小、大宁国际小学、扬波外国语小学、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彭浦实验小学、童园小学(民办)、闸北区第二中心小学、彭浦新村第一小学
【第三梯队】
静安实验、陈鹤琴小学、威海路三小、市西小学、西康路三小、静安二中心、静安小学、静安区第四中心小学、中山北路小学、田家炳小学

浦东新区

【第一梯队】
上海实验学校、明珠小学(ABC)、福山外国语小学、六师附小
【第二梯队】
浦东外国语小学、浦东二中心小学、竹园小学、海桐小学、上实东校、浦明师范附属小学、进才实验小学、昌邑小学、建平实验小学、新世界实验小学、平和双语学校、华二浦东实验学校、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
【第三梯队】
上外临港外国语学校、东方小学、元培学校、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浦东南路小学、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南码头小学、上南二村小学、龚路中心小学、北蔡镇中心小学、上南实验小学、御桥小学、莲溪小学、澧溪小学、观澜小学、园西小学、工商附小、惠南小学

杨浦区

【第一梯队】
二师附小、控江二小、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第二梯队】
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复旦大学附属小学、上理工附小、杨浦小学、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水丰路小学、上音实验学校小学部、复旦科技园实验学校小学部
【第三梯队】
六一小学、上音实验学校、上外附属双语学校、沪东外国语学校、同济小学、平凉路三小、许昌路第五小学、中原路小学、五角场小学、杨教院实验学校小学部、凤城新村小学、政立路二小、回民小学、内江路二小、二联小学、市东实验学校小学部(原市东小学)、怀德路第一小学

虹口区

【第一梯队】
上外附属外国语小学、虹口四中心、虹口三中心、广灵路小学
【第二梯队】
红旗小学、丽英小学、曲阳三小、崇明路小学、宏星小学、长青小学、中州路小学、虹口实验学校、北郊学校、虹口一中心
【第三梯队】
虹外一小、凉城三小、四川北路小学、华附实小、虹口六中心

普陀区

【第一梯队】

华师大附属小学
【第二梯队】
武宁路小学、江宁学校、新普陀小学、金洲小学、中远实验学校、朝春中心小学、真如文英小学、长征中心小学、中山北路一小、晋元附校、培佳双语学校
【第三梯队】
浔阳路小学、曹杨中学附属学校、沪太新村第一小学、万里城实验学校、曹二附校、沪太路一小、子长学校、华师附属外国语学校、曹杨新村六小、上外尚阳外国语学校、普教院附校、华师大四附校、曹杨六小

闵行区

【第一梯队】
七宝外国语小学、明强小学、闵行区实验小学
【第二梯队】
七宝实验小学、莘庄镇小、田园外语实验小学、江川路小学、平南小学、华坪小学、闵行区中心小学、上师大附属康城实验学校、航华一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蔷薇小学、闵行中心小学、平阳小学、华坪小学、鹤北小学、江川路小学
【第三梯队】
协和双语小学、福山实验学校、日新实验小学、莘城学校、明星学校、莘松小学、交大附属实验小学、文来实验小学、新梅小学、龙柏第一小学、华漕小学、华师大附属紫竹小学、虹桥小学

长宁区

【第一梯队】

江苏路第五小学、愚园路第一小学
【第二梯队】
长宁实验小学、天山路第一小学、建青实验学校、新世纪小学、绿苑小学、幸福小学、包玉刚实验学校、适存小学
【第三梯队】
法华镇路三小、复旦小学、开元小学、玉屏南路小学、西郊学校、新虹桥小学、威宁小学

嘉定区

【第一梯队】
普通小学、华师大双语、嘉定世界外国语学校
【第二梯队】
桃李园实验学校、怀少学校、嘉定实验小学、上外嘉定外国语学校、同济附属实验学校
【第三梯队】
练川实验学校、迎园小学、娄塘学校、苏民学校、江桥小学、南翔小学、疁城实验学校、安亭小学、同济大学嘉定黄渡小学

宝山区

【第一梯队】
宝山一中心、宝山实验小学
【第二梯队】
宝山世外、民办华二宝山实验学校、和衷小学、宝山三中心、红星小学、杨泰实验学校、虎林路小学、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广育小学
【第三梯队】
杨行中心校、高境二小、上海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上大附属经纬学校、上大附中实验学校、虎林路三小、宝山二中心小学、大华小学、嘉华小学、行知小学、江湾中心校、华师大宝山实验学校

青浦区

【第一梯队】
青浦实验小学、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宋庆龄学校
【第二梯队】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预计)、逸夫小学、赵屯中心小学、青教院附属小学
【第三梯队】
徐泾小学、庆华小学、毓秀学校

松江区

【第一梯队】
松江区实验小学、民乐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上外松江外国语学校
【第二梯队】
中山小学、岳阳小学、九亭小学
【第三梯队】
上海外国语西外外语学校、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金山区

【第一梯队】
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海棠小学
【第二梯队】
金山世外、漕泾小学、朱行小学、亭林小学
【第三梯队】
枫泾小学、金卫小学、金教院附属小学

奉贤区

【第一梯队】
南桥小学
【第二梯队】
贝港实验小学、育秀实验学校、解放路小学、同济大学附属奉贤存志学校
【第三梯队】
古华小学、江海小学、华亭学校

崇明区

【第一梯队】
崇明实验小学
【第二梯队】
崇明东门小学、堡镇小学、建设中心校、港沿中心校、崇明双语小学
【第三梯队】
北门小学、西门小学
参考来源:本排名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图文贵在分享,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海人买房的笑与泪

关于上海人和外地人的争议历来就没消停过。
 
有人说上海人冷漠、老卵、精明抠门;
但上海人说自己界限分明、拎得清、不占人便宜。
之前网上也有不少调侃上海人的段子,最经典的可能是这个:
上海男人坐地铁动口不动手能吵到下车,不是因为打不过,是因为动手可能就要赔钱。
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对上海的感受应该是这样的——
在上海,规矩才是一切法则,社交距离感会恰到好处,上海人绝不会探入你的个人边界,也不必担心他们耍小花招。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只要有规矩可循,便不必担心。
在这里从来没有谁占谁便宜的意义,上海就是一座巨大齿轮运转的法则城市,作为最早一批的发达城市,规则和规矩都走在了最前列。
上海楼市,也是如此。
在这艘马力全开的“巨轮”下,上海人也没有占到什么优势。不管是土著还是新移民,只要你有能力,上海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
而这一切,从买房就开始了。

1

上海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优势的。
他们都经历过福利分房,所以大部分的上海家庭都有一套老公房。
在大多数上海人的脑海里,都有居住过浅黄墙面红色屋顶六层楼梯房的记忆。
​上海人买房的笑与泪
「老」是说它的房龄老,大部分是在50-90年代之间造的,建造在工业区附近,所以又名工人新村,福利分房。
「公」就是公家的房子,囊括了诸如住房工人新村、政府单位福利分房、政府兴建的大片动迁房、房改房等。
区别于私房,它们整齐化一,很真实的还原着社会主义时期的精神原貌,讲究共性、朴素实用。
所以在上海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边是十里洋场摩天大楼,白领们拎着咖啡穿过高耸入云的大厦。
一边是古老破败的弄堂和老公房,头顶上的狭长蓝天和冒着生活气的内衣外衫交相呼应。
话说回来,在过去能分到老公房的家庭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大事。
上海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是曹杨新村,建造于1951年。曹杨一村的住户来自217个厂,每个厂平均只能分到四五家,只有劳动模范才能入驻新村,当时的工厂里还流传着一句口头禅——“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
劳动模范们率先从弄堂搬到了有独立卫生间的楼房,早年在市民的回忆里也曾写过——“每一个工人新村,从高空看下去都是一颗闪闪的红星”。
比起在弄堂口洗漱、去公用厕所倒马桶的破败弄堂,老公房已经在居住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了。
​上海人买房的笑与泪
所以老公房是过去上海人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也是扎根魔都的原始财富。
在上海新移民的眼光里,上海人卖掉老房子,自己加点钱,置换个新房子,要比外地人容易一些。
他们是来得早的原住民,他们起码有老公房,他们都经历过拆迁暴富……
关于上海人的财富神话,在坊间被渲染的神乎其神,其实很多人没有想过,一套老公房、一套拆迁房,也许是区隔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的唯一分水岭。
现在住着大房子过着安逸生活的上海人,大多数也是上一代和这一代人拼出来的。
但也不是所有上海人都能拼出来。

2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上海人家里并不是太有钱。用我的上海朋友的话说:
我们只有砖头,没啥钞票。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级凡尔赛的味道?其实这句话是真实的。
就算你是生在上海的上海人,如今要在上海要买套好房子,也是老吃力的。
就像我认识的一些上海人,手里大多有着一份安稳的事业编或工作,在居委会里“指点江山”、在地铁站里调度列车、在公司照样被领导批的狗血淋头……
这是真实现状。
再用句现实的话说:上海人家里住着价值几百万的房子,但是每个月的工资几千块,这种其实并不在少数。
 
老上海人也照样大把大把的公交车地铁去上班,中午一个本帮面馆或者小杨生煎之类的工作餐,晚上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周末么逛逛公园商场聚个餐偶尔买买,他们的生活也没啥特别的。
抖音和电视上的宝格丽酒店打卡、吃着几千块的下午茶,这是“上海名媛”,并不是上海人的常态。
所以问题来了,上海今天已经是全球顶尖大城市,它吸引了很多新移民,它的辉煌繁荣属于全国人民,甚至全球精英。
也就是说,你要买套好房子,你就是在和许多精英在竞争。
客观地说,今年上海中内环里的好房子,一套像样的三房,差不多1000万起,这种房子只有全球华人圈子里,最有钱阶层里最穷的那波人买得起,大概就是金领这种水准。
根据东方公证处的官方统计,2019年度总共有5.8万个新房有效摇号数,其中上海身份证的人头比只有33%。
也就是说,上海楼市三分之二的购买力其实都是新上海人在支撑。这种趋势,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两极分化。
大家好好体会这句话,感受下上海人的压力。
现在的上海人在上海还有点尴尬,一方面他们每一天都看到上海在变得伟大,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承受着经济高增长带来的高房价。
不得不承认的是,上海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部分人都是很图求安逸的,只想小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
但是上海人面对这种全球精英的挑战,却没有退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老家。
外地人混得不好,可以拍拍屁股,回去。上海人却不行,他们无处可去,必须要咬牙坚持。
所以,我认识的上海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很老卵(牛逼),上海人讲上海话,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另一方面,上海人又很焦虑,担心自己的升职,忧虑孩子的升学,面对新上海精英的竞争,有点力不从心。
上海人在“开了挂”发展的上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舒服。

3

但讲句心里话,新时代的上海人,还是有机会的。
因为上海人在上海是有明显优势的,换句话说新上海人来到魔都都需要“盖地基”,要从群租房起步,要从郊区挤地铁去往市区,要拼尽全力买房、要排数十年的落户……
但上海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基”全部盖好了,他们天生自带房子户口,只要不是大改善,就不用还房贷、不用挤破脑袋去落户、去折腾孩子入学的事。
所以上海人没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只要不作死,安分找个工作,吃喝拉撒小孩上个学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外地人最头疼的房子、学区、落户问题对上海人来说就是送分题。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上海人想要在上海一直体面下去,也要跟新上海人学习进取和拼尽全力。
真正有钱的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从来没有坐吃山空的,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血拼出来的,不开玩笑真正是万人过独木桥里闯过来的,他们有这个回报是合理的,谁也不要眼红。
所以上海的朋友们,请记住这里依旧是你们的地盘,人头熟,地势门清,抓住发展大趋势,学习外地朋友的进取,无论是买房创业,上海人照样还是有优势。
只要跟得上不落后,上海这座大船一定把我们拉上去的,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上海有信心。

4

我经常会想:真实的上海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也得到过很多不同的答案。
但最认同的依旧是这一句——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待在上海,因为这里规则,包容,界限,开放,开明,精致,比起所谓乡村宗族社会,县城地级市熟人社会来说。
在上海不用攀龙附凤,不用随便屈服潜规则,不用理会叨逼叨的村口大爷大妈恶俗亲戚,不用怕被窗口办事的公务员欺负,不用去地级市靠熬一辈子的事业编换取一份所谓的荣誉。
真实的上海是,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你多少。
不管你是上海土著还是新上海人,它都一视同仁。
与各位共勉。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xjsUl48huOqVO7tAwIq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