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波调控来袭,后期还会再次加码吗?

 

本文原创作者:柯谈(个人微信:linco_kk)
微  信  公 众 号:柯谈地产观(ID:lincokk)
 
2021年1月21日晚,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自2021年1月22日起实施。核心措施如下:

一、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二、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

三、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指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和增速,防止突击放贷。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四、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
 

 

我看到很多媒体都在解读,实在简陋和外行,根本没说到点子上。我最鄙视的就是那些人云亦云,没有客观独立见解的文章。接下来我用最简洁、最直接的方法告诉你这次新政的影响和应对操作:

 

1

 

这次新政发布之前,上海是四大一线城市里唯一对离婚买房的房票和贷票没有任何限制的城市,所以在上海离婚获得房票获得首房首贷资格的确是存在的,但是比例很少,绝大多数人还是无法跨越这个道德门槛的。所以,这条政策对于上海楼市的整体影响较小,不会改变整体供需关系。


此外,对于1月22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离婚的人来说,完全不受影响,不要恐慌,继续看房买房。

2

 

2020年大热的深圳、成都、无锡都在调控中执行增值税免征年限从2年延长至5年。上海这次也就是同步跟进。2015-2016年上海翻倍之后,目前上海市面上绝大多数房子都已经是非普通住房了,所以,这个从2年延长至5年的差别,其实就是从差额5.3%到全额5.3%的区别,对于一套满2不满5的1000万的房子来说,以前征收大概10-20万的增值税,现在增加至50万,如果已经是满5年了,那么税费毫无增加。

对于目前行情下一个晚上跳价50万的千万房产来说,增加二三十万的增值税,这个负担显然不够,而且明摆着会继续转嫁给买房者。

3

 

通常年底银行的贷款额度都是紧张的,放款速度比较慢,年初额度充足,放款很快。而这轮上海上涨最火热的却是2020年10月以后的四季度,也就是说在本来放贷速度就比较慢的时候,上海成交量照样大涨,房价照样上升。所以,政策要求的控制放贷节奏,会降低二手房流通速度,但是对于房价影响不大。

4

 

上海不像深圳,深圳投资投机炒房盛行,而上海是改善客、豪宅客占大头,纯炒作投机的比例严重少于深圳。在上海市场上利用信用贷、经营贷、消费贷买房的人比例并不多,更多的是卖一套买一套的改善客户。所以,这条对于规范房地产市场有用,但对于上海目前楼市的火热抑制作用也有限。

5

 

完善新房摇号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这个政策未来还会出具体操作细则。这对于纯刚需来说是福音,可以有效降低新房抢购的火爆局面。

但是,如果新房摇号倾斜无房家庭的话,那么上海目前大量的二套房和投资保值的需求就会直接外溢到二手房市场上,反而会增加二手房的成交量并继续推高房价。

此外,对于有明显限价倒挂的新盘,比如前滩、大虹桥等热门板块,必定会滋生一批代持打新的投资客。资本逐利是本性,只要有倒挂,单靠倾斜无房户是不够的,因为没人知道一个无房户背后有几个投资客。

6

 

这轮上海的房价上涨是从2020年3月份开始的,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上半年是学区房最先涨,下半年开始改善品质房才涨,2020年国庆节之后就是全面普涨。

这轮上涨其实主要就是三个推动力:一是货币放水导致的资产保值对抗通胀需求;二是2020年上海第一年开始在初中实行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导致学区房大涨;三是过去三年上海房价跌至谷底,积聚了大量的改善需求。

而1月21日的这次新政对于以上三个房价推动力都没有根本性的解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行已经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保持稳定性、连续性,未来一年,居民保值抗通胀的预期仍然还是很强烈。而上海招生政策这次没有调整,必定还会有大量的学区房需求存在。上海现在明显是新房库存告急,二手房库存不够一个月的消化。

所以,这次新政更多的是从预期上给上海市场一个缓冲、减速的作用。从根本上看,仍然无法彻底扭转上海楼市向上的局面。

7

 

由于新政的执行,春节前上海的成交量会下滑一些,房价会比较平稳,房东跳价会减少很多。买房客和房东都会开始观望。

但是,过完年的小阳春开始,上海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还是会向上攀登。因为学区需求、抗通胀需求、改善需求仍然大量存在,而最严峻的却是上海新房和二手房库存根本不够消化,严重供不应求才是房价上涨的根源。

所以,2021年上海的小阳春会如期而至!

8

 

房住不炒,是上海必须要坚守的,这点毋庸置疑。所以,这次新政更像是一次试探和试水,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上海希望通过观察市场热度来逐步出台相关政策。

上海目前还有很多加码空间和政策储备:

一、深圳广州限售,北京限竞房限售,而上海是一线里唯一不限售的城市。

二、上海现在首套利率4.65%,二套5.25%,在全国所有的城市里都是最低的。

三、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只有上海购买法拍房是不需要购房资格的,北京、深圳、广州都需要有房票才能买法拍房。

四、上海房产可以赠与没有上海购房资格的直系亲属。据我所知,很多人以此来腾空自己的房票,购买多套房产。

五、上海的二套普通住房商贷首付是5成,二套非普通是7成,这个比北京和深圳都要低。

六、多校划片等招生政策还可以调整。

以上这些政策储备都是上海楼市的杀手锏,只要这些政策不出台,上海楼市就还会继续向前。

9

 

这次新政对于上海楼市来说,就是一次警戒和吹哨,但是不是暂停键。在接下来完全可以预见的小阳春之中,如果上海房价还是继续大涨的话,以上储备政策就会出台。

所以,需要学区房的、需要改善房的,还想吃到最后一波涨幅的朋友,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10

 

等到上海开始限售、提高二套首付比例、按揭利率开始增加加点数、取消法拍房和赠与的房票,或者调整学区政策,那时,上海的这轮涨幅才会彻底结束了。

彻底收紧之前,子弹还是会飞一会!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HxjKOl358B8nYhr8osreA

上海楼市,可能要降温了!

上海楼市热度可能要降一降了!
这两天,网易房产独家获取了一份《闵行区房管局会议纪要》,每日经济新闻也跟踪了报道。
但财联社说,闵行区房管局相关人士没有收到通知。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牵动着上海无数购房者的心。
下面我先给大家解读纪要,然后分析原因、影响以及房价趋势。
纪要显示:
为了严控上海楼市过热,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新房认筹过热」。
我们先看会议内容:
上海楼市,可能要降温了!
说实话,按照上海现在的市场情况,探讨这样的会议内容,是符合情理的,满足“房住不炒”大基调,也遏制了上海楼市过热的房价。

上海楼市,可能要降温了!

会议第一条强调:认筹红线3:1。
也就是说一套房源最多3个家庭认筹,超过4个都不行。
这从某方面,遏制了千人抢盘的楼市怪象,也在舆论上少了“火药戏码”。
而且政策强调,项目不得和中介联合操控周边二手房价格,人为抬高二手房价格。
这套逻辑应该是针对于不限价的纯商品房。
楼市有一条逻辑,新房带二手。
例如一个地方拍地出现了地王、楼王,备案价远超于周边二手房,那么这个项目开盘后,由于价差影响,极容易拉动周边二手房房价上涨。
中介则会告诉购房者,你看隔壁新盘都卖到10万/平了,这边的次新房怎么也得卖到8万/平吧,房价都是这么“带飞”的。
超过3:1,开发商不得捂盘,必须全盘放量。
这点非常好,历史经验,大部分开发商看到房价上涨就偷摸捂盘不放,能多赚就多赚。
大量捂盘,导致市场供应急跌,房价上涨。
而此政策一出,相当于定向打击开发商捂盘行为,在供应端稍微轻松一些。
同一家庭同一时段,全市只能认筹一个盘。
这一条例是为了限制买房人的。
之前买房人只要有钱,可以在市内任意认筹,导致多个楼盘认筹比超高,而且如果同时中多个标的,会抢占别人中标名额。
俗话讲“占着茅坑不拉屎”,浪费公共资源,就是这个意思。
当天去化率超过90%的楼盘,只要认筹就必须去房管局备案,如果退房,一年之内就不能买房。
这条相当于上一条的补丁,彻底将富人群体摁在粘板上,乱抢房、占名额的乱象被制止。

上海楼市,可能要降温了!

 

整体来看,这次的调控思路,是从新房市场入手,通过限制买卖双方交易行为,来打击乱象和降低交易频次,以达到给楼市降温的目的。
对买方市场来说,重重限制下,买房人选择空间少了,买房决策变得异常重要,对应购房成本也高了。
卖方市场,全面打击捂盘行为,开发商不能投机取巧炒房价,相当于变相让利给购房者。
整体来说,就是定向打击上海开发商和土豪级购房者,让利给还没买房、刚刚能上车的刚需。
我前段时间预测过,上海作为全国房地产重点标杆城市,2020年成交太火了,2021年大概率会出政策降温的。
不然在舆论上,上海会变成“房住不炒“的反面教材。
毕竟很多人都喜欢把“房住不炒”跟“房价不能上涨”联系起来。
但问题来了,上海是因为炒房而导致楼市大火的吗?
并不是。
“要求本地两套,外地一套,而且外地人想买房需要5年社保+已婚”。
沪九条出台后,上海楼市这几年根本没有炒房空间。
所以这次政策出来的条例只是在交易端做文章,并没有涉及到“四大限法”层面的升级,未来也不可能升级。
接下来正如纪要内容,未来还会考虑出台,“离婚两年内不能买房”、“收紧资金监管”等政策,继续给漏洞打补丁。
不出意外,2021年上海的房贷利率会逐步上调,而且为了买房,接下来上海还可能掀起一股离婚潮,这都是可预测的。
上海楼市,可能要降温了!
既然上海市刚需买起来的,“大政策”已经见底,那么像这次“限制交易空间”的政策,对市场只能起到“降温”的目的。
真正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上海房价上涨的事实。
站在市场角度讲,现在上海购房情绪高涨,既然政策限制新房市场,新房不好买,那么只有一个结果:
群众掉头涌向二手房市场。
然而上海二手房市场并不乐观,库存已经全线告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现存二手房库存4.3万套,按照当前一个月2.9万套左右的去化速度,库存周期下降到短短的48天。
而且近期上海业主开始大量下架房源,准备囤货居奇,年后再出手,肯签字的业主越来越少。
这又会助推供需杠杆失衡。
所以这次政策只是缓冲降温,年后,上海二手房房价还会涨起来,大家要做好准备,“势”不等人。
常有人问能不能上车,我都被问郁闷了。
大概从2019年年底我就喊大家上车了,不买;疫情之后又喊了一次,还是不买;现在已经涨起来了,依旧不买……每天就是孜孜不倦地问。
问:为什么?
答曰:害怕高位站岗,感觉房价会回落。
朋友讲,这就是股市韭菜的常规操作,如果你知道这家企业的底层运行逻辑,就会选择快速入场,且不断加码,不要怕高,只有更高。
上海这波房价逻辑也是如此,刚需托起来的房价,基本不存在炒房泡沫,库存这么低,供需又失衡,基本没有回调余地。
有这种心态的千万别来找我了,我劝您不要买,万一亏了,还不得提着砍刀来找我?中年人也要讲武德,哈哈。

◎本文作者 | 子木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am_1hxtt3A8aTCQMDjsZw

上海浦东新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提起浦东的教育资源,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中考人数最多,竞争压力最大。

 

浦东是名副其实的新上海人聚集地,能够留在上海的多为外地来的精英,为避免阶层滑落,对子女的教育自然也是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也就注定了浦东教育不一样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细数一下浦东新区的优质小学,通过几个维度进行对比,为各位幼升小的家长提供参考。

 

浦东新区目前有233所小学。其中公办210所,民办23所。

 

公办最著名的就是上海实验、明珠、福外。除此之外,六师附小、建平实验、进才实验、浦东二中心也都是家长们十分认可的优质学校。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而因为民办摇号的政策,以及多校划片的风声,一贯制的实验东校洋泾菊园也特别受家长追捧。

 

民办小学里,福山正达、平和、协和双语以及今年新招生的未来科技学校最为热门。

 

这么多所好学校,家长们该怎么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九大维度帮家长梳理一下思路:

 

1.硬件 2.规模 3.师资 4.生师比 5.教学特色 6.学费 7.升学路径 8.入学门槛 9.统筹方向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上海实验是比较特殊的公办学校,小初高十年一贯制,非地段对口,这里暂不做对比。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分析解读

1. 硬件:浦东地方大,学校的硬件条件也都比较好。除了明珠AB两个校区比较迷你之外,其他学校的硬件条件都不错。

 

2. 规模:优质学校大多都有2-3个校区,而单校规模最大的要数进才实验,今年一年级招生12个班。

 

3. 师资:大专及以上教师占比差距不大,但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最低的协和双语只有2%,毕竟体制外对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他的学校里,公办的六师附小和民办的福山正达的中高级教师占比相对比较低,只有36%左右,而公办的福外花园和民办的未来科技高达71%和86%,放在全市,也绝对是领先的。

 

4. 师生比:在师生比方面,民办肯定优于公办的,普遍在1:12左右,而协和双语只有1:7.6,比浦西的协和校区还要高。公办的福外花园和洋泾菊园生师比在1:15左右,也是家长们比较喜欢这两所学校的原因之一。

 

5. 教学特色: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有英语特色的学校,这是浦东新区的优势所在。而明珠的智慧数学也是比较特殊的存在,让其他公办望尘莫及。

 

6.学费:公办免费,性价比绝对高。而民办学校中,福山正达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一年只要3.9万,是浦东民办摇号最热门的小学,没有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和入学、升学相关的维度对比。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7. 升学路径:浦东公办小升初是户籍对口,明珠的地段对口初中一般,所以往年90%左右的毕业生都会择校民办,择校率连续几年都蝉联上海第一,是张集、上宝、华育、上中东第一大生源提供地。

 

福外、福外花园、六师附小、二中心虽然对口初中都不错,但往年小升初也有不少择校民办,上外附中、张集、上实、新竹园、建平远翔等。

 

相对来说,建平实验、进才实验选择对口的会比较多,尤其九年一贯制的上实东和洋泾菊园,大多会选择直升。

 

对于民办小学来说,福山正达之前只有小学,2019年新成立了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小升初又多了一个选择。另外三所民办都有初中部,直升比例比较高,升学压力小很多。

 

 

 

8.入学门槛:浦东的大部分学校人户一致就可以进,甚至明珠、上实东、洋泾菊园这些优质学校在往年居住证积分也有机会入读,对非沪籍家庭十分友好。但福外一直都很热门,要人户一致2年甚至3年才比较稳妥。

 

今年六师附小事件相信很多家长都有所耳闻,往年人户一致都能进,而今年报名人数众多,导致今年刚迁入户口的86个孩子被统筹到新合并的万德校区,一石激起千层浪。

 

9. 统筹去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统筹历史,所以不太清楚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会统筹到哪里。建议家长们尽早迁入户口,从而规避统筹的风险。

 

通过这九大维度的对比,相信各位家长已经可以筛选出符合心理预期的好学校了。那么如何进入这些学校呢?

 

上海公办小学采用的是划片入学,自然离不开学区房。这里我们整理出各学校对口学区房的门槛价格,供大家参考。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浦东学区房价格去年普遍涨了1,2百万,福外+建平西的挂户口一室户单价更是站上了20万大关。如果能接受强小普初的话,可以选择明珠A/B校区,内环内起步价在500万左右,性价比非常高。低于1000万的三房大多都是楼梯房,对于品质要求比较高的话,都要1500万以上,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有需求的家长建议不要再等了。

 

对于想要摇民办的家长,今年的摇号情况也要了解一下。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除了新开办的未来科技全部录取之外,其他三所民办的报名人数全都超过计划人数,需要摇号。说起未来科技,这里还要补充说两句,未来科技是明珠的民办版,今年刚开始招生就引起热议,19点放学,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家长非常轻松,惹人羡慕。

 

 

 

浦东的好学校其实远远不止这些,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如果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在浦东读书,我们为大家推荐3条升学路径,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条路径:持续鸡娃,冲击上实

上实位于浦东三林,是唯一有小学部的三公,公办的学费民办的成绩,小初高十年一贯制,可以说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的神仙学校。今年先摇号,摇中的再去上实参加面谈。

 

想要孩子具备进入上实的实力,在幼儿园阶段就要持续鸡娃。上实的校长在家长会上说过,学校招的不是智商最高的孩子,而是看综合能力。所以想要进上实,家长们可不要顾此失彼。

 

第二条路径:摇号,搏民办

浦东的民办其实不少,但不是每一所都值得摇号,建议不要为了概率高而去摇一般的民办,不太划算。

 

虽然浦东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不高,有些摇民办也能回来,但毕竟还是有风险的,家长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条路径:求稳,买学区房

从这一年的学区房价格涨幅不难看出,大部分家长还是喜欢确定性的。尤其浦东的公办教育资源非常强,入学门槛又不高,抛开通勤因素,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比较适合。

 

总的来说,浦东地大、人多、学校多,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有很多选择。而且入学门槛低,对于新上海人或者非沪籍家庭十分友好。但如果大家都是冲着头牌学校而来,的确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但实际上,如果不是盯着实力太强的那几所,浦东可选择的学校还是不少的,可以说是最适合普娃的乐园。

 

无论牛娃还是普娃,升学规划都不能少。教育规划绝不是家长的负担,十几年后回首,你会感谢当初自己的用心和努力。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BiqRXa5iHy-unlmGMr6vA

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

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工作要求,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构建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坚持租购并举,增加住房供给,调节住房需求,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发挥好联席会议作用。发挥好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平台作用,指导、协调、推进全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增进联动协调,加强信息互通,强化政策执行力,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二、完善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特别是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南汇、松江、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加大供应力度。坚持房地联动机制,引导企业理性拿地,稳定土地价格。

三、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四、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

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指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和增速,防止突击放贷。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六、严格商品住房销售管理。严格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销售“一价清”“实名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保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七、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代理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联合整治执法力度,形成执法合力,严肃查处捂盘惜售、价格违法行为、虚假广告、人为制造市场紧张氛围、诱导规避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

八、坚持租购并举。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赁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覆盖面。通过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主体加快形成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完善租赁住房发展配套支持政策,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

九、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确保征收安置房源供应。加快推进旧住房更新改造,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力度,启动实施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市民居住品质。

十、加强政策宣传。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正确解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合理住房消费。依法加大对编造谣言扰乱市场秩序、散布不实信息误导市场预期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本意见自2021年1月22日起施行。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eKuolvhYMLGMdcRs2Y-hQ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靴子终于落地!

 

昨晚,上海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对楼市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级”的调控,今天也就是1月22日就正式执行。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这次政策出台的背景,正好赶上楼市火热。2020年1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3.89万套,创了近3年的新高。政府的及时施政,为广大购房群众排忧解难,值得大大点赞。

 

废话不多说,直接划重点!

 

(以下所有解读部分,均为我的个人理解,以官方细则为准)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1

限购升级!离婚追溯3年。

 

《意见》明确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在我的个人理解里,这意味着上海户籍、单身,原本拥有一张房票的你,如果在三年内离婚,之前婚内拥有2套上海房产,那么从今天起你已被限购!

 

这条措施主要定向打击的是上海户籍家庭,原本拥有2套购房资格,部分家庭就利用婚内更名+离婚来腾出一张房票,净身出户的那位不仅能再买一套,甚至有些还有首房首贷资格。

 

而这次调控之后,临时决定离婚买房的,三年内离婚还没买到房的,都被限购了。

 

而根据之前广州、深圳的经验,未来上海对于离婚有可能是追溯的:购房之日前3年内有一次以上离婚记录的,其拥有的住房套数按购房之日前3年历次离异时家庭总套数之和计算,即追溯3年内所有离婚记录。

 

也就是说,有可能无法通过多次离婚、结婚,洗刷之前的住房记录,只要三年内有过两套,还是会被限购。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2

税费升级!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变成五年。

 

《意见》规定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对的,你没看错,任何一套二手房,只要5年内有交易,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全部征收全额增值税。

 

增值税2改5,这个杀伤力有点大。

 

在此之前,只有未满两年的房子征收全额增值税,非普通住宅才征收差额的增值税,而现在无论是否普宅,也不计算差额,只要不满五年,直接全额。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点开看大图)

也就是说,一套不满五年的房子,增值税额=网签价格÷1.05×5.3%,也就是说一套内环内450万的普宅,原来是不用缴增值税的,现在需要多缴22.7万元的税。

 

这税费,有点肉痛。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3

刚需优先摇号!新房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

 

《意见》强调严格商品住房销售管理。严格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销售“一价清”“实名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保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这和我们矩阵号魔都财观1月12号发表的文章《上海新房摇号规则生变?刚需的盛宴来了!》中的预测完全一致,新房接下来会拿出一部分房源给刚需优先摇号

 

根据其他城市过往的经验,各大新盘每次推盘,都会拿出一部分房源优先给无房户,摇过一次后,没摇到的无房户再和有房户一起再摇一次,从而增加刚需买到的概率。

 

我们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给大家做个推演:

 

比如新房100套,有50个无房户和150个有房户认筹,原来的认筹率是100/200=50%,有房无房概率一样。

 

而现在,先拿出40套给50个无房户摇,中签率80%。摇完后,剩下的10个没买到的无房户再和150个有房户摇剩下的60套,中签率=60/(10+150)=37.5%。

 

这样,无房刚需的中签率就大大提升了。

 

至于“无房家庭”的认定细则,目前还没有出来,是否需要结婚,是否有年龄限制,可以等我们之后的解读。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4

另外,还有一些配套性的调整措施。

 

比如查首付来源,防止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

 

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比如规范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楼市媒体等,不要过度渲染,不要违规定价、交易等。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代理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联合整治执法力度,形成执法合力,严肃查处捂盘惜售、价格违法行为、虚假广告、人为制造市场紧张氛围、诱导规避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

 

比如加大土地供应,稳地价,稳房价等。

 

特别是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南汇、松江、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加大供应力度;坚持房地联动机制,引导企业理性拿地,稳定土地价格。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5

总的来看,这次上海对稳定楼市的决心还是相当强的,1月21号晚上发文,1月22号就执行,不给任何临时抱佛脚的机会。

 

增值税2改5的杀伤力最大,那些不满五年的普宅、非普宅,都将面临高额的增值税费,买卖双方对交易的信心都会有所下降。

 

离婚3年内不能买房是其次,相当于限制了市场上的一部分购买力。但毕竟靠这个买第三套的家庭并不多,影响有限。

 

而新房向刚需倾斜,则会大大增加无房家庭买到新房的中签率,提前恭喜你们!

 

最近的上海楼市确实有点过于火热,新房千人摇号、二手房东跳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背离了房住不炒的精神。

 

因此我们也在1月8号、12号、13号连发三文,提醒大家注意最近的楼市政策,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已经网签了的,可以松一口气,基本不受影响。

 

而还没网签,或者还在看房的,刚好可以冷静一下,重新评估购房资格、税费和未来市场走向,再好好做决定。

 

政府这次的政策出台,还是民心所向。用重典压制短期爆炒,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楼市的过热现象会逐步恢复理性。从长线看,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优质人才不断涌入,高新产业持续突破,我们相信上海楼市长线健康发展态势不改。

 

上海,永未建成!

 

其他的,欢迎留言提问、交流!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V52RFq6aZZMFiOiRk0e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