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可怕的妻,非要把普娃“扶”上清华北大!杀伐六年最后……

孩子考上武汉大学,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孩子妈妈却为此闷闷不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文科出身的妈妈,几年来,每天争分夺秒,硬逼着自己学习高中艰涩的物理化知识,就为了能更好地辅导学理科的儿子,并实现“让孩子考清北”的梦想。

妈妈付出的双倍努力,有时甚至让人恍惚:这个家,究竟谁才是考生?到最后,儿子无缘清北,妈妈倒成了“超级妈妈”……

孩子爸爸是国家一级作家,他用本文回顾了妻子带儿子勇闯“学霸路”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有无奈,有幽默,有对妻子的心疼,有对儿子的理解……

把中国千千万万家庭的“困境”,无比真实地捕捉了下来。

应长郡中学(湖南长沙省重点)儿子的高三班主任舒老师之约,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后来者有用。

希望家长在注意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狠抓“私字一闪念”,那些顽皮的熊娃,太能整事了。

1

她有一个梦想

让儿子上北大或清华

儿子高三的班主任一直很好奇,一个文科妈妈如何亲自辅导一个理科娃?

他建议妻子写出来,给后来者参谋参谋。

我向妻子传达了舒老师的意思,她叹一声,说:

“还写什么呢,回想起来,眼角眉稍都是泪!”

儿子考上武汉大学,其实全家人已经满足了,特别是我爸妈,简直眉飞色舞。

惟独妻子,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因为从进高中开始,她就把目标定在了北大清华。

说起来,我家的孩子实在是太普通了。

小学在火星小学,成绩是中等偏上,那时候,我们总觉得对一个智商高的孩子来说,小学这点知识,实在不算什么,初中稍微努力一下,就会赶上去。

而如果智商欠缺,小学成绩抓得再好,到了中学,一样会稀哩哗啦往下掉。

那时我们把重点放在了钢琴上。

让我们着急的是,儿子对什么都没有浓厚的兴趣,学什么都是被动的,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就是说,你安排他学,他不会拒绝,也不会认真,一直游离在事物表面,不去深入核心,哪怕是打乒乓球,学滑冰。

你不让他学,他会立马打住,连一丝留恋都不会有。

图片来源:电影《巴黎淘气帮》

而一个孩子是否天赋异禀,从小其实是能看出来的。

除了有高智商外,还有就是,对外界一项或多项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

在做某件事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不屈不挠,持之以恒。

这三项(高智商、强兴趣、毅力),儿子都不具备。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不是牛娃。

钢琴是他自己选的,但他一直不在状态。

妻子想以此乐器为工具,对他进行艺术熏陶的同时,还要锻炼他的心性,培养他的意志力、注意力和精细度。

从六岁学到十二岁,马马虎虎,过了八级。

在整个练琴的过程中,几乎每周都要哭上二三次,把他奶奶给心疼得。

小学毕业时,我们知道,相对于儿子平庸的成绩来说,我们更失败的地方在于没能借助钢琴,将他的主动性和自控力,给培养出来。

这对家长来说,中学就要准备吃大苦、打硬仗。

一入学,长郡双语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儿子的学号为40号,这意味什么呢?

意味儿子的入学考试在班上58个同学中,成绩排名40。

就是这么残酷,这个学号,要烙在身上整整三年。

从结果来看,考上重点高中的基本是学号排前20名的,我家儿子中途咸鱼翻身才挤进一个机会。

对儿子来说,能进重点初中,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了,他完全心满意足了。

对他来说,在平行班也许更惬意一些。在他身上,我们很少看到牛娃必备的荣誉感。

有一个让我们颇感绝望的笑话,就是每次考试,不管好坏,他都不会关注旁边的分数。

如果我们问他,他就会不耐烦地说:

“别人多少分,管我什么事?这又不是考试范围!”

是的,半点虚荣心都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啊!

初中三年,我们接到班主任的投诉不计其数。

到了初三,连他的班长都向我打了几次电话。

为了督促他学习,我们恳求班主任,派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女娃跟他同桌。

结果,这个女班长常向我打电话说:“叔叔,你们家XX,今天又贪玩了。”

就是这样一个皮赖小子,妻子仍对他寄予厚望,目标:北清

2

彪悍的老妈

是坚定的执行者

妻子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她说:

制定了目标,就没有达不成的,关键在执行。

我很少看到有人比我妻子的执行力更强。

对她来说,儿子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她自己怎么样。

她认为,只要她自己做到位了,儿子要继续中考神话,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她有这个信心。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个文科妈妈开始了她和儿子的高中生涯。

我们是初二开始陪读的,陪读的效果,显然被妻子放大化了。

知道中考成绩的当天,我们就去长郡附近租了高价房。

房东老太太,种种刁难,年年涨价,这里就不吐槽了,这里只谈学习。

我们夫妻俩,高中学文科,大学又都读中文系。

但儿子的基因里却没有文艺细胞,他对汉语的魅力,完全体会不到。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他是一个理科生。

高一不分文理,儿子在平行班,成绩大约排在7、8名左右。

全校排名,大约在300至400名之间。最好到了200名,最差到了600名。

他们年级一共有1200多名学生。整个高一,数理化英,我们都请了一对一家教。

按妻子的话说,就是专业的事,还得请专业的人来干。她的知识余额,实在不足以支撑她从初中辅导到高中。

我认同她的话,无非是出钱而已,虽然一周要掏1000多元,但也咬牙认了。可一年下来,儿子的成绩,莫说北清,就连湖南大学,都要靠运气。

别看长郡每年考北清的很多,但大多数是竞赛生,非竞赛生总分不排进前50名,想考北清,难度很大。

儿子在一周一次的家教中,成绩看不到任何起色。

既然家教不行,妻子不得不改变策略,只能舍得一身剐了,还得像初中一样,自己来教。

舒老师很奇怪一个文科生妈妈,事隔26年,怎么还捡得起物理化英?

那是因为从初中入学开始,她就没有放下过课本。

她耗在课本里的精力,也许比儿子还要多。数理化,她是从初中就开始重学了。而英语这几十年,她一直没放下。

高一虽然丢掉了课本,但家教老师来辅导,她怕儿子听不懂,都是陪着一起听课。

往往是上完课,儿子什么问题都没有,她却有一肚子问题,向老师问过不休。

以致老师都要恍惚,这个家,究竟谁才是考生?

何意百炼钢

被“逼”出来的“天才”老妈

自从决定自己教后,我们也不让儿子上晚自习了。

即便晚上有课,也不去。

要展开自己的“北清布局”,妻子需要除课堂之外的全部时间。

她上班的地方到出租房,大约40分钟的路程,要先搭摩托5分钟,再地铁25分钟,然后步行10分钟。

当然,也经常打的。就为了中午给儿子辅导20到30分钟的功课,并监督他午睡。

看他睡着了,妻子又返回单位,下午继续上班,晚上又急急赶回。

高中三年,风雨无阻。窦蛾的冤情曾感天动地,妻子这份可怕的执行力,是否感天动地,我不知道。

但我每次想起,都会泪目,喉咙发涩。懵懂的儿子,对不起他妈妈这份比钢铁还硬的执着啊!

三年时间,她的青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白。

在一张很大的饭桌前(不是房东的,是从我家搬过来的),儿子坐一头,娃妈坐另一头。

她一只眼监督儿子学习,另一眼自己学习。不监督不行啊,儿子太爱开小差了。

一不留神,就东搞西搞,或发呆发痴发笑。娃妈的学习与儿子的学习并不相同。

儿子重在演算,妈妈重在对答案,并弄懂弄通错题,然后抽时间给儿子讲解,再把错题整理归类,打印出来,隔几天或一周,让儿子重做。

如此反复训练。他俩一个像运筹帷幄的军师,一个像决战疆场的战士。

图片来源:电影《全城高考》

我们都知道,这其实并不好。

儿子也需要靠这些习题,锻炼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对错误的判断力和吸收速度。

但是没有办法啊,我们没有时间让他自己折腾这些了。就算是拔苗助长、饮鸠止渴,这两年,我们也认了。

遇到妻子自己不懂的题目,就在手机上查解题神器。如果还不懂,就让儿子第二天上学去问老师,回家后,再告诉她。

为什么还要告诉她?

一方面是检验儿子是否问了老师,是否真懂了。

另一方面,她自己不能留下任何一个知识死角,因为她比儿子更需要触类旁通,才能在讲题时侃侃而谈。她还把全国几乎能买到的数理化资料,全部买回来了。

图片来源:电视剧《二十不惑》

高考完后,我们给费品站送去了几百斤复习资料和习题集。买回来,不是给儿子做的,而是给她自己归纳、对比、总结用的。

她要把最具代表性的题型和题目挑出来,再让儿子做。所以,其实最后我们送费品站的习题集,绝大多数都是崭新的。

但儿子的时间,却得到了最大的优化。她能掌握的时间,实在太少,她不想浪费一分钟!

高二那年,儿子的成绩突然腾飞。

她的班主任刘老师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出于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她经常向我们反映儿子在学校的种种“劣迹”。

可后来,她发现没法说了,因为儿子在班上的成绩已遥遥领先,有时拉开班上第2名的几十分。

全校排名,他几乎全在200名之内,时不时就杀进了前100名。

图片来源:电影《天才枪手》

没在长郡平行班读过书的人是不知道的,一个平行班的学生要杀进年级前100名,有多难。

儿子同桌的妈妈,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看XX的成绩多好,你要向他学习呀!”

同桌既委屈,又愤怒,冲着他妈嚷:

“我跟他学什么呀?!他老被老师批评,上课不是讲小话,就是睡大觉!

可人家就是聪明呀!就是成绩好啊!我跟他学什么啊!啊啊?!”

他哪里知道,每到晚上,儿子的时间被严格规划到了以每分每秒计算。

并且,我们从没在十二点半之前睡过觉。没错,儿子的理解能力是还不错,说他聪明也对。

但他绝对没有他同学想象中的那么聪明。自觉的孩子拼自己,不自觉的孩子只能拼爹妈。

图片来源:电影《全城高考》

到最后,高中的知识点,要说解题速度,孩子妈自是不能跟儿子比,但说到融会贯通,十个儿子,都不如他老妈。

数理化的那些东西,我是看不懂的。

但我坐在一旁,每次听妻子给儿子讲题,发现她毫无滞碍,且旁征博引,举一反三,非常自信。

那时我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反复在唠叨:我老婆是个天才啊!是个天才啊!尽管这个天才是被逼出来的。

儿子后来上了武汉大学。

但我百分之百、千分之千敢肯定,若是让我妻子去考试,只要多给她一倍的时间,她绝对能考一个比武大更好的大学。

伟大的母爱!可怜的父母心哪!每每想起这个,我心里对儿子就恨意难消。

他真的辜负了她呢,太可惜了。

娃妈的执行力没有问题,可她太自信了,因为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啊,决策者再好,拼刺刀的,还得是战士啊。

战士必须具有钢铁之心,才能神挡杀神,佛挡斩佛。

可在儿子的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把北清当作自己坚定的目标,他总以为那是学霸们的事。

尽管他的成绩,已跻身于学霸之列,可他依然不把自己当回事,不把青春当回事,不把未来当回事。

图片来源:电视剧《少年派》

娃妈难哪! 

4

功败垂成

该到放手的时候了

长郡中学是一年一次分班,按一年总成绩来。

如果儿子的状态一直在线,那么高三,都有可能杀进重点A班。

重点A班两个班,共110人。

儿子在高二暑假来临之前,偷偷地拿他老妈的钱,买了一部手机。

妻子虽然对时间的精打细算,让人瞪目结舌,但对金钱,她完全是个马大哈。

这部手机,整整伴随了儿子三个月。

结果高三入学考试,儿子的成绩突然下滑到了300多名。

与重点A班失之交臂,只能进重点B班。

后来直到高三的班主任缴了他的手机,我们才如梦初醒。

对重点班的班主任舒老师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孩子这么贪玩,居然也能杀进重点班?

对于我们寄予在儿子身上的殷切期望,舒老师也是醉了,他顾左右而言他,是怕打击我们的积极性啊。

在舒老师心里,其实早就判了儿子北清“死刑”,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如果北清生在高三的时候,还可以放肆玩手机,没有一点自制力,那这样的北清,也太不值钱了。

他几乎年年带毕业班,北清生是个什么样子,他见多了啊。

一个人不论有多聪明,但在此时此刻,不把自己脑力和体力榨至极限,能上北清?当北清是天上的馅饼吗?

可缴了手机的儿子,马上就颠覆了舒老师的认知。

在最近一次月考,儿子冷不丁就从上一次的200多名,跳到了年级前30名,取得了重点B班第一名的好成绩。

也许正是这次月考让他记忆深刻,所以舒老师才希望妻子把她的家教经验写出来。北清,真的触手可及了,一家人颇为振奋。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欢喜》

但这次月考,再次成为儿子的转折点。

他的心态又一次放松,并且,又买了一部手机,与班上一个最差的同学迅速打成了一片。

因为那同学也有一部手机,两人交换打游戏吃鸡的经验,不亦乐乎。

等到高考后,我们才发现他还在网上开了微博,有时微博的发出时间,居然是凌晨两三点(那时他不应该在睡觉吗)。

有时微博的发出时间,居然是上午九十点(那时他不应该在上课吗)。

然后,这个傻小子,因为考过一次第一,居然还被班上一个浪漫的小姑娘瞄上去,天天给他写纸条,让他帮她解数理化题目。

两人一起展望未来,高考完后,要如何看星星,看月亮。

再然后,他还稀里胡涂加入了一个网群,里面全部二次元的人物,磕药的有,男扮女装的有,看日本耽美小说的有。

他完全被吸引过去了。

再然后,他突然对自己螃蟹般的字迹厌恶了,他喜欢上了一种叫童体的字,每天上课,一心练字。

等到我下次再去开家长会时,误以为自己坐错了位子。

他的课桌上看不到什么演算稿,全是练字的纸张,上面的字,清清秀秀,干干净净。

让我恍惚觉得,这是在一个书法班。

这些事,都发生在妻子绞尽脑汁,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候。

可无论她怎么努力,儿子的成绩再也杀不进100名了,一直在250到120间徘徊。

等我们发现真相时,离高考只剩一个月了。

我们谁也不怪,不骂他,不打他,如果打骂有用,他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当然,我们也不责怪那个特别主动的女孩。

毕竟,爱情是没错的,爱情也是美好的。

尽管儿子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尽管它来得根本不是时候。

我们直接把儿子带回家,白天也不去学校了。

一个月在家里,自己辅导,上午两套试卷,下午两套试卷,由我父母监督。

中午和晚上,妻子回来对答案,讲题。

我们都知道,没有北清了。但高考还在,最后仍然要拼一把啊。

儿子的高考成绩,最终定格在年级220名左右。

妻子叹一声说:顺风顺水的北清生家长,不一定是真正的教育家。

失败的孩子,才是孕育教育家的摇篮啊。

满满当当的教训,最为珍贵。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省心的孩子。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为那些不省心的孩子,各有各的皮赖。

我表示附和:

高考成功的家庭,是家长先射箭,孩子后画圈。所以看起来箭箭都中靶心,这就是他们的经验。

而高考失败的家庭,是孩子先画圈,家长后射箭,非得要有神箭手的本领,才能射中熊孩子画下的魔圈啊。

稍有不慎,就箭出圈外了,所以是满满的教训。

妻子听了,先是笑。然后捂嘴哭了,大哭。

我向前抱住了她,我懂她的不甘心。

但我们越俎代庖已太久太久,是该到放手的时候了,以后,成龙成虫,就看他自己的缘法了。

如果可以重来,那我们必不会像现在这样。

可惜青春不再,盛年不再,我们没再养育一个孩子的气力了。

只能写下来,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错在了哪个环节。

只能怪前世德修太薄,这一世,上帝派一个“坏小子”来惩罚我们。

好在,明知他缺点缠身,我们依然爱他。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文源 | “爸爸真棒”,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前阵子有两件教育相关的事,看似没有联系,背后却大有深意。
 
一个是“小镇做题家”这个群体的出现。它指的是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的寒门学子。
 
这些人凭借题海中练就的一身应试本领,考入了令人羡慕的985、211,上大学后,却发现做题的能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 “小镇做题家”缘起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群毕业于985和211的学生自称「Five(废物)」,分享自己“失学失业”的故事
二是南京一中“整改”的消息。这所大城市名校向来努力素质教育,却因为高考分数不如县中被家长抗议,而许诺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向加以整改。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两者一对照,就会发现:南京一中这岂不是在往“城市做题家”的路上走吗?而且它绝非个例,在全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名校,近年都有这种应试教育“反扑”的情况。
 
对此,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委屈:
 
有什么办法?我们也知道素质重要,孩子从小钢琴、运动什么的培训班不知上了多少。可到了高年级,这些必然和考试学习产生冲突。等孩子考上好大学,再去搞素质不就行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是也说了,要先保证找到工作、满足生理、安全需求,再去搞什么自我实现。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 马斯洛理论
不幸的是,首先,这一代孩子生在经济丰裕的时代,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等需求完全不成问题,只能“自我实现”了;
 
其次,近年来,马斯洛理论已经被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取代了,这才是目前人类动机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 自我决定理论图解
这个理论,正好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孩子们普遍缺乏内驱力,而家长们又无从下手的困境,也可以为解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两难处境提供一条思路。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曾经满格的自驱力,
为什么会逐渐消失?
植物要存活,必须有大量的水和土壤,但如果缺乏氮和镁等微量元素,还是无法存活。
 
同样,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如果如果想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除去要吃饱穿暖外,还需要满足三种核心需求:
自主感(autonomy)
或称自主需求,是指人们感觉自己行为是自发的,并且完全出自自己选择,它强调的是人们对主动权的感受;
胜任感(competence)
或称胜任需求,是指人们对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它强调人在与环境互动时,希望能够产生有效反馈;
归属感(relatedness)
或称关系需求,是指人们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有关联,是一种在意别人,也同时希望受到别人在意的感觉,它强调人们希望与他人发生关系的渴望。
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质条件当然是很不错,但这三种核心需求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可以说水分、土壤都很充足,但 “微量元素”却减少了。
这就导致,孩子天生满满的自驱力,随着年级的升高,面对着越来越高的学业挑战, 反而逐步降低了。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自主、胜任、有归属感
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这三种核心需求呢?
▷ 自主感
 
经常有人宣传,学习是反人性的,所以需要自律/延迟满足/坚毅来拯救。这当然并非事实,所谓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一种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如果不爱学习,人类早就灭绝了,或者永远无法“走出非洲”。
 
适应环境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两岁大的孩子才会说:”我自己来!”而四岁的孩子则会说:“凭什么要听你的?”
 
可是到了学龄,孩子们就必须坐在自己没法选择的班级里、听被随机分配来的老师授课,还要和随机分配的同学相处;他们必须整齐列队、服从安排。而且随着一年一年课业和评价体系的加重,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感就更低了。
如果孩子们只是古代一样帮忙干农活或者像维多利亚时代那样去煤矿工作,缺乏自主倒也没大关系,但是学习是需要一个人全身心投入的智力活动,而投入程度会造成结果的极大差别。
 
自主感被压制,会造成孩子的两种负面反应:
 
◆ 无因的反叛,也就是心理逆反(psychological reactance)。当人们感觉自主被剥夺时,往往通过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事来重申其自主权,“让他往东偏往西”。
家长都知道,孩子被告知不能玩某个玩具时,就会突然觉得那个玩具更具有吸力,非玩不可。
◆ 青春期无欲症,也就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如果第一种策略失败,孩子试图收回自主控制却不能成功,他逐渐明白自己对结果无法控制,就会陷入毫无积极性的状态。
 
我们现在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变得无欲无求,既不爱学习,但也不捣蛋,提前进入了随波逐流的状态。
 
 
▷ 胜任感
这是一项很容易被父母误解的需求,它并不是指真正地把事情做好,而是一种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
 
比如说,孩子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才会下定决心去学习,否则没有尝试的道理。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目标——它是有可能实现的,还是纯属浪费时间与精力。
 
那么胜任感又来自哪里呢?来自你过往是否有成功的经历。反过来, 你现在是否有胜任感,也决定了你未来是否会继续成功,也即“自我实现的预言”
 
而学校的考试和评价体系,从本质上就决定了,除去排名靠前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是无法获得胜任感的。所以表面上看到的孩子对学习不投入,其实只是TA内心相信反正不会成功,所以下意识地觉得根本不需要努力。
 
好在,把任何事做出色都能得到胜任感。社交、体能、情绪、艺术、组织、和创造……这么多能力,孩子总有几项擅长的,也能学会用自己擅长的方面来定义自己(比如“我体育很好”“我很幽默”“我朋友很多”)。
但是如果没有给孩子多领域的发展机会,只是死磕某几门考试, 那么孩子可能就真的得不到胜任感,那表现出来的就是不仅对学习,甚至对于其他一切也都都不上心不努力了。
 
而且,需要通过强大的信心来成功处理的,并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面对许多成年人的问题:友谊、恋爱、志趣、独立……能否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时所养成的胜任感。
 
▷ 归属感
这看起来好像是个人际关系的概念,其实对于孩子的自驱力也有很大影响。梁漱溟很多年前就说过“一心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也就是说,归属感的增强 (相与之情厚),无形中就能增强孩子们的自我驱动力( 向上之心强)。
 
归属感是人类天生需要的,同时又是需要付出努力去寻找的。如何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呢?一个隐藏的因素是你与周围人的相似程度。人们与你越相似,你就越喜欢他们。
 
 
这对于现在孩子的生活来说反而是个难题。本来他可以在周围的同学中得到归属感,但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竞争色彩,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与考卷的一对一战斗,和同学之间则是竞争关系,那么就很难找到归属感了。
 
那么能在家庭中寻找归属感吗? 假如家长只是要求孩子们按照考试进度努力学习,孩子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家长没有什么相似性,觉得家长根本不理解他们。这也是很多家庭亲子问题的根源。
 
从这一点来说,对家长来说有个建议:如果你希望孩子对学习感兴趣,那么你也得是喜欢你的工作的那类人,才能增强亲子之间的相似性,让孩子拥有归属感。
硅谷创业家保罗·格雷厄姆曾经这样说:
 

如果某人选择无聊的工作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很多人也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可能受其影响,也认为工作挺无聊的。而如果父母能为自己多考虑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以牺牲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教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好一些。热爱工作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昂贵的房子无法带来的。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如何培养有自驱力的孩子
按照上面的“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来分析,“小镇做题家”这些孩子,就是在三种核心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长大的。
 
多年来全心以应试为生活中心,必然缺乏自主感,根本不知道高考之后自己往哪个方向努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对研究毫无兴趣的孩子去考研,把自我驱动力的缺乏用一场新的考试掩盖过去。
 
应试能力只是一个人能力光谱中的一部分而已,进入高校和工作后会发现自己的很多其他能力缺失,那么面对未来就缺少了胜任感,不禁感到彷徨。
 
而如果要在大城市立足,就得和身边的人和环境产生归属感,那么就得找到与互动伙伴之间的相似性,或者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建立关系。
 
而除了考试外对新环境的不了解,使得他们发现大城市的生活很难融入,又不愿回到童年的小镇, 就不免纠结了。
 
南京一中之前采取的素质教育,具体内容当然可以商榷,但是老师注重这一点,却体现出对孩子更长远的未来的关心。
 
因为所谓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个应对未来的工具箱,能给孩子提供“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胜任感。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项目制学习,其实就是:
 
  • 在过程中允许孩子设计(满足自主需求)
  • 处理比做题目更复杂的多种挑战(提高胜任感)
  • 与同组同学密切协作(增强归属感)
学生从中获得的,比明面上的项目成果大多了。
中产教育的陷阱,费尽一切却养出了一个“城市做题家”
△ 光明日报也根据南京一中事件发起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做题家#的话题
 
再比如,高中参加篮球队等团体运动,孩子可以通过协调学习和运动来自主掌控自己的时间管理,通过体能和技巧训练来提高胜任感,通过队友间的配合来增加归属感,这都是比仅仅提高某项运动技能或体力更长远的益处。
 
而如果为了提高升学率,大城市的中学也反向学习县中模式,那么城市的丰富资源和家庭的经济殷实,也许只是提供了全心投入应试的物质条件而已。以后,就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几个维度来比较,未来的“城市做题家”可能还比不上“小镇做题家”呢。
 
小镇做题家是因为客观的环境所迫,而城市做题家的诞生,只能归咎于家长的短视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K_LjKPqhHiUqW2RUWAaGQ

一位寄宿生家长的哭诉:如果能重来,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

来源:胡说(ID:xinshihushuo)

家永远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昨天,家长群里有一位家长私聊我。

“老师,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您说我要不要把他给送到寄宿学校?”

这位家长问道。

我看到消息后,想都没想就立马敲了两个字给她发了过去:“不要!

家长很是疑惑地问:

“老师,人家不都说寄宿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什么的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父母就把她给送到了寄宿学校。

朋友当时特开心地跟我说:

“从小就得让她多锻炼锻炼,别以后上大学床单都不会铺,那多不好啊?”

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就把女儿送进了寄宿学校。然而,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还没过一年,朋友就发现女儿好像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总是笑嘻嘻地,就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一样,天天在耳边叫“妈妈长,妈妈短”的。

现在倒好了,回家一句话都不吭声,就知道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朋友有时候想进门探个究竟,却发现女儿根本就不理睬她。

无论问什么,都是那句“嗯,没事,挺好的。

无论说什么,都是那句“嗯,知道了。

曾经的贴心小棉袄一下子就没有了!

这可把朋友的心深深地“扎”到了。

“我的女儿怎么变得冷冰冰的了?”

朋友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跟我抱怨道。

寄宿非但没有把女儿变成“全能优秀”,反而变成了“沉默寡言”。

01

有的家长总觉得,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孩子能够快速成长。

但是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抚养责任吗?

曾经在补习班门口无数次听到家长们这么说:“工作太忙了,根本没空去管孩子,想着就把她送到学校去算了。”“就是,想着学校也有老师管,自己都不用操一点心儿的!”“让姥姥姥爷管总是觉得不省心,”

这类话不绝而缕地传入到了我的耳朵里。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进入寄宿式学校,表面上为的是孩子好,实际上却是推卸了做父母的责任,害了孩子。

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女士就明确地反对寄宿制,她认为如果父母和孩子隔断开了就能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的话,那么孤儿院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然而实际上在孤儿院的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较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这都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

想想家里的孩子在寄宿式学校里面,成绩下降了只能自己哭,跟同学相处出现问题时,也不敢找老师,只能默默忍着。

长此以往,不出心理问题才怪!

我想起自己家的小侄已经上了三年的寄宿学校了,马上就面临中考。

然而成绩却是吊车尾,天天打架惹事儿,愁的家里不要不要的。

我不止一次地问嫂子:
“孩子不是在寄宿学校吗?按理说学校应该管的很严啊。”

嫂子一听我这么说,满脸愁云地跟我说:

“唉,别说了,人家寄宿的那么多孩子,老师哪能一个一个的都照顾到啊?”

“那你们当初的意思就是当’甩手掌柜’?一点都不管的?”惊讶地问了一下。

嫂子这时候没有吭声了。

对于孩子来说,初中阶段的三年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许多的变化。

敏感、焦虑、困惑、好奇都会交织在这个时期里,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一定的指导。

然而一旦父母离席,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孩子多半都会走弯道上!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02

还记得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新闻。

有个孩子给自己常年在外出差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名字叫做《我的生活里缺少母爱》。

“自从母亲开了公司,我的母爱就像坐索道一样飞快地降了下来,她每天都工作到七八点钟,有时候到九点多才回家,我就像鲁迅先生写的一样,只能看见高高的四角天空。我现在就想让母亲陪我一天,哪怕是一直坐着也好。”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只要工作好了,赚足够多的钱,让我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好。

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却是家长的陪伴。

上文中我们谈到的尹建莉老师,她也曾经将自己的女儿送进过寄宿制学校,后来她发现,三年的寄宿生活,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排毒”需要很多年。

为此,每次聊到这三年生活的时候,她都觉得内疚万分。

相反,我有个同学家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在寄宿制学校过,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去上学。“你怎么不让你孩子去住校啊?”我问道。“我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去住校啊?”她反过来问我。“住校可能……不用这么奔波啊……”我支支吾吾地说道。

“我倒是宁愿让她在路上多奔波一段,因为孩子去了寄宿,她出现了任何问题,需要我的陪伴的时候,我都无法在她身边。

所以她成长的过程是缺失了妈妈的角色的。

想想我作为她的妈妈,不能跟她一起分享她的喜怒哀乐,那该是多悲哀的事情啊!”这位妈妈说道。

对于十八线的小城市来说,一辈子能跟孩子共处最多的时间就集中在上大学之前了,而这段时间里,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了。

如果这段时光错过了,以后就真的来不及弥补了。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家永远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围绕锅台转,孩子帮妈妈往锅底添把火,光明中,母子一起做好一顿饭,是教育;

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饭,父母主动给爷爷奶奶夹菜,孩子看在眼里,“桃李不言”,这是教育;

孩子裤子破了褂子纽扣掉了,妈妈收拾完家务后给孩子补好,孩子在做作业中感激地等待,这是教育;

冬天里,孩子睡妈妈捂好的热被窝,孩子帮妈妈倒好洗脚水……等,这些是教育。

这一切,是一天给学生上十几节“文化”课(寄宿学校,一般都是上下午7节正课,早上中午晚上至少5节自习,音体美道德手工制作等“人生修养”课大部分只是在“课程表”上上)的学校能完成的吗?

03

有这6种情况,不要去住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位家长都有义务和责任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根据学生个人性格和习惯,为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初中学校,而不是只看几个干巴巴的升学率数据。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初中是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开始。也就是说,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他自己已经不认为自己是个小屁孩儿了。

还需要考虑到的是,如果说大部分75后80后家长还能辅导孩子的小学功课,那么面对初中九门课程,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无法辅导了。

最后,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初中的作业更多了,毕竟要学习至少七门课。因此,必须慎之又慎,不可偏听偏信。

那么,在我心中,哪些情况下,最好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初中呢?

  • 高知家庭的孩子

如果父亲或者母亲毕业于大学,那辅导孩子初中功课还是绰绰绰绰有余的。这样的家庭,不说大富大贵,小康之上应该没多大问题,这样家庭的孩子,底子肯定也差不了。那么,如果让孩子走读,家长完全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甚至为孩子开小灶加加课。

比如,家长要是英语好,完全不用跟着学校发的教材走,孩子要是跟得上,不如直接自己教孩子赖世雄的课程,超前学习,岂不美哉?家长要是爱好历史,直接和孩子一起看各种通史,岂不比刷题更好?家长要是文笔不错,还可以手把手教孩子写作,何必让孩子随大流上那枯燥死板的作文课呢?

  • 酷爱读书的孩子

要说对高中母校的看法,衡中学子们可能意见不一,有褒有贬。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我们都很遗憾,高中三年没有机会大量读书,这一点确实严重影响了大学学习。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寄宿制模式,基本上剥夺了孩子大量阅读的可能性。一本中等厚度的书认真看,最多两晚上四五个小时就读完了。寄宿制学校少则两周,多则一个月回家一次,你总不能每次带好几本书去学校吧?

更何况,有几所寄宿制学校,允许孩子们在晚自习的时候看课外书呢?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巴不得孩子们不要看所谓的“闲书”,最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刷题中。

这实际上是揠苗助长,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多少在高考作文考场上妙笔生花的学子,其文笔功底都来自于上初中时读的课外书;多少高中政史地三科优秀的孩子,是因为很多知识在初中读书时已经接触了,对其他人来说是知识,对这批人来说是常识;又有多少孩子高中学竞赛,是因为初中时自学了相关课程,或者读了某位科学家的传记?

所以,听我一句劝,酷爱读书的孩子,不要去寄宿制学校刷题。中考和高考只是漫漫人生的一站地,而少时读过的书,书中接触的人和事,将会构成你青春乃至整个人生的基底。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些人看似砍柴多,实际上是因为砍柴时间长,而不是效率高,更不是刀好。有了锋利的宝刀,想什么时候砍就什么时候砍,想砍到几十岁就砍到几十岁,想砍多少柴就能砍到多少柴。

当然了,如果孩子不爱读书,只爱玩王者荣耀,还是去寄宿制学校冷静一下吧。

  • 学习习惯好、自制力强、主动性强的孩子

每次我一提自己初中五点起床,总会有人非常吃惊,其实这根本不算啥,比我当年更自律、更勤奋的人有的是。

寄宿制学校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营造浓郁的竞争和学习氛围。可是,既然自家孩子学习主动性强,学习习惯又好,完全不用老师逼着赶着学,去寄宿制学校又有多大意义呢?更何况,在寄宿制学校,你可能不得不随大流执行计划——而在家,你完全可以自主安排。

你想预习明天的功课也行,你想预习下个月的课程也可以。你想学课本知识可以,你想学奥赛知识也可以,你想看大学专业课课本都行。

你将不必拘泥于学校课程,可以去上个奥数班,参加个英语竞赛。而在寄宿制学校,制定计划的自由性就大为削弱,对于这部分主动性强的学霸来说,确实颇有几分“陪太子读书”的意味。

  • 独立性不强的的孩子

到了寄宿制初中,离开了父母,也许有一些同学会感到不适应。这确实不能怪孩子,因为别说是初中生,哪怕是高中生甚至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可能都需要长时间的适应。之前比较黏父母的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后只能十几天见父母一面,心里难受是正常的,想家也是正常的。

你想啊,大禹这样的神话人物路过家门也会看两眼,更别说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了。之前,在学校里遇到了再大的委屈,都可以扑到爸爸妈妈怀里倾诉。如今,别说倾诉,打个电话还得掐好点争分夺秒说完话,确实有的孩子会不适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青春期内,孩子会遭遇到更多的情绪波动和成长烦恼。这个时候,父母的陪伴,特别是面对面交谈,就显得格外重要。很明显,在这方面,寄宿制学校远远不如走读制学校。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能否适应寄宿学校呢?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个短期的夏令营,学习性质也好,旅游性质也罢,看看孩子能否自然适应远离父母的环境。有人要问了,你总说孩子可能不适应,我看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也挺适应的啊,不闹不哭啊。我的回答是,你看那些犯人进入监狱后,刚开始也茶饭不思睡不着觉,后来也适应坐牢生活,你接受这种过程的“适应”吗?

  • 身体不太好的孩子

这方面好理解。可能出于各方面原因,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总有一些孩子体质稍微差了些,或者略微有些倒霉,和病魔对视了一眼。那么,我建议,以防万一,还是把孩子留在身边吧,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 想着重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孩子

这一点也好说。想在正常课业之外,再学点艺术的,或者学学某项体育活动的,自然还是要走读,因为寄宿制学校不会为你一个人开设专业课程,除非是专门的寄宿制艺术学校或者体育学校。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去读寄宿制初中呢?排除上面六种情况,如果经济上没有压力,孩子本人愿意,父母也想培养孩子坚韧不拔性格,而且学校升学情况还不错,那么我非常推荐去尝试一下寄宿制初中。

反之,符合上述六个条件任意一点,我个人都不建议去读寄宿制初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bDykZ0M7BDHoveTJs4p8g

多大的孩子适合读金庸?

少年游 · 本意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金庸《天龙八部》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简书作者@大鸟8wo

配图取自网络,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承蒙女儿的班主任陈老师看得起,连续两个学年为孩子们采购班级图书馆的书籍。

2016年9月,采购五年级的图书时,我把《射雕英雄传》列了进去,陈老师看到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好吗?

我说没问题啊,挡是挡不住的,还不如主动引导

陈老师一想,也对,自己也是这么大的时候迷上武侠的。

而且一说到武侠,陈老师颇为自豪,好像又回到了为江湖痴迷津津乐道的少年时代。

没想到和陈老师一样有此疑虑的竟然还不少。

我觉得必须好好写一篇文章来回答一下了。

其实,“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能读金庸吗?”或者“多大的孩子适合读金庸?”这样的问题,我感觉都是一厢情愿的家长们掩耳盗铃的伪命题,正如“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能谈恋爱吗?”或者“多大的孩子适合谈恋爱?”一样。

我带着我家糖宝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常有小屁孩儿围上来逗狗,还问我:“阿姨,它叫什么名字?”

我说它叫糖宝。孩子们立刻问:“是花千骨里面那个糖宝吗?”我看着孩子们身上的校服有时甚至是幼儿园园服,一时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的,当我们自欺欺人地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孩子们早已经知道了“花千骨”知道了“青云志”,甚至还有一些网络低俗小说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悄悄地钻进了孩子们的书包。

当我发现四年级的缤缤开始看《花千骨》的时候,我只是淡淡地说:你这本这样脏,妈妈给你买本新的吧。

缤缤欣然接受,说正好要去找下册来看。

在给缤缤买《花千骨》的时候,我顺便给她买了《大漠谣》《曾许诺》《简爱》《呼啸山庄》和《傲慢与偏见》。

等她看完了《大漠谣》之后,发现《大漠谣》比《花千骨》要好,再看完《曾许诺》,又发现《曾许诺》比《大漠谣》好,我说这些都是零食,世界经典才是真正的大餐呢。

缤缤又开始看《简爱》,然后发现《呼啸山庄》比《简爱》好看,《傲慢与偏见》比《呼啸山庄》好看。

全部都看完之后,我问她哪一本最好看,缤缤答《傲慢与偏见》

有这样的回答,我想我不必再担心缤缤的爱情观会被带偏了。

回过头来说武侠小说。

不知道有疑问的家长小时候有没有读过,或者读过多少。

真正读过的人,是能够像陈老师一样在第一时间理解为什么10来岁的孩子容易爱上武侠的。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读的是专门写给孩子看的童话。

而10来岁的孩子处于快速的发育成长期,他们对成人世界是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拿一本《平凡的世界》给他们看,多半是读不下去的。

而武侠小说,以江湖之中的情仇、门派之间的恩怨为孩子们揭开了成人世界的神秘面纱,又以爱憎分明的直白、笑傲江湖的畅快让这个成人世界蒙上了一层童话色彩。

武侠,是专门写给成人看的童话。

而只有看过大量武侠小说的人,才能体会到金庸的可贵。

我不想说金庸先生的书已经可以登堂入室进入语文教材了,也不想说六神磊磊就因为读金庸都读成大V了。我就只默默地把《射雕英雄传》的开头贴出来,让大家认真地品评一二: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两株大松树下围着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几个小孩,正自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瘦削的老者说话。那说话人五十来岁年纪,一件青布长袍早洗得褪成了蓝灰色。只听他两片梨花木板碰了几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连声。唱道:“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向来我希望缤缤读的书都会跟她说明理由,推荐金庸的时候,我说了三点:

第一,金庸先生是国学功底扎实的,看他的书,可以补充一些国学知识。

比如诗词歌赋、文雅的遣词造句、待人接物甚至风土人情;比如当年看了黄蓉的“好逑汤”再背“关关雎鸠”就有了别样的滋味。

第二,学一些写小说的技巧。

缤缤经常自己练笔,写一些不给我看的小说,我就给她介绍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架构。

还有一部《射雕英雄传》从大漠写到江南,从成吉思汗写到大宋,从小乞丐写到王爷,从宫内写到江湖,架构庞大,述说精巧,铺排绵密,是很值得一学的。

第三,最最主要的,作为青春期读物,不看武侠会后悔,看了武侠不看金庸会更加后悔。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一定以为缤缤听了我的三点建议会马上去读了。然而事实是某缤沉浸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无法自拔,压根儿没有兴趣去翻我码在书房的《金庸全集》

金庸全集

少时我是古龙粉

直到有一天同班的小杨同学为了完成家庭作业,到我家来采访我是怎样爱上读书的。

我带她参观了我的书房,当她看到《金庸全集》的时候眼睛放出光来,立刻惊呼:胡缤月,你家真是个大宝藏!然后当天小杨同学就把《神雕侠侣》借走了。

后来等到小杨来借《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某缤才后知后觉地开始看《射雕英雄传》,常常看得哈哈大笑。

现在已看到了《神雕侠侣》,还觉得不过瘾,又把六神的《你我皆凡人》拿出来下酒。

有一天,初入江湖的某缤问我:“为什么总有一把剑或者一本书引起侠客们的争夺呢?”

我想了想,回答说:“因为那把剑或者书代表的是人们无尽的欲望,想一统江湖的贪婪。然而当他们当上江湖老大的时候,可能还想当皇帝一统天下;统治了中国还想统治地球,统治了地球还想统治全宇宙……三体不就是讲的统治宇宙的故事……”

我还没说完,某缤就打断我,说知道了。

所以,别以为孩子幼稚。

有时候,他们比我们更勇敢,敢于面对问题。

这个寒假,我和缤缤有个计划,一起听完《蒋勋说红楼》,然后我们就准备看《红楼梦》了。

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惊呼了呢?

PS:上述讨论仅限于文字阅读,不包含电影或电视剧。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本文看点当我们面对教育,我们不能拿自身的经验直接套用。我们必须要面对十年、二十年后的中国。什么才是让孩子适应未来的教育呢?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

 周四

思维 🌏

全文共5537字,阅读时间17分钟

🌿🎨🌏

2019年初,我写过一篇“小预测”文章,里面提到:2018年的寒冬只是个开始,未来要做好长期寒冬的心理准备。果不其然,到了2019年下半年,寒冬更甚,整个资本市场和创业公司都在瑟瑟发抖中,裁员的信息接踵而至,冰冻和碎裂的声音此起彼伏。

今年再继续写写这个话题,写写未来预测方法、整体形势的预测和每个人的生活影响。最后再写一些对我们教育孩子的启示。

今年的判断还是延续:寒冬刚刚开始,远未到底,未来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2020,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01

💃预测的艺术

无论是作为科幻作家、经济学家还是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做预测都是基本职能,工作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测的形势。

那么预测该怎么做呢?

正常情况下,预测不是随意拍脑袋的天马行空,预测有着严谨的方法论和详细的流程。预测大致有三种方式:趋势、周期、模型。

第一种方法:“趋势”:

“趋势”就是按照过去的态势推导未来。一句话解释就是:“过去怎样,未来也将怎样。”例如“过去芯片速度每18个月翻倍,未来也将每18个月翻倍”;“按中国过去的增速计算,我们未来十年可超美国“。

第二种方法:“周期”:

“周期”就是按照固定的起伏预测未来。一句话解释就是:“月有阴晴圆缺,事有起落盛衰”。例如“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五百年有圣人出”;“市场周期分三类:短库存周期,中债务周期,长康托周期”。

下图所示即“趋势”(棕色)和“周期”(绿色)。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第三种方法:“模型”:

“模型”则是按照某一抽象模型理论,根据理论计算未来。例如“按照电子量子模型,通过磁场会发生能级分裂”;“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高级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未来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三种方法就是各种未来学家常用的方法了。

即使是IMF或世行等等国际顶级经济机构,预测经济指标走势的时候,也是以趋势外推作为基础,加上各种精细调整。当你看到大人物指点江山的时候,说互联网的下一波浪潮,其实多半都是将现有观察到的趋势直接外推,并不深奥。

这三种方法各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原理。趋势外推的内在逻辑是现实世界的稳定性。周期预测的内在逻辑是现实世界的收敛性。模型预测的内在逻辑是模型本身的真理性。

当然,这三种方法也各有各的问题。

“趋势外推”最大的问题是:预测不出拐点。

按照趋势外推预测人口总量没什么问题,但预测很多经济波动就不够准确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趋势外推成立,那么股市5000点后会是6000点,6000点后会是7000点……现在早就10000点了,而不是3000点了。

“周期”最大的问题是:周期长度说不准。

谁都能说“到顶之后会回调,触底之后会反弹”,但何时到顶、何时触底,却是每个人捏着胡子掐指算,准确度跟神仙显灵差不多。完美周期当然是固定时长,例如涨三年落三年,但是现实中几乎很少有这样准确的周期。

“模型”最大的问题是:模型本身经不起推敲。

举例……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吧。当你使用的模型是“人民公社制度优越”,那无论怎样认真计算,都会算出大跃进和大炼钢铁必然成功。

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因此需要结合使用。当结合使用的结论差不多,那么结果也可能更值得采信。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02

未来的形势

谈了半天方法,到底对未来有什么预测结论?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论断:2019年只是寒冬的开始,2020年之后会愈加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重要的依据,是对于经济困难来源的总体判断:经济形势不好,在于经济转型的艰难。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困难。

第一,从趋势看,经济增速从高速滑落是世界趋势。

第二,从周期看,中国金融周期很难启动下一繁盛。

第三,从模型看,中国在“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停留时间可能很长。

先说趋势,历史上曾经有多个贫穷国家因为一系列改革,快速脱贫,增速达到10%以上。其中中国是持续时间最久,脱贫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并没有脱离这个“改革脱贫”的故事,因此在长期发展趋势看,也大概率会类似于其他国家,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后,增速逐步降低,维持中速增长,甚至低速增长。按世界各国趋势看,贫穷的时候增速高,富裕之后经济增速很可能降至3%以下。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图2. 1960-2010年世界各国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再说周期,经济系统中最经典的周期就是金融周期:经济系统信贷增加,企业都有钱了,开工加紧生产,卖出去产品挣到了钱,又去买更多其他厂家的产品,其他厂家也挣到钱了,慢慢扩散循环到整个经济,进入繁荣期。但繁荣期太过火,企业全都产能过剩,卖不出去,开始亏本收缩,经济又逐渐萎缩进入衰退期。这样的循环就构成了基本的经济周期。

那中国能不能也这样松紧循环呢?这一轮寒冬过去,是不是就要进入下一轮春天了呢?很难。

中国最大的差别在于:金融系统没有这么好的传导性。上面说的“繁荣-衰退”周期,前提条件是金融系统传导良好:货币宽松,所有企业都有钱了,经济就繁荣了;货币紧张,整个经济都感觉压缩,市场出清。

但是在中国,金融体系主体还是通过银行信贷系统传导,而银行信贷系统严重偏向房地产企业和大型国企、央企,因此金融周期总是导向房价周期,大量经营不善的国企、央企又占据僵尸贷款,使得整体货币金融的“大水”无法漫入经济,也就失去了刺激经济繁荣的基本通路。

在最近王小鲁老师进行的一次全国188位中小银行行长调研中提问,“您认为当地民企和国企竞争条件是否平等?

188位行长的单选回答分布如下:

很平等:3.8%

有差别:60.2%

不平等:36.0%

可以看出,96.2%的中小银行行长反映出金融系统的不平等待遇。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传导通路受到阻滞,无法进入更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数千万企业,繁荣周期就难以启动。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图:全国188家中小银行行长调研,数据选自王小鲁《调查报告:银行行长看经济形势》(《中国改革》2020年第1期)

最后再说模型。主要是“中等收入陷阱”模型。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人均GDP一万多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而人均GDP两三万美元以上则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世界上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都停留在这个阶段,发展增速放缓,难以成为高收入国家。这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为什么会有这个陷阱存在呢?

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型,就是劳动力的素质升级和产业的结构升级。从文盲人口向初等教育人口转变,从农业向工业人口转变,完成了大多数国家脱贫致富过程。中等收入阶段就对应劳动力的这一次转型。

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转变,则需要对应劳动力二次升级。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大规模、快速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如果产业不能大规模、快速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那么可能会停留在中等收入领域很久。

中国的劳动力有可能快速升级吗?这就涉及到我们国家仍然过低的高中、大学人口比例。我们经常拿中国经济现如今的发展阶段和日本80年代、韩国90年代相比较,经常自信满满地认为我们一定能按照它们的步伐成为发达国家,甚至更快。但是严峻的现实是劳动力素质相差很多。

日本1980年25岁以上人口达到高中毕业教育水平的有54%,韩国1985年这个数字达到57%,而我们国家2010年25岁以上人口达到高中毕业教育水平的也只有22%,比2010年的日韩水平更是天壤之别(日本88%,韩国72%)。

当国民整体劳动素质水平只有初中毕业程度,是不可能大规模进入高附加值的专业创意领域,只能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如果制造业分工只能参与中低端,可支付的第三产业收入也只能维持中低端。中等收入阶段就很难跨越。

而大规模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并非短期能做到,更何况国家也没有在这方面下足够功夫,等到意识到问题差距,经济困难恐怕已是积重难返。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从趋势、从周期、从模型,都看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降速和难关。实际上,现在经济已经看到快速降速、甚至减速迹象。

不知道过几天公布的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是多少,但无论公布的数字是多少,都不是太重要,因为只是一个公布数字而已。

经济学家经常关注的两个数据是海关进出口数据和税收数据,因为这两个数据对应银行真实现金收支,一般情况下较为真实。在一国税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税收应当大致正比于名义GDP。即使有税制改革影响,也能看得出来,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我国税收增速和名义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而在2019年,公布出税收数据的九个月里(3-11月),有五个月税收增速为负,截止11月的累计税收增速也为负数。虽然还没看到全年数字,但是总体不会有很高增长,最多也就是零增长。税收零增长,由此可反推知经济增长。

再多也不能说了。只能说凛冬将至,且行且珍惜吧。每一年都会怀念去年的。

对于2020年展望,只想说,惟愿国家和平,和平,和平。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03

个体的方向

谈到预测,可能每个人都最关心与自己前途有关的结论:未来整体趋势是什么?哪一个领域最有商机?该如何抓住趋势中的成功机会?个体在趋势中如何努力?

我理解这种急迫,这种急迫心理导致我们几乎每年都能听到各种“新趋势”,“新玩法”,“新赛道”“新风口”。因为大家太想要结论了,不得不每年造出一些新结论。

但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这些“新”都没有。

所谓“新”,不过就是看今年热钱又往哪儿流。这是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热钱过多造成的现象。

过去这些年,中国见证了各种资产价格被轮番爆炒的时代,从国企私有化到房产价格,从涨停敢死队到“风来了,猪也能上树”。这样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经济降速,企业生存维艰,市场上再也没有冗余浪掷的资金。

大寒流下,只有热岛,没有风口。

在快速增长、热钱冗余的时代,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审时度势的能力,能看准时机搭车上船,就比辛辛苦苦在地上跑高效很多。

而当凛冬将至,再也没有送猪上树的风,人又该何去何从?

可能寒冬里,最有用的能力,莫过于生根能力了。寒风萧瑟,不再有送人上天的福泽,只有把人吹倒的力量,这个时候,唯一有用的能力就是靠自己的根系紧紧扎进土壤,从土壤获得持续滋养,产生逆重力生长的力量,靠自身的枝干进入天空。当随风飘荡的浮萍逝去,有根之树反而获得独特的优势。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寒冬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机会,机会还是大量的,只是开始回归正常经济中的常态:只有有内在价值的个体企业可以突出重围,不再有那种“只要跟上这波潮流谁都能飞上天”的热潮,即便是投资,也很难有跟风起哄就能吃肉的机会,多半是要精耕细作才跑赢市场。因此对企业和人的要求必然更为严苛,在完全竞争的均衡市场,不再有投机随大流的机会,只有与众不同的硬实力能脱颖而出。

不能变猪上树,只能长成为树。

那什么是一个人的“生根”能力呢?

就是有别人看不见的根基,能给自己营养,让自己不断越长越高,还具有独特的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有不借助形势外力,也能不断发展的能力。

如何才能具有“生根”能力呢?其实还是回到最基本的原点,就是找到自己生命之路。一个人的“生根”能力,来源于自己的“扎根”劲头,越愿意往一个地点深挖,拼命扎根,越有可能慢慢获得在这个坑里的根系生长。

而扎根和生根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一般人看不见的,也是长期没有闪耀和反馈的过程。追求快速明星化效果的人很可能会回避这个过程,而对某一个领域没有深切热衷的人也很难忍耐这个过程的漫长曲折,甚至很容易会觉得“还做吗,算了吧”。

举个例子,前几年某个人选择做图片社交App创业,可能是因为赛道热、投资人看好,那么到了现在,没有赛道热钱再倾注,若还愿意做这个,必须是自己浸淫于这个领域,例如宠物之友相互交流、多肉植物相互交流,只有踏踏实实从细节深耕,才有一点发展的可能。

同样的,前几年进入文旅领域可能完全为了政府热钱,如今辛苦利微,耕耘需要特别投入,除非特别热衷于深耕内容,否则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这个时候,考验的其实是一个人认清自己、走出自己生命之路的能力。因为不再有快速成功的青云捷径,剩下的每个领域、每条路都是艰难在泥土里深耕,那么走什么路就不完全是利益考量,更多的得是灵魂拷问:假如这条路就是我这一辈子要在泥土里艰难跋涉的路,我愿意吗,我愿意吗,我愿意吗。

缺少对自我的认知和生命觉醒的体认,一个人是很难获得这种生根的力量的。

当张小龙说“每一个孤僻的孩子都有帮助别人沟通的使命”的时候,他说的不完全等于当时的商机,而是意识到这是一条他可以用尽生命去深耕的路。这种路径的选择完全不源于风口,而源于自身对生命的扩展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叠加商业路径。

如何找到自己“生根”的能力呢?

在不断回顾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乐于且善于长久深耕的方向,找到自己认同的职能定位,找到自己哪怕失败也愿意投身的事业领域。

第二,加强范围更广的知识积累。另辟蹊径的发展路径往往来源于跨领域思考,寻找他人没有想到过的搭配组合,知识面广且具有复合能力的人具有先天优势。

第三,在独立尝试中持续迭代。很多人习惯了模仿他人套路,但是在平稳均衡的市场,模仿他人就等于零利润。只有从小项目开始,不断尝试独立且创新的模式,才有可能赢取超额收益。敢于不随大流就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第四,坚持,坚持,坚持。根系越深,生长得越高。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04

持续的学习力

最后说一点孩子的教育。

当我们面对教育,我们不能拿自身的经验直接套用。我们必须要面对十年、二十年后的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环境会和今天完全不同,和我们成长起来的快速变化时期更完全不同。

在经济缓慢增长、老龄化、房价高昂的下一个时代,孩子们不会像我们那个时代那么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也没有用,平步青云的窗口会越来越稀少,少到看不见。

他们那个时代,机会不再属于随大流跟形势,而属于更加个人的爱好者驱动。今天B站的一场爱好者晚会能把股价拉高几美元,这就已经吹响了年轻人个性化时代的来临。十年、二十年后的时代更会如此,经济会属于爱好者。

我们的孩子们,会在更为稳态的经济中寻求更个性化、个人化的发展。缺少大势机会,他们更依赖他们自身走出属于自己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什么才是让孩子适应未来的教育呢?

也同样,是让孩子找到扎根和自我生长的力量。

我们要赋予孩子持续自我发现的机会——让他们加强自我认知,因为我们没法强加他们对自我生命的体验,最好鼓励他们从小开始发现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擅长;

我们要让孩子广泛接触知识——获得积淀深厚的底蕴,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哪个领域会有更多机会,最好让他们保留更宽广的视野和可能性;

我们要鼓励孩子从小锻炼独立实践的能力——让他们习惯于独立探索知识,更不是盲从,让他们敢于在方向不定的人流中走出自己创新的路。

我们要让孩子找到自由的土壤,成为自我生长的树。

郝景芳: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

我们努力设计并打造童行学院的线上线下课程,希望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内驱力、知识底蕴和思维能力——让孩子获得扎根与自我生长的能力。

——我们让孩子发现学习兴趣。

我们在线上App采取游戏化教学,线下课堂采取项目制学习,让学习更有乐趣。以游戏驱动学习兴趣,让孩子爱学习;再把广泛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找到独特的人生方向。

——我们让孩子增加知识底蕴。

我们跨学科融合知识,让孩子学习科学、人文、艺术、社会知识,在不同方向的学习中增加知识底蕴,并从多种方向的综合学习中找到个人兴趣,未来可以从容选择深度方向。

——我们让孩子锻炼思维能力。

我们不强调灌输背诵知识点和技巧,而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孩子发现知识,创造作品,在思考与创造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从而长久帮助到孩子的未来发展。

所有这些,都是期望赋予孩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让他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形势,都能不依赖于外部形势,更有稳定持久的发展优势。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获得学习持续力,在未来时代找到更稳定可持续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