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

世界就在这样一个轻描淡写的上午基因突变,露出它张牙舞爪的狰狞模样。

 

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还在窗明几净的安理会上争辩,这不是战争,这只是一场特别行动。不知道大洋彼岸,正在慌乱逃往罗斯托夫的大批乌克兰难民,会怎么看待这句话。

 

而一些听不到远方哭声的网民,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为普京大帝唱起赞歌,仿佛在2022年的世界,大帝依旧是一个值得夸耀的词。

抱歉,这种人,真的都是傻逼。

 

民族主义和大国博弈的宏大叙事,已经把他们最后一点人性榨干,竟然能左手社会达尔文,右手恶心大烂梗,把自己的人皮换成一面俄罗斯国旗。

 

在他们眼中,没有天下大同,没有风月同天,只有近处的敌人和远处的敌人,如果他们能坦然承认自己是禽兽倒也罢了,他们却非要把冷血和兽性当作自我吹嘘的本钱。

 

无论从功利主义,还是道德主义,我都无法理解这些人的逻辑。

 

他们在为什么而欢呼?他们是在为卢布疯狂贬值、寡头掌控经济的俄罗斯人民欢呼么?还是在为边境狼狈逃窜、一夜之间流离失所的乌克兰人民欢呼?亦或是为了在世界经济动荡、股市直线下跌、全球化再次萎缩之下,无数艰难求生的普通百姓欢呼?

 

你们都不是,你们只是坏或蠢罢了。

 

战争,真的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不是坐在沙发上刷刷微博,更不是在朋友圈转些烂段子,它是连坟墓都没有的尸体,是面对枪支举手哭泣的孩子,是永远等不回士兵儿子的母亲。

 

这是2022不是1914年。我们不该像当年少不经事的欧洲人一样我们应当知道战争的代价

 

当你躺在空调房里翘着二郎腿连着WiFi刷微博吃水果时觉得打一仗挺好的收拾收拾他丫的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爹

 

但你是否知道你的空调和WiFi,你的微博和水果是建立在人类无数暴力战争后像金子一样珍贵又稀少的几十年和平上

 

在那个一战宣布开始的夏天,全世界都为战争欢呼,巴黎陷入狂欢,人们上街大叫要打到柏林去,维也纳也热闹得像在庆祝什么节日,年轻人发了疯地想参军,谎报年龄也要上。

 

伦敦、莫斯科、布鲁塞尔、贝尔格莱德,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民族会胜利。

 

然后呢?战争就像一个无情的绞肉机器,绞碎了一千多万年轻士兵的生命,让无数普通人食不果腹、家破人亡。

 

不知道那些因枪炮或饥饿而死亡的人们,临死前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狂热,会不会感到一丝后悔。

 

你们可能会说,战争都是有理由的,不得不打。但除了反侵略,历史上有哪一场战争是值得打的?

 

地缘政治,和民族斗争,在战争开始前都显得那么重要,显得那样的了不起,大家热烈激动到恨不得为它去死。

 

但等战争真的开始,死亡的名字一个一个摆到你的眼前,切实的饥饿开始撕裂你的身体,那些曾经你要死要活的荣光和口号,你可能一点都不记得。

 

可到那时,一切都晚了,战争机器的暂停键,政治家按不动,老百姓按不动,只有血和肉能按的动。可人类就是这么愚蠢的物种,永远重蹈覆辙,永远自相残杀。

 

你为秦始皇叫好,觉得他一统天下万世功业,那你愿不愿意生在秦朝,成为他万世功业下的一堆白骨?

 

你为普京叫好,觉得他「太刚了」、「不愧是大帝」,那你愿不愿意生在边境,成为现在无数乌克兰难民中的一员?

 

万世功业属于君王,属于后人,可唯独不属于你我。这个世界,不该变成只会为普京欢呼的世界。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人们愤慨战争,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到来,而人们欢呼战争,战争就一定会到来。

 

脑中沙盘推演,我们人人都是君主,一旦战争开始,我们人人都是军卒。

 

不要做那个把人类推入深渊的傻逼。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3v00JJT1W5trKiGlUvElg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文 | 柳展雄,

普京的个人能力,重点体现在了外交军事上,对经济事务非常外行,普大帝能占据俄罗斯最高宝座二十年,一半要归功于油价。

克里米亚公投运动是个分水岭,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是普京政权对外冒险最成功的一次。
很多人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我不这么认为。前面说了,俄罗斯的经济家底撑不起,其次这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严重。

就在这几天,乌克兰的局势彻底翻天了。

前几年,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地区刚闹分离运动的时候,普京还扭扭捏捏,态度暧昧,只是暗地给钱给枪,只做不说。
现在,普京不装了,摊牌了,他先是在2月21日正式宣布承认乌东两区为独立国家。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到了2月24日,也就是昨天,普京更是公开宣布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俄罗斯武装部队开始对乌克兰多个城市发动导弹袭击,乌克兰总统宣布该国全境进入战时状态。
紧接着就是各种相关消息不断传来,什么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什么首都基辅已完全被俄军占领……真假难辨。唯一确定的是,至此,俄乌战争算是全面打响了!

1

平民百姓都知道,打仗打的是钱,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可此番发起战争的俄罗斯,经济差到啥程度了呢,数据比什么都有说服力:权威信息显示,2021年俄罗斯全国的GDP1.7万亿美元,已经不如中国一个广东省。
韩国已经甩开俄罗斯,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估摸着,再过三四年,越南都有可能追赶上俄罗斯。近年,越南贸易自由化,拥抱全球市场,经济像搭了火箭,突飞猛进。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忙于“宫斗”,市场化改革停滞,俄罗斯没能割掉国企阑尾炎,把病根留到现在。
1990年代,东欧国家有几个大佬在经济转型上按兵不动。斯洛伐克的麦恰尔、罗马尼亚的伊利埃斯库、乌克兰的库奇马和白俄罗斯的斯坦尼斯拉夫·舒斯凯维奇,仍然保留国企,严格限制外资。
而在改革彻底的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国,政治相对清明、私有化过程公开透明,经历短暂的改革阵痛后,这些国家的老百姓相继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普京个人的能力,重点体现在了外交军事上,但在经济事务上却是非常外行,也就是说,这人不擅长搞钱,不能带领人民群众发大财。
此外,普京没有特别的意识形态偏好。
要说,普京对苏联计划经济有啥迷恋,完全谈不上,另一方面,他对欧美资本主义也是没啥兴趣。他对付企业界的政策是实用主义的,打击不听话的寡头,扶植自己信得过的寡头。
普大帝能占据俄罗斯最高宝座二十年,一半要归功于油价。俄罗斯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有的是资源卖,向西方出售石油天然气,维持政权稳定。
德国人靠着东面的天然气来取暖。这两天,中国各大城市降温,走在街上要冻死,俗话说,中国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
自然气候上,柏林要比北京气温高两三度,就这样,他们还要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要是普京下狠手,断掉供气,德国人不能抗冻的样子,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当初苏联玩不下去的一大原因,就是油价问题。1985年沙特向国际市场大量抛售原油,导致原油价格暴跌。
每桶原油下跌一美元,莫斯科就要承受5亿至10亿美元的损失。那么,当年油价一共跌了多少?从20世纪70年代到1989年,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从最高点的每桶110美元跌到了每桶19美元。
惨,比中国股市还惨。
叶利钦接手苏联烂摊子的时候,油价依然萎靡,1990年代俄罗斯民生困苦,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高,很大程度是因为石油不赚钱。
等他辞职跟普京交权后,长期低位的油价就急遽上升,21世纪头一个十年,每桶原油价格涨到140美元,普通俄国人以及新兴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得到保证,社会趋于稳定。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普京大帝的搞钱能力(即经济建设能力)比其他人厉害?不见得,他只是运气爆棚,欧皇体质,吃上了石油红利。
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2

普京政权二十年来能造作,就是靠着石油矿产家底,真·家里有矿。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搞点边境摩擦,在叙利亚扶植亲俄反美的阿萨德政权,现在又对乌克兰大打出手。
要说,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有啥利益,值得普京大动干戈?还真没有,这两个地方没多富裕,不是什么肥肉。
问题在于,普京缺乏合法性支撑。全面西化,发展经济,他缺乏这块相关经验积累和能力储备;倒退到苏联模式,又万万不可,普京只有抓住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不放手,通过对外秀肌肉,来博取民意。
前些年,干预克里米亚成功后,普京的支持率从50%一下子跳到80%多。
有一说一,普京的政治首秀,2000年打车臣战争,莫斯科是占理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车臣是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一九九一年十一月车臣单方面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在战争中,俄军打得很艰难,但最后赢了,民间各路反对派声援官方,不捣乱。
当时有个叫古辛斯基的超级富豪,是几乎唯一一个唱反调的人,他派记者去车臣战争前线,收集黑材料,回到莫斯科后,在电视台上放送。没想到,俄国老百姓不买账,抵制古辛斯基。
可能是普京尝到了甜头,日后多次开动战争机器,打造铁腕强人的形象,获得左中右各派的支持。
民族主义极右派不用说了,但凡遇到打仗,他们肯定掌声鼓励。早些年,莫斯科的极右派有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虽然挂着自由民主的名字,但其实是排外反民主的极右组织)、亚历山大·巴尔卡绍夫为首的”俄罗斯民族统一党”、亚历山大·伊凡诺夫为首的”俄罗斯人民民族党”、尼古拉·李森科为首的”民族共和党”等。
其中排号第一的日里诺夫斯基,鼓吹俄罗斯人是地球上最优秀的民族,身居高官,做到了杜马副主席。前些天,他打了新冠疫苗,打到第八针疫苗……八针。这个极右派民族主义者,大概真以为自己是啥优秀高等种族了,体格和脑回路一样清奇。
最逗的是,日里诺夫斯基打了那么多疫苗,还是感染了,肺部损害严重。
再来看看,亲欧美的自由主义者,最早他们还挺活跃,发出些love and peace的调调。克里米亚公投运动是个分水岭,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是普京政权对外冒险最成功的一次。
在那之后,这个派系不敢冒出头,一主张对外温和政策,就会被老百姓骂作“叛徒”、“外国代理人”、“第五纵队”。现在,俄罗斯自由主义者都是低调做人。
还剩下俄共,老牌左翼组织,缅怀苏联的老头老太组成的养老俱乐部。坚持计划经济和福利国家等左派经济理念,但除了经济外,其他方面都不左。
普京政府的对外鹰派军事行动,大多数情况下,俄共领袖久加诺夫开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次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缘冲突,久加诺夫同样是跟普京一条船。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原本应该打着国际主义旗帜的俄共,现在大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宗教方面,俄共不跟基督教正面硬刚了。东正教经历了复兴,全国人民对教会尊敬有加,如果现在还兜售无神论,就是伤害俄罗斯人民的感情。

3

左中右各派都在抓住爱国这面旗帜,谁要是谈温和理性,就等着被爱国小将们冲。于是,俄罗斯在大国沙文主义的路上,急速前进,一去不复返。
那么,乌克兰接下来的局势,究竟会演变到哪一步,普京这一次准备走多远?
有人预言,照此下去,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我不这么认为。
前面说了,俄罗斯的经济家底撑不起,其次这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严重。
中国有些网民喜欢玩“俄罗斯人,战斗民族”的梗,我们来透过表面看看里子。
列个数据,俄罗斯目前10-19岁的青少年为1470万左右;20-29岁的年轻人超过1730万,30-39岁有2440万,40-49岁有2030万人;50-59岁的快退休人员有1980万;60岁以上老人超过3200万,占总人口的21.8%。
大家来想想,如果当年希特勒的德国,五分之一的人口是老头老太,二战能打得起来吗?
人口和国力的相互关系,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人口上升期未必是国力上升期,但古往今来,从没哪个人口下降期的政权处于国力上升期。
前两年,普京提了个延迟退休的法案。从2019年开始,男性的退休年龄将逐渐从60岁提高到65岁,女性从55岁提高到63岁。
社保亏空严重,战斗民族都没钱养老了。这个法案提出后,民间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300万人签署了反对延迟退休的请愿书。
反对派也正好出来,刷下存在感,俄共和极右派一起上街,组织集会。
乌克兰这一仗,普京输不起,俄罗斯耗不起
官方民调机构的数据显示,7月份养老金问题暴雷后,普京的支持率下滑至十年来的最低点。
本国劳动力缺口大,只能从国外补了,俄罗斯放开国门,引进前苏联国家的移民工人。据俄罗斯内政部的统计,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赴俄劳务移民总人数达200多万。塔吉克斯坦的赴俄劳务移民约100万,吉尔吉斯斯坦的约35万,哈萨克斯坦的约12万。
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建筑工地,一片黄皮肤的中亚面孔,外国劳务移民约占建筑业工人的1/3以上,占工业生产工人的10.1%。靠着外国廉价劳动力,俄罗斯经济勉强续命下去。
别看今天普京对乌克兰发动了战争,可是他的豪赌,俄罗斯国力不一定能耗得起。
一个老龄化的,暮气沉沉的俄罗斯还能维持大国荣耀多久,值得打个问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k8eJtSPQouibK3UojglsA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原创:net百晓生

 

一觉醒来,世界两个没想到:

 

第一,俄罗斯真动手了;

 

第二,乌克兰闪崩了。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军方发布消息,俄军正在突破基辅州防守。另外,据央视新闻报道,基辅不断传出巨大爆炸声。

 

这意味着从开战到打到乌克兰首都,俄罗斯仅用了半天时间,而基辅的命运,早已不在自己手中。

 

不得不说,俄罗斯实力太恐怖了!

 

首先,乌克兰空军全军覆没

 

今天一大早,俄罗斯就开始向乌克兰发射导弹。

 

开战一小时,俄罗斯高精度武器就摧毁了乌克兰空军基础设施、防空设备、军用机场,乌克兰航空部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其次,乌克兰海军基本被摧毁
 
今天上午,在空军配合下,俄罗斯海军在乌克兰敖德萨港登陆,和驻守敖德萨的乌克兰海军发生正面交锋。
 
在绝对实力碾压下,乌舰队遭到致命攻击,海军被摧毁,港口被俄军控制了。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最后,乌克兰陆地武装节节败退
 
今天中午,乌克兰国家边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包括装甲车在内的俄罗斯军事装备已越过国境线,进入乌克兰多个州市。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根据乌总参谋部表示,俄罗斯武装力量是在当地时间24日5时开始对乌克兰多个城市的军事设施和军用机场进行打击的。
 
乌克兰紧急情况部称,在密集导弹打击下,乌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了。
紧接着,俄罗斯大军沿途兵不血刃,一路打到了乌克兰首都基辅。
 
从普京宣布动武,到现在十几个小时,乌克兰海陆空三军就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毫无疑问,对乌克兰来说,这场战争太惨烈了!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截止到目前,大部分乌克兰居民开始逃难。
 
根据环球网记者的报道,基辅随时都能听到爆炸声,居民开始恐慌。
 
“现在外面只有两拨人,一拨出城跑路,一拨去超市抢购。”
 
首都通往周边城市的道路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
 
民众接受采访时说道:“就在昨天,我们还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一片平静,没想到这么突然!”
 
俄罗斯闪击乌克兰,在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
 
对东欧地区来说,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战争开打后,白俄罗斯宣布参战,向俄罗斯军队提供支援。
 
立陶宛被吓得瑟瑟发抖,当地时间2月24日,立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跟乌克兰称兄道弟的拜登在战前明确表示:美国没有出兵计划。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而乌克兰一直想投靠的北约,其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表示:没有向乌克兰派遣北约部队的计划。
 
虽然没有实质行动,但北约还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首先,24日,拜登与七国集团领导人会谈,宣布美国及其盟友将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其次,欧足联表示,将取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欧冠决赛。
 
说白了,北约将乌克兰顶到了战争前线,却在关键时刻不约而同地落井下石。
 
也就是说,乌克兰已经孤立无援。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乌克兰其实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我们把时间线往回调一下:
 
2014年2月,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在“颜色革命”中下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亲西方的政府。
 
2014年5月,乌克兰东部两个亲俄州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独立,与乌政府爆发武装冲突。
 
2017年,乌克兰开始全面倒向美国,当年底,美国开始向乌克兰输入军事设备。
 
欧美落井下石,乌克兰闪崩!
2019年,乌克兰选了一个喜剧演员出身的总统,也就是现任总统泽连斯基,在网上被调侃为“戏子总统”。
 
2021年8月,泽连斯基访美,作为回应,美国宣布力挺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以《北约不东扩条约》明确反对。
 
2022年1月,俄罗斯先后与美国、北约会谈,讨论乌克兰问题,全部以失败告终。
 
2022年2月,北约不断往乌克兰输送武器,支援后者打击乌东两州。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忍无可忍,闪击乌克兰。
 
回过头来我们看这场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属于古罗斯人,是同一个祖宗,历史上文化接近,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在欧美的渗透下,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一举颠覆了民族传统。
 
现在,乌克兰又成为了北约疯狂东扩的牺牲品。
 
乌克兰局势的剧烈演变将深刻动摇北约的战略逻辑,欧洲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动荡期。
 
而我们老百姓,千万不要觉得战争离自己很遥远。
 
我们既要热爱和平,也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西方势力的渗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KZCXWTN_G04ix8G3UqEVA

接下来的斗争只会更残酷

 

普京敢这么进攻乌克兰,确实是我没想到的,这次的操作整体风格倒是非常过瘾,不过不得不说,主要的赢家是美国。

 

首先俄罗斯并没有解除威胁,看下边的图就知道,如果北约执意架设导弹,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挨着俄罗斯,而且紧挨着圣彼得堡,普京的发家之地,相当于我国的上海,爱沙尼亚边境离圣彼得堡132公里。拉脱维亚边境离莫斯科500公里,跟乌克兰到莫斯科的距离差不多。

接下来的斗争只会更残酷

而且接下来肯定是残酷的制裁。因为在西方眼里,这事和之前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性质差不多,都用了“入侵”这个词,说得很重了,萨达姆也有巨量的油田,制裁一些年后,穷得不成样了。

 

再叠加我上篇文章的内容,长期制裁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和中产的持续流出,产业凋零,人才稀缺,想发展起来更加困难。

 

为啥说真正的赢家只有美国呢?

 

因为美国最烦的事情就是德法两国跟俄罗斯眉来眼去,已经烦了七十年,这次动武后,终于把老欧洲和俄罗斯一起修理了。

 

咱们喜欢说“欧美”,以为欧洲和美国是一伙的,其实分歧很大,东欧跟美国普遍一般,美国看他们也是“苏联余孽”,只想从他们那里吸点血,很少给什么实质帮助。

 

西欧,也就是德法英荷兰比利时他们跟美国关系很好,但是也不是穿一条裤子,法国从来都长反骨,在集团内部从来跟美国不对付,戴高乐时期就不断做那些让美国恨不得揍它们的事,几乎每一件事都在跟美国对着干,在美国人眼里,法国和苏联一样讨厌。

 

德国倒是低眉顺眼,但是私下里和俄国打得火热,原因嘛也不复杂,前文反复讲过,德国人是很务实的,知道挨着苏联没法硬杠,没必要替美国冲锋陷阵,所以一直采取的是一种“色厉内荏”的做法,骂起俄国来毫不留情,一到实施阶段就说一套做一套。

 

也正是跟苏联关系一直还不错,苏德双方挺能聊在一起,所以后来在两德统一这个问题上苏联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西德又是塞钱又是各种承诺,终于完成了祖国统一。等到东德情报部门史塔西特务出身的默克尔上台,继续延续了她导师科尔的态度,跟俄国一直眉来眼去。

 

后来德法又搞出来了欧元,明摆着是要跟美元分庭抗礼,克林顿时期美国大打出手,在科索沃战争中一顿乱炸,导致欧元狂跌,大批欧洲老财搬到了美国,美元用导弹向全世界展示了谁的货币更加有说服力。

 

至于英国,他和美国有天然的链接,天生一家人。后来又掺和欧盟,跟俄罗斯关系也不错,还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可以说,它跟谁关系都不错,跟谁也一般。

 

也就是说,“欧美”内部也是分成好几个派别,美国在打击中俄、压制穆斯林的同时,也在极力压制欧盟和日本,防止他们挑战自己。

 

这下好了,这次行动后,德法两国亲俄势力在本国政治版图中遭到重创,民主国家嘛,老百姓反感俄国,自然会把反对俄国的政党推上去,比如我们前文讲过的绿党,这个党跟俄国的关系,简直了,就跟有仇似的。这不,谈了好多年的北溪二号又陷入麻烦了。

 

欧洲老财主看来看去,还是美国最安全,他们的钱继续会逃往美国,等美股崩盘后,会有天量资金去抄底,如果能迅速反弹的话,会进一步加强“美股永不败”的信念,其他国家的资金也会去接盘。比如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巨富都在出逃,他们只能去美国和英国待着。

 

上一篇文章发出去之后,不少小伙伴说为啥他们不来中国呢?

 

也不是不来,只是极少,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原因倒也不复杂。

 

首先我们不是移民国家,外国移民想入籍非常非常难。

 

其次就算来了,也不自在,还是因为我们不是移民国家,我国移民太少。换位思考一下,中国人移民一般也是去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很少去俄国,因为那些昂撒人的国家本来就有大量移民,新过去的心理上压力低,孩子上学班里也都是移民,说话有口音也没人在乎,反正大家都有,去了他们国家找工作也容易,不会出现一个公司就你一个人和别人长的不一样。去俄罗斯就不一样了,一直是异类,俄罗斯人来中国,也一直都有“异类感”。

 

至于俄罗斯经济,看一张图就知道了,下图是俄罗斯近三十年的GDP走势:

接下来的斗争只会更残酷

可以看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黑暗十年”,从1998年触底反弹,走出来了一个长达15年的长牛(中间那个下跌是次贷危机),然后在2013年到达巅峰。

 

2014年克里米亚之后转入下行,越混越惨,直到川总在的那几年一直在针对中国,甚至想拉拢俄国,那几年俄国经济休养生息,尽然走出来了一段反弹,这不,又来了这么一出。

 

而且大家知道,股市里崩溃的时候,第一波下跌后紧接着会有一个反弹,随后才会一泻千里。

 

这不是什么经济学问题,而是个心理问题,第一波下跌后,大家往往觉得眼前的下跌只是一个小挫折,说不定还有救,就会加仓止损,如果这次反弹被打垮,大家彻底没了信心,多军变空军,发生大逃亡,一泻千里。

 

讲真,这次俄罗斯看着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非常过瘾,不过接下来面对的是巨大的挑战。

 

如果俄罗斯被贸易制裁后,油价上涨,明显是利好美国的石油巨头和页岩油,以及新能源巨头。欧洲将承担巨大的天然气费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显然是吃亏的。这也是为啥前几年我国就超级热心在搞新能源,可见有高手已经在提防这种黑天鹅事件。

 

那美国就全无损失了?

 

也不是,“美帝国”进一步解体了。

 

说这个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个人,叫约翰·加尔通,他早年分析了大量材料后,提出了两个预言,都是刚开始的时候耸人听闻,但是过一些年大家惊讶地发现他竟然说对了。

接下来的斗争只会更残酷

他在1980年说。德国的柏林墙必然会在十年内消失,而且苏联也会瓦解,此言论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觉得他有病,因为随后在1981年苏联搞了个“西方-81军演”,苏联出动50万大军与上万辆坦克,在波罗的海沿岸举行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军演,震慑了西方。

 

不过神奇的是,十年内柏林墙真的倒了,苏联真的完了。

 

自此加尔通一战封神,然后他在2013年预测美帝国也会完蛋,而且给定了时间点,2020年。

 

这不已经过去了嘛,怎么还没崩呢?

 

注意,他说的是“美帝国”,不是美国,也就是说,美国昔日的那种全球性帝国的位置已经没了,黑社会大哥变堂主,它还是大家眼中的大佬,但是其他几个开始明确它说的话已经不好使,也不再给他面子。

 

帝国崩溃这种事,“标志性事件”在当时都不太明显,都是后来追加的,比如罗马帝国崩溃,有人说是“条顿森林战役”;英帝国的崩溃是布尔战争;苏联可能是阿富汗战争。都是后来追加的,当时人看不出来。

 

这次俄罗斯主动发动战争这事,像极了当初中国突然进攻了苏联的小弟越南,导致苏联在一众兄弟们面前毫无颜面,越南战争之后没多久苏联就完蛋了。

 

美帝国和苏联不太一样,核心是五眼联盟,还有一堆外围小弟,它比苏联精的地方在于,它把大家团结起来,不是靠联盟,而是利益,这样既享受了大家一起捧它的红利,又不用去像苏联一样不断给边疆输血。

 

美国现在也面对苏联当初的问题,无限信任自己的小弟被打了,美国说话也不管用,还把它丢出去当弃子,利益分析的话,美国完胜,用一个自己的外围野生马仔狠狠搞了一把俄罗斯,但是在声望上跌得不成样了。

 

可能再过一些年,大家回过头来看,2020年美帝国确实岌岌可危,这次乌克兰战争,客观上让美国重演了1989年苏联困局,美帝国走向了实质的解体。到时候的美国就变回1939年以前的状态去了,这也是川总的愿望。

 

美帝国解体之后斗争就能缓和了?

 

当然不是,事实上是更加残酷了。

 

美国拿着“龙头棍”做话事人的时候,该要的脸面还是要的,大家看黑社会电影就发现,大哥往往都很和善,经常开会,让大家和气生财,不要打打杀杀。

 

但是想想就知道,一个和善的人怎么能成大哥?只可能这货杀人不眨眼,凭实力上位后,变更了工作方法,要搞秩序,要“以德服人”,做坏事也要找说得过去的理由。

 

一旦变成了堂主,没了当老大的负担和脸面,可能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从华为这两年的情况就能看出来我国高端产业对海外依赖有多大,而且我国自主研发芯片,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不可能摆脱对全球产业链的依赖,是的,我们现在的自主芯片,大部分器件和主要原料还是进口的,甚至大家知道台湾的芯片制造产业很厉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也完完全全依赖全球产业链,几乎所有制造工具和设备都是进口的。

 

很多人以为台湾回归后就不依赖海外了,这错得没谱了。

 

台湾更类似一个操作员,他们不生产机器,他们只是操作机器非常熟,良品率非常高。举个例子,台湾的定位更像一个顶级ps高手,他们会玩Photoshop,玩出了艺术家的水准,比ps开发人员会玩得多,但是他们并不会开发PS软件,也不生产大部分芯片原料,就好像画家不生产颜料一样。如果美国把它踢出产业链,它很快也不会生产芯片了。

 

此外芯片只是一个问题,我们是生产国,很多生产设备和制造设备的设备我们并不能生产,还依赖进口。

 

那些东西如果全部我们自己研发,一方面根本没有效益可言发展不起来,另一方面精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毕竟人家用了几十年迭代,咱们一时半会赶不上。

 

高科技领域不是修桥盖楼,很难有弯道超车一说,只能是加强合作,再加上自我精进,一点一点往前走,我们现在开始跨进了高科技的大门,但是距离最前端依旧很远,更没有自循环的能力。

 

问题是全球产业链,本身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产业链,这一点在科技行业上班的人理解更加深刻一些。此外我国引以为豪的中低端产业链,原料也基本依赖进口,生产出来后,也面临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卖到国外很大一部分,如果这条链断了,我们很多企业也得跟着倒闭,这些问题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解决。

 

所以这两天有人叫嚣要和俄国一起对抗西方,说真的,别想了,我们跟俄国不一样,他们是个加油站,非常耐操。我们是工厂,极其精细,如果强行对比,他们是个诺基亚,可以砸核桃,我们是iphone,稍微高点的地方掉下来就不能用了。我们对全球产业链依赖比他们深得多,彻底自给自足还想发展几乎不可能。

 

所以接下来,需要更复杂精细的操作,要想办法破除美国的影响,跟全世界合作更加紧密才行。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https://mp.weixin.qq.com/s/CsVgIQ-zir5Uqno67D9rmg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俄乌冲突这些日子,乌克兰一直在喊救命,美欧游移不定,倒是普京大帝很干脆,19万部队兵临城下,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

 

机场被炸,通讯受阻,民众撤离,股市反应最快,都是战时的标准情景。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乌克兰喊救命的声音更高了,得到的回应是,“将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将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很快,包括俄罗斯国防部长在内的23个俄罗斯人被列入欧盟制裁名单,制裁名单上还包括俄罗斯互联网研究机构等4家俄罗斯实体。
 
但普京警告称,任何干涉俄罗斯行动的企图都将导致“他们从未见过的后果”。
 
这个后果是什么?战争能持续多久?现在还不能确认,这场战争导致的后果可大可小。
 
如果按一个美国议员说的“战争今晚结束”,那可能就是一个不大的冲突,影响有限,如果持续恶化,那会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通过大宗商品、供应链、通货膨胀、地缘政治等多个渠道影响你和你的生活,一个“黑天鹅” 事件带来蝴蝶效应,不论你是否关心,都躲不开。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咱们从这两个国家的核心产品说起,看看一旦情势恶化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1、原油。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这么多年主要靠能源撑局面。
 
2021 年俄罗斯原油产量 5.34 亿吨,占当年总产量 12%,仅次于美国,排第二。
 
但俄罗斯日均出口 465 万桶,占总出口额的 11.3%,仅次于沙特,排世界第二。
 
那俄罗斯的原油卖给谁了呢?
 
主要就是中国和欧盟。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地区,80%的原油都是买的,其中俄罗斯是最大的卖家,大概占了其中的30%。
 
所以,这战端一开,原油跟着就开始了飙涨模式,所有的进口国都难受。
2、天然气
到2021年年底,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37.4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9.8%。产量大,他们卖的也多,出口量占了全球总量的16.2%。
 
其中八成都卖给了欧洲,换个说法,欧洲30%的天然气是俄罗斯提供的。
所以昨天这个天然气的走势跟原油也差不多。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3、粮食
乌克兰性产业出名,经济搞那么差主要是因为上层基本都是买办思维,没有哪个总统踏踏实实搞生产,其实乌克兰的资质很好,全世界40%的黑土地在这里,一直都是著名的大粮仓。
 
2021年,他们出口了2310万吨玉米、1660万吨小麦和420万吨大麦,谷物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乌克兰还是世界最大的葵花籽出口国,还是第三大的油菜籽出产国。
 
俄罗斯主要卖小麦,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跟粮食相关的是肥料,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国,世界第二大钾肥出口国,第三大磷肥出口国
 
你说重要不重要吧,有人说了,欧洲不买你的氮肥,自己造行不行呢?也可以,但是生产氮肥的一个主要原料是天然气,基本上绕不过去。
市场自然是有反应的。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4、金属产品
 
俄罗斯有很多富矿,镍出口占全球市场的 49%,钯出口占 42%、铝出口占 26%、铂出口占13%。
 
这些都是工业中必不可少的金属,镍就不说了,几乎无处不在,钯是制造传感器、内存等所需的重要原料。铝大家最熟悉,俄铝则提供了全球5%左右的用量,2018 年美国制裁俄铝的时候,国际铝价上涨了30%。
 
所以昨天,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铝价创了新高,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创下的历史峰值。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5、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一般人很陌生,乌克兰和俄罗斯主要出产氖、氪、氙 。全球 70%的氖、40%的氪和 30%的氙都是乌克兰提供的。
 
这些玩意有啥用呢?简单说,这三种气体都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好在这俩国家没别的优势产业了,不过光这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结论很明显,虽然股市很惨,但是大宗商品在飙涨。
彭博大宗商品指数的23类能源、原材料和农作物期货价格比一年期远期合约高出约6%,这比至少15年来任何一个月末的现货溢价率都要高。
 
从石油到玉米,随便你说得出的品种,都在涨,指数不断创新高。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不说别的,这个走势已经把不少华尔街的精英给惊着了,纷纷高呼,今年是名副其实的“大宗商品大年”。
 
但是吧,狂欢都是别人的,大宗商品这玩意,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玩,号称会玩的基本也是炮灰,如果你很懂,恭喜你暴富的机会来了,如果你不懂,那只能面对麻烦。
乌克兰人最不轻松,手握一把好牌打个稀烂,成了欧洲最穷国,2014年他们的GDP已经腰斩过一回,这一次估计腰斩已经挡不住了,不过那么多乌克兰姑娘需要靠性交易为生,再差能差到哪去呢?(戳链接阅读原文)
俄罗斯以进为退,其实也很难,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美欧到底会怎样制裁。
1、如果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那俄罗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面临较大的收缩风险以及资产损失风险。
 俄罗斯银行的外币存款占存款总额超过 20%, 真要制裁,本来就风雨飘摇的银行业将雪上加霜。
2、冻结资产是最轻的,现在从乌克兰总统到美国的很多政客都在呼吁,要把俄罗斯剔除出国际支付系统 SWIFT 。
 
这个东西是啥呢?
 
它的全称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没这个你的经贸活动基本就做不了了,简单说就是被踢出群聊了,结算不了也交易不了。
这对俄罗斯影响很大,因为它的经济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进出口总额占 GDP 比重超过 40%。
 
2018 年11月, 伊朗被踢出了SWIFT,结果2020年的出口仅为 2018 年的20%,非常惨烈。
 
所以前几年,梅德韦杰夫就说了,切断俄罗斯与 SWIFT 的联系相当于”宣战”。 
3、即便不剔除出SWIFT,但如果限制能源出口的话,对俄罗斯也是个大问题。原油、石油产品、天然气出占俄罗斯总出口近一半,如果能源交易受限制,那俄罗斯只能指望中国了,影响会非常巨大。
俄罗斯真干乌克兰,一大恶果全球买单,谁也跑不了…
欧洲人不愿意看俄罗斯动粗,所以他们就说了,俄罗斯将遭遇反噬。其实他们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为啥呢?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最直接的,原油、天然气这一大涨,欧洲的民生成本哗啦啦就上去了,光昨天,欧洲天然气期货就涨了25%,未来有没有货还不好说。
欧洲这几年大放水,疫情也处理不好,正处在艰难地恢复中,2021年好容易有点起色,很有可能因为一场争端重回低谷,一旦极端情况出现,可能又会出现一波难民潮,现在的欧洲哪还有这个能力来承担这个义务呢?
 
极有可能像一个想爬出深坑的人,费了半天劲刚探出个身子,又被一脚踹回去了。
美国的情况略好,但今年 11 月将举行中期选举,现在美国选民对拜登政府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啥呢?通货膨胀,物价高涨。
美国这些年的策略就是放水,放水总额接近40万亿美元,用手里的铸币权优势让全球帮忙化解风险,资产负债表早就没法看了,虽然连续多年上涨的美股成了个大的蓄水池,但多出来的钱还是造成了通货膨胀问题,本来缩表、加息已经在路上了,但是俄乌冲突这一来,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将进一步加剧美欧各国通货膨胀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美欧央行可能会被迫更快、力度更大地紧缩货币政策,导致全球市场利率快速上升,这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是巨大的。
别的不说,光对股市的冲击一般股民也受不了。
这个大家都不陌生,美国那边一加息,咱们股市基本没发看了。
 
股市还直观些,国际能源、粮食化肥、金属这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迟早都会拉高我们的通货膨胀水平,物价变高日子肯定难过。
受伤害的还有企业,如果上游成本上升,中下游企业将被迫接受较高的成本,这样的故事已经演了很多遍,这两年的铜、动力煤等等不都上演过吗,如果汇率波动剧烈,那汇兑风险也没法忽视,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白干了。
企业利润有压力,就业、薪水都是问题啊。
 
所以说,虽然是欧洲的战事,但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如果是一个高速发展期,容错空间大,基本没问题,但现在疫情叠加战事,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
 
2022年,还是略微有点难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jMk6BlXpqFVnU8T8Z5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