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瘦了11斤,中年人健康有效减肥攻略

好多瓜友都知道,我和木马爸爸最近在减肥,因为新冠这一年真的胖了太多,和以前简直胖若两人

图片

我是一个人间真实的博主,胖了就是胖了,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幸好,瓜友们关注我,应该不是因为颜值吧?(手动狗头) 我之前也给瓜友们分享过,变胖不仅仅是外观的问题,我们还因此感到消极,萎靡,堕落,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整个人的状态很糟。 今年3月初,我和木马爸爸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木马家减肥计划。
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过去了6周多,这6周多里,我瘦了约11斤,木马爸爸瘦了10斤。 今天就想跟瓜友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一下,木马家的减肥攻略。 防杠声明:我不是专业瘦身教练,也不是营养学专家,文中所分享的内容都是我自己摸索出来,对我有效的办法。
所谓久病成良医,在减肥路上斗争了108次,多少也累积了一点常识。至于我家的减肥攻略是不是最科学的,对你是不是有效,这个我就不能保证了。
本文不含广告,也没有收任何金主爸爸的钱,我和木马爸爸减肥完全是自身刚需啊。

我和木马爸爸这次减肥,主要诉求有以下几点:
· 要能快速见效,但是过程不能太痛苦
· 要能基本吃饱,不能纯靠饿。
· 要生活的更健康,彻底改变以前高油高脂的饮食结构。
· 要比较省时间,不能占用太多的业余时间,比如每天泡健身房两小时,这种我根本办不到。
· 要比较简单,不能搞得太复杂,比如随身用小秤称重,精确记录卡路里那一套,我也办不到。 中年人的胖,原本大多都是累出来的。我们不能因为减肥,让自己变得更忙更累。 也正因此,中年人减肥也很不容易,一方面新陈代谢减慢,基础消耗降低,另一方面,每天鸡飞狗跳,忙到飞起,根本没有泡在健身房的时间。

图片

 权衡了我和木马爸爸的现状,我们决定这次先从调整饮食入手。
我们在新冠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吃得太不健康了。所有的焦虑和郁闷都企图通过高热量食物来化解。

即使不为了瘦身减肥,这样吃下去,身体也吃不消,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吃得健康。
很多瓜友说得很对,30岁之前减肥是为了外形,30岁以后是为了健康

首先,第一个改变,我们开始只吃全麦粗粮面包。 以前我会在早晨现烤几个白面包(Semmel),热腾腾的现烤面包,切开来,抹上大块的黄油,夹上火腿和香肠片,味道好极了。

图片

现烤面包抹黄油,太好吃了
这样的精面面包,虽然很香,但是也是高碳水,会让我的血糖立刻飙升。 我一直血糖偏高,孕期还得了糖尿病,每天要扎手指6次,饭前饭后验血糖。
正是因为以前孕期糖尿病的经历,我才非常清楚地知道,一碗白米饭,一份米线下肚后,我的血糖会飙到什么水平。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越是软肋,越是放弃不了。
我最爱吃的就是高碳水加脂肪的完美搭配,比如白米饭配红烧肉,水煮肉配米线,白面包配黄油。。。 有人胖是因为吃零食,有人是吃甜食和巧克力,而我也太冤枉了!我几乎从来不吃任何零食或甜食,纯靠吃饭,把自己养到这么胖,可以说是非常有能耐了。。。

图片

 于是,我决定把早晨肆无忌惮的精面面包,换成全麦切片吐司。
每天早晨,我和木马爸爸吃一到两片现烤全麦吐司,配一杯无糖咖啡。
吐司上会抹一丁点儿黄油,有时还会放上一个无油煎鸡蛋。(PS:用好的不粘锅,可以用极其少的油煎鸡蛋) 

图片

早餐看上去有些单调了
一般还会喝一杯咖啡

第二个改变:告别一切不大健康的“杀手型”食物,彻底地老死不相往来,一丁点儿也不行。
这份名单里包括:

  • 可乐,雪碧,红牛等一切碳酸甜饮料。(PS:无糖可乐我偶尔会喝一点提神)

  • 各种糖果和巧克力,包括德国人很爱吃的各种软糖。

图片
  • 蛋糕和饼干等糕点,为此我都很久不敢在家烘焙了。

  • 零食,比如薯片,花生,布丁,冰激凌,奶茶等。

图片

 其实这个改变对木马爸爸和我来说,比较容易做到。
因为我这个人平时不爱吃零食,也不怎么爱喝饮料。木马爸爸以前爱喝红牛,最近也暂时戒了。 虽然理论上来说,任何食物,只要控制好量,都可以吃。但是我觉得,这些高热量不大健康的食物,如果在减肥期间还继续吃的话,是容易打消士气的。
和它们划清界限,也是在默默提醒自己,现在我们下定决心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图片

午餐,我的总体原则是正常吃。
可以吃含碳水的食物,也可以吃肉和菜。份量正常,不要暴饮暴食就好。
因为我们白天在家上班,中午午休时间很短,没有开火下厨认真做午饭的条件。
中午我有时吃一碗速冻饺子,或是一碗青菜面,还有时吃几片烤吐司夹鸡蛋,或是脱脂牛奶拌谷物。
有一次,实在馋了,我中午吃了一份泰式盖浇饭,这是6周以来唯一一次吃白米饭。做为一个爱米饭如命的中国人来说,这已经颇为不易了。

图片

 因为我自己有血糖偏高的问题,也知道我的软肋就是高碳水食物,所以这次我同时吃了碳水阻断片
避免广告嫌疑,我就不说具体产品名称了。我吃的是我十几年前在西班牙时就认识的一种碳水阻断片,在南欧一带比较知名。 因为碳水阻断片能够有效阻断碳水吸收,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所以中午这一餐,我如果吃水饺,面条这种食物,我就会同时吃1片碳水阻断片。
早餐和晚餐,我吃的碳水食物原本就很少,就不需要吃碳水阻断片。 木马爸爸跟我的情况不同,他原本就是天生偏瘦体质,基础消耗非常高,他平时没那么热爱吃米饭和白面,他的软肋是啤酒。哈哈。这次减肥,木马爸爸就没有使用碳水阻断片。

图片

澄清:图中的男人不是木马爸爸
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饮食和运动之外,使用了一点辅助手段。唉,随着年龄增长,中年人想瘦身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如果你问我碳水阻断片有没有作用,我自己感觉是有点作用的。
因为我和木马爸爸吃得份量一模一样,他基础消耗比我高,体重基数比我大,但是最后我掉秤反而比他快,实际减重比他还多了一点儿。
对比之下,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一点碳水阻断片的作用。 

晚餐,是我们这次减肥计划的重头戏。
很多瓜友都知道,晚餐吃什么,怎么吃,往往是发胖路上的决定性因素。
做为一个上班族,常常不知不觉地就把晚餐当成了全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
因为早餐简单仓促,午餐囫囵吞枣,只有晚餐才能一家人坐在一起,热气腾腾好好吃一顿饭。
忙碌了一天,只有此时能放松。饿了一天,这时需要食物的宽慰。 一不小心,晚餐就吃多了。
 特别是秋冬季节,外面北风呼啸,没有什么比晚上窝在家里,吃上一顿高热量的食物更能抚慰人心了。
正是这样,我和木马爸爸才会以火箭的速度贴上秋膘。 我们这次决定采用低碳水、高蛋白、多蔬菜的饮食结构。
其实我很多年前20多岁时也采用过完全不吃晚饭的办法,减肥见效也挺快。
但是人到中年已经够辛苦了,不想对自己那么狠,一下子步子迈得那么大,我怕我们坚持不下去。 每天晚上,我和木马爸爸都绞尽脑汁想今天吃什么。
刚开始的两周,我们为了有饱腹感,又减少碳水,便常常吃高蛋白的鱼虾和蛋类。 写到这里,顺便吐槽两句。
我们生活在德国,这是一个无肉不欢的国家,这是一个著名菜系是烤大猪肘子和500多种香肠的国家。

图片

这个国家既不盛产海鲜水产,也不怎么吃绿色蔬菜,所以对于要健康饮食的人来说,在德国的难度系数不仅有点高,而且还有点烧钱。 我很快发现,如果你不买土豆薯条和猪肉这些常见食物,而是要买鱼虾或是各种绿色蔬菜,那也太贵了吧?!

图片

一大盒猪肉只要三四块钱,一小包虾要近10欧元。攥一攥只有巴掌那么大的一坨菜叶子,要接近两块钱,这个价钱在旁边柜台可以买一大包香肠。
去超市买菜的支出突然就蹭蹭地往上涨,虽然我和木马爸爸还不至于吃不起饭,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住颇为感慨:
资本主义真是太坏了,想要吃得健康高级果然是有钱人的选项啊!
薯条汉堡倒是便宜的很,越是穷越让你发胖?简直岂有此理。

接下来给瓜友们随意展示一下我们近期的晚餐。考虑到我在德国的艰难处境,只能勉强就地取材了。

我猜你们看了我们的晚餐之后要大呼生无可恋。 
如果是在国内的瓜友,想要采用类似的饮食结构,那真是太好发挥了,国内的杂粮,豆制品和蔬菜种类都非常丰富,我真心羡慕你们。
至少在健康饮食这件事上,你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了。

图片

一开始两周,为了低碳水,但又不至于太饿,我们的晚餐比较高蛋白 
从第三周开始,我们比较适应了清减的晚餐后,不再拼命追求饱腹感,我就减少了晚餐里高蛋白的食物。据说吃太多蛋白质也不好,长期如此,容易对肝脏和肾脏造成压力。
后来我们的晚餐主要是一点肉类或鱼虾加上大量的蔬菜。

图片

鱼肉和蔬菜沙拉,鱼肉和菠菜泥

图片

煎虾和蔬菜沙拉,火鸡肉加蔬菜沙拉

图片

鸡胸肉,蘑菇,和蔬菜沙拉;牛排和蔬菜沙拉 

图片

鸡肉配沙拉;牛肉配水煮西兰花
我们现在每天都要吃一大盆绿叶蔬菜沙拉。幸好,拌沙拉原本就是我爱吃的,所以倒也不觉得单调。
考虑到在减肥,拌沙拉我没有放任何现成的沙拉酱。平时绿叶沙拉里只放一点盐,少许苹果醋,几勺橄榄油和一点意大利香醋(balsamic)调味。
这样拌出来的沙拉,简简单单,清爽好吃。

我家的沙拉碗有一个小脸盆那么大
注意油一定要用橄榄油哦,有一种独特的果香味,也更健康。
以前我还会在绿叶沙拉里放一些干果,比如瓜子仁和葡萄干,这样沙拉会更美味,但是热量也会比较高,因为减肥,这些加料也都放弃了。

说来好笑,木马爸爸大约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蔬菜。
以前他从来不吃蔬菜,不仅不认识蔬菜,还很不屑一顾。
自从开始减肥后,晚餐吃得少了,人饿的时候,什么都觉得好吃,他蔬菜沙拉也能吃的津津有味了,还总要和我争抢盆里的最后一点菜叶子。 

图片

为了一点绿叶蔬菜,木马爸爸用手挡着盘子,在认真地护食。。。
他常常自嘲,真不敢相信,他现在居然每天吃这么多绿叶菜,感觉已经吃得两眼直放绿光了。哈哈。 

如果说减肥完全不辛苦不难熬,那是骗人的。
任何一种高效的减肥办法都会需要一点克制和忍耐,需要和自己想要躺吃的欲望做斗争。 我自我感觉我和木马爸爸进行的木马家减肥计划,难度系数不算很高,见效算比较快的,而且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这种中年养娃人。 最重要的是,在减肥的同时,我们也拥有了更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少了高油高脂食物对身体的负担。

图片

像我这种血糖偏高的人,原本也应该克制一些精细碳水的摄入。
不夸张地说,我们开始减肥几周之后,就立刻感觉到身体的变化。皮肤变好了,气色更精神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更积极了。
最后,放一些实拍图吧,不然口说无凭。
年初的时候,腰腹部有了很多赘肉,藏都藏不住。因为我不爱P图,之前穿着纱裙的照片,当时就有很多瓜友问我,腰间那是赘肉吗?

图片
图片


经过过去六周多的减肥计划,减脂的效果还是蛮明显的,腰部多余的赘肉不见了。我体重减了11斤,腰围减了7.5公分。

图片
图片

这次因为我和木马爸爸的现状,居家带娃工作,非常忙碌又饮食不健康,所以我们先将重点放在了饮食调整上。
其实我以前也采用过运动减肥,也是很有效的,这个话题以后我再给大家单独分享。最近我也在同时做运动,能更有效的塑形。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最后,给瓜友们再总结一下我们家的减肥饮食计划,仅供参考,不必照抄:
1、早晨吃一到两片全麦粗粮吐司配无糖咖啡.
2、中午正常吃,不过量,辅以碳水阻断片。
3、晚餐不吃碳水主食,吃一点肉或鱼虾和大量的绿叶蔬菜。
4、前面四周只调整饮食,实现减脂减重,四周以后开始做一些有氧和无氧运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塑形。 最后再说一句,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号召大家都去减肥。
要不要减肥还是取决于自己的状态,如果你过得很坦然自在,状态很好,那体重多少并不那么重要。
如果你跟我一样,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迅速发胖,而你因此感到沮丧和厌弃,状态不好,那可以认真考虑一下,借着减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找回活力。 无论胖瘦,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看有配图请跳转去:https://mp.weixin.qq.com/s/BJUCjzkjFaHDaPS9dUKKFg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JUCjzkjFaHDaPS9dUKKFg

植脂末到底坏在哪?为什么大家都要针对它?


 
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植脂末”、“反式脂肪酸”是需要警惕的成分了,但是植脂末特别会“伪装”自己,很多人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吃掉一堆,奶茶、蛋糕、炸鸡、巧克力……一不小心就中招。
 
你能吃出含不含反式脂肪酸吗 | 矜持 摄
植脂末是啥?反式脂肪酸到底有哪些危害?哪些食物里会用到很多植脂末?反式脂肪酸有没有安全剂量?
植脂末到底坏在哪?为什么大家都要针对它?

 

01 反式脂肪酸是氢化植物油不完全的产物,氢化植物油最初是作为“奶油平替”生产出来的;
02 现在确实有新技术能做到在氢化植物油的过程中不产生反式脂肪酸;
03 中国人每日摄入反式脂肪不超过2.2克我国规定反式脂肪酸低于0.3克/100毫升可以标为0;
04 反式脂肪酸易提高心血管疾病概率,而容易出现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还要关注它们的总脂肪量。
01
 植脂末的诞生 
/ 奶油口感的平替 /
 
实际上,植脂末不应该背最大的锅,对人体有危害的是植脂末里含有的反式脂肪酸,但是反式脂肪酸是一个比忍者还会隐藏自己气息的小坏坏!
 
植脂末里包含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里包含反式脂肪酸。
氢化植物油最初是作为动物奶油的替代品诞生的,它熔点高,常温下也是固态,并且有着丝滑香浓的口感——这么看可以说是挑不出缺点了。氢化植物油加一些别的成分可以做成植脂末、植物奶油等用于饮料和烘焙的低价原材料。

 

植物奶油比动物奶油便宜很多 | flickr bour3

把植物油“氢化”,本质是让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这个反应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中,大部分都会产生不完全氢化的部分,也就是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到底坏在哪?为什么大家都要针对它?
顺便一提,植物油氢化的技术是一位德国科学家发明的,买断这项专利的美国使用权的公司就是:宝洁。
02
 植脂末坏在哪 
/ 提高心血管疾病概率 /
 
为什么植脂末有害还是广为流传?
 
当然是因为它有明显的好处:便宜除此之外,氢化植物油本身的性质就是易溶于水,易调香调味,易保存和运输(常温下是固体、稳定)。在烘焙过程中,氢化植物油能让起酥变得更容易,面包更松软。
 
氢化植物油可以帮助起酥 | flickr Richard Nguyen
氢化植物油在1930年左右的美国就已经很火了,可能正是由于优点太多,以至于很晚才引起关注。科学家们在1990年左右才找到了确凿证据,认为反式脂肪是提高心血管疾病概率的一个主要元凶
 
反式脂肪酸会提高血液里坏的胆固醇的同时减少好的胆固醇,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证明反式脂肪和长期胃部反酸和不适感正相关。美国FDA在2015年就颁布禁令禁止在食物中添加反式脂肪了,因为它“不安全”,并且从2020年1月起再次强调,禁止食物生产厂家在任何地方添加反式脂肪
 
植脂末到底坏在哪?为什么大家都要针对它?
截自FDA官网
可能你会问为啥干脆别用?那就回到了问题的最初:我们就是为了找动物奶油的“平替”,同时这个平替得在常温下稳定、让奶茶像丝袜一样滑、让蛋糕放一天还能不变形、让巧克力表面光滑得像镜子一样——对,巧克力里的代可可脂,也会经常使用到氢化植物油(至于为啥代可可脂被广泛用于巧克力,这还跟全球的巧克力危机有关,以后再跟大家细说)。
很多巧克力会用到代可可脂 | flickr Mysterious Fetus
03
 反式脂肪的安全剂量 
/ 但有时候不小心就超标了 /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说了,抛开剂量谈安全性就是耍流氓!那么我们来看看规定的安全剂量和你每天大概会吃进去多少。
 
WHO和美国心脏协会等组织都认为,反式脂肪在每天热量摄入中不超过1%是安全的。中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里也提到了:中国人每日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同时还说到,如果配料表中,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低于0.3克,是可以标为0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来大致进行参考:假设一份500毫升的瓶装奶茶里的反式脂肪含量刚好就是0.3克/100毫升,那么这整瓶奶茶里就有0.3克 * 5 = 1.5克反式脂肪,离每日摄入不超过2.2克反式脂肪酸已经不太远了(除了喝这瓶奶茶,当天肯定还要吃别的东西)。
 
瓶装奶茶有成分表可以参考 | 8days.sg
其实瓶装奶茶还不算啥,杯装奶茶才是重灾区,因为它没有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需要遵守这个“安全剂量”。确实有使用浓缩奶、炼乳来制作奶茶的商家,但使用低成本奶茶粉来制作的商家也大有人在,有自媒体曾测过12款知名杯装奶茶的反式脂肪含量,最高的一杯有8.15克(奶茶星人一个爆哭)。
 
杯装奶茶没有成分表难以判断 | kcgcorporation.com
04
 如何鉴别是否含反式脂肪 
/ 我们要如何愉快地吃吃吃呢 /
其实人们意识到反式脂肪的危害已经很久了,并且在不断研发新技术来降低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所以有些食品的配料里明明有“氢化植物油”,但成分表里却显示反式脂肪酸为0。
 
植脂末到底坏在哪?为什么大家都要针对它?
某品牌植脂奶油的配料表和成分表 | 图片由淘宝卖家提供
前面已经跟大家说到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里规定:如果配料表中,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低于0.3克,是可以标为0的。也就是说,如果包装上显示反式脂肪酸为0,并不代表一点都没有。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虽然已经有一些改良技术能让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尽可能低到忽略不计,但普通人很难确定,你吃到的是“无反”还是“高反”的氢化植物油。所以在遇到以下这些食品时,还是可以多注意一下:
速溶饮品、方便面汤料、巧克力零食、奶盖、奶茶、冰淇淋、蛋糕、沙拉酱、某些蛋白粉……总之就是没有奶,吃起来又像奶般香滑的,有嫌疑。还有很多炸鸡、炸薯条等使用的也是氢化植物油,也可能在高温下产生反式脂肪。
 
油炸食品也可能使用的是氢化植物油 | mfirsthome.com
如果是预包装食品,注意看背标的配料表,出现这些字眼:植脂末、奶精、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氢化棕榈仁油、精炼植物油、麦淇淋……而且反式脂肪酸含量都会在成分表中标注,会好判断很多。
但如果不是预包装食品,没有成分表,那就有点难把握了。只能说在遇到上面提到的巧克力制品、奶盖、奶茶、冰淇淋、蛋糕、炸鸡、薯条……这些容易出现氢化植物油的食品时,控制一下摄入量,毕竟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糖含量也很可观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SGm6zQcF438B97ucm5TTQ

人民日报:14种保健品被吹上天,却没什么卵用

在健康的市场上,有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你说不出它究竟对健康有益或是无效,也说不清它究竟是食物还是药物。

它逐渐成为了人们送礼的最佳选择,也让许多老年人爱不释手,甚至愿意花高价不断购买…

它,就是一直藏在面纱下的——保健品。

在华人眼中,保健品定义并不明确,种类也十分复杂。

通常,指未经临床检验,却声称有利于健康,甚至可以防止疾病的药物。

在美国,人们则将“免疫力草药”、营养品、维生素等称为一种医疗骗术。

即便如此,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却极为迅速,一时间便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可就在近日,由于春节期间保健品广受人们青睐,由它产生出的问题也迅速浮出水面。

中外媒体都曝光了一些徒有其名的保健品:

人民日报: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

新浪财经:目前中国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

Health杂志:14种常见保健品,你都不需要

ALDEN:不要在保健品上浪费钱

由此可见,就连《人民日报》和《Health》这样影响力极大的刊物,都在报道保健品无用,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市场上极受推崇的阿胶、燕窝、鱼油、蛋白粉这些产品,到底效果如何?

其实,他们的真面目是这样的…

被捧上天的阿胶

阿胶,说白了就是“水煮驴皮”,能把驴皮卖到脱销,阿胶可以说是独一个了。

很多人都说,阿胶功效奇大,没事多吃一点,有病治病,没病补身。

有传说称,曹植被东贬东阿时,骨瘦如柴、面无血色,正是因为吃了阿胶,而变得面色红润有光泽。

《全唐诗·宫词补遗》中也有记载:

“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杨贵妃美颜盖世,也是坚持暗中服用阿胶的缘故…

因此,人们中也盛传阿胶具有神奇的功效,例如:

提高造血功能、抑制肿瘤、调节癌细胞、提高免疫力,保护骨髓、扩张血管、促进钙的吸收、抗疲劳耐缺氧、提高临床妊娠率、促进骨愈合、维护机体微生态平衡。

这一套直接把老编忽悠的天旋地转啊!

既然这么牛逼,为何中医著名名方(四物汤、八珍汤、圣愈汤等)之中,却从未出现过阿胶呢?

因为谁都知道,煮驴皮能治什么病啊?!

经过现代医学分析,阿胶中蛋白质占60%-85%,含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然而!阿胶所含的是一种劣质蛋白!

甚至,多数国家的食品工业仅将其当做添加剂使用。

这种依靠熬制驴皮制成的阿胶,只要利用熬制同样具有胶原蛋白的猪皮、羊皮或牛皮同样可以获得。

有人说,那不是还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吗?!

是的,但是一块钱一颗的鸡蛋中含有全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一块肥肉加上一个鸡蛋,成本不到两块钱,功效就和阿胶如出一辙了。

现在,你还会去买价格炒到飞起的阿胶吗?

蒙蔽华人的燕窝

燕窝原产于我国南部沿海以及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地,进入我们中国人的餐桌要追溯到明朝,传说和郑和多少有点关系。

那么,燕窝是如何制成的呢?

燕窝是由雨燕和金丝雀分泌出的唾液,再加上羽毛等其他物质铸成的巢穴。我们所食的,就是它们的巢穴。

干燕窝中含有约50%的蛋白 质,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矿物质,另外,还含有唾液酸、表皮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传说有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治虚损等效果。

听起来很牛逼吧?大补吧?

我们看看事实是怎样的…

首先,金丝雀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它呕出的是自己的唾液,并不是没有消化的食物。吃燕窝其实就是…吃口水!

接着,燕窝的蛋白质含量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高到差一点就超过豆腐皮和猪皮了!

而且,燕窝中所包含的氨基酸,也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所以研究称:

“燕窝含有的是劣质蛋白,功能单一。从营养学价值上来说,燕窝只是一种低级食品,营养有限。”

但你知道吗?

在自然界中,渗透到燕窝中的这些物质,质量根本没办法控制啊!

新加坡和印尼出口到中国的燕窝,甚至出现过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案例,非但没有营养,反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说到唾液酸、表皮生长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唾液酸就是口水,可以运送细胞到全身各地。

癌症患者若是吃了燕窝,后果…

表皮生长因子,听起来好像能换皮哦?

其实这只是用于靶向治疗的一种物质,没有任何文献表明,它可以让表皮再生。

集落刺激因子(CSF),这个确实牛逼,真的很牛逼。不过人家只能靠注射产生效果,有人注射过燕窝吗…

所以,燕窝和虫草一样,只是“物以稀为贵”,不要再浪费钱了…

健康人不需要的蛋白粉

有些人胖到无法自拔,也有些人瘦到皮包骨头。

于是乎,有的商家就蹦出来了:

太瘦的人要补充蛋白质!不然会一直这么瘦!吃也吃不胖!

于是,这个让人羡慕的人群便开始疯狂购买蛋白粉了…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蛋白粉就像奶粉和肉类一样,其中包含的蛋白质和

鸡蛋中的蛋白质没有区别,只是含量丰富,最低可达50%以上。

但是,这么多蛋白质,人类要如何吸收啊?!

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的,也吸收不了过多的蛋白质!

另外,我们平时活动的能量、免疫力的提高都依靠的是蛋白质的作用。人体如果缺乏蛋白质,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以,如果说体内蛋白质真的短缺,此人可能已经躺在病床上了。因此,健康人是没有必要使用蛋白粉来补充体内蛋白质的,那么平时健身的人呢?其实也不一定。

只有训练达到一定强度后,才需要服用蛋白粉!

实际上,肌肉并不是在健身房中长出来的,器械训练只会破坏肌肉纤维,而蛋白粉,就是用来补充被破坏的肌肉的。所以,如果训练的强度、力度没有达到再次破坏肌肉纤维的程度,那么你们是根本不需要吃蛋白粉的。

鱼油基本无效

生活在澳洲的小伙伴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吧,每逢回国一次,亲戚朋友们都来求一些保健品,其中最为火热的,当属鱼油!

在美国及澳洲应用最广泛的若干膳食补充剂中,鱼油位列第三,仅次于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至少10%的人定期服用鱼油,其中大多数人都相信鱼油中的ω-3脂肪酸会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心梗发病率。

ω-3脂肪酸可以减少炎症、稀释血液,从而降低血栓发病率。

鱼油,顾名思义,是从鱼类的身上提炼出来的,那么,究竟是吃鱼油有效,还是吃鱼有效?

说真的,当然是吃鱼有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报告称,

绝大多数有关鱼油的临床试验都未发现任何证据足以证明鱼油的确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2005年至2012年,顶尖医学期刊上至少登载了二十多篇有关鱼油的严谨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几乎全军覆没,非但没有研究出鱼油的临床效果,反而证实了ω-3脂肪酸在人体内并不全能有效转化成效益。

2014年《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表示:

“尽管越来越多的试验都证明(鱼油)无效,但其销售量在节节攀升。”

威斯康星大学医院和诊所(University of Wisconsin Hospital and Clinics)的预防心脏病学主任詹姆斯·斯坦(James Stein)博士,在对鱼油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后,也依旧未能发现其功效。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他发表言论:

通过12000人的临床试验发现,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人群中,每日服用一克鱼油并未降低因心肌梗死和中风死亡率。

这让着手鱼油研究的科学家们都略显尴尬了…

过富盛名的保健品

除了上面这些“让人误会”的保健品外,还有一些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神药”,其实对健康也没有过于显著的作用。

最健康的,莫过于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以及健身锻炼。没有什么能扭转自然,你吃再多的保健品,也怼不过“优胜劣汰”。

除了上面提到的保健品,还有下面几种被吹上天的食品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大家可都长长心眼吧!

葡萄籽:偷换概念

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

“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

有机食品:心理安慰

每逢逛超市,总有人跟你推销各种“绿色蔬菜”、“有机大米”,听起来就很高端、健康!

但实际上效果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贵的,不等于好的。

早前已有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的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等进行抽样检查,分别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些所谓“有机食品”、“绿色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依然超出国家标准…严重打脸啊…

海参:不比鸡蛋强

现在只要去一些揽客为主的餐厅,老板立马开始推销自己家的海参了!这货蛋白质含量老高老高了,又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

可是,贵得心疼哇。海参真的这么神奇吗?

海参的价值在于蛋白质,不过它的蛋白质含量虽然很高,但质量并不高。蛋白质有高质和低质之分,其质量主要通过人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吸收率来做评判。

解酒药:并不能减轻醉酒危害

只要老编一回国,国内的小伙伴就排着队来找我代购解酒药。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其实,更多的,只是给了人们一个多喝酒的理由…

解酒药只是个噱头。他们的批号并非药品,而是保健食品。

它们的成分只是一些护肝的成分,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

解酒最根本的是适量饮酒。每天饮白酒不超过2两,饮啤酒不超过两瓶。

酵素:一进嘴就失活了

酵素近两年火的不行啊,不少商家纷纷声称这货能帮助排毒美容减肥,神一样的速度挤进了保健品排行榜。

但是,懒人们啊,你们就胖着吧,不行动、没毅力就想减肥?

“酵素减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忽悠。“酵素”其实是日本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酶”。

胃中的酸性很强,一般而言,酶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经受住考验。酵素一旦进入胃中,立即被分解,吃了等于白吃…

黑糖:只是长得黑

大姨妈期间的女生都爱吃黑糖,黑糖食品开始成为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养生作用。

其实…它就是红糖…

“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

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实不然。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黑枸杞:还不如吃茄子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了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

哎…这世道茄子都有人抢…

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

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蜂胶:尚未有科学依据

蜂胶,据说能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

希腊、罗马、埃及等地的古人,用它来疗伤、消炎,以及制作木乃伊。那么,它对人体也有同样的效果吗?

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针对人的实验规模都不大,在医学上不被认为能够足以得出结论。所以,什么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都是商家吹出来的…

儿童酱油:有害无益

儿童酱油的广告宣称“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则起到开胃的作用,二则补充营养”,富含18种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

实际上:专家提醒,儿童饮食完全不需要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

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人类乃是自然的产物,健康,则是自然最平衡的状态。

与其用保健品亚健康式让自己有点心理安慰,不如趁着阳光明媚,出去跑个一千米,走个几千步,打一场球,游一次泳。

晚上早点睡,早上吃早餐,荤素搭配,正常饮食。

这样的生活方式好过千千万万的无厘头保健品,也省去了每次回国时,箱子的大部分重量…

参考文献:

Fuster, Mark M.; Esko, Jeffrey D. (2005). “The sweet and sour of cancer: Glycans as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Nature Reviews Cancer5 (7): 526–42. doi:10.1038/nrc1649. PMID16069816.

Wang B, Brand Miller J, “The role and potential of sialic acid in human nutr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3) 57, 1351–1369. doi:10.1038/sj.ejcn.1601704

Venturi S, Venturi M (2009). “Iodine in evolution of salivary glands and in oral health”. Nutrition and Health20 (2): 119–134.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开始阅读前:1. 如果你是一个手冲咖啡原教旨主义者,那可以跳过本文(没有批判手冲精品原教旨主义的意思!毕竟我本人是煎饼馃子原教旨主义者); 2. 今天,我们只谈风味和口感。

下面开始正文——
在我心里,咖啡的好喝程度和价格的关系大概呈正比,如下图: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作者亲自灵魂手绘
最左边的精品豆手冲咖啡,单喝就已经非常精彩,加糖可能反而打扰了它本身的层次感
靠近右边,在连锁咖啡店常使用的“意式拼配豆”因为混有苦度比较高的罗布斯塔豆,或者烘焙过深,或者质量太差,或者咖啡师手艺不行等种种原因,偶尔/经常有令人不悦的苦味。所以拿铁就成了其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奶的脂肪香和乳糖可以很好的遮盖苦味。除了奶以外,最容易让咖啡变得好喝的调味选手就是糖了。
 
那,既然咖啡的苦我们没有什么办法,不如就在“如何加糖”上掌握一些秘技吧!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咖啡太难喝的时候,那就在糖上下功夫吧 | flickr Phil Squires
01
 搭配咖啡常见的糖 
/ 糖浆、蔗糖、甜味剂 /
首先我们来盘一盘常见的几种糖:
■ 糖浆(果糖、果葡糖浆)
意式咖啡固定搭档,那些名叫xx拿铁的特饮,都是靠风味糖浆来实现的,焦糖、海盐、南瓜、黑樱桃、桂花、香草、榛果……拿铁,统统都是。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焦糖拿铁 | flickr  Hsuanya Tsai
顺手分享一个星爸爸隐藏菜单:蒸牛奶/卡布奇诺+覆盆子糖浆,粉红泡泡的初恋味道。你和店员要求“黑樱桃拿铁改成榛果拿铁”其实比“来杯拿铁不加奶”这种要求好满足一万倍。
便利蜂推出的“糖葫芦拿铁”、“大闸蟹拿铁”也都是通过糖浆实现的(你该不会真以为大闸蟹拿铁里有大闸蟹吧)。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便利蜂前段时间在卖大闸蟹拿铁 | 矜持 摄
 
因为兼具甜度高、不假甜、溶解快、与各种香精都很搭这几个突出优点,所以糖浆不仅横扫咖啡界,在甜点、酒、奶茶界也是一把好手。我们经常见到的Monin品牌,已经生产了超过200种口味的糖浆。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MONIN是市面上常见的糖浆品牌 | monin.com
果糖糖浆的甜度是蔗糖的1.2-1.7倍,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变得齁甜。另外,果糖有“越凉尝起来越甜”的特性,也就是说,等量的糖浆,冰饮也会比热饮喝起来更甜。所以,咖啡里加多少糖浆其实是一门学问。
星爸爸的一泵糖浆大概是10毫升,常规的加糖量是:中杯3泵,大杯4泵,超大杯5泵。但是……大杯和超大杯的浓缩咖啡量是一样的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星爸爸3种杯型分别的容量、浓缩咖啡量和糖浆量
机智的人已经看出了华点:大杯比中杯多了116毫升、1份浓缩咖啡和1泵糖浆,而超大杯比起大杯多了239毫升,苦度没有变化,但是牛奶和糖浆都变多了(升杯的钱相当于买了200毫升牛奶和1泵糖)!
所以即便是同一款饮料,超大杯喝起来肯定是最甜的(奶多糖多),大杯可能是最苦的(因为双份浓缩)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从左到右是星爸爸的超大杯、大杯、中杯  | thewichitan.com Hanwool Lee
如果你喝到了一个满意的甜度——比如我个人认为不会太甜的标准是大杯香草拿铁,半糖(2泵糖浆),那么如果我有天突然想喝点更甜的会直接说“3泵糖浆”。
如果是焦糖玛奇朵,只要1泵糖浆,因为顶部的焦糖酱也会增加甜度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焦糖玛奇朵 | flickr a-sa.Cheng
如果是顶部加奶油的特饮,就直接选不要加糖浆,奶油本身也是自带甜度的,而且奶油的脂肪香也会让咖啡的苦味更轻(我特别推荐大家试一下康宝蓝,1份浓缩咖啡上配一小坨奶油,趁热一口喝掉,特别重口特别香)。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一份浓缩咖啡加一坨奶油的康宝蓝 | flickr pasteis de nata
■ 白砂糖黄砂糖(蔗糖)
除了糖浆之外,咖啡店的调味吧台上经常会放白砂糖和黄砂糖的糖包。
砂糖就是蔗糖,古早时一个罐罐里需要拿小镊子一块一块夹的方糖就是它,你家用来做饭的一袋袋的糖也是。砂糖最明显的缺点是,如果是冰饮,就会化得很慢慢慢……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方糖 | flickr yosshi
黄糖和白糖有什么区别?
黄糖再提提纯就可以变成白糖了,“黄”的部分会有微微的“焦糖”口感。但是白砂糖的甜和咖啡有点八字不合,大多时候会让咖啡里的酸味变得明显,喝起来又甜又酸,更奇怪了。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砂糖和咖啡其实并不太搭 | flickr Lois
■ 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等)
在咖啡店和砂糖同时出现的小圆片片,就是甜味剂。关于甜味剂,可以戳我们以前的文章看看☞为什么我都吃代糖了还没瘦?
虽然它是最甜的,但通常有明显的“假甜”,还有一种滑不溜丢的口感,后味有明显的苦,还是在舌头上赖着不走的那种。可以说,甜味剂给本来品质就不优秀的咖啡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不推荐。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小圆片片甜味剂 | ehealthbody.com
02
 咖啡店不常见的糖 
/ 蜂蜜、龙舌兰蜜露、枫糖等 /
另外还有一些咖啡店里不经常提供的糖,其实也蛮适合给咖啡做调味。
■ 黑糖蜜
单从口感上来讲的话,我要给黑糖蜜点个赞。黑糖蜜是生产蔗糖的副产品,蔗糖结晶后剩下的黑色液体就是黑糖蜜。一些奶茶店出品的“黑糖脏脏茶”里的“脏脏”,用的可能就是黑糖蜜。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脏脏茶 | theurbanlist.com
如果你喝过黑糖饮品,就会发现它本身带有很浓的焦糖风味,和咖啡豆的烘焙风味有一些接近。再加上它比较粘稠,溶解得没那么快,味道的变化也很有趣。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黑糖蜜带有浓浓的焦糖风味 | whatmaryloves.com
■ 蜂蜜
蜂蜜确实没什么特殊的味道,但是部分蜂蜜有点酸酸的后味,和品质不高的咖啡混在一起有可能会让尖锐的酸味变得更不友好。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蜂蜜的酸味可能会让咖啡的酸味更加尖锐 |flickr *Stormquiver*
■ 龙舌兰蜜露和枫糖
龙舌兰蜜露和枫糖都算是植物的汁液浓缩提纯而来,质地上也比蜂蜜和黑糖蜜更稀薄一些更容易溶解,所以也对冷饮更友好。
假如说蜂蜜是章子怡的端正电影脸,那么龙舌兰蜜露就是周冬雨,而枫糖就是钟楚曦的浓颜——龙舌兰蜜露的甜更清新,口感也没有蜂蜜那么甜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龙舌兰蜜露 | wikipedia & healthline.com
而枫糖自带一种很重很重的烟熏风味,比焦糖的味道还要明显,你绝不会认错。所以喜欢它的人就会很喜欢,而不喜欢的就会——像很多人觉得钟楚曦长得像萧敬腾一样——欣赏不来get不到。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松饼很多时候淋的就是枫糖 | xiaoeats.com
 
以上几种都是国外比较流行的果糖代替品,直到我上个月去了咖啡青年节,才发现我最爱的“咖啡甜伴侣”居然是中式糖浆——秋梨膏梨的清香简直太给冰拿铁加分了,如果自己有做意式咖啡的习惯,可以试一下,有惊喜!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加了秋梨膏的咖啡 | 矜持 摄
 
03
 不叫糖也可以提升口感的 
/ 肉桂粉、椰子水、冰博克牛奶 /
还有一些是不叫糖也可以提升甜度的配料,和咖啡搭配起来也很棒棒~
 
■ 香草粉、巧克力粉、肉桂粉、豆蔻粉
闻起来甜了,但是嘴巴基本觉得不甜,算是一种安慰剂效应,会莫名觉得咖啡好喝了一些。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撒了肉桂粉的拿铁 | flickr Christian Criscuolo
■ 椰子水、椰浆、甜甜的奶
椰子水指的是基本清澈透明的那种椰子水,成分表只有椰子水的那种,可以不用加奶,有椰香也已经足够甜。椰浆的话可以认为是奶的替代品,脂肪的香气很重,但缺点就是热量比较高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椰浆加咖啡 | ethnicspoon.com
那么,说到甜甜的奶,怎么能不提我们很早就发过的推送:冰博克呢?奶里也有乳糖啊,所以提纯了之后就会变得很甜。
■ 奶粉
童年的味道加上咖啡就是大人的味道,而且用奶粉冲泡牛奶还可以自己控制浓度和甜度。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
1.先冲奶粉,再倒浓缩咖啡/浓缩咖啡液/速溶咖啡,不然很容易结块;
2.选奶粉的时候注意看一下成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加糖/无糖/全脂/低脂。听说羊奶粉比牛奶粉味道好,我打算这就下单去试试。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奶粉大法好 | stock.tuchong
■ Chai Latte里的香辛料
虽然可能很难喝到,但我还是想要提一句甚至不知道怎么翻译的Chai Latte,可以粗暴的理解为印度拉茶味儿的拿铁
核心香料是豆蔻、桂皮、姜这几种,一些咖啡店还会提供长条完整的桂皮卷来做风味搅拌棒。香辛料的味道重,也能很好掩盖咖啡的苦。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印度拉茶风味的拿铁 | purplecarrot.com
■ 黄油、加盐黄油
也就是风靡一时的“防弹咖啡”,但是非常考验选黄油的能力,挑不好非常容易翻车,感觉油糊嗓子眼,加盐的黄油口感会更好一些。据说,还有一些人是只用盐调味的,大文豪巴尔扎克就喜欢咖啡加盐,我……出于种种原因还没试过,有试过的朋友请分享一下体会!
喝咖啡加糖真的会被鄙视吗?
黄油加咖啡 | flickr Ralf Skjerning
 
最后,再好喝也最好别加的:植脂末 (三合一伴侣)或者奶精球。如果难喝到反式脂肪才能拯救的咖啡,咱不喝它行不行?

 

 一个AI 

 

看完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再也不想点超大杯了!血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5uJ2ALgDQDUbGLZqsv1OQ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都“靠奶茶续命”,商场里、大街上的奶茶、果汁店数不胜数,只要你走进商场,想要找到一家奶茶店比找到一间卫生间可能还容易。

心情不好了,来一杯;心情好了,来一杯;天气暖了,来一杯;天气冷了,来一杯…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年轻人总有理由来杯奶茶。

但是,对于捧在手里的饮品杯里到底有什么,你了解的还太少,而你喝的奶茶、果汁这“四宗罪”正在一步步毁掉你的健康!

四宗罪之一
咖啡因超标,心慌失眠

喝完奶茶的你,有没有觉得会失眠、心慌?没错,你常喝的这些奶茶中,很多咖啡因都超标!

近日,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了一项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米芝莲、喜茶、奈雪の茶、台盖、COCO都可….多达10个品牌奶茶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约365mg/杯)。简单做一个对比,也就是说,咖啡因的含量:1杯奶茶=3.5杯美式咖啡=7罐红牛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试验指出奶茶中含有咖啡因。

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就曾对多家“网红”奶茶店展开比较试验,结果也同样显示,部分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甚至高于咖啡,最高的一杯咖啡因含量为428mg,约等于4杯咖啡。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不仅如此,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同样曾对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做了检测发现,“不加糖”的奶茶咖啡因含量基本高于加糖的奶茶。

虽然多数奶茶中都含有咖啡因,但是却并未对含有咖啡因做出任何提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建议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的危害

1
心慌失眠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2017年8月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人们如果快速大量摄取咖啡因,会引起身体与生理不良反应,如出现神经过敏、易怒、焦虑、失眠等。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而言,咖啡因还会使手心冒汗、心悸等症状恶化。

2
骨质疏松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2017年8月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还指出,长时间摄入过量咖啡因还易造成骨质流失,对骨量保存有不利影响,而对于妇女来说,还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四宗罪之二
糖分超标,老得快还可能死得快

说到奶茶,不得不提的就是喝完发胖!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的珍珠奶茶比较试验不仅对奶茶中的咖啡因进行了比较,还对其中的含糖量进行了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10款珍珠奶茶一半属于高糖饮料, 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为9.30g/100g,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总糖含量最低3.8g/100g。按实际总体积算出每杯珍珠奶茶总糖值范围为:26.6g~60.9g,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一杯一点点波霸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中含糖量也约为5.9块方糖。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上海市消保委的检测结果也显示,奶茶中含糖量高,最高的奶茶含糖量约为14块方糖。

而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的糖就足够甚至超过了你一天可摄入的量。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既然这样,我喝半糖或者无糖的奶茶不就好了,但事实是,“半糖”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一半的糖,而“无糖”也并非完全不含糖。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的检测结果则显示,所谓的“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7.9g/100ml之间。

糖分超标的的危害

1
加速衰老

糖分摄入量过多容易增加皱纹,加速衰老。浙江省台州医院营养科主任何晓琴2017年5月23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

2
早死风险增加

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数据显示:每天饮用1至2次,早死风险则增加14%;每天饮用2次以上,早死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人高出21%。而每天饮用2次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31%;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3
易患阴道炎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2017年1月20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经常过量吃糖的女性易患各种疾病,包括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道(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整个尿道周边酸碱环境会发生变化,打破平衡。如果经常吃糖,就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它们在外阴、阴道、尿道口周生长、繁殖,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四宗罪之三
奶茶不加奶,甜味不靠糖

其实你喝的奶茶可能不加奶,甜味可能也不靠糖!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及制作方便,奶茶中并不加入牛奶,而是用奶精代替,而甜味也并非来源于糖,则是果葡糖浆。很多研究都已证实,果葡糖浆是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

2018年9月据宁波晚报报道,宁波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了全市1728家饮品店发现,相当一部分饮品店制作的奶茶中部分或全部采用固体饮料冲泡,并且为改善口味,加入了增稠剂、香精、植脂末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奶茶店基本都是由植脂末调出来的,植脂末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奶茶比牛奶做的奶茶口感更顺滑好喝,这已是“行业规则”;更有甚者,奶茶中连“茶”也没有,而是直接用白开水调制。

滥用添加剂的危害

1
反式脂肪酸超标

植脂末也就是奶精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的危害非常大。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草案中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草案中提出,大量试验及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此死亡。

反式脂肪与人体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肥胖会导致女性不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科主任韩世愈2016年3月1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女性超重会影响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儿早期发育,并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

造成不孕。

2
果葡糖浆过量

果葡糖浆由于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添加在食品中,但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并不小。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发表的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四宗罪之四
腐烂水果、隔夜茶都在你的杯子里

此外,还有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有的奶茶店环境卫生极差,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好坏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的茶、兑水的果汁… …

前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生活这一刻》记者卧底知名奶茶连锁店“甘茶度”后厨,被店内的场景吓坏了。

记者发现,后厨内抹布和工具随意放在一起。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店员不洗手就直接徒手拿水果,就在上一刻,也许她刚用手抓完垃圾。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制作果汁的时候,用来榨果汁的芒果、香蕉、猕猴桃等已经发黑,果肉散发出了不新鲜的味道。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面对着发臭的水果,某店员表示:“臭了也要用,不让我们浪费。”而且榨汁前要先“冷藏去味”。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当记者向店长确认是否要用发黑的芒果榨汁时,店长拿出了一个较为新鲜的芒果,要求记者切开,“一样分一点”,“好的坏的分匀”。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切烂芒果的案板上残留的水果汁水,记者想要洗掉,却被店长拒绝,直接用刀刮到了售卖的果汁中,一点都不浪费。有些店员会看不过去,想偷偷给顾客换上品相好的水果,但店长发现后进行制止,不让用新鲜水果。

此外,做奶茶用的茶水,隔夜的也会第二天继续使用。店员自己都说,“我以前可喜欢喝奶茶了,现在白给都不喝了。

该视频曝光后,人民日报微评反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食用腐坏食物的危害

1
胃肠道疾病

多数人食用腐坏的食物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也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长时间累积还会导致肠胃炎、胃部出血、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2
致癌

不仅如此,食用发霉、腐坏的食物还可能导致癌症。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陆荫英2017年3月21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尽量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发霉的食物里面有黄曲霉毒素,可能致肝癌等多种癌症。

三甲提醒:喝遍万千高档饮料,喝来喝去,希望更多人能明白,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来源:健康时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aZ1pBHK-fz7pIflREbWW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