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这是深氪新消费第497期分享:

珠宝直播这样疯狂割韭菜,怎么就没凉?

作者|风清
来源|电商头条[ID:ecxinwen]
封面图|网络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兜里没点韭菜
都不敢看珠宝直播

无数买家聚精会神地盯着这个直播间。

“在实体店或者朋友圈都要卖1万块以上,今天只需要200元!”美女主播展示着手上金光闪闪的吊坠,大声吆喝着。“闪不闪?亮不亮?”背景音效随即响起一阵又一阵“哇”的惊叹声。

之后,随着美女主播“3、2、1”的倒计时声音,这款吊坠在几秒之内就被一抢而空。

这是最近非常火爆的珠宝直播。

事实上,珠宝直播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暴富神话。

42岁的网红主播,每月平均可以卖出100万的珠宝,都能买三线城市的一套房;

去年11月,一场黄金专场直播,单场销售量突破1.46亿;

今年4月,某头部网红的珠宝直播专场实现了4.6亿的销售额;

今年5月,某珠宝主播一天就创造了近2亿的成交额,打破了珠宝直播的纪录……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珠宝主播挣得盆满钵满,但焉知他们不是在疯狂收割消费者!尤其是那些爱珠宝如命的女人们,更是可能被坑惨了。

福利价200多元的钻戒,消费者收货时发现是成本十几块的廉价莫桑钻。

当她质问客服时,客服却理直气壮地答道:“我们直播只说是钻戒,没说是什么钻呀!”

原价1699元、福利价180元的足金吊坠,在直播间里看起来比葡萄还大。

消费者收货时却发现商品比葡萄籽还小,克重只有0.2克,算下来价格比市面上的金价贵了一倍多。

央视记者曾去珠宝直播间购买了十几款珠宝,经过检测,发现竟然没有买到一件真货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最可笑的是,连主播信誓旦旦拍在桌上,保证商品货真价实的鉴定证书,也可能是假的

有媒体报道过,一张可以以假乱真的鉴定证书只需要花5块钱就能买到,批量购买更便宜。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珠宝直播间,最真的恐怕还是主播想让你迫切下单的决心,其他可能都是假的。

你兜里没点韭菜,可还真别沾珠宝直播的边儿,因为里面水太深了。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标价2万售价200块
我是不是赚到了?

珠宝直播是怎么让“韭菜”上当的?

首先,话术浑水摸鱼。

因为珠宝玉石都是非标品,所以里面有很大的注水空间。以次充好是主播惯用的套路。

明明品质很一般,但是他们却可以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其实就是笃定消费者看不出里面的门道。

比如翡翠。天然的翡翠称为A货,经过注胶注色注酸的翡翠叫B货。

有些主播就会将一般的翡翠叫卖成“天然A货翡翠”,将它当作上等品来卖。很多不懂行的小白就中招了。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又比如钻石。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出现了很多人工合成钻石。有些主播就会将人工合成钻石吹嘘成“南非真钻”。

反正通过直播镜头来看,什么样的钻石都是闪闪发光的, 消费者很难分辨这是真钻还是假钻。

其次,营造“手快有手慢无”的疯狂氛围。

很多珠宝主播不去当气氛组都可惜了。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将直播间的氛围炒热,让消费者激动难耐,冲动下单。

介绍一款商品时,他们会先展示原价几千甚至几万的标签,证明这款商品价格不菲。

接着,他们再摆出鉴定证书,并信誓旦旦地承诺“假一赔三”。

然后再适时地砍价,表示这款商品被他们砍到了199或者299的价格,倒贴几十万给消费者送福利。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最后他们会表示,上架时间只有十几秒。与此同时,助播们在一旁大声吆喝倒数——十、九、八、七、六、五……

就在这样紧张刺激的秒杀氛围里, 很多消费者忽然脑子一热,觉得自己不买将错过整个世界,于是冲动下单。

再者,主播还充分地利用了消费者都想“捡漏”的心理。

尽管我们都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但懂得道理是一回事,实操是另一回事。

有些消费者眼睁睁看着原价2万的钻石现在只卖200块,难免都会蠢蠢欲动,有点想“捡漏”。

再看看眼前主播一副“亏大了”的丧气表情,听着“这价格我可能要亏死”的话语,就更加心动了,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有些主播甚至会现场上演一场骂架来证明自己“血亏”。

一名主播大声喊道:“超豪华DIY项链,电镀五层金,只卖199元!要的扣6!”

随即旁边的货主就会怒而夺过项链:“这件货标价是30万的,能卖就卖,不卖还我!”

接着两人就项链的价格展开激烈的争吵,让消费者更加笃信所谓血亏的“事实”。

有人就会被这种骗局蒙蔽,情不自禁就下了单,还觉得自己赚到了。

简而言之,珠宝直播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演技”。到了珠宝直播间,人人都要贡献出堪比奥斯卡的巅峰演技。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这样疯狂的直播
什么时候凉?

珠宝直播这样疯狂割韭菜,怎么就没凉?

其一,珠宝玉石的真假本就具有可腾挪的空间。

如果你买到的饮料不合格,你一闻味道就可能发现。可是如果你要证明珠宝玉石的真伪,还要花钱找鉴定机构,费时费力。很多人到这一步就放弃维权了。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而且这个市场本就鱼龙混杂,在鉴定方面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算你发现商品是假,主播也可以甩出证明是“真”的鉴定证书,让你吃个闷亏。

其二,犯错成本太低。

明明割韭菜盛行,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个主播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被发现商品以次充好之后,很多主播最多不过道道歉,或者鞠躬忏悔就完事了,第二天还是继续直播,一点不耽误他们捞金。

正是因为犯错成本太低,很多主播才起了贪念,踏上了疯狂收割的路程。

其三,很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足。

很多人也许一开始就知道售价一两百块的东西是假的,但却总是抱有“万一是真的”的捡漏心理将其买下。

当他们发现自己所买的珠宝可能有猫腻的时候,也不过抱怨两句,就将其抛之脑后了。毕竟就几件一两百块的玩意儿,又能有多真实呢?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但殊不知就是他们的纵容,使得割韭菜的现象愈演愈烈。

事实上,如果这样的珠宝直播再继续大行其道下去,整个直播电商行业只会越发乌烟瘴气。

当无数良心主播在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这些割韭菜的直播只会败坏整个行业的风气,将所有人的苦心毁于一旦!

卖假货却销量火爆:疯狂收割女人的生意,一天狂捞2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ToZMTQRd9QJuVGYMDiNg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小C是我朋友,第一次遇见她是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的英语角,那天是周五晚,她一袭长裙,皮肤白皙,时髦的打扮在一众学生中显得十分耀眼。她英文差,我英文也不好,于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也聊的十分开心,分别时互加了微信。
一直没怎么联系,后来碰到疫情,华师大进不去,更加想不起这人,前几天她突然微信我,说经常看我文章,于是聊了几句,她如今在广州白云区石井镇那边打工,职位是带货主播,每天就是对着手机直播换装,拿底薪和提成,我对她的职业很好奇,于是约她在石井那边碰碰,她答应了。
石井镇位于广州西北部,地处广州市边缘,如果说天河越秀是广州的市区,石井则是广州的农村,最近2年开通了地铁,地铁站出来的忙碌景象让我吃惊。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汽车很多,十字路口拥堵程度可以与市区媲美,货车尤其多,车速极快,从身边经过扬起的尘土跟人一样高。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相比车辆的密集,往来的行人显得十分少,可能因为附近仓储基地多的缘故,车多是为运货。
我们约在石井国际广场见,门口二龙抢食。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小C如期而至,她一身连衣裙,相比2年前多了几分浓妆艳抹,我问后来有去英语角吗,她说好久没去,那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后面聊起才知她不是华师的学生,15年大专毕业后在外企当前台,后直播带货风口来了,她也顺势当起主播。
她说她当的是 “散装主播”,没有自己的直播间,哪家店需要就去哪家带货,有些劳务合同都没有,干几个月换一家,听她这么说我竟联想起深圳人才市场的日结工,好在她不用进厂。
喝完奶茶小C带我逛了附近,石井国际广场隔壁就是网红基地,很多服装公司在招募网红。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小C说石井是著名的服装尾货中心,有很多贸易公司,这些公司会在全国各地寻找服装厂,然后低价买入他们的库存尾货,由于积压许久,很多公司愿意低于成本价出售,只为清库存。
我问价格有多低,小C说一般低于吊牌价一折,比如一件T恤店面挂70元,积压成了尾货则可能被7元买走,当然这么低价格多少有些瑕疵,但只要便宜都能卖出去,这个市场需要的是对爱便宜心理的尊重。
听完我嘴巴成了O形,没想到还能这么便宜,小C补充说,服装不是金子,不能保值的,服装厂的尾货越压越不值钱,4、5年前的货还能卖,压10年的货就不是价钱问题了,再偏远地方的人对服装的款式、美观等都还是有追求的。
这边很多店面门口写着欢迎女主播,免费提供直播间。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主播有流量,店有货,流量加货双剑合璧就能赚钱,大家把抽成谈拢就行,小C说。我问她有多少粉丝,回说没多少,没粉丝的主播议价能力差,是弱势的一方。
正聊着,一打扮时髦的女子擦身而过,跑到门口取完外卖便一溜烟上楼,估计也是主播。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这边其实很萧条,很多铺面没招牌,有招牌的也没有开门迎客,直播带货并没有让这个行业整体繁荣起来,线下萧条,能转型的公司毕竟是少数。
逛完这里,我们又去了马路对面的纺织城,这里到处在拆迁,脚手架密集得像蜘蛛网。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一些挖机还爬到了二楼,技术如此了得一定是蓝翔出来的。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大名鼎鼎的庆丰服装城是广州规模最大的服装尾货批发市场,亲眼所见却有点衰败的感觉。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进去一看是卖布匹的,一捆一捆的布匹摁成一座山,虽然没有客流,老板却不愁生意似地,翘着二郎腿刷着抖音。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这边规模还挺大。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小C说这些布匹也是尾货,老板们从佛山、浙江等地的纺织厂把布淘回来,转手卖到全国各地服装厂或者国外。
我心想服装行业链条也真长,纺织厂把布做出来卖给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卖给服装厂,服装厂把衣服做出来再卖给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再卖给店铺,这层层差价养活了多少人。
逛完纺织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银马国际服装城。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进门一堆5元一件的衣服吓到我,原来真有这个价格的衣服,背面商标抠出来一瞧还是名牌。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店员告诉我这些都是瑕疵品,我看线头都没问题,哦原来是染色有问题,比如蓝色混进了绿色,黄色混进了灰色等,不过远看一点不影响。
这边也很萧条,客流没有,店员聚在桌子旁无聊地刷着抖音。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很多店铺都空了,一袋袋的衣服放过道摆着。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小C说之前这里还试过将衣服称斤卖。
我看时间不早,小C晚上又有直播,于是提出送她回去,她租住在附近城中村,一房一厅一个月900左右。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一栋栋民房高耸入云,我说怎么房多人少,那些人都不出来活动么,小C说很多主播跟她一样住在这里,直播都晚上搞,现在大概是在睡觉吧,大夏天的谁出来呀。
村里也有不少服装贸易公司,租几间民房就开搞,招牌上写着欢迎上门直播,长期高薪招聘优秀女装主播。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告别小C我就回家了,才发现这边地铁上全是服装公司的广告,也都在招主播。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晚上没事干刷了刷小C的直播间,左上角显示3939人观看,只见她10秒换一套衣服,从连衣裙到睡衣,从睡衣到帽子,熟练得像工厂里的自动化机器人,妆容还是那么精致,样子略显疲惫。
上网查了下石井附近服装公司的招聘广告,女装主播月薪6-8千。

住城中村的散装女主播

或许比她当年做前台时工资高吧,之前看过一篇写带货主播的文章,说这个行业金字塔效应非常严重,薇娅只有一个,却给人一种人人可以成为薇娅的错觉,戳开光鲜的外衣,底下是千千万万个散装主播,拿着不过万的工资,在流水线上面无表情10秒一件地换着装。

END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HTXav9ZK2yY3Wa893rLbjQ   

谁“吃”了辛巴罗永浩们的流量?

开菠萝财经(kaiboluocaijing)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瑟曦

618大促原本是带货主播该发力的时刻,可罗永浩偏偏特立独行,在大促后才频频“营业”。先是以一句“赚钱没有太大难度”把自己送上热搜,又自曝曾让妻子签名担保近亿债务,全体网友一边为《真还传》将在今年年底提前完结而“欢呼”,一边为他有个靠谱老婆而高兴。
 
不少人一算账,罗永浩3年还清6个亿、1年能赚一两个亿,大主播带货原来这么赚钱?
 
其实,罗永浩还有一条“坏消息”更值得关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抖音电商主播重度参与618不划算。这与辛巴此前的“控诉”如出一辙,6月5日,辛巴在直播间称,一场直播花2500万买流量,但1个小时后观看人数却只有80万人。老罗与辛巴,不约而同传递出一个声音:主播投入产出比不划算,大主播都“没钱”买流量了。
 
在此之前,大众关注的是大主播的赚钱能力和速度、坑位费和佣金比例,但对他们付出的流量成本缺少关注。
 
本文将沿着这一线索,探讨淘抖快三大直播电商平台是如何让大主播陷入“咖位”越大、越需要砸钱的“坑”里的?究竟谁是最强势平台?谁是最惨大主播?
谁“吃”了辛巴罗永浩们的流量?

大主播,也没余钱买流量了?

年中618大促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头部主播的名字身后都挂着GMV数字,反倒是两位看似“坏消息”缠身的大主播颇受关注,一位是因流量投放性价比不高压缩直播时间,而失去“抖音一哥”地位的罗永浩,另一位是公然控诉快手,“花2500万买流量,1小时后却只换来80万观看人数”的辛巴。
“对于抖音电商的主播来说,重度参与618在投入产出比上是不划算的,我自己也只播了一会儿。”罗永浩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说。
“我花的两三千万元去哪了?为什么我给徒弟点关注,你还要我钱?”辛巴在直播间坦言。
“买流量”对于主播群体来说属于标配。主播在平台直播能获取初始流量,同时平台也提供流量推广工具,即主播向平台付费,以获得更多流量曝光。淘宝、抖音、快手都推出了自己的流量“投放”工具,分别是超级直播、巨量千川、磁力引擎。这是平台商业变现的手段之一,也是许多小主播、小商家做直播电商的入场“捷径”。现在,大主播也面临必须花钱买流量,且平台的流量费越来越贵的局面吗?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表示,所有主播都会买流量,越是头部主播,越会稳定地从平台采购流量。而且,“主播从平台采购流量的投入是持续上升的”,一位直播电商代运营公司负责人向开菠萝财经透露。据半熟财经报道,罗永浩每一场直播需斥资百万从平台购买流量。
现在,罗永浩都“嫌贵”了。一家头部MCN营销负责人安然表示,抖音巨量千川投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波动的,在主播、品牌集中抢流量的618期间,“僧多粥少”,价格水涨船高,相当于各家“竞拍”,投入自然高于平时
 
某平台电商负责人宋绍飞也分析,618期间,字节跳动要把流量投放商业化的价值做到最大。他打了个比方,“平时,罗永浩花10块钱买10个人(观看),但618期间,抖音给他的扶持可能没有那么多了,买10个人需要花100块。”
买流量划不划算?头部主播一场直播一般要花多少钱从平台采买流量?
安然坦言,大主播肯定不存在亏钱的情况,就看赚多赚少。
资深产品经理判官告诉开菠萝财经,大主播从品牌方收的坑位费,默认为都要拿去买流量,这是直播带货的潜规则之一。“但凡有资格收坑位费的主播,必须要拿去买量,没资格收坑位费的主播,就是各凭本事了。如果哪个主播把坑位费都揣兜里,那品牌方基本不会再找你了。”换言之,“罗永浩一开播,就躺赚几百万、上千万”的说法并不可信。
判官将直播带货的本质定义为“团购”,品牌们以坑位费的名义,团购了主播几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当用户进到直播间,不是只看某一款单品,品牌也希望主播用抽奖这类运营手段,延长用户的停留时间。
 
至于拿出多少钱来买量,判官的说法是,保底金额是坑位费X商品数。
王晟与从业者沟通后发现,对于抖音、快手两个平台的头部主播而言,把坑位费全部拿出来买流量都不够——买流量的投入比例大概率会是预期GMV的10%
也就是说,如果GMV目标是1个亿,至少要准备几百万投流,当然具体金额有多有少,转化率控制得不好,就亏一点,控制得好,就多赚一点。安然的经验是,其MCN旗下主播每一场用于投流的预算都不一样,她透露,至少在抖音,与直播时平台的直播生态、看直播的人数有关,与主播的用户画像、当场直播的选品(有没有自带流量的福利款、超级品牌商品等)有关。
 
不过,整体而言,头部主播因为粉丝量大、投放经验更丰富,买流量的转化率、性价比肯定优于腰尾部主播。
谁“吃”了辛巴罗永浩们的流量?

抖音:最强势的平台

 

多位业内人士称,在流量控制这件事上,抖音是目前最强势的平台,没有之一。

发展电商,从去年起就是抖音的“司马昭之心”,但当前的抖音依然属于内容平台,进到APP的用户,有看短视频的,有看娱乐直播的,也有为了购物或是被投流引到直播间的。事实是,抖音需要靠引流将用户引到电商直播间,并打造了巨量千川这座流量再分配“城堡”,也是三大平台中最坚固的一个
 
据业内人士介绍,因为抖音电商直播每日在线流量总量是变化的,这座“城堡”里的流量价格便是波动的,CPM(千人成本)如何,非常考验直播间流量投手这个角色。直播间幕后精细化运营包括选品、场控、脚本、投手等,其中投手直接决定一场直播的投流ROI(投入产出比)。安然透露,做得好的投手,ROI能到1:20、1:30甚至1:60,一般的投手做到1:3、1:5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了解平台生态的投手,可能就投亏了。
看起来,抖音这座“城堡”非常公平,主播付钱买量,但头部主播的优势也跟着消失了,进入直播间的人数与其短视频账号积攒的粉丝量不能划等号。安然提到,即便是拥有百万千万量级粉丝的主播也要花大价钱投流,“要不然用户不知道你在直播”,因为用户喜欢看的是推荐,而非关注。
因此,很多非短视频起家的达人在抖音涨粉迅速,粉丝购物心智不见得比头部主播差,即便短视频做得不好,也不影响电商直播间的流量。而过去的头部主播,也需要通过流量投放、选品等,让粉丝从原来的短视频内容欣赏者,转化为直播间的购买力。
而在淘宝直播和快手,投手的重要性没这么高。在安然看来,虽然如今淘系和快手主播也会投流,但这两个平台流量的本质是私域流量,相对普惠,大多数用户的关注逻辑是先主播、后平台。尤其是淘系,主播生态已经形成,像薇娅、李佳琦两人已经强大到能“反哺”淘宝直播APP,平台很难再干预。
 
用户心智一旦形成,很难快速发生变化,这背后的本质差别还在于商业逻辑,快手、淘宝更依赖电商交易,而抖音靠广告,本质是一个流量投放平台。这也意味着,淘快对头部主播的流量控制力不如抖音。
 
不止一位从业者告诉开菠萝财经,对于主播而言,抖音一定是最强势的平台,“一旦把你的流量掐住,你有再多粉丝,也不等于直播间的流量”。与此同时,还要应对另一个“威胁”——各平台在重点推动商家店播,但其中抖音推得最狠。
 
安然从抖音今年一系列的动作分析,抖音真正想做的是“移动化社交时代的天猫”。越是大牌,特别是国际品牌,控价就越严格,据她观察,多个品牌在抖音店播的商品售价,比同一时间的天猫旗舰店的便宜,或赠品更多。
谁“吃”了辛巴罗永浩们的流量?

大主播只有被宰的份?

不可否认,淘抖快当下都在加强公域流量调节的能力,都不希望几个头部大主播在“上游”控住流量。
但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提到,这种局面已经在淘系、快手上演,有了“前车之鉴”,抖音电商虽然起步较晚,不过从一开始就在牢握控制权,控货、控流量。罗永浩“抖音一哥”地位被抢,不排除自然流量的衰减,但作为抖音签约主播,他对“(买流量)投入产出比不划算”的“抱怨”,在安然看来更像是侧面给平台施压、给自己争取更多优惠的权宜之计。
 
“抖音流量是变贵了,但要贵大家一起贵。据我所知,包括罗永浩的交个朋友在内的头部MCN直播电商业务的利润率都不低。”宋绍飞也透露,抖音有一个部门专门辅助交个朋友MCN,再加上权益置换,罗永浩从一开始的投流性价比就好于一般主播。
据判官观察,现在的交个朋友一边扩充团队、招募主播,一边把直播时长拉长,搞车轮战,老带新、让主播之间相互导流,头部主播朱萧木、黄贺、林哆啦、李正外,第二梯队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谁“吃”了辛巴罗永浩们的流量?
罗永浩和李正
直到现在,抖音主播的头部效应是几大平台里最不明显的。判官形容,罗永浩这种量级的头部依然在可控范围内——不但他的成长是抖音官方一手扶持起来的,后续良心带货、直播还债的形象也带动抖音电商的形象更加正面。
判官对快手的判断是,流量一定要平台可控,同时加强单列和极速版,意在用推荐压倒关注,引导流量的大盘向单列、向推荐走。底层的商业逻辑是,流量在谁手里谁挣钱。
在对待头部主播的态度上,宋绍飞认为,快手和淘宝更像,都是一定程度上扶持超级头部,抖音就完全不一样了,策略是不会培养出一个超级头部,更不会培养出一个平台把控不住的主播。抖音不愿意看到1个罗永浩,而是希望平台上能长出100个能量相当于罗永浩1/10的主播。安然也发现,抖音直播带货达人周榜、月榜的前10名,重复度非常低。“(这个排名)说白了就是谁花钱多谁就上榜,对平台来讲,不需要干预。”
沿着这个思路看淘抖快头部主播的生存现状,宋绍飞总结称,直播带货界“双王”薇娅、李佳琦依旧在快速增长;过去“四大天王”里的辛巴和罗永浩已经追不上了,罗永浩今年也疲态显露。
 
他这样假设:把薇娅、李佳琦的淘宝账号封掉,他们一样有影响力,还能在其他平台带货;辛巴虽然减少直播次数、流量下滑,但他是“四大天王”里扎根供应链最深的一个,即便转到幕后依然能活得不错;但换成罗永浩,恐怕就不行了,他个人的影响力和幕后的根基,都还需要修炼。
 
*文中安然、宋绍飞为化名。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xmO2nw_ID2yx20kSN2JK3w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来源 | 花尔街参考

作者 | 林默
正文共24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已获授权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同福镖局立场
1

 

吴晓波和罗永浩运势的分水岭,是从直播带货那天开始的。

 

2020年6月29日,在目睹了自己的宿敌罗永浩首场直播带货1.1亿后,吴晓波也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首秀,开局特别高端的那种。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如果当时,吴晓波能坦然念叨出那套,“我是个精英主义者,就想服务几十万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无用”的台词,相信是没有商家,愿意给他出60万的坑位费的。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但当时吴晓波力推的是,“淘宝将联合吴晓波频道共同为直播提供亿级流量及曝光”。

 

这场直播首秀持续了五个半小时,商家们入坑非常踊跃。但直播结束后,就有商家站出来跳脚,说自己交了60万的坑位费,最后成交额连5万都不到。其中最惨的是某款奶粉,吴老师只卖掉了15罐。

 

在“商业全知全能的吴老师,你为什么不灵了”的追问下,吴晓波老师亲自下场,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十五罐》。

 

在这篇文章里,吴老师为这场成绩低迷的直播,赋予了新的、更有高度的价值——

 

“直播不应该只有‘全网最低价’,不应该只有一种或两种呈现模式”,一场直播的价值衡量,也不应该只有销售额一个尺度,新生品牌获得的巨大曝光和信任背书,将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势能。

 

吴老师的潜台词是,虽然你们在我的直播场里没卖出去货,但是你们的品牌却犹如二次投胎,重获新生。

 

互联网说了这么多年赋能,但这是第一次,得见一个活人,通过一篇文章,就完成了这个复杂的动作。

 

必须得说,那篇文章还是写的颇有文采调性的。

 

在看到满屏转发《十五罐》时,吴老师和他的门徒们也许还在庆幸,你看,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吴晓波一定没听见,时代已经为他关上了半扇门的声音。

 

 

2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精英主义的售卖者吴晓波,将成为说什么都是错的吴晓波。

 

而以直播还债的罗永浩,已经回归了,说什么都很有道理的罗永浩。

 

过去的一周,同样在节目上留下一堆金句的他,和吴晓波一起挂在热搜上。

 

这些金句如果出自吴晓波名下,必定再次招来一片骂声——

 

比如讲起还债的经历,罗永浩轻松地表示,他制定过一个五年还债计划,其实当时还没有直播这件事儿,但赚钱这事儿,只要他想,就基本没什么难度。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仿佛不是他赶上了直播,而是直播幸运地撞上了赚钱小天才罗永浩。

 

很想问问罗永浩,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子弹短信和电子烟吗?

 

比如讲起自己的老婆有多好,罗永浩举例说,锤子岌岌可危的时候,有一笔几千万的银行贷款,对方的风控负责人要求罗永浩的妻子也签字担保。

 

罗永浩立刻打电话把妻子叫到了签字现场。见妻子有些犹豫,罗永浩手一指“签吧签吧”。于是,妻子同成了这几千万债务的还款义务人。

 

这件事,是罗永浩对妻子高度赞赏的重要论据支撑之一,他评价说“我老婆特别好,我让做,她不会当着别人说不做,虽然她觉得这是不理性的”。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对这件事,罗永浩给的最终结论是,“家里有一个靠谱的老婆很重要。很多创业者婚姻关系不好,就很容易出问题”。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听着这些话,我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东北,丈夫对妻子评价依据是——“我让做,她会不会当着别人说不做”。

 

这些话,也对女性又提出了一条新的参考标准——你是一个靠谱的伴侣吗?看你愿不愿意为老公担保几千万债务了。

 

但你看到有人再度声讨罗永浩吗?

 

谁会挑剔《真还传》的男主角。

 

3

 

吴晓波的巅峰时刻,发生在2014年。

 

那一年,“吴晓波频道”上线,此后作为上市主体的“杭州巴九灵”成立,他开始卖课,卖酒,卖年终演讲。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在那个财富代表存在正义,大佬定义人间行为准则,创业就会被高看一眼的年代,吴晓波是商业成功人士和普通人之间的同声传译,不断向人间播撒财富的密码

 

而今日,在直播里重塑辉煌的罗永浩,则多多少少代表了一种反抗资本的胜利。

 

创业时,他无法与资本共谋,在他的单方讲述里,他个人背负的总债务如此之高,也是拜资本的“威逼算计”所赐。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从直播中翻盘的罗永浩,讲的是一个被资本逼到死角,依然能挺身反抗的人物故事。

 

2020年,在吴晓波的首场直播前二十几天,浙江证监局公示,吴晓波为实际控制人的“杭州巴九灵”进入了上市辅导期。

 

如果能在上市辅导期,在2020年最火的直播带货风口上,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上市的助推力和市场的信心不言自明。

 

直播间里的吴晓波是亲善的,做吃播也都是大口且卖力的,是特别重视团结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无用的人”的体验的。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这种团结,一直持续到,一个多月后,吴晓波的第二次直播。

 

不同于第一次直播铺天盖地的批评声音,第二次直播,连批评都没有了。

 

眼见世界上“大部分无用的人”如此不懂得欣赏自己的知识之美,吴晓波终结了对直播的尝试。

 

今天吴老师对媒体说的那番,被骂上热搜的话,特别大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全面地呈现自己的心路历程,全文应当是这样——“我是个精英主义者,也曾经努力想收割尽可能多的人,但是臣妾做不到啊,后来就干脆只服务那几十万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无用,因为他们不看我的直播”。

 

不同于留下几句恶毒的酸话,退回精英圈的吴晓波,长在时代审美上的罗永浩,正在努力扩大自己的边界。

 

一年前接受GQ采访时,罗永浩说,“自己更大的计划是要‘彻底破圈’。破圈就是粉丝数量五倍、十倍的增长”。而“最好的破圈方式是娱乐脱口秀,场场都是请娱乐明星”。

 

他蹭娱乐明星增长粉丝的路径也经过计算,“(爱豆的)粉丝就会一定的比例很容易就转化成我的粉丝……那么一年录上50期,我觉得我破圈能破五到十倍是没有问题”。

 

罗永浩想破圈去占据的那大批量的粉丝,是他心中的谁呢?

 

吴晓波和罗永浩的运势分水岭

 

反正几年前,在锤子手机的发布会上,罗永浩曾哽咽着对自己的铁粉说,“如果有一天我卖了几百几千万台,如果傻X都在我们的手机,你要知道这是给你们做的”。

 

世界是个旋转门,大家轮番进场,又被轮番扔出场外。

 

时代的骗子和傻子,就在轮盘中交换了他们的角色。

– END –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Rmr-a2vXuUH5zIAv8mD1pw

我参与的1000场直播里,三分之一在卖假货

「核心提示」

618前夕,头部主播薇娅、二驴带货翻车被嘲,老戏骨张晨光直播带货过程中,因售假争议被骂哭。亲切的主播、惊人的低价、夸张的话术、躁动的下单氛围、信誓旦旦的正品保证,直播带货是当下最流行的网购方式,背后涉及到直播平台、电商平台、主播、品牌商家、中间人、消费者等多方,利益江湖里各取所需,售假、翻车频频出现,被割的永远只有消费者。
 
来源 | 豹变(baobiannews)
作者 | 马慧
编辑 | 邢昀
 
在一个刚开播13天的直播间里,一件原价599元的烫印潮T直接被砍到99元。柳玫立马下了四单,她默认这是她要找的潮牌BOY London。
衣服款式一模一样,直播店铺的名字是BOY潮牌,如果忽略后缀axz的话。柳玫也听到主播说,是正品,而且假一赔三。
拿到货后柳玫才发现不对劲,后背的标签不是BOY,而是BOYaxz,这也成了商家的说辞,“这不是假货,我们三标齐全,是boyaxz”。
相似的话术出现在珠宝金器、潮牌潮鞋、一线护肤品等直播间。
有人发现直播间在卖国际大牌“拉夫劳伦”的polo衫,价格是原价的2折,主播保证正品,并称可以专柜验货,但去专柜验货后被断定为假。在购买金器时,主播在直播间称可以去专柜更换款式,但拿去专柜往往发现含金不足,一烧就有白色泡沫。
这也是直播间常见的套路,以“回馈粉丝,福利价,低价促销”为由大幅降价,为了增加可信度,支持专柜验货、假一赔三、7天无理由退还,甚至有潮牌授权书、代理商证书,和营业执照等。
但这些信誓旦旦的话都无法保证是正品,或者是你以为的正品。
相似的操盘手法还有在直播间含糊其辞,不点名logo,只暗示是大牌、正品,最典型的是上海首个被捕的直播带货网红,以“香奶奶”暗示,标榜是同款,售价只有正品的百分之一。
或是伪造授权证书、直播间logo、海关报关单,谎称取得国际潮牌授权带货。
在罗永浩羊毛衫事件中,罗永浩团队检查了品牌授权书、经销商授权书、正品检验报告证书,但这些都是被伪造的文书。
资深电商直播人士许柏告诉《豹变》,伪造授权书是直播带货的重灾区。围绕在头部主播周边的大小商家,为了被选上直播间,甚至联合二手中介(商家和主播的中间人)造假。
打信息差是假冒国际潮牌的一贯方式,成本小、取证难。2020年5月,南京警方接到有人冒充国际大牌在直播间售假,该店铺称有授权,并有相关报关单,警方先在该品牌的认证平台上求证,后向海外潮牌核实,直到该海外公司和关联公司发表声明,前后用了一个月,才进行抓捕。
这与薇娅后来的Supreme事件相似。许柏告诉《豹变》,薇娅取证的办法是给Supreme发函取证,但能不能得到回信也难说。
我参与的1000场直播里,三分之一在卖假货
头部主播的带货风波,可预见这个新兴行业的诡谲。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达到6.17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占比一半,为3.88亿,而在电商直播中有购物历史的用户超过六成。
但另一个数据也显示,直播投诉飞速增长,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受理了2.55万件投诉举报,其中直播带货占到8成,重点问题在质量不过关、极限宣传引导冲动消费和退货难。
在黑猫投诉上,搜索“直播 假货”就有1294个结果。
在二驴带货的朵唯12Pro翻车后,黑猫投诉上新增了许多二驴卖假手机的投诉。这款号称原价4999元三摄手机,在直播间被砍到899元。如果不是朵唯12Pro被曝出与备案型号不符,且并未在朵唯官网上架,仅一款手机就将为二驴带来数千万的业绩,这笔业绩将由主播二驴、供应商深圳市优购时代和平台方等分成,而贴牌机由消费者买单。
 
直播带货的兴起,滋养了带货主播、商家和平台。
 
在直播带货的新生地上,平台方给流量,主播给口才,商家给货,消费者买单。大家在同一个利益链条上,依附共生又相互博弈。平台想促成更高的交易额,一些商家想赚取更多差价,甚至不惜在货品质量上动心思,而部分主播为了骗佣金,以“纯佣”拉到商家,又以刷数据、高退货量走单。

一个新生的行业免不了乱象,同时也带来监管的收紧。
 
最新震慑主播行业的消息是,法制日报近日一则“主播售假最高可判10年”的发文。有关直播带货的细则也在细化。2021年3月18日,中国广告协会甚至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选品规范》,给出4个步骤作为主播的选品参考。
 
直播平台方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二驴夫妇手机翻车事件曝光后,快手平方宣布“假一赔九”,3倍来自主播,3倍来自品牌方、商家,3倍来自快手电商,这一单可能就需要赔付数亿元。
许柏也吃过假货的苦头,他是商家和主播的中间人。此前因为联系的多个老牌商家公然售假,寄到直播间的是真品,但发出去的是假货,最终导致公司信誉破产。
他告诉《豹变》,在他协调的1000场短视频直播带货中,有三分之一是知假售假,主播也知情。甚至形成了“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发假货”的区域性套路。
以下是他的口述:

我参与的1000场直播里,三分之一在卖假货

“一线城市发真货,
四五线城市发假货,二三线随机发”
我是电商代运营公司的,通俗来讲,一边对接商家,一边对接主播。
对接的商家一般是传统电商的旗舰店,但我私下也会接一些平台的直播活。算下来,我总共接手了数千场直播。
我们算是谨小慎微的,一般只对接旗舰店,授权店、经销商店我们直接滤过,但就算这样,在2020年618,我们还是被几个老牌商家坑了。给我们的是正品,结果发货发出去的是假的,商家直接拿钱跑路,我就被主播拉黑了。
这还是一家4年品牌旗舰店,缴纳过10万保证金,这样的店铺我们会默认资质,不再进行审核,没想到,商家在2020年年初资金链遇到问题,到618发完假货直接拿钱跑路了。
我参与的1000场直播里,三分之一在卖假货
很多新兴直播带货平台的保证金只要一千到两千,商家可以干一票就跑。这天然导致假货更多。
我们判断假货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从店铺类别判断上架产品的真假概率,只要不是官方旗舰店,一律按假货处理。
在我的眼中,比如阿迪达斯,只有阿迪达斯官方旗舰店是正品,其余都是假的。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旗舰店只有一家,专卖店、授权店有数百家。我们只认可这家旗舰店。
就算是真的阿迪达斯鞋,只要放在非官方旗舰店里,一些大主播比如罗永浩、张庭就不会卖。
下游经销商太难把控,所谓的品牌授权、保真,90%都并不可信。
我们知道的情况是,国际大牌会在国内授权,但授权公司在下放的过程中,链条太长难以保证真假了。比如真A公司的大股东另开一家公司B,B作为A的分销商,B和A签合同,保证供货正品,但B真假混卖,遇到懂行的,说自己有渠道拿到正货,不懂行的称自己有授权。就算出事,B跑路即可,一般注册资金100万,实缴5万。而B在开店前,往往就另找了法人代表。
在直播间,所谓的品牌授权、代理商就没有保障性。更别说这些还可以造假。
我对接过一位阿迪卖家,他的售价仅是正品店的3~5折,他直接告诉我是假货,为了避免被抓就混着卖,选择性发货。比如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发假货,二三线随机发。
这样的商家往往是真经销商,手上有一批真货,就算没有,他也会去旗舰店买点。如果他卖出去100件,手上可能有30件真货,还有70件去莆田拿货。
很多小商家都认识同一家工厂,谁有需要,直接从源头调货,假货源源不断。比如一个厂商有3万库存,同时联系10个店铺走货,卖掉200件,就发走200件。量到1万件,给28折,2万件就给25折。
如果被发现要退货,一概不退(或是买运费险包退),投诉多了就跑路,很多店铺过几个月就没了。
但事实上,投诉量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
首先是假货很真,另外要证明假货需要鉴定,鉴定的难度大,比如说鞋子,一般和正品无二,而且非官方的鉴定结果不被官方承认。很多新兴直播平台对假货的态度也含糊不清,一些直播平台要收取每单5%~6%的抽成,退单多也意味着利润丢失。
退一步说,比如卖了100件假货。只要不闹太大,那一般只有30个消费者来索赔的。就算赔三倍也没事。因为假货利润高。
假货的形式也很多。我们碰到过新老包装随机发货, 比如一些去屑、美白、抗皱的产品,商家给我们的包装没有添加违规成分,但发到消费者那里的货,包装可能被称为新包装,上面是有添加违规成分的。这就需要消费者有眼力,不然很难注意到。
这跟发假货是一个道理,给主播寄真货,发出去的是假货。

我参与的1000场直播里,三分之一在卖假货

“我做的一千场短视频直播里,
有三分之一是你情我愿卖假货”
说实话,我们不是完全排斥假货,但商家需要先和我们通气,提前打好招呼。
如果是假货,我安排找愿意卖假货的小主播。2020年,我做的一千场短视频平台直播里,有三分之一是这样,大家你情我愿的,就像有些平台直接卖山寨货,用户也买单也一样。
相比之下,头部主播非常注重口碑和名声,他们有自己的招商团队,负责选品,确保品质过关,他们不会主动售假,往往是被商家欺骗售假,其中还包括二手中介。
我参与的1000场直播里,三分之一在卖假货
大主播的直播带货频率可能达到一天上千个品,人手忙不过来,所以他们会找二手中介公司。这些皮包公司在微信群里发广告,找品,二手中介要先审核品牌,但为了拿中介费,二手中介还会配合品牌方造假、报价,比如做海关的报告单、PS红章。
重灾区是国际品牌的授权书,包括护肤品、服装。像薇娅这次Supreme事件,事后大家都知道Supreme没有联名,但事前她怎么判断呢?发函去国外吗?也不一定有人回。况且这是平台推荐的,传统电商平台的旗舰店就意味着不用审核。
这些头部大主播需要关死自己的缝隙,才能不让商家有可乘之机。比如说,你让我200万买李佳琦一个直播间的坑位,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我的下游客户愿意买单的很多,出200万可以卖三五百万,就算只卖200万也是去库存。薇娅、李佳琦的选品很严格,有很多资质就要让中介帮忙完成,或者是打点。
除了头部主播,一般主播对假货的敏感度都没那么高,她们没有审核假货的能力,就算卖了假货,也不会被大众关注,他们不会管。就算分辨出来了,坑位费就摆在面前,这个钱赚还是不赚?
事实上,能带假货的人有时候反而更受商家追捧。商家会想,主播连假货都敢卖,还卖得好,那我还不赶紧上门求合作。而粉丝更有叛逆心理:谁骂我偶像,我就偏买。
直播带货的节奏太快了,头部主播一天带那么多品,就算有几十人的资质审核团队,也忙不过来。
很多时候,大家只看成熟平台的旗舰店产品。这些成熟平台要求缴纳的保证金高,一旦发现造假会被扣款、扣分,对商家来说造假成本太高,这样的平台假货少,旗舰店可以做到90%正品。
新平台上相对更乱,当然平台也想卖真货,鼓励大品牌做小店入驻。但是入驻门槛低,对商家来说,售假成本低。
(文中柳玫、许柏为化名)
你在直播间买过什么假货吗?
 
【 THE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MIvC1AfJfZBHDhKzS1B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