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政策扫盲①:推优和自荐的区别?

 

备战中考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在于日常的积累。作为家长要想助力孩子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第一步就是得提前做好功课,深入了解上海中考政策的方方面面。

 

因此接下来的时间里,小编会系统地为大家梳理一下上海中考的相关升学政策,以便低年级以及2021届新初三的同学和家长们参考和理解~

 
 2021上海中考录取流程图 
上海中考政策扫盲①:推优和自荐的区别?
(看不清楚,点开看大图哦)
 
以上是上海中考录取的大致流程(仅适用于2021年),图中所涉及到的中考名词,小编将为你一一解读~
今天是系列①:推优/自荐是什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推优

全市65所市重点高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包括本区的)拿出20%-3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全市各区(但不一定每区都有,每年4月中下旬教委会发布推优计划,到时候会有各区分配明细),每个区综合一下分到本区的各校推优名额总数,按区内每个学校的考生人数均衡分配到每个学校(考生多的分的多,大概占每个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的7%),然后学校根据所有考生初中四年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平常考试成绩、获奖情况、在本校的人脉等)把推优表格下发到具体考生手上。
推优流程图:
上海中考政策扫盲①:推优和自荐的区别?
获得推优资格的考生要做的是:
 
1、在5月份规定时间内登录上海招考热线填写提前批志愿(一定要在本区有推优名额的学校),一共两个,1志愿和2志愿(2志愿基本没戏);

2、在规定时效内把考生的推优表格、其他相关信息(主要是一模、二模考试成绩、获奖情况等)送到填了志愿的两个学校;

3、然后开始焦急的等待,6月初上海招考热线就会发布自招预录取名单
4、如果被预录取了,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复习迎接中考了,中考成绩出来后,只要考到市重点提前批最低录取投档分数线,就可以进入被预录取的高中,其他志愿就和你一点关系也没了;(注意一旦签约后,就不能反悔了,不管你中考分有多高,一超过最低录取分数线,只能进这所学校,除非你准备来年再考或出国、辍学等总而言之根据以下顺序:提前录取志愿—零志愿—名额分配招生—1-15平行志愿 ,一旦符合了前面类型的志愿,就不可能再享受后面的志愿!)

5、如果你没被预录取,还有一次补填机会,在没招满推优学生的学校中在选一个,然后重复2、3、4步,只不过这次等待时间不长。

6、如果还是没被录取,那真可惜,你浪费了一次别人求之不得宝贵的机会(所以在挑选学校时要权衡利弊),那就等待零志愿吧!

自荐

 

由76所市重点高中和市级特色高中(包括本区的)拿出10%-20%的招生名额,在全市范围内自主招收优秀生源,像一些名校(上中、复附、交附等)2、3月份开始的选拔就是自荐的前哨战,原则上每个考生都可以参加全市任何两所重点高中的自荐行为,不过还是自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免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自荐流程图:
上海中考政策扫盲①:推优和自荐的区别?
自荐看重的是考生的竞赛成绩、获奖情况、一、二模考试情况,还有你在该市重点学校的人脉情况。自荐表一般由在读学校提供(个别市重点高中有专门自荐表,要在网上下载),然后步骤跟推优的1、2、3、4步基本差不多,如果没被预录取,也是去等待零志愿吧!

推优与自荐的区别

上海中考政策扫盲①:推优和自荐的区别?
注意:推优和自荐考生只能二者选其一,不能同时参加。复读生不能参加自主招生,只能裸考。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大家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在下面留言,更多上海中考政策扫盲的文章,近期会持续更新,大家记得关注哦~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kz9IUgvEUix6Ta8H1O6I3g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新中考体考实施方案的部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19年4月,上海市教委制定发布了《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并宣布自2017年入学的六年级(也就是2021年中考)起实行该体考方案。

新方案原文较长,小编给大家提炼一下改革的重点:

一、总分、结构及分值均保持不变

中考体育考试总分仍为30分,仍由15分日常考核分值+15分统一考试成绩组成。

日常考核分值仍由《体育与健身》学科考试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结果两部分组成。《体育与健身》考试成绩满分仍为6分(七、八、九年级各为2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结果满分仍为9分(七、八、九年级各为3分)。(评分标准见文末)

二、统一考试四大类别不变,第一、三大类可选项目增加

第一类项目中新增了1项“4分钟跳绳”,第三类项目中新增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武术”这四项,第二类项目删去了1分钟跳绳。

(标红处为新增可选项目)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三、统一考试中部分项目评分标准有所调整优化

 

新方案对篮球和足球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对新增的4分钟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武术,研究制定了测试方法和标准并进行试测,其他项目评分标准保持不变。(评分标准见文末)

 

四、延长统一考试周期至每年5月10日,并完善相关考务工作

 

针对本市的天气特点,新方案适当调整了统一考试周期,将截止时间由每年4月30日延长至5月10日;具体时间由各区选定,每位考生所选的四类项目必须在当天内连续完成(游泳及网球项目可另定)。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应安排在当天考生的最后一个测试项目进行。其它项目的考试顺序由各区自行安排。

 

五、在市级及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考生可申请统一考试免考(比赛项目按年度发布),通过后,其统一考试成绩按满分(15分)计算

 

统一考试项目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日常考核项目评分标准
《体育与健身》课程每学期考试成绩取各单项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学年考试成绩取两个学期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后,按以下规则换算:
85分—100分得2分;75分—84分得1.5分
60分—74分得1分;59分以下得0.5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2021年上海中考将实行新体育考试方案!总分不变,可选项目增加!(附评分标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icN9vGHpLUfzW5U5QsurQ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

全文共1516,阅读3分钟获得知识升级

课代表的话:

最近,课代表注意到中考政策又双叒更新了,其中关于体育的改革格外引人注目。虽然新的《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法案》在2019年就颁布了,但根据其中的规定,2017年入学的6年级初中生将成为第一届新考试方案的感受者。

 

换句话说,2021年初三毕业的同学们,你们是第一批感受新政的“神选之子”~新政策会带来什么新变化?课代表为你带来了全面解析!

 

 
新法案在许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下面的重点请注意~
 
变化一:你可选择的项目增加了!
 
统一考试总分仍为30分,仍由15分日常考核分值+15分统一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常规考试项目仍然保持了四大类,但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项目数。
 
比如擅长跳绳、羽毛球等运动的同学可以松一口气啦~因为今年你的擅长项目已经可以报考了!
 
第一类项目新增了4分钟跳绳选项
第三类项目新增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武术选项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标红部分为新增可选项目)
 
关于新增项目的评分标准和场地设置要求,课代表也帮你整理好了:
 
(1) 跳绳采用电子测试,确保0误差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2) 乒乓球需每名考生连续击球30个,仅有一次机会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考试时每名考生需连续击球30个,且只进行一次测试。因发球机原因造成的考生失误,允许重新测试。
 
考试从发球机发出第一个球并落到考生反手位台面的瞬间开始计数,计算考生成功的累计次数。测试分数=Y×4(Y为击中次数)
 
计分标准如下: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3) 羽毛球要求连续击球20个,只有一次机会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羽毛球考试场地示意: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考试由羽毛球发球机送球,频率为20个球/分钟,每名考生连续击球20个,且只进行一次测试。
 
(4) 网球考试仅有一次机会,需连续击球12个
 
网球考试采用23.77米×8.23米的标准单打网球场,发球机放置在底线中点区域,球落在发球线后50厘米×50厘米的正方形正手击球区域内。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考试时考生需站在对面底线适当位置,用球拍以网球正手技术将落地一次的球,击过网至单打场地规定区域内。每名考生需连续击球12个,且只进行一次测试。
 
(5) 武术考少年连环拳,评分标准很详细
 
武术考试应设置在长不小于14米、宽不小于8米的场地,考试内容为少年连环拳,评分标准如下:
 
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考试变了!各项运动标准如何?什么时候考?谁可以免考?帮你整理好了!
 
变化二:考试周期延长了!
 
新规提出,针对本市天气的特点,统一考试周期将截止时间由每年4月30日延长至5月10日。
 
变化三:来看看你是不是“体育免考生”?
 
新规允许在市级及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前三名的考生申请统一免考,通过后,其统一考试成绩按满分(15分)计算。该类考生名单由各区教育局确认后报市教委公布。可认定免考的体育比赛项目按年度公布
 
 
针对明年的考试,准高中生们做好准备了吗?体育锻炼并不应该成为应付考试的无奈之举,加强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骨骼、肌肉的生长,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
 
比如夏日的热门运动——游泳,可以帮助你塑造良好身形,增强心肺功能;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可以预防近视、健脑益智……所以快快抓住暑假的黄金时间,从今天就开始动起来吧~
 
最后的最后课代表小提醒:夏季运动也要注意安全!游泳前做好拉伸,防止肌肉拉伤、抽筋造成溺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防止中暑与肌肉僵化,保证科学健康地运动!

2020年上海230所高中分数线排位表!

2020年中考已划下句号,全市所有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都已公布!对于初中其他年级的同学们来说,今年各校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择校参考,找准目标学校,接下来的学习中就要朝这个分数去努力了!今天小奥老师整理了2020年上海全市230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制成排位表,供大家参考!

说明:

1、这里的分数线指的是各高中在本区的录取分数线,即1-15志愿分数线,也叫作平行志愿分数线。

2、部分学校如华二附中、华二紫竹、交附等,在所在区没有1-15志愿招生,则取的该校在该区的零志愿分数线

3.须注意:2020年中考满分为630分,2021年中考满分将为750分,增加120分(历史、道法各60分)。

2020年上海高中录取分数线排位表
2020年上海230所高中分数线排位表!你想去的学校,要考多少分?
2020年上海230所高中分数线排位表!你想去的学校,要考多少分?
2020年上海230所高中分数线排位表!你想去的学校,要考多少分?
2020年上海230所高中分数线排位表!你想去的学校,要考多少分?
2020年上海230所高中分数线排位表!你想去的学校,要考多少分?
(点开图片放大查看)
经过分析发现:
1、除了极个别学校,绝大多数学校的分数线,相比2019年都有所上涨而且头部学校,分数线变化较小,分差波动大多在个位数;中后部的学校分数线波动则较大,上涨2位数的非常多
2、四校的分数线依然高居最前列,均达到600分及以上。四校名声在外,一直深受上海学生和家长的喜爱,高分数线也是正常的。
3、华二两个新校区首次招生,表现非常不错,生源质量相当之高。今年首次招生的学校中,华二普陀的分数线就达到594.5,直接杀入前10位;华二宝山校区表现也不错,分数线为587.5分。
4、区重点第一为上外闵外,分数线为579.5。这个分数线,超过了上财北郊、大境等市重点高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sccHAuYSxTUJ0RbN3-ONw

准初三生存指南

:13500回复:135
发表于1秒前作者:匿名
序言:
来自一个卑微的2020上海初三毕业生…这个月在上海中考公众号看了很久,发现很少有给准初三的建议的,那我就来给学弟学妹一点生存指南吧。提前声明:我没有恰饭。先介绍一下我,一个浦东的普通公办学校,你们可能听都没听说过。不过不要紧,即使你们也不是在知名的学校,也可以考到高分。加油!
一、招考篇
当然是要靠这个公众号了[旺柴]平时闲着有事没事都来看一眼,就算没有啥正经消息,还有言情小说呢[旺柴]。分数线,计划人数,中考报名,自招之类的信息都有。报名一般是12月,一模一月初,高中开放日一般三月(但早的也有,并且可能提前一年就会有,记得关心好自己想去的学校信息),提前批+零志愿计划数出来和拿推优资格一般四月底五月初,体育考试四月底左右;
二模四月底五月初,自招正式报名+填志愿五月中旬,综合面试和填裸考志愿五月中旬,政治五月底,六月就中考了。一定要提前决定好自己要走哪一条路,不要像我一个裸考生(自招渣渣)还误打误撞被预录取了结果…咳咳,又扯远了。(所以我后面的基本都是针对裸考生的建议)不过好像你们的招生政策和我们不太一样?总之你们要自己经常来这个公众号看看啊[旺柴]。
二、刷题&学习篇
还是要靠这个公众号的小店了。店名:拾仁有物。我下面提的基本上店里都有,没有的去某宝某东找。(给小编疯狂暗示)
一模卷,二模卷,中考试卷这种陈词滥调我就不说了,基础知识掌握后至少每两三天做一整套(语数英物化)。值得一提的是中考试卷——特别是近几年的文科试卷,最好能做到答案能背下来的程度。
中考试卷千万不要随便就做掉了,找个合适的时间(一般是寒假或者第二学期)给自己用来考个试,预估一下,和一模二模一起用来参考填志愿。自己区的模拟卷也可以留一留,考试前两周给自己检测预估。我还有个习惯是把买好的装订好的试卷拆开来做,不仅方便而且更有仪式感(但是千万别乱塞!亲身经验)
关于语数英物化,想来这个暑假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主要还是抓基础,那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是点击和考纲词汇。如果你们买到2020年的点击,仅供参考,我们的教材不一样。之后2021版出了一定要尽快换新的。要求背诵的原文,所有的课下注释,翻译,阅读指南,不说一字不落的背下来,至少能踩到每一个重点地说出来。
后面附录实词虚词也可以整理一下。听说以后没有考纲了,如果这样那就得回归书本,把之前所有的书本上的文言文整理一下。要练习课外文言文也是用和点击一个系列的,一本封面黄色的,名字好像就叫课外文言文点击,和模拟卷一起每天练几篇。这样文言诗文部分就没有问题了。
顺带也按照去年的考纲并按题型整理一下现代文各种答题套路,(问自己的语文老师,翻自己以前的笔记)按照模拟卷中考卷把各种思想感情和主旨整理出来。每天模拟卷也做个几篇。这样现代文基本就没问题了。作文后面会说。
安利一下活页大法,写错了也不用撕纸,直接换一张,也不用担心顺序写错。但还是一样,千万别乱塞!考纲词汇之后还要过好几轮,暑假这一轮主要也就是基本记住并掌握用法,先按上一年的教学基本要求来背默,同样活页大法。然后再背默有一本中学生世界的小红,单词,用法,短语,句型都要整理的。
小蓝主要是留着考前最后几轮的。阅读听力主要还是平时多练,每天做个一两篇,整理一下思路。作文也是等会讲。理科先靠教材,先看九年级教材的大体内容(基本就是中考范围),知道要考点什么知识点。再把以前的和九年级教材的每个犄角旮旯的细小知识点都看一遍,对自招和初高衔接可能会有点作用。
然后就是一课一练+第一作业+上海作业的组合,题目基本上都比较基础,适合初练。每天做一点(基本都是每天两三篇),难题可以先稍微跳过一点,之后再来攻。如果你能做出来当然最好了。模拟卷也是可以难题先跳过,简单题狂刷。如果你基础知识都过了一遍了,那么可以把上述的难题做一做。
要专练难题,交大之星和华师大出版社的挑战压轴题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其实我自己当时虽然计划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只把基础部分里的基础部分做到了(也就是点击和考纲词汇),顺带一知半解的狂刷了一点文科题,理科也只弄了弄数学,暑假开学时几乎啥都不懂,本以为理化会废掉,其实后来居上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课上一定要仔细听!做好笔记!后面进一步提高,就要靠开学后你们自己和任课老师搞了。
一开始弄不懂很正常,但大部分人的飞跃期在11月底12月初,三月底四月初这两个时间,如果你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什么突破,一定要重视了,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其他时间基本是努力保持水平就可以了。
说到语文和英语的作文,我对作文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但一定要记得几点!第一就是审题!语文作文题目的主体词决定你能写什么,修饰词决定你应该写什么。比如有一种甜,甜代表你要写让你感到甜蜜、幸福的东西,有一种表明你只能写同一种“甜”的情感。
当然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要写甜偏写苦,要写一种偏写几种。但最后都是要归到有一种甜,苦净要甘来,几种甜最终归到一种。并且!我不敢保证会有高分。还有很重要的是真实的情感,今年中考我没有用什么新颖的题材,很高的技巧,但是我赋予了真实的情感。根据我的语文分数来看,大概我的情感得到回报了吧。英语作文审题就更重要了,题目可能会长,但每个不论英语还是中文字都要看过去,选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出题者意图中的中心,离题了可能至少五六分就没了。
无论什么作文,开头结尾一定要点题。不用完全直接照抄标题,只要让批卷老师知道你是知道要点题的。在这里我也顺带提一句,文科试卷从来不在乎你怎么想,只在乎出卷人和中心组的批卷老师怎么想。不要太过纠结或者杠某个答案,只要知道,这样写可以拿分。这样对于长远虽然是不利的,但是对于只有不到一年的你们,这是最好的选择。
语文作文有一本参考材料出的挺好的,叫“20XX年上海中考作文评析”,是考试院出的,每年都有。可以看一下批卷人喜欢怎么样的作文,照着这种风格仿写(但千万不要照抄,背作文,这里的作文甚至你写的和他有一点像都不行,很容易被当成抄袭)。
关于政治(道法),开卷考试,选择题靠平时多练,简答题靠对每个知识点在书上的位置的熟悉程度,填空题靠小白本。强烈感谢一下我们学校的ll老师,考试前整理了将近五六十页的材料带去考场,基本上有这本材料的都能50分钟左右写完,并且大部分都是优。你们要加入分数,花在上面的精力会比我们更多,拿到满分也不足为奇。
关于历史,既然考完了,那就不要再管了,考的好的不要沾沾自喜,考的不好的给自己鞭策自己的动力。然后把它忘记吧。
关于体育,我自己也没怎么好好练(感谢考试院送了15分),我没啥发言权,体育大神评论区补充吧。
关于杂七杂八的其他分数 我们都没考过 靠你们自己和你们任课老师了
关于自招,我就是个渣渣,虽然提前录取了某学校,但我甚至不知道我是怎么进的,笔试面试都炸了。唯一能说的就是有一套交大出版社的自招书,以及各种公众号资源的真题。大神评论区补充吧。
关于分班考&高中阶段学习,我自己还自身难保着,还是大神评论区补充吧。
关于补课,我个人初中阶段没补过,个人感觉,如果要上裸考的大课,没啥意思,讲不了什么很提高的东西,不如自己搞一搞,校内课上好好听,更何况现在还有空中课堂。上大课不如空中课堂和网课。如果是小课,一对一这种,弄一弄提高的东西,真实地告诉你的老师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弄。
个人认为这种不用一直上,一两个星期上一次就可以了,自己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一般不会很多的。如果是上自招课,我感觉可以理解,因为我个人没上过,感觉自招的东西一窍不通。(当然可能是我太菜了)
三、心理篇
心理其实才是这个暑假最应该调整好的,详情如下:
第一个是要找准自己的水平,并由此立下目标。结合你以前在校内排名,主要参考初三第一次月考,先定下一个比较实际的保底目标,同时定下一个你感觉能达到的,自己最理想的目标。
以这个理想目标,去鞭策自己继续努力。比如在浦东,第一次月考考了上实的分数左右,给自己留下进才建平的保底目标,理想目标就是四校。不可以跳的太过厉害,比如(不是比较好的)区重点直接跳到四校目标,这样眼高手低,反而会在最后让你心里难受,而且会自暴自弃。
正确方式是先定下保底目标比如东昌高桥,然后一步步来每一次考试给自己实力提升,同时目标提升,川中,洋泾,上实。但是记住!是在实力提高的基础上提升目标。切不可眼高手低!但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这个度一定要把控好。
第二个是要找准学习的时机。人家在提高的时候,如果你在玩,在浪,人家在保持实力的时候,你想提高,可以吗?可以。这样成功的人有多少?有,但是很少。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些孩子在最后三天突然开窍想好好学了,这样的孩子虽然终于有了一丝希望和学习动力,但最终大部分的结果都是没有时间了,来不及了,其实是最可悲的。
第三个就是用现实实际给自己学习的动力。虽然说理论上进了不好的高中也有机会考好的大学好的专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一千个人里有一两个就算多的了。而在好的学校,千分之一两个不过是零头而已。例如,上中99%的一本率,一半多进复旦交大,还没算清北和同济华师大以及外地985的,而在最后一名的普高,可能进一本都是难题。我想这一点,足够大部分人鞭策自己去好好迎接中考了。
最后,其实到了中考的时候,大部分的题对你们来说都不会难,那比拼的除了实力之外,就是谁更细致,谁更有气势,谁被幸运女神眷顾了。在发录取通知书前,始终相信自己!相信命运!(我从来不相信打破命运这一说,因为打破命运这件事会被我书写进我的命运)
总结:
感觉自己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废话。总而言之!上海的中考非常重要!进了哪个高中,基本你的大学就会是某个档次!
最后,我相信你们都能埋下一颗种子后,经过不容易的浇灌,很带劲地生长,最后有一种甜![旺柴]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rG1MVFoZtjdXA7HYbGyX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