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还是炒股?决定了不同的股市人生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把投资股票和炒股当成一回事,甚至你要是说自己是做投资的,别人根本就不明白,讲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啊,原来你是炒股的,直接说就完了呗!”

尽管有些约定俗成的意思,但从本意上来说,投资和炒股还真不是一个逻辑。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股市人生。

投资,就是在投入资本,可以分解成两个意思。一是“投”,“投”字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投的时候,想的并不是带回来什么,而是要命中那个目标。第二个意思是“资”,也就是资金,这是“投”出去的标的物。投资,就是把资金投出去,最重要是准确地命中目标。

炒股,首先在于“炒”字。“炒”字的解释是“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不断翻动使熟”。“股”,自然是指股票。两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就是不断地买入、卖出股票,达到获利效果。

投资是要把资金放到最合适的标的上,而炒股则并不一定是找到好企业,只要能炒得起来,垃圾股也可以飞上天。事实上,妖股横行,完全脱离基本面的事情,每年都会有,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当然过了风口,这些妖精都会被打回原形,只留下一地韭菜在风里凌乱。

股票有两种基本价值,一种是企业价值,一种是交易价值。对投资和投机的划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赚企业成长的钱才是投资,赚市场交易的钱就是投机。在实践中,单纯的投资和单纯的投机都不是太多,大部分人都是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是更偏向哪一端的问题。

炒股,显然要归到以投机为主的行为里。大部分被炒的股票,还是有一定基本面向好因素的,不管是编故事还是短期业绩爆发,炒作的人总要有一个吸引力足够大的噱头,才能把股价拉起来,最后再找个噱头来成功套现撤退。这种机会的把握(有时候,机会也是人为创造的),可以把交易价值尽可能最大化,短期获利往往都是比较大的,但如果节奏没有掌握好,亏起来也一样会非常惊人。

投资,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如果正在买入的并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没有那么好的流动性,这种时候的感受才是最纯粹的投资者心态。想一想,在现实中一个朋友想和你一起创建一家公司,或者是他的公司想邀请你入股,你最关心的会是什么?

真金白银投进去,遇到问题根本没法及时变现,如果做失败了就会血本无归,这种残忍才是投资的真相。绝大部分人在现实中的投资都是谨小慎微的,会更加关心产品性能而不是题材,更加关心客户需求而不是报表。

甚至可以说,在这种非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中,投资人几乎是没有估值概念的。都是直接算每年分红会是多少,多少年能够回本等等这些基本问题。若干年后,投资的收益也是因为企业真真切切实现了自由现金流的增长,而不是哪个接盘侠出了几倍高价把你的股份买走了。现实中这样的傻子太少了,总是期待傻子出现的人,往往会比传说中的傻子更傻。

投资是件非常朴素的事,就是用好价格买入好企业,然后耐住寂寞,让那些优秀的企业家替你赚钱。但大多数人都不会习惯这种单调的盈利模式。有的嫌太慢,有的嫌无聊,还有的原本还在坚守,但也渐渐在他人的嘲笑中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其实,市场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只要回归初心,就不会犯下太严重的错误,更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

别看着那些被估值推高的股价而眼红,更别为了利润在涨而股价不涨而懊悔,就像我们是在做一个没有交易价值的企业,只能靠自己的产品一点点赚取利润,并最终靠分红来兑现收益。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会在市场中过分浮躁,日积月累,我们必将是最后的收获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W3aoxmaDWe9DvlpWl3R3w

大跌时的几大危险错觉,让你血本无归!

在下跌的环境中,总有两种相反的声音——赶紧加仓和割肉止损。小散到底该怎么办?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认为,关于股价,人们有很多愚蠢和危险的看法。他在自己的著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这样写道:

 

关于股价为什么上涨或下跌,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中间有着各种各样流行的解释,我经常吃惊地发现这些解释竟然如此荒谬。

 

人类在医药和天气预报方面消除无知和迷信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现在经常会嘲笑自己的祖先因为收成不好而责怪谷神,也会对毕达哥拉斯这么聪明的人认为床单下面有幽灵这种事感到奇怪,可是,我们非常愿意相信哪支球队赢得美国橄榄球超级杯大赛可能会影响到股票价格波动。

 

当年在沃顿商学院读研究生时,我在富达基金公司得到一份暑期工作,从学术界进入投资界,在暑期工作结束后我又从投资界回到了学术界,这个过程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即使在专业研究上最聪明的教授对于股票的认识也可能是非常错误的,从那以后,我又接二连三地听到许多关于股票价格波动的错误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可是这些错误理论却已经广为流传逐步渗透到公众的投资理念之中。关于股票的荒唐理论和错误观念可以说数不胜数,我在这里只讨论一些是人们关于股票价格的最愚蠢且最危险的说法:

 

01

股价已经下跌这么多了,不可能再跌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我敢打赌,在宝丽来公司股票从最高的每股143.5美元一路下跌的过程中,当股价下跌了1/3时,那些一直持有这只股票的投资者一定在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股价已经下跌这么多了,不可能再跌了。”宝丽来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也是一只著名的蓝筹股,当宝丽来公司的销售和盈利都大幅度下滑时(我们前面对这种情况已经进行了讨论),许多投资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股价实际上已经严重高估了,相反他们不停地用一些自欺欺人的说法来安慰自己:“股价已经下跌这么多了,不可能再跌了”,或是“好公司的股票总是会涨回来的”“在股市投资上必须要有耐心”以及“由于恐慌而卖出一只好股票是愚蠢的”。

 

宝丽来股价下跌到100美元,接着又下跌到90美元,然后又下跌到80美元,在这段时间里,毫无疑问,无论是在家里的业余投资者,还是在银行投资组合管理部门里的专业投资者,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这些说法。当宝丽来股价跌破75美元时,坚信“不可能再跌了”的投资者人数肯定会增加。在宝丽来股价下跌到50美元时,你会听到每一个持有宝丽来股票的投资者都在一再重复着“不可能再跌了”。

 

 

大跌时的几大危险错觉,让你血本无归!

 

 

在宝丽来股票一路下跌的过程中,那些根据“不可能再跌了”的错误理论而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肯定会为他们买入的决定而后悔不迭,因为事实与他们的预期完全相反,宝丽来股价再跌、再跌、再跌,一直跌到比他们想象得低得多的价位。这只一度非常辉煌的大牛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每股143.5美元下跌到了每股14.125美元,此时才是真正“不可能再跌了”的价位。那些相信“不可能再跌了”错误理论的投资者,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根本没有什么法则能够告诉我们股价大概会下跌到什么程度,我是在1971年得到这一教训的。当时我在富达公司是一个迫切希望成功却相当缺少经验的分析师。当时凯撒工业公司(Kaiser Industries)已从每股25美元下跌到每股13美元。当股价跌到每股11美元的时候,在我的推荐下,富达基金公司买入了500万股。那是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大宗交易之一,我非常自信地认为这只股票绝对不会跌破10美元。

 

 

 

02

你总能知道什么时候一只股票跌到底了

 

抄底买入,就像把鱼钩放到水底钓大鱼,是一种最流行的投资娱乐活动,但往往被钓住的并不是鱼而是渔夫。想要抄底买入一只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想要抓住一把下落的刀子。通常来说一个更稳妥的办法是,等刀落到地上后,扎进地里,晃来晃去了一阵后停止不动了,这时再抓起这把刀子也不迟。想要抓住一只迅速下跌的股票抄底买入,不但抄不到底,可能连你的老底儿都会输个精光,因为你在错以为是底部的价位买入,其实根本不是底部,离真正的底部还远着呢,就像想抓住一把迅速下落的刀子,不但抓不住,反而会伤到手导致剧烈的疼痛,因为你抓错了地方。

 

如果你对困境反转型股票感兴趣的话,你应该找到一个更加充分的买入理由,而不是因为这只股票已经下跌这么多了所以看起来可能会反弹。也许你买入的更好理由应该是你发现公司的业务已经开始好转,并且你在查看了资产负债表后发现公司账上的每股净现金为11美元,而股票交易价格为每股14美元。

 

但是即使投资者已经研究得非常清楚,也难以在最低价抄底买入。通常股价在重新上涨之前都会振荡整理,一般来说这个振荡整理期会长达两三年,有时候时间甚至会更长。

 

03

股价只有3美元,我能亏多少呢

 

你听到人们说这句话有多少次了?可能连你自己也这样说过。当你偶然碰到一只股价只有3美元的股票时,你就会想:“这总比买入那些50美元的高价股要安全得多。”

 

我在投资管理这一行干了20年,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一只股票股价是50美元还是1美元,当这只股票股价下跌到零时,对于你来说都是老本亏了个精光,亏损都是100%一位投资者以每股50美元买入后亏损掉了99%的投资,另一位投资者以每股3美元的价格买入后亏损掉了83%的投资,买入低价股的有什么理由嘲笑买入高价股的呢?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二者的亏损程度其实差别不大。

 

大跌时的几大危险错觉,让你血本无归!

 

 

关键在于,当股价下跌时,一只表现糟糕的低价股和一只表现糟糕的高价股同样非常危险。如果你以1000美元进行投资,不论是购买股价为43美元的股票,还是购买股价为3美元的股票,如果两只股票都是下跌到0美元的话,你所亏损的总金额都是同样的1000美元,不管你买入的是低价股还是高价股,选择一只错误的股票可能下跌的最大幅度都是一样的,最大亏损程度都是100%

 

但是我非常肯定,许多投资者还是会抵抗不住一只股价仅仅只有3美元的超低价股的诱惑想要捡便宜货,这种投资者总是会对自己说:“股价仅仅只有3美元,我能亏多少呢?”

 

很有趣的是,我注意到,那些依靠股价下跌来投机获利的空头(short seller)往往都是在股价底部附近建立空头头寸而不是在股价高点附近,这些空头投机者喜欢一直等到一家公司明显已经陷入深渊而且肯定要破产时才会建立空头头寸。对于他们来说在每股8美元或6美元时建仓,与在每股60美元时建仓并没有多大差别,因为只要股价已经下跌到了零,在两种价位上建仓他们所获得的收益率都是同样的100%

猜一猜空头投机者在股价为8美元或6美元时把股票卖给了谁?肯定是那些在对自己说着“我能亏多少呢”想低价买入捡便宜货的不幸投资者。

 

04

最终股价会涨回来的

 

如果我还能记起那些公司名字的话,也许我会列出包括规模更小的或者知名度更低的公司在内的一张永远从证券市场消失的上市公司名单,可能你也投资过它们其中的几家公司,我可不愿意想象我是唯一一个投资了这些公司的傻瓜。只要想一下有上千家已经宣布破产的公司,还有那些虽有偿债能力但永远无法重现以前繁荣的公司以及那些被其他公司以远远低于历史高位的股价低价整体收购的公司,你可能就会认识到“股价最终会涨回来的”这种观念是多么不可靠。

 

保健组织(Healthe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软盘、双面针织物(doubleknits)电子表、移动房屋这些行业的股票至今都仍然没有涨回来。

 

05

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

 

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会这样认为:既然事情已经变得这么糟糕了,那么将来不可能变得更糟糕了。1981年,美国作业的石油钻井有4520口,到1984年就只有2200口了。在那个时候许多人开始购买石油服务业的股票,因为他们相信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年过去后还在作业的钻井减少到只有686口了,到今天为止,也只有不到1000口钻井在作业了。

 

那些购买货车运输服务业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非常震惊地看到,运输货车总数从197995650辆的高峰下滑到1981年的44800辆的低谷,这是17年来的最低点。那些此时买入货车运输服务业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中,肯定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行业还会变得更糟糕,但是他们后来看到,1982年货车总数下滑到了17582辆,到1983年更是下滑到了5700辆,这个以前一度非常兴旺的行业竟然遭受了下跌90%的重创。

在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但是有时在最后变得一片漆黑之前也总是最黑暗的。

本文整理自《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FRavUcutD_Jf9rXz2dCjA

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想了半天怎么熬鸡汤,想着想着,想起来之前看张坤写的季度报告里有一段,原文我忘记了,说的是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之间的关系,大概意思就是:

做投资,如果想着几天能不能赚钱,那就是在玩博彩。投资得时间越长,赚钱的概率就越高。

这话没什么新鲜的,但是我灵机一动,把它夸张一下,发明了一套“子孙投资法”。就是买入之前,先想好了,这笔钱这辈子是不会再卖了,而是要留着传给子子子孙孙。

以这种心态买,买入的时候就应该更审慎,只有一次机会,不能后悔。这时候可以有三类选择:

1. 买宽基指数基金。我心里A股的四大核心指数是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科创50,主板和新兴板块都有,大公司和成长性两不误。宽基指数的好处,就是它自带优胜劣汰机制,适合长期持有,就算有些公司退市了,指数也会通过成分股调整把它淘汰掉。

2. 买主动基金,找几个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帮着管理。

3. 买能看准又看好的股票。比如你看好茅台,可以,虽然现在价格高点,但是咱是打算传给子孙的,别人看的是5年,咱看的是50年,时间拉得够长,业绩就有更大的空间,那自然可以对估值有更宽松的容忍。

这个方法唯一的问题,就是采取了第3条路,还买了不好的公司,最后公司越来越烂。不好的公司未必是看走眼,很可能是现在很好,将来衰败了。一辈子的事儿,任谁都看不出来,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分散化来解决。

买入后的波动,也跟咱们没关系了,那是儿孙的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样一来,投资就变得非常纯粹,就是去想哪个标的值得我长期持有,也不用忧虑明天是涨还是跌,哪个板块该卖还是买,自此一身轻,每天乐无边。

实际生活里,我们虽然做不到这么极致,但拉长期限去考虑,寻找长期的确定性,总是比在短期波动里搏斗要容易得多。就像巴菲特说你不想持有一家公司十年,也就不要持有十分钟,也是这个道理。

今天再说个小科普吧,快手公布了上市后首份年报,2020年亏损1166亿。

如果真的亏这么多,那下巴都要惊掉了,这个数字并不是真正的亏损,主要来源于一项叫做“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性价值变动”。

可转换、可赎回,是优先股投资人的两个权利。如果公司经营得好,股价大涨,那投资人可以把优先股转成普通股,卖掉获利。如果公司经营得不好,那投资人可以要求赎回优先股,收取固定的利息。这个设计就很类似A股的可转债。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这类优先股会被计入负债,而且要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

什么意思呢?比如公司发了100亿的优先股,计入负债,就相当于公司欠了投资人100亿元要还。

等到公司上市的时候,IPO一定价,股价涨了,优先股因为可以转股,价值也会增大,假设股价上市后涨到3倍,它的价值就变成了300亿,那公司就相当于欠了投资人300亿没还。这多欠出来的200亿,就在利润表上记为亏损。

这200亿并不会真的需要公司来还,优先股持有人会选择转股,这时候就相当于拿对公司的债权出资,负债就变成了权益。公司并不需要还钱,但是转股后会稀释原股东的权益,就是早期融资付出的代价。

境外上市的公司,用这种优先股做融资很常见,小米、美团都用过,他们上市后的首份年报,也都是爆出了巨额亏损,是一个道理。

在分析境外中概股的业绩时,一般都是看经调整的业绩,就是把非经营性的损益都剔除,这样才能看出来主业的发展情况。比如快手剔除后,2020年净亏损就是79.5亿,比1166亿就少多了。

大部分境外上市的中概股,都会同时披露经调整的业绩,在年报里可以看。在计算PE、PB这些估值的时候,最好也都采用经调整的业绩来比较,不然很可能带来估值偏差。比如京东,按现在业绩算,PE只有17倍,看着很便宜,但这期净利润高,主要是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带来的市值波动,如果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算,PE就差不多四五十倍,也就看着没有那么便宜了。

这和A股财报里的非经常性损益有点像,也是把一次性的损益项目剔除掉,集中反映主业的情况。看A股的财报,一般也都需要关注下,如果净利润都是非经常性项目贡献的,那说明公司的主业并没有真实的增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I6dCoBV1ay3u_6SCZ3VuQ

仓位如何分配,你会吗?

有位大师曾说过,散户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专业,而是总觉得自己该赚到所有的钱,所以和被套相比,散户更难接受的是踏空。
 
我的建议是中长线仓可以挺住不动,最近这波看似跌的多,本质上也就是阶段行情而已,对于中长线而言完全没必要出来,至于短线仓尽量别过半,留好现金,把钱花在刀刃儿上。
有人可能不知道短中长线仓怎么分配,我打个样儿,假设有50万,可以大致这么分:
短线仓:上限30万(六成),现阶段最多15万(一成半);
中线仓:上限10万(两成),现阶段最多10万(两成);
长线仓:上限10万(两成),现阶段最多10万(两成);
这个策略不仅规定了你每类持仓占账户的上限,还规定了当前账户的总仓位上限,也就是说现在最多七成仓,留三成现金,踏踏实实的,别乱买。
记住,分配仓位要按短中长划分,很多人以为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指的是多买几支股票,其实完全不是,你买五支短线股在本质上和买一支没有任何区别,根本做不到分散风险。
短线看形态,中长看质地,长线看赛道,你持仓股票的出发点不同,它们在同样的行情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走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风险。
 
如果资金不到50万呢?
大家的习惯是资金越小越搞短线,以为这样才有赚大钱的机会,其实不是,资金越小越应该增加中长线持仓比重。
做短线是靠自己的交易水平赚钱,各位都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水平是什么水平,做中长线是赚趋势的钱,赚通胀的钱,赚时代的钱,你需要付出的只有时间。
比如你有10万,最好是买定三支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调低回报预期,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也做上市公司或者基金经理的朋友。
 
连10万都没有怎么办?
建议存余额宝,然后努力工作,你努力工作获得的边际回报绝对远远高于你这折腾这几万块钱。
 
假如净值有7、8甚至9位数呢?
那就更应该加大中长线持仓比重,既然问出这种问题,说明你不谙投资之道,少倒腾就是对自己资产的最大尊重。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iCLkuFC1ZeAQ3GwhCQc7A
 

一个股市老韭菜的告白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0009(不闲聊)

一个股市老韭菜的告白

很多老读者都知道,我上大学时便开始做生意,卖带鱼、倒腾服装啥的。

1998年时,有了一点积蓄,那时我姐姐炒股,我便让她代持帮着炒。

那个时候很不方便,选股都要在报纸上看,消息很滞后,下单也要去现场。

你可能永远无法体会那种场景,营业部每个交易日都乌泱的一堆人,众人随着指数的起伏,欢呼叫骂,各种传言满天飞,各路大神出没…….

从那时算起,我炒股至今已经23年了,可能比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的股龄还长,经历两次大股灾,也认识很多在股市起起落落的人,所以,就阅历而言,我还是有点资格聊聊A股。

但今天所说,只是我的一点心得,并不是什么投资建议。

而且,时代一直在变,人与人的定力、性格、机遇也有很大不同,这决定了很多东西不能复制。

 

一个股市老韭菜的告白

 









1













关于心态

 

 

每逢股市大跌,很多媒体就开始说股市、基金啥的都是韭菜收割机,很多被套牢的人也开始嗷嗷叫。

这其实挺扯淡的,没人强迫你买股票、买基金吧?

只要你是个成年人,就应该知道入市是有风险的,你入场时,就应该考虑有亏钱的可能,哪有稳赢不赔的好事儿?

事实上,很多人,问题就出在心态上,总想通过股市大赚一笔,如此一来,你也很难以正常的心态面对账面浮亏。

你最好对A股有个清醒的认识,这玩意不可能让你走上人生巅峰,它只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投资理财方式而已。

如果你资金实在有限,随时都可能要用,那我建议你还是别玩股票了,因为投资股市一定要用长钱,呆得住的钱,对你不太有所谓的钱。

这样你才能不在短期收益上纠结,也不用和庄家斗智斗勇,只要你能坐的住,踩上一两次大的趋势,基本就成了。

有一本书叫《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面的主人公利弗莫尔说:

 

不要用脑子挣钱,要用屁股挣钱。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按我的更深一点的理解,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

脑子总是有情绪,总会受干扰,而屁股就厚实多了,对疼痛也不敏感。

所以,为啥打针老打屁股呢?

你一旦没那么敏感,不那么患得患失,气就顺了,机会也找上门了。









2













A股到底能不能赚钱

别人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我这么些年来,在A股不但没有亏钱,确实还赚了一些。

也许是运气好吧,不过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下心得,那就是:

谨慎、耐心、做大行情。

2000年,我来到深圳,刚开始日子挺苦,也没啥钱,所以一度中断了炒股,但是却一直在关注。

大概是2002年,我做业务,赚了点钱,当时犹豫是买房,还是炒股,那时上证指数大概是2000多点,已经算是很低了。

无意中,看到许小年的一篇文章,他提出一个“千点论”,意思是大盘会跌到1000点,写的有理有据,我就相信了。

于是,觉得买房更保险一点,后来,A股确实一直往下跌,在2年时间里,就跌到了1000多点。

那时的股票真是白菜价啊,很多好股票才2块钱,而我那时也有了一些资金,于是决定入市。

不过,我还是很谨慎,看了很久,才下手,资金用的也很少,因为A股的底,你摸不透啊。

那段时间挺熬人的,一直在1000多点徘徊,甚至最低到过900多点,我记得一同入市有几个朋友,挺不住,都退了。

我当时就是觉得,股市是经济的调节杠杆啊,如果大家都赚不到钱,谁还来玩?

所以,每当创新低时,我就进一点,用的钱也都是闲置的钱,就当是在银行存了定期。

2006年下半年,股市开始启动了,一直到2007年都很疯狂,我手上的股票,最高的涨了8倍,最少的也涨了3倍,每天打开股票软件,看到那欢乐跳跃的数字,既开心,又担心。

我大概属于胆子比较小的人吧,在4000多点的时候,我就觉得太疯狂了,于是开始减仓。

但那时专家们已经高喊要站上6000点了,越这么喊,我越害怕,大概在5000点上下的时候,我完全退了出来。

后来,果然涨到了6000点,然后股评家们开始说要站上1万点,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蜂拥进入股市,拉都拉不住,结果你知道了,2008年,股灾来临,成为很多人心头永远的痛。

那时虽然赚了些钱,但怎么处理这些钱也是有烦恼的,因为那时通货膨胀也是共识,放在银行肯定贬值。

有一次,我在银湖练习场练球,听到隔壁两个基金经理讨论怎么处理年终奖,其中一位说:

 

“买房啊,最保险了……”

想想也是,这波行情造富了一批人,他们的钱从股市出来后,还能去哪里呢?

去买房,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了。这在当时差不多是一个标配动作。

而且,有意思的是,2008年深圳房价竟然出现少有的低点,随着成交量猛增后,房价也一发不可收拾。

退出两年后,2010年,我又一次入市,这次和上次几乎如出一辙,长时间的蛰伏,耐心的建仓,只不过这次我比较有策略的做了波段,这样让持股成本变的很低。

就这样折腾了4年,2014年下半年,牛市又来了,还是常规操作,分批减仓,在4000多点的时候,我已经撤退的差不多了,也是几倍的收益。

2015年年中,牛市再一次戛然而止,大盘最高到了5100,距离上次封顶,差不多过了7年,而且很多东西也似曾相识。

比如,股崩前,专家们又开始呼唤6000点,激进的说能站上1万点。

相似的地方还有,2015年深圳房价有过短暂的停滞,然后再次一飞冲天…….

话说,距离2014年又7年了,也不知道这些相似的场景会不会重来。

一个股市老韭菜的告白

 









3













能不能把炒股当成职业?

当基金经理是另外一回事儿,我说的是那种职业炒股的散客,有不少年轻人都幻想着当职业炒股人。

但是,我遇到过那么多玩家,到现在还幸存的,一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残的,玩没的。

说两个比较典型的吧,一个是我们公司的前台。

那是2007年,我还在500强的一家营业部工作,那时赶上疯牛,大家都扎到了股市里。

我们营业部有个前台,是个小姑娘,没什么学历,托了关系,才能来打这份工。

在那波行情里,小姑娘运气挺好,2个月就赚了6万多,短时间赚了这么大笔巨款,人也有点飘,上班时间,不在前台接电话,经常到别人电脑上操作股票。

经理知道后,很生气,怼了她,她一气之下离职了,职业去炒股。

人都是这样,一旦遇到好事,就总以为这事儿一直会有,可是没多久股灾来了,钱赔光了,还借了一些外债,后来想回公司上班,经理很爽快的拒绝了她。

当然,我不是说前台的工作多有前途,但是,如果做的不错,一般公司都会给你转成内勤,虽然工资不会太高,但总算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吧,福利各方面也不差。

那姑娘后来一直过的很辛苦,也没什么正式工作,就靠打零工勉强过日子。

还有一位转职业玩家失败的,是我一位很好的朋友,以前在某互联网大厂做总监,日子本来挺不错。

那哥们之前一直玩股票,而且人很聪明,对形势分析的很准,所以赚了不少,到2014年前后,大牛市来了,他便辞职专业做股票。

最高峰时, 他老婆问他赚了多少,他说:

“你不用管具体数字,反正够你花三辈子。”

这哥们一不做,二不休,还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一边配资,一边帮别人投资。

后来股灾来了,他损失惨重,以前的一套房贱卖了,公司也倒闭了,快50岁的人,不得已去了一家小公司打工。

两件都是真事儿,据我所知,有类似经历人还不少,所以想让你知道,股票这玩意业余玩玩就可以了,千万别想着职业去炒股。

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职业炒股玩家,动不动就晒他们的账户,搞的你心里痒痒的,真的假的咱们不好判定,但是,就算是真的,你也成不了那样的人,那都是小概率下的幸存者。

你必须相信你是个普通人,所谓普通人,就是你要老老实实干活,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主业中去赚取相当的财富。

然后,通过正确而保守的投资方式,去保护那些财富,以免遭受通胀的侵蚀。

靠这种简单的方式,你的成功率就能达到70%以上,而炒股逆袭,撑死也只有1%的成功概率,你为啥非要走一条难走的路呢?

 

一个股市老韭菜的告白

 









4













怎样操作才靠谱?

一个平头老百姓进入股市后,你的对手基本上就是机构或者庄家,这些真正的职业玩家赚的是什么钱呢?

其实赚的就是你判断失误的钱:

你觉得股票接下来要跌,于是交出了手中的筹码,人家拿走了,结果股票涨了。
当你觉得股票可能还会涨,于是追了回来,人家卖给了你,结果股票跌了……

这一前一后,钱就被庄家赚走了,不要以为你银子少,庄家就会放过你。

你这样的人多啊,而且庄家了解的信息比你多,资金也比你大,操作手法也比你专业。

再配上一些“舆论支持”,你很难逃脱的,你可以认真想想,你之所以入坑,是不是就因为看到了某个消息呢?

知道这点后,你基本可以有两个操作手法:

一、减少判断的次数;
二、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所谓减少判断次数,其实就是说,选股不要换来换去,也不要太频繁的操作,而要耐心等待机会,也要敢长期持有。

因为在力量悬殊的竞争中,弱者只有减少与强者的交手次数,赢的概率才大。

比如,你和泰格 ·伍兹比赛高尔夫球,怎样赢的概率最大呢?

那就是只比1个洞,而不是比18个洞。

只打一个洞时,泰格 ·伍兹失误的概率要比打18个洞时大,你赢的概率自然会大。

但如果是18个洞,概率被摊平了,你几乎没有赢的可能。

所以,老百姓炒股,最重要的就是蛰伏,等待机会,当股市大跌,或者优质股票价值被低估时,你的机会就有了。

要知道,在和庄家的较量中,你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

按证监会规定,公募基金有最低仓位80%的限制。

也就是说公募基金不能空仓,最少都要有80%的资金在股市里。

多数基金资金不能随便离场,而基金经理,每月、每季、每年还要排名,这导致他们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交易和操作。

所以,为啥A股经常都是“板块轮动”,就是因为基金经理不能把赚的钱都拿出来,还必须在里面折腾,所以,只能在不同的板块切换。

作为小散户,你就不用这样,你拥有充分的自由和时间,只需要等待机会,可惜很多人自动放弃这个优势,频繁操作,追涨杀跌……

基金和券商最喜欢这种小散了。

 

一个股市老韭菜的告白

所谓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意思就是让你去做做功课。

这人啊,都很搞笑的,买个白菜,经常货比三家,还不停的杀价。

可是花那么多钱买股票,很多人都是听别人说一嘴,或者感觉股票名字挺牛逼,就下手了。

你下手前,最起码也要去研究一下宏观政策吧?

要知道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个“政策市”,国家的宏观政策,会直接影响股价的走势。

你最起码要知道国家近几年鼓励的行业有哪些吧?

然后,再在这些行业里选择不错的公司,具体的公司你肯定是要花精力去了解的,报表很多人看不懂。

但你可以看看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上下游都是哪些企业?有没有投资机构入股?法律诉讼案子多不多?……

这些信息不要听第三方说,自己要去查证,现在工具也多,你去他们公司网站看看,再用“企查查”、“风眼查”等工商类软件“穿透”一下,一家企业的底细很容易查清楚。

如果你认识这家企业的人,或这个行业的人,就最好不过了,你可以问问这些业内人对这家公司的评价。

总之,前期的了解,要不厌其烦,我之前盯上了一家企业,用“百度订阅”每天收集那家企业的信息,看了半年,才下手。

虽然很麻烦,很熬人,但却可以减少判断失误的概率。

这种处心积虑选好公司的方法,你可能会说是一种“价值投资”,我倒觉得不用玩什么概念,选“好”的东西是人之常情。

就算庄家要炒概念,“一个好行业里的好公司”,这不就是最好的噱头吗?

而且长远来看,中国股市正往“规范和透明”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最起码的表现就是,“好的公司拥有好的估值”。

“老实人不吃亏,好人有好报,好公司有好估值”,这不就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吗?









5













高位接盘,如同反手取刃

上面说要处心积虑选一家好公司,然后就下手吧?

当然不是,必须要等,等大跌,等这家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时再下手。

这样你才能获得足够的溢价空间。

这个道理想必人人都懂,但是小散们却很难守的住,为啥呢?

因为庄家也懂这个道理,于是会抛出很多诱饵,股票70多时,你觉得贵,然后人家给拉到100。

这时你觉得很疯狂,过段时间又被拉到200,这时你虽然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开始懊恼,自己如果100进去就能赚一倍。

拉到250时,你就开始动摇了,再加上一些股评家的煽风点火,魔幻的事情发生了,涨到了300你都不觉得贵了,因为你觉得涨到500也是有很大可能的,于是重仓下手。

结果,这股价就好像偏偏和你做对,你一买,它就嗖嗖的往下跌,你觉得很神奇吧,其实也没什么,因为你就是众多小散中的一员,多数人都是这个心理,而庄家已经把你们研究透了。

所以,散户千万别有“怕上不了车”的想法,不要担心自己错过什么好机会,长远来看,股市不是一个比赛“抓机会”的游戏,而是一个比赛“少犯错”的游戏。

你必须要有点定力,不要轻易推翻之前的判断,而且,你要尊重常识,高位接盘,如同反手取刃,100块的股票跌到50,跌幅50%,可是想涨回去,就要涨100%,你觉得哪个更容易呢?

高位被套是最没得救的。









6













不要一下子把子弹打完

全球首富贝佐斯说,不要去考虑变化,而是要盯着不变的东西。

股市始终不变的是什么?是波动

你也可理解为不可预测的涨跌,没有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要ALL IN。

我自认为对趋势,以及个股的判断相对准确,也非常有耐心,但即使这样,抄底后,股价经常还会跌,这种毫无底线往往让人抓狂。

后来明白,这就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波动,要顺着性子来,把资金切成很多份,建仓,跌过一定区间,就补点,再跌再补点。

既然是波动,那么有跌就有涨,涨到一定的区间,就抛点,再涨再抛点……

这样有耐心的操作,如果做的好,在一定时间内就能把持股成本变的很低,甚至变成零,或是负数。

这样你就能毫无精神压力的持股,管它涨跌啊,账面上剩下多少都是你赚到的,实事上,我手上的一半股票,成本都是负数。

你可能会问,如果你在底部建仓,可是那支股票一直跌,一直跌就不涨,你把子弹打光还不涨,你根本没有盈利的机会怎么办?

嗯,这种情况我还真没遇到过,前面说了,看好趋势,选好行业,挑好公司,找一个很低的区间,再分批操作……这已经是抵御不确定性最极致的方法了。

按照这样的方法,已经可以把赔钱的概率降的很低,但并不代表赔钱的概率为零,股市确实什么极端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你如果太担心这种小概率事件,很简单,就别进股市了,这样就保险了。

而且,如果过分在意小概率事件,很多事都会变得没有意义,地球还可能爆炸呢,这场无聊的游戏结束了,我们还在这里讨论什么呢?









7













我不太相信所谓的专家

我对这个世界有个基本的认知,那就是,自然物理的东西,可以有固定不变的规律,而只要有人参与的事情,就没啥规律可循。

所以,科学家可以让飞船上天,可以预测明天的天气,但是,如果是一群人在一起干什么事,就很难预测了。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就此会引发出无序和混乱,甚至连“预测”本身也会干扰到人群的行为。

而股市就是很多人参与的一场重复博弈,干扰因素很多,我不相信有人可以预测股市的走势,所以我从来不信那些股评家。

你可能会说,有些大神就预测的很准啊,我想说,这就是个概率问题,1万个人猜硬币,总有几个人能连续猜中10次。

而且,这些专家如果能预测准的话,他们自己偷偷操作赚钱不香吗?何必还要告诉你呢?

这个在经济学上叫做“捡钱悖论”。

如果地上有1000块钱可以捡,有人提供服务,专门告诉你哪里有1000块钱,你只需要付他10%的服务费,就可以去捡,你会相信他吗?

相信你不会,但是,一换个花样,我们往往就忽略了这些常识。

股市另一个不能预测的原因是,总会产生新的预期

首先,你要知道价格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价格并不是由价值决定的,而是由人们共同的预期决定的。

如果你是个老股民,你应该知道,钢铁、军工以前是最不被看好的股,但随着中美交恶,台海紧张,这些股扎扎实实涨了一波,这就是产生了新的预期。

一看挺有意思的,什么还没发生,只是大家觉得有可能,就产生了共同的预期,也就助推了股价。

但是,几年前,谁能预料的到呢?而且,谁又知道会接着紧张,还是会趋于缓和呢?

所以,新预期的产生是很复杂的事情,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连锁反应,没人可以拿捏的准。

当然,别人有了内部消息而做的预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当你听到什么内部消息时,最好慎重一点,你又不是赵薇,能认识那么多大老板,你多半处在信息链条的最末端,别人抛石头时,你正好接着,完美。









8













说在最后

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想指导大家操作,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相信很多人也知道,但是你可以反问自己有没有执行?

人其实真不用掌握太多道理,只需要把几条简单的道理,坚决的执行即可。

前段时间,看了孙正义的一个演讲,他说自己投资的风格就两个字:“简单”。

他说,这世界上有很多噪音,会干扰你做决策,你需要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业来判断,在这个法则下,他的投资收益率年化40%以上。

虽然,你没有孙正义的资金和研究团队,但是这个法则我觉得普通人也适用,真的不用搞那么复杂,尊重基本的常识,有点耐心,不要贪婪,你也差不到哪里去。

除此,我还想再强调一下,股市只是个资产配置渠道而已,而不是一个可以迅速发财的通道。

而且,股市还不见得是最好的渠道,就过往成绩来看,在中国,股市远远比不上房产,我就见过不少只投资房产而发家的人。

但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还是要多元化配置自己的资产,这是抵抗自我谬误的一种方式。

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一种后视镜视角,认为过往一贯发生的事情,会一直这么发生下去。

就像投资家塔勒布讲的那个寓言故事:

一只火鸡,养够1000天就会被杀掉,但火鸡并不知道,每天见到主人,它都很开心,因为主人手里有它爱吃的食物。
如此反复,时间越长,越让火鸡坚信主人的友好,但这恰恰是它死期的临近,直到第1000天,主人又伸出了那只手,只不过手里不再有食物,而是一把尖刀。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多留几条路,不要孤注一掷,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w-ovc6iitq-1m2dGVQ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