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崔莹:寻找基本面和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华安基金崔莹:寻找基本面和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华安基金的崔莹是过去几年坚持在新兴成长赛道的选手,在经历了一轮完整的风格切换周期之后,崔莹也构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投资体系。崔莹认为,投资需要客观,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陷入认知误区,要从市场层面和基本面结合的角度,看待科技股发生的变化,不要因为低估值去抄底,要理解低估值背后的原因。

在投资中,崔莹认为跟踪比选股更重要。许多10倍大牛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鲜明的逻辑。只有通过持续跟踪,才能对公司有更深入理解。崔莹偏好先站在Beta的角度进行投资,在一边投资一边跟踪的过程中,或许能把Beta转换成Alpha,也能给基金经理带来更好的心理感受。我们选取了崔莹的一些“金句”和大家分享:

华安基金崔莹:寻找基本面和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威廉欧奈尔的CANSLIM选股体系

你是过去那么多年少数一直坚持在成长股这条赛道的基金经理,能否谈谈你对投资的心得体会?

 崔莹  这几年做成长股投资,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能更加客观看待问题了。过去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公司,对于市场怎么看这个公司,想的少一些。现在我看问题,不仅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也要结合市场的角度,尽量更加全面客观一些。

我以前买股票可能不太喜欢从众,会主动规避大家都买的那些股票,尽量去找一些独家的黑马。现在我的框架体系更加全面,从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和景气度出发,不刻意寻找独家的黑马。

我一直专注在成长股这条赛道,以TMT、医药、消费、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在投资上,我比较关注公司目前所处在什么阶段。对于一个成长股选手来说,选到处在生命周期向上阶段的公司,可能比用便宜的价格去买更重要。

我很看重公司的财报变化,会先寻找单季度收入利润加速的企业,再看公司的ROE和现金流,以及做一些产业链调研,这些研究会帮助我判断公司目前所处的阶段。对于估值这个指标,我理解是它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一个好公司如果估值太低,我也会比较警惕。

投资框架上,我参考了威廉欧奈尔的CANSLIM投资体系,寻找基本面和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你提到了威廉.欧奈尔的CANSLIM选股方法,这一块能否具体讲讲?

 崔莹  我会先限定行业,在和我投资体系以及框架匹配的行业里面寻找标的。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能涨10倍,你在1到10之间去买,都是没错的。就算涨了一倍以后再买,只要判断正确,还是能够赚到大钱的。所以,我尽量会去做右侧。既然做右侧,就不能去买周期性行业,因为周期性行业和我的体系不太匹配。

欧奈尔这个体系,比较看重股价的相对强度,这也是我会考虑的因素。我把自己的投资体系定义为寻找公司高增长的趋势。这个体系有基本面和市场趋势结合的成分,所以我会从市盈率这个指标来评判市场对于公司价值的反馈。

还有一点,不同类型的公司跟踪的指标不同,有些是跟踪收入,有些是跟踪每个季度的利润变化,有些是跟踪用户。在交易之前,要想好跟踪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我买这些公司,出发点肯定是要做出Alpha的,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会把这些公司先当做Beta来做,这样我的压力和包袱会小一些。公司本身是动态变化,我们基金经理对于公司的理解也是动态变化的。我会先把公司当做Beta,买一些仓位去慢慢跟踪。在跟踪的过程中,加深对公司理解,这种更加深入的理解,之后会转换成Alpha。

你前面提到不同类型的公司跟踪指标不同,这个能否再具体讲讲?

 崔莹  比如说像去年的PCB公司,因为本身行业处在上行周期,这时候收入增长不是很快,但是ROE普遍提升,净利率提高的也比较快,这时候我会更关注净利润的变化。还有我买的一些云计算公司,竞争优势会体现在用户的规模效应,这时候我会更看重用户数的增长。这背后的核心是,要知道这些不同类型公司的驱动因素,驱动因素又对应公司的竞争力,需要从商业模式的本质出发来看问题。

股价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

你如何理解影响股价的因素?

 崔莹  股价=基本面+交易因素+情绪博弈。目前在中国由于市场参与者散户居多,所以估计各占1/3。基本面上,要从公司财务报表体现的业绩增长,过渡到对公司商业模式本质的理解,明白公司怎么赚钱,赚什么钱。基本面上,对公司估值的理解未来会占大头。主要是中国过了高速增长期,未来增速递减的过程中,估值体系会重构。

交易面上,理解量价关系和图形,永远要尊重更长周期的图形,而不可简单死守基本面,量价和图形是市场用真金白银买卖出来的。比如科技股的技术变革很难及时跟踪,需要从交易面上辅助理解。

情绪面上,由于公募属性,所以恐慌和狂热所对应的底部和顶部很难抓。重点应放在更长时间维度上的大概率事件,通过时间来让自己赚钱。做趋势的朋友,理解趋势背后的逻辑。如果信息有限,则应该让时间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趋势上。

在一个大牛股的周期中,三个变量权重关系会发生变化。初期基本面占比较大,中期交易面占比较大,后期情绪面占比较大。

自己的出发点可能是片面的,结合交易面,更能反映的是全市场的认知?

 崔莹  许多科技类公司的技术变迁是很快的,很难第一时间去把握。有些时候我们看基本面并没有出现问题,但是交易面已经反映了悲观的预期。比如说A股历史上有某个做CDN的公司,在业绩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股价已经开始调整,之后我们也看到竞争格局出现了恶化,这时候交易面是走在基本面之前的。

欧奈尔的体系除了基本面因素,也看重来自技术面的相对强度,这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一些不确定性。过去一年半导体板块走势也挺明显,一开始华为事件出现调整后,基本面因素主导了板块的反弹,到了后面,一些公司的市值透支了比较长时间未来的增长,这时候交易层面的因素占了主导。在不同情况下,我们要知道哪个因素在主导着股价表现。

能不能说,你的投资哲学和索罗斯的有些类似,认为我们个人无法看到100%的真相,有时候需要依赖市场的反馈机制?

 崔莹  我认为投资的核心是应对而非预测。索罗斯的理论对于股价有很好的解释,股价的均衡价值只存在于一个瞬间,和传统经济学假设相悖。正确和错误并不重要,所以不能纠结于基本面,更重要是人们的预期,但是预期又随时动态变化。

索罗斯这套投资哲学比较深奥,但对于动态看待市场有一定帮助,我会在投资上借鉴这套体系。

索罗斯很看重顺势,你前面也提到希望做右侧,能否谈谈你对顺势的理解?

 崔莹  对一个基金经理来说,看错不是大问题,每个人都会犯错。最大的风险是,看错的仓位越重,对净值带来的伤害就越大。而且当重仓股看错时,越跌越买,在一个错误的品种上放了最大的仓位。反过来说,一个基金经理如果能在看对的品种上有最大仓位,那就会对收益带来较大帮助。

我们拉长来看,会发现许多时候基金经理还是赚大趋势的钱。历史上有些基金经理在2013到2015年做得很好,因为是享受了成长股的大趋势。有些基金经理在2016到2018年做得比较好,因为享受了价值股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要清楚赚的是什么钱。不要错误的把市场给你的Beta,当成你自己的Alpha。

这也是为什么我去买一个股票时,会先从Beta的视角,这样我会更加灵活一些。历史上我体会比较深的是2017年,那时候我买的计算机公司业绩也很好,基本面不差,股价表现却不好。我后来想明白了,当时的大趋势不在这一块,是价值股的风格占优。

所以我觉得要多观察市场,多从市场的角度想问题。过去这些年,我一直在实践自己的体系,希望能把自己和市场结合在一起,这样至少不会太吃亏。

股票核心是景气度而非估值

所以你觉得股票的核心并非估值,而是景气度?

 崔莹  我在2018年的时候买过一个安防公司,这个公司过去的估值一直比较高,到了2018年估值开始变得便宜,一开始我以为是贸易摩擦让估值变得便宜了,事后才明白是公司自身的景气度在下行。过去估值由低到高的过程,伴随着景气度由低到高。现在估值由高到低,也是伴随着景气度由高到低。

历史上我也买过估值一直很贵的公司,但是并没有因为估值贵妨碍公司成为大牛股。就像英超一样,利物浦买了一个范迪克,除了价格高一些没什么缺点。一个好的成长股基金经理,是敢于去重仓高估值品种的。不要因为估值贵,错过了大牛股。

你说到要敢于重仓高估值品种,不会因为估值高感觉不安全?

 崔莹  我对估值的理解是,一个成长股可能一上来大家研究的比较少,估值是偏低的,在大家都开始研究的时候,估值会出现变化。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多买一些,研究的少可能会少买一些,如果大家都去研究,这时候公司质地也很好,又在景气周期,那么估值一定会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也会比历史平均估值高。

这时候高估值可能对应公司从一个低速成长期进入高速成长期的阶段,或者盈利模式从不清晰变得清晰,这时候的高估值其实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我也会设置卖出的价格,比如估值到了历史均值一倍以上,甚至两倍以上标准差的时候,风险收益比并不好,那时候我可能会卖掉。

我买入公司的时候,都会对比不同公司的风险收益比,风险收益比又对应不同的仓位。风险收益比高的品种,多买一些;风险收益比低的品种,少买一些。同时,我在行业上是比较分散的,通常单一行业不超过20%,极限情况下不超过30%。这样使组合保持在比较好的状态。

说到组合管理,你如何看待波动率这个问题?

 崔莹  首先,我前面提过,组合中单一行业最大配置在20%以内,极限不超过30%。通过行业相对分散来降低波动率。其次,我的组合不是只有TMT,还有医药、消费、高端制造业等,波动率就肯定比纯科技的基金经理要小。第三,我的操作会结合市场反馈,什么时候重仓,什么时候减仓,这些都会结合市场的反馈,用比较客观的态度去做投资。最后,我们现在用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在投资,这样胜率不会太差。

牛股是跟踪出来的

前面你提到有时候会一边买,一边做研究,这点和索罗斯的框架也很类似?

 崔莹  一个品种买和没买是本质差别,如果不买,就不会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持股的时间周期也很重要。许多人都买过10倍股,但是赚了50%就卖掉的话,意义就不是很大,也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投资中,我觉得跟踪比选股更重要。我把30%的时间用来选股,70%的时间用来跟踪。很多牛股,不是买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而是通过买入之后的跟踪获得的。有些公司,我刚开始买的时候仅仅因为估值比较低,但是后面公司业绩不断超我预期,给我惊喜。这个过程中,我对公司的认知也在完善,甚至到后面,有些海外类似公司上市,一上市估值就很高,也让我重新去理解公司价值。

我觉得投资中很多东西是动态调整的,我们一边持有一边研究,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式。我过去也犯过错误,有些公司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发现的确是好公司,但是股价已经涨了很多,又不愿意去买了。还有一种情况反过来,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一家公司,不得不买,最后发现自己看错了,对自己的信心也会造成影响。

你是新兴成长股的专家,你怎么看未来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

 崔莹  预测是很难的,只能做一个展望。我觉得这一轮产业周期跟4G那一轮非常像,通信股的业绩改善在2018年三四季度就开始启动了,通信板块的股价也最早开始表现。到了2019年三四季度,电子股的业绩也起来了,股价也开始表现。从当年4G的产业周期看,也是从通信的基站开始,到电子的手机,再到后面的计算机和传媒等应用。

往后看,我认为计算机和传媒里面有少部分公司,未来的机会大一些,比如一些云计算和云应用板块。4G手机转向5G手机的换机浪潮中,可能手机总体销量变化不会很大,但是里面一些其他终端会有结构性机会,比如可穿戴设备、AR/VR设备等,这些终端的渗透率比较低,是我会关注的方向。

投资业绩是投资体系和流程的结果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什么飞跃点?

 崔莹  也没有什么飞跃点,更多是通过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我是2015年做基金经理,那时候比较顺,正好碰到TMT的大牛市。我是看TMT出身的,2015年的业绩做得比较好。2016年开始市场风格发生变化,那一年我业绩也不差。但是到了2017年,价值风格跑赢成长风格到了极致的一年。当时我选的一些成长股,基本面也不差,但受限于市场风格,表现不是特别好。

到了2018年,我开始把投研做得更加细致,构建更完整的投资框架。这一年我主要思考了如何构建匹配自己的投资框架。包括看了威廉·欧奈尔的书,还有杰克·施瓦格的《金融怪杰》系列丛书,这四本书我看了两遍,给我启发很多。通过学习各种投资高手的方法,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框架,书里面有个人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大概的意思是,你不是来市场证明自己的,你是来赚钱的,这也让我放弃了过去挖掘独家黑马股的想法。

我自己做了很多反思,发现在好的赛道中,无论是TMT、医药还是消费,都有很多牛股。但是最终并没有许多人完整赚到那么多的收益。我理解最后组合的收益不仅仅是选对公司,还要在牛股上持有较高的仓位和较长的时间。

有没有想过不做基金经理,你会做什么?

 崔莹  其实过去一年多有了自己的体系后,我做投资比原来要轻松很多,工作量还是很大,但是心里压力小了很多。我觉得不做基金经理,还是会一直做投资。我最早是学计算机的,如果当时没有去做投资,可能会写写代码,做一些量化的工作。

你认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需要什么品质?

 崔莹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一定要有自己的体系,这是最重要的。此外,基金经理要能独立思考和决策。我们最终都要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现在这个阶段,有什么事情想多做一些,什么事情想少做一些?

 崔莹  我希望多做一些长期的事情,少做一些短期的事情。在公司研究上,把更多时间放在长期。不要因为短期的变化,去做交易。有时间我想多读读书。我觉得我还算这个行业里面比较勤奋的人。

对于职业生涯未来十年、二十年,你希望自己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崔莹  我没有想那么多,就像买公司一样,一边持有一边跟踪研究。我也是在2018年三四季度形成比较完整的投资体系。我希望把这个体系能持续运用,优化下去。投资业绩是投资体系和流程的结果。我们并没有必要去设定目标。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买的公司,一定是一个Alpha,也可能是Beta。这样的话,心态就会轻松很多。

 – end –

全球黑色星期一!段永平:单一年度哪来的风险?那叫机会啊!

 

 

原油价格闪崩,引爆全场资本市场。NYMEX原油最高时暴跌33%,接近历史新低。

亚洲股市今天哀鸿一片:A股市场三大股指大幅收低跌逾3%日经225指数收跌5.07%、韩国综合指数收跌4.19%、恒生指数收跌4.23%
 
而刚刚开盘的欧洲股市同样一泻千里,截至发稿时,英国富时100、德国DAX、法国CAC40跌幅分别为6.5%、6.61%、7.03%。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0.4%,再创历史新低。可以预计晚上开盘的美国股市恐也难逃下跌路径,美股石油股已经在盘前加速跳水,英国石油盘前跌近23%。亚马逊、苹果等均跌约7%。
 
如此恐慌的市场,让人想起了过往全球金融市场发生的数次大型危机,每一次都会引发大型抛售的恐慌,但每一次,都没有影响真正好公司的长远价值。
中国最著名价值投资者段永平曾说:我给很多朋友推荐过苹果,大家都说相信我,但坚持到现在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了。也许只能说明大部分人对我的信任是敌不过对市场的恐惧的,哪怕都知道我还拿着苹果?
 
众所周知,过去的所有危机事件都已经证明,危机过后,好公司依然证明了自己,但是知不易、行更难。
 
在这样一个市场恐慌的日子里,聪明投资者选取了段永平半年多来发表的最新内容,整理出了最有价值的62句金句,分享给大家,其中有段永平对于亚马逊、苹果、拼多多、茅台等公司的分析解读,也有段永平自己的投资理念。
 
希望帮助大家摆脱暴跌市场带来的恐慌,知行合一,找到真正优质便宜的资产。
 

单一年度哪来的风险?

那叫机会啊!

 

1我不认为他(巴菲特)会去控制单一年度的风险。单一年度哪来的风险?那叫机会啊!
 
2风险点的意思是不是让你买了支票整天睡不着的那个东东?如果有就不该买。
 
3好公司不怕大萧条,大萧条来的时候好公司的额外优势更大,公司价值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反而会相对上升。所以,投资要聚焦在找好公司上面。
 
老巴说要留巨额现金是因为他说的是保险公司,那些钱本来就是人们付的保费。如果你因为这个就把该投资的钱存在银行拿利息的话,长期显然是要输给通胀的,但依然比拿钱去赌股票或者别的要好。

 

知不易、行更难

看懂十年远容易过看懂短期

 

4两家好公司之间要不要换来换去,取决于你自己更了解哪家,而不是别人觉得哪家好。
 
5想学会看年报应该不难,但我投资以来就没看认真看过任何年报。一般对我而言,是不是好公司在看年报以前就应该知道了。当然,我的懒人办法未必适合于别人。
 
6我投资是不太看财报的(早期看过一点点,不觉得有用)。一般来说,不了解的公司不要碰,了解的公司不太可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意做假的。如果你连业务的作假都看不到,那财报做假就更难看到了。
 
7,看懂了一家公司的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不会想去问别人我是不是看懂了这家公司
 
8如果你一直关注的话,好公司出现时你就有可能会意识到了(需要真的看懂哈),价格其实没那么重要。
 
9看不懂10年的人其实也看不懂一年的。看懂10年远容易过看懂短期的。
 
10,知不易行更难。
 
11消费者每天要用或经常要用的东西都是消费品,和能力圈无关。能力圈指的是你自己能理解的东西。
 

亚马逊是家伟大的公司

苹果属于要变的公司

 

12我知道amazon是家伟大的公司,但也不知道应该值多少钱,不过未来他们一年赚500亿或更多似乎不是件太困难的事情。换来换去这种事情难度比较高,少做为佳。
 
13我现在对amazon的看法:这是一家企业文化很强大,生意模式也日渐强大的公司,未来一年赚500亿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14,我看过IMAX,感觉10年后这家公司的日子很难比现在好过。
 
15微软也是个好公司但我了解不深。
 
16乔布斯不光是报时人,他也是个造钟人。
 
17,我给很多朋友推荐过苹果,大家都说相信我,但坚持到现在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了。也许只能说明大部分人对我的信任是敌不过对市场的恐惧的,哪怕都知道我还拿着苹果?
 
18,这里的变化应该指的是产品,显然苹果属于要变的公司,茅台属于不变的公司。我喜欢苹果,也喜欢茅台,因为他们的生意模式都很好。(针对“老巴说喜欢不变的公司,看懂变化能赚大钱。苹果和茅台属于哪种,不变还是变?你喜欢哪种公司,变还是不变,为什么?”的回答)

 

拼多多有Costco的感觉了

微信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深远

 

19,不便宜是和当时其他的好公司比(茅台或苹果),潜力还很大指的是微信及微信支付,尤其是微信支付。不过,微信支付到底会咋样还是蛮复杂的。
 
fb做加密货币是打算做几十年的,苹果信用卡非常非常好用(感觉有了苹果信用卡后大概不会再用别的信用卡了),Apple Pay在美国也非常好用,在中国可能99%的场景都已经不用现金了……,未来的支付市场会很用意思。
 
针对从十年的角度来看,腾讯还有很多潜在的价值没在利润上体现出来,可是会不会还有这样的问题:微信太重要了,几乎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像水电气一样,而体制下无论定价还是商业模式拓展等都受到一定抑制?进而导致其潜在价值一直难以浮现的回答
 
马化腾人不错,而且年轻,微信及微信支付的影响非常大且深远。我们确实买了一点腾讯,但比例很小。
 
20,前段时间回国时在pdd上买了些东西,没经历不好的体验。举个例子,这次回去忘了带冲鼻子的瓶子和盐(对付过敏用的),去商店也没找到,在pdd和另一家电商上找到了,pdd只要两天就到货,还稍微便宜些,就买了,东西和我原来用的是一样一样的。我还没空去自己体验过迪斯尼的感觉,但Costco的感觉有了

 

茅台10年后还是在卖茅台

 

21,其实并没有一个办法知道10年后的情况,但往往更短的时间更难知道,比如塑化剂问题出现时,很难知道短期会如何,但知道应该不会影响10年后的茅台。有很多公司其实是很容易知道10年内大概率是要出问题的,比如乐视……。茅台,10年后应该还是在卖茅台吧,你需要想什么?
 
22,我认识的很多喝白酒的朋友都是除了茅台什么白酒都不喝的人。试想想,大家聚会时,说我们今天不喝茅台喝xxx估计很多人会马上说今天不想喝白酒……。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经济条件好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茅台的成长应该也是大概率的。
 
23,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入。降低了风险的意思是每个人买两瓶比某个人买了很多好。提高了收入的意思是直接卖给零售商比给代理商的价格要好,而且名正言顺,同时还减低了腐败机会。(怎么看网络渠道卖1499元飞天这件事?)
 
24,我迄今为止都没见过茅台的任何人,但我买茅台时非常坚定。勤奋和天赋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做对的事情最重要。

 

大部分“电子公司”都不值得投资

餐饮业生意模式大多没那么好

 

 

25,一般来讲,大部分电子公司可能都不值得投资,因为生意模式一般都不会太好。
 
26,一直搞不懂银行。对我来说,靠借钱做生意的比较难搞懂。不过,我倒是跟着老巴买了些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赚了几顿饭钱。
 
27,移动互联网会对传统银行造成冲击。也许再有10年就能看到变化了。2019.8.17
 
28,餐饮业非常难理解(直接的说法是:餐饮业生意模式大多没那么好),我一般喜欢找容易理解的生意。
 
29,海底捞的东西还可以的,服务确实不错。餐饮业到最后还是要靠东西好吃才能活下去。
 
30,了解不细,直觉上觉得商业模式一般,产品很难有差异化。就算好吃宠物也无法表达出来。猫粮狗粮似乎都蛮标配的……针对宠物用品市场商业模式怎么样,如产品差异化、客户忠诚度、坡厚不厚问题的回答
 
31,很久没关注过创维了,不知道他们除了电视以外目前还在做什么。现在人们花在电视机上的时间在逐渐减少,1020年后应该会更少的。

 

品牌就是公司过去做的所有事情

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

 

32,所谓品牌就是公司过去做过的所有事情(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印象),好坏大家都会记得的。
 
33,要建立品牌一定要想得很长远很长远。简单但绝非容易。
 
34,简单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不容易指的是要把事情做对不容易。
35,没有靠营销起来并能持久的公司,能够让公司长久的唯一办法就是能够不断有好产品。
 
36,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些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能够长期维持的差异化就是护城河。

 

企业文化作为过滤器非常有威力

 

37,护城河就是竞争优势,好的商业模式一般都有很强大的护城河。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8,企业文化作为过滤器非常有威力,为我避免了很多错误。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
 
39,过长压供应商款是不对的,而且羊毛一定要出在羊身上。我当CEO时是规定过压款不能超过60天,不然我们要付利息。
 
40,用户导向是一种利润之上的追求,简单讲就是想着用户到底要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去实现。结果导向指的是要把事情做对。追求极致还是要把事情做对的范畴。
 
41,我们总是说,量不重要,利润不重要,最重要得是要做对的事情,要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想法满足。
 

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

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

 

42假以时日,本分的力量是厉害的。你自己去找例子吧,反过来找就好。倒过来的意思就是,不本分的话,假以时日,大概率会如何。提示一下:比如,查查过去30年破产的公司都是什么原因吧。
 
43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也就是要努力认清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
 
44不做的事情有些事在过程中发现的,比如给人加工,有些是本分带来的,比如不能不诚信。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减少犯错的机会,日积月累效果很好。
 
45选人本分诚信比聪明重要,合适性比合格性重要。
 
46平常心其实就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够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原点),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

 

做对的事情也需要聚焦

不做某些事同样重要

 

47我没有真的统计过我们的stop doing list有多少条,但似乎不是几十条那么多。所谓stop doing list指的都是不对的事情,但要列入这个清单的东西一定要尽量少,不然可能会束缚大家的手脚。
 
49,错的事情一定要马上停,但对的事情不一定都要做,做对的事情也需要聚焦。
 
50做对的事情也是会犯错的,那叫水平问题,需要学习和磨练,有时候还需要天赋,比如弹钢琴或打高尔夫球。
 
51消费者导向放之四海而皆准。技巧的东西谁都可以学,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除了我们一直努力做的事情外,我们不做某些事情的决定也同样重要。
 
52在要做对的事情上,我不觉得我们会更好。在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上,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我们还是有些差距的。
 
53我没兴趣的公司我就不看了,没有看空的概念。做空不对是因为要用margin,很危险。

 

改变不容易

但任何时候都是好时机

 

54没有一颗open mind的人, 跟谁打交道都一样,反之亦然。
 
55我经常看见人们是抱着老师,我是来去你的糟粕的这种心态来学习的。有了open mind就会聚焦在取其精华上。不过,要知道什么是精华其实并不容易,多数人其实都是想让别人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真的去想别人在说什么。说明一下,这里面的多数人经常也包括我自己的。
 
56其实愿意化繁为简的人很少,大家往往觉得那样显得没水平,就像买茅台一样,没啥意思。
 
57人其实是很难变得更努力的。我自己小时候就是个常立志的人,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没能变得更努力。
 
58,改变不容易,但任何时候可能都是好时机。
 
59不贪则很难被骗哈,如果只是想着赚快钱有时候是危险的。
 
60不用margin指的是任何情况下。不用margin的意思就是不要拿股票抵押借钱。如果你懂投资,你不需要margin,,因为你早晚会有钱。如果你不懂投资,你更不应该用margin,因为那样大概率会让你陷入大麻烦。
 
61人有自己的观点不完全就是偏见,但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62其实我也不愿意慢慢的变富,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快速变富而已。

 

 

 

编辑:慧羊羊
主编:六  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Q2gQfQzT8qZa_hLq_DAsA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最近西南财大发布报告:
中国人借钱,有6成用来买房,而且买了多套房。同时,中国的家庭消费贷款比例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所以专家给的建议是:为提振内需,可发展消费信贷,抑制房贷。
 
我的观点和专家的观点恰恰相反
 
其实大部分人的财商非常低,为什么这样说?我在很多场合讲过:
 
如果10年之前就开始投资房产了,可能大部分人都财富自由了,但是很多人只借了很少的钱用来买房子,导致错过了一个时代。
 
房子这个事情呢,哪怕现在流动性有多么不好,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好的一个投资品类,没有之一。
 
如果你没有什么可投资的,就投房子。
 
第一:它很难贬值,原来也没不贬值。
 
很多品类都会贬值,我可以给你举任何品类,比如车子、消费、保险、或者是旅游方面,都有可能贬值。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熟悉我的人也知道,在2002年的时候我用套路买过一套房子,大致的“套路”很简单。
 
比如我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买回来是41万,可以贷款8成,中国银行给我办按揭。
 
实际上,当时41万的房子贷款8成的话,那我最多交不到10万块钱,就可以买一套41万的房子。
 
我本来想去交这个钱的时候,旁边有个中信实业银行,就是现在的中信银行。
 
他说:
 
“你这10万块钱你能不能上我们那贷?”
 
原先我那30多万,中国银行给我贷款了,他觉得中国银行都批给你了,那我这10万块钱更敢批给你。
 
“他批给你30万了,我批你10万。”
 
而且他给我做好风控,他一定要我贷,他说反正利率就这么低。
 
当时一年利率也就两三个点。我想,这挺好的,那这样利息才两三千块钱。
 
我说:
 
“可以啊,没问题。
就贷了,我交完所有的税、所有的手续费,最终花了几万,就买一套40多万的房子。
 
你知道在当时,这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吗?我当时第一桶金就赚了80万。我记得很清楚,我一个月才还2689块钱的房贷,那我为什么不买呢?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你想想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增速比,等于说,你干不干活它都在帮你赚钱。
 
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10年、20年,如果有钱,如果你有能力贷款,都应该买房,都应该拿去投资。
 
你投资消费干嘛,投资消费拉动GDP:
 
  • 你个人的财富都没解决,你考虑国家的经济?

  • 你是消费了,但是你没房子了,那怎么办?

 

我经常和大家讲“投资消费”,你买个包包,包包能保值吗?包包能帮你赚钱吗,三千、五万块,升值了吗?

 

不能。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以投资眼光看,消费都是有风险的。以投资眼光看,买房子是值得投资的。

 

买包包这种消费,吃喝玩乐也是,不值得投资的。

 

这是第一,我的观点和专家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

 

借钱用6成来买房都不够,应该更多。

 

而且房产呢,尤其住宅,目前依然是最好的投资品类,没有之一。别的都有风险,唯一房产没有太多风险,最多流动性不够。

 

你只要能满足你两三年的日常开支,剩下的钱都可以投房子,甚至贷多少钱,都可以投房子。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第二点,就是大家要学会用贷款。

 

穷人存钱,富人借钱。

 

你看富人的排行榜,最近出的公告:贾跃亭负债36亿美金。

 

你看到没有?很多有钱人负债很高的,现在评价人有没有钱,不是看你手中有多少钱,而是看你欠了多少钱。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改天如果有人说“老张你欠了100个亿。”

 

那才是真有钱。

 

如果人家“老张,你账上有几千万。

 

叫有钱吗?不叫。

 

有钱人都是借钱的,而不是存钱的。

 

因为有钱人知道自己的偿还能力、知道自己现金流,他敢于贷款、敢于“杠杆原理”去做更好的投资、做更好的创业。

 

钱的人赚了100万,不敢买房,也不敢消费,就放在银行,放在那得固定利息,2个点、1个点、3个点,就这样。

 

你存了100万被富人借走了,他一年赚20%、30%、50%、60%。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想变得有钱,你要敢于借贷,不要觉得借贷丢人,不是的,现在欠钱的是大爷。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现在银行都不理我,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没借太多钱。

 

但如果你借了他10个亿,他天天围着你,害怕你坐飞机出事了,在路上被车撞了,就很麻烦了,他比你还在乎你。

 

我这人呢,其实也是小镇青年出身,导致不敢借贷,我自己都要打破我自己的这个心理的顾虑。

 

其实有的时候,也可能是我的投资项目现金流都很好,导致了我就没有怎么借贷,但我和很多银行行长都很好。

 

他总是让我借钱,我总是不借。我说:

 

“我想好了,我需要什么大钱再借。

 

但一直都没借。

 

实际上银行的成本很低的,如果银行借贷成本在5个点、6个点,借!

 

为什么不借?凭我的能力,这不是个问题,我净赚十几个点,为什么不赚呢?

 

当然,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自己还是小镇青年,导致特别保守。

 

所以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是保守的,这可能是出身决定的。

 

不然以我现在的信用、以我现在的能力,我借他几个亿,我能做更好的生意,更大、更好玩的事情,做法就不一样了,因为资金链都不一样了。

 

我其实还是觉得自己过于保守了。这也是和大部分小镇青年一样,不敢借钱。

 

这也是我目前不得不突破的顾虑,如果我不突破,我告诉自己,我永远赚不了大钱,只能靠技术、技能赚钱。

 

用所谓的投资眼光好,用所谓的专业性赚钱,而非钱生钱。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韩后”的王国安说:

 

“老张,怎么让一件事最安全?

 

花足够多的钱。”

 

比如说本来花100万的钱,你花了1个亿,保证这个事亏不了。100万可能不一定赚的,但你砸1个亿,安全系数最高。

 

那王国安怎么处理的?他本来广告投1000万就可以的,但他会投5000万。

 

哪怕广告语错了,哪怕广告拍得不好,但因为有5000万这个倍数在这,导致效果、到达率、各方面数据会都好。

 

他要有数倍的资源来做这件事才ok,这个保证安全,保证风险最低。

 

所以第二点,“富人借钱”是在告诉大家,也是提醒我自己,我一定要多借钱。

 

虽然我还没有太好的理由借钱,有时候想想,借钱需要理由吗?不需要理由的。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三点,我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遇到一个哥们,专门做二手房贷款的。

 

买二手房一般都是全款,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付得起全款。

 

那他在做什么服务呢?

 

比如我想买一套1000万的房子,我不愿意动我的现金,好了,他借我1000万,他收1.5%的利息,大概15万。

 

他给我弄好,我买下来的时候,我再把房子银行抵押,我再贷款出来,再还给他钱,前前后后大概需要不到一个月。

 

不到一个月,他在我这就能赚15万。

 

但是他在银行的成本多少呢?0.3,他收我了1.5%,好多人都有需求。

 

想想一个月不到,赚15万不得了。我说:

 

“你这生意太好了。

 

他说:

 

“没办法,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现金,同时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而且很多人银行贷款批不下来,是吧?你只能全买了之后再抵押。”

 

还有这生意!

 

他们现在生意做得很大,就在中山、珠海、东莞和佛山,都做得如火如荼。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我说:

 

“我想在广州买个1亿的房子,你能不能给我搞?

 

他不搞,他说:

 

“你这就太大了,我们更喜欢200万的房子,搞50套一个亿,分摊风险,而且呢,我赚得多。你这个的话,万一你出事的话,我不就死翘翘了?”

 

一个亿他不愿意,等于说他是小额的、分散的这种做法。

 

那我讲这个例子是为什么呢?

 

就是对于我而言,我只是用15万买了一个1000多万的房子,其它钱是他给我出的,我只是给了他手续费,给了这个服务费15万。

 

还这个钱的最后是银行,因为我的信用、我的这个抵押物,银行把我的房子已抵押。

 

他给我带了1000万出来,我把这15万还给这个中介机构,等于说我只花了15万,但我用了1000万的房子,只是每个月还款而已。

 

因为这个生意是个好生意,我都告诉他:

 

“你们在中山、佛山,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告诉我,我来弄,反正我信用肯定够好。”

 

用这种“杠杆”思维、借贷思维,能赚很多钱。当然前提是你的偿还能力够好、信誉够好。

 

十几万到1000万的房子多好呀,等于说,你每个月还款2万、3万、5万,那你能还得起就行了,而且他都长期的,20年或者30年。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当然这不能和商铺比,商铺每个月偿还的压力太大了,商铺一般只有10年,导致流动性也不好,公寓也是这样。

 

比如你,看到了这个借贷项目,你要问问你你敢不敢借贷。

 

 

反正我告诉他:

 

 

“我看到了有好的房都告诉你。”

 

他点了点头。

 

这个借贷思维,就是拿别人的钱,买自己的房。

 

银行不就是拿穷人的存款,来借给富人钱,他中间赚差价?!多好的商业模式,他自己都不用出钱,因为只有富人借大钱,穷人不是。

 

银行很势利的,银行永远不借给穷人钱,越有钱越问你要不要贷款,都是这样。

 

小到老太太的几百块钱,老大爷的几千块钱,把他们的钱积少成多,借给有钱人。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你为什么不敢借钱买房?这就是你穷的原因

 

总结一下,关于西南财大发出的报告,我的观点是:

 

第一:要敢于借贷,穷人才存钱,富人要借钱。

 

第二:借贷之后60%买房还不够,至少应该去到80%才好。

 

你买房子能留下来,但是你消费的东西能留得下什么?

 

  • 买个包包可能丢了就没了;

  • 买个车贬值很快的;

  • 买个手机都快就落后了;

 

要懂得钱生钱,而且要保值才行,才有更多的钱。 

 

第三就是,要有借贷思维、“杠杆”思维,才能赚这么多钱,要用你的心去做这个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w6ZIgs7SZ5JaE6zzuNeSw

全球恐慌加剧!现在去哪避险?

公众号|投研帮(touyanbang88)

转载请注明出处

乡亲们,我是王了了。今天的文长达8000字,预计需要用8分钟阅读。

国内疫情的控制已经初见成效了,结果海外却一个个沦陷了。欧洲和美国开始高度戒备,日本和韩国已经疫情爆发。

据说老外抢起口罩来一点不含糊,意大利人充分发挥了其炒货成瘾的天性,口罩已经炒到1200欧元一只了。我都想把自己手里这点囤货拿去卖了,包装成驴牌限量版,瞬间走上人生巅峰。

美国人想起来囤口罩和药的时候发现,美国90%的药物生产依赖中国,而中国制药厂还没复工。欧洲制药基地可以产,但是原材料也要从中国进。(这下傻了.jpg)

日本给中国捐口罩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今天,不过中国懂得礼尚往来,给日本捐了试剂盒。日本捐赠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回赠物资上写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不得不说这两个文化大国在疫情紧迫的时候也不忘了秀文采。而且这句中蕴藏的情感着实让我心潮澎湃。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欧洲有可能采取申根国边境人口流动限制,各国也要闭关锁国了,过去一个月中国遭受的苦难,海外同胞们也得经历一遍。这也是全球市场陷入恐慌的原因。

目前为止,美股从最高点跌了12%,欧洲跌了10%以上,日本和韩国也各自跌了约10%。只有中国跌的是最少的,从节前到现在沪深300下跌幅度还不到5%。

然而我想说的是,海外这种幅度的下跌,不止是疫情恐慌那么简单,而是经济本来已经堪忧了。我上周的文章里提示短期风险的时候提到过:

全球恐慌加剧!现在去哪避险?

给你们看几个数据……


海外经济究竟什么样?

日本2019年4季度的名义GDP环比下降1.2%,比预期的-0.6%严重了一倍。市场上普遍更重视的4季度年化GDP直接就是-6.3%,比预期的-3.8%也差远了。

欧元区也好不到哪去,4季度GDP环比增长0.1%,距离衰退一线之隔。其中德国的制造业订单和工业生产都很弱。弱到什么程度,工业生产同比下降7%。这种数据放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最主要的是,欧洲和日本央行已经没有子弹了,利率已经是负的了,就算再放水,再QE,再扩大抵押品范围,对经济的刺激效果也有限了,央行只能说爱莫能助。

尤其是日本,他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整体的21%,中国需求下降了对他影响很大。

目前为止只有美国经济的韧性很强,主要就是就业人数还很漂亮。但是就业是滞后指标,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只有实在没办法了才会选择裁员。如果全球都委靡了美国也不会独善其身。

还有一个隐含的雷是,美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开启核酸检测,因为检测成本太贵了。不管你有没有感染,查一次就要3000刀,就算做个CT也得好几百美金,新增数据当然很好看,因为也没几个人查得起。

不知道那些被当做甲型流感的患者中有多少是新冠肺炎的症状。现在连美国疾控中心也说不清道不明,如果这个数据最后水落石出,可能会吓全世界一跳。在此之前,恐慌情绪还会持续。

总的来说,现在肺炎对市场的影响,就像肺炎对人体的影响,自身免疫力好的可能连症状都没有就痊愈了,自身本来就有重病的,一定不堪一击。


接下来会怎样?

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是要头脑清醒冷静来思考。我把我的思考路径分享给你们作参考。

首先,海外到底会如何应对疫情?

可以明确的是,绝不可能有中国这般效率。现在美国只给500个人做了测试,英国都测了7000多人了。而韩国作为形式最紧迫的地方,只能给过去14天到过中国的、身体出现症状的人做免费检测。其他人要检测需要自掏腰包132美金。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建起两所医院专门对治这个病,他们连最基本的检测都无法覆盖,更别提全民口罩和后续隔离措施了,居民只能人人自保。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一定会减少,对一季度全球GDP的冲击不可能没有,甚至2季度也会受牵连。

其次,需要密切关注的变量是病毒在海外国家的致死率。目前来看新加坡的例子非常有参考价值,对入境的人施行隔离检测,同时号召大家不要医疗挤兑,在医疗资源富裕的情况下,每个肺炎患者都能得到充足的治疗,目前还没有一个死亡病例,而且新增人数也很少了。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自身没有大病,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发现及时,并且医疗资源充足,这个病的致死率是真的不高的。最怕的就是产生武汉那种恐慌,造成医疗资源挤兑,才造成了武汉致死率大幅高于其他地方。

这样的话,也许资本主义国家超高的检测和治疗费用反倒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医疗挤兑,以至于最后致死率不会很高,市场恐慌情绪就会缓解。(这里我们不谈制度上的优劣,只谈资本市场会如何反应。)

 

而且,现在南部国家基本上没有疫情爆发无法控制的情况,说明天气热确实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多到北半球夏天的时候就会好很多了。

 

也就是说,疫情在海外的蔓延目前来看依然只能算是短期影响。真正让资本市场恐慌的依然是疫情之下的实体经济

 

美联储3月份会有议息会议,但是一般3月的会议不会调整基准利率,往年通常是1月4月调整的多。如果欧洲和日本陷入衰退,套息活动会大幅拉低美债长期收益率,如果美联储不降息,利率曲线就会严重倒挂,等于变相惩罚长期投资活动。

 

所以美联储不会让利率曲线倒挂很久,如果持续倒挂一定会降息。

 

而美联储降息对欧洲和日本是一个减负,也会打开中国的降息空间,进一步拉低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

 

总之,海外的短期恐慌程度要看各国政府如何应对,关键看医疗资源是否匮乏,如果不发生医疗挤兑,一切都好说。说到这倒是可以理解俄罗斯为什么那么早就限制中国入境了,他们全民医保,很容易发生医疗挤兑。

 

像欧洲这种全民医保的地方,发生医疗挤兑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后面还有的闹。而且欧洲政府绝对没有能力临时建医院来扩充医疗资源,因为这种事政府根本说了不算,可能还要全体人民公投一下,公投完了疫情也过去了。其他需要自费医疗的国家,发生挤兑的概率不高。

以上是短期,而海外长期的恐慌程度,取决于各国自身的经济基础,本身已经很惨的如日本,会遭受重创。

说重点:how about A股?

说到A股这边,就很有意思了。

我之前对A股的长期看法有一个核心观点,在《泄露一个大秘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详细解释了。

大概意思是,全球资产回报率下滑的大背景下,资金继续寻找回报空间就会往流动性充裕、回报率相对较高的地方走。而这个地方就是相对低估,潜在回报率更高的中国。

即便中国现在为了疫情也损失巨大,但GDP增速能在5%以上的国家西方发达地区一个都拿不出来了。我们在经济周期上就比西方晚了很多年,即便也在下滑,剩余可供下滑的量也还在。

而且,从这次中国处理疫情的手段和力度,可以说给了所有西方国家一个巨大的震撼,他们现在深刻明白我们的制度意味着怎样的工作效率,也明白了什么叫万众一心。他们会重新审视中国这个不一样的存在

在短期,A股一定会受海外影响,因为现在绝大部分国际资本依然是按照新兴市场的比例来配置A股的,如果美股下跌,相应的也要按照比例调低A股的持仓。

但是,在这次恐慌结束之后,会有一部分海外资本逐渐意识到A股一些优质资产的重要性,在西方发生问题的时候,一些资金会到A股里来寻找确定性更高的回报。

到那时,A股就不再是当前国际资本意识里的“新兴市场”了,而是某种程度上可以跟西方硬核资产PK的确定性回报。

换句话说,这次疫情彻底烟消云散之后,各国都回到各自的经济轨道上,A股的一定是全球资产里弹性最高的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拥抱A股核心资产,现在是时候拥抱了。如果你已经满仓拥抱A股核心资产,那现在根本不需要跟着外围恐慌,安心过周末。

如果你依然无法安心,或者不知道什么是A股核心资产,继续往下看。我给你展示一个更宏大的图景,看看现在我们处在什么位置,各路国际资本又是如何演绎的。

“地球村的故事”第二季开播

有很多老读者看过我的《地球村村干部》系列,讲的是村长美国,村支书欧盟,村长儿子日本,还有生产队长中国的故事。(没看过的可以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然而真实世界可不是乡村爱情,几个角色翻来覆去能演十来部。现实世界中一切都是恒常变化的,时过境迁,村长已不再是那个村长,山不转水转,生产队长也有了新的人生规划。就连村长家的儿子也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在新的格局下,同样的事件会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演进。而我们的思维通常会被局限在当下和过去,用一成不变的眼光默认未来是历史的延续,这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

到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很多事情已经面目全非……

村长的任性酿成大祸

一直以来,村长的势力在村里都是一家独大的。他用来维护自身地位的方式是,挨家挨户搞关系,试图把村里每一户都变成自己的同盟,用武器支持大家互相戒备。

这就是自从冷战以来美国所采取的“双边”式外交策略,反对村民们私下里搞小团体,只鼓励参与由自己主导制定规则的大团体,以稳固自己的老大地位。

然而,自本世纪初以来,这个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生产队长在自己家门口的地盘上做起了生意,先后搞起了“上合组织”、“东盟自贸区”之类的小团体活动,甚至还用自己这些年以来攒的小金库分给大家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区域内的经贸来往路线。颇有在区域内做老大的架势。

这种时候,如果村长真的有智慧和领袖风范,应该上前去积极参与,提供扶持,你生产队长能给的,我也能给,甚至比你给的更多,更有包容性。这样即便少赚了钱,至少威信没有丢,钱以后还可以赚。

可是村长家族成员的民智水平却堪忧,看不清时局,只知道维护自身个人利益。而且村长家采取的是民主制度,必须得听大家的。就这样好死不死的选出了一届枭雄特朗普当总统,只因为他知道家族成员想听什么,把矛盾指向外部,用对外耍赖的方式对内安抚民心。

美国自从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催起了资产泡沫,让有产阶级变得更有钱,无产阶级变得更穷,大幅拉开贫富差距,造成了社会矛盾。这本是他们国家内部蛋糕分配不均的问题,却被特朗普拿来说成是他国的罪过,矛头一致向外

为此,特朗普不得不假戏真做,在国际社会上各种“退群”。先后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甚至连自己一手主导的WTO也要耍赖重新制定规则。像极了玩游戏输了的小孩一气之下抬屁股走人。

全球恐慌加剧!现在去哪避险?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村长家不但没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更加坚定了村民们继续深化建设自己的小圈子的决心,更加紧密团结在生产队长周围,甚至东盟十国开始加速推进了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并且在2019年完成了所有的市场准入谈判,预计在2020年就正式签署。

这场由村长的任性而引发的逆全球化风波,最终将会葬送自己的老大地位,而原本追随自己的小弟们也开始纷纷自寻出路。让他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就连自己的儿子日本竟然也开始擅自行动了……

又捐口罩又捐钱, 是真的想“日月同天”?

在中国肺炎疫情最紧迫的时候,日本捐给了中国500万只口罩,后来又从政府公务员工资里扣除捐款给中国。而捐赠物资箱上的“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诗句更是让中国人感动不已。

这种危难时刻出手相救的行为确实值得肯定,这份心意我们也必须领情。(我甚至一度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是今天咱们暂时不谈情分,只谈客观。为什么在2017年以前,中日关系还一度紧张,而到了2020年开年,日本对华态度却如此友好,甚至用殷勤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为在美国爸爸近两年的一系列神操作后,日本越来越明白,要维持亚洲稳定不再是20世纪90年代那种美日联盟的老旧策略即可实现的了。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就连军事实力也在日益赶超。

 

到2020年,亚洲整体的军费开支预计会达到6000亿美元,跟美国持平,是欧盟的两倍。对于没有核武器的日本,一直以来就像美国身边被阉割的太监,何尝不想找回自己的安全感。

 

日本也明白,亚洲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当今占全球贸易最大的区域(跟欧洲平起平坐),而自己对亚洲的出口额占总体的56%,其中对中国的出口占比21%,对美国只有19%,而且随着美国的逆全球化趋势未来还会下降。

 

自从2013年以来,亚洲国家之间提议建立的自由贸易“小圈子”多达28个。如果说在上个世纪,美国作为投资金主和世界警察,同时还是进口大国,亚洲必须依赖欧美的话,那么在21世纪里,亚洲国家互相抱团取暖就已经可以生存,对西方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少。

 

就当前,中日韩三国的出口额加在一起已经快要超过北美和欧盟的加总。

 

身处这样的环境下,日本岂能不思考自己的未来?

生产队长看起来靠谱得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生产队长却没有走顶撞村长的路。他没有试图取代村长的地位,而是在自家门口帮衬一下邻里乡亲,建立一个让大家各自舒适的小圈子,让大伙更安生的过日子。谁有钱不好好赚,到处瞎折腾呢?

事实也确实这样,自从带路计划实行以来,引得其他国家也开始效仿,中国负责协助落后国家建设基础设施,而日本和印度负责传授技能和培训,逐渐使整个亚洲都开始脱贫。

如果说美国的存在让全世界开启了军备竞赛,那中国的存在则是让亚洲各国开启了基础设施建设竞赛。

日本很聪明,他知道亚洲第一波经济大增长来自日韩,第二波来自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中国,而第三波很快就需要东盟国家发力了。所以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日益增加,目前就快要变成东盟最大投资国了。

而这种基建投资竞赛对整个亚洲维持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大家都砸了数万亿美元下去,谁想要亲手破坏掉呢?

所以真正的和平根本不是用军舰来震慑的,是要看你在区域经济里给大家做了什么贡献。

这就是我们近些年在新闻里经常听到的“区域经济”,或者“区域架构”。这是一套与美国霸权制度下完全不一样的合作体系。那一套战后以来的以美国为核心的双边策略即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亚洲在中国的带领下真正走上了“去西方化”的多边区域经济。

这其实是人类走向进一步文明的证据,从黑社会交保护费的制度状态过渡到公平合作共赢的制度状态。

“三权鼎立”的地球村初见成形

在20世纪里,村长美国和村支书欧盟联手统治整个地球村。而21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一个由欧洲、北美、亚洲共同主导的世界经济正在显露出面貌

现在,亚洲各国的贸易额已经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总贸易占比最大的区域了,而这其中东盟地区贸易额的60%都是在亚洲内部完成的。可以说亚洲对西方的依赖度正在降低。

而亚洲也是全球人口占比最大的地区,这些人口正在从贫穷走向富裕,带来的需求增量是巨大的。中国经济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外需,还是来自欧美经济,但是慢慢的我们可以逐步建立亚洲范围内的需求,而这个需求也会更加稳定。

桥水基金近期做了关于中国和亚洲市场的全面评估,发现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经济体量占比正在赶超美国和欧洲(左图),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实已经超过了(右图)。

全球恐慌加剧!现在去哪避险?

A股的超级趋势

而桥水认为,西方基金经理如果把中国资产加入到组合里,变成一个更加“平衡”的组合,对整体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收益比都有正面的贡献。

比如下图,右上角绿色区域中是优势最高的组合方式。在所有资产配置方式中,加入了中国资产的“平衡组合”,是收益风险比最高(竖轴),同时也是跟传统美国股票组合相关度最低的(横轴)。

 

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右上角绿色区域的组合。

 

全球恐慌加剧!现在去哪避险?

注意这里桥水的观点并不是抛弃传统发达市场资产,而是在原有组合里加入中国资产,将会有更好的收益风险比。

这个事实将会被越来越多海外资本所理解和消化,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开始逐步配置A股资产。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当然也审时度势的逐步放开资本账户,毕竟带路计划等海外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光靠外汇占款那几万亿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需要大规模放开资本账户,让海外资金大量进入,这样才能让资本账户平衡。

2019年我们已经彻底取消了QFII和RQFII入境的额度限制,意味着现在海外机构想通过这两个通道进出中国市场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陆股通余额的限制也已经被提升至1000亿的水平。

还有,目前为止MSCI把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而且比例只有3%,就算加上港股也只有6%。但是未来的趋势一定会向韩国和台湾那样,用数年的时间把比例提高到100%为止。可以想象一下到时候仅仅是需要被动配置进来的ETF资金会有多少。

 

可以说目前我们只需要等待海外基金经理逐步配置A股即可。

一般来说这种投资理念上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基金经理哪怕已经发现了配置机会,也需要写投资报告,上报投资委员会,然后上报董事会,大家坐下来一次次讨论,同意了之后再一层层审批,从风控部到交易部层层修改投资规则……

这个过程甚至需要一整年甚至更久。

为了配合海外资本的胃口,我们从2015年开始重新修订证券法,历时整整4年时间,终于新版证券法要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注册制的具体实施范围虽然由国务院决定,但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意味着A股迈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旧有的思维需要尽快抛弃。

可能会震惊到你的数据

按照现在的趋势预测,到2024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可能会达到5000家。这意味着无数没有吸引力的小公司将会沦为尘埃。而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会越来越受推崇。

到现在,北上资金占A股的交易额已经达到8.8%了(最近几天可能更多,未来海外资金占A股成交额比例只会越来越高。

 

而这会导致A股的风格越来越两极化。不说以后,就说现在,市值低于100亿以下的公司,平均每年只会被卖方研报推荐5次,低于50亿以下的根本没人去调研了。

 

说一个事实:美股中市值1000亿以上的公司占市场总市值的82%,而A股只占45%。美股里100亿以下市值的公司占市场总市值的区区2.4%,而A股同样市值的占比依然高达18%。

也就是说,A股里的大市值依然不够大,小市值依然不够小。

你如果依然继续拥抱那些垃圾股不放,大概率你的账户净值也会跟着小市值整体缩小到美股那个样子。反之,大市值公司是已经被市场反复验证过的企业,他们反而还会更大。

如果你认为像平安这些老掉牙的公司实在没有吸引力,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对标美股是什么样子。

对标美国,A股里的巨头们还有多少上升空间:

全球恐慌加剧!现在去哪避险?

这些被我们认为是“大烂丑”的公司,对于外资来说简直就是成长先锋。从这个意义上讲,A股没有真正的“蓝筹”,只有成长型蓝筹。

这里我们不去细抠每一只个股的成长潜力到底有多大,对标的公司到底合不合理。那些我们放到亲友团去慢慢讨论。

我今天想传达的观点就是,我们处在一个巨变的世界中,而且就在风口浪尖上。这个变化速度之快是由不得我们停顿和迟疑的。A股的变化是以日计算的,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陈旧思想是时候放下了。

总结陈词

总结来说,目前海外市场的恐慌一时半会无法消散,因为这不仅是疫情引起的恐慌,同时还伴随着市场对经济本身的担忧。如果拿不出压倒一切的解决方案,是很难过劲儿的。

在这种氛围下,避险资产依然会受追捧,黄金调整结束之后还会继续上冲。恐慌指数一时半会儿也下不来了。各国股市也需要释放风险,短期不能幻想大反弹。

对于美股,川普出来喊话,或美联储出来安抚情绪,会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欧洲和日本,基本无力回天,只能继续放水。

在这个情绪之下,A股里的风险资产(比如之前暴涨的科技股们)一定是跟随情绪大幅收敛的。想让他们继续涨,需要等到风险全部释放干净,至少大盘先止跌再说。新经济+科技治国的总体思路依然不变,只是恐慌散去之后,弹性最大的属于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科技股。这里考研的就是你的选股能力了。提升选股能力请移步亲友团。

甚至,短期内就连核心资产也成了北向资金抛售的对象。但这是由于海外组合调仓和补仓的需求,而不是它们没有价值。

长远来看,亚洲作为一个经济体正在形成自己的经贸圈子,经济体量正在日益赶超西方,而美国的逆全球化战略反而助推了这个趋势。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会不断吸引外资流入。

我们把眼光放长远,忍住贪念不去碰自己不懂的垃圾股,拥抱真正有价值的中国成长蓝筹,在未来十年他们甚至会变成全球范围内的核心优质资产,跟欧美那些经典企业们平起平坐。

在这个视角下,2020年初爆发,并且将在夏天结束的疫情,又会改变什么呢?即便这个病毒未来会长存世间,致死率如果控制在一定水平的话,只能在某些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会改变世界运行的方向。

以上,送给在恐慌中不知所措的你

今天大家可能都亏钱了,我就不开打赏了,有心想打赏的朋友,动动手指点个“在看”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Yn9amgfwMJJT19Ajpup9w

迷雾中的体育消费市场,我们看到了这 6 点投资机会 | 盈动研究

迷雾中的体育消费市场,我们看到了这 6 点投资机会 | 盈动研究

核心观点

体育消费市场可以用“人、货、场”三大核心要素进行勾勒:【产品和服务】在经历了生产、制作、包装后,通过【渠道和场地】触达【消费者和受众】,而【消费者和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变化也会影响【产品和服务】和【渠道和场地】的创新迭代,形成完整的反馈闭环。

【消费者和受众】

体育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消费者必须有钱、有闲、有意愿。

A. 有钱

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人民对体育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但受限于具体国情,我们对国内人民的体育消费能力增速不应过于乐观。

投资机会:抓住定价曲线两端——专注于中低端市场、主打基础功能和高性价比的入门级产品(做增量),以及专注于高端市场、主打品牌形象和心智的高端产品(挖存量)。

B. 有闲

现状: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最核心的消费受众群体(26~45岁)的工作时长和通勤时长普遍较长,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数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同龄人口;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这一群体的人口数量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久内呈现显著滑坡。

投资机会:提高时间利用效率——适宜于碎片化时间的家庭运动场景,以及可与其他事务同时进行的轻度运动(如满足必需通勤功能的自行车,以及满足进阶精神需求的户外游与冥想)。

C. 有意愿

现状: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有效受众群体的人口数量和消费意愿均有一定上升空间,但天花板也较为明显,且面临娱乐、传媒等多个行业的激烈竞争,在市场出现有效创新前,难以实现进一步突破。

投资机会:用户认知优先级的改变——针对女性和中老年用户群体的用户教育和市场开发;让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而是与潮流、文化、自我认同更高层次的要素进行深度结合,一步一步完成“出圈”。

【商品和服务】

对于“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业态以服务为主;对于“参与性体育/全民体育”,业态既有服务,也有产品。

A. “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以职业赛事为产业链绝对核心。

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相对落后的四大主要原因:

1. 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化体制仍在完善之中。

2. 在建立了市场化体制之后,打造顶级职业体育赛事仍需大量时间。

3. 国外职业体育赛事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视传媒红利,而国内缺乏相关条件。

4. 体育产业全球化趋势显著,受众群体偏好国际头部赛事,本土赛事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投资机会:

1. 虽然核心的赛事环节仍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服务的核心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创新,但服务的外围部分(如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交付环节)可能会通过一些局部的微观创新,先吃到第一波红利。

2. 探索本土特色赛事,或是寻求将头部赛事作本土化落地,加速IP成长历程。

3. 将全球化趋势为我所用,学习先进实践,广泛吸纳人才。

4. 发掘新的传媒红利,利用更具时代特征的触达方式。

5. 专注于赛事运营、媒体包装、人才培训和营销咨询的体育中介机构。

B. “参与性体育/全民体育”:以大众体育运动为产业链绝对核心。

人们参与大众体育运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类:受职业赛事影响;身边人的带动。

1. 沿“受职业赛事影响”进行探究:在此类运动中,与职业联赛对应的业余联赛起着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对上游来说,可为市场化运作的职业体育赛事输送优秀人才;对下游而言,可作为大众体育运动传播推广的重要载体。但业余赛事发展所需时间未必比打造顶级职业赛事更短,需要打通“上升通道”,更要建设土壤、吸纳人才、整合资源。

投资机会:产业资源的整合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将业余赛事与职业赛事接轨,搭建“业余 – 职业”的双向桥梁

2. 沿“身边人的带动”进行探究:此类运动多以功利性和对抗性相对较弱的休闲运动为主,甚至包括一些顶级职业赛事的影响力在国内较为有限的运动(如羽毛球、台球以及滑雪等冰雪运动)。

2.1 健身运动

现状:健身运动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太短,消费者未像国外那样进行自然圈层分化,而是被产品和营销牵着鼻子走,故而整个市场在“产品-需求”层面存在大量匹配错位;家用健身场景充分体现国情差异,国外用户多视其为健身房场景的延伸和补充,国内用户多视其为健身房场景的替代,需求层面存在巨大分歧。

投资机会:客群聚焦、服务升级的线下精品健身房;具有强娱乐化属性或主打细分客群的家庭健身器材。

2.2 户外运动

现状:户外运动本身充满魅力,且能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故而关注度日益走高。

投资机会:专注于户外运动的垂直/聚合社群或已形成口碑的消费品牌,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跨地域复制能力和跨产业联动能力的品类。

2.3 运动装备

现状:运动装备在我国整个体育消费市场中的占比超过70%,远高于美国的26~30%。但这一产业结构有其合理性,且在短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

投资机会:专注于参与性体育/全民体育中部分尚未形成强品牌认知的运动品类,通过产品设计、社群营销和渠道建设等,让公众将自身品牌名字与该运动品类本身建立起强绑定认知的优秀运动装备公司。

【渠道和场地】

仅对“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的服务背后的渠道与场地进行了初步探究。

现状:我国缺乏顶级职业体育赛事,服务的核心在短期内难以创新,所以服务的外围部分(如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交付环节)会先行通过微创新开发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也缺乏ESPN这样有着极强影响力的渠道,所以这些微创新也很难快速、规模化地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在毛利率不足以支撑粗放式投放时,只能重度倚赖社群维系运营或是交叉营销导流。

投资机会:暂时缺乏能有效摆脱巨头射程且天花板足够高的投资机会。

 正 文 

全文共 16981 字,完整阅读需 30 分钟

体育产业对各国GDP的平均贡献率仅为2.1%左右,放眼全球,也很少有国家将体育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但因其独特的魅力,体育往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注焦点,历史上还曾多次出现“交战双方因重大赛事默契停火”的情形。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也将对体育赛事的覆盖归为自己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称“体育、绯闻和罪恶是媒体吸引民众的三大法宝”。

 

在国内,体育行业也有着极高的热度。每4年一次的奥运会和世界杯都堪称全民盛宴,工作日上午的NBA赛事收视率也非常可观,乒乓球和羽毛球几乎是人人都会。就在不久前,“武磊绝平巴萨”在微博热搜上高居第四,更是登上了抖音热点榜第一,各大媒体全天候循环报道。

 

但与此同时,国内体育行业的极高关注度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冷清惨淡的一面:上市公司数量稀少,大量业内公司经营艰难、成长缓慢,早期创业公司融资不顺,即使是那些已拿到多轮融资的明星项目,也多已经历了或正在经历转型求变的过程。

 

国内体育行业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未来的行业趋势会有哪些?哪些方向可能存在巨大潜力和投资机会?在本文中,我们聚焦体育产业的消费市场,从“人、货、场”三要素切入,与各位共同探讨。
 
1

消费者和受众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相应理论,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排在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之后。现代体育是典型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讨论其受众群体时,我们首先关注的点就应是“是否有钱”。

 

许多研究报告都曾提出「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之后,体育产业迎来爆发增长」的类似观点,但我们经大量查阅资料发现,这一论述其实站不住脚,原因如下:

 

1. 时间点上的错位:7000美元的参考价值价值有限。

 

以美国(体育产业的全球标杆)为例,早在1960年代中期,随着政府引导、审美观念改变、大量商用健身器材的发明,体育消费市场便已开始快速增长,而美国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则在1974年,足足滞后了10年左右。

 

若以人口结构、文化历史、消费习惯与我国更接近的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在1961年颁布了《日本体育运动振兴法》,1964年出台了《关于增进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同年还举办了东京奥运会,并将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设为法定节假日“体育节”,日本体育消费市场也随之逐渐升温。而日本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则是在1978年,也是滞后了10年左右。

 

而在欧盟、拉美、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又是另一种状况。以欧盟为例,英国与德国的体育事业快速增长期与人均GDP破7000美元的时间点基本吻合;但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则是后者超前了8年左右,对于体育产业直接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高达5.6%的卢森堡来说,这一超前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因此,从全球的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历史来看,“7000美元”的节点并不准确,它更像是一个大众体育需求激增的节点,但对体育消费市场增长拐点的参考价值相对有限。

 

2. “人均GDP”并不能全面反映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一方面,由于各国产业结构存在差异,GDP本身并不能完全反映国民收入水平,而且就【居民收入/GDP总值】这一指标来看,我国目前仍显著低于于发达国家。换言之,和发达国家的历史过往相比,即使人均GDP水平相近,我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却要低一些。

 

举个例子,1974年的美国,人均GDP为701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10美元;而2018年的中国,人均GDP为9769美元,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8228元人民币(约合4265美元),若考虑美元购买力的变动,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的差距还会更大。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先富带动后富、城市化进程深入、产业结构改革都在进行之中,收入分配环节存在着一些不均衡。

 

若以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年数据来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人民币,但在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有9省市(不足三成)达标或超过。

 

此外,占总人口59.58%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值为39251元,中位数为36413元,而占总人口40.42%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中位数13066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存在显著差距。

 

依此估计,在未来的至少5年内,对体育市场有足够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人口仍将是经济发达省份的城镇居民群体,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很可能不到40%。

 

此前曾有第三方机构对各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进行过调研,全球年人均体育消费金额为200美元,而中国仅有145美元,仅有全球平均水准的72%,也印证了国内体育受众的消费能力不足。

 

综合以上2点,我们可以得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人民对体育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但受限于具体国情,我们对国内人民的体育消费能力增速不应过于乐观。

 

此处相应的投资机会,出现在定价曲线的两端:专注于中低端市场、主打基础功能和高性价比的入门级产品(做增量),以及专注于高端市场、主打品牌形象和心智的高端产品(挖存量)。

 

从很多方面来看,体育行业都非常接近于“注意力经济”,需要抢占消费者的“停留时长”,即总闲暇时间中分配给了体育的那部分。毕竟,大量有钱、有闲、有意愿的消费者,才能支撑起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先看“有闲”

美国体育产业在1960年代的迅速爆发,离不开依靠二战后迅速贯彻的国家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基础,也离不开19世纪起“8小时工作制”的全面严格实施。

 

但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8小时工作制”在体育市场最核心的消费受众群体(26~45岁)中仍未得到广泛实施,加上更高的通勤时长,这一群体的闲暇时间总数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同龄人口。同时,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这一群体的人口数量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久内呈现显著滑坡。

 

可以说,“有闲”这一点不容乐观。

 

此处的投资机会,出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提升上:适宜于碎片化时间的家庭运动场景,以及可与其他事务同时进行的轻度运动(如满足必需通勤功能的自行车,以及满足进阶精神需求的户外游与冥想)。

 

再看“有意愿”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更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让对体育“无意愿”的人,逐渐变得“有意愿”。多次访谈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对体育“无意愿”的人,是包含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一类群体是“我对体育没有意愿,是因为我没有意识到体育的精彩和重要性”。他们占比并不高,可以通过有效的触达、社交圈的带动、更细致的市场教育等进行转化,转化难度较低,转化速度较快。

 

另一类群体则是“我知道体育的精彩和重要性,但是我生活中有比体育更精彩更重要、更值得我花时间的东西”。想让这部分人变得“有意愿”,需要我国整个体育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都达到更高的水准才行,这样才能从与其他娱乐内容(小说、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和休闲场所(商场、咖啡厅、酒吧等)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这部分人群的转化难度较高,转化速度较慢,且还取决于跨行业竞争。

 

据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人口”的定义(每周至少运动2次,每次至少30分钟),我国的体育人口占比仅为34%,低于发达国家45%~40%的水准,显著低于美国的70%。

 

假设在未来5年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当前基本相当,并进一步假设城镇居民(占总人口59.58%)的体育人口占比能达到比发达国家水准略低的43%左右,农村居民(占总人口40.42%)的体育人口占比达到25%左右,那么我国总的体育人口占比有望在2025年左右达到36%左右。

 

经与《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至2020年,经常参与锻炼的人口数达到4.35亿)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至2025年,我国体育人口达到5亿人)对比,可知该预估为中性偏乐观。

 

因此,“有意愿”的人(即体育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增长瓶颈也会快速到来。

 

假设所有的“有意愿”的人(即体育人口)都是体育市场的有效受众,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体育市场的有效受众群体的人口数量和消费意愿均有一定上升空间,但天花板也较为明显,在市场出现有效创新前,难以实现进一步突破。

 

此处的投资机会,出现在认知优先级的改变上:针对女性用户群体的用户教育和市场开发;让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而是与潮流、文化、自我认同更高层次的要素进行深度结合,一步一步完成“出圈”。

 

至此,我们已对消费者数量和消费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前述两个论断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假设在未来5年内,我国的每年人均体育消费金额将稳定保持7%的复合年增长率(超出GDP增速约1个百分点,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速6.7%”,可知为中性偏乐观的预估),则可根据公式“市场规模 = 人均消费金额 X 消费者数量”,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未来5年内,若行业基本面未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中性偏乐观的复合年增长率预估约为8.23%,距离进入快速增长期还有一定距离;与此同时,从微观层面来看,上述投资机会分析中提到的部分赛道也存在“先行起飞”的可能。

 

2

商品和服务 

如果从消费行为的动机进行划分,不难发现,体育消费行为可以分为“观赏性体育”和“参与性体育”两类。“观赏性体育”主要满足娱乐需求,消费者付费购买的也主要是服务和体验;“参与性体育”既满足娱乐需求也满足健康需求,消费者付费购买的既有服务与体验,也有实体商品。

 

若进一步从服务与商品背后的产业链进行探索,“观赏性体育”对应着“职业体育”,而“参与性体育”对应的则是“全民体育”,二者背后的产业链条存在显著差别。产业链上核心板块是什么,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怎样,“三流”(信息流、物流、现金流)流转方式,分工精细化程度如何等等,我们需要对这些因素建立起初步认知。

 

以下两张图分别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和36氪研究院制作,按照“观赏性体育”和“参与性体育”以及“职业体育”和“全民体育”的脉络,对产业链进行了简要梳理。

 

迷雾中的体育消费市场,我们看到了这 6 点投资机会 | 盈动研究
迷雾中的体育消费市场,我们看到了这 6 点投资机会 | 盈动研究

 

A、“观赏性体育”和“职业体育”。

 

毫无疑问,职业赛事是这条脉络的核心。

 

顶级职业体育赛事具有令人咋舌的吸金能力。据统计,每年全球体育赛事(不含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四年一届的赛会制比赛)的总收入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转播权收入超过500亿美元。顶级职业体育赛事强大的吸金能力,为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带去极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分工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服务与体验,进而再度提升了自身吸金能力,形成正向循环。

 

以全球头号体育赛事NF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为例,其2017年收入约为137亿美元,光美国本土的版权收入就有约49亿美元。每年一度的超级碗(Super Bowl,NFL的年度冠军赛)影响力空前,广告价格屡创新高,还有美国空军表演、American Thanks、超级明星秀等环节。毫不夸张地说,超级碗的举办时间(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或2月的第一个周末),就是美国法定的狂欢节。

 

如果说NFL的影响力仍集中在美国本土的话,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则是一个在全球化上取得了瞩目成就的案例。已故的前任总裁大卫-斯特恩于1984年刚上任时就看到了体育全球化的大趋势,早早开始布局耕耘,将在美国本土影响力落后于NFL和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NBA赛事传播到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NBA中非美国本土的球队老板、管理层职员、现役球员数量几乎每年都在创下新高。据估算,如今NBA的年收入已超过80亿美元,且其海外营收仍保持了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0%的强势增长。

 

然而,遗憾的是,国内的职业体育赛事在知名度、观众数量、文化氛围、盈利能力等方面,距离国际先进水准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职业体育联赛约20个,主要包括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SL)、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WCBA)、中国男子排球联赛(CVL)、中国女子排球联赛(WCVL)、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CBSL)、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CTTSL)、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中国象棋甲级联赛等。

 

这其中,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SL)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依靠着巨大的球迷基数,在商业化运作上相对最为成功,尤以CSL为佳。但即使是国内第二号联赛CBA,其收入重度倚赖赞助(CBA的赞助收入超过70%,转播权收入、门票收入、周边收入合计不到30%,部分球队和地区为了获取知名度甚至一度需要自费购买电视台时段进行播出),和国外对标者们均衡的收入结构相比(转播权收入占40%~50%,门票收入占15~20%左右,其余为赞助和周边收入),还存在巨大的差距。CSL与CBA的球队财政状况虽在逐年提升,但大量球队仍在为了收支平衡而不断努力。

 

CSL与CBA的商业化运作欠佳也许可以归于竞技水准未达国际一流。但是,竞技水平国际领先的中国女子排球联赛(WCVL)、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CTTSL)、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CBSL)、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等,其商业化道路同样困难重重,往往各自拥有一批狂热的长期忠实粉丝,但却在向更大受众群体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阻碍。

 

经广泛请教与研究,我们将国内职业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初步归结于以下四点:

 

1. 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化体制仍在完善之中。

 

《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国际经验及中国案例》一书对职业体育进行了如下阐述:“职业体育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自身价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是体育发展的高级阶段。”

 

显然,“市场经济”是职业体育能够繁荣发展的重要前置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采取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至1992年党的十四召开,我国才将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正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要略微晚了一些,且由于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格局持续升级等特色国情,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些许曲折的历程,故而职业体育的起步时间很短——若以1993年4月《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的通过作为起点,满打满算,我国职业体育至今也只有不到27年的历史,大量具体的体育项目至今仍在进行着“是否适合按照职业体育方向发展”的讨论。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体育并不是单纯的娱乐与消遣,而是带有一定政治、经济、军事等附加价值和强烈地方色彩的存在,赛事本身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痕迹,且其人才选拔路径、赛事组织、运动员保障体系、监管体制等均依附于体制内机构(体育局、体工队等),难以进行市场化的有效运营,尤其是在个人运动项目(如游泳等)方面,运动员与体制机构在利益分配上是存在天然冲突的,调和难度非常大。即便是在市场化进程相对较高的团队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我们也可以看到,限于我国国情,国外的很多运营经验和操作方式并不适合在国内大规模推广,我们需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道路,而这条路注定较为漫长。

 

2. 在建立了市场化体制之后,打造顶级职业体育赛事仍需大量时间。

 

即使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来加速国内职业体育市场化体制的建设,若想打造顶级职业体育赛事IP,我们仍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

 

在我国,团队运动项目市场化的时间相对较早。1993年10月,中国足协通过了一系列的章程草案,决定将1994年的甲级联赛A组联赛作为职业联赛的改革试点,并于1994年4月17日正式开赛。中国篮协则于1994年12月开会进行讨论,并于1995年开始举办了第一届“555篮球联赛”,且参赛的12支球队中仅有2支队伍采用俱乐部形式经营,另外10支队伍均是地方体制内的专业球队。个人运动项目市场化的时间则略晚一些,如乒乓球(1995)、网球(2004)等。

 

而以北美为例,四大联盟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成立于1903年,NF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成立于1920年,NHL(北美职业冰球联盟)成立于1917年。即使是最为年轻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也早在1946年便已成立,距今已有74年。

 

再看邻国日本。NPB联赛前身“日本职业棒球联盟”成立于1936年,J联赛(日本职业足球联赛)虽然于1993年才正式成立,但其前身“日本全国联赛”早在1965年就已开始举行。

 

若是将眼光投向四年一届的赛会制比赛,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举办,首届世界杯于1930年在乌拉圭开球,同样有着悠长的历史。

 

任何一项职业体育赛事想获得巨大商业成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育受众(若有业余赛事最佳)、教育市场(探索盈利方式)、提升综合影响力(寻求跨区域传播),而我国目前的各项职业体育赛事都还非常年轻,最长的中超联赛(1994)也才将将25年。若以“职业赛事成立25年后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指标,其实我国的各项联赛已经远超国际同行,无奈起步太晚,仍需时间。

 

3. 国外职业体育赛事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视传媒红利,而国内缺乏相关条件。

 

以美国为例。四大全国性电视网均有各自的体育频道(ESPN、CBS Sports、NBC SportsNetwork和FOX Sport),对优质职业体育赛事的版权竞价非常踊跃。以NBA为例,NBA官方在2016年夏天与ESPN和TNT达成的新转播合同为期9年,总价值240亿美元,年均26.6亿美元。

 

体育版权卖得这么贵是有道理的:美国的电视传媒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而头部体育内容对用户吸引力极强,且用户的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均得到证明且还在不断提升(据统计,早在1970年代,体育内容就已占据了美国家庭电视观看时长的20%左右,是家庭成员日常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额的版权支出也在推动电视传媒网络不断提升自身内容制作水准,推陈出新,继续巩固自身的吸金能力,以期形成正向循环。

 

但在国内,电视传媒并不是一个开放性市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是唯一覆盖全国的体育电视频道。据上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国家广电总局确立了中央电视台的核心地位(出台《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 , 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包括预选赛),在我国境内的电视转播权统一由中央电视台负责谈判与购买 , 其他各电视台包括有线广播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并不允许外资体育电视机构落地(除部分高档酒店外)。这些政策的设立初心是为国内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争取时间,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一枝独秀,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国内其他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进而使得国内职业体育赛事的版权竞购市场难以活跃,赛事运营方缺乏足够的议价权——有全国性影响力、利于赛事推广的央视很难给出高价,而地方电视台可能愿出高价但不利于赛事推广,最终“版权收入”和“赛事推广”两头都不靠。

 

同时,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管理机关,工作中心是宣传,因此国内电视体育频道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即使各电视体育频道想要自主采购赛事版权,也会受限于财务核算等层层审批,很难向电视台申请到足够的资金,且无法在资本市场主动发起融资,进而不了了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我国职业赛事缺乏相应的电视传媒红利,一方面难以向全国范围的受众进行教育与推广,另一方面也难以获取足够的收入与利润,进而发展速度相对较为平缓。

 

4. 体育产业全球化趋势显著,受众群体偏好国际头部赛事,本土赛事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职业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高度的全球化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和体育强国的文化输出,头部体育赛事也在全球广泛分发,有着巨大的马太效应。

 

《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国际经验及中国案例》对此进行了精炼的归因:一是体育活动的竞争规则和管理体系的统一性在各个产业中程度最高;二是存在大量无国籍服务产品即国际比赛,而且是质量最高的服务;三是信息技术使全球化成本低廉而收益巨大。另据我们调研,除去一些地区性运动(如手球)和小众运动(如马术),全球人民对体育运动的偏好也总体较为趋同,不存在显著的文化语境壁垒。

 

此外,大量受访者表示更愿意付费观看有竞技水平更高、包装制作更精良的国外赛事,而不是各方面水准都有待提升的同类国内赛事,除非主队情怀特别浓厚(占比很小)。

 

这4点原因,使得国内职业体育赛事的市场化程度距离国际先进水准还有很长距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链的各环节都相对落后,服务和体验不佳,虽然总体价格不高,但用户付费意愿不强,更愿意为国际赛事买单,进而使职业体育赛事消费在整个国内体育消费市场中的占比难以提升,形成一个需要大量时间才能打破的僵持局面。

 

但同时,对这4点原因的探究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投资机会:

 

1. 市场化改革的深度推进,必然带来巨大的增量释放。这种增量释放会影响到整条产业链上的全部环节。虽然核心的赛事环节仍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服务的核心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创新,但服务的外围部分(如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交付环节)可能会通过一些局部的微观创新,先吃到第一波红利。围绕赛事的休闲旅游服务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而且这种来自外围的增长也会逐步带动其他环节,形成良性循环。

 

2. 探索本土特色赛事,或是寻求将头部赛事作本土化落地,加速IP成长历程既然同类赛事的快速增长和弯道超车较难实现,不妨尝试“中国特色路线”:不论是本土特色赛事的设立(舞狮、传统武术、龙舟等均已有成型赛事),还是头部赛事的本土化落地(如业余联赛、巡回表演赛事等,以及马拉松、自行车赛事等),都已有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的范例。

 

3. 将全球化趋势为我所用,学习先进实践,广泛吸纳人才。国外职业体育发展历程远长于国内,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分工和职责细化,不论是上游的赛事组织运营,中游的传媒及中介,还是下游的产品服务交付设计,都有着极其强大的人才储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主动招募、吸纳相应的优秀人才,便有机会缩短追赶时间。我国在改革开放期间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众多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发展的经济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会见证同样令人咋舌的“中国速度”。

 

4. 发掘新的传媒红利,利用更具时代特征的触达方式。虽然我国缺乏电视传媒红利,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准世界一流,尤其是随着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和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职业体育赛事版权在移动端的流量红利和变现通道正在逐渐清晰。移动化、碎片化、专业化、泛娱乐化的内容包装制作,垂直化、扁平化、即时化、强粘性的双向互动社群,都是新的掘金之处,尤以短视频平台为甚。

 

复盘国外顶级职业体育赛事的成长史,我们还会发现,大量优秀的体育中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推波助澜。IMG、Lagardere、Infront等体育中介巨头在经纪代理、赛事运营、媒体包装、传媒分发、营销咨询、人才培训、内容出版、零售批发、数字娱乐等环节极其专业,各展神通,对上游进行赋能,对下游进行传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润滑甚至中枢作用。

 

与之相关的投资机会:专注于赛事运营、媒体包装、人才培训和营销咨询的体育中介机构。我国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垂直社群(种草和导购等)和在线视频行业(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等)的兴起,为这些环节提供了部分可跨行业复制的珍贵实操经验,并积累了一些潜在的专业人才。

 

B、“参与性体育”和“全民体育”。

 

这条脉络的核心,则是大众体育运动。

 

一部分人参与大众体育运动,是因为受到职业赛事的影响。

 

比如,NBA和CBA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许多人从小就逐渐对篮球运动产生了热情和爱好,进而在闲暇时间主动参与篮球运动。

 

对这部分人口来说,与职业联赛对应的业余联赛起着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对上游来说,可为市场化运作的职业体育赛事输送优秀人才;对下游而言,可作为大众体育运动传播推广的重要载体。

 

但业余赛事发展所需时间,未必比打造顶级职业赛事更短:

 

一方面,业余赛事本身有着显著的“上升通道”属性,尤其是高校赛事和全国性赛事,如果通道的另一头通向光明,那么通道自然会越走越宽。

 

例如美国的AAU(Amateur Athletic Union,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全美最大的非盈利组织之一,举办了大量小至社区大到全美的青少年业余赛事,年龄段以U9至U18为主),为美国的各大职业运动赛事输送了大量顶尖人才(如Anthony Davis等著名NBA球星),甚至AAU赛事本身也已成为家庭活动和社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但如果通道的另一头尚不明朗,则人们对参与此类体育赛事的意愿会大幅下降。以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SL)为例,其已在国内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商业化验证,但整体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升,于是国内的业余足球联赛和青少年赛事也处在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换言之,依据国际经验,顶级职业赛事和业余联赛的发展往往是高度同步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很难独自快速爆发性成长。

 

另一方面,业余赛事背后的文化土壤至关重要,而且需要优秀的运营人才和各方资源协调。

 

光有上升通道属性而无文化土壤的业余赛事,最终往往会向非市场化的青训队等封闭体制演变,虽能为上层的职业体育赛事稳定产出优秀的职业运动员,但会逐渐与大众体育运动脱节,长期来看,并不一定利于业余赛事甚至运动本身的发展。

 

即便文化土壤足够强盛,也需要优秀的运营人才和各方资源协调,才能让业余赛事迎来爆发。以北美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全国大学体育协会)举办的大学篮球联赛为例,其早在1939年就已起步,但直至196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传媒网络的密切合作、全面完整的数据纪录、各项赛事规则的修订更新等精细化的运营措施逐渐落地,NCAA才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让全美为之疯狂。而国内,即此类优秀的运营人才和各方资源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职业赛事中也是供不应求,很难将其导向业余赛事。

 

从国际经验来看,业余赛事在大众体育运动的繁荣兴盛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限于上游职业赛事市场化进度尚浅、文化土壤需要培育、基层运营人才匮乏,即便有了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国内业余赛事的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经验。

 

此处的投资机会主要出现在:通过产业资源的整合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将业余赛事与职业赛事接轨,搭建“业余 – 职业”的双向桥梁——既可以是半职业赛事、训练营、深度体验,也可以是职业体育的社群运营或社区组织,还可以是退役运动员或相关人才深度参与的行业性品牌。

 

另一部分人参与大众体育运动,则是因为身边人的带动。

 

环顾身边,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体育运动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传播性,能带动周围的人们一同参与进来。此类运动多以功利性和对抗性相对较弱的休闲运动为主,甚至包括一些顶级职业赛事的影响力在国内较为有限的运动(如羽毛球、台球以及滑雪等冰雪运动)。

 

以热度最高的健身为例。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健身运动发源于1950年代的美国。美国在战后迎来了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大量第三产业的崛起打下了经济基础。

 

到了1960年代,随着政府宣传(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将“青少年健康总统委员会”更名为“体适能总统健康委员会”,强调全民运动健康)、审美观念引导(首次出现比基尼小姐评选)和大量商用健身器械的发明,健身运动开始普及。由“现代健美之父”乔-韦德开创的“奥林匹亚先生”赛事就于1965年颁发了第一个冠军,该赛事至今仍具有极其重磅的业界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美国黑人运动(1955~1968,非裔美国人为争取平等人权而进行的群众运动,代表人物为马丁-路德-金)也正是在该时期轰轰烈烈地席卷全美,让人们对肤色之外的“自我价值”、“社会认同”、“审美取向”、“精神毅力”等方面进行了更多思考,极大促进了整个美国体育界(当时正值非裔美国人运动员占比正快速提高)的发展,让健身行业也从中受益。

 

1970年代~1990年代,随着肥胖率暴涨(美国人口的肥胖率长期稳定在12~14%左右,自1977年开始快速增长,直至目前的约34%)和经典影视作品发行(阿诺德-施瓦辛格在1984年出演《终结者》,一身肌肉征服了全球观众,完成了里程碑式的“健身运动员”出圈;杰米-李-柯蒂斯在1985年出演《至善至美》,完美演绎了魅力四射的有氧舞蹈教练,吸引了大量女性走入健身房;施瓦辛格和柯蒂斯还在1994年上映的《真实的谎言》中合作登场,分获1995年土星奖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美国健身运动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据统计,至1987年,已有超过70%的美国人养成了运动习惯。

 

进入21世纪后,健身运动的整体增速开始放缓,用户需求开始分化,社群属性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拥抱更多元化的锻炼方式。美国原有的健身房们对该趋势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采取连锁化经营来降本提效;有的对器材、装潢、服务进行差异化包装,主动筛选目标用户群体;有的则专注于某几项运动,并建立精品健身房和独立工作室;有的深耕专业化路线,通过私教授课、教练培训和周边产品售卖挖掘用户价值。这些尝试都已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并各自建立了极其活跃的用户社群。

 

LA Fitness定位类似于“健身房中的网易严选/小米有品”,在加州附近地区有着极强的区域性口碑;24 Hour 设备和装修虽不是最新,但满足了工作族和自由职业者的全天候健身需求;Goodlife Fitness(加拿大品牌,在美国也有门店)开拓了专门的Goodlife Female Fitness以服务女性用户,并将业务拓展到了MOVE(锻炼)、FUEL(营养)和LIVE(生活方式);Gold’s Gym International主打高端和专业,甚至提供全球门店均可使用的高级会籍,经常有职业运动员在其门店进行训练;Equinox走上了轻奢精品健身房路线,从营销物料到店面设计再到个性化服务,全方面主打科技、智能、时尚、潮流等概念,重视社群运营,并正逐步将自己定义为“生活方式传播者”;Life Time选择深挖中产阶级客群的全方位健康需求,以器械锻炼为起点,提供全方位的个人健康/形象管理服务,包括健身、美容养颜、个性化护理、康复理疗和全面保健等,甚至涉足了营养品开发、专项运动训练、青少年夏令营等产品线,致力于让用户们过上“a healthy and happy life”,甚至将“.life”作为官网域名。

 

值得一提的是,Planet Fitness则将性价比进行到底,通过对成本的极致控制(砍掉不必要的私教和团课,缩减吧台和休息区域的面积,不提供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器材),即使是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也能保持了10美元/月的极低价格。同时,他们还在业内率先提出了“反歧视”(反对体型优秀者的过分显露身材,甚至不欢迎一些专业运动员前来训练),设立“judgement free zone”,每月都提供披萨等免费食物。其CEO曾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Planet Fitness的竞争对手不是健身房,而是披萨店、小吃店、电影院等。”换言之,其提供的并非是“健身场所”,而是“打发时间的去处”。因此,很多专业向、非其典型客户的人群也会在已有其他健身房会籍的情况下仍在Planet Fitness办一张卡,以满足自己碎片化和休闲时的锻炼需求。

 

相比之下,国内健身行业则没有那么乐观。

 

在C端,整体运动习惯尚未养成,对健身运动的认知存在偏颇,续费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验证;

 

在B端,产品设计缺乏差异,从业者水平极低且普遍以销售为第一导向,大量跑路骗局败坏行业整体名声。

 

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整体运动文化氛围不强,外加健身运动在国内的落地时间实在太短(不足20年),国内的健身行业并没能像国外的健身行业那样自然生长(C端消费者在经历充分的时间后,深度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自然地产生用户圈层分化,进而推动B端健身房的业态革新和服务升级,最终形成C端与B端的高效精准匹配)。

 

在国内,C端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挖掘自己的真实需求,多是随波逐流、被动地接受市场上已有产品的营销和引导,“有什么我就买什么,买什么我就用什么”;而B端健身房也是“来者不拒”,不愿对自己核心竞争力和目标客群去进行足够思考并针对性打磨产品。于是在“产品-需求”的匹配层面就出现了大量错位,导致大量C端消费者的锻炼频次、续费意愿一路走低,同时大量B端健身房的经营状况也难言优秀。

 

成立于1983年的Bally Total Fitness曾一度是全美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连锁健身房,但却因为管理混乱、夸大宣传、捆绑销售、服务低劣等原因,没能按时提交2006年的年度报告,并于2007年因市值未达公开交易标准被纽交所摘牌,经历了两次破产申请与重组。再看看国内众多健身房的现状,这一切是否似曾相识?

 

近期热度攀升的家庭健身场景,也是一个“国情差异”的例证。

 

如前所述,美国的健身运动历史足够长,C端用户逐渐地自发形成圈层划分,进而推动B端健身房的业态革新与服务升级。这其中,中端健身房、精品健身房和独立工作室的消费者群体大多是中产阶级,也是家用健身器材的主力消费群体:“如果今天我因为工作/家庭/经济原因去不了健身房,那我就在家里锻炼,虽比不上去健身房的锻炼效果,但怎么也比不运动强。”对他们而言,家用健身器材其实是健身房的延展与补充,他们往往是先成为了中端健身房、精品健身房和独立工作室的长期付费用户,然后再购置了家用健身器材。

 

而在国内,家用健身器材的主力消费群体同样是中产阶级,但他们的购买行为却是基于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我买了这些器材就可以在家里锻炼,不用浪费时间、花冤枉钱去健身房办卡了。”这种心态正源于国内健身运动发展时长较短造成的用户认知偏差,用户既不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也不了解市面上的产品,甚至都没有去健身房试用过这些器材,就看着宣传物料稀里糊涂下了单。对他们而言,家用健身器材会成为健身房的替代品——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往往在购买时怀揣美好想象,却任其吃灰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甚至有未经验证的第三方数据称,国内90%以上的家用跑步机月使用次数不足3次),更不会成为忠实的健身运动人群。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家用健身器材厂商抓住已被教育过的客群,能够在快速起量的同时还保持着高用户活跃度,进而打造社群、拓展变现渠道(目前最火的是直播课程),并形成品牌溢价;而国内家用健身器材厂商却往往需要自己去教育客群(然而修补认知谈何容易),市场拓展十分艰难,而具有强娱乐化属性的产品却不时走红社交媒体,获取了大量非真正意义上的健身运动客群(“健身环大冒险”等体感游戏的风靡便是典例)。

 

与之相关的投资机会:客群聚焦、服务升级的线下精品健身房(健身运动终究是强线下、重互动、需要长期稳定品牌曝光的people business,通过对目标客群的精准筛选而非“来者不拒”,打造社群口碑,获得稳定复购,快速区域化复制,深挖单用户LTV);具有强娱乐化属性或主打细分客群的家庭健身器材(让用户从入手单品到购买“全家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销售渠道)

 

我们通过抽样访谈、电商数据、线下场所统计、行业协会报告等,发现户外运动的关注度也正在一路走高。这背后,抛开户外运动本身的魅力不谈,还有三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此处大量参考了《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国际经验及中国案例》中相应内容):

 

一是对产业结构的改善。

 

在1940年代之前,“户外运动”几乎等同于“田径”;到1970年代,人们提及“户外运动”,首先想起的是钓鱼和高尔夫;而现在,谈及“户外运动”,最火的则是徒步、滑雪和马拉松。户外运动所涵盖的运动种类越来越多,其边界也逐渐模糊,一些经济统计数据甚至将篮球和足球等竞技项目也纳入其中。如今,不论是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户外运动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都存在极强的联动性,相互融合,彼此促进。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也带动着这些产业的共同创新与进步。

 

二是对就业的促进。

 

据美国户外休闲娱乐协会(Outdoor Recreation Association, US)的报告,户外休闲产业对直接就业的贡献超过了物流仓储、金融保险和计算机技术,且吸收的就业涵盖多种类型,既包括劳动密集型职位(户外用品供应、技能指导、旅行相关服务等),也包括专业知识技术人才(项目开发、零售管理、技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产品设计、商业经营拓展等)。可以说,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能够强有力地推动社会就业结构向高产业层次调整。

 

三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

 

户外运动产业是典型的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纵观全世界的户外运动胜地,无不是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对于产业类型单一、总体经济落后的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具有相关项目特色的户外运动产业能够在其整体经济和产业结构中占据相对主体地位,成为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冰雪产业对日本、新西兰、瑞士和挪威的经济促进作用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与此相应的投资机会:专注于户外运动的垂直/聚合社群或已形成口碑的消费品牌,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跨地域复制能力(垂钓等)和跨产业联动能力的品类(户外休闲旅游等)。

 

此外,自行车、慢跑、健走、瑜伽、冥想、钓鱼、滑雪等运动也同属“参与性体育”和“全民体育”运动范畴。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运动都有一个共性:与之相关的消费金额大多集中于运动装备等实体产品,而非赛事等服务与体验。

 

事实上,据NDP Group Inc.的数据,我国运动装备的零售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据中金公司研究所,运动装备在我国整个体育消费市场中的占比超过70%,远高于美国的26~30%。

 

一些行业分析报告曾提出,这一产业结构是畸形、急需优化的,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原因如下:

 

1. 如前所述,体育消费行为按动机可分为“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和“参与性体育/全民体育”,消费者在前一类的消费金额集中于服务上,在后一类的消费则更多倾向于产品。在现阶段,国内各项职业体育赛事多在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进程之中,影响力尚未完全建立,故前一类的消费需求并未完全释放,促使更多的体育消费行为集中在后一类的产品之中,不仅合理,而且在未来5~10年内可能都会继续保持(同样如前所述,顶级职业体育赛事的打造需要长时间积累)。

 

2. 运动装备本身具有极强的“出圈能力”,其既可作为运动用品,也可用于日常穿搭,甚至近些年有来越来越多的潮流人士将其与各类传统意义上不适合于运动装备搭配的品类(如礼服、职业装、民族传统服饰等)进行混搭,其受众群体远广于体育消费市场的典型受众。历史也已经多次证明,大量基础款式和功能性装备是完全可能脱离于源产业而独立发展的,例如牛仔裤(矿工的劳保服)、马丁靴(军鞋和足部受伤人群用鞋)以及卫衣(冷库工作服)等。

 

3. 我国本身即是制造业强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运动装备供应链和产业集聚地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供需匹配之下运动装备消费占比较高其实非常自然。更何况,随着“中国制造”整体向“中国智造”转型,随着自主创新、市场革新、品类拓展的深入,可以预见我国的运动装备供应链会逐渐升级,诞生一批功能出众并具有品牌效应和溢价能力的高端国产品牌,进一步推动我国运动装备消费市场的发展。

 

与此相应的投资机会:专注于参与性体育/全民体育中部分尚未形成强品牌认知的运动品类,通过产品设计、社群营销和渠道建设等,让公众将自身品牌名字与该运动品类本身建立起强绑定认知的优秀运动装备公司

 

3

 渠道和场地

对“人”和“货”的分析暂告一段落,是时候谈谈让二者触达、促成交易的“场”了。

 

如前所述,我们将体育消费市场中的“货”分为了“产品”和“服务”。关于“参与性体育/全民体育”,【其服务背后的渠道与场地】已在前面有所涉及,【其产品背后的渠道和场地】则推荐各位阅读二级市场对安踏等公司的研究报告以及“懒熊体育”、“体育产业生态圈”和“GymSquare精炼”等体育行业垂直媒体,他们的分析都非常出色。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简单聊聊围绕“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的服务背后的渠道与场地。

 

如果说要选一家公司为“服务背后的渠道与场地”代言,我会选择ESPN

 

在美国,电视产业链主要由内容生产者、聚合者和分发商组成。简单来说,内容生产者制作内容,聚合者将各式内容整合为频道,分发商再将各个频道打包组合后推送到千家万户。ESPN便是聚合者的典型代表,并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涉足内容生产和分发环节,并最终成为了目前全球体育传媒的第一品牌。

 

起步初期,ESPN对市场进行了详尽研究,发现当时已有电视巨头们限于频道数和总时长只对核心赛事进行了覆盖,于是他们选择了“避其锋芒”,从核心赛事的周边内容入手,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吸纳用户。

 

随着电视巨头们加大对核心赛事的覆盖力度,ESPN又将目光转向了非核心赛事,很快揽入了一系列版权,并在融资到位后,也开始参与各项核心赛事的版权竞价。

 

至1984年,随着《有线电视法》的出台,为了维护行业秩序,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经营受到了一定限制,但与此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定价权。作为聚合者的ESPN正好在此前一年刚刚开始向有线电视运营商开始收取1美分/月/户的订阅费用,他们趁此机会,开始向有线电视运营商进一步涨价,直至1985年,ESPN成功地将费用谈判至19美分/月/户,并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然而ESPN并不是唯一一家从费用谈判中获利的体育频道,当时的竞争对手们也正在快速获取用户。在1990年代,ESPN在经过市场调研后认为,随着订阅费用的越来越高(ESPN虽然不直接向用户收取费用,但他们向下游有限电视运营商收取的费用最终还是会转移到用户头上的),从未来某一个时间点开始,用户很可能会只选择一家体育频道进行订阅。

 

有鉴于此,ESPN选择了“精品 + 细分”战略:一方面,加大对内容制作的投入,强化类似“ESPN出品,必属精品”的用户认知;另一方面,在原有的ESPN和ESPN 2这两个频道之外,开辟新的频道,以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时至今日,ESPN的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节目制作水平堪称业界标杆,完成了高校体育、头部职业赛事、区域性活动的全方面覆盖,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

 

但ESPN在近年来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有线电视用户订阅数减少、版权采购成本攀升、社交网络和新媒体兴起、流媒体平台进军体育版权等。尤其是流媒体平台(Facebook、Twitter、Amazon和Hulu等)进军体育版权,给了ESPN极大压力——娱乐内容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可替代体育内容,且其给了用户更丰富的选择。于是ESPN也推出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ESPN+,但其成功与否还有待时间检验。

 

放眼国内,由于前述的电视传媒政策限制,我国直接跳过了电视体育这一发展阶段,但却因B端专业化不够、定价不妥、推广不力和C端用户需求未被充分开发等原因,还尚未全面进入流媒体时代。腾讯体育可能是目前国内做得最好的流媒体平台之一,但市场竞争远没有结束。

 

一方面,如前所述,我国缺乏顶级职业体育赛事,服务的核心在短期内难以创新,所以服务的外围部分(如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交付环节)会先行通过微创新开发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也缺乏ESPN这样有着极强影响力的渠道,所以这些微创新也很难快速、规模化地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在毛利率不足以支撑粗放式投放时,只能重度倚赖社群维系运营(以期提升顾客忠诚度,鼓励复购,拉高LTV)或是交叉营销导流(例如观赛休闲旅游,可将观赛体验只作为旅程中的额外卖点,向旅游产品的受众销售)。

 

与此相应的投资机会:暂时缺乏能有效摆脱巨头射程且天花板也足够高的投资机会

 

以上即是我们围绕“人”、“货”、“场”三要素,在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体育消费市场和相应投资机会进行的初步思考。限于时间和从业经历,难免水平有限、观点粗浅,还望各位读者多多指正。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qDcUJ6Mxn32H35_ZaD_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