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体系,是写出来的

我是2018年年底开始做职业投资的,“职业投资人”这个称呼比较有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说,这里面有两个限定,一个是“职业投资”,代表着我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就是说我是以投资为职业的,另一个就是“人”这个后缀,表明了我只是一个个体,从调研、资料整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到最终做出交易决策,都是我自己独立来完成。

投资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好在还有雪球和雪球上的朋友。2019年开始,我加大了写文章的密度,主要原因是整理自己的一些思路,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在雪球上得到思想的碰撞,以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

 

最开始的时候,我写地产比较多。虽然我之前20多年一直在做房地产,但研究地产股的时候,很多东西不是了解行业就可以的,股票有很多自己专门的知识和体系,我现在的不少认识,也都是在一篇篇文章中不断提升的。后来一些认识沉淀下来,就有了《看透地产股-从价值投资的根本逻辑出发》这本书。

虽然2021年下半年,行业突变,很多东西发生了一些方向性调整,但大逻辑并无变化。地产仍然是最大的行业,仍然要肩负使命,继续扮演自己“支柱产业”的角色。这种剧烈的供给侧出清,确实大大缩短了行业集中化的进程,对于活下来的头部企业来说,日子要比之前预期变得更舒服了。

 

到了2020年,从年初到年尾,市场一直在大幅波动。国内疫情影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让每一个投资者都面临着全新的市场变化。包括下半年“赛道”说法盛行,很多个股都出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估值。这对价值投资来说,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考验。

这一年,我写的大多数是关于投资理念的文章。有些钱因为不懂才能赚得到,有些钱因为懂所以赚不到。投资者用赚钱来评判成败是天经地义的,但赚钱指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短期的钱赚得再多,如果用的是错误方法,早晚会连本带利还给市场。

 

通过这些文章,我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之前很多时候,我一直在用大师们的经典理论作为标尺,但越来越发现,那些理论都是经过时间和案例检验的,但放在自己身上却未必适用。因为我只是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很多时候自己的能力完全做不到那些理论的要求,如果生搬硬套,变成邯郸学步,后果可能会比投机失败还严重。

这些体会整理出来,就有了《个人投资者的股市生存之道》这本书。要讲理论高度,大家只需要去看看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彼得林奇等大师的言论和著作就行了,完全没必要读国内投资人写的文字。但要理解中国股市,只看这些就远远不够了。

 

 

要想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散户,怎么在股市上生存,雪球上的很多文章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世界和大师们不一样,就像我们谁都无法像梅西那样踢球,更无法像詹姆斯那样扣篮一样。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赚钱才是唯一生路,哪怕这些模式看起来很笨拙,但它至少能让我们在中国股市中长期生存下去。

 

2022年,我的文章方向上会更接近市场一些。投资体系不是发现好股票就可以的,在选股体系之外,交易体系也是至关重要。我也有不少长期持有的股票,但对我来说,买入股票之后,从来没有想过要持有多少年,长期持有是结果而不是目标。我会给自己的每一只股票设置基本面调整点甚至是基本面止损点,不触及也就不需要改变,一旦出现调整点,就必须要执行严格的应对计划。

 

 

之所以今年要强调交易体系,也是出于对当前市场的理解。这两年赛道股的超高估值和崩溃式下跌,对投资者的信心是一个严重打击。去年下半年,部分行业出现重大变化,对就业和社消都影响深远。可以说,现在基本面好的企业估值泡沫严重,估值偏低的企业又面临着行业景气度下降的持续压力,市场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2022年开市以来,银保地的强势,与去年部分热门板块的大幅下跌形成鲜明对比。但目前来看,银保地还是属于板块切换的受益者,自身的业绩推动能力仍显不足,后面随着年报陆续发布,某些权重企业低于预期也是很有可能的。现在需要维稳,更需要续命,有些东西已经超出股票层面,2022年,先生存后发展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JuVU8Vl7kxpgMxTYFqGBQ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2021年真是不寻常的一年,很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很大,其中既有疫情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
A股市场有个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支市值大、流通性好的A股以自由流通股本市值加权的方式编制。我以这300支股票为样本,统计他们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一年时间的股价下跌百分比,于是有了以下排行榜: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从21年三季报可以看到年初至三季末的扣非净利润同比-220%,财报解释原因是受疫情和社区团购、以及公司降库存影响。由此看疫情让社区团购加速发展,而社区团购抢了线下超市的生意。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三季报显示年初截至三季末,扣非净利润+0.19%,业绩并没有下滑,股价跌估计是因为过去2年涨太多,2020年股价+53%,2019 +99%,股价高估了,同时21年在集采的打击下也影响了预期。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年初截至三季末,扣非净利润+9.38%,下跌原因无非2020年涨多了,2020 +322%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苏宁的股价已经连跌两年了,2020年-23.35%,三季报非常惊悚,年初至三季末营收-36%,扣非净利润-813%,财报写了这样一段话:
 
2021 年的第三季度是苏宁易购三十年发展历程中最艰难的时期,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6 月以来持续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使得公司核心电器3C 业务的库存商品规模创历史最低值,销售规模急剧下滑,带来了经营业绩的大幅度亏损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甘李药业是国内胰岛素龙头,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21年初至三季末扣非净利润+10.52%,21年下跌原因一个是国家医药集采,集采后胰岛素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达74%,影响产品毛利率,还有是20年涨了很多,+193%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主要生产医疗耗材,如口罩、手套、隔离服等,2020年比较猛,股价+1424%,一年十倍,21年跌回来很正常,去年年初至三季末扣非净利润+58%,业绩靓丽,无奈这种股价炒作只会有一次。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同生产医疗耗材,跟英科医疗比较像。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生产核酸试剂的,疫情受益股,19年+99%,20年+51%,去年初至三季末扣非净利润+55%,股价被炒作太高,业绩好也救不回来。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2020年新股,20年股价+405%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龙头,21年股价跌成这样,实属前面涨多了。18年+81%、19年+166%、20年+98%疫情之下,公务员安稳的就业前景被捧到巅峰,相应培训机构的业绩预期也飙得很高,但实际上公司业绩增长并没有很快,19年扣非净利润+52%,20年+9.8%,去年年初至三季末 -189%
亏损原因主要是占营收 75% 的协议班退费率过高,协议班指公务员考试考不过就退费,数据显示退费率逐年升高,19年44%、20年46%、21年65%,加上2021年省级公务员联考时间提前,学员准备时间缩短,使参培意愿减弱,21年前三季度公务员培训的参培人数同比20年减少42%
原因参考自: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8481
有亏损则有盈利,21年股价涨幅十大公司是:
1、合盛硅业+296%
2、东鹏饮料+295%
3、北方稀土+251%
4、天合光能+244%
5、三峡能源+185%
6、天齐锂业+172%
7、包钢股份+138%
8、晶盛机电+131%
9、华能国际+125%
10、中国电建+113%
大部分是能源类,以及对应的原材料。
21年上涨和下跌的股票数量对比:

2021年股市亏损排行榜

以行业区分,看21年哪个行业最受益,我用 股价上涨的公司数量 / 沪深300的行业公司数 这个百分比作为指标,得出受益的前十大行业是:
1、电气设备,上涨公司数量 11,总数量11,百分比 100%
(代表公司 宁德时代) 
2、公用事业,8,8,100%
(代表公司 三峡能源) 
 
3、化石能源,7,7,100%
(中国石油)
 
4、建筑,7,7,100%
(中国电建)
5、国防与装备,4,5,80%
(中国船舶)
 
6、有色金属,11,14,78.6%
(天齐锂业)
 
7、交通运输,8,11,72.7%
(中远海控)
 
8、钢铁,2,3,66.7%
(包钢股份)
 
9、交运设备,7,11,63.6%
(比亚迪)
 
10、基础化工,7,13,53.8%
(玲珑轮胎)
21年平均涨幅前三的行业是:电气设备 +90.2%、有色金属 +77.5%、公用事业 +69%
(行业内公司涨跌幅加总除以公司数)
说完受益,再说受损,股价下跌的公司数量 / 行业公司数 得出十大最受损行业:
1、金融,下跌公司数量 39,总数量 52,百分比 75%
(代表公司 招商证券)
 
2、商贸零售,3,4,75%
(代表公司 苏宁易购) 
 
3、医药生物,27,40,67.5%
(代表公司 恒瑞医药)
4、食品饮料,10,16,62.5%
(代表公司 海天味业)
 
5、信息技术,13,21,61.9%
(代表公司 金山办公)
 
6、家电,3,5,60%
(代表公司 格力电器)
 
7、互联网,4,7,57.1%
(代表公司 三七互娱)
8、农林牧渔,4,7,57.1%
(代表公司 新希望)
 
9、电子设备,16,30,53.3%
(代表公司 京东方A)
 
10、房地产,4,8,50%
(代表公司 万科A)
 
21年平均跌幅前三的行业是:商贸零售 -37.2%、农林牧渔 -28.8%、医药生物 -27%
(行业内公司涨跌幅加总除以公司数)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通货膨胀、缺电、双减等各种各样的影响都在A股上得以体现,展望22年,相信那些备受打击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会慢慢获得修复,也期望当前的困境能得以缓和,最后祝大家22年都能赚到钱。

PS:想要沪深300股票21年涨跌幅数据明细的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发消息我,数据我花了一天时间整理的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oRKzTEZbf6JWaVw53Z8FA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港股2022年的投资机会

1/6

港股为何“熊”冠全球

2021年9月和12月,AH股溢价再次逼近十年历史高位,整体溢价151%,上一次达到这个水平是去年9月。

近十年AH股溢价最高点是2015年的“大水牛”时的154%,那时是A股涨太多了,而这一次是港股太“熊”了。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2021年的港股,熊冠全球。2019~2021连续三年下跌,错过这三年的全球大牛市,而这三年,上市公司总体盈利是上升的,腾讯利润三年增长120%以上,市值却只增加了46%。

港股不仅指数跌了,而且估值便宜了,A股投资者从2019年年底就一直在讨论,能不能跨过香江去抄底呢?

香港作为典型的离岸金融中心,有“两头在外”的特点,投资者都是全球配置的资本(与A股相反),上市的本土企业很少,大多来源于内地。

“两头在外”的结果就是,影响股价的两大因素,企业盈利和估值水平的关联度很小。从近20年历史看,港股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内地经济增速、美元流动性以及中美关系代表的风险偏好,具体而言: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1、内地经济决定港股盈利水平(2003-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

2、美元流动性(2016~2017年的温和水牛市)和风险偏好(2018年上半年的下跌)共同决定估值水平

由于“内地经济增速”共同影响A股与港股,所以“2022年能不能抄底港股”的答案,只在于“美元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有没有边际改善的可能,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6

风险偏好为何降低?

港股的流动性一向与美元利率有关,香港在金融上的优势之一是“联系汇率”,即港币与美元挂钩,投资者无需担心汇率波动,缺点是受美联储影响大,政府无法通过独立的货币政策影响资本进出市场——这一点正是A股投资者理解港股的障碍。

所以,港股估值下降历来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2021年美联储Taper下半年才落地,流动性只是预期收缩,美元资本会本着“亲疏关系”前后撤离,这种情况一般先影响新兴国家,比如这次的土耳其,其次才会影响香港、日本这些外围发达市场,比如2018年下半年港股的下跌,最后才会影响美国本土。

所以,美联储的Taper可以解释四季度港股的下跌,但前三季度,美联储的态度却一直是“通胀的重要性让位于就业”、“通胀是暂时的”,无法解释港股全年的单边下跌。

结论就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国际资本风险偏好的下降,导致降低了对港股的配置。

所谓“风险偏好”是指投资者普遍对某一类资产信心不足,需要降低估值以补偿其隐含的风险。

下面的分析和数据我写完后觉得比较敏感,有可能导致文章不保,就删了,直接写结论:

1、港股的风险偏好降低实际上是从2019年开始的,从2019年年中到2020年三季度,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只有港股的风险偏好在下降,原因就不多分析了。

2、第二阶段是2021年3月至今,特点是包括美股在内的所有中概股的风险偏好都在下降,原因同样也不多分析了。

3、之所以分析港股要把美股中的中概股拉来比较,是因为在国际资本眼里,它们代表同一类投资机会,所以这两个阶段代表着,在全球配置的国际资本眼中,港股的风险应对已经从地区配置的下降,升级为中概股整体配置的下降,只是疫情导致的全球大乱,这个变化的深远影响尚未在A股显现。

一般而言,风险偏好更侧重于心理因素,其对估值的影响不如流动性,打个比方,流动性收紧是指你口袋里没钱了,而风险偏好下降,只是你不想用钱,钱还在你的口袋里。

特别是全球配置的资本,钱还在,只是转移到其他市场,多配了印度、越南、日本的股票,随时可以回来——这也跟A股不同,A股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结果很可能是“钱还我,我不玩了”,可一到下一个大牛市,资金又全部跑回来。

所以,回到年初,很多资金把“A股思维”套在港股头上,只要把港股炒起来,踏空的国际资本不就乖乖地回来了吗?经此一役,港股的定价权不就永远回到我们内地资本的手中了吗?

这正是“争取港股定价权”口号的来源。

3/6

为什么不应该争取“港股定价权”

内地资金不能、也不应该去争取港股的“定价权”。

港交所是一个全球投资者汇集的市场,没有绝对的主角,内资2016年占比9%,2018年占比12%,成为第一大来源,但仍不足以左右市场,今年最多也不可能超过20%。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相比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劣势是本地投资者占比过少,仅23%,意味着77%的资金都是全球配置资金。对于全球配置资金而言,美股两大交易所是大本营,港股更像是一个分支,资金全球统一安排(因为没有外汇管制),无论是估值体系还是风格偏好,都以美股为锚。

而A股与全球资本主要是通过“港股通”的渠道,基本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市场,可以看成是单独配置,受全球资金流动影响较小,所以全球化资本减少港股配置的同时,北上资金并没有受影响——或者说暂时未受影响。

在这种交易者结构下,中资去抢夺所谓定价权,就像筹码都是各机构持仓的情况下,某机构只买了20%的筹码就强行拉高,唯一的结果就是人家一起把货卖给你,把你套在高位。

上半年南下资金6000亿港币,下半年恒生指数加速下跌,南下资金的加速进入,反而加剧了外资的撤离。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所以,争取港股的“定价权”不但“不能”,而且是“不应该”,香港的价值在于国际金融中心,就算拿到定价权,如果别人不跟你玩了,沦为“第四交易所”,意义何在呢?

资本市场,蛮力解决不了问题,定价权不是看谁的钱多,而是在资本全球配置中的话语权。

解铃还需系铃人,风险偏好的问题,还是要回归到风险偏好的路径上去解决。

4/6

如何提升外资的风险偏好?

经典的价值投资理论认为,只要有价值,股价早晚会涨上来,这是对的,这也是抄底中概股的依据。

但怎么涨上来,多久涨上来,价值投资是没有答案的,信心才是一切。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由于某些大家都知道原因,大部分中概股从上市的第一天就是被低估的——不管是港股还是美股,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

买中概股的除了国内投资者,都是边缘型资金的边缘策略,类似于我们买“ST摘帽”“买B股”,属于高赔率高风险的博弈仓位,只有那些有全球知名资本背书的极少数互联网巨头和容易理解的消费类公司,才能引起外资主流资金的配置兴趣,获得相对合理的估值——就这,从今年3月后也消失了。

此外,离岸市场的本地投资者太少,国内资金又被限制投资海外上市公司,缺乏熟悉感的确定性也导致了企业估值折价和缺乏稳定的估值锚。

按理说,这么低的估值,企业就不应该上市,减少中概股供给,也能提升合理估值。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企业只能在海外上市,被低估也得流血上市。

最终,检视了一遍所有容易的解决方案,“要不要抄底港股”这个问题的结论有三个:

第一、国内资本在几年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取得港股的定价权;

第二、港股估值修复需要全球资本配置中概股的信心,而信心的修复是需要一系列非资本市场因素的配合,主要还是需要时间。

第三、美联储Taper预示着2022年,港股的估值压力又多了一个美元流动性收紧的压力。

不过,资本毕竟是逐利的,长期不合理的估值,很可能给港股带来更多结构性的机会。

5/6

四个结构性机会 

结构性机会一:对流动性不敏感的行业

全球资本该降低的中概股配置,2021年大多已经实现,2022年港股最大的压力又回到传统因素上,即内地经济失速和美元流动性收紧,前者暂且不论。

以前投资港股的首选是A股稀缺的品种,比如互联网、部分消费和医药,然而,Taper杀长久期资产和需要流动性支撑的股票,不利于高估值的科技股和消费股,明年仍然不是友好的方向。

流动性收紧时,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股受影响较小,而这类公司之前又是估值被压制最大的品种,AH溢价最高的品种之一,价格弹性大。

港股现在就像一个班有几百号学生,老师根本管不过来,只能挑一些成绩好的重点辅导,其他学生自生自灭。一旦有学生忽然进了老师的法眼,重点辅导一下,成绩立刻就上去了,出现“业绩、估值、流动性”的戴维斯三击,这也是港股每年都有大黑马,涨幅远高于A股的原因。

这些行业今年已经有所表现,但由于估值整体受压制,仍然是历史低百分位附近,明年(主要是上半年)仍然是较安全的配置方向,特别是基建和新基建方向,盈利压力也更轻。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结构性机会二:A股高景气度行业配置资金的溢出

经过去年的大规模南下,大部分机构投资已经把A股和港股视为一个整体,更强调板块的共同属性,而不是港股A股美股。去年表现最好的能源和公用事业,也是A股表现最好的方向。

所以可以视A股的高景气度方向,去港股寻找估值折价更大的公司。

结构性机会三:中美关系边际缓和

这一点不宜展开了,虽然总体仍然是风险大于机会,大趋势看不到,但某一时点出现缓和迹象,会导致估值被压制的互联网公司估值迅速反弹。

结构性机会四:人民币升值

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一旦出现人民币升值,以港币或美元计价的利润将被动增长,港股一向是博弈人民币升值最快捷的选择。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一般而言,美元在美联储Taper 释放信号初期比较弱,但真正开始Taper后,由于国际资本回流,会出现强势。

所以明年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并不大,但如果美国经济超预期走弱,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6/6

按成熟市场的规律投资

市场有一个普遍的观点,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其成交额会向头部集中,举的例子是港股:

以12月31日这一天为例,港股成交量最大的腾讯成交45亿,而成交金额排名第10的比亚迪6.33亿,第100名的百济神州0.77亿,分别为第一名的14%和1.7%

同一天,A股成交金额最大的隆基股份成交104亿,排名第10的盐湖股份43.51亿,排名100的芒果超媒14.59亿,分别为第一名的41%和14%。

看上去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拿美股来比较呢?

12月30日,美股成交金额最大的特斯拉成交169亿,成交金额排名第10的谷歌A成交23亿,100的Workday4.27亿,分别为第一名的14%和2.5%,跟港股差不多。

可见港股的交易结构分布更类似于美股,而美股的流动性充沛是毫无疑问的,所以“缺乏流动性导致成交额向头部集中”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原因在于机构化程度高。

所以,这种资金向头部企业集中,小公司普遍估值折价才是成熟市场机构化的正常表现,相反,A股的交易结构头部没有那么集中,是散户太多的原因,反而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港股虽然有各种缺点,但投资者的机构化程度与美股是一致的,并非缺点,如果机构化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即使未来,港股估值回归正常,流动性水平提升,这种交易结构也不会改变。

散户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应该放弃A股的某些思维,比如:

1、小企业的估值折价,长期而言应该视为一种正常,而不是什么投资机会。

2、港股有做空机制,一旦基本面反转,腰斩刚好是空头最喜欢开仓的位置,也是股价最大一轮下跌的起点,因为便宜而抄底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

3、港股的监管不如A股,有大量“老千股”,越便宜越不能碰。

总体上而言,港股明年出现系统性机会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估值被过度压制,结构性的机会不会少于今年,加上A股明年二季度后的不确定性也很强,所以对港股的适度配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何况,万一那些非经济因素有了超预期的变化,港股将会出现真正的系统性机会。

 

市场观察系列

2021-9-26 消费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2021-7-25 牛市已经两年半,A股也能涨十年吗?

2021-2-28 牛市结束了吗?5000字解析未来风格的四种变化

2021-1-3 2021年,A股的“四大杀器”

2020-11-29 A股定价全球化之后的一个巨大风险

2020-7-5 行情会演变为全面牛市吗?

2020-1-12  如果美股转熊,A股会怎么走?

2022年,港股有“抄底”机会吗?

投资需要信仰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经过长达半个多月
(2021.11.11~11.30)
格隆汇数千万会员参与的投票,
活动组委会统计到数十万的有效投票,
并通过整理、统计、归类后推出此名单: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

 

按惯例:于2021年12月1日向“格隆汇SVIP会员”已公布,2022年1月1日正式向全球投资人重磅公布。

 

自2018年以来,格隆汇连续三年组织了“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的核心资产大讨论、投票的活动,让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投资者,一同寻找代表中国未来的核心资产。活动响应非凡,投票精选出的十大核心资产组合广获认同与关注,且每一年的表现都堪称优异,大幅碾压全市场几乎所有核心指数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回顾票选过程,入选“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的上市公司,需符合以下四大原则:

1、代表中国,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中国企业;
2、代表未来中国经济,并且会造福国人;
3、头部资产,具备绝对竞争优势,或即将具备巨大竞争优势;
4、公司在明年大概率具备20%或以上的市值增长空间。

 

我们一直相信:投资者,作为一个个体,可能会愚蠢,但作为一个群体,大家一点都不笨。我们坚信,数千万会员集体的智慧票选出来的结果,未来的表现一定不负期待。那么,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最终入选的是哪些公司呢?

 

 

正式揭晓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活动不构成且不应被视为任何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的协议、要约、要约邀请、意见或建议。本活动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我们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意见,也不构成某种投资或策略是否适合于活动参与人情况的陈述,或其他任何针对活动参与人的推荐。

 

附: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 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简要解读。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2022年格隆汇“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资产重磅公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1rBBgPF6HHzDdbDgEKNEw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作者 | 陈肖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编者按: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全球疫情反复无常、经济高低起伏、通胀愈演愈烈;金融市场更是大起大落,昔日的价值股如地产、互联网、生物医药、教育,甚至白酒,一个个被轮番重锤,与此同时,新生的力量也在蓬勃崛起,以电动车、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功接棒,成为股市里最耀眼的明星。

时代切换、新旧交替,是贯穿整整一年的主题。酸甜苦辣也好,喜怒哀乐也罢,身处当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社会民众还是股市投资者,这一年来都经历了太多太多。年终岁末之际,格隆汇特别推出了《年终特稿系列》,和大家一起回过头再细细品味我们共同走过的这一年。

本文是本系列的第十二篇《A股2021——人均赚五万,那你呢?》。

 

伴随2021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A股终于不再跌了。

 

先来灵魂一问:这一年,你赚到了?

 

听说今年A股股民人均赚了5万,但相信大部分人看到这个结果只是怅然苦笑吧。

 

回看这一年,全球股市风云变幻且撕裂,一边是美股在质疑中不断创新高,一边是港股更是跌出了令投资者肝肠寸断的悲催表现,而A股上证则是继续围绕3500点周期徘徊,依旧深陷“十年不涨”魔咒难以自拔,同样让人愁肠百结。

 

今年,上证指数年内上涨4.8%,深证成指年内微涨2.67%,另外创业板指年内上涨12%。在经济大环境始终受新冠疫情制约的背景下,这一份成绩虽说是难能可贵,但如果对比海外股市,却真的让人笑不出来。美股在本国经济水深火热的大环境下依然涨了近30%。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今年A股指数表面是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却是行业板块最为撕裂的一年,有被政策重锤导致逻辑崩坏而悲壮倒下的,有被时代性政策红利驱动而全面爆发飙涨的,也有在美好预期与残酷现实的反复拉扯中坐过山车的。

 

反应在指数上,就是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股指数持续调整,而以创业板、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指数不断上升。前者是传统大蓝筹的集中地,后者代表的是新经济、新科技,新旧之间的对碰,空前撕裂。而叠加疫情、货币、经济等宏观因素变化下,让这个市场更加复杂难测。

 

但无论是春风得意战意高昂,还是戚风惨雨心有不甘,今年收成是赢是亏都已结局注定。现在,是时候来一次总结经验教训,为来年再战做准备了。

 

 

1

波澜不惊下的暗流汹涌

在过去的12个月,A股上证指数的整体行情可以用“窄幅震荡”来形容,整整一年都围绕在3500点上下震荡,振幅甚至创下了近20年新低。

 

更惨的是,沪指到现在还一直停留在2009年时反弹的高位附近,到如今美股走了12年超级牛市行情,而A股原地踏步了12年。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另一个景象是,创业指数的表现虽然不算太强势,但指数经过几轮大幅过山车,高低之间落差甚至接近40%,是交易波动最大的市场。并且作为科技股的集中地,创业板今年也成为培育超级大白马的孵化器。今年的涨势最凶的新能源、医药、芯片、消费电子等板块都来自于它。

 

今年以来的行业板块分化堪称撕裂,有涨幅七八十甚至翻倍的,这些普遍来自锂材料、光伏材料、有色金属、电源电力这种成长周期行业。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也有整个行业覆灭式衰落,跌幅超过30%,其中各个大量腰斩的。比如房地产、教育、医疗、旅游等。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显然,今年的资金最大切换方向是追逐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热门新赛道股,抛弃以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白马股不再受欢迎。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通过行业龙头牵动行情,如白酒大幅下跌导致整体消费以及抱团股重挫,市场风格切换到新能源方向,然后等一段时间再对换过来重新演一遍,这个套路在今年的A股被玩了无数遍。

 

房地产:今年以来表现最惨的大板块,不仅是爆雷新闻频出,板块内部个股也是跌跌不休。跌幅超过20%的比比皆是,还有不少被腰斩的。当然,这里面也还有一些大房企龙头走出了触底反弹的强势表现,比如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侨城这些年内虽然一度大跌,但最终成功年度收红。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其实,A股的房地产板块还好,港股的地产才是爆雷最多的中心雷区,跌超40%的都超过30家,几乎都是在过去放杠杆过于用力的内地民营房企。

 

房地产板块被重锤,背后正是监管政策的空前收紧,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这些之前曾经野蛮生长的黄金赛道,沦为资本避之不及的夕阳产业,走到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时候。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房地产行业的下行也带坏了很多产业链相关板块,包括建材、家电、家装等,到现在这些板块虽然估值都很低,但已经没有多少资金想要去配置了。

 

虽然近期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很久的地产股出现反弹,让很多人以为“回春”,但实际上这也仅是因为近期房贷利率下调、银行放贷速度加快的利好刺激,以及上层的重要会议对地产行业的态度出现松动的短线反弹。

 

中长期看房地产板块在强监管大背景下,沦为夕阳产业会是大概率事件。

 

白酒:去年被誉为yyds的白酒今年表现整体堪称超级过山车,从年初的疯狂抱团到很快崩盘式暴跌,到再抱团再暴跌,然后今年四季度又开始反弹收复失地。

 

但还是有一些白酒股跑了出来,舍得、迎驾贡酒涨幅翻倍,酒鬼酒、水井坊涨幅过半,大幅跑赢了茅五汾泸等一二线龙头。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白酒作为大消费核心资产的代表,向来容易被资金轮番疯狂抱团炒作,由此不断上演监管、舆论与资本博弈的大戏。

 

白酒之所以一直被资本追着不放,也是源于其业绩确定性强,特别是那些有提价权的行业龙头,涨价就是它们兴风作浪的一大利器。四季度白酒股再出现反弹走势,也是因为临近年末消费旺季提价再起所致。

 

但提价只能作为短期提振股价的药剂,却是治标不治本,整个消费力下行的大趋势下,白酒想要逆势飘扬难度同样巨大。

 

新能源:今年在“双碳”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碳中和概念股闻风而动,与之相关的新能源板块牛股辈出,很多新能源概念的龙头都有翻番收获,板块从年初最低点反弹到年内高点,上涨幅度超80%。

 

宁德时代突破万亿市值大关摘下A股没有万亿市值科技股的帽子,不但被载入A股里程碑大事记,也成为刺激整个新能源车板块最强的“核动力”。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到现在,A股的新能源板块整体估值百倍以上已经成为常态,这固然有这个行业持续高增长有关,但显然,这个估值体系已经明显被泡沫化。

 

在近期新能源板块频频调整,大概也是今年新能源板块涨太猛,提前透支未来业绩预期,导致资金恐高离场戏码反复上演。

 

但从能源革命更高的视角出发,能耗指标、未来5年装机的深远规划空间等也意味着新能源的生命周期还没有走完,这个板块未来依然的成长空间依然存在。

 

 

2

2022年怎么看?

 

2022年是农历虎接牛的年份,来年A股市场能否虎虎生威?

 

看投资从来都是自上而下,先宏观,再微观。除了海外宏观因素和疫情影响外,目前影响整个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有三大最关键的要素:经济、政策、流动性。

 

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对股市有着根本性影响。明年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依然是大趋势,所以如果后两个因素大变化,那么明年A股就难有大牛市可能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股市不行,因为经济有下行压力,就有相应的逆周期调节,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可以期待。就如欧美地区的经济水深火热,但不妨碍天量放水之下的气势恢宏。明年A股结构性行情应该还是可以有的。

 

在政策方面,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深化推进之年,今年末的几个重大经济会议所提出的重要工作方向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明年的逆周期调节的各种积极产业刺激政策将会继续深入推进,围绕“六稳”和维护社会市场经济公平性原则等方向的政策比如互联网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民生领域的严监管都会延续。

 

说人话就是:明年股市的剧烈分化还会是个常态。

 

至于流动性,现在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很强,在经济景气度没有强势修复之前,即使是美国加快收水进度,明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大概率不会比今年更紧。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市场的钱会增多,毕竟政府更希望资本能去到实体经济而不是在股市里兴风作浪。

 

那么,更具体点,明年的安全系数高一点的方向有哪些?

 

总结了一下当前很多机构的看法,大概率也还是冲着政策扶持的板块,比如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等新科技领域。

 

前11月,虽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下降,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大项目投资增速都普遍在两位数以上,这些板块的景气度普遍存在新能源、智能制造、计算机等行业,意味着明年真的依然会有很高景气度。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这些就是少数有在做大增量领域,所以明年成为资金的心头好大概也没什么好说,毕竟能选的好赛道虽然估值高但贵在稀缺。

 

政策所指,资金所向,一开始胜率就有了大半。

 

预计明年资金抱团这些热门板块是肯定的了,当然,轮回高低切换也将是肯定的了。

 

当然还有一些不依赖于政策影响的超跌板块,比如受疫情影响超跌的消费、文娱等领域,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困境反转也是值得期待的。

 

至于大消费和很多工业材料方面,虽然近期因为提价刺激涨得欢,但提价只能刺激消费股短期回暖,但不是万能药,明年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依然难改之下,这些行业想要持续有大表现会很难。

 

总体来说,同时目前阶段A股的估值还不高。经过两年的放水,很多海外股市的估值都处在高位,相比之下A股的安全边际比较高。

 

以中证500指数为例,目前PE水平仍处于上市以来极低的分位数,几乎回到了也就是2008年大股灾和2018年底小股灾时的低位,所以在市场不存在大的系统风险背景下,此时的市场行情安全系数是比较高的。

 

2021年,A股人均赚5万,你“被平均”了吗?

不过也有外部风险需要注意,美联储货币收紧的趋势不会变,一旦加大幅度对A股情绪面仍有压力。

 

在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下,虽然来年国内仍有释放宽松预期,但除去个别高成长板块,估值的钱会越来越难赚。所以,明年投资策略需要更多地关注基本面、关注企业内功、关注内生的增长动力。

3

结语

十年前,A股市场早已触及到3700点的高位,但遗憾的是十年后的今天依旧没能有效突破,只能将这个遗憾留给明年了。

 

实际上今年炒股基本上只要押中一个正确的行业赛道,几乎不用看具体个股都会带来丰厚的收益。

 

也许有很大部分人选对了赛道,但上对了车并坐到终点站的人从来都是少之又少。

 

投资不易,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耐心,2022年,一起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再出发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Xke5RHbfMX6SESC3ZS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