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之困

作者 | 电饭锅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养老之困

陆放翁写过一句诗: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人老了之后,睡眠时间确实会变少。不过比起二三十岁的黄金时代,享受生命的时间反而更多了。

 

比如,6点钟出门吃个早点,一碗胡辣汤下肚,浑身舒泰。趁着早晨的新鲜空气,踱到公园撞撞树,跟老伙计们扯会淡。白天养养花钓钓鱼,晚上跳跳广场舞。一天,也就过去了。

 

退休生活,就是这么平淡且惬意。附近的风景看厌了,分分钟跟老伴一起报个旅游团,奔向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完国内去国外,冰岛、巴黎、土耳其,最后去南极遛遛企鹅。

 

处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说实话,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时间也不再是问题,可谓“万事皆虚、万事皆允”。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

 

您的退休金够花吗?

 

1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养老问题从古说到今,因为这事儿太重要了。

 

每个人都会老去,年轻时我们活在当下,但或早或晚,不得不考虑后路。在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养老问题排在第一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千年的孝文化、宗族观和传统习俗,更是把重视养老的价值观刻在了中国人DNA里。

 

但养老不止关乎道德与伦理,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经济学问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019年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有两组数据特别值得注意:

 

1.2019年,“参保赡养率”(离退休人数与参保人数的比率)和“缴费赡养率”(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的比率)分别为37.7%和47.0%。到2050年分别达到81.8%和96.3%;

 

2.在“大口径”下,2019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此后持续增长至2027年的峰值6.99万亿元。随后迅速下降,到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总结来说就是,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保障水平提升迅猛只用了5年时间,领取基本养老金老年人比率就从38.4%提升到2018年的71.79%。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在不断提升。简单来说,2019年还是2个缴费者赡养一个退休者;到了2050年,则几乎需要1个缴费者来赡养一个退休者。

 

那么问题来了。

 

4月16日,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再次上调基本养老金。具体调整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

 

自2005年国家实行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来,至此,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涨。

 

养老之困

既然养老保险基金14年后就将耗尽,都这么吃紧了,为啥不省着点花,还要一年一年涨下去?

 

首先,当然是为了抗通胀。

 

2010年至2020年,我国CPI的涨幅大致围绕在2%至3%之间。而养老金近10年的涨幅,分别是12至15年10%,16年6.5%、17年5.5%,18至20年5%,21年4.5%。

 

大致可以覆盖物价上涨的水平,但可以看出来,养老金的涨幅是在逐年降低的。

 

一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去年我国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不可忽视GDP增速仍触及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另一部分是因为,经过了17年的连涨,养老金池子已经来到了较高的水平。高基数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再维持前些年的高增速显然不现实。

 

所以,4.5%已经是比较超预期的水平。

 

去年11月,CPI出现11年来首次负值,但这更多是食品端供给的影响,不代表市场会走向通缩;从一季度来看,中国GDP实现了18.3%的高水平。

 

为了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未来,建立在去年非常规的高基数社融基础上的回落将非常和缓。也就是说,未来通胀大概率会稳步进入温和上行通道。

 

所以,养老金必须要涨是符合逻辑的。

 

但以上只是说明了养老金为何要涨,养老金吃紧的困局,究竟该如何解决?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养老金不够用的事儿先放一放,来看看可能我们更加关心的一些问题。

 

前些天网上流传这样一条新闻,说复旦一位68岁的经济学教授向家里50岁的保姆求婚,却被后者拒绝。

 

这位身兼博导的教授名下两套房,每个月退休金1万多,还有100多万的存款。这么好的条件,为何惨遭拒绝?

 

阿姨是这样表示的:划不来,我现在工资7000,结婚没工资不说还得免费干活,傻子才结!不过也不是也可以,房本加上我名字就行。

 

这个故事第一眼看上去像个生活笑话,因为它违背了人们熟知的常理。但仔细品一品,其中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

 

比如今天要讨论的养老金问题。教授的退休金给出来了,1万多,来看看阿姨能拿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

 

看着很复杂,直接给结果吧:按阿姨7000的工资水平,假设社保交了40年,60岁退休,每个月的养老金大概在4600左右。这当然是在理想状态下,实际可能达不到。

 

肯定跟教授没法比,在我国,公办高校教师一般都是事业单位编制,俗称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县处级以上干部,是我国为数不多退休金可以过万的职业之一。

 

其它还有部队直接退休人员、国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或者民营企业中的高层。

 

养老之困

公务员养老金高,大家都知道。至于为什么高,主要是在2015年之前,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双轨制。

 

公务员的养老金能拿到退休前工资的90%,并且不用缴纳社保,退休工资全由财政负担,因此远高于企业缴纳工资总额20%,个人缴纳工资总额8%的企业职工。

 

2015年“并轨”之后,公务员也需要自己缴纳社保了但一方面,这部分多出来的社保并不是削减公务员的工资,更多是出自财政预算直接拨款;

 

另一方面,公务员无论社保还是公积金,一定是按照实际收入的最高标准缴纳;企业却大多按照当地最低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的最低额度缴纳。

 

此外,公务员还有职业年金这个补充性养老金制度,单位负责员工缴费工资的8%,员工负责4%。当然企业也有企业年金,不过前者是机关事业单位强制的,企业年金却是自愿的。

 

更何况,公务员退休后还有各种工会补贴、体检补贴等。再加上朝九晚五,福利高、压力小,也难怪考公热多年来居高不下。

 

看完最高,再来看看最低的。

 

2018年,国家第二次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后为每月88元。各地可根据财政收入自行提升,比如上海最高,每月1100元。广东是170元,河南则是103元。

 

综上所述,在我国,公务员与企业人员之间、城市职工与农村人员之间、不同省份之间,养老金都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社会公平”这个命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比起养老金告急,大家可能更关心养老金的社会分配问题。

 

道理很简单,说白了,现在年轻人缴纳社保,是在为现在的老人提供养老金。但如果养老金超过了年轻人的工资,并且我为别的老人提供的养老金,远高于自己家老人获得的养老金,那相信很多人不禁要问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这么用的吗?

 

 

3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在回答所有问题之前,先搞清楚一个基础性的事实:社保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再分配性质的强制制度。划重点:“再分配”、“强制”。

 

既然是分配制度,就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公平”。后者多少陷入了平均主义的窠臼,是违背社会发展机制的,不利于提升效率。

 

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具体政策上,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明白了这一点,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养老待遇事关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和清廉度。并且,公务员一般要求的文化程度较高,这意味着前期的教育投资较大。如果强行使其养老金跟企业职工对等,未免形成另一种概念上的不公平。

 

另外,虽然从结果来看,公务员和企业职工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存在差异但从机会上来看,所有人在职业选择上都是平等的。所有应届毕业生都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是绝对的公平。

 

至于城市之间的差距,则是政府为实现公平而宏观统筹的结果。

 

我国幅员辽阔,但由于历史条件与经济形势,各地之间无法避免地在发展水平上有高有低。说白了,东南沿海省份富一点,中西部内陆地区穷一点。

 

体现在养老金上,就是有的省份养老金透支,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

 

养老之困

面对这种形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具体做法,是“财政转移支付”。

 

有句话叫“八省养全国”,所谓八省,实则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福建等5省3市,从税收返还数据看,它们可称作国家的8只“现金奶牛”。

 

拿八省的养老金补其它省的口子,八省人或许觉得“亏”。但别忘了,中西部省份为东南沿海贡献了多少劳动力资源和工农业资源,同时提供着巨大的市场。

 

比如接受政府转移支付比较多的河南和黑龙江,河南就不说了,懂的都懂。东北更是曾经的“共和国长子”。某种程度上,它们何尝没有做出过“牺牲”?

 

更何况,你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都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不该分三六九等。否则与欧盟、与苏联何异。

 

除了财政转移支付,政府还在用别的方式努力改善现存的种种问题。比如,在基本养老保险承压的情况下,不断推动提升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

 

看到这,可能有读者要急了:好家伙,用我交的钱来割我?

 

这种想法未免太狭隘。前面说了,养老金是具有再分配性质的制度。养老基金在股市占比越高,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成果就能惠及更多人,尤其是穷人。简单来说,是国家替你炒股。

 

农民活到老干到老,养老待遇却与城市职工几乎有天壤之别,这是社会发展程度不足必然产生的问题。国家不会按需分配,但更不会抛弃底层群体,看看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问题的关切程度就知道了。

 

农民的医保和养老问题,政府尽力做到了兜底,大家有目共睹。看不起病、老无所依的情况有,但总归越来越少。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养老水平也必将越来越好。

 

养老之困

至于有人提出削减公务员养老金补给农民,这就过于激进了。

 

还有呼之欲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公共养老和职业年金之外的“第三支柱”,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新型养老制度。落地之后,也将极大地缓解养老金枯竭的压力。

 

另外,延迟退休也是缓解养老金压力的重要手段。简单的数学题:放水出水。但出水口拧得再紧,口子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正担心的是,90后,会不会变成被牺牲的一代?

 

再延迟也有个期限,随着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降低,退休人数必然逐年上升,养老金池子迟早要见底。

 

大家996几十年为现在的老人交养老金,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将来能有机会享受同等的待遇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相当年吟诗时的心境,你我无从知晓,但写到此刻,这两句诗脱口而出,居然颇为应景。

 

与诸君共勉。

 

 

4

尾声

中国发展基金会预测,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来到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接近3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3.8亿。

 

养老问题,势必越来越严峻。不过,所有预测都是完全基于目前的形势做出的,而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发生什么都不好说。比如科技革命,甚至技术爆炸。

 

但将来尚未可知,至于目前,还是趁年轻努力赚钱,外加锻炼身体吧。

 

养老之困

此外,我们也应对政府抱有信心。发展中国家难免存在很多社会问题。不过,国家毕竟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而且我们不能忽视,即使在当下,无论教授还是农民、工人,在中国养老,仍然是相对更幸福的归宿。

 

还是那句话,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不会让她的人民老无所依。

 

东南亚农民养老更成问题,但发展程度较低,不再多说;邻近国家里,俄罗斯养老金冻结政策已经被延长到10年,对养老金抱有期望的俄国年轻人只剩下4成;日本的“下流老人”在老年人总数中的占比,早就超过了20%;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贫困率更是接近50%。

 

外国的月亮,其实并没有比较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DC5Yyinvy9uP3ITExMiCA

养儿不防老,防吃绝户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有一千零一夜爱情故事的浪子,我也是一个坚定的“丁克”。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信奉“不婚不育”主义:

 

年轻的时候自在潇洒,一辈子只为自己活,多爽?

 

老了怎么办呢?

 

住养老院呗。

 

直到那个难忘的夜晚,阿半给我发来一条消息:

 

有个开养老院的富老头请他吃饭,让我跟着去蹭饭,顺道接受一下社会的毒打。

 

我半道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那个糟老头子一连串的“暴论”砸的喘不过气儿来:

 

养老院其实是一个相当残酷的“江湖”,养儿难防老,但起码可以防“吃绝户”。

 

如果养老,连孩子这样的“血亲”都指望不上,你能“全”指望着养老院那些跟你非亲非故的护工吗?

 

这些话,从他嘴里讲出来,简直“恶”到离谱。

 

听到这儿,我差点想站起来咬他一口:

 

这都什么时代了,还能“吃绝户”?

 

我阴阳怪气的反问:

 

现在你们做养老行业的,为了劝人生娃,制造生育焦虑,已经开始用“吃绝户”这么刺激的话术了吗?

 

糟老头子反倒是语重心长:

 

养老这个问题,远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残酷。

 

养老院可不是什么乌托邦,而是一个“小社会”,运行着诸多“丛林法则”。

 

接下来这顿饭,一席话,吃得我脊背发凉,冷汗直冒,我听到了:

 

一个从业者口述的:“中国养老产业”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

 

住养老院,要花多少钱?

 

按照老头的说法:行业里一个月,几万的有,几千的有,几百的也有,城市不同,条件不同,丰俭由人。

 

可悲的是什么?

 

就算他们这种,一个月收到五位数的养老院,如果是“无孩老人”,也很难过的好。

 

为什么?

 

不是设备的问题,不是机构的问题。

 

是“人性”的问题。

 

对老人的生活品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不是床多大,房间多敞亮,监控多到位。

 

而是人,那些身边和你朝夕相处的人。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老人和老人之间也有“霸凌”现象,存在相互攀比,欺压,排挤,争风吃醋的问题。

 

第一,养老院里的“鄙视链”:

 

老头接着讲: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鄙视链。

 

以前单位分房子,有句鄙视链顺口溜:

 

一楼穷,二楼富,三楼四楼住干部,五楼困难户。

 

在养老院呢?

 

趾高气昂,站在鄙视链最顶端的老人,叫:儿女双全,有权有钱

 

趴在鄙视链最低端的呢?

 

就是无儿无女的老人。

 

管你有钱没钱,统一都划成“孤寡老人”。

 

老人和小孩一样,越老越需要依靠。

 

说句不好听的,养老院里无儿无女的老人,跟学校里的“孤儿”有什么本质区别?

 

不欺负你欺负谁呢?

 

这一句话,就让我破防了。

 

老头接着讲:

 

孩子,是替你“主张权利”的天然合法性主体,是维权的“直接受益人”。

 

他可能是一个王八蛋,可以没有“抚养你的动力”,但是他一定有“维权的动力”。

 

只要有利可图。

 

而且,孩子越是王八蛋,战斗力越强,出了问题,把养老院讹到破产关门的案例一大把。

 

他可能不把你当爹,但是他只要把钱当爹就够了。

 

很多“丁克”相信,等老了,和养老院签一个合约,他们按照合同照顾自己,定期从账户划钱就好了。

 

遵守合约的前提是什么?

 

违约会受到“惩罚”。

 

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如果连主张,申诉的能力都失去了。

 

你凭什么相信养老机构和护工们,会按照合约执行,来照顾你呢?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不诉不理”

 

什么意思?

 

民事案件:没人主张,就不会有司法介入

 

通俗点说:没人喊冤,就不会有人管。

 

孩子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起码有人替你喊冤。

 

哪怕,他只是为了钱呢?

 

2

 

第二,护工的问题

 

养老院的护工,跟学校的老师很像,既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秩序的维护者。

 

但,不是所有的护工都是善良的天使:

 

势利眼,欺软怕硬,偏心,勒索财物,公报私仇,虐待,侮辱,体罚,,,

 

都是普通人,人性的恶,这里一样也不少。

 

越是无依无靠,无儿无女的老人,受的委屈越多。

 

为什么?

 

知道你后面没人,欺负你没后果。

 

人嘛,总是挑软柿子捏的。

 

老师,门槛够高了吧?起码受过高等教育,社会新闻爆出的恶性案件少吗?

 

护工这个群体,从业门槛可低多了,类似的事情只多不少。

 

舆论关注度不够罢了:

 

你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听到这里,我心里憋的有点缓不过来了:

 

不是到处都有监控吗?那院方,管理者不管吗?

 

3

 

老头说,这就是第三个问题:院方的管理问题

 

学校是非盈利机构,事业单位,老师管得够严吧?

 

学生“霸凌”的问题,少吗?

 

你肯定知道一个词儿:“合法伤害权”。

 

各行各业都一样,只要手里的权力够大,我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你生不如死,但是,你却抓不住我任何把柄,我甚至可以不违反任何规则。

 

这就是合法伤害权。

 

拿护工来讲,安排床位,知道你有哮喘,就把你安排到通风最差的地方;

 

知道你和谁有矛盾,就把你俩放一个房间;

 

知道你腿脚不利索,就把你往高楼层放;

 

甚至故意安排让你和有传染病的,大小便失禁的老人一个房间。

 

我们也想严格管理,但是这种问题,明面上,护工有错吗?

 

你挑不出来。

 

但是,对老人伤害大吗?

 

很大。

 

哪怕就是简单的冷暴力呢?

 

一个月不跟老人讲话,不给你好脸色,这些问题监控能解决吗?

 

院方能解决吗?制度能解决吗?投诉能解决吗?

 

没有任何实证的,人家就说不是故意的。

 

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说尽量协调。

 

你找院方领导投诉,大多也是和稀泥,而且这相当于把护工们得罪死了,只要不换养老院,剩下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人,永远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外面有孩子,护工们起码有所忌惮,知道做的太过分,会有人来闹,就会有所收敛。

 

但是真碰上无儿无女的,那就只能看运气了。

 

而且,更严重的问题:

 

院方,就一定是正义的吗?

 

4

 

这里,是第四个问题:养老机构的老板问题

 

老板们开养老院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公平正义?为了哄老人开心?

 

为了“达则兼济天下”?

 

为了用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别闹了,大家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赚钱

 

行业里,大大小小的养老院,背后的老板什么成分都有。

 

不排除老板也有好人,也有正经的生意人,但是大多数都没那么“正经”。

 

以前挖矿的煤老板,放高利贷的,搞房地产的,搞互联网金融的,投资养老产业的很多还是这帮人。

 

最让人不安的还是那帮原来搞“莆田系医院”现在转行搞“大健康产业”,开养老院的。

 

按照莆田医院的路子搞养老院,你猜,多少钱够你花的?

 

魏则西的例子,还在那儿摆着呢。

 

这帮人站在养老院的背后,你指望他们替你主持公道?

 

别闹了,人家开养老院的资本,就是靠血腥的原始积累。

 

这帮人的发家史,原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我为什么总说:商业化的“以房养老”存在很大隐患?

 

是不是很多地方,已经有暴雷的机构出现了?

 

如果是莆田系的老板经营,合同搞到手,这些养老院就只剩下一个KPI:

 

怎么尽快把人送走。

 

要是无儿无女,没个替你维权的,那简直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啊,任人宰割。

 

餐饮行业有个指标,叫“翻台率”,为了多赚钱,拉高“坪效”,必须提高翻台率。

 

为什么肯打鸡,快餐店基本都是高凳子,硬椅子?

 

他们不知道这个你坐着不舒服吗?

 

不舒服,你才会快点走,人家才能快点“翻台”,快点赚下一桌的钱。

 

按照这种经营思路,碰上“莆田系”养老院,他们玩儿的就该是“翻床率”了。

 

养儿不防老,防吃绝户

 

听到这里,我脊背发凉,开始冒冷汗了。

 

5

 

老头接着讲了第五个问题:监护人问题

 

现在的养老院,大多数签的都是“三方合同”,也就是院方,老人,和监护人。

 

没有法定监护人,很多养老院根本就不敢收。

 

为什么?

 

收进来,脑子清醒还好说,万一生病,不能自理了,失去意识了。

 

就算你卡里有一个亿,谁来付?怎么付?

 

重大决策谁来做?

 

送医院,做手术,都是要监护人签字的,谁来签?

 

院方签字,出了问题谁负责?

 

这个时候,“孩子”作用就出来了,起码你有一个管你“法定监护人”。

 

哪怕他是为了分遗产呢?

 

6

 

然后就是第六个问题:有钱,你未必进得去

 

养老院也是有风控的,高危老人,院方根本就不收治。

 

入院要做体检,有没有精神病?有没有传染病?有无重度不良嗜好?有无案底违法记录?

 

有些高档养老院,为了其他老人考虑,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收治的。

 

比如说,传染病。

 

乙肝,艾滋,一期梅毒,各种皮肤病,日常接触传感几率很小,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养老院就是不收。

 

为什么?

 

换位思考,同寝的老人能答应吗?

 

护工能愿意吗?

 

你跟他讲,大概率没问题,那小概率呢?

 

万一呢?

 

护工也是人啊,这就是现实。

 

而且,“老人”也是按照自理能力,被院方分为三六九等。

 

  • 能够自理的;
  • 基本自理的;
  • 完全“失能”不能自理的;
完全不能自理,很多养老院根本就不愿意收,如果再无儿无女,没有监护人,那就更难了。
老头又讲了一个案例:
失独家庭,老两口相依为命,几年前,老头突发脑血栓,不能自理,老太太在家里照顾。
结果后来老太太也栓了,得亏,还能打得出电话,不然两个病人,困在家里,那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要是活活等死,那可真的是人间惨剧了。
前段时间,一个独居女孩失手把自己反锁进卫生间,没带手机,被困,上了全网的热搜。
独居,不怕壮年,也不怕猝死,痛痛快快,一了百了。
就怕被“困住”,活活等死。
至于,精神健康,安宁喜乐,这些维度太奢侈了,暂时在行业的解决能力之外,就不讨论了。
先解决活着,再解决活好吧。
7
最后,老头讲了一个李春平的故事。
养儿不防老,防吃绝户
李春平是个传奇富豪,号称“百年慈善第一人”。
年轻的时候仪表堂堂,30岁跟一个68岁的好莱坞女影星,以“儿子”的身份去了美国。
1989年两人结婚,1990年老太太去世,然后,李春平携巨额遗产回国。
此后的20年,他平均每天以7万多元的速度,累计在全国捐款3亿3千万人民币。
他没有结婚,也没有再生孩子。
最凄凉戏剧性的一幕是什么?
2016年底,他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然后,他的妹妹,亲戚,养老院,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始上演一场激烈的监护权,财产争夺战。
他的巨额资产,被身边的“工作人员”托管和抵押。
被亲戚送到养老院中,然后又被身边的“工作人员”夺回,安排在一家会所,每年需要为此支付数千万的“养老费”。
 

养儿不防老,防吃绝户

 

2016年底,李春平的亲属向北京一法庭提交申请,质疑一众工作人员掌握了他近40处房产的房产证,涉嫌诈骗、盗窃和侵占财产,同时质疑李春平与一家资产托管公司签署资产管理协议书的有效性,要求法院做“司法鉴定”:确认他智能缺损,无民事行为能力。
以上信息流传的版本很多,诸多细节真实性已很难考证。
老头反问我:这不就是一个现代版“吃绝户”的故事吗?
民间有句俗语:小儿持金过闹市,不动心思不是人。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然后老头突然低声跟我讲,咱们有句老话是怎么说来着:
“老而不死是为贼”
我错愕道:你这个词的用法是错误的,它的本意是,,,
老头一脸苦笑:错了吗?我觉得没错。
“寿则多辱”
我张开嘴想反驳,开合几下,最终无言。
随后,一声叹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7ELAsinaz_QHu29ITwGqQ

老无所依?

· 刘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老无所依?幺妹的愁与筹

虽然不太相信“轻松筹”“水滴筹”这哥俩儿,这两天还是在“轻松筹”里捐了款。因为“筹”是幺妹发起的。他的父亲邱水根,肝癌晚期,时日无多,还在努力医治,这我是清楚的。

其实“轻松筹”“水滴筹”本是好东西,确实能帮到像幺妹这样贫穷又突遇变故的乡下家庭。幺妹多年前就离异,带着儿子在附近打点工,两年前,一辈子务农、身体还算健康的父亲突然被查出肝癌晚期,一场危机便陡然降临。

本地农保,县内住院能报70%,省里能报40%,出了省就是0%。病急乱投医,为了活命,总希望去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医院试试,不多久便累积出大量债务。这时“轻松筹”闪亮登场,对幺妹一家来说,无疑是根救命稻草。

东西本是个好东西,只不过因为背负太多“业绩压力”,只好采取粗暴、激烈的营销手段,比如找一群人去医院扫楼,逮谁问谁,“要不要帮你卖个惨”?甚至两“筹”为了“抢生意”,不惜大打出手……曾几何时,朋友圈仿佛变成烂大街的选秀舞台,遇上点事的人都要站上台,泪眼婆娑,“其实我也有个悲伤的故事”。

再好的产品经理,都敌不过老板、资本赚快钱的冲动,类似两“筹”的“创业——融资——对赌——不得人心乃至倒闭”的案例,每天都在大量发生。

没有了人文精神的支撑,资本越走越快,也越来越容易着急上火、脱离大部队。“不忘初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时代和民众的强烈呼唤。

老无所依?城乡版幸与不幸

今天,如果要盘点“最幸福的人”,城市退休老年人无疑名列前茅。

我做背包客的时候,天南海北各大热门景区,人数最多的便是他们。他们装备齐全,不少人身背长枪、短炮各一只,连镜头都不需要切换抓起来就拍,档次更是甩我两条大街。不出去旅游的日子,则往往占据着大小城市公园、商业广场、小区空地,乃至年轻人的篮球场,听着那些欢快的音乐,看着那些轻快的舞步,就差令人惊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了。

从针对国人养老准备的调查报告来看,无论退休还是在职,人们对自己的养老状况普遍持乐观态度。在收集到的关键词中,“悠闲”“自由”和“享乐”几乎是大家对老年生活的共同愿景。

真是这样吗?

连调研机构的眼中都只有城市。如果将视野转向乡下的同龄人,“最好的时代”?无疑是个疑问句。

我乡下父亲一辈的叔伯们,差不多在60岁左右,这些年,每年都能查出一两个癌症晚期。乡下没有体检,县城没有体检机构,县乡医院也没有体检服务,农民每天劳作往往自觉身体健康,一旦感觉身体不行了,一查,多半有事儿,此时再去补救,往往为时已晚。

 乡下的叔伯们……照片中的他们,又老了十岁

在幺妹父亲之前,去年刚有一位叫“别佬壳”的村民脑癌去世,现在又有一位叫“桂桂婆”的女人正数着最后的个把月日子……这些名字,不过是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在我,却是记忆中一个个强健而盛放的生命,孤独地走向干瘪和衰亡。

即便躲过大病袭扰,“老去”依然是个沉重的话题。再老一辈人,大多过得并不如意甚至是可怜。

幺妹的奶奶前两年去世,去世前,由几个儿子轮流供养。每到吃饭的时间,便摸索着用一条凳子站起来,再借助这条凳子一点一点挪到儿子家。此外的时间,便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老房子里,喃喃自语,有时大声发泄不满,只是谁也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村民们便认定她有点精神病。

不是儿孙们不孝顺,只是他们自己生活压力也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去了。没有外出的,也多半边务农边做点小工,难以全身心照顾她。

老人家也不是穷。

现在乡下满60岁的老年人,每个月有108元的养老金,加上逢年过节后辈的孝顺,又不需(舍)要(得)花什么钱,往往有一定积蓄。从物质上来说,千百年来他们终于基本实现了的经济独立,再怎么着也不至于饿死,算得上是好时代。

然而从精神上来说,乡村的空洞投影在他们身上,便剧化成巨大的黑洞。

我八十多岁的外婆,体弱多病,同样一个人独居在老房子里,境况还不如幺妹奶奶,她要去儿子家吃顿饭,都是难事。

我的三个舅舅,一个数年前车祸早逝,两个已搬到县城——都把一生献给了县城的房子,无不生活拮据。长期分离缺乏生活基础,老人不习惯城里,“城里”的后辈也不习惯她的“土味”,儿媳又嫌她年老事多,难以和睦相处,偶尔喊老人去城里“团聚”,也就是走个形式——城乡的断裂,清晰而又具体地体现在千家万户。

叫她来上海住,又因为晕车出不了远门(一生走得最远的“远方”,也无非是200里外的儿子家)。好在女儿多,偶尔去几个女儿家住住,又一心挂念着过得不如意的两个儿子,一边操心他们过得不好,一边操心“百年之后”不给她送终……一个乡下女人鸡毛蒜皮的、又被时代远远抛下的一生,已经像她的老房子,老无所依,摇摇欲坠。

村庄空空荡荡,同辈老伙伴也渐渐离世,还活着的人,无人可倾诉,无处可交流,孤独的黑洞将伴随他们直至最后的日子。城市还有敬老院(乡下以前也有),献爱心的人还有个地方可去,乡下呢?爱心都没有立锥之地。

现实中,精神上的空洞还无暇顾及,我的外婆最担心的,是突然生个病、摔个跤都没有人发现(事实上就有几次,还是邻居发现的)。还留在老家的父亲、大姨小姨、姨父、表兄妹们便商定,大家隔三岔五或一有时间,就去看看她。

当温暖了乡野数千年的,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岁月逐渐远去,人们乃至家庭内部,都日益被切割成一个个个体。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时代的“淘汰”来得太快,自前而后的“财富”与经验传承不再有意义,自后而前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的“革命”不断冲刷,“后浪”一心摆脱乡野和传统,“前浪”日渐失语和孤独——缺乏人文传统缝合,代际之间的现实剥削和精神否定,取代了以往的长幼有序和温情脉脉,日益支离破碎。

老无所依?| 乡下的老人

如此,乡下老年群体,代表的正是时代最落后、最失落的一面,所依者何?

幸好老人们手中还有点钱,在无知、孤独和沉默中,还有生存下去的一点点底气,否则何止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个人-集体-国家

至今去乡下,甚至新疆、西藏、内蒙等偏远牧民家,还能见到许多人家的墙上贴着毛主席的画像。对广袤乡土而言,对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依然充满精神上的深深眷恋。

| 农家乐里的毛主席

一次与朋友老张的母亲闲聊,谈起往事,她突然顿住,脸上突然出现孩子般的笑意。她说,虽然物质上现在“才是农民最好的时代”,但还是以前幸福:

傍晚时分等待父母从地里回来,吃完饭一家人坐在门口乘凉,讲故事;

大锅饭虽然有时吃不饱,但大家没有攀比,人情简单,养老、教育、医疗什么的,也都有集体可以依靠;

乡里偶尔有放电影的人下来,方圆几里地的人就都来看。大队里也有年轻人自己组的“戏团”,虽然不专业,但都很认真;

那时的人们愿意付出,对未来认真,虽然没有什么钱(货币化程度低),虽然不能杜绝“薅社会主义羊毛”,但集体环境,依然可以相互信任、依靠、温暖……

“集体”这个词,曾在广袤乡土上闪闪发光。

梁启超在《论学会》中说,“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知识精英)疾党如仇,视会为贼。是以佥壬有党,而君子反无党;匪类有会,而正业反无会”

千百年来,作为最正业的农,最缺的便是这“集体”。

近代以来,从孙中山的广东国民政府发动农会组织,到民国晏阳初、梁漱溟等知识分子建立的平民教育促进会和乡农学校,到建国及改革开放初期有志之士建立“农会”组织的尝试,都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公社,便成为中国农民仅有的一次集体生活体验!

“人民公社”虽然有国家推动工业化、维护工农产品剪刀差、限制农民流动等客观诉求,但上层建筑、知识精英仅有的一次真正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相结合,真正推动了广袤乡村事业的全方位建设。

1956年,国家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和集体敬老院制度,依托集体力量实现养老,此举还为城市职工企业养老制度提供了借鉴;

1965年,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全国大中城市有大约一半的医务人员下到农村,帮助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使得农民看病、子女读书等有了集体保障;

有了集体的力量,人民公社时代的生产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当时集体开垦的良田、兴建的水利基础设施,规模大、质量牢固,才奠定了“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基础,而不少乡村水利至今还在吃当时的老本……

“集体时代”,便成为新中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广袤乡土迄今为止的温暖记忆。

大集体时代,个人虽被压制,但也有了依靠,结合意识形态,最终形成了“个人(家庭)—集体—国家”的完整逻辑。改革开放后,集体不断瓦解,1985年国家正式宣布取消人民公社,乡村重归小农经济;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效益不高的农业领域、对乡村公共服务逐步退出,上述体系被简化成了“个人—国家”关系。扶贫这件伟大的事情上,也是国家和个人的直接关系。

于是,当一个城里人遇到问题,可以找工会、部门、社区、协会寻求沟通与帮助,而一个个张玉环、聂树斌、呼格吉勒图……遭遇不公,只能寄希望于“上天有眼”——张玉环、聂树斌们还算幸运,还有亲人几十年奔走,记者和律师一路力挺,那些没有组织、集体依靠的“罪人们”,又有多少还在黑暗中无声地等待。

直至今天,当国家要反哺三农、振兴乡村,向三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没有了“集体”的中间力量,即使想送钱,面对数以亿计的分散农户,无法避免地存在交易成本过高、效率有待提升的困境。

这个困难迟迟无法打破,以至于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推进,又难以避免地存在流于表面、进展缓慢等现象。

由此再看乡下老年人的“老无所依”(珠三角发达地区老年人“有股份”、长三角发达地区老年人被纳入城镇化户籍保障,及潮汕、客家等保留着敬老传统的地区,在此不论),不难发现,城市老年人因为有单位、企业作为“集体”积累和背书,有社区居委会、街道医院、养老院、活动中心等“集体”公共服务载体,便有了幸福的基础。

而乡下老年人,没有“集体”可依赖,同时宗族文化又被“大集体”自己扫到历史的“垃圾堆”,就算曾经可依赖的家庭和“孝道”,也已被现代商品经济冲击得面目全非。

有“集体”作为中介,“国家”就可感、可沟通、可依赖;没有“集体”、“国家”就是一个遥远的概念。《No country for old man》(电影《老无所依》)里,“暴力”后面隐藏的深深的“无力”,并不容易挣脱。

老无所依?求人与求己

我乡下的祖辈已日暮西山,来不及讨论“老有所依”;父辈们则正在转换的档口,与有些调查报告里的乐观结论相比,呈现出的却是悲观和焦虑。

跟父亲吵了一辈子的母亲,这两年突然对父亲关切和温和起来,在上海帮我带孩子的这两年,每天必须要跟父亲视频通话。通话无非是些家长里短,多去看看老人,地里的花生、辣椒该去摘了,工作累不累之类……工作累?还是再坚持坚持,为咱再存点养老钱……

我的心中其实充满悲伤。当同龄城里人的父母在盼望着退休,计划着退休去哪里玩,计划着买这样那样的装备,我乡下的父母却在盘算着还能坚持多少年……

同样为国家做过贡献,也同样为城市、工业做过贡献,No country for country old man,当时代和“国家”都“无所依”,占人口相当比例的他们何去何从,并没有乐观的答案。

我所知的比较好的答案有二。

其一是李昌平先生的“乡村内置金融方案”。

乡下老年人多少有一些闲钱,存银行不划算又有风险(这两年不少银行存款就不翼而飞),而乡村外置金融始终不愿进入,农户贷款困难。李昌平先生便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建立金融合作社,老年人可以把闲钱投进来,支持本土乡民搞生产。

骗本乡本土的老人的钱,无疑是个天打雷劈的事儿,加上贷款需合作社里五位或以上老人联名担保,老人鉴于对自己资金负责的角度必然认真了解,便基本不会出现现代金融始终难以解决的骗贷等道德风险问题。

村民有了贷款,推动了乡村生产建设,还能支付利息。老人们的钱有了回报,更重要的,是围绕贷款、利息收益分配、公共事务建设和管理,形成集体议事体系。老人们有了自己的集体、自己的话语权,才能老有所依,乡村建设的自发性力量也才有所依……

此时,政府与其大量重复建设,大量把钱塞给贫困户,不如主导成立乡村建设基金,投入一定资本作为种子基金,吸引老年人入股,并将收益投入到地方公共事务建设。在带动在地化产融结合、盘活乡村自发建设力量的同时,解决地方养老、乡村缺乏集体及议事机构的弊病……可谓治本之策。

只可惜,这个有效的方案尚未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

 

其二是乡村互助养老设计。

既然无所依,那就求人不如求己。

乡村可建立“互助养老社”,年满60岁可加入。60岁左右的老年人,身体往往还健康,有一定照料能力,可以参与照料社内年龄更大、身体不便的老者,并可兑换成“养老券”。当自己年龄增大或行动不便时,便可获得社内“新生”老年人的照顾,或凭券获取相应服务。

此一设计,开端需要政府的信用背书、鼓励及推动——随着中国老龄化不断加快,城市有老龄办,县乡政府也应该设此组织,并推动类似事务发展。

“个人-集体-国家”,新中国乡村发展历史表明,“个人”太弱小,“集体”无法包办一切,“国家”也绝非万能,尊重个体、依托集体(或第三部门)、国家统筹,平衡发展,而非谁进谁退,这才是美丽乡村、和谐中国的希望所在!

老无所依?
  • 作者:刘子,民间观察派,独立思考者。上海朴人资产合伙人,乡村旅游&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 参考书籍/文章:

    梁启超:《梁启超论教育》

    毒药君:《老无所依!日本这部良心片告诉你长寿有多可怕》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dOk0gFzwb4m-AFGkur3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