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火了,VC已经赶来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一位VC投资人透露,他们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交虚拟人朋友。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一名万科女员工火了。

几天前,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朋友圈公布了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的结果,并亮出了该员工的照片——崔筱盼。从照片看,她眉清目秀,仪态庄重,是妥妥的高颜值美女。令人震惊的是,崔筱盼并非真人,而是一位虚拟数字人。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基于沈向洋博士以及小冰团队的人形化支持,崔筱盼早在今年2月1日就已经“入职”,是万科集团历史以来的第一位数字化员工。截止目前,这位虚拟员工已经在万科财务部悄悄工作了十个月,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高达91.44%。消息一出,网友惊叹:“好家伙,这位的工资怎么发?”、“珍惜和真人同事内卷的日子吧,他们至少还是个人”。

乘着元宇宙的东风,更多虚拟人席卷而来:时尚博主AYAYI、清华女学霸华智冰、抖音美妆达人柳夜熙,还有诸如乐华娱乐旗下的虚拟偶像团A-SOUL……这是一条隐隐爆发的赛道,VC/PE们也开始出手了:今年虚拟人赛道浮现超10笔融资事件,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创世伙伴CCV、顺为资本、中金资本、SIG海纳亚洲等投资机构都来了,网易、B站、字节跳动也悄然入局。

现在,虚拟人已经并不遥远,正如商场里各大代言人海报也纷纷换成了虚拟人,他们正在渗入各行各业。或许未来打败你的,已经不是真正的人。

万科首位虚拟员工

拿下最佳新人奖,崔筱盼是谁?

这两天,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的一则微信朋友圈,被刷屏了。在这条状态中,郁亮向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得主——崔筱盼表达了祝贺。重磅的是,他揭晓了这位新人奖得主的真实身份——虚拟人

郁亮称,作为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崔筱盼今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人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

而在其经过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渲染的虚拟任务形象辅助下,崔筱盼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与此同时,郁亮还在朋友圈中表达了感谢:“感谢公司‘龙抬头’小组同事的努力,感谢沈向洋博士和小冰团队对崔筱盼人形化支持。”

沈向洋是谁?作为世界级AI大牛和顶尖学者,沈向洋堪称搅动全球人工智能江湖的风云人物。196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从老家奔赴海外,沈向洋的求学生涯一路高光。1996年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后,他就进入微软,从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开始,一直做到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是微软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中国人

2019年11月,沈向洋决定离开微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次年7月,微软宣布将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并委任沈向洋为新公司董事长。在此之后,小冰团队加快了发展节奏,除小冰产品生态之外,还陆续发布了全球首个人与AI融合社交平台APP“小冰岛”等等,今年9月正式露面的清华大学首位虚拟女学生——华智冰身后,也有小冰团队的身影。

投身AI事业二十余年,沈向洋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谈到:“我们已经进入了AI时代,我们的生活与AI息息相关,我们是接触AI的第一代人群,无论喜欢与否都别无选择,但是我们能决定该用何种方式来构建AI以及使用AI。”

作为沈向洋和小冰团队的又一杰作,崔筱盼一经亮相便引爆了科技圈和互联网圈。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很多万科员工甚至还不知道崔筱盼并非真人,一位员工留言表示:“我之前收到她的邮件,就在想这个姐姐好美。”网友们纷纷惊叹这位虚拟员工的颜值,“太美了”、“好像一位明星啊”、“果然才貌双全”。

当身边的同事开始出现虚拟人,现实中的职场人也调侃了起来:“好家伙,优秀员工年终奖又能少发一份”、“虚拟员工的设计者有奖励吗?”、“珍惜内卷的日子,至少竞争对手是人类”、“我以后连搬砖的机会都没了”。

学霸、美妆、偶像女团

今年,虚拟人开始席卷人类世界

崔筱盼的出现并非个案,更多虚拟人已经走进人类生活。

今年万圣节,一位名叫“柳夜熙”的美妆博主在抖音彻底火了。10月31日,柳夜熙在其抖音账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并赋以“元宇宙”、“虚拟偶像”、“美妆”的话题标签。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在这只仅仅2分钟的短视频中,柳夜熙身着古风服装,五官清晰精致,形象与真人相差无几。正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的她与身后围观的真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之悬疑、美妆、剧情、电影质感、后期特效等技术的融合,该短视频一炮而红,目前点赞量已超350万。

定位为“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搭上元宇宙的快车,柳夜熙出道即巅峰,上线3天就涨粉230万,如今粉丝量已超800万,5支短视频轻松获赞超1800万。这也让柳夜熙的幕后团队——创壹科技浮出水面,CEO梁子康曾向媒体透露,柳夜熙今天的火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来自三年的技术沉淀、创意积累的一次小规模爆发。

现在在抖音,最火的美妆博主和KOL已经不是“人”了,这引来不少短视频博主的关注。粉丝210万的美妆博主“一一只是黑猫”留言称:“你干美妆博主吧我不干了。”粉丝290万的抖音音乐人JF留言称:“以后你拍短视频吧,我不拍了。”一批KOL纷纷表示:“柳夜熙的出现简直是降维打击,突然感觉我该换领域了。”

KOL圈可不止柳夜熙一个虚拟人。今年5月20日,定位为时尚博主的“超写实数字人”AYAYI横空出世,其在小红书上的首发帖阅读量近300万,一夜涨粉近4万。首个国风虚拟人——翎,不仅登上央视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还与特斯拉、奈雪的茶、Keep等品牌合作商业代言;还有活泼可爱的邻家女孩阿喜、首个男性虚拟偶像川CHUAN等等。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虚拟人也走进了大学校园。今年6月1日,在2021北京智源大会现场上,华智冰以在清华大学校园中漫步的视频,第一次登台亮相,半个月后便正式入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师从清华大学唐杰教授,成为清华大学今年最特别的学生之一。随后的9月,华智冰以一首歌曲《男孩》首次正脸亮相,人美声甜引发热烈关注。

商场里各大代言人开始换成了虚拟人:国产彩妆品牌“花西子”推出同名虚拟代言人,欧莱雅也推出了虚拟代言人“欧爷”“M姐”,肯德基推出了银发“虚拟上校”,还有小冰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批和真人原型真假莫辨的数字孪生人——N小黑、N小白已经任职新闻主播数个月。

搭车元宇宙,VC已经赶来

这届年轻人,置顶好友都是虚拟人

这一条神奇的赛道正隐隐爆发。

当元宇宙掀起今年创投圈最火爆的一幕,虚拟人概念则成为最先被认定的“元宇宙元素”之一,这同时也与Z世代群体的社交和审美需求产生了曼妙的火花。《2021 Z世代文娱内容消费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圈层内容消费现象逐渐凸显,成为虚拟人的重要消费群体。

新技术、新人群、新需求,VC/PE们开始出手了。经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1年截止目前在虚拟人赛道已经发生了超10起融资事件,多家公司甚至在年内连续完成了多轮融资,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创世伙伴CCV、顺为资本、中金资本、SIG海纳亚洲等知名机构悄然入局。

半个月前,专注时尚潮流版块的元宇宙虚拟数字人内容制作公司——世悦星承,完成了网易领投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成立于2021年3月,世悦星承目前旗下运营写实派虚拟人物IP-Vila、Reddi和Vince,已合作了Gucci、Max Mara、Air Jordan、娇韵诗、Undercover、中国李宁等品牌。

这已不是网易投资的第一家虚拟人公司。根据企查查数据统计,网易在2020年至今的22起投资中,有5起为虚拟人相关产业的投资,其中4起发生在今年,包括了今年10月次世文化的A+轮融资。这也是这家热门公司三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现在其投资人阵营已经囊括了光源创投、顺为资本、创世伙伴CCV、动域资本等。

成立于2016年,次世文化在过去几年里推出了多款产品,包括为迪丽热巴、黄子韬等明星做虚拟形象,推出超写实虚拟人IP翎、南梦夏、Ask等,以及为花西子、伊利等品牌开发数字IP形象。

VC/PE杀入虚拟偶像赛道,万像文化也在今年11月完成了由全球著名美元基金领投、老股东SIG海纳亚洲持续跟投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这也是万像文化今年完成的第三笔融资。成立仅两年,万像文化已经与保时捷、摩登天空、环球品牌发展、Good Smile等众多行业头部公司达成战略和深度合作。

更早之前,主推虚拟演员的虚拟影业获得了来自峰瑞资本领投的超千万元Pre-A轮融资;同月,实时在线虚拟活动公司tatame也完成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新浪跟投;包括做“数字人”的追一科技等等。此外,还有B站、字节跳动等一众互联网大厂跑步进入,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虚拟人为何突然火了起来?回顾这两年,各种真人明星翻车、塌房事件,给不会过多受舆情影响的虚拟形象一个绝佳的窗口期,也让品牌企业们看到了虚拟人稳定可控的商业价值。对此,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曾表示,从用户角度来看,Metaverse最重要的是要让用户产生身份认同。其合伙人聂冬辰在一次采访中也谈到,“投资更多考虑的是虚拟偶像实现商业化背后的原因,以及众多企业会把一部分品牌预算从真人身上倾斜到虚拟偶像上的商业前景。”

当然,这也是Z世代新人群消费下催生的新需求。当前一代平台的流量已经接近上限,就一定会有新的形式出现,以服务新一代的消费者。但一个共识是,虚拟陪伴的角色,不是现实生活的替代,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补充。

一位投资人朋友也告诉投资界,他们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交虚拟人朋友。正如“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做过一项虚拟恋人的调查,孤独的年轻人正在不断地为虚拟人好友/恋人买单,平均大概是女性70%,男性30%左右。在人类情感世界里,虚拟人似乎能给予更多陪伴。相对于现实世界,虚拟男友/女友能带来一场甜甜的、没有背叛与利益纠葛的纯粹恋爱。

这是属于数字世界的诗与远方,虚拟人已经与人类越来越近,他们有着高于人类的学习大脑,使得社会运转更高效,且利益最大化;也有各自的人设和个性,为孤独的人带来稳固的情感寄托和精神陪伴。或许,正是他们渐渐推开着元宇宙的大门。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REv1MK1IfZ9sSu8C0og6g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又到了年终岁末,不到几天时间,2022年就要来了。
《旧唐书》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盘点2021年的餐饮业,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让餐饮人在2022年走得更稳,经营得更好。
根据某查查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相关店铺共注销了100万家,其中快餐店注销了近40万家,火锅店注销了近10万家,奶茶店注销了近35万家。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在这一年里,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很多小老板们靠着借款度日,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的餐饮众生相。
01
入行20年,高房租无奈关店
如今转行卖宽带……
12月的某一天,一条信息映入我眼帘,大概信息内容概括起来为:“亲,我不做餐饮了,现在转行卖宽带了,身边朋友有需要的关照一下……”。
说这话的是我朋友圈里的一位叫做弘明的餐饮人,他是一位餐饮老兵,入行已经有20年了,在20年从业生涯里他做过酒店管理,也开过东北菜金手勺,得莫利炖鱼专门店,川婆婆烤鱼店,中餐为主。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因门店体量大,受疫情影响不能大规模做集体用餐接待,客源又主要是大学生,这也让门店生意直接腰斩,现在他的2家门店都关门大吉了。
他说:“生意不好是一方面,真正压死门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租金,房东是个二房东,面对疫情租金一点不给予减免不说,还以合同不到期为由,不给我们退押金。
关店的过程也是费尽周折,并不是你想退出就能退出的,这其中的心酸劲儿就甭提了,2021年算是我从事餐饮这么多年,最难熬的一年,不过生活还得继续,现在我已经转行卖宽带了,等过几年餐饮回归理性我再进入吧,希望2022年能对我好一些。”

02

共亏损280万元,

临近年关挥泪离场

黄小米在广州开了一家火锅店,原本想着2021年火锅店的生意会变好,于是黄小米又向亲戚朋友和银行借款了近30万元来维持火锅门店的运营。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黄小米并不是一个餐饮新人,而是在广州拥有了近10年餐饮经验的老兵,只不过2019年之前,黄小米是帮别人开店,在广州一家人气火锅店当店长。
2019年10月黄小米拿出10年积蓄在广州荔城区开了这家火锅店,口味佳,价格实惠,黄小米这家火锅店生意很不错,但是哪里知道,一切在2个月后戛然而止。
2020年疫情爆发后,黄小米这家火锅店关了又开,开了又关,一年到头下来亏了20万元,终于坚持到了2021年,哪里知道广州又反复出现了疫情。
2021年6月,黄小米终于坚持不下去了,选择了永久关门停业,黄小米统计了一下,从开店到关店,不到2年的时间里,黄小米累计亏损了近280万元。
10年积蓄全打水漂了,原本开的宝马车也拿去卖了,终于筹齐了员工的薪资和供应商的欠款,关店那天晚上,黄小米在店门口痛哭不已。

03

西安封闭式管理全市餐饮按下暂停键

12月22日晚,冬至,西安市宣布23日起全市封闭式管理。“我们几个餐饮人聚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回家看看。”
这是西安今年第三次遭遇疫情。餐饮人很乐观,积极配合,关店做核酸,也很悲观,这两年反复的疫情,让他们把可能的坏结果想了个遍……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西安一餐饮人这样总结2021年,“这一年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上半年还可以,下半年就没怎么经营过”。

“7月28日出现了疫情,8月初到了比较严重的时候,9月中旬才有所恢复。本来10月份是个旺季,生意能好点,恢复运营,但中旬又出现了疫情,一直持续到11月,11月的营业额也都不行。到了12月稍微有点恢复了,又有疫情发生了。”
22日傍晚,西安餐饮人朱江发了一条朋友圈:
“天色渐晚官方的发布结果,使生活的频率和节奏逐渐加快!这在外的最后一餐吃点什么呢!排队依旧的吴鑫(米皮店),不过购买的人群都加大了购买量,十份八份地往家提!小巷里的宝藏面包店,也被预约的信息扰的不可开交……”
这是他回家开车途中看到的场景。在此之前的5点钟,西安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3日起实行封闭式管理。
几个小时后,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除采购外一般不外出。除防疫需要和民生保障以外,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停业。餐饮暂停堂食。
询问了大量西安的餐饮老板,大家均表示,由于有关部门要求大幅减少人员流动,不但堂食无法经营,外卖也不行,因为工作人员都需要在家接受封闭式管理。
还翻看了不少直播平台,往日热热闹闹的西安餐饮品牌直播也几乎销声匿迹。
西安餐饮业如同这城市一样,按下了暂停键。
朱江的5家景家凉皮和其他餐饮项目全部停掉,包括外卖渠道。12月初,西安出现疫情时,他大致做了几套预案:如果不能堂食了,外卖平台该怎么运营;疫情紧张的时候,是否要给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一些餐品。
但突然宣布的封闭式管理,让所有预案都作废了。
现在的他只能看着每天的确诊数字,耐心等待,“静等通知,再慢慢站起来吧,从外卖开始,再恢复堂食,但这不会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毕竟经历了去年疫情的考验”。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大家一致认为,现在开始,未来的14天应该都会是这种状态了,以后餐饮的营业情况还要看疫情的发展和防控。
“凉皮店不是特别担心,运营成本比较低,但其他的餐饮品牌,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运营成本比较高。”
此外,凉皮属于刚需型餐饮,在疫情后能快速恢复。去年疫情的恢复初期,景家凉皮就先开了外卖窗口,一家店一天就卖出了700斤凉皮,约1万块的营业额,创造了一个小高峰。
但社交属性较强的餐饮,从“暂停”再到消费者外出聚会,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加上社交属性较强的餐饮,人员接触会比较多,管控力度会更严格。

04

五次疫情反扑,

我们夫妻因抱头痛哭而上热搜……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前几天,一条“哈尔滨餐饮夫妻俩抱头痛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视频下面涌入了上千条餐饮人的评论,纷纷觉得有打动到自己。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视频中的主人公尹鹏彦,是阿里巴巴大串加盟商,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以这种方式上热搜,让大家认识。
今年哈尔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被“疫情”笼罩着。
第一波疫情源头望奎,1月20日至3月12日,持续51天。
第二波疫情源头南京,8月2日至8月21日,持续19天。
第三波疫情源头巴彦,9月21日至10月15日,持续25天。
第四波疫情源头黑河,10月30日至11月18日,持续19天。
第五波疫情源头满洲里,12月2日至今,预计持续20天-30天。

哈尔滨五次疫情反扑,让本就“咬牙”过生活的乐天派的餐饮人尹鹏彦也绷不住了,他说:“餐饮创业6年,正准备大干一场,刚刚装完修,疫情就来了,十一黄金周这样的热闹日子,进店的人十个手指也数的过来,那天和老婆看着空荡荡的店,心好酸,两个人都绷不住哭了起来……也许这也是对这一年情绪的释放吧。”

05

在大连卖三文鱼,门店‘腰斩’,

我是被疫情精准打击的人……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今年最惨的家庭:“老公房地产中介失业、老婆教培行业失业,买了恒大的房子,抄底了中概互联,还意外有了三胎……”
如果置换到餐饮行业,那可能就是“我在大连,我是卖三文鱼拌饭的……”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酱样儿三文鱼拌饭创始人姜毅,可以说就是被疫情精准打击餐饮的第一人,酱样儿曾经因为高性价比三文鱼拌饭而一战成名,高峰时期开出117家门店。
受疫情影响,武汉封城以后生意一直在下降,后又因“北京三文鱼”事件,让品类走到生死边缘,酱样儿的门店关掉一半。
而大连作为中国冷链进出口之都,也从70%的进出口冷冻份额锐减到40%,反复的疫情让这座城市也伤痕累累。
身为这座城市的餐饮人,姜毅提到最多的词汇是“坐过山车”,“这两年我们都是非常煎熬的,刚有疫情的时候,我们还能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不断地给团队打气,给自己打气,给加盟商打气,给门店打气,可是经历了一回又一回,一次又一次,现在我身边很多餐饮人都已经没有这个心气了,尤其对于东北餐饮人来说,转行的转行,做直播的直播,更多的是无奈,连呐喊的力气都没有了。”
现在,姜毅又发展了自己第二个餐饮品牌“耿直男”纯肉烤肠,定位景区、夜市消费场景,目前已在大连、天津、成都等地开出30多家门店。

06

奶茶店老板欠薪跑路

黄小米宁愿卖掉自己心爱的宝马车,也要给员工结清工资,像黄小米这样的餐饮老板已经很少了,张军的老板却是欠薪跑路了。
00后的张军在扬州一家奶茶店工作,2021年7月张军所在的奶茶店由于疫情停止了开业,原本生意就不是特别好,这次疫情给门店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门店停止营业,奶茶店老板的现金流彻底断了。
张军的薪资已经空了2个月没发了,门店停业后,张军多次索要无果,老板跟张军表示等奶茶店恢复营业后,便会把2个月的薪资一起给他。
张军信以为真,哪知道一直到9月份,这家关店停业的奶茶店再也没有开门过,店门口贴着房东招租转让的信息,张军这时才发现老板欠薪跑路了。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07

很多老板靠借款度日

2021年的餐饮行业,很多小老板们都是靠借款度日,门店生意下滑严重,现金流不够支撑门店运营,于是很多餐饮老板们都背上了负债。
王兴龙在福州开包子店,拥有近10家门店,有这么大的规模,在餐饮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是王兴龙却表示自己身无分文,还倒欠银行和供应商近百万欠款,如今都是借款度日,每天醒来就想着如何还钱给别人。
疫情之前,王兴龙的想法是能够从银行借多少,那是自己的本事,但是疫情发生后,包子店生意下滑严重,原本一家店平均每天有近2000元的收入,而如今却不到千元。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很多人的消费方式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原来大家喜欢在街上买早餐,而如今不少人为了节省开支,宁愿在家里自己做也不愿意去外面买包子馒头。
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生活开销巨大的80后90后结婚群体,2019年之前大家都是提倡超前消费,而如今大家都是紧巴巴的过日子。
加上电商对实体行业的冲击,互联网外卖对实体餐饮店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宁愿点外卖也不愿意去线下餐饮店消费。
宁愿去某多多拼个5元一大包的面包,也不愿意去吃1.5元一个的热包子,不是大家不爱吃热腾腾的食物,而是大家囊中羞涩。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王兴龙感慨道:“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如今我只想早点还清欠款,曾经想要开100家包子店的梦想,早就熄灭了,实体店生意不好做,开的门店越多,风险就越大,餐饮真的不适合普通人干了。”
餐饮开店创业原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开店容易,守店难,看别人的故事很容易,但是轮到自己头上,才知其中艰辛和痛苦。
愿2022年疫情可以消散,街边可以热闹,人们可以出门旅游,餐饮业能够恢复往日的繁华人气。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 | 餐饮新纪元、职业餐饮网、餐饮老板内参、餐饮O2O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nWBR05_cGn5acfz7GROzQ

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政治经济与商业探讨(二)

兔主席 20211227

 

 

1.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官方表述

2.房地产行业的问题

3.“房住不炒”与“长效机制”

4.“十八大”以来的思路

5.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里的业务、业态

1)“租购并举”

2)“租赁住房”

3)“保障性住房”

4)城市更新/改造

 

5)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养老——中国大城市里不少居民楼是在房改/商品房市场出现修建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长达半个世纪以上。此外,还有历史更长时间的传统建筑,例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这些居住区的特征是,居民人口结构偏老龄化。而伴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下一步亟待发展的是养老事业。发达国家常见的机构化养老——子女不管老人,老人也不需要子女管,自己住到养老院去。这种机构养老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文化。同时,高端的机构养老只能是一个比较小的商业化市场,服务的是高收入群体。这个群体在中国是极小的一部分。结合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城市的发展、社会肌理格局、文化传统及价值观等,比较切实的解决方案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这显然更能满足普惠、民生保障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在养老生命周期里,老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就留在自己的社区里,接受身边的家人及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中国的社会结构特殊,大家庭的联系十分紧密,下一代年轻人既照顾老人,也需要接受老人的支持,譬如,由老人照看小孩、接送小孩等,是相互照顾的关系,所以住在一起有好处。所以,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就在前不久,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

 

——“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到2025年,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按规定统筹相关政策和资金,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探索老年人服务设施与儿童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共建共享”

——“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这时,城市里的老旧小区/传统社区就很重要了,这些社区以后就是养老服务的发生地。政府及社会要投入资源,对老旧小区做适当的改造,从安装电梯、提供更好的基础的物业服务,到社区运营,及提供到家及护理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服务是国家鼓励行业。它已极为贴近房企最近几年重点布局并受资本市场青睐的“住宅社区物业管理”行业。

 

在房地产“存量时代”里,企业/市场越来越需要围绕存量的资产与空间做文章——这包括改造存量的资产,使其活动新生,也包括对资产里的人群及机构提供产品与服务。房地产企业需要从土地的投资、开发、建设暨空间营造者,转型到为社区、空间、资产提供运营及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过去若干年,许多企业在探索“养老地产”,最终往往不是搞有旅游度假特征的房地产住宅开发销售,就是搞高端机构养老(高端养老院)。其实中国养老产业的大方向就在社区居家养老,它最需要的核心能力,首先是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及基础物业管理能力,然后针对居民做一些有老人护理特征的增值服务。除了一般的到家服务外(例如家政、清洁、护理),还有户内装修改造/美居/维修等,经济场景十分丰富。

 

这些年,那些探索康养产业的房企,应该把注意力投放到老旧小区改造,与自己的住宅社区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结合起来。

 

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养老,与住宅物业管理已经高度贴近了。2021年1月,住建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十部委支持物业行业发展”),其中提到,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九)扩大物业管理覆盖范围。街道要及时积极推动业主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暂不具备设立业主大会条件的,探索组建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代表等参加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临时代替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引导居民协商确定老旧小区的管理模式,推动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在管项目周边老旧小区。”

做迎合国家大政方针及长期发展方向的事情,既能得到政策支持,又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我们接着介绍房企需要并正在重点布局的最重要赛道。

 

 

6)“住宅物业管理”及生活服务——近几年来,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公司在基层社会治理及社会服务方面可能发挥的重要角色。故有2021年1月,住建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政治经济与商业探讨(二)

这个《通知》里面非常核心的一段内容,全文摘录如下:

 

“四、推动发展生活服务业 

(十三)加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物业智慧管理服务水平。采集房屋、设施设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数据,共享城市管理数据,汇集购物、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数据,确保数据不泄露、不滥用。依法依规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应用。

(十四)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企业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通过在电梯、消防、给排水等重要设施设备布设传感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建立事件部件处置权责清单,明确处置业务流程和规范,实现智慧预警、智慧研判、智慧派单、智慧监督。

(十五)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一键预约、服务上门。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务,可依规申请相应优惠扶持政策。”

 

这个政策是非常前沿的,而且是十部委发布,说明中央政府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看法:物业管理行业/企业相关经济、社会及公共治理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及重要抓手。这个认识与定位,是走在了大多房地产企业的认识之前的,为房地产企业在新时代里谋求转型、摸索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指明了方向。

 

笔者以为,政府的考虑主要两点,

 

一是认为住宅物业管理公司其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可以配合基层政府组织(街道)完成网格化公共治理的职责。若干年前,政府曾设想将中国特色的住宅小区封闭性围墙打掉,以打造更加开放的社区与空间。2020年新冠疫情让人们有了新的认识:封闭式的(或可封闭的)住宅小区非常重要,它才是中国公共治理的最基层。

 

二是政府有极强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化治理诉求,通过数字手段加强及改善公共治理。这种能力完全可以用市场化手段完成,即交由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发展与构建相关的科技能力,帮助政府完善公共治理。由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更是使得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诉求得到极大的加强。

 

三是帮助在基层提供民生服务、居住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在住宅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可以直接触达居民的居住/生活场景,决策者列出了许多场景(被物业公司视为基础物业管理服务以外的“增值服务”)——包括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其中,养老被放在第一位,正是反映了前面所说的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其次是托幼与家政,都与老百姓的痛点相关。养老、托幼、家政能够处理好,是能够极大改善居民生活、心理健康及释放/解放生产力的。养老与托幼也都有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属性。决策者发现,相比较那些垂直领域的平台公司(不少还受到“资本”的过度驱动),物业公司深耕一线,扎根基层服务,与社区高度绑定,与基层政府组织密切联系,最安全的、最可靠、最可持续、最“跑不掉”的最好抓手。

 

房地产企业突然发现:住宅开发销售的主业长期受到政策调控限制,似乎始终“政治不正确”,这下突然发现自己旗下出现了一个受到十部委支持、特别“政治正确”的行业!(设想,今天有多少行业能够获得十部委发文重力支持?应该是不多的)。当然了,大多数企业其实仍然只是追资本市场风口,但并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行业如此受到政府的重视,不知道自己在基层政府治理及公共服务提供中的重要性。

 

十部委支持物业行业发展的通知是在2020年1月发布的。笔者以为,政府对物业管理公司/行业的支持,在过去一年多里又得到了许多的加强,得益于1)新冠疫情导致的对基层治理诉求的加强;2)对智慧诉求/数字化治理诉求的加强。这一诉求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降本增效、获得大数据、加强疫情防控、加强反恐,加强国家安全等。3)对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担忧,希望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养老、托幼问题,提升人们的生育欲望,以及解放生产力;4)对资本驱动的平台经济/流量经济的担忧。这些企业往往具有互联网企业背景,居于线上,受资本驱动,带有“无序扩张”和“垄断”色彩。与之相比,扎根基层做服务的物业公司更加安全与可靠。5)对消费者的保护:许多垂直平台/服务提供商是不稳定的,可能过几天就不经营了。但物业公司总是存在的,遇到纠纷,找物业,比找某个网上的平台更容易。所以,物业公司是在线下真实存在的“抓手”,可以被问责。由物业公司提供或统合/协调提供服务,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这就使得,在监管角度里,同样的一个生活/到家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会比由其他平台公司(特别是线上/互联网公司)提供更为“安全”可靠”。

 

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赋能、政策赋能,给物业管理公司以极大的发展空间:物业是触达居民居住及生活消费及服务的接入点,是一个真正的大赛道,拥有广阔的市场。

 

自中国有了市场化的房地产行业以来,住宅物业管理大多由开发物业的开发商承担。所以,物业管理大多掌握在房地产企业手里,是房企的一个细分部门。早年,人们将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手段(物业管理做得好,也是楼盘品质好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销售);而所谓的物业管理,也仅仅是为居民小区提供基础的物业管理服务(保修、保绿、保洁、保安)。

 

现在,有了政策支持,有了资本市场青睐下,就变成了一个专注行业,甚至在取代传统的住宅开发销售行业。这就是最直观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渐取代“老的发展模式”。

 

“新的发展模式”与“老的发展模式”之间关系何如?

 

“老的发展模式”即住宅开发销售,表面上,商品房卖了就和开发商没有关系了。但开发商还会继续从事物业管理。因此,房地产开发业务所营造的资产、空间,所构建的社区,就成为“新的模式”(住宅社区的物业管理及服务)所服务的标的、客户,成为遏制住宅与社区服务的“流量”入口。

 

再往前发展,房地产企业的重心会变化:在“老的发展模式”里,住宅开发销售是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房地产企业赚的是开发利润、资产增值的钱。资产增值就是目的。在“新的发展模式”里,企业越来越专注对资产、空间其内的人群、机构、社区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企业赚的是服务的钱,空间与资产营造成为手段。

 

“物业管理”成为企业真正的品牌,成为“经济流量”的入口、对接资本市场的入口、对接支持性政府政策的入口。

 

除了租赁住房之外,(住宅)社区物业管理将是房地产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可能也是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里除了租赁住房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现实情况是,很多的物业管理企业连基础服务尚未做好,还没有获得居住者的充分信任。这时,激进的推动产品将遭到业主的反对。同时,他们还在各种社区/居住/生活/增值服务里面对各种垂直/平台企业的竞争。不过要看到,居民需要的服务不仅仅多种多样,而且都希望获得持续、稳定、可靠、可依赖、安全的一站式服务,由一个最可靠的服务提供者解决所有售前售后服务。垂直平台及细分领域服务提供商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痛点,因为很多服务提供商售后不好,找不到人,甚至企业过几年就消失了。但物业公司恒久都会在那里,跑不掉,是最为可靠的。所以,物业管理公司需要结合客户诉求及自身能力,挑选若干领域,发展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只要能够跑出来,就可以占据优势地位。

 

笔者做简单直白的形象比喻:新时代、新发展模式下房企的转型,可能是由住宅开发商,经物业管理,演变发展为全国最大最靠谱的家政服务提供商。

 

当然,不是每个有物业管理业务和能力的企业都可以获得成功。机会一定会偏向那些1)具备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优势的大型企业,或2)具备服务文化与基因、精细化运营、客户导向,奉行长期主义的企业。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从“资产导向”(靠出售资产或坐拥资产增值赚钱)转向“服务导向”(通过纯粹的服务赚钱)。这需要完成一个商业价值、文化、习惯、理念上的根本转向,并不容易。

 

但纵观全球历史,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全球各大酒店管理公司,都完成了由重到轻,由资产到服务的转型。

 

恒大是中国地产行业的“时代分水岭”。在中国地产行业的“下一个二十年”里,将是专注为资产、空间、社区提供服务的二十年。

 

也可以预测“最高维”的公司的路径:

 

1.0形成巨大的管理面积,做好基础物业管理服务,获得业主/客户/合作伙伴/政府的信任

2.0通过自营及投资参股上下游企业,构建垂直领域能力——特别是那些针对居住/生活消费的增值服务能力(譬如家政护理、美居之类)

3.0对外输出能力,这种输出,可不仅仅是通过外拓,管理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小区,而是直接为中小型物业管理公司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咨询及其他能力(SaaS/BPaaS)

4.0 原本,为这些第三方中小物业管理公司只是提供软硬件输出,现在,是输出自己已经跑通的社区/本地生活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赋能这些中小企业,在终端客户(住宅物业的居民)身上创造更大的GMV,并以分账的形式获取经济收益,实现多赢。

 

再做一个比喻:未来新发展模式下房企的转型,可能由住宅开发商,经物业管理,有垂直做到平台(有自营+加盟的家政工人),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靠谱的家政平台,并透过住宅社区为全国范围的社区提供服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XfEm-C8lLrOiWomEtKY9g

杭州的网红电商开始清仓甩卖了

 

平安夜的前一天,杭州的年轻人涌向了滨江区云狐科技园4号楼1楼。

一楼门口摆着一棵装饰好的圣诞树,挂着的横幅上写着“特惠福利”,不知情的人,会以为误入了一场特卖会,但墙上留下的胶印,还是透露出了这家公司的名字:

 

宸帆。

 

宸帆是电商红人雪梨的公司,两个月前,他们还占据着云狐科技园4号楼的1楼、2楼和10楼,每一层楼都陈列着成排的服饰。

 

但是当1122日,雪梨以及旗下主播林珊珊被点名偷税后,他们就被互联网世界永久地驱逐了,宸帆也走入陌路。

 

无奈,温州人雪梨只能学习自己家乡的传统,将销售转为线下,开启了为期31天的清仓计划。

 

第一天清仓,四面八方赶来的年轻人们就把园区外的秋溢路给堵死了。下午三点时,秋溢路上的车一直堵到交叉口的长河路上。

 

一个近300平米的特卖场里被搭建起来,衣架上的标价为“19-299”,所有人都在低头挑选衣服,“爆款”会被迅速秒光,抢不到尖货的人就围在出口,等着上新。

 

不少人战果颇丰,诺大的黑色塑料袋装满了心仪的衣服、鞋子或者首饰。现场人声嘈杂,甚至还有人当场代购,在朋友圈里做起了直播。

 

临近晚上7点,人不但没少,下了班赶来的年轻人反而越来越多,为了避免踩踏,工作人员不得不把所有的门都打开。

 

即便这样,依然招来了警察,警察说有人举报称有上百人在该处摆摊。直到此时,这场疯狂的特卖会才被叫停。

 

上周五,他们的技术团队已经着手开发微信线上小程序。清仓的第一晚,这个名为莉莉仓库的小程序被紧急上线。很多现场的买家在忙着凑单时,加在购物车里的衣服已经被抢完了。

 

第二天,更多人进入小程序抢货,他们发现小程序打不开。还有人好不容易刷进去,发现货已经售罄。

 

微信群里,不断有人对助理抱怨,没有货的可不可以下架。甚至有人发现,新上的衣服好像涨价了。

 

宸帆不得已发出道歉公告,对于销售预估不足加上小程序系统对接的失误,出现了严重超卖,再次向广大买家朋友表示最大的歉意。

 

社长注意到,特卖会的收款单位并不是宸帆,而是杭州辰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是雪梨的两位合伙人。

 

清库存,对于雪梨的公司来说,是最后也最关键的一仗。

 

雪梨这样从电商中摸爬滚打起来的商人,对于年轻人消费行为的灵敏嗅觉,体现得淋漓尽致。

 

创业第二年的2016年,宸帆的估值就已经达到十亿。2020年双十一,其自有服装品牌的销售额超过6亿,几乎可以和一些老牌女装掰手腕了。

 

今年4月,宸帆完成了亿元融资后,雪梨在采访中说,宸帆最大的竞争力,是可以让女装的上市周期缩短到约20天。她还在规划未来。

 

但现在,一切都要烟消云散了。公司的三大业务中,直播业务已经解散,淘宝店被封,而没有流量引擎和销售渠道,MCN和女装业务也是无根之水。

 

特卖会现场的几位员工对公司的未来表示不知情,要明年再看。这些年轻人对于工作依然很认真,特卖会被叫停后,很多员工仍然加班到近10点。

 

云狐科技园对面的西可科技园区,某幢楼的2-6层也是雪梨团队的公司。临近9点,几乎每一层都还有员工在加班。

 

就在云狐科技园的特卖会如火如荼举行时,一封落款为杭州宸帆的感谢信也在流传: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虽然宸帆对外否认了解散的传言,但离职裁员确实已经开始。一位mcn机构老板朋友告诉社长,隔壁老罗的交个朋友这一波确实捡到了便宜,他公司的HR和猎头顾问也正在给他推荐雪梨公司的几个关键人物。

 

一位老罗的员工称,公司近期有雪梨、薇娅公司的员工来面试:

 

连薪资都不敢谈。

 

特卖会就在老罗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不知道他看到此情此景,会是什么感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w7MLLVTzwbaray0ujLvPA

“50万剩12.9万”击中多少散户的心,我从四千条评论中选了19条 |谭校长的绣花针024

文/谭校长

这两天一篇《50万还剩12.9万,平安夜,好想大哭一场!》的文章火了,文章署名“何生一”,出处是雪球。但是从雪球开始,传播已经扩散出了投资圈。

作者何生一在文章描述了自己这一年初入股市的经历:年初自己有20多万资产,找亲戚借了20多万,凑了50万来炒股,结果到年底只剩下13万不到。

平安夜,变成负债十几万,感慨万分。这一年自己每天忙着看消息,复盘,看评论,劳劳碌碌,却一无所获。身体也如同缩水的账户,日渐消瘦。

帖子并不长,作者简单回顾了今年的操作历程:“年中新能源行情火爆,但我却连个鱼头都吃不到,转而追涨芯片股,当时消息都说缺芯,头脑一热,押注了芯片概念,瑞芯微直接亏了近20%、士兰微还好点,10%左右。还是斩仓出局,当初追芯片也是炒消息。

其它更多时候是玩短线,总体亏多赢少,一周少个几千块,账户也是肉眼看得见的缩水。

然而,坑得最惨的一次还在后头!——云天化,简直是大坑!

一把亏了超30%!”

。。。

也许是情真意切的写作手法击中了很多网友的心,引发了很多共鸣和评论。我特意去雪球APP找到了原文,到今天下午的时候,评论已经4318条。

下午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把评论中有料的基本都刷了一遍,精选出了下面这19条。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选出来评论中的有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我完全赞同其中的内容,主要想给你看到多视角的全貌。

另外,刷完上千条评论之后,说实话此刻我也有点累。主要不是眼累,是心累。

看这些评论的过程中,我脑海中反复出现我曾在《优势投资法则》中说过的那句话——每个人都带着“亏损的天赋”进入这个市场,来的时候还兴致满满。

哎,此刻情绪有点复杂,今天不想多说了,内容先放在这,留待下回分解。

以下为我选出的19条评论,内容来自雪球APP。

再等一年12-25 01:17

韭菜是怎么练成的,一上来50万,亏一个点就是5000,心态首先就很难把握,其二,借钱炒股,投资大忌。其三,都不知道股票是什么,什么是投资和投机,什么是价值,如何能在股市赚到钱。其四,今年大盘毕竟是涨了,算结构性牛市,你都亏的底掉,如果是熊市,岂不尸骨无存。其五,你凭什么从机构,主力,恶庄和我等在市场里血拼了多年的老股民口袋里抢钱,你想想你赚的就是别人亏的。其六,找个班上,舔舌伤口,经营好家庭,多多学习,以图再战。

lzf大道至简12-25 06:19

提点见意,希望有帮助

1不要总想着挣快钱,慢就是快

2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3周期股杀伤力很厉害,PE失效,最好不动周期股,如云天化

4要拿的住,想信如果拿伊利直到现在,估计不会亏什么,甚至有盈利

5牛股时时有,给了你牛股也拿不住,这是心态,心中没有逻辑

6什么股只要在高位,业绩再好也远离,如宁德时代,迟早有一天要归合理值

7如果心中没底,建议先学习,后参与,股市的钱挣不完但能亏完

8想信自己,大V,大佬都是浮云,他为什幺想让你发财?挺简单,不是想骗你学费,就是想割你韭菜

9看你文章很真诚,说了几点建意,信与不信自己去考虑,也只是自己的一点心得,分享给你

航行者leo12-25 00:06

建议先找份工作,有稳定现金流。压力太大不适合炒股,心态和动作都会变形。股票是越盯盘越亏的。要忙起来,不要天天盯着,更不要高频操作。。。

dedazizai16分钟前

初涉股市大忌:借钱、融资融券。小白一个就想以炒股谋生无异于飞蛾扑火。先找份工作解决生计。有时间学习一些金融知识,有闲钱先少量投入股市,熟悉股性。待掌握规律再逐步加仓。别听小道消息,别信“专家〞乎悠,更不要企图骑个大白马一夜暴富。放平心态,八亏一平一赚是股市常态,你未必就一定是那个赚的。试试不行就退出来,不丢人。

Bizasia今天 17:09

为什么要斩仓!为什么要斩仓!不要听那些大V们忽悠,买进以后,除非有退市风险,否则绝不割肉。割肉就是赔钱。不割肉早晚能涨回来。

侯某今天 17:05

每次看到这类文章下面的评论,都让我捏一把汗。

我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切分析具体个股、板块、趋势的评论,都是在帮倒忙。用自己偶然的成功经验企图帮助别人,这是害人害己。

题主应该做的,是停止自己的个股投资,好好把负债还掉,认真工作,找一个自己能够负担得起生活开支的地方,和家人一起生活。

投资不适合大多数人,一定要投那也不要选择在个股上努力,这是一条最难的道路。

路选错了,走得再努力也是徒劳。

寻找低估值666888今天 17:01

每个散户都有一本血泪史。

二十多年的经验送给你。

1.绝不追高,股市最基本盈利模式,高抛低吸,最简单亏损模式,高买低卖。

2.没有模拟盘的盈利周期,最好不要实盘操作。最好的路,就是远离股市。

3.止盈止损位,必须有,尤其是止损位。

4.暴利是一时的,一年十倍有,年年十倍,你就是世界首富,稳定盈利才是真。

5.你不能拿一万稳定盈利,加大投入,速败。

6.出现日线二次底背离或者周线底背离,你买入后的赢面大许多。

7.绝不融资,戴帽要知头大小。没有一定的盈利周期,融资就是加速减产。

8.学习价值投资,远离投机。

9.必胜的信念,来源于知识阅历的储备,无论输赢,你都喜欢它,那么你离胜利不远了。

10.买任何一只股票,给出五个以上的理由。

暂时想到这么多,写的比较乱,世界的股市基本定律10人:7赔-2平-1赚,这条路,不是所有人可以走的,多思考,多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

平凡的色蛮今天 16:56

托尔斯泰说:幸福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在股市里好像反了: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但是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杠杠,短线,追涨杀跌,集中持股,频繁交易,听消息……,说来说去都是这几点。

摘星男今天 16:13

你TM成赌徒了,兄逮

陈铿keng今天 15:58

命运就是如此加持散户韭菜的,我也是这样的经历,历历在目。看你这么稳定的亏损曲线可以知道你是怎么做的:

频繁交易

追高,预期不符割肉(止损及时否则斜率更陡峭)

听消息,看荐股买入

性格固执,意志坚强

一个人只有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才能改变!你的情感体验必须和你所处的困境相匹配,(意为它必须已经威胁到生存)否则天喻 神机也救不了你!

这才是天道!

爱意投资今天 15:40

1,借的钱和自己的部分钱不能承受亏损,回撤30%就承受不了。

2,认知错误,其实不是错过大牛股,是自己根本不了解公司,没看明白。

3,试错成本太高,十万以下,学习经验教训还可以。根本没有驾驭50万的能力,去尝试,结果早就注定了

赵先生哇今天 15:30

韭菜的几点迷之自信:

1. 刚进市场就大资金梭哈,如果1000块本金都没办法实现稳定收益,凭什么认为大资金能赚钱?

2. 永远都在追高的路上,没涨之前都是牛夫人,涨了就是小甜甜。

3. 想做价值投资,但是偏偏每次入场都是高点,连续跌几天就要死要活,你不是来价投吗?跌了应该开心啊?又能买到便宜筹码了。

4. 每天不操作一下,就浑身不自在,这是病,得治!

5. 做技术派又不坚定,技术就是技术,永远按照自己的技术模型操作,失败几次就放弃,反过来还说技术派都是垃圾骗人的,这种人就活该亏钱。

韭菜的自我修养就是要不停的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样才能找到一条通天之路,千万不要一入市就大资金梭哈,相信我,1000块没办法赚钱,就算入金100万,你也一样赚不到,反而更快致贫!

牛犇投资今天 15:06

第一、万物皆周期,不要和趋势做对要顺势而为。

第二、把握时代脉搏,选对新兴行业。选对行业要亏钱就不容易了。

第三、要等,要等到合适的买点具有一定的安全点,还要等,等到合适的卖点过程中的波折,要熬过去。

第四、不要人云亦云,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投资逻辑,不断的完善。

第五、不要排斥任何的理论和战术,假头不嫁投赚钱就是好的投资方法。

第六、股价由三大因素决定,第一公司的基本价值,第二资金流动性,第3市场的情绪偏好。这里也提一下港股,前两年没有盈利的最大原因就是在港股亏了将近10万。港股最大原因就是流动性枯竭。

第七、底量见底价。这成为我切入关注股票的时机选择标准。

第八、一定要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得懂及要有价值的股票,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看不懂的票根本拿不住。

第九、磨练自己的心性。投资最难的其实就是他是反人性的,别人恐慌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慌。下跌的时候心不慌,上涨的时候不浮躁,看到的不应该是盈利和亏损,看到的应该是公司的价值。

第十、不要看市盈率,看市盈率还不如看K线图市盈率代表的是过去,而投资投的是未来。

找个账户操盘今天 13:09

哥们,看了你的持仓,问题比较核心啊,追涨超短也做,抄底反弹也干,趋势价投也有。以前我也不懂模式这玩意,从-95%之后的经历,发现新人真的是最好先做一个模式最稳,你这优点是有胆量做追涨,还有一个是分仓 这个一挺好。主打一个模式做精,只等待机会出来开仓,很简单,这模式最终核心还是心态,能抵住盘面诱惑抵挡住涨停板诱惑,很多人晒图收益,跟您没半毛钱关系,只干自己看得懂的就行。止损这个不知道你做得咋样。很多短线客 止损3% 无脑认错割肉。什么涨停后缩量回踩低吸,主升突破节点,这两种都比较容易上手,短线接力打板,这玩意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掌握

中信证券东三环中路今天 12:47

哥们,看到你的辛酸,我说两句。如果你是纯价投派,不会亏那么惨。如果你是纯技术派也不会亏那么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论你是那个门派都有一道所谓看不见的门,在门里的人一般都不会出现你的现象。也就是说无论你是那个偏好,功力都不够。而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都有一道门,就算你是卖包子的,包子做的不好吃你也一样赚不到钱,亏钱很正常。

就拿福晶科技来说,pe百分位都60多了价投派是不会买的,而技术派,头天换手板,第二天不加速,还冲前高,又何况电子件板块整体都没在风口上,你追个毛线啊?

我觉得你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清仓,清仓倒不是不看好某个票而是不看好你这个人,你这个人的功力。先退守静下心来,思考清楚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能够达到稳定盈利再回来交易吧,不然白交学费。要觉得自己没戏,那还是干点别的吧。天天这样信心就没了,干啥都不行,人生都完蛋了。开滴滴都要要求少扣分,不出车祸对吧。

龙阳小侯爷今天 12:26

看了你的投机经历,很让人害怕。按目前的惯性来推断:

1、你欠债,没钱还,也不想马上还;

2、你想把本金赚回来,再搏一把;

3、你没算过13万到50万要2次翻倍!?

4、你接下来准备再网贷,上杠杆,赌一把;

5、你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你不会这么想,你会觉得我在投资我在奋斗我会翻本的!其实,你在欺骗自己,欺骗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千万别一条道走到黑。

醒醒吧。

水天sd今天 12:12

越是心态崩的越是要按下暂停键

朱酒今天 11:23

@ShixuanZhang :

个人观点,工作能力和投资能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牛顿的工作能力在他的领域应该是举世无双的,但是在南海股票的泡沫中,却亏得血本无归。

工作能力强,投资未必会好;工作能力差,投资能力往往更不好。当然有例外,但大部分优秀的投资人,其原有的工作成绩也是很出众的。大家看看雪球上自己所尊重的大V们,他们在原有或现在的工作环境里,大多数也都是佼佼者。

笑晓疯今天 11:10

一看本质是能力圈,出现问题,没有享受研究的复利,频繁换股也丧失时间的复利。其实如果研究足够,才有越跌越买的信心。留有足够安全边际抵御回调波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享受研究的等待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命中。

以上为雪球网友的评论,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

——————END—————

在上帝眼里,我们都在绣花。

我想绣一朵,放在你心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Q5gC3BYdM83uYdP_oGW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