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妈妈只是一个我们的身份。但是除了‘妈妈’,我们还有‘自己’,就是自我成长和孩子共通的部分。
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ID: zhenshigushi1)|作者:肖瑶











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ID:zhenshigushi1)——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Q5pKjAHhpGa0yQVl4m6nw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其实妈妈只是一个我们的身份。但是除了‘妈妈’,我们还有‘自己’,就是自我成长和孩子共通的部分。
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ID: zhenshigushi1)|作者:肖瑶
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ID:zhenshigushi1)——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Q5pKjAHhpGa0yQVl4m6nw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提高孩子能长成一个高个子,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事情。其实,要想孩子长高,除了营养要跟上以外,充足的睡眠、体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多高才算达标?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中学生身高标准表,快来对照,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
先天因素
跟父母亲的身高有着直接关系,也不排除隔代遗传。
后天因素
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中,将孩子的身高发育分成了5个等级:
身高发育水平分成5个等级:
身高<-2SD为下等;
身高≥-2SD且<-1SD为中下等;
身高≥-1SD且≤+1SD为中等;
身高>+1SD且≤+2SD为中上等;
身高>+2SD为上等。
注:SD为标准差
单位:厘米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单位:厘米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影响长个儿的不良习惯
肉食吃太多 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是含钙量最低的食物。如果每顿饭都无肉不欢,吃很多肉,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造成膳食总蛋白质过剩,从而导致钙的流失。
不吃粗粮 谷物是钙及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而维D是促进钙质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但在现在的饮食习惯中,人们往往以吃精细加工过的食物为主,很少吃粗粮谷物,而这种饮食习惯会影响钙的摄入量。
食物太咸 人体内的钙,是与钠一同从尿液中排出的,因此,如果盐吃的太多,尿钠排出的量也就多,同时,尿钙排出的量也会随之增多,从而导致身体内钙的流失。
偏食 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所以偏食也会影响孩子的骨骼生长发育和骨量,平时应多吃牛奶、鱼、虾、蚌、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各种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喝太多碳酸饮料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发生骨折的危险是不饮用这种饮料的青少年的3倍。所以,还是把这玩意儿戒了吧!
帮助改善后天身高的3个要点
运动 是指合理的运动,像运动员般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关节负担,抑制孩子的生长发育。跳 绳对于改善孩子身高效果比较明显,操作又简便,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家长最好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运动长个儿的一般方法:
1.并拢两脚,笔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移开半步,然后把上体向前弯曲,不要弯膝盖,使手指能触到地面为止,如此,连续做15~20次。这个动作,可以使大腿及膝盖的线条优美柔和,令左右两腿匀称。
2.两脚打开30~60厘米,挺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把上身扭曲,使指尖能够触及另一侧的脚趾。并连续做10~15次。这个动作,可以使两腕的线条优美柔和,腰围缩小,并矫正脊椎柱的弯曲。
3.两脚打开60~70厘米,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再抬起双臂,与肩膀同高,然后把双臂水平地向后甩去。向长腿的方向扭转7次,向短腿的方向扭转4次。这动作,可以使腰围紧缩,体态娇美。
4.面向墙壁,保持30厘米的距离站住,一条腿向后退半步,脚后跟张开,让足尖朝向内侧,再把两手按在墙壁上,挺起胸部,以臀部向后突起的姿势,并拢着两个膝盖,曲伸双腿。连续做20~50次。这个动作,可以让股关节有了转位,能治好两腿不匀称的毛病,而且能使腿部线条美丽。
5.做一个长度一厘米,阔度约有手腕两倍的腰枕系在腰部,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深深地坐人椅子里面,再把肩膀向后面靠去,挺起胸部,连续做20次。这个动作,能治好疲劳及肩膀酸痛的毛病,并可以收缩腹部。
6.拿起一条绳子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以这种姿势,有韵律地跳跃60~70次。跳绳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不仅对健康及美容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收缩全身的肌肉,增加身高。
7.正坐在小腿上,把一条腿的膝盖向后退3~5厘米,两肩向后扳开,手臂笔直地向上举起,以此姿势,把上体向前倾倒,尽量贴近地板。连续做20~40次。这个动作,是矫正猫背最有效的运动,不仅能使背部挺直,同时能美化腕部的线条。
8.坐下来,用布条将两膝盖上部绑好,两手抱住小腿,让一条腿的膝盖与另外一条腿的膝盖保持平整一般高,再利用两手拉身体弯曲,使下巴触到膝盖,连续做20~30次,这个动作,可以拉紧臀部肌肉。
9.做过上述8项运动之后,暂时不要解除膝盖上的布,用一个枕头垫在背部,伸直两腿,躺上15分钟。如果你具有冷症,夜晚可以绑着布条入睡,如此,经过一段时间即可把冷症治愈。对于猫背及O型脚的人来说,这些是最有效的运动。
其他运动:
悬垂摆动: 利用单杠或门框,高度以身体悬垂在杠上,脚趾刚能离开地面为宜。两手握杠,间距稍大于肩宽,两脚并拢,随即身体前后摆动,幅度不要过大,时间不宜过久。练习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体尽量松弛下垂,保持20秒钟,男青年应做10~15次,女青年应做2~6次。
跳起摸高: 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可以是路边树枝、篮球筐或天花板。双脚跳跃,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脚分别单脚跳跃,方法同上。
球类活动: 打篮球时积极争抢篮板球,跳起断球;打排球时尽量跳起,多做扣杀和拦网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多练跳起前额击球动作。
可做行进间的单足跳、蛙跳、三级跳、多级跳和原地纵跳等。
睡眠
营养 必须均衡,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
有助于孩子长高5个关键饮食
关键点1:饮食平衡 人体的生长,完全来自于入口的食物质量,想让孩子长得高,各种营养素都要均衡。每天保证吃入食品的样数在25~30种,比一天只吃三五样东西获取的营养要丰富得多。
推荐食品:
蔬菜水果沙拉:黄瓜、苹果、香蕉、洋葱、生菜、梨、橘子等切成小块放入碗中,倒入沙拉酱可。
杂粮粥:大米、黑米、红豆、枣、葡萄干等洗净后加水,一起煮1个小时即成。
什锦饭: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入鸡蛋、豌豆、甜玉米粒、火腿,熟后放入米饭一起炒,最后放入黄瓜、香葱翻炒几下即成。
关键点2:钙质要足够 钙是骨骼成长的基础。如果膳食中不能经常摄取生理所需钙量,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量不足,就必须向骨骼取钙,而骨骼中缺钙,其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椎骨变形、脊柱变曲。骨骼得不到充足营养,当然无法正常生长,更别提长高个儿了。
推荐食品: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制品、鸡蛋、鱼类、贝类、豆腐及豆类、芝麻酱、南瓜子等(维生素D、维生素C、乳糖等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
关键点3:蛋白质天天有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供给不足便会影响身高增长。此外,胶原蛋白和粘蛋白也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
推荐食品:
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都富含蛋白质。 关键点4:铁、锌、铜不可少 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却是不能缺的,如果缺了它们,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缺锌的孩子,见什么都没食欲,必然影响生长。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铜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食物中供给铁、铜若是不足,必然使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均会受到影响,孩子可能经常生病。
推荐食品: 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和其他内脏、牛肉、羊肉、蛋黄、鱼、红小豆、菠菜。 含锌丰富的食物:牡蛎、动物肝脏。 含铜丰富的食物:猪肝、猪血、虾、蟹、贝类。
关键点5:新鲜蔬果 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C能使孩子具有正常的抵抗力。
推荐食品:
蔬菜类:白菜、胡萝卜、黄瓜、青椒、嫩笋、番茄、葱。 水果类:橘子、香蕉、梨、苹果、葡萄、桃、杏、西瓜。
最后给大家一个根据自己身高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计算公式,你就知道你孩子是不是该补,是不是该运动了!
男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厘米)
女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厘米)
你家孩子达标了没?
转自:
1
前几天我朋友问我一个问题,说一个远房表弟,今年刚上高中,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并且关键是不爱学习,现在暑假了,有没有什么好的补习班推荐?
我推荐送去饭店或者工厂。
他很奇怪,饭店或者工厂能学知识?
我表示能,而且能学会的东西比知识更牛叉。
那就是社会毒打。
暑假送去饭店刷盘子或者工厂流水线干至少1个月,对不爱学习的孩子有非常大的好处。
考虑到孩子高一了,刚好过了16岁,不算童工。
刚好可以送过去,如果对方不太想要的话,建议倒贴钱送过去,不为赚钱,只为感受世界的真实。
朋友很诧异,这能让孩子爱学习?
我表示不能,人不可能爱学习的,学习是反人性的,但可以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比学习痛苦的多的事情,如果不好好学习,后面就要常年与这个为伍,痛苦和恐惧会让他去学习。
他说这歪门邪道你从哪里学的?
我苦涩的笑了,我从我爸那里学的,虽然不人道,但确实管用。
倒贴钱让自己儿子去被人毒打,听起来非常反人类,收入付出完全呈反比。
但仔细回味一下,我发现,这其实不是兼职,而是一个家长在花钱给自己孩子上一堂社会实践课。
我甚至觉得这种社会毒打课程很有必要,毒打就是要趁早。
社会毒打,不是指制造不必要的困难,让小孩吃糠咽菜,跑十公里在十八岁的年纪喜获八十岁的身体,这种事情孩子一辈子也不太可能遇到,所以没有意义。
而端盘子送工厂,则是孩子有可能会遇到的事情。
所以需要让他们与外部社会进行接触,认识真实的世界,亲身体验社会的运行规律。
以此来让他们对以后要面对的世界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让他们清楚自己当下的选择以及随之将面临的后果。
讲白了,这是一个弱化版的时光机,提前感受未来的凄惨。
朋友愣了,说这东西有必要么?
我说如果你能保证孩子终其一生不被毒打,一直活在温室里,那没有。
但如果你认为社会的毒打对你的子女而言可能不可避免,那么“毒打教育”就非常有必要。
先认识,先习惯,才懂得避免。
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是被保护着的。
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16年的时间里一直活在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之下,对社会的认知几乎全部来源于家庭、学校、互联网。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见识过真实的社会,更别提感受了。
这样一群活在温室里的成年人在踏出校门的那个瞬间,忽然间就成了一个没有经验可以学习,没有资源可以依靠,没有长辈可以兜底,需要独自做出决定的并承担相应后果的成年人。
这其实更残酷。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但能够做决定去拼一把,或者说可以高效为人生做出准备的时间其实很短。
看着看着短视频,高考就来了,玩着玩着游戏,就业就来了。
留给年轻人的,相对公平的,靠自己努力逆天改命的时间就那么几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但由于成长在温室之下,对社会缺乏认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没有努力的动力,也没有可供选择的参考;
不是在人生的黄金期中浑浑噩噩的度过,就是在无效的领域中努力的做着无用功。
那些能够用来逆天改命的时间都被无效的浪费掉。
因此,毒打必须趁早,必须在关键时间未被浪费以前,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知。
朋友表示,那不能温和的教育吗?
我笑了,教育个屁,很多事情,你没有体验,就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认知是无法靠传统教育和说教来进行传导的。
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认知”,而是“执行”。
这需要深刻的体验。
回想一下,我们在青少年时代从父母、师长处学来的道理还少吗?
但有几个人能够清楚的体会到那些道理,有几个人能够用这些道理来鞭策自己?别说认知鞭策了,绝大多数人连听都懒得听。
在互联网盛行之后,甚至会有人将师长将心比心的讲道理理解为“爹味”。
说真的,确实听起来很无聊。
你尝试跟家里那些十四五岁的小孩说一说你的经验之谈,跟他们说读书的重要性,跟他说社会竞争的残酷。
百分百点头如捣蒜,过耳如云烟。
你说完转身,他们立刻掏出手机开始玩游戏,刷视频,没在你出门后翻个白眼都算你家教好。
你会发现你已经成了自己小时候那个招人烦的爱讲道理的长辈。
没有亲身经历的道理,必然无法引起共情。
道理谁都懂,但懂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比比皆是,你当学生们不懂大道理?他们比谁都懂,但懂和执行,是两回事儿。
人和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
所以不需要理解,让客观现实教育就好了。
说教是没有意义的。
不论怎么说教,他们依然后手机可以玩,有游戏可以打,有无数的方法去逃避那尚未到来的现实。
在他们看来,自己总有退路。
我长得好看,可以当网红;我能说会道,能当自媒体;我会打游戏,以后玩电竞;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聪明和那些只会死记硬背死读书的人不一样。
当社会性竞争不到眼前时,他们总以为选择无数,后路遍地。
他们不知道这些看起来的“聪明”毫无作用,绝大多数都不会被用在该用的地方。
这时候,一场来自社会的毒打,就是最好的救赎。
社会的毒打不会因为你不接受就不来。
搬一个月货,刷一个月盘子,站一个月流水线,感受一下在真实的世界中赚钱有多么艰难。
房东不会因为你放弃就让你白住房子,老板不会因为你认输就让你白拿工资,工友不会因为你是小孩就不欺负你,社会更不会因为你跪在地上哭爹喊娘而停下自己的拳头。
当无路可退时,当小聪明发挥不了作用时,他们才会知道自己在网上里看到的那些破道理一点用都没有,那些自以为有多么无聊。
毒打的作用,不是让你吃苦,而是让你记住那种别无选择的感觉,这是单靠说教所做不到的。
我只能说,这份毒打对我的人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恨这个,但我感谢这个。
按照道理,这种话说出来肯定是要得罪你以及你的表弟的。
我是真把你当朋友,才告诉你这个的。
朋友目瞪口呆,我继续说道。
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既缺乏有效的渠道,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让小孩在温和的环境下获得有效的认知。
因此只能交给社会,以有限度的毒打去换取他们睁开眼睛的机会。
去工地搬砖,去送外卖送快递,去刷盘子。
当上百斤的重量压在身上;
当滚烫的砖头接触到他们柔韧的皮肤;
当他们因为迟到被被客户骂得狗血淋头;
当他们因手脚稍慢被老板和厨师骂得七窍生烟。
他们会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残酷,会明确的感知到钱的重要,会发现现实跟现象之间遥远的距离,会知道社会具体运转的规律。
当这一切结束,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时,他们会感觉恍若隔世。
拥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因为他们“见过了世界”。
这不是靠着口头上的感恩教育,或者给爹妈洗个脚就能换来的,而是在经历社会的毒打,与世界交手之后所获得的馈赠。
被刀所伤,才知道敬畏锋芒。
对于未经世事之人,这很残酷,但有限度的残酷,更是一种温柔。
就好像疫苗,疫苗不就是让你的身体提前适应病毒吗?
朋友哑口无言,说那孩子万一受不了呢?
我说当拳头往你脸上打来的时候,普通人会闭上眼睛结结实实挨上一击,受过训练的搏击运动员会快速躲闪。
这是他们经过无数次挨打、训练获得的本能反应。
而社会毒打对年轻人而言充当的就是“训练”的作用。
这个过程必然是“疼的”。
但早打,只是脸疼,当你毫无准备进入社会八角笼时,那一拳就是瞄着让你高位截瘫打过来的。
早点打,是为了让你日后少挨打。
当然得承认,“社会的毒打”始终还是毒打。
不论说得再好听用词再花哨,也无法把它变成一件好事,这不是啥好事儿,也并不美好。
但这就是生活,生活从来就不是只有美好的事物和无尽好事。
这种方法说白了又土又穷完全称不上完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最垃圾的教育方式,真的,我承认,这东西很垃圾。
唯一的用处是,有效。
他能够让年轻人理解读书的意义,学习的重要,能够打破他们缥缈的幻想和对时间的浪费。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不完美的方法,应对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还挺完美的。
于是,朋友叹为观止,但他问我,如果孩子经历之后,还是觉得不爱学习爱刷碗呢?
我说确实有这种可能,但这也挺好的,说明了他对生活的适应度很高,以后不论遇到怎么样的生活都不会抱怨,这也是一件好事儿。
哦对了,这个方法也不是百分百完美的,有个重大缺点要告诉你。
朋友问是啥。
我说,不管是孩子悟了,要好好学习,还是孩子执迷不悟,要成为刷碗帝王,都算是达到了目的。
最怕的是,孩子悟了,要好好学习,最后高考报错了专业,还是成为了刷碗帝王。
最后要提醒的是,警惕土木专业,这是为数不多可以让你考高分但还是搬砖的行业。
千万小心。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KlT4KvroYv1VnDRzcdH7uQ
周末陪女儿做作业,发生了史上最激烈的家庭战争,她大哭大叫,扔东西,放“狠话”:我讨厌你们,再也不要和你们玩了,你们是坏爸爸,坏妈妈。
所以写下这篇给女儿,也给我们自己,为什么要学不想学的东西!
亲爱的Dorothy:
周末因为学习,你和爸爸发生了争吵。
那么瘦小的你,用了最大的力气来发泄你的不满和沮丧,就这样一直着,直到40分钟左右,才慢慢变成了小声的哭泣。
爸爸上前给你一个拥抱,你把之前所有的愤怒都化解成了委屈,然后抬起头问我们,为什么我需要学习不喜欢的内容呢?
妈妈小时候也问过我的爸爸妈妈,也就是你的外公外婆一样的问题,只不过那时我已经10岁了,你的这个提问比我早了整整4年。
6岁的你,可能还无法理解我那天和你说的全部的话,所以我想写下来,也许再过几年你就更能明白。
为什么要学习?
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之前,我想先和你聊聊,人为什么要学习。
你一直是个好奇宝宝,直到现在,我们去逛商场,你都是充满无比热情地去发现很多我和你爸爸会忽略的东西。你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去看看吧。
每次你提议的“去看看”,我们都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吗?其实这就是“学习”啊。
每到一个地方,你的“去看看”就把你的见识就打开了一点点。
但我们所在的世界,比你所感知的还要大,在其他国家会同时发生着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全部亲身到那里“去看看”的。
而且我们所在的世界,连接着过去,也是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亲身到那里“去看看”的。
但好在,人类是很聪明的,我们创造了文字,进行了记录,就为了让那些无法亲身经历的东西,互相共享。这就是学习的目的。
学习,就好比让我们有了“千里眼”的魔法,我们不仅学会了看,而且能看得更清楚,看得更远。
一个爱学习的人,其实是很幸福的,因为他永远不无聊和孤独,他可以身在一个小小的空间,却能“看到”无限宽广的地方。
为什么要学习不喜欢的东西?
毫无疑问,你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你对周遭事物带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但随着你慢慢长大,你意识到有些东西你“不得不”学,有时连老师和我们父母都会用这个词,you have to。
是啊,就像小时候,你想“去看看”,爸妈就带着你去;你不想“去看看”,那也OK。
为什么有一天突然开始不是这样了呢?难怪你会愤怒,更会委屈。
“喜欢”,这个感受经常是不客观的。嗯,你现在还不理解“客观”的含义。但这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你睡到自然醒起床时,你会跳起来在床上大叫,我喜欢去上学。但如果你是被妈妈反复叫了好几遍才起床,你常常会坐在床边发呆,然后嘟着嘴巴说,我不喜欢上学。
你想想,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上学呢?
你和你的新朋友安安玩的很开心的时候,你会说,我好喜欢安安,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但前几天你们因为一本图画书闹矛盾了,我记得你对我说的是,我不喜欢安安,我再也不要和她玩了。
后来呢,你是不是还是喜欢和安安玩?
包括那天你发那么大的火,你说的就是我讨厌爸爸妈妈。可是爸爸妈妈并不生气啊,因为我们知道,你那时的“不喜欢”是假的,只是暂时的。
所以你看,有时我们的感受并不可靠。
我们会因为一时的挫败、挑战而“不喜欢”,这样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你不喜欢骑滑板车,可是后来你爱上了它;你不喜欢识字,可是现在你每天几乎都在“洋洋自得”自己可以读书了。
有些事情并不是你不喜欢,而是因为你不擅长,于是大脑想偷懒。
大脑非常狡猾,它偷懒的方式就是迷惑你的心,不断告诉它,我不喜欢这个的。
想一想,当时如果你的心接受了这个“欺骗”,你是不是就再也不会体验到“飞起来”风吹过的感受;你是不是就只能做那个依靠父母才能读书的“小可怜”?
的确,我也知道,“心”第一时间会感到难受,就想放弃,因为那样是更加轻松的。
所以人成长的一辈子,也是在练习“心脑对话”的过程。
大脑经常对心说话,我们也要学会让心也和大脑说话。你可以试试下面这样的对话:
这真的好难啊,我要花一点时间来掌握;
多练习,慢慢就能熟练的;
练了那么久还不会,是好沮丧啊,我要去寻求帮助;
看看周围有谁是这方面厉害的人,我要去请教。
这样的对话多了,慢慢心也就强大了,心强大了,大脑也强大了,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没那么容易放弃。
你甚至还会出现,遇到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就无比兴奋,因为那是你又一次去到更远地方“去看看”的机会。
到底可以不学自己不喜欢的吗?
看到这里,我猜你被我说服了,因为你这个年龄,想要独立、想要强大、想要厉害,是你的天性,这是你的本能驱动。
但妈妈还想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人到底可以不学自己不喜欢的吗?
当然可以,这是每个人的权利,只不过人的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
你享受这个权利的时候,就需要承担这份责任,或者我们也可以叫做后果。
成为大人这件事,对你来说还有十几年的时光。但因为你一直是个“很厉害”的孩子,所以我想把大人世界的一件事和你分享。
你已经知道了,大多数大人都会上班。但你可能不知道,上班和上班是不同的。
有的人上班很开心,因为这是他喜欢的而且擅长的,每天还能有拓宽眼界不断成长的机会。
而也有一部分人上班很不开心,为此他们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机器”,每天都在重复做同样的事。
妈妈有个很尊敬的朋友叫六哥,他把后面这类人称为,“三十岁已死,六十岁才埋”。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人如果不再有了“去看看”的冲动,那么他就相当于“死了”,而更加悲哀的是,离他真正死亡的时间还有几十年。
你可能会问,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不换工作呢?
对啊,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一个大人世界的小秘密。
进入大人世界后,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时候那样有很多选择(当然你现在拥有的选择,一定程度是父母的能力提供的,这个以后再和你说)。
他没有能力改变,只能被动接受安排。而这份“没有能力”,也许就是十几年前,他怕辛苦,他选择不学一些初看不喜欢的东西。
当然,你今后成长的路上,一定会听到有人对你说,我就想过简单的生活,我就安于现状也挺好啊。
你知道吗?妈妈在你3岁时就说过,妈妈是个普通人,你也会是个普通人,而且那篇文章还被好几十万人看到了(所以我一直说话算话的,哈哈)。
但这就是妈妈想和你说的,千万别把“简单”等同于匮乏,也别把“普通”等同于乏味。
当年妈妈的奶奶和我说过,人生好比划船,千万不要还没见过大海,就说我要简单生活,待在苏州河。
说了那么多,就是希望你能明白。
当有一天你说“我不再想学习自己不喜欢的”,那时你已经拥有了很多“喜欢”,有了一部分“专精”,并且清楚认识到这句话背后的责任。
普通简单的生活,反而需要更多的生活主动权和掌控,这是奢侈品,我希望你以后可以拥有。
而在拥有奢侈品之前,我们其实都需要非常努力。
好啦,你6岁的时候,我和你说了这封信里的一部分,你被我说服了,懵懵懂懂地又开始学习“自己不喜欢”的那些内容。
但我想,今天的你(虽然我不知道你此刻几岁),也许看完会说,妈妈写的是鸡汤。
我不意外,妈妈给你写信的这个阶段正好是个博主,每天就是写字给网络上很多人看,有一些比你年纪大的人也会说这个词。
但妈妈,作为很爱你的人之一,我想最后和你说,能促进你思考的文字和对话,都是有价值的,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意识层面的价值转化为行动。
总爱用“鸡汤”嗤之以鼻,那是你身体的虚、心灵的虚,你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所以选择去贬低有营养的东西。
我们可以不改变,但永远不要自欺欺人,永远不要用自己的贫瘠去否定他人的丰富。
读完这封信,如果你觉得道理都懂,但暂时用不上或者不会用,那么至少接纳它、尊敬它。
带着这些内容上路,未来人生路,等你准备好了,可以再次打开。
爱你的妈妈
2021年1月
上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yzkmvZTQji5blHlPYnK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