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朝阳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最受欢迎的资本家”?

 

什么车能开进中南海,是一门很考究的学问。

 

上个世纪,只有 “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 一汽享受过这份殊荣。因为它的身上,可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

 

当时西方社会的封锁,让遭受百年耻辱的中国人更加想要扬眉吐气。怀仁堂后花园的那一小步,便是这个国家推动整个工业体系迈出一大步的起点。

 

几十年后,一个高鼻梁的美国人来到北京,把红色惹火的跑车停在了朱漆绿瓦之下。古朴与时尚的交错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历史错位感。

 

与领导谈笑风生间,他时不时就会露出大男孩般的笑容,似乎比当年的一汽人还要开心。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没办法,这事换谁身上都藏不住:

 

中国唯独向特斯拉敞开了国门,使其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外商独资的汽车项目。

 

从2018年7月签订合作协议,到2019年10月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中间也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自上而下的一路绿灯,土地和贷款的优惠条款,技术人才的热情如火,完全敞开的完整供应链……中国速度到底有多大的想象力,马斯克是最有发言权的。

 

去年2月10日,疫情尚在高峰期,全国人民还在家隔离,大量返乡工人还不知道未来何在,而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已经抢先复工了。

 

上千名工人居住在指定的宿舍,每天由专车接送上下班,保证工厂里日夜通明,生产不休。在“一罩难求”的那几天,特斯拉的工人们有着充足的N95口罩供应。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对大部分跨国企业都是措手不及。

 

而对押注中国的马斯克却创造了不小的奇迹。特斯拉复工后产能不降反升,很快达到每周3000辆的水平,并继续上升。

 

2020年,中国市场为特斯拉贡献了四分之一的销量,五分之一的营收,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在中国速度加持下,特斯拉的股价坐上了火箭,去年涨了近8倍,超过9大汽车商市值综合,也让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

 

大众、丰田、宝马等浸淫中国三十多年的玩家,也只好在角落里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彭博2021年1月刊

 

别看马斯克在美国很傲气,为了给spaceX争市场连甲方爸爸NASA都敢怼。但在美国以外的市场,马斯克很懂得顺势而为。

 

访问中国时,他曾大肆夸赞中国的官员们懂科学。会见领导时,他也会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愿意多到这里来”,“特斯拉将力争把上海工厂建造成世界最先进的工厂之一。”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关头,马斯克曾经公然抨击川普的关税政策,并频频向中国示好。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比起表面上的极端自我和假不正经,马斯克早就在中国学会了讲政治。

 

他可以放下身段,在北京簋街带着女友吃涮肉火锅,在上海街头吃煎饼加辣,该哽咽时眼中泪光闪烁,该兴奋时现场热舞一曲。比起当年在天安门广场跑步的小扎,他的行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五年时间里,马斯克就三进三出紫光阁,成为了彭博口中“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

 

面对这位最可爱的西方人,领导也曾开过金口说,“我们可以向你发放‘中国绿卡’。”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紫光阁前围观特斯拉 图源:中国政府网

 

按这种趋势下去,马斯克确实是有很大机会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

 

不过,黑天鹅还是来了。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十字路口

 

4月中旬的上海车展上,一个女车主爬上了特斯拉的车顶维权,震惊全国。

 

之后,4月广州增城一辆特斯拉撞上了水泥隔离墙和其他车辆,随后发生燃烧,1人当场死亡;美国德州的Spring小镇,一辆特斯拉撞树之后爆炸起火,造成2人死亡;5月,浙江一辆特斯拉撞倒了两名交警,其中1人殉职……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频繁的安全事故,质量问题曝光,数据留境的问题……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热情快速降温。特斯拉和马斯克仍然频繁占领着中国舆论话题的中心,但与之前顺风顺水相比,这一次似乎没有退路可言。

 

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4月在中国销量环比暴跌了67%,5月销量回升至33463辆,又被业内人士指出是前期的降价优惠和订单积压造成,真实情况尚待时间检验。

 

而同一时间,国内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仍然在以数倍的增速提升销量。

 

看来,再怎么懂政治,都不如懂消费者重要啊。少年郎特斯拉,遇到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烦恼。

 

在中国,虽然近期特斯拉不断做出建立中国数据中心的承诺,要走当年苹果云上贵州的道路。但是汽车是一个比手机更加复杂的领域,也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数据监管。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如果百万辆特斯拉在中国各地奔驰,他们就是移动的监视器和数据收集装置,这些数据留在中国还好说,一旦回传到美国,立刻就涉及到了隐私问题和国家安全。

 

现在的特斯拉,还能不能再开入北京深处,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在欧洲,德国默克尔政府热情地招徕了马斯克,将特斯拉请进了汽车工业的心脏。但是,马斯克没有在柏林看到像上海一样的场景。

 

柏林超级工厂原计划在7月就开始生产,但因为后期追加的电池工厂,需要重新走一遍政府审批的流程,让马斯克大为光火。德国当地政府对于马斯克的傲慢也不买账,并且对于特斯拉的环保问题提出了诸多质疑。

 

同时,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大众、戴姆勒-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牢牢地把持着欧洲汽车销售的渠道,他们的新能源产品占据着销量榜首。大众已经占据了欧洲新能源汽车约25%的市场份额。

 

曾经,特斯拉要征服的是物理和工程学的难题;而现在,成为跨国巨头的特斯拉面临的是地缘与人心的嬗变,卷入棋盘后的大手角力之中。

 

十年后再回头看,上海车展事件可能会是特斯拉的一个关键拐点。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鲶鱼和鲨鱼

 

想吃政策红利的饭,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制造业占比已经接近25%,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制造大国。

 

在成百上千种工业产品中,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是非常核心的“资产”。这两个产业集合了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又拉动上下游极其庞大的产业链条,可谓国家民用工业体系中最核心的中流砥柱。

 

翻开中国制造业版图,很多头部城市如广州,上海,成都,重庆,西安等,都是由这两个产业占据第一、第二的支柱位置,很少有例外。

 

想要检验中国制造业的底色,最好的试金石就是这两个产业里头的本土企业。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手机里,中国是成功逆袭的。1G时代是摩托罗拉的天下,2G为诺基亚。中国从落后的山寨机开始追赶,到形成今天华米OV的格局,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

 

我们不仅将三星挤了出去,还在5G上掌握了最前沿的话语权。连苹果都没法同时设计最高端的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华为也做到了,在此之前这是三星帝国的领域。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而在汽车产业当中,中国长期“落后”。

 

中国现在一年生产2500多万辆汽车,接近80%都是国外品牌。燃油车时代的合资模式根深蒂固,我们不是没有自己的民族品牌,但本土企业长期被锁定在中低端,基本冲不出亚洲,更遑论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所谓的数据上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量和市场,其实是属于宝马、大众、丰田这一类跨国公司的胜利和荣耀,并非中国。

 

所以,中国上上下下,都极度渴望在汽车产业上扬眉吐气。只有民族汽车品牌站起来了,中国才算是真正打破了百年耻辱。

 

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就敞开国门,对特斯拉礼遇有加。因为我们要绕开内燃机汽车的技术壁垒,进入一个更广阔、更未来式的赛道。

 

具体来说,就是用特斯拉这一条鲶鱼,来倒逼国内智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

 

特斯拉的进入,首先终结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山寨机”的时代。高峰时期,国内有500多家顶着新能源汽车帽子的公司,其中最低端的玩家,以及骗取国家补贴的混子,在这两年被大量淘汰。

 

现在顶着风口下场的公司,都是国内掌握技术、资源、资本的那一小撮,如华为、小米、阿里、百度、360等。新能源造车竞争依然非常激烈,但是参战者已经鸟枪换炮。

 

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面孔,即以蔚来、小鹏、理想为第一梯队的造车新势力。

 

他们的车,最贵甚至能够卖到60万,丝毫不亚于奥迪等豪华品牌。

 

一开始还有人担忧,特斯拉独资进入中国,会不会变成鲨鱼?

 

现在来看,我们的民族企业并没有被吃掉,反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特斯拉的变局,中国智能电动车的大兴,太平洋彼岸全都看在眼里。

 

拜登在上个月底,大张旗鼓地去了福特的电动车新品展示会。他在现场这样说,

 

“汽车工业的未来是电动,不可能再回头了。在这场竞赛中,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毫不在意,美国不能让他们赢下这场战斗。”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拜登只有不断利用对抗中国的论调,才能推动其数万亿的基建项目、科创竞争法案、就业计划在国会中顺利进行。
事实上,美国除了特斯拉以外,其他车企和新能源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了。从去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售情况看,中国占到40%,欧洲占到30%,美国只在16%左右。
拜登一边重复打出限制出口的牌子,一边加紧联络日韩台的半导体、电池、化工等如LG、松下、SK等企业在美国增加产能投入。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文在寅上个月访美,三星、LG、SK、现代的四大韩国集团一共谈下了394亿美元的生意,在美国投资建设晶圆厂、电池厂、新能源车、充电基建等项目。
而美国继续加大着对中国半导体、新能源车供应链的审查,又想把当初针对华为的把戏又套在汽车产业上。即便目前汽车主要用的是28nm以上,65nm制程的芯片,国产化仍需加快摆脱卡脖子的梗阻之危。
中国通往高端制造业之路,现在才开始爬那段最险的陡坡。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春秋战国
刚刚过去的高考中,全国乙卷文综出现了一道题。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智能新能源汽车,堪称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科技事件。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曾经高贵如宝马、丰田等巨头,也要跟中国的华为、小鹏、蔚来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后者,早已经不再畏惧他们。
大众的老板赫伯特表示,大众在未来5年为电动化和数字化的投入将是730亿欧元(约合880亿美元,人民币5665亿元),这超出市面上绝大部分入局者的研发投入。
丰田在去年卖出了952.8万辆车,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尽管去年特斯拉交付量刚刚达到50万辆,但这仍然无法给丰田们带来哪怕一丝的安全感。
纵观全球历史,先行者在面对转换赛道的关头,也尝尝会因为之前投入的沉没成本过大,传统赛道的优势(利润)太丰厚,而忽视了转型。
历史上,诺基亚被安卓和苹果打败,不是在一次次斗争中被击败的,2008年之前都仍然是诺基亚的鼎盛之年,它是错失赛道后被新技术破壁,瞬间地抛弃和超越。柯达错失数码相机,IBM没有押中个人PC,都已是历史教训。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丰田、大众、通用、福特都是站在工业系统顶端的王者,他们也是最早开始探索电动化的公司,但历史遗产的包袱太贵重。在讲究软件的智能汽车赛道上,他们没有先发优势。
甚至到现在,这些传统燃油车巨头都不敢给出明晰的碳中和时间表。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而对小鹏、蔚来、华为们来说,他们从来就不想成为一个新的丰田、新的大众,他们想成为的是苹果。
将一台智能电动车拆开来看,它其实更像是安了四个轮子的电脑,而非装上电池和屏幕的车子。
电动化,只是这场技术变迁的一个中间环节。未来必然是智能+电动+汽车为一体,是信息+能源+制造业的共同改造,这会是一次巨大变革的开始,是完全不同的格局。
你只有深刻理解他们梦想的不同,才能明白他们赛跑的姿势为何不一样。
如今大势在中国。在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去年四季度新车销量中10%是新能源车,今年一季度这个比例就提升到了20%,加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资本家,开始烦恼了
5月销量排行 乘联会
纵观此次历史大变局的入局者,有的围绕“人”下功夫,有的围绕“技术和软件”下功夫,有的希望靠整合供应链来起势,有的下注无人驾驶、智慧交通……
现在的问题是,在美国最顶尖的新能源汽车走向十字拐点的时候,中国的后起之秀们能不能顶上?
你会看到,五菱宏光、长城欧拉的几万元级微型电动车比特斯拉还畅销。它们专注电动化,个人定制,营销活动,做的是代步、快时尚和社交的生意。
你还会看到,蔚来越来越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其换电模式、移动服务、上门服务,在把智能汽车从制造业变成服务业。
你会看到,小鹏的销量开始以3倍的速度开始追赶,它一直是以“智能化”立身,坚持底层科技创新,前期投入很大,但目前其NGP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内是最领先的。
中国很多企业缺这样的定力,心浮气躁。但往往跑得慢才能跑得远,时代终究会回馈那些认真钻研的公司。去年9月,小鹏就已经开始了向欧洲市场的汽车出口。进军海外,在中国的造车史上曾是一个不敢做的梦。
而像比亚迪、极狐、零跑、极氪等参与者,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冲刺,变革每天都在发生。
 
现在是一个玩家相互对视的时刻。有些人先跑了几步,有些人资金充足,还有像苹果iCar这样的终结者静静隐藏在水面之下。
预计到2023年就会形成第一个拐点,那时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的企业,将会开始步步领先;到5年之后,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行业会出现赢家;到2030年时,我们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智能出行,将与现在有巨大的不同。

十年之后,当马斯克想到中国时,他会回想起紫光阁里的红沙发,中国工人的黄工帽,还是上海街头的煎饼加辣?

 

到那个时候,这个市场还会剩下几个玩家?谁又真正能搭上中国的快车、冲上浪潮之巅?

 

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拐点来临之前,讲政治的长袖舞者固然能一时站在聚光灯下,但时间终将把舞台还给市场的选择。

 

 

参考资料:
[1]Elon Musk Loves China, and China Loves Him Back—for Now.Matthew Campbell, with Chunying Zhang, Haze Fan, David Stringer, and Emma O’Brien.Bloomberg
[2]从紫光阁的座上宾,到大院不准入内,特斯拉的命运有几个人看懂了?.黑山.智谷趋势
[3]Biden says U.S. is in race with China to build electric cars as he pitches infrastructure plans
[4]Tesla’s German Plant Delayed Until Next Year: Automobilwoche.Christoph Rauwald.Bloomberg
[5]随文在寅访美,韩国四大集团宣布394亿美元在美投资计划.鞠峰.观察者网
[6]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乘联会
[7]Biden Visits Ford Plant: ‘The Future Of The Auto Industry Is Electric’.NBC
[8]The magical realism of Tesla.The Economist
[9]《纯电动:一统天下》.汪涛.东方出版社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DugUFeGU7myhuCKKdB76Q

特斯拉——11部分74类风险,智能战争的沙盘推演

2021年2月13日

 

本文曾发表于2021年春节前夜。

现应许多读者要求,再发一遍。

 

特斯拉因其智能、节能、环保、起步快速、爬坡能力强等优势而风靡中国。

随着上海特斯拉产能规模化,售价下降、续航里程提升,特斯拉销量会迅速猛增。

但特斯拉具有强大的信息智能收集功能,对中国政治、军事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具体是11部分74类风险:

一、读取车主信息(6类)

1.车主姓名,2.性别,3.年龄

4.家庭住址和定位(因配家用充电桩)

5.银行卡(购车支付)

6.手机号

 

二、读取车内图像和录音(2类)

1.遥控车内录音:谁,在说什么。

2.遥控车内图像:车内谁和谁,在做什么。

三、读取车外图像信息(9类)

特斯拉可连续摄取车外四周全景:

1.可获取车外东南西北、无死角的全景图像;

2.核心机要地区全景,如军事基地,有何装备设施。

3.摄取沿途移动景象。如有一批军车与特斯拉交汇,特斯拉可瞬间读取如下军事情报:

4.何时,5.何地

6.从何方向,7.去何方向,

8.是何种设备(导弹移动、还是坦克移动等)、

9.有多少?

 

四、读取定位信息(6类)

特斯拉可自动驾驶,因此可获取如下精准信息:

1.精准的移动定位

2.车主路径

3.习惯时间规律

4.习惯空间移动规律

5.沿途动态图像

6.通过多重手段,如充电桩位置、目标特斯拉车、目标人物手机,精准锁定目标人的定位,在关键时刻,可精准定点袭击。

五、读取上下班信息(6类)

核心机要人员,每天驾驶特斯拉上下班,特斯拉可读取如下机要信息:

1.车主属什么机构(包括定位和图像)

2.机构精准定位

3.可获取机构全景录像,如果是军事基地,可持续获取基地内装备、设施的录像

4.可获取基地内人员、人脸图像

5.可持续获取录音信息

6.机构还用什么车辆(必要时锁定这些车辆)

六、手机系统(15类)

手机与特斯拉蓝牙连接,又轻易扩张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

1.手机机主姓名

2.年龄,3.性别

4.家庭住址(与特斯拉停车位置佐证)

5.家庭成员手机号

5.跟随该机主,进入核心机构内部工作场所、会议、会客等场景,获取实时录音

6.手机通讯录,又能迅速获得更多的核心成员的人名、定位、录音等信息

7.单位成员手机号

8.遥控手机录音,获得机要通话信息

9.机主习惯路径

10.机主习惯时间

11.机主短信、微信信息

12.机主邮箱(许多机主都通过手机收发邮件)

13.机主定位(最关键时刻,精准袭击)

14.手机精准制导。这已经属于非常普及而简单的技术了,美军对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就是通过这技术,对许多核心人物实施精准暗杀的。只要目标机主一开手机,目标立刻被锁定、被摧毁。

15.手机+特斯拉=双锁定。特斯拉有多个技术手段来相互验证、研判特定核心人物是否在车内,如车内录音,车内录像,车座位习惯位置,出行习惯路径、出行习惯时间、目标核心人物携带的手机等,因此,敌方远在万里,都可以立刻锁定目标人物,实施精准暗杀袭击。

 

七、信息传输(4类)

1.特斯拉车的丰富信息,可实时被遥控上传到云系统——美国信息中心,可以定时上传,也可以实时上传、跟踪。

2.可遥控植入特殊软件、升级软件。

3.在最关键时刻,可以遥控瘫痪软件系统,让特斯拉车瞬间趴下;

4.特斯拉发生过多起自燃事件而被国家几个部位约谈。即,特斯拉电池引发火灾,存在客观可能,一旦战争,会否被敌方人为操作?要严密关注。

 

八、信息分析(5类)

估计不出几年,特斯拉在中国会拥有千万辆的用户,这等于有千万个移动、精准的情报收集点,为美国输送巨量精准的、实时动态情报。

微观情报:

1.通过特斯拉锁定核心人物、核心机构。

2.已知特定手机机主,锁定某辆特斯拉,再通过该车启动全套的情报收集功能:录音、车内录像、车外景象视频(如对特定机要基地的录像)。

3.通过特斯拉+手机,锁定核心机构、基地情报。

4.已知特定机要机构位置(如通过卫星地图,可判断某基地,但无法获得内部情报),

但只要有特斯拉进入该基地,就会立刻触发交汇信息点警报,然后遥控该特斯拉车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精准情报。

宏观情报

5.有几千万辆的特斯拉在中国大地移动,就是几千万个精准定位点。

平时,通过巨量信息比对、跟踪、分析,再配合卫星情报系统,可以轻而易举地画出中国绝大部分的机要机构、基地、核心人员的精准分布地图。

九、智能情报改变战争样式(14类)

当敌对国家控制中国数千万个智能情报终端,就立刻彻底颠覆了传统战争样式,创造了全新的智能战争样式:

1.手段智能自动收集对方情报,无需人力;

2.空间:全面、无死角的空间情报;

3.时间:可同时、持续、实时掌控数千万个“终端情报设备”,自动获取巨量情报;

4.数量可掌握微观和宏观的巨量情报;

5.质量:可获得最精准、最优质的情报:音频、视频、轨迹等;

6.成本:无成本,敌方不花一分钱就可获取上述最优质的丰富情报,敌方只需有效运用情报中心即可。

7.风险:无风险,敌方可从我方无数国民每天日常言行,获得巨大的优质情报资源,却不会有任何“违法、被抓”的风险。

8.靶向:只要锁定目标车辆,即可指令该车下载特定软件,远程操控特定任务。

9.目标:智能战争,敌方掌握无数核心人物、核心设施的情报,打击目标变得非常小,具体到一辆车、一个人。因此,智能战争无需使用核武器,而只需很小的制导弹头即可。

10.制导:智能战争打击的目标是特斯拉车,智能车具有“定位、诱导”功能。

11.“末端制导炸弹”微型化

由于打击目标非常精准,而且是具体的一辆车、一个人,因此,这必将改变“核战争样式”下的弹道导弹,敌方必定会使用“末端制导微型炸弹”,其体积一定会非常小,理由:

第一,目标很小,炸药量可以很少。

第二,特斯拉具有诱导功能,因此,炸弹无需卫星制导,搭载设备很少、且很小。

12. “末端制导小炸弹”无数化

由于“末端制导炸弹”微型化,因此,一枚传统的远程导弹、或中程导弹可以同时搭载无数个分弹头——“末端制导微型炸弹”。

13.末端拦截困难化

无数个“末端制导微型炸弹”来袭,按目前技术是根本无法拦截的。

未来战争可能会这样展开:敌方偷袭,同时发射几十个、甚至更多的远程导弹和中程导弹,每个导弹搭载无数个“末端制导微型炸弹”,导弹在飞行中段位置,释放出无数个制导微型炸弹,它们各自奔袭数千万个核心地点、核心设施、核心人员,实施大规模的精准定点打击。

由于“末端制导炸弹”微型化、无数化、精准制导化,以目前技术而言,根本无法构建“末端拦截防御系统”。这将构成严重威胁。

14.导弹质变

核战争样式下的弹道导弹,是搭载核弹头,因此,其生产、储备、运输、使用各个环节的风险极高、成本极高。

但智能战争样式下,弹道导弹搭载的是常规炸药的炸弹,因此,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敌方在现有军费框架内,可以生产、储备更多的智能武器。

武器库迅速膨胀了,战争门槛降低了。

十、颠覆核战略平衡(4类)

制衡=和平

中国化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与其他核大国形成了“相互核毁灭”的战略平衡,这是世界和平最重要的基石。但这个基础正在被颠覆。

据此,可以明确得出如下4个颠覆性的结论:

1.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是智能战争最重要的基础。

2.智能战争必定会取代核战争,而成为最重要的战争样式。

3.中美“智能战争能力”存在巨大落差。

4.中美“核战略平衡”正被彻底颠覆。

未来是“智能战争”, 而不是“核战争”;

当前“智能战争”能力,是美强中弱。因此,现有的“核战略平衡”正被颠覆。

我们再深入检验中美“智能战争”的优劣态势:

中国要阻止敌方发动新的“智能战争”,就必须构建与敌方同样的“智能情报收集能力”和“智能制导打击能力”,正如“相互核毁灭”制衡,有效构筑了“核恐怖威慑下的和平”一样。

但非常遗憾的是,当前中美存在巨大的差距:

美国苹果手机,在中国可完全自由地销售、使用。据说,2018年在中国有2.4亿人在用。

美国特斯拉车,在中国可完全自由地销售、使用,今后会多达数千万辆。

但中国华为手机,在美国却被禁止;

中国也没有智能汽车在美国销售。

中国任何高端智能产品,都被美国严禁,如大疆无人机等。

失衡=战争

足见中美“智能战争能力”完全失衡:

美国对中国的情报收集是全面的、无死角的,美国掌握中国的一切情报。

中国对美国的情报收集却是“聋、哑、瞎”, 中国无法掌握美国的一切情报。

当前中美“智能战争”攻防能力存在巨大落差的态势,彻底颠覆了现有的“相互核毁灭战略”平衡,是最严重的战略失衡。失衡意味战争不远了。

十一、环保与道德(3类)

1.环保

核战争是毁灭人类、毁灭自然,因此,反而使对立各方不敢使用核武器。

但智能战争用常规炸药,且少量炸药,对环境污染很小。

2.战争门槛

 核战争门槛是极高的,因此,核战争反而不易触发。

 但智能战争用微型炸弹、少量常规炸药,对环境没什么影响,战争门槛大大降低了,意味战争更容易爆发。

3.核战争罪责转移

以当前防御能力而言,如果中国不能在中段拦截敌方导弹,那么,中国就无法在末端拦截无数个制导微型炸弹。

当国家千万个核心目标被摧毁,国家必然瞬间瘫痪。

面对这种情况,当国家探知有多个导弹来袭,又无法拦截无数个制导微型炸弹时,任何核大国都必定会采取唯一的反击手段:立刻发射多个核导弹,与敌方国家同归于尽。

由此,战争发动者,却不承担“核战争罪责”;

而战争受害者,却无辜承担“核战争罪责”,这是极其不公平的。

 

核战争与智能战争的重大区别

核战争

智能战争

1

打击目标

毁灭城市

毁灭国家

打击个人

打击设施

2

炸药

核爆炸

常规炸药

3

体积

巨大核弹

微型炸弹

4

数量

数枚核弹

无数微型炸弹

5

目标

核毁灭

打击小目标

6

道德

毁灭人类

环境破坏小

7

生产

成本极高

风险极高

成本极低

风险极低

8

储存

成本极高

风险极高

成本极低

风险极低

9

运输

成本极高

风险极高

成本极低

风险极低

10

使用

批准极难

批准容易

11

拦截

容易拦截

无法拦截

12

后果

毁灭自然

打击小目标

自然破坏小

13

战争门槛

极高、极严

低、容易

应急措施

1.机要单位定义:中央和省部级的、党政军驻地、军事基地、核能设施、能源设施、信息枢纽等。

2.严禁特斯拉、苹果手机进入中国机要单位驻地。

3.严禁中国党、政、军、警、安全等机要人员使用特斯拉、苹果手机;

4.严格监管特斯拉信息处理中心、苹果手机信息中心;

5.严格管制其软件更新内容;

6.严格管制其软件更新时间;

7.严格监管特斯拉、苹果手机的上传内容;

8.要求特斯拉和苹果公司交出信息系统后门代码。

9.对于美国盟国的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应照此禁令执行。同盟国是共享信息的。

智能产品国际管理路径

今后,智能产品会在和平的国际贸易过程中,颠覆战争样式、颠覆战略态势。

以手机、汽车为核心的智能产品国际贸易,今后将经过几个阶段的博弈:

第一阶段:自由贸易

各国对智能产品没有充分认识,任其自由投资、自由贸易。这个阶段已经过了。

第二阶段:相互限制

特朗普在任时期,首先对中国智能产品发起严格禁令。

因此,中国对特斯拉、苹果手机发起有限禁令,合情合理合法。

第三阶段:三个市场

中美实施严格禁令,必然会形成“三个市场”:

1.中国朋友圈:中国智能产品只能在中国朋友圈内销售、使用;

2.美国同盟圈:美国智能产品也只能在其同盟圈内销售、使用;

中美智能技术和产品是相同的,但各自很难进入对方市场。

3.自由市场圈:中国和美国的智能产品都可以销售、使用。

第四阶段:国际公约

未来,各国共同签署新的国际公约,设立新的“国际犯罪”:如果把智能信息用于政治对立和军事打击,就是战争罪、国际犯罪。如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公约一样。

在新的国际公约保护下,各国逐渐开放智能产品市场。

当前,美国拥有相对技术优势和绝对的市场优势,美国绝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国际公约安排。

第五阶段:竞争胜败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种可能:中国、美国在相互竞争中,如果一方彻底失败了,根本无法追赶对方,但不用最新的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就无法生存下去时,失败方,会接受对方更先进的产品。

于是,会产生两种结果:

1.善者获胜:则不会利用自己掌握对方丰富的智能情报,对失败方实施军事打击,即,善者胜=和平时代

2.恶霸获胜:则一定会利用自己掌握对方丰富的智能情报,对失败方实施“情报讹诈(如同核讹诈一样)”、直至全面的定点打击,即,恶者胜=恶霸战争。

中国必须严肃认真思考可能出现的所有潜在风险,提前做好万全应对措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Z3b-BWXV8n6fVXwAmKiRQ

上海引进特斯拉,是否错了?

2012年4月22日,中国第一批用户从特斯拉公司CEO手中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车钥匙。这天被定为“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日”(《车百科》2020年5月18日)。

但在过去整整10年里,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

2017年春,笔者偶尔读到关于天才马斯克的文章,大为感动,次日就与家人一起买了特斯拉(那时是全进口的),以表达对这位天才的敬意。

但在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特斯拉车在公共安全方面存在许多严重隐患。

于是,今年2月9日,笔者在公众号“危机管理 陈洁华”发表了《机要机构和人员应该禁止使用特斯拉——智能战争的沙盘推演》(以下简称“陈洁华报告”)。

报告发表后短短数周内,阅读量迅速突破195万人,另有100多家平台申请转载该文,实际阅读量突破千万级了。这里,还没计算未经授权而转发的许多平台。由此,中国民众从各个角度拉开了对特斯拉安全隐患的大讨论。

2月9日,似乎是“特斯拉危机”的开始。

两个半月来,各方争论形成了几个完全对立的观点。

对此,笔者有义务用最新证据来检验观点。

用证据说话,就不用说话。

一、特斯拉车内有无录像?

对于笔者提出的“特斯拉车内录像”问题,3月19日,特斯拉中国发布声明称:特斯拉用户使用的车辆不存在通过车内摄像头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

但次日,3月20日,特斯拉公司(Tesla Inc.)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通过网络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首次正式承认:特斯拉通过车内摄像监视驾驶员。

有用户在推特上向马斯克询问,特斯拉的车内摄像是否可以监测车主?

马斯克也直接回复:是的。

图片

二、特斯拉采集信息能力

近日,河南用户因车祸与特斯拉公司发生纠纷。

4月22日,特斯拉公司公布了该事故车辆发生车祸前30分钟内的数据。这里,仅截取车祸前6秒钟的记录:

图片

这份记录表解开了特斯拉获取信息的项目、速度、数量、质量等一系列谜团:

1.超细:6秒钟记录下44个数据;

  2.时间:精细到毫秒(1秒=1000毫秒);

3.车速:全程记录每一毫秒对应的每个车速、车况(该事故车从118.3到45.7公里/时);

4.动作:全程踩了几次刹车,每次对应的车速是多少(车主30分钟内,踩刹车制动踏板超过40次);

5.车况:每次踩刹车,对应的制动主缸压力是多少。

6.撞车前1秒:车车速为45.7公里/时,同时记录了1秒钟内的情况:刹车踏板压力、紧急制动启动状况、防抱死启动时间。

7.图像:特斯拉公司公布上述数据后,引起公众很大疑问:为何事故车主在短短30分钟内,频繁踩刹车、加速、或快或慢地行驶?如果特斯拉公司能够同时公布该车主的行车录像,这起纠纷不就立刻安静下来了吗?即

车主每次刹车时,前方是否有“车速监控”?

车主每次加速时,前方都没有“车速监控”?

但,特斯拉公司为何不公布录像呢?

因为特斯拉非常清楚,中国民众现在最关切的,正是特斯拉沿途录像能力!

可以明确说:特斯拉不仅实时记录行车前方的沿途录像,还实时记录左右两侧、后方的沿路录像。

8.传输:最核心是传输。所有详尽数据,都是在每辆特斯拉车内生成、储存的;但同时,所有数据,都可以瞬间上传到美国信息库。这就与马斯克的“星链”有关了,详见后述。

三、马斯克的承诺与身份

1.马斯克承诺

特斯拉会把中国客户信息提供给美国政府吗?

2021年3月20日,马斯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庄严承诺:特斯拉公司将不会向美国政府提供其车辆在中国或其他国家收集的数据。他表示:特斯拉在美国或中国的公司不会收集敏感或私人数据,然后与美国政府分享,并保证中国客户的数据会得到充分保护。

中国人有句老话:听其言,观其行。

2.马斯克是“特工”?

4月20日,美国“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网站爆出惊人信息: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最新文件显示,马斯克在今年1月7日至8日向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捐款990美元(分两次捐款),并将在表格上“雇主”一栏填写了“美国特勤局(USSS)”,职位一栏填写的是“特工(SPECIAL AGENT)”。

图片

我们敬佩马斯克,但谁会相信一个“美国政府特工”会拒绝与美国政府合作呢?

3.马斯克与美国军方

笔者看到网传一些照片。

图片

首先要确认该照片是不是真实的,会不会被PS?

下面照片旁证了上面照片是真实的:在该军方会议当日,两位将军簇拥马斯克合影。

图片

笔者据此解读一些重要信息:

第一,服装:所有军方人员都穿野战服,显然,不是礼节接待马斯克来访,而是正规的军事讨论。

第二,场所:是正规的军队司令部会议室。

第三,徽标:会议室墙上两幅徽标,揭示了会议地点、参会人物身份:

               第一幅徽标:

图片

 图像、文字不清楚,于是比对找到了如下的徽标:

图片

徽标文字是Northern command

即“美军北方司令部”徽标。

             第二幅徽标:

图片

照片图像、文字也不清楚,同样,比对找到了如下的徽标:

图片

徽标文字是: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

即,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   

    第四,会议主席

图片
图片

笔者无法确定会议主席是谁,但其野战服及其衣领“将星”告诉我们:他是“空军四星上将”。

美军北方司令部只有一位四星上将,由此可以确定,他就是“美军北方司令部”兼“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

第五,马斯克位置:他坐在会议主席右侧,按西方规矩,是该桌面上最尊贵客人。

美军北方司令部管辖地域是从加拿大、美国到墨西哥,主要防御敌方对美国的导弹袭击。

马斯克同时拥有三个国籍,其先后顺序是:最早是南非国籍,此后,拿了加拿大国籍,最后在美国创业、居住,拿了美国国籍。

美军北方司令部最高司令把马斯克请去司令部,由此大致可以猜到他们会讨论什么领域的业务。

关键是:美国军方要谈及加拿大的军事科技时,却没有加拿大官员在场,而只有马斯克在场。

同理,我们有理由推测:马斯克及其特斯拉,现在掌握了中国海量核心信息。今后,美国军方需要中国的核心信息时,想必,马斯克也会及时出现在类似的最高军事会议室的!

四、马斯克的“星链”与特斯拉

早期构想:

星链卫星通信,最早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提出,要构建“铱星计划”,用77颗低位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每颗卫星重量在600公斤左右,每颗卫星有三千多个信道,可以直接和手机接通信号。但最终因成本太高而无法实现。

    可见,“星链”在技术上并非原创,但在火箭回收和重复发射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计划:

2015年,马斯克首次提出“星链计划”(Starlink),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向太空发射1.2万颗微型卫星,来搭建覆盖全球的天基通讯网络。

此后,SpaceX公司宣布再增加3万颗,使“星链”卫星总数达到4.2万颗。

发射计划:

到2024年完成部署4425颗

到2027年完成部署7518颗

发射:

猎鹰9号(Falcon 9)每次升空可发射60颗卫星。

因此,月产180颗卫星=每月要发射3次。

截止2021年4月28日,马斯克SpaceX公司用可回收式中型运载火箭——猎鹰9号累计发射了1505颗“星链卫星”。

迄今发射批次:

最初两颗“Tintin”丁丁测试卫星、1批60颗0.9版卫星、24批1.0版卫星、1批极轨道卫星10颗,共计27批。

现有卫星数:在轨1435颗,在轨运行卫星1351颗,再入烧毁70颗,不再操作23颗,脱轨1颗,共计1505颗。

重量:每次发射几乎都是60颗卫星,每颗卫星重约227公斤 

227公斤X60颗=13.62吨

2019年11月11日,猎鹰9号火箭执行第二批发射星链任务时,搭载卫星总重15.6吨,创下猎鹰9号火箭的载重纪录。由于猎鹰9号火箭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每次还要携带足够的返回燃料,因此,每次60颗卫星,可能是最大载重值了。

成本:使用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常价格是:每公斤运送价格1万到2万美元。

60颗星链卫星发射成本:

按国际行情,最低也需要1.3620亿美元,每颗成本为227万美元。

但猎鹰9号价格:每次发射费用为6200万美元(多次发射还可优惠),因此,分摊到每颗卫星的发射成本103万美元,不及国际价格的一半,极富竞争力。

马斯克表示:如果能回收“猎鹰9”火箭第一级并重复使用,可使火箭成本再降低70%。

如能回收第一级和第二级,就能省去98%的成本。

可见,马斯克构建“星链”有极佳的成本优势。

生产: SpaceX 工厂2020年3月开始生产卫星,日产6颗卫星,每月生产180颗卫星。

完成部署需几年?

SpaceX 工厂每月产能180颗卫星,每月发射3次,每次携带60颗卫星。

计划部署42000颗/每月生产180颗=233个月/12个月=19.4年

结论:“星链”计划还需19.4年才能完成。

但是,“星链”卫星设计寿命5年,为此,马斯克必须不断补充发射新卫星(现在已有70颗卫星到期后烧毁),这将是巨大的资金压力。

铱星计划与星链计划比较


铱星计划星链计划
主体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马斯克SpaceX公司
提出时间1987年2015年
卫星数77颗4万2千颗
每颗重量600公斤227公斤—260公斤
火箭发射每次发射一颗每次发射60颗
火箭使用火箭发射一次就烧毁马斯克“猎鹰—9”火箭可重复发射、回收、再发射使用:迄今已成功回收火箭81次重复使用火箭61次一级火箭复用周转天数,最快27天
成本无法承担巨大成本有效化解成本压力
成败失败成功但须19.4年才能完成部署

“星链”技术指标

2021年4月5日,SpaceX公司对“星链”内部测试,结果如下表。

为方便理解,把星链指标与中国5G做个对比。


马斯克的星链中国5G
下载网速200Mbps (百兆比特/秒)换成中国用户常用指标=25MB/s平均速度700 Mbps=87.5 MB/s高性能5G WiFi能达到1Gbps1Gbps =1000Mbps=125MB/s
上传网速最高42.08Mbps80mbps
延迟20—40ms(毫秒;1秒=1000毫秒)1ms(毫秒)

马斯克今年2月宣称:2021年其指标可提升为:

网速:达到300M;

延迟:降至16—19ms(毫秒);

未来目标网速:1Gbps(千兆比特/秒)

科普概念

因为太专业,许多人写这类文章时,经常写错,导致判断错误。

1Mbps=每秒传输100万比特(bit)

换算成中国用户常用概念MB/s(或MByte),其公式:

1Mbps/8=0.125 MB/s

那么,200 Mbps,算成中国习惯概念MB/s(或MByte)

200 Mbps/8=25MB/s

请注意,这里字母b、B大小写是有严格定义的,代表不同指标,不可随便乱写。

车星一体化、平战一体化

在2020年前,中国人对马斯克的特斯拉、“星链”都不关心,也不清楚。

但现在,大家开始明白了:特斯拉车与“星链”是“车星一体化”、“平战一体化”的;

平时,天上有4.2万颗全覆盖的“星链”(迄今各国发射的全部卫星也只有1万颗左右);

地上有千万辆特斯拉车+苹果手机,收集、上传、储存、分析地面丰富而精准的信息;特斯拉走过的路,就可以生成为最精准、最精细的作战地图。

链=全球高密度、全球高覆盖、高通量、低延迟

  特斯拉=地面移动精细精准信息采集

  特斯拉+星链=中国地网+全球天网=精准智能打击系统

一旦战争,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车星联动、天地联动、精准打击”的智能战法。

掌控特斯拉、掌控“星链”者,都是马斯克一人。

而马斯克与美国军方的关系是:共同策划、共同创建、共同运营。

而美国军方天天都在公开叫嚣:(对中国)今夜就准备开战!

我们应该在这样全新的“车星联动”“天地联动”的大系统中,准确评估马斯克及其特斯拉、“星链”对中国的巨大风险。

中美不对称态势:

中国在美国上空有北斗系统;

但在美国地面,却没有中国智能汽车、没有中国智能手机支撑。

美国对中国,掌握地面与天际的全部信息;

中国却无法对等、对称地获得美国信息。

当前中美关系,就是由技术不对称、商业不对称、市场不对称导致的战略威慑不对称。

如果美国对中国友好,豁达的中国人民或许不会关切特斯拉、“星链”风险。

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亡我之心不死”。

美国对中国,有强烈的主观侵犯恶意,更有强有力的侵犯手段;

而中国对美国,既没有主观侵犯意图,也没有对抗侵犯的手段。

这就变得极其危险了。

建议

为尽快消除隐患,建议如下:

1.全国人大尽速完成立法

(1)所有国外智能车,禁止其生成的任何信息、用户信息直接上传到境外;

(2)也禁止其直接自动下载软件和下达指令;

(3)禁止外国智能车进入中国机要部门、中国敏感禁区;

(4)禁止中国机要干部使用、乘坐外国智能车。

    2.上海尽速建立“中国智能车信息中心”

所有国外品牌智能车,在中国生成的所有信息,必须先存储在“中国信息中心”;

未经中国政府许可,所有这些信息,不得直接上传、或携带到境外;

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国外智能车企不得对中国用户直接自动下载软件和发送指令。

五、中国已经采取的对应措施

今年2月9日,笔者发表了“陈洁华报告”后,3月19日,某部队大院就贴出了“特斯拉禁入”通知。估计这是国内最早的保护措施。

图片

军中无戏言。军队大院说明是:经“实际测试”后,才采取禁令措施的。

近期,网传许多视频,都是在敏感时段、敏感路段,交警拦截了特斯拉,让其暂停。

图片
图片
图片

想必前方有高度敏感的车辆通过,或有高度敏感的行动。

中国几个市政府、省政府,也明令禁止特斯拉进入机关大院。

可见,今年2月9日以后,中国军队、警察、政府在各地相继采取了避险措施,这是正当的、及时的安保举动,值得点赞。

六、腾讯封禁“陈洁华报告”之谜

笔者2月9日在公众号发表的《机要机构和人员应该禁止使用特斯拉——智能战争的沙盘推演》一文,但发表不久,就被莫名封禁了。

腾讯公众号平台给出的说明是:“由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涉及使用煽动、误导、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捏造社会热点、歪曲历史事件、混淆公众视听”。

图片

有多位热心的读者,特意向政府网管部门询问:为何要封禁“陈洁华报告”?

但政府主管部门都很惊讶,那么重要的报告,为何要封禁?!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近日,一位网友发来一则消息,解开了“腾讯查封”的谜底。

2017年3月底,腾讯控股以17.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特斯拉816.75万股股票,持股比例达到5%,成为特斯拉第五大股东,腾讯持股成本大约为203美元。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中称,“很高兴腾讯能够成为特斯拉的投资人和顾问。”

随着特斯拉进入中国,预期销量普遍看好。特斯拉股票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暴涨。如今,特斯拉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特斯拉一家股市市值就超过日本所有车企的股市总值。腾讯公司对特斯拉的投资也获得了巨额回报。

但核心是:

腾讯公司,一方面清楚知道,“陈洁华报告”揭示了特斯拉车对中国的巨大风险,中国各部门都在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另一方面,腾讯公司也知道,随着“陈洁华报告”迅速传播,中国必然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特斯拉股价必然会暴跌,腾讯投资会损失。

遗憾的是,在国家危机与企业私利之间,腾讯公司选择维护企业私利,封禁了“陈洁华报告”。

这个事件证明:作为经营公共媒体的企业,在国家危机与企业私利发生矛盾时,媒体企业会坚决动用自己手中的媒体平台,掩盖危机、封堵预警警报。

同样案例在美国反复上演过。

美国公共社交平台“脸谱”(Facebook),在与特朗普总统发生矛盾时,该公司竟然可以查封总统的账号,让总统闭嘴。

我们暂且不谈特朗普是非,只关切一个普遍规律:经营公共媒体的企业,在国家危机与企业私利发生矛盾时,企业必然会以“企业私利”为重,而无视国家危机。

笔者建议:

全国人大尽快完善立法,对企业经营的公共媒体平台,要从投资、经营、审查等多维角度加强管理。

1.国家应成为所有公共媒体企业的大股东,掌控这类公共媒体的决定大权;

2.严禁外资参股中国的公共媒体企业;

3.对公共媒体平台管理,依法制定评审规则和标准、评审程序、奖罚措施,并决定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

4.绝对不能让企业为其私利来左右国家媒体、左右国家安全。

七、上海引进特斯拉,是否错?

自2月9日“陈洁华报告”发布后,中国民众开始深刻认识到:

特斯拉+星链=给中国安全、战略体系带来严重而巨大的威胁。

由此,中国民众自然要质疑:上海引进特斯拉,是否有错?

笔者想谈几个观点:

1.与天才同行,会更聪明;

 与强者对弈,会更强大。

埃隆·马斯克是空前绝后的天才科学家、天才创业者。

他是在线支付系统PayPal的创始人;

他创建的特斯拉,颠覆了欧美日统治汽车工业的百年霸权,催生了纯电+智能汽车的全球变革;

他是“星链”创始人;

他又把智能车与“星链”链接,创造了新汽车时代、新战争样式;

他创造了“火箭回收”的伟业,一个人干翻了所有宇航大国。

对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我们心怀敬意,谦虚学习,才有进步。

与他交流合作,绝对没错。

2.中国形象,震惊世界

上海与特斯拉合作,2018年创造了“3个当年”记录:

当年签约;当年取得土地;当年获得施工许可。

2019年,又创造了“3个当年”记录:

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交付。

从动土建厂到第一台特斯拉车下线,上海只用了8个月。

一年前,马斯克来上海基地,脚下一片荒芜;

一年后,马斯克再来上海原地,荒地华丽变身为特斯拉超级工厂,每周可产3千辆Model3。

中国速度,震撼世界!

3.中国模式,改变世界风向

中国形象,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件件具体的创举来成就的。

第一,上海特斯拉,开创了中国速度。这不是中国的个别现象,而是中国整个国家力量具体的自然体现。

第二,全球疫情成灾,唯独中国,奇迹般地迅速扑灭了疫情;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是中国政府强大、高效、优质的组织能力。

第三,2020年2月中国仅用了6天,就建成世界最大的武汉方仓医院,3690个床位。

第四,中国扶贫伟业,2020年完成5630万人脱贫、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第五,中国一系列基建伟业成果,等等;

一件件令人叫绝的速度、规模和质量;

一次次让世界震撼,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中国形象,在与美欧灾难比较中,绽放光彩。

中国模式,在与欧美模式比较中,显露真金。

中国模式,正在悄悄而强劲地改变世界潮流:

美欧文明的衰落,中国文明的崛起;

西风已衰,东风正劲。

中国伟业,有特斯拉的一份贡献。

4.外交成果

我们要特别注意,上海引进特斯拉是在2018年、2019年——这是特殊年份。

特朗普在抹黑中国,围堵中国,施压外企离开中国,吸引企业回归美国。

特斯拉顶着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来中国独资,重重打击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

特斯拉是全球纯电车、智能车的标杆企业、领航企业。

特斯拉进入中国了,就彻底颠覆了欧美日车企的矜持。

5.特斯拉激发中国“智能革命”

在特斯拉进入中国以前,中国各类车企普遍玩忽职守,用低劣技术和最低的续航里程骗取国家补贴。差点自毁“智能革命”的百年机遇。

上海引进了特斯拉,犹如“猛虎进村”,对中国车企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2021年春,是中国车企觉醒之时,奋起反抗,奋起直追。

2021年,是中国车企“智能汽车革命”元年。

6.引进特斯拉=创建全球新能源、智能车的产业链

    上海与特斯拉签署的合作协议规定:

上海特斯拉3年内完成配件100%国产化。该供应链企业达130余家,由此创建中国强大的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产业链。

7.特斯拉颠覆传统燃油汽车帝国

当前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正以惊人速度在全球市场扩张;

而传统燃油发动机汽车却以惊人速度萎缩;

传统燃油汽车背后,是欧美日工业霸权、是G7霸权;

传统燃油汽车工业将很快崩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旧帝国何以存乎?

中国掌握了新能源、智能汽车的产业链,就等于在颠覆传统燃油汽车企业;

中国以强大的、全覆盖的供应能力,占领全球纯电车、智能车革命的制高点;

由此必然推助世界汽车制造中心,从欧美日,转移到中国。

须知,近代文明的重要规律:

汽车工业兴,则国家兴;

汽车工业衰,则国运衰。

过去,世界汽车百年史,与中国无缘。

现在,中国第一次站在“新汽车革命”的核心制高点,获得了国运兴旺的机遇。

这要感谢特斯拉。

8.特斯拉刺激“智能军事革命”

特斯拉进入中国,让中国人切身体会到:“车星一体化”、“平战一体化”智能战争时代到来了。

这次中国觉醒,与过去历次觉醒都完全不同:

过去,是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觉醒,然后千呼万唤中国民众觉醒;

这次,是中国民众的普遍自觉觉醒,民众自发地、高度参与特斯拉风险的讨论,高度警觉特斯拉带来的风险,中国民众对“车星一体化”“平战一体化”的“智能战争”有了深刻认识,科学知识水平大大提高了。

中国民众的觉醒,引起中国高层的关注,政府已经、并还会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政策调整、法律调整、投资调整、产业调整、科研调整、技术调整、战略调整、军备调整。

如果上海不引进特斯拉,我们还对现有的“核威慑”沾沾自喜,而对“智能战争”却浑然不知。

“智能战争”正在颠覆“核威慑”。

没有特斯拉,我们还会蒙在鼓里很长时间。

天才若善,造福世界。

天才若恶,作恶人间。

我愿意相信马斯克有善;

但我们也清楚:马斯克背后有太多的大魔鬼,必然要借助天才发明成果行恶、称霸。

马斯克的一系列天才佳作,对中国的意义在于:

1.警醒中国人民:不追则亡;

2.警醒中国车企:偷生则亡;

3.警醒中国军人:核威慑正被颠覆,智能战争样式已经来临;

4.警醒中国外交:美国有大量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在中国收集海量情报,中国在美国却没有。不对称,必危。

5.警醒中国科学:面对一系列新难题,国家首先要制作一份“掐脖子清单”,集中优势,分工合作,动员一切科技力量,攻克难题,转危为机。

马斯克让国人敬佩又不安;

特斯拉让我族警醒而猛追。

上海与马斯克合作、引进特斯拉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

随着时间推移,越能看清上海此举的英明,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

无数历史事件证明:

再伟大的天才,也斗不过民众的;

更何况,已经觉醒的14亿中国人民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T8wQrsIp1RoiULj0XH0Aw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黎明
编辑 | 魏佳
 
现在应该是特斯拉入华以来,在中国最难受的一段时间。
 
有这样几件事情:4月中旬,上海车展,女车主因“刹车失灵”维权;5月初,广州地下停车场,一辆特斯拉“突然加速”,撞上水泥柱导致乘客死亡;5月中旬,浙江一特斯拉连续撞倒两名交警,其中1人殉职。
 
这都是因为车辆质量或驾驶员操控问题,而导致的事故。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还有这么几个事件:女车主大闹车展后,特斯拉强硬回击,但随后央媒点名批评,特斯拉服软配合;5月上旬国家网信办出台政策,汽车数据未经允许禁止传至境外,特斯拉表示支持;乘联会公布特斯拉4月在华销量,环比暴跌67%,让海内外的分析师瞠目结舌。
 
这些事件之间,多多少少有一些关联。最核心的问题是,特斯拉在中国,到底怎么了?
 
路透社在5月11日出了一个报道称,由于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特斯拉已经暂停在上海买地扩建工厂,并且暂时搁置将上海工厂作为全球出口中心的计划。这加剧了外界对特斯拉中国处境的担忧,有一些声音开始出现:特斯拉要撤离中国了吗?
 
真实的情况,或许并非这么简单。
 
中国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在2020年为其贡献了超过1/4的销量、超过1/5的营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每个季度有大约三四万辆产自中国上海的特斯拉,装船出口至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在那些地方,特斯拉还没有自己已投产的工厂,非常依赖上海的产能。
 
特斯拉的销量真正爆发,包括股价开始暴涨,其实是从2019年开始的,那正是特斯拉国产Model 3开始大规模交付的时间。上海的产能、中国的市场,为特斯拉的雄图霸业添砖加瓦。
 
走到现在这一步,即便是被央媒批评、被政策监管、被舆论按在地上摩擦,特斯拉依然表达出支持和配合的态度。因为,至少在现在,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神奇的四月暴跌
特斯拉4月份在中国的销量出来后,让海内外的分析师大跌眼镜。
 
根据乘联会数据,4月特斯拉中国的批发销量为25845辆,很多人拿着这个数据跟3月的35478辆做对比,得出特斯拉4月中国销量环比下跌27%的结论。
 
但其实这个计算方法是错误的。真实的下跌幅度,是67%。
 
深燃向乘联会询问确认了特斯拉中国销量的统计口径:今年4月以前,乘联会每个月公布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是零售数量,这个是不包含出口的,4月不仅公布了国内的零售销量,还公布了出口销量。
 
4月,特斯拉中国一共销售25845辆汽车,其中在国内销售只有11671辆(6264辆Model 3、5407辆Model Y),剩下的14174辆是在上海装船出口了的。3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是35478辆。
 
国内销售11671辆的数据,跟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的数据基本吻合。后者数据显示,中国产特斯拉4月份上牌量为11949辆,3月为34714辆。
 
所以,4月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相比3月下跌了67%,Model 3和Model Y分别下跌了75%和47%,可以用暴跌来形容了。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特斯拉过去一年中国销量 数据来源 / 乘联会
 
而在另一方面,按单款车型销量来看,4月,宏光MINI的销量为26592,是Model 3的4.2倍,比亚迪汉也销售了5746辆,已经非常逼近Model 3,超过了Model Y,理想ONE销售5539辆,超过Model Y。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新造车中国4月销量排名 数据来源 / 乘联会
 
4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特斯拉中国的销量下滑如此严重?
 
很多人会认为是上海车展维权风波的影响。但上海车展4月19日才开始,风波进入高潮是在4月底,对订单和交付的影响,其实要到五六月才会显现。4月很多车主下单了还要排队等提车,订单还没消化完,影响不会这么快。
 
也就是说,4月特斯拉的订单并不缺,那缺的是产能吗?
 
乘联会回复深燃称,特斯拉4月份销量和3月份销量相差较大的原因,是因为季度末和季度初的差异大,另外特斯拉4月改造产线。第一财经也报道称,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生产线在4月曾停产两周以升级产线设备,销量也因此而产生波动。
 
但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主力车型是Model 3,Model Y还没起量,4月销量下滑最多的也并非Model Y。
 
无论如何,特斯拉4月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的确是差强人意。
 
但特斯拉中国的出口却并没有放松。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国产特斯拉,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出口的。4月有14174辆国产特斯拉出口至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甚至超过了在中国本土市场的销量,创下特斯拉中国出口纪录。
 
按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说法,特斯拉一个季度至少出口三四万辆,一年的规模在10万辆以上。
 
久谦咨询合伙人杨力对深燃表示,特斯拉4月的出口数量是真实的。久谦做了数据追踪发现,特斯拉上海4月的生产量和3月比未明显下降,而4月的国内交付量下跌,是因为特斯拉选择把大部分车辆都交付到海外去了。
 
“我们对特斯拉国内门店的走访也显示,特斯拉的国内交付时间会变长。”杨力说。
 
也就是说,在上海工厂产能受限的情况下,特斯拉将更多的产能分给了海外市场,以保证出口的稳定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中国对特斯拉有多重要?
很多人低估了中国对特斯拉的重要性。
 
庞大的市场需求自不用说。特斯拉的产品在全球销售,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它在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早在2016年,特斯拉一年的总收入是70亿美元,中国就贡献了11亿美元,当时美国市场的收入也只有42亿美元。过去几年,特斯拉在中国的收入随着销量的增加而水涨船高。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赚走了67亿美元,在全球收入中的比重提升至21%,而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降至不足50%。在今年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国市场已经为特斯拉贡献了30亿美元收入,占到全球收入的29%。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特斯拉历年在中国的收入情况
 
相比之下,特斯拉很早就重点布局的欧洲市场——荷兰和挪威这两个国家,在特斯拉收入中的占比,一直就没超过10%,2019年之后,特斯拉干脆放弃在财报中单独披露它们的收入数据了。全球的重心,在不断向中国转移。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建成的工厂(不含在建)只有四个,分别是弗里蒙特工厂、内华达电池工厂、纽约州布法罗工厂,以及中国的上海超级工厂。前三个都是在美国,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一座超级工厂。
 
特斯拉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上海工厂现有年产能45万辆,约占特斯拉全球产能的42.86%。也就是说,特斯拉全球产能的半条命,都在中国
 
上海市政府曾是特斯拉的有力支持者,为它在中国建厂一路开绿灯。为了上海工厂的落地,在“一城不二厂”的政策规制下,当初已经开始在上海启动工厂建设的蔚来汽车,不得不放弃上海而远走合肥。特斯拉上海工厂,也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无需成立合资企业的外国乘用车工厂。
 
这座工厂从正式开建到试生产,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比特斯拉原本预计的时间提前了大约14个月,马斯克用“震惊”来形容他在中国看到的一切。
 
去年3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特斯拉上海工厂是最早一批恢复生产的工厂,当时其美国工厂不得不大面积停工,如果不是上海工厂给力,特斯拉不可能完成2020年50万辆的生产计划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特斯拉各季度产量和销量
 
或许大部分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让马斯克震惊的中国速度。但当我们把视线放到其他国家,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
 
2019年11月,特斯拉宣布将在德国柏林建设首家欧洲工厂,并计划在2021年7月1日前启动生产。跟在中国的突飞猛进截然不同,柏林工厂因冗长的审批程序,而屡屡停滞。
 
比如去年12月,德国一家法院要求特斯拉暂停对其拟建工厂所在地的森林清理工程,理由竟是,当地环保组织担心,森林砍伐将危害地下冬眠的滑蛇和蜥蜴。
 
另外,特斯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水资源保护区域的技术规定,还要遵守当地的噪声防护要求,这些都需要各种临时许可。特斯拉还因为报废电池回收问题,被德国当地政府罚款1200万欧元。
 
这些因素都在拖慢特斯拉柏林工厂的投产速度。如今,距离其计划的投产时间已不足40天。如果柏林工厂延期,那特斯拉将不得不继续依赖上海工厂的产能。
 
除了需求和产能,特斯拉还需要中国庞大的车主行车数据。按照马斯克的构想,未来特斯拉一定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而这需要建立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之上。所以特斯拉选择了以摄像头为核心的视觉路线。这需要汽车不断收集行车数据,再利用算法来进行机器学习。
 
如果没有中国的数据,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就少了一块拼图。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夹缝中的特斯拉
2021年以前,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顺利,特斯拉的全球战略得以快速推进——美国工厂牢牢镇守美国本土大本营;上海工厂作为其海外扩张的成功样本,在攻占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高地的同时,也向其他海外市场试探;德国工厂已经开工建设,为将来占领欧洲做准备。
 
但是2021年,从上海车展开始,特斯拉与中国消费者,以及相关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越来越多的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出来,甚至被放大,特斯拉频频被骂上热搜,仿佛成了全民公敌。这还只是表象。监管的收紧,则让特斯拉的中国处境变得微妙起来。
 
3月,有消息称国内某些区域性监管机构提出,特斯拉汽车不得停放于敏感区域之内,以防车载摄像头收集数据。4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一项草案,提出网联汽车通过摄像头、雷达采集的道路、建筑、地形、交通等数据均不得出境。然后就是5月,国家网信办出台政策,汽车数据未经允许禁止传至境外。
 
如何监管特斯拉,已经在监管层的工作中排上了日程。当然,这对于特斯拉和监管双方都是难题。
 
跟面向车主的极端傲慢截然不同,对于监管要求,特斯拉非常服帖,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并称将在2021年于国内建成数据平台,以供车主查询车辆行驶数据。
 
中国市场过于重要,特斯拉不得不服软,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关键的节点。
 
现阶段,特斯拉不仅离不开中国市场,也离不开中国的上海工厂。
 
来源 / Unsplash
在欧洲,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缓过神来,推出电动车型大力抢占市场。但特斯拉在欧洲没有已经投产的工厂,导致其市场份额下滑。
 
有海外分析师表示,2020年,特斯拉在18个西欧国家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1%。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在27个欧盟国家中,特斯拉的销量下降了12%,其在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份额为13.4%,落后于雷诺-日产联盟(18.6%)和大众集团(23.9%)
 
欧洲市场对于特斯拉的全球战略非常重要。过去,特斯拉在欧洲依赖美国工厂供货,现在又靠上海工厂“输血”,以维持其在欧洲的汽车供应。
 
去年10月,特斯拉中国宣布启动整车出口业务,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在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装船,销往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瑞士、瑞典等10余个欧洲国家,首批的数量大约是7000辆。那个月,特斯拉只给中国本土市场留了12143辆。
 
按照乘联会的说法,从那个时候开始,每个月特斯拉中国大约有一万多辆国产Model 3出口。特斯拉在财报中承认:“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汽车出口的增加,有效缓解了我们的交货压力。”
 
既要打中国市场,又要打欧洲市场,但当前的产能却是有限而稀缺的,所以在柏林工厂正式投产以前,如何分配上海工厂的产能,就成了一道留给特斯拉的选择题
 
杨力认为,4月维权事件会对特斯拉销量有影响。
 
根据久谦咨询去年下半年对国内1800个消费者做的访谈,电动车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的门槛条件,安全焦虑仅次于里程焦虑。
 
特斯拉过去的优势是安全性和技术,是行业的定义者,给消费者的普遍印象是特斯拉的技术很好、安全可靠,在消费者心智中高于其他品牌。
 
但维权事件以来,和特斯拉相关的所有的安全事件都被媒体深挖,破坏了特斯拉过往的安全认知优势。
 
同时特斯拉消费者和其他国产品牌相比,主要客群都比较年轻,受舆论影响较大,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维权事件的信息会被消费者充分感知。
 
空头也再一次盯上了特斯拉。电影《大空头》原型、因做空次贷而一战成名的Michael Burry,在5月17日提交的监管文件中披露,截至一季度末,“大空头”共持有80万股特斯拉的看跌期权,价值超过5亿美元。
 
从4月初至今,特斯拉的股价跌去了13%,相比年初最高点跌去了36%。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不要神化马斯克,不要妖魔化特斯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斯拉在中国遭遇了难题。而马斯克过去的硅谷“钢铁侠”人设,也因为炒币而逐渐崩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斯克在中国是带着光环的。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譬如高学历精英、科技极客、连续创业者,他造电动车,射火箭、探索外太空。
 
另外,他又不像很多企业家那样严肃死板。他在推特上很活跃,经常语出惊人,脑洞很大,他还通过吃四川火锅、天津煎饼果子、老北京西四包子等中国传统美食来亲近中国消费者。
 
这让他拥有一大批粉丝。随着去年特斯拉销量爆发,股价暴涨,马斯克的形象进一步被神化。
 
但自从马斯克开始公开炒币,他的形象就开始崩塌了。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来源 / 视觉中国
先是马斯克在推特上频繁鼓吹比特币,一季度,特斯拉通过交易比特币,赚了1亿美元。而在比特币价格逼近6万美元/枚的高点,并且上涨乏力时,马斯克突然转变立场,宣布特斯拉暂停使用比特币来支付购车费用,理由竟是比特币挖矿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随后比特币价格暴跌。
 
另外还有狗狗币。这样一款被币圈很多人视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垃圾币”,在马斯克上蹿下跳的“带货”下,吸引大量散户参与炒作,在今年5个月的时间里,价格暴涨130倍。
 
5月下旬虚拟币价格普遍暴跌,几十万人爆仓,其中大部分是后来追高买入的散户。虚拟币价格被打回原形,被神化的马斯克也现出原形。
 
在中国市场,傲慢惯了的特斯拉,当出现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叠加大国之间微妙的博弈关系,再加上马斯克割韭菜的人设反转,因此招致骂声一片,“让特斯拉滚出中国”的声音也多了起来。一些普通的交通事故,也在舆论的添油加醋下,被升格甚至妖魔化。
 
但其实,马斯克还是那个马斯克,特斯拉也还是那个特斯拉。商人马斯克,自有他狡猾贪婪的一面,电动车先驱特斯拉,也自有它的先进之处。至少现在,从产品力来看,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还是最领先的智能电动车,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依然有大量消费者排队购买。
 
所以,不要神化马斯克,特斯拉也不应该被妖魔化。无论特斯拉的股价如何涨跌,销量如何变化,以及它现在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市场都会用脚投票。而在当下,特斯拉还离不开中国,它所面临的难题或许才刚刚开始。

 

*题图来源于Unsplash。
特斯拉离不开中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ZB-fN6-kgje5G7MBnjXoQ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首发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一起逆袭

公众号ID:iamhtd

第一部分: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

第二部分:这句话一出来,基本可以判定一个企业的死刑;

第三部分:从疫情下的裸奔到火星移民计划,揭开马斯克的心态;

第四部分:在美国可以左右政府的马斯克还没有搞懂新的规则;

第五部分:耐克销量暴跌,中国消费者终于教会了耐克做狗;

第六部分:中国企业需要好的对手,但特斯拉并不具备这个资格;

很多朋友让我聊下特斯拉,我表示很尴尬
就在5个月前,我对特斯拉寄予厚望,2021第一篇文章就谈的是特斯拉降价和对电动汽车未来的影响;
我曾自认为基于严密逻辑,对未来的预测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像3月就断言美国在疫情下会选择裸奔。
 
结果这次被特斯拉啪啪打脸,按在地上摩擦。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当时看好特斯拉是基于几点:
 
首先,我认为引入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的布局上非常合理,因为给予特斯拉优惠政策的同时,明确要求在未来特斯拉的所有配件实现100%的国产化
就像我们几十年前沿海城市的来料加工、三来一补,逐步实现供应链的国产化,最终形成了无比完整的产业链条。
 
特斯拉降价就是提升规模,规模越大,供应链越便宜,产品更多的人能用得起;
这将刺激整体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国产供应链的完善,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继续带来规模优势,强化技术与研发优势,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还有就是我们的能源问题,电动汽车上了规模,将是降低整体油耗,向新能源发展的最佳契机,从侧翼解决油气资源不足的大问题;
 
最后是因为在2017年开始一些企业疯狂输出PPT,在PPT上花的心思远远比造车要多得多的问题,特斯拉将成为一只鲶鱼,逼迫这些企业务实发展,安心造车。
 
这稿子当时阅读量很高,我认为逻辑严密。
没想到从3月份开始,脸就被打肿了。
 
特斯拉事故频发,而集中的矛盾点在4月份,上海车展会上女车主穿刹车失灵的T恤维权,结果被安保人员给拖了出去。
事后特斯拉拒不道歉,态度极其恶劣,一直到4月20日事情已经实在兜不住了,才勉强在微博上进行了回应,向车主道歉,并称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事故不断,仅仅在最近:
苏州特斯拉冲进包子铺,导致3人受伤;
广州特斯拉停车场突然加速,撞上水泥柱;
韶关特斯拉追尾货车,警方通报驾驶人当场死亡;
…..
 
此事爆发之后,虽然有很多人进行了深扒,认为有「蛛丝马迹」,「背后不寻常」,但特斯拉对行车安全这一最基本的要求的重视程度不够,显然是无法洗白
 
因为特斯拉的副总裁说的话,证明无论什么事故发生在特斯拉都很正常。
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
 
这句话可以判一个企业的死刑。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我对汽车行业了解有限,但对汽车导航市场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在最初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汽车导航屏很多的最新科技,如大尺寸、智能互动,都是后装,简单点说就是车主买车后到4S店或者到汽车配件店去安装。
而汽车在出厂时候的自带导航屏也就是原装屏,一般都落后于当前市场技术的发展。
2015年的时候,往往汽车的后装市场都推出10.1寸的了,汽车出厂的前装屏还是6-8寸的,很多车主都在汽车后装市场自己出钱换屏。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重要原因是所有的汽车的第一诉求是安全性,如果没有安全性,这个汽车做的再炫酷,价格再便宜、速度再快,那都没有用,这个汽车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是定时炸弹
就和飞机一样,飞机的事故率是万分之零点零二,如果某个航空公司推出的飞机即使速度再快,价格再便宜,可事故率是千分之一,这个公司也得关门。
 
而汽车的原装导航屏必须经过原车厂堪称严苛的检测与质量认证,几乎要保证100%的安全无事故,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一个元器件的确定。
这3年时间,技术已经快速发展,所以,在原车厂认证8寸屏的时候,市场上可能都广泛推出17寸屏了。
但是,所有的车厂必须要经历这个漫长的认证过程,其中过程最复杂的,就是安全性认证,因为做汽车,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没有安全,其它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但特斯拉的副总裁已经背离了这一行业准则。
 

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

什么意思,就是说为了追求研发的速度,技术的更迭,我们可以牺牲一部分其它的属性
 
我最早做通讯行业,这种说法普遍存在。
为了让音质更好,我可能牺牲手机运行速度;
为了让手机手感更好,我不再追求蓝牙搜索的敏感性;
 
但是,这一手法在某些程度上并不是不可取,消费者牺牲某部分的体验,换另外一个更好的功能。
最多出了小概率质量问题做售后服务换一部手机。
但是所有的产品,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安全性和质量,这个一旦牺牲,就是要了卿命了。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做牛肉干的说我的牛肉特别美味,价格也便宜,就是牛肉的质量没有认证,为了让消费者更快的尝试最新口味,我们也要追求速度,我们等不及了,先将产品上市。
因为: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
听了这句话,这玩意谁还敢买?
特斯拉的副总裁很奔放,不仅这样做了,居然还敢这样说。
 
言外之意,即使有刹车失灵,这是新产品发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
而消费者的安全性就是代价。
亲,这可不是手机,最多信号不好耽误你工作,你暴跳如雷,到手机店去换一个。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我曾经希望特斯拉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鲶鱼。
现在看来,特斯拉不是鲶鱼,而是在砸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招牌。
每一次事故,都会「劝退」一批想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
 
特斯拉不是这次不愿意认错,是4月20日前几乎没在中国市场认过错。
这个态度,很好的传承了特斯拉副总裁所说的「绝不妥协」
总是甩锅他人,反正自己没问题。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输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我对特斯拉的认知出现严重偏差,土豆也在深刻反思,为什么?
我只看了逻辑、科技、经济、数学,但是我忽视了企业背后的人、文化、传承
 
一个企业的文化最大范围的是老板文化的传承,老板是这个企业文化的奠定者,特斯拉的态度,其实就是马斯克的态度;
 
马斯克的几件事情,其实就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心态。
 
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特朗普被疫情打晕了头,曾经在一段时间之内,特朗普在封城还是复工复产之间来回横跳,而影响特朗普决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的资本家。
美国的资本家坚决要求复工复产,而马斯克可以说就是美国「裸奔派」的带头大哥。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所以在去年美国疫情最严重期间,加州曾经宣布了居家隔离管制措施,但是道路上来回穿梭的工人,成为了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马斯克的强烈要求下,加州为特斯拉大开绿灯,可以不受疫情管制措施继续工作。
 
马斯克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时正是特斯拉集中交付Model 3的高峰期,对于推高股价具有重要意义,停产意味着特斯拉无法回笼交付资金,或将再次遭遇困境。
 
所以,马斯克却连续多次在推特上公开表示:
对新冠病毒感到恐慌是愚蠢的!
新冠的死亡率被夸大了!
恐慌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新冠本身!
 
作为特朗普的亲密战友,马斯克的这些言论基本上和后续特朗普推特上的话如出一辙!
而且从特斯拉甩锅的态度,马斯克确实是特朗普的亲兄弟。
消费者的错!
供应商的错!
电厂的错!
不怨我!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从去年5月到12月,特斯拉硅谷工厂总计有超过450名工人感染新冠,而当地政府还试图隐瞒这些疫情!
对于马斯克来说,450名工人感染新冠,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特斯拉能赚到钱。
 
感染新冠的工人乃至死去,这是特斯拉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
 
另外我要聊的一件事情,是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
 
马斯克在10年前对媒体透露、他的庞大科技计划将帮助至少两万人移民火星并在火星建社区。
而最终的长远目标是把人类从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并保证这一过程足够安全、价格低廉。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马斯克说: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万美元左右,就可以开创一个大市场。预计地球上1万至2万人愿意移民外星球,人们不用节衣缩食在地球上买房,攒下的钱可以用于移居太空。
他当时定的票价是50万美元。
 
马斯克点燃了无数人的探索和科技梦想,「火星一号」计划自在全球发起报名以来,有自全球上百个国家的8万多名志愿者申请,自中国的申请人有1万多名。
 
好吧,我曾经说过  这就是美国人天下无敌的传统技能,你不服不行。
 
贾某亭的PPT美轮美奂,用造车概念圈钱,我们惊为天人。
可是贾某亭仅仅在第6层,马斯克已经到了第18层,我们都在第1层….
 
「火星一号」仅仅报名费就收了数百万美元,但是,现在这个计划已经被证实是结结实实的骗局,无数申请者希望退回申请费用,但曾承诺将人类送上火星的MarsOneVentures公司现已破产,这个事情和马斯克没关系了。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道歉?依然是不存在的。
骗到了,就是我的本事!
 
不仅如此,马斯克这两年依然表示,他有信心让前往火星的成本有朝一日下降到不到50万美元,甚至可能低于10万美元。
他还继续吹:虽然最终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行者的数量,但搬到火星的成本将足够低,发达经济体的大多数人可以出售他们在地球上的房子,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搬到火星去。
 
很多媒体说马斯克骗人,可人家根本不当一回事。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仅仅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看…..
我曾经希望,中国能有一个伟大的对手,就如同在外交场合,特朗普好歹说几句人话,显示出一个大国的水平,不要动辄你去问中国。
拜登别说这种在我有生之年,不会让中国超过美国这样的孩子话,呃,当然其实拜登说的是实话。
 
因为有优秀的对手,才能更快的成长。
而美国动辄用民粹洗脑,复兴计划一无是处,现在抹黑中国连照片都懒得PS了,整天空口白话,显然是一个低能的对手。
政委「金灿荣」曾经说了一句话,我深以为然:民粹是可以传染的
我们的对手太过于愚蠢,不利于我们成长。
 
如果美国有优秀的外交人员和我们进行辩论,对双方都是锻炼,现在可好,美国就会撒泼打滚,跳脚骂街,抹黑中国连证据都懒得找…..
本来是辩论会,生生被美国搞成了相声专场,动辄:我去你的吧。
你说怎么搞?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马斯克,也没有能力成为促进市场高速发展的鲶鱼。
 
马斯克自身的问题,是特斯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因为老板是一个企业最终文化的奠基人。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马斯克在美国,他想开工,美国政府就会同意他开工,因为
美国是一个资本导向性的社会,一切资本说了算。
再说了,对于加州政府和白宫来说,反正死了几十万人,多死几百个工人无所谓,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马斯克,显然还没有搞清楚,中国的规则是什么?
他所想付出的这个代价,也许在全球都没问题,但是,在中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最后,我想再聊下耐克。
「我从来不在头条说广告的事,但今天实在忍不住说一下,假期的时候很多人说你刚骂了耐克为什么你有阿迪的广告,拜托看清楚,商城里是拿阿迪做对比,说国产的鞋子甩阿迪几条街,这也算给他做广告?」
 
因为我在写稿子的时候长期有会有种「代入感」,4月份新疆棉事件,耐克一边在中国大肆收取智商税,一边侮辱中国消费者,而从网络上看到的耐克的新品出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此我着急上火,数次发文痛骂耐克。
 
因为对于耐克来说,有数次这样的先例,用恶名来炒作自己,通过恶性事件推高自己的股价和销售。
2016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球员卡佩尼克,抗议美国的种族歧视,在比赛场地响起美国国歌的时候直接单膝跪地。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这件事当时在美国非常轰动,被称为国歌示威事件。国家橄榄球联盟对卡佩尼克非常不满,直接解雇。
特朗普义愤填膺的狂吠道:应该解雇任何不尊重国歌的球员!
要知道这个时候特朗普刚上台,他认为这一举动就是在挑衅自己的权威。
 
卡佩尼克在此事件之后,所有的品牌都几乎和他解约了,没人敢用他,结果在2018年,耐克突然宣布:卡佩尼克将成为耐克30周年纪念广告的代言人之一!
 
美国网友满腔怒火,开始抵制耐克,甚至有焚烧耐克的场面在推特展示。
 
然而,因为成功的成为了争议性品牌,几天之后,耐克的在线销售数据不仅大涨31%,股票也随之上扬,突破了历史高点,市值暴涨60亿美金,全年年共增长了29%。
业绩方面,2018年Nike在美国运动鞋服行业Top10品牌中份额排名第一,达到18.3%,远超份额6%的另一巨头阿迪。
 
所以在新疆棉事件之后,包括耐克狗胆包天,有预谋的打出「凭本事放狠话」的广告语,我认为耐克是希望重新用几年前的套路狂赚一波。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但是,最新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尽管耐克有头铁的粉丝,但因为耐克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尊重,耐克在天猫的销售额暴跌,下滑了78%!
而阿迪下滑了59%!
 
那是整个市场下滑了吗?显然不是,李宁的销量暴涨800%!
 
中国消费者在不断团结壮大,这次终于众志成城,教会了耐克做狗。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通过这次的特斯拉事件与耐克事件,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外品牌不尊重消费者的事件依然偶尔发生,中国少部分消费者依然记吃不记打,但是显然,中国对国外品牌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自身权利的诉求在不断提升。
我们虽然不满,是因为我们的要求和目标,在不断的提升。
 
要知道,仅仅在20年前,在外企上班,还是非常荣耀和露脸的事情。
那个时候别说辱华事件,最广泛爆发的是韩国的很多企业还动不动把他们那一套拿到中国来,逼迫中国工人下跪,这样的新闻,在20年前屡见不鲜。
深度 | 啪啪啪!我被特斯拉疯狂打脸,追溯傲慢的根源!
 
但是现在,这些事情都已经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烟消云散,更多人选择中国的互联网高新企业也不愿意去原来垂涎三尺的四大所,更没有哪个一个外国企业敢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让中国工人下跪,否则工厂估计当天就给人掀翻了。
 
而这一次的耐克事件和特斯拉事件,希望是中国更进一步发展的插曲。
 
中国市场需要鲶鱼,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共同成长。
但首先这些外国企业要搞清楚,中国和美国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在他们想要高速发展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做「人」,当然,这里不包括耐克,耐克永远学不会。
 
中国企业需要强大的对手,但显然,目前特斯拉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2Kqy-epjHy4NkLXm0S3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