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高校招生人数及占比变化

父母自己当年的“高考记忆”,是阻碍理性教育选择的一个重大因素。所以我这个系列将完整细致得做一次20年间上海高考变化的数据分析,以便各位在审视当下上海教育格局的时候,脑中能理性锚定自己当年的经历。

前文回顾:

本地高校办学变化及分数排位变化

文章中数据来自以下书籍: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高校招生人数及占比变化

今天这篇,直接来讨论一个核心问题:各本地高校在上海招生数20年间的变化。

光比较裸招生数变化还欠缺统计对比意义,因此我在下表中还把20年前后的招生数除以该年上海高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得出比例,并将比例做了计算。

上图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高校招生人数及占比变化

和诸位读者的体感几乎一致。

招生数占比减少,是无论如何都让人心情不愉快。这背后有很多理由和政策限制,但是作为一个上海人来说,这让人很不舒服。

具体到各档,复交的S档中,两校本部招生占比都有微增,但是两校的医学院缩招很严重。

一医二医在合并前,上海生源的比例非常高。其中二医作为上海地方市属高校,合并前本地生源的比例更高。

两所医学院的合并故事,以及20年间缩招的具体专业细节,我们后面再提。

A档的同华财三所高校,是20年间招生下降幅度最大的。其中又尤以同济大学的减招为上海人所诟病。

上海高校中,复、交、同、华、财、外、东华、华理八所为部属高校。部属高校由教育部出资,属于全国人民。上海仅对就读这八所学校的上海生源按人头给予财政支持。

既然属于全国人民,那么不能在招生环节对所在地太过倾斜,是一个合理的政策。从本文分析的起点2001年前后,教育部就在力推降低部属高校所在地生源比例。

这项工作在全国各地做得“有好有坏”。比如浙大、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哈工大等,本地生源占比至今任有50%左右。

而上海的985高校比例都在20%以下。本段的主角同济大学,这个比例为最低:10%。

而教育部的要求,是降到30%以内。

这里引用2007年时任同济大学校长裴刚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的一段原话:“同济是全国的同济,我们当然希望多在外地招生。其实为上海服务并不是简单地在上海多招生,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可以留在上海为上海服务。上海市以外的生源越来越多,这样也可以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精神,聚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我的读者里面也有当年收益于此而来到上海,成为上海人,以上海为家,为傲。

因此这是一段绝对正确的话语。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这段话,脑中所有的理智和经济学都会被抛到一边,只想揍这个人,和采访他的记者。

同华财各自的具体专业缩招情况我们到本系列后续文章再讲。

B档六所高校(上外、华理、海医、华政、上大、东华中)整体招生占比下降幅度小了很多。

上外和华理一直安安静静承接着上海冲击本地985级别高校未果的文科和理科生。两所学校20年间招生占比几乎没有减少。

上面最后这句,字打完我眼眶有点湿润。

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优等生,背后实际上是在获得上海政府更多的支持的。希望的确如此。

海医伴随着2017年从二军大改名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开始招收非军籍生。军籍生从入学开始就是军人,免学费,毕业后服从分配(略有一点点双向选择的余地,长海长征东方肝胆)。

非军籍生自费就读,毕业后自谋出路。深化军改的一个产物是军队文职人员这个新类别(聘用制合同工,面向社会招生)。部队院校的非军籍生毕业时有较高可能成功应聘军队文职人员。

上面这两段话对应到普通医学院,就是在说你从医学院毕业,要拿三甲医院的编制几乎不可能。但是没编制合同工先干起来,那是可以的,职业生涯其实也挺稳定。

所以加上非军籍生,海军医大成为了20年间招生比例扩大最多的一所本地高校。这当然也和二军大当年招生人数实在太少有关。

华东政法大学是B档里占比增长幅度最高的院校。G大看了下20年间这所学校的各专业招生占比,前后一致,都以法学为绝大头,并没有盲目扩展到其他专业。

所以各位以后在看到类似华政就业率不好的时候,还请多给理解和支持。

上海大学。

上大啊上大,你让我从哪里开始说。

如果部属高校因为国家政策限制而减少本地生源是一件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情,

上海大学作为市属高校,100%由上海财政支持,由上海纳税人掏钱养的高校,上海教育的长子,浓眉大眼的,也能背叛革命的吗?

上海2021年本地生源的占比大概是40%。这个比例甚至低于部属高校浙江大学在浙江的招生比例,也低于部属高校中山大学在广东的招生比例。

在完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做出这个选择,我只能理解成这是上大的主动选择:上海的生源,已经无法支撑上海大学世界级高校的梦想了。

减少上海招生数量,一方面可以用来招收外地生源。上海大学会这么做,那就说明外地生源的确优于上海生源。

同时本地招生占比减少后,本地的分数也上去了,一箭双雕。

但是上大咱们能再讨论下这事么?八大中位数才能进上大,你确定八大中下的孩子你都看不上了么?

本档还有一所部属高校东华大学。他在上海的大幅减招,可能是长期被上海考生和家长冷落的结果。

C、D两档的高校招生占比基本上都是上升的。这使得上面这22所高校加总的招生人数占比在20年间几乎没有变化。

然而C、D两档的扩招,无法掩盖S、A、B三档的减招。

这很不好,很不好。

今天的细致数据整理,还让G大发现C档里面的上海理工也缩招的厉害。我们回头一起分析下这所学校的专业情况。

聊以慰藉的,是2001年以来上海新增的高校,让上海的本科率相比20年前翻倍有余。

文章末尾,我把新学校一起算进来,出一版2021年全部上海本科高校的招生数和占比: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高校招生人数及占比变化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zlNbK84Kezp3QBEL4qp6g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G大在做咨询和日常与读者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父母自己当年的“高考记忆”,是阻碍他们做出理性教育选择的一个重大因素。

我的长期读者经过我的不断沟通,现在至少知道上海大学很难考。然而这种浅层认知,一到制定教育策略时,就又会被各种“高考记忆”所干扰。

所以我一直想完整细致得做一次20年间上海高考变化的数据分析,以便各位在审视当下上海教育格局的时候,脑中能理性锚定自己当年的经历。

我在2年前曾经写过一篇《现在上海考大学比我们小时候难很多这种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引起了很多共鸣。文中的一些数据表格至今仍在多处被引用。

那篇文章今天看起来略显粗糙。所以G大打算细致做一遍数据梳理和分析,重新写一遍这个话题。

带着上述想法,我一头扎进了故纸堆。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这会是一个系列文章。本文作为开篇,先把20年间上海本地高校的一些变迁描述清楚。

截止2021年,上海招收文化生的本科层次高校共计43所。这个数字在20年前是22。

要厘清这20年间上海高考的变化,我们要先从上述这翻倍的院校数量讲起。

在2021年招生的43所高校中,有18所在20年前就存在,且未改过校名: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其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2001年是第一次以这个名称招收本科生。在此之前,该校的名称是上海医科大学。

音、体、戏三所高校虽然列在上表中,但他们在2001年不招收文化生,仅招收相应的艺术、体育生。

二工大在2001年时为专科办学层次高校。

43所中有8所本科层次的高校在20年间更改了校名: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二医大是2005年“合并”入交大的。

一医、二医各自合并入复旦和交大以后,目前都保留了相对独立的财政、办学、招生。这里面的八卦和曲折,我们在本系列后续文章中一并讲解。

二军医大于2017年随着深化国防改革而更名为海医大。

其余六所都是从学院升级成大学。

下面这类的9所高校,在2001年为专科级别高校,后在20年间升级成本科级别的院校: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和2001年相比,目前上海高考本科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在本系列后续文章会给出具体数字。

对本科率提升贡献最大的,是上面这个类别的高校。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个类别里的高校很陌生,完全在认知边界以外。这很正常。

最后一类,是20年前根本不存在,完全新设立的本科高校: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上科大和上纽大是两所新贵,目前已经跻身上海头部高校的行列。

天华和贤达,是目前上海本地仅存的两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是指民间资本和公办高校联合,依托公办高校的名称和办学资源,所建立的民办高校。

在过去的20年间上海曾经兴办过5所独立学院。除了上述两所以外,表中的视觉艺术学院,曾名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该校现在已经完成改制,成为完全民办高校。

另外还有两所已经停办的独立院校: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以及同济大学同科学院。其中前者在南汇的校址已经成为遗址探险的热门目的地。

据各种线索显示,目前尚存的两所独立院校,也将很快完成转制并改名。

上图中还有两所定位在职业本科的高校:中侨和立达。职业本科教育也是我们这个系列后续会重点展开的一个知识点。

最后一所是意欲仿照美国文理学院定位成高端精英小班化的兴伟学院。

20年间上海的本科高校浮浮沉沉。作为考生用高考分数投票投出来的录取分数线,也因此产生了部分变化。

下图我们先直接对比22所2001年和2021年都在本科文化生批次招生的高校,感受下他们的录取分数线变化: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具体的分析和八卦在系列后续文章中再展开。本文仅停留在让各位看看热闹,并和自己的观感做个比较的层面。

最后放一张带2021年全部本科高校的对比图:

上海高考20年间变迁:本地本科高校办学及分数线排位变化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UOx-KKYIeERR-kOIM5Orw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这两年的新大学生,恐怕时常怀疑自己读的不是大学,而是高四。

不仅因为延续了上网课、和同学做网友的“封闭”生活,很多人还要为大一升大二的一场重要考试拼上命。

这场考试,关系到了在专业分流时能否选上心仪的专业。

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越来越多高校进行大类招生。有些大类下的细分专业繁多,专业分流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吃粥还是吃肉”。

面对专业分流考试成则“计算机”,败则“土木工程”的压力,大一新生怎么能不再“卷”一年?

大类招生,成为主流

大类招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这个概念和“平行志愿”一样都是报志愿的必备常识。

如果你是大学新生,报考的是大类专业,则意味着你进入大学时要先接受通识教育,在完成一到两年的学习后,才能分流到专业大类下的具体专业。

大类招生的提法其实历史并不短,早在 1978 年,教育部就提出“专业划分不宜过窄”的指导意见 [1]。

但直到 2001 年,北大启动“元培计划”,成为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先行者,开启了中国高校大类招生的潮流 [2]。另一所 Top 2 ——清华大学在 2017 年宣布“打破院系壁垒,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 [2][3]。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者的研究统计,2014 年,“211”“985”高校开展大类招生的比例为 64.6% 和 74.4%,到了 2020 年,“双一流”高校已经有 85.8% 实行大类招生。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有的高考生可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报考理工类院校时,面对大类招生一头雾水,而自己的同学报考政法类大学,则可以直接选择专业。

相比其他院校类别,开展大类招生的理工类院校确实更多,并且大类下的细分专业数量也要名列前茅。

我们从 134 所“双一流”高校中分层随机抽取 29 所作为调查样本,分析它们 2022 年的招生计划可以发现,理工类院校专业大类下平均所含细分专业数量高达 5.4 个,综合类院校次之,平均每个大类下有 4.1 个细分专业。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统招批次将整合原来 31 个学院的 70 多个专业方向,在航空航天、信息、理科和文科四个领域下分设 12 个大类试验班进行招生,每个大类含 7-29 个细分方向 [4][5]。

其中的工科试验班类,培养方向既有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学工程等。

而样本中的艺术类、政法类高校,则因为专业总量较少、专业设置较专、专业间区分度较大而未开展大类招生。

例如中央音乐学院 2022 年有作曲、指挥等 50 个专业招生,就均未设置大类。

不过总体而言,对着一个个不明所以的细分专业名称填报高考志愿的场景或许一去不复返,现在考生需要看的选项大大减缩,但这个改变实际上并没有让择校择专业变得更轻松。

跨界打包,玩的就是心跳

很多人的认知中,放在一起大类招生的专业“血缘”关系应当比较紧密。比如“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都放在“新闻传播学类”下招生。

但也有些专业,被认为是跨界打包。

比如,当下不少高校开设的“试验班”,就有几个学院、甚至几个学科门类的专业被一起打包招生的现象。

我们统计的 29 所样本高校中,有 5 所理工和综合类院校开设了“工科试验班”,共有 98 个不同的细分专业被塞入其中,最多的情况下有 21 个专业被同时打包。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这种包罗万象的“试验班”大类,可能会为一部分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机会,但也会让部分学生和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甚至还会滑向未曾想过的道路。

《南方周末》曾报道,一名志愿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因 0.1 分之差被调剂到了信息管理这个传统工科专业 [6],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所需能力上有着天壤之别。

被打包进同一个大类的专业可能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甚至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

历史类中可能掺入属于管理学的“旅游管理”,社会学类中可能出现历史学下属专业“考古学”。

经济学类可能和一众管理学专业纠缠不清,“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科学与技术”的管理学、农学专业常常一起出现在本是理学大类下的“地球科学类”。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这样的跨界搭配,在学校眼中,可能是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步棋,但无奈不同专业在市场上的吃香度确有差异 [7]。

在一些考生眼中,这样跨界未免有“冷热搭配,捆绑销售”之嫌 [7]。

尤其是像毕业后收入较高的“计算机类”专业 [8],自然成了众多专业“攀关系”的头号目标。

在我们的统计中,有 28 个属于其他一级学科的细分专业和“计算机类(0809)”一起大类招生过。

其中不仅有学科谱系近、市场热度相当的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也有多年被评为冷门专业的“生化环材”;不仅有工科、理科专业,甚至有经济统计学、电子商务这些经管类专业。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当打包的专业差距过大的时候,考生们就会用脚投票,选择“快逃”。

毕竟,考生和家长也门儿清,随着大类招生变得越来越常见,在这种模式下,还需要看下限,以此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2021 年,中山大学将计算机类专业和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一起招生 [9],前者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能达到 6700 – 7200 元,而后者则不足 6000 元 [8],两者的从业前景和在大家眼中的地位也有一定差距。

于是中山大学当年在不少省份出现“断档招生”的惨案,在甘肃、贵州的理科录取最低分都比 2020 年低了 100 来分 [10],于是 2022 年只好放弃大类招生 [11]。

专业分流,又一次“高考”

大类招生带来的影响是,决定命运的抉择并不是消失了,而只是延后了,从高考延后到了专业分流,所以专业分流考核自然成了又一次“高考”。

虽然大多数的学校专业分流的原则都写着“志愿优先”,但参加这场比赛的学生都知道,真正重要的是后半句“综合成绩确定”。

大类招生中的热门专业往往名额有限,学生们往往为此拼得头破血流,发生“要求四千字的课程作业写到两万字”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12]。

如果专业分流还要看“综合素质”,那学生恐怕还要“卷”志愿服务、“卷”学工、“卷”文体。

社交媒体上不乏对专业分流的讨论,最常见的还是对分流专业的深造、求职前景的问询,以及对分流考核方式的关心。

能不能找到好工作、排名要多前才能够如愿以偿等现实问题,缠绕着这群刚刚迈入象牙塔的学生,让他们感到纠结、迷茫。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除此以外,他们还需要处理好高压竞争下的情绪和生活问题,如何与越演越烈的内卷作斗争、如何处理专业分流前后不同的人际关系,都成了这群大一新生要面对的难题。

为了更顺利地进入前景好或者自己心仪的专业,不少新生把大一上成了高四,学习生活的重心几乎全部面向刷出好绩点倾斜。

这可能能让学生不那么“放飞自我”,但高压竞争也把他们逼回应试状态,这和促进学生跨界性、探究性、兴趣性学习的高校人才培养目的背道而驰 [4]。

一项对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教师认为大类招生可以培养复合型及创新人才、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但实际上学生对这两点的认可度并不高。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一些老师也抱怨,第一年时间没用到专业教育上,学生到大二还是“半桶水”;学生也为繁杂的通识课业感到痛苦,认为很多知识分流后根本用不上。

推行通识教育最初的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但在“一箩筐”招生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分流考核下,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才能实现。

但眼下的情况是,在大类招生下,有的高考高分考生可能进不了心仪的专业,有的学生对分流结果不满意,但大类内转专业却受到了限制。

经历着大类培养的新生,不得不为第二年的去向发愁,为分流考试熬夜学到两点,仿佛自己还在高三。

撰文丨苏晚水 

数据丨乐乐 苏晚水 红泥 夏洛克的姐姐

设计丨Kwon Andy-Y 杨波浪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1984). 中国教育年鉴1947-198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谭颖芳 & 张悦. (2021). 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 教育发展研究(Z1),81-91.

[3] 魏梦佳 & 孙琪. (2017). 2017年北京高招三大亮点:大类招生、新设专业、综合选才. 新华社.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education.news.cn/2017-05/23/c_1121022999.htm.

[4] 北航招生. (2022). 向北航行,一路华章——聚焦2022年北航本科招生.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s://www.buaa.edu.cn/info/2067/13659.htm.

[5] 北航招生. (2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zs.buaa.edu.cn/bkzn/zszy.htm.

[6] 苏有鹏 & 严康. (2022). 进退大类招生,忐忑专业分流.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ZJ7KjxXzNp-ZcAOkSxxqIQ.

[7] 张盖伦. (2021). 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 科技日报.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images/2021-08/17/05/KJRB2021081705.pdf.

[8] 麦可思研究院. (2022). 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9] 中山大学. (2021). 中山大学2021年招生大类(含计划)及分流专业.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s://admission.sysu.edu.cn/zs01a/1390482.htm.

[10] 中山大学. (2022). 历年录取分数.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s://admission.sysu.edu.cn/zs01/zs01c/index.htm.

[11] 中山大学. (2022). 中山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s://admission.sysu.edu.cn/zs01/zs01b/1401229.htm.

[12] 魏诗言. (2022). 专业分流,愁坏985高校新生. Retrieved 21 August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oJKfPsQt7fBRkgmNqw3u3g.

大一变高四,专业分流卷哭大学生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eByljkLLWJlKc64gWlG4w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今天小编特别统计2022年211高校在上海地区招生人数不含艺术类、体育类、强基计划、特长生以及地方专项),同时,小编也统计了211高校2021年录取情况,以供同学及家长填报志愿参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2020年211高校招生概况

注:所有的985高校也是211高校,下表中的211高校一栏不含985高校人数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1、2022年211高校(含既是985又是211的高校)在上海共计招生7704人不含艺术类、体育类、强基计划、特长生以及地方专项),其中综评(2217人)、北大清华零志愿(53人),提前批(271人)、普通批(5163人)

2、2022年985高校在上海共计招生3431人不含艺术类、体育类、强基计划、特长生),其中综评(1701人)、北大清华零志愿(53人),提前批(180人)、普通批(1496人)

2022年211高校分批次招生人数汇总
注:
1、不含既是985又是211的高校,既是985又是211的高校具体情况见2022年985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
2、不含艺术类、体育类、特长生以及地方专项。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综合评价批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本科提前批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本科普通批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2022年211高校上海地区招生人数汇总!共计招生7704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8G8g11o6VzAMSrygWr2Aw

上海就业保卫战

作者 | 马宇平
编辑 | 陈卓

主播王宏舟在这个春天连着做了好几场直播。他不叫卖,不催单,不发红包,直播间里的“商品”只有人。

他是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过去3个月,这所大学的校长、院长、教授轮流进入直播间,向企业推荐自己的学生。每场直播,需要学校8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学院配合完成。
“今年的形势对我们的孩子的就业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王宏舟习惯用“我们的孩子”代替“我们的学生”。
一名上海高校的毕业生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4月初,辅导员为班上还没落实就业的同学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发布招聘信息。她所在的班级有29人,群里就有22人。
一场“就业保卫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上海张江镇的一个社区团购群,邻居忙着接龙购买生活用品,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辅导员“歪楼”问,有没有群友或所在的公司“团购”自己的学生,“专业有生物医学工程,食品和制药工程”。
“今年的就业工作,学校‘全员参与’,我们投入全部资源,帮助我们的学生就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江彪说。

上海就业保卫战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直播推介会。 受访者供图

  1
在毕业生就业这件事上,有些是能统计的,有些就很难数清。
比如,2022年,中国将有1076万名学生从高校毕业,比上一年增加167万。今年春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上海,有22.7万名高校毕业生,增量为近5年来最多。
但毕业生面临的压力很难被量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8级本科生郑雨暄在今年3月加入春季招聘的大潮。她曾是457万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在她毕业的这一年,考研的人数和毕业生的规模一样达到历史最高。
她考研没能幸运地“上岸”。而且,在前一年的秋天,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备考上,也因此错过了整个秋季校园招聘。
研究生入学考试一结束,她“紧急找了份实习”,“想更多地了解不同企业的工作情况、公司氛围”。大学里过往的实习经历帮郑雨暄明确了就业意向——企业要在上海,大型的快销企业、服装类和外资企业是她重点关注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3月开始,郑雨暄和同学们的实习由线下转到线上,学校逐渐进入封控状态。那时她们以为,就像过去两年里偶尔散发的疫情一样,很快会恢复正常。结果,他们一直从春天等到了夏天。
和她同时开始找工作的上海海洋大学学生陈梓雯中断了刚开始两天的实习,窝在宿舍里改简历。另一名毕业生则告诉记者,“快毕业了,还没来得及实习。”
陈梓雯记得,去年10月底,校园里的招聘现场刚刚搭建起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出现了疫情。学校疫情防控升级,大型的校园招聘会取消了。再后来,校园招聘的主阵地全部转移到线上。
陈梓雯在招聘类App上投过简历,参与过线上面试,拿到过录用通知。但她坦言,那些给出录用通知的企业规模不大,“他们写的是招专科生的”。
和陈梓雯同专业的学生,有的选择教育、国际关系或者新闻传播类专业考研,有的进企业做翻译。陈梓雯希望找到和自己校园经历、性格相符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公司要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她的手机收藏夹里躺着若干份关于在这里落户的攻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对人大代表关于驻临港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临港建议的回复,她想留在这座城市,成为“新上海人”。
郑雨暄投了二三十家企业,几乎都进了面试。坐在电脑前,打开摄像头,几场无领导小组讨论下来,应聘者的会议背景几乎能拼凑成高校寝室图展。用人单位的回复比她想象得慢,几乎都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
参加学校的直播推介会后,两家企业向陈梓雯发出面试邀请。一家公司采取了延缓录用的方式,提出等学校解封后,她可以到公司参观交流并参加最终面试。另一家对她的第二次线上面试刚刚结束,她需要继续等待结果。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有15.4%的应届毕业生已签约,46.7%的应届毕业生收到录用通知。上海海洋大学创业就业中心主任孙红刚说,“我们要去应对经济下行和毕业生人数增加带来的压力。”

上海就业保卫战

大学生在招聘企业展台前驻足。(资料图片)视觉中国供图
  2
今年,更多人参与到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中。校长书记们的“直播带人又带岗”是其中的一次尝试。
这种促就业形式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有关。今年3月起,教育部开展这项行动,要求每所学校校领导班子拜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100家。
“我们目前只能‘线上走访’。每场直播邀请五六家企业,同时推荐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实现了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现场连线,既拉近了和企业的关系,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孙红刚说,“没什么顾虑,学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只要为了学生好,我们都可以尝试去做。”
3月30日,是上海海洋大学的第一场“直播带人”。直播镜头前,王宏舟摘下口罩,作为这场直播的“主播”,他要向6家企业直接推荐20名毕业生。
一间会议室被改造成专门的直播间,校长、院长和教授们轮流做主播。每场直播前,老师还会兼任学生们的造型和化妆师。
最初的几场,学生能走进直播间,两人一组,站在“主播”右边。来招聘的企业和他们在腾讯会议里交流,整个推介过程通过学校视频号、抖音、B站向网友们直播。寝室闭环管理后,他们在宿舍和直播间连线。
王宏舟穿的西装不算正式,入场前,还被学校工作人员“挑剔”了一番。但因为疫情影响,上海海洋大学从今年3月初封控管理到现在,他和同事在学校住校两个月了。进校的时候正装都没来得及带,只有休闲西装。
按直播策划案上的要求,王宏舟的任务不少——根据学生数量设定好时间,严格执行,准时开播;对于用人单位反馈比较好的专业或者毕业生,可以多预留一点时间讲解,提高整场直播的转换率。除了解答疑问、互动,他还要“时刻根据直播间的现象和热闹程度进行自我状态调整”。
每场直播后,都会有专门的老师回看直播,复盘数据,写总结报告。
直播分院级和校级。后者的要求更严格,直播前,相关的通知会下发到各学院,学生根据招聘企业和相关岗位自愿报名,再经过学院选拔,学校就业创业辅导中心彩排后,可以在正式的直播中被校长或书记现场推介。其他同学也可以在直播后向用人单位投简历。
“学校第一阶段开展的直播推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会根据毕业生人群特点和就业意向,举办一系列专门的直播推介活动。比如面向临港自贸新片区,到中西部地区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专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专场等等。”王宏舟说。
一场直播会持续两个小时左右。在5月10日面向临港自贸新片区直播专场中,陈梓雯是得到王宏舟推荐的学生之一,她和其他参与面试的同学一直在直播间里。尽管只有发言时才会出现在屏幕中心,但她仍不敢乱动,全程保持微笑。
直播间里受邀参与的企业通常有5到8家,他们早早把用人需求提交给学校,获得现场介绍企业、面试学生的机会。
除了直接参与的企业,直播间里还有其他用人单位在观看。“他虽然没在现场表达,但会给我们打电话,说看上哪个学生了,或者直接跟学生联系,这种情况都有的。” 孙红刚说。

上海就业保卫战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直播推介会。 受访者供图
上海海洋大学的直播到5月初时已经开了30几场。5月中旬,兰州大学也来找他们要过策划案。
在这份方案里,详细列着直播前、直播中和直播后3个阶段的工作事项,学生处、研究生院、现教中心、后勤、图书馆等职能部门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工作分为物料、脚本、场景、数据监控等近20项。
但更复杂的工作在方案背后。孙红刚和同事们对学校学科发展情况、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学生就业质量和去向分别做了梳理,并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把毕业生分成15类,“有针对性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更合适的用人选择”。
“这15类就是我们面向的市场,这样我们多年积累下来的755家单位就相当于我们的核心用人数据库,能与我们的毕业生数据库就能更好地匹配。”上海海洋大学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红刚介绍,他们也会把要去不同省份的毕业生简历归类,推送到当地校友会群里,“提高学生找工作的成功率”。
陈梓雯参加的这场校级直播推介最初被安排在4月9日。但就在直播前的几个小时,学校确诊一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紧接着转运、消杀,校园防控升级,原定的直播推介推迟了一个月。
奥密克戎变异株增加了防疫的难度,让这场“就业保卫战”更加艰难。
从3月初到现在,陈梓雯和同学们的生活半径逐渐变小。起初,他们在学校体育馆做核酸,有学生乐队在旁边自发演奏,安抚大家的情绪。不能出校,女生们就在寝室烫睫毛,在校园里拍和粉色的花苞合影。再后来,每天一次核酸和抗原检测。4月中旬,学校出现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学生们的活动范围几乎限制在十几平方米的寝室。
他们的整个毕业季几乎都在寝室里度过:写论文,答辩,投简历,面试,业余消遣时看NBA比赛,等待电视剧更新。
校园外,奥密克戎让这座容纳了2500万人的城市陷入静默。5月29日,上海市疫情发布会上,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本轮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市场主体遭遇的困境前所未遇。为了尽快恢复遭受重创的经济,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或重振行动方案》,4个板块共50条措施,其中特别提到“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培训补贴力度,落实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各项支持政策”。
  3
疫情对就业的冲击显而易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为猛烈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曾达到14.7%,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加拿大的失业率从2020年1月的5.8%升至5月的13.7%。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自1870年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大衰退。
一份就业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求职申请数量同比增长37.8%,招聘需求下滑了11.2%。
这与江彪的观察相似。据他回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量较大的一线城市受到的影响不大,而且部分毕业生会在前一年秋招时拿到录用书。“今年就业工作的压力比2020年更大”。
毕业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化解承受的压力。学校封控前,郑雨暄搬回上海的家里。和家人在一起让郑雨暄觉得心理压力小了许多。“可能现在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家里面也会提供一定的支持,或者是给我们一些安慰。”
郑雨暄的室友决定“二战”考研。另一名毕业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的表姐去年毕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听从父母建议回到了老家的省会城市,一直在准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考试,到现在还没确定工作。“我们也没有躺平或者是消沉,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延缓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提到,不少95后、00后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已经发生变化,疫情以来大学生选择不就业、慢就业比例增加。他建议要从高校教育层面去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更加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4
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招聘推介会前,陈梓雯精心准备了一番。1分钟的自我介绍她在宿舍练了很多遍,电脑摄像头的角度、自己离电脑的距离也调试到最佳。
学校就业指导中的老师将当天参与推介会的6家企业汇总到表格里,企业性质、招聘需求与人数一目了然。除了老师给的材料,陈梓雯又对每家企业作了更详细的“背调”。
“工作总是可以找到的,而且我的副业也可以养活自己。”她的副业是“宿舍美甲师”,她把美甲作品发到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有40多万的观看量。她的粉丝群也小有规模,学校封控前,经常有人坐两个半小时地铁来请她做美甲。疫情来了,她在宿舍里搞直播,在粉丝群里带货抽取佣金,“副业不停摆”。
这种自由职业正在成为容纳年轻人的新选择。一项网络调查显示,8.1%的“00后”愿意或正在从事新兴职业,排在前几位的包括视频up主,电商博主和菜品体验官。同时,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50.4%选择单位就业,较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均较去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
4月底,郑雨暄在学校的“offer人才直播会客厅”里得到了副校长的推荐,经历三轮面试后,在5月中旬最终拿到特斯拉录用单。
截至5月22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办的直播会客厅目前共举办了30余场,共有3269人次参与或观摩线上推介,收取1034份简历,570人参与面试,288人拿到offer意向。
她不知道的是,那场线上推介会是特斯拉第一次在她所在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招聘专场。
江彪解释,学校是典型的财经类院校。往年,毕业生更多去金融、贸易和服务类行业。但眼下,这些行业的用人需求量明显下降。
因此,今年学校特别地联系了生物医药类、新能源或者高科技企业。“包括像辉瑞制药、特斯拉等等,这些企业招聘的目标院校可能是理工类院校,但我们就要想办法,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企业,把我们的学生推荐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在江彪看来,“必须做出突破,行业多一点的话,我们学生的发展就业就多一点。”

上海就业保卫战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直播推介会。 受访者供图
创业者也将在这场就业保卫战中得到帮助。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发挥专业所长从事灵活就业,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与社会保险补贴。”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渔业发展专业2019级研究生彭其林选择毕业后去创业。他比同专业的同学幸运不少,毕业论文需要的实验在学校封控前已经做完。但还有同学的鱼困在实验室或是外地,时间、温度、水,任何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影响数月的实验成果。
彭其林创业的方向也是他研究的观赏鱼,饲料、养殖、设备他都熟悉。他带着创业项目参加比赛——不少学生创业都会追着大赛跑,比赛奖金、获奖项目吸引投资人是取得投资的重要渠道。
彭其林和团队靠着16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将公司运营到现在。在5月20日那场创业直播专场推介里,5家投资公司被邀请进场与毕业后要去创业的学生面对面。那场结束后,彭其林和另一组创业团队收获了启迪之星创投进一步对接的意向。
针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月12日启动的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将持续至8月底,将有用人单位1.2万个及用人需求18.37万个。
5月22日,上海市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高校视情适当延长毕业生在校生身份时间,保留其作为在校生的待遇,减轻其生活负担和压力。
5月到8月中旬,教育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通过持续开展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五大专项行动,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所高校的就业中心老师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往年毕业季的“冲刺”只需要与个别就业困难的同学点对点对接,但今年还要继续摸排动员。“我们已经在拼命地发力了,现在从就业的数字上看还不错,但是我们一直很担心的是,后面我们再怎么继续去努力,这也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从5月中旬起,陈梓雯和同学们陆续收到离校回家的通知,学校给毕业生发放了打包用的纸箱,并将各地购票、隔离的费用和政策汇总到一起发给他们。
郑雨暄有些惆怅,还没来得及拍毕业照,很多一整学期没碰面的同学就要各奔东西了。
5月24日,同济大学一名研究生发布了自己离校返乡的视频,这条刷屏的视频里,他和无数离开上海的学生一样,戴着N95口罩,穿着手术服或者防护服,“没有毕业照,没有学位服,没有和朋友好好说再见”。
同一天,学校的就业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着。直播间里校长们的表现越来越自如。
“为了我们的学生,会冲刺到最后一天。”江彪说。
– END –

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