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局座十大金股!

经过节前的快速上涨,节后的惨烈杀跌,相信大伙对今年行情,基本都有个大致预判:今年的市场行情,会比较复杂、艰难,赚钱难度会大幅提升。

 

但股市投资,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即使A股虐我们千百遍,但投资仍然要继续。我之前开过玩笑,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还我钱,老子不玩了的,都是年轻股民过于“幼稚”的表现,因为市场一旦三根大阳线,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会再次满血回归。这一点,老股民应该最有发言权。。

 

股市投资的本质,是通过股票持有,获得公司所有权份额的一部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你赚两部分钱,一是企业分红的钱,二是企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股权价值增值的钱。

 

所以展望2021年,只要公司保持着高速成长,伴随着企业内涵价值的加速增长,只有优质公司布局一个合理的价格,今年依然有望取得超额收益。只不过选股的难易度,较去年,确实大幅提升。

 

去年,龙头白马的强势表现,主要是通过涨估值贡献,这也和去年特定的市场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具体包括:疫情不确定背景下,市场愿意给予优质资产更高估值溢价;流动性足够充裕下,好公司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也和去年机构化,龙头抱团的极致演绎,有一定关系。

 

展望今年,这些龙头白马,还是那些公司,但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包括:国内疫情完全控制,海外疫情迎来拐点,宏观经济的逐步恢复,对应核心资产的稀缺性正在减弱;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大家都把节后市场的暴跌,归根于美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上涨,虽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脱敏,但如果市场水少了,自然也会影响整体资产的估值水平;通胀预期的增强,原材料的涨价,最终很可能会扰动企业盈利端表现。

 

 

一个越加有效的资本市场,不可能让你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的方式连续赢两次。如果说,去年的超额收益主要是来自核心资产涨估值贡献,那么今年,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节后资金的负反馈,都是不支持估值继续提升。而且刚我也分析了,今年的外围环境,其实市场是面临持续杀估值压力的。

 

根据股价(price)=估值(pe)*每股盈利(eps),今年要想取得正收益,必须要符合以下3集中情形:

 

1、涨估值,涨业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维斯双击。但今年难度非常大,有望实现涨估值的板块,大概是去年疫情受损,或者之前被市场极大偏见的板块。

 

2、估值不变,涨业绩,就是优质公司买在估值合理,赚业绩增长的钱。

 

3、估值继续下杀,但业绩贡献超预期,超出了估值下杀对股价的影响。意思是,估值也跌了,但行业景气度超预期,业绩涨幅贡献更大。

 

从以上三种情形,也能得出一个清晰结论:今年要想取得正收益,最核心的就是业绩!业绩!!业绩!!!其次是估值,因为即使公司业绩保持预期增长,但买在高估,全年估值下杀后,很可能收益为零,甚至为负。

 

也正是基于业绩和估值两个维度,局座近期,筛选出了2021年的十大金股。部分公司,可能估值依然偏贵,但全年业绩超预期的情况下,仍有望贡献正收益;部分公司属于估值已经跌至合理,赚业绩增长的钱;也有极少数公司,估值合理偏低,业绩表现有望超预期。

 

当然局座也率先声明,局座不是股神,这份名单的投资逻辑分享,仅供参考,绝不构成对大家任何买卖建议!

而且我也十分坚信,任何人都很难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局座的十大金股,也不过是抛砖引玉。如果自己没有进一步深度研究,认知到公司核心投资逻辑之前,建议大家不要买任何一家公司,否则市场稍有波动,心态变化,操作变形,结果一定是亏钱的。

 

另外每家公司,除了简单梳理核心投资逻辑外,我也会有公司潜在投资风险提示,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投资中,最需要密切跟踪的。

 

 

(金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海大集团

 

随着疫情控制,春节后餐饮需求爆发式恢复,目前各品类鱼价持续上涨,养殖户投苗信心高涨。海大作为水产料龙头,行业竞争力突出,凭借着优秀成本控制能力,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优势,持续收割市场份额,今年更加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同时生猪产能恢复,也将带动猪饲料高增长。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影响,比如持续高温、疾病、洪水灾害等,这些都会影响水产养殖,进而影响饲料销售。

 

2、中国平安

 

保险股投资,主要看资产端和负债端。资产端,今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利率水平有望持续回升,债券利率越高,保险公司投资收益越丰厚。负债端,其实就是新保单销售情况,从平安披露的1、2月份保费数据,新保单销售情况,是在边际改善的。而且保险作为可选消费,属于顺周期品种,也一定程度受益老百姓收入恢复。

 

风险提示:平安1—2月份保单数据,目前是边际改善,但还看不到反转,公司寿险改革成效,仍需时间持续验证,公司最大优势,是估值。

 

3、牧原股份

 

猪价方面,去年10月份以来,非瘟疫情再次严重扰动行业复产,今年全年平均猪价预期,已经由之前的22—24元/公斤,提升至26—28元/公斤。产能方面,牧原今年全年生猪出栏,有望突破4000万头,实现翻倍增长,在盈利保持高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产能急剧扩张、疫情反复扰动、人员规模较大增长,也给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全年降成本效果可能不及预期。

 

4、光威复材

 

我国国防政策方针,已经从“强军目标稳步推进”转变为“全面练-兵-备战”,军工行业的高景气,将带动行业产能爬坡,未来2-3年的高增长。光威复材作为上游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战-机产能放量,以及单机碳纤维比例的提升。同时在民用市场,风电碳梁业务占比不断提升,今年有望受益海外疫情控制,同时民用市场也在不断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风险提示:军品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海外疫情持续反复,影响碳梁业务订单执行

 

5、五粮液

 

受益于高净值人群财富快速增长,带来社交名片快速升级,高端白酒,目前景气度非常高,千元价格带市场快速扩容。高端茅五泸,目前茅台严重供不应求,泸州老窖相比五粮液品牌较弱,五粮液目前是白酒行业,千元价格带的绝对王者。同时,和茅台的较大市场价差,也给公司留存了巨大提价空间。今年公司目标是提价放量,量价齐升背景下,业绩表现有望超预期。

 

风险提示:提价表现低预期;估值风险。

 

6、泰格医药

 

CXO作为创新药上游“卖水人”,充分受益于我国创新药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工程师红利,将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头部公司业绩确定性较强。泰格医药作为国内临床CRO龙头,本土红利最受益的CXO公司,企业管理壁垒较为坚固,同时受益于疫情恢复,国内大量创新药进入临床后期,景气度较行业,有望进一步超预期。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估值风险。

 

7、长春高新

 

生长激素的核心投资逻辑,是消费升级。目前国内市场足够大,生长激素渗透率还相对较低,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龙头,竞争格局稳固,受益于消费升级长期大趋势,生长激素业务有望稳定增长。未来两三年,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市场扩容,比如扩大儿童生长激素适应症、成人生长激素适应症的突破等。另外公司疫苗子公司百克生物,也保持了不错的增长表现。

 

风险提示:适应症拓展不及预期;基数大增带来的增速下滑风险

 

8、宁德时代

 

今年电动车行业,一季度淡季不淡,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全年电动车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加速。之前市场预期,今年国内电动车销量增速50%左右,目前全年销量已上修至240-260万,同增80%+。随着更多优质车型供给上市,新建产能落地,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加速。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绝对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超预期。

 

9、公牛集团

 

公牛基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经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是插线板领域的绝对王者。同时基于全国范围的渠道建设,插线板业务源源不断地现金流支撑,公司正在不断拓展墙壁开关、LED照明、数码配件、浴霸门锁等其他业务,通过持续的品类扩张,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超预期。

 

10、宋城演艺

 

去年疫情,对公司影响较为严重,但今年随着国内疫情完全控制,出行消费,有望加速恢复。同时,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杭州大本营,积极探索“演艺王国”转型,从“一台剧目、一个公园、一张门票”向“多剧目、多票型”的“演艺平台”转变。通过多元化剧目、多票价体系,存量千古情项目,有望获得全新成长空间。同时在下个月,上海城市演艺将开业,如果经营表现超预期,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曲线增长空间。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风险;上海城市演艺开业后表现不及预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0fLir_rFDl3pNbzVBODWg

海螺水泥分析

如周五文章所说,小马哥对海螺水泥的年报做了分析。原本是想等一季报出来再一起弄,结果等了一天都没出,才发现我把日期看错了,是4月28日,不是3月28日。唉,,年龄大了,每天要阅读很多数据和报告,难免眼花了。
好了,我们进入正题:
 
海螺水泥的2020年报中有些亮点:
1、2020年收入增速继续下降,但仍然有两位数12%,净利润增长4%,盈利率虽有下降,但仍然较高。从数据轨迹来看,虽然去年一季度出现大幅下滑,但二季度快速反弹,在传统旺季的四季度收入创了历史新高。这从侧面反映出,基建投资在疫情后加码,经济复苏,水泥行业景气度快速回暖。
2、资产结构保持优质,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至12%,净资产收益率仍大于20%,金融资产比例超过31%,现金储备非常多。经营能力继续维持在高水平,没有周转问题。费用控制较好,相比上年还有下降。
3、研发费用从2019年的1.87亿增加到6.47亿,主要用于环保技改,特别是低排放技术开发。水泥生产中,而原煤是最大的成本,顺应今年的“碳中和”推进,海螺可以说是走到了前面。海螺本身的研发实力就很强,拥有自己的设计院、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
4、无形资产占比本就不低,去年又增长37%,原因是采矿权增加。海螺水泥是安徽国企,而安徽的石灰石资源丰富。上游资源掌控,有利于建立成本端竞争优势。采矿权增加,表明海螺还在上游资源掌控上加码,强化产业链优势
5网络扩张。水泥是区域性产品,运费高低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利润率,因此,企业业绩增长和其地域覆盖很有关系。去年海螺通过项目建设和并购,继续扩大经营区域,而且还在积极开拓长江珠江等水路上岸通道,国外市场也在稳步发展中(从2019年就是海外投资水泥熟料产能的国内企业第一位)。
 
以上都可预见一个情况,海螺的龙头优势还在扩大。通过数据对比,去年海螺351亿的净利润,在A股里面是绝对领先,是第二名的7倍,比其他17个上市公司利润总和还多。妥妥的大白马
 
水泥行业发展在去年也不顺利:疫情和洪涝灾害对需求造成压制,多地产品价格有下降,出口降幅超过一半。
今年,房地产调控还在加剧,好在基建投资仍热乐观。近期,多地水泥价格出现上调,也反映出供需紧张的一面:房地产基建的开工率正在不断回升,雨水天气的影响正在慢慢消减。随着碳中和推进,在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上必然加大力度。
未来,政策刺激下,水泥行业集中度上升,海螺将直接受益。
年报还披露了分红方案,分红比例依然很稳定,10派21.2元,简单计算,按周五收盘价51.33元买入,到分红当天,股息收益也达4.1%!
 
说了很多优点,也说下不足:
海螺水泥最近五年的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2%,这是一个成长性非常好的骏马表现。但我也看到了另一面,增速逐年下滑。水泥行业依赖固定资产建设,而长期来看,基建投资不太可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因此,未来海螺跳跃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上文已说到,海螺的盈利在A股水泥板块是绝对领先,但这一点,市场都看到了。结果是海螺的市值比其他17只个股的市值总和还高。已到2720亿。
再往上能翻几倍?短期内又可能涨多少?如果确实发生,那只有抱团强推了。
2020年海螺水泥股价振幅达到42%,收-2%。而今年以来,振幅也有20%,到上周五,股价收成了绿十字星
海螺水泥分析
最后,小马哥对海螺进行估值——65元
关于短期海螺做波段,我看是可行的,短期回升的理由:水泥价格上涨+碳中和炒作
 
好了,就写到这,过几个月,我们再回头看这篇文章,和这个估值。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up34tdAJP0_WLm_DixYHQ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比亚迪(SZ:002594)是本土新能源整车队列中的领头羊。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布局的步步深入,国产Model 3价格的逐渐下探,它的竞争对手比亚迪的股价也顺势腾飞,总市值在今年2月份曾短暂达到近80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比亚迪新能源

 

比亚迪被很多人看成是最有机会成为中国特斯拉的车企。1月2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超299亿港元新增配股发行。据相关媒体报道,比亚迪此次配股获超200家投资机构抢购。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股票发行项目。

 

2月18日,清仓了“电动三宝”蔚来、理想、小鹏的高瓴资本斥资了2亿美元参与比亚迪最新一次的定向增发。看好比亚迪的还有长线持有比亚迪的股神巴菲特。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新能源汽车销售对比

 

但是,在另外一张图里,亚迪的市销率仅仅有特斯拉的1/4, 资本市场看起来并没有完全认可比亚迪=中国特斯拉的这个故事。而且在同样年销量近50万辆车的情况下,特斯拉的市值几乎等于10个比亚迪。

 

同样是造车,同样是从电池到造车都自己做,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里?

01
向上,是比亚迪的焦虑

 

 

从市值看,比亚迪已经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一哥。但是,比亚迪一直有一个很难攻克的弱点,就是出一款让消费者买账的高端车型。在今年的2月3日,比亚迪官方宣布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包括成立四大事业部,原营销掌门人赵长江将负责高端品牌筹建工作。

 

以往我们较少把比亚迪与特斯拉摆在一块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此前的产品布局重叠度不高。两家车企领导人也没有将对方视为对手。王传福曾经表示,比亚迪定位更加大众化,“定位豪华的特斯拉只是富人的玩具,只适合小众人群”;马斯克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并不是特斯拉的对手”。

 

不过,随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的推进,产品价格不断下探,以及比亚迪的品牌向上,两者不可避免地开始产生正面对抗。去年7月上市的全新旗舰车型——汉,更是直接与特斯拉Model 3短兵相接。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2021年1月和2月,比亚迪全系新能源车销量为29994辆,落后于特斯拉的33802辆。其中,比亚迪在2020年寄予厚望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高端车型汉EV2月份的销量为4100辆。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新能源汽车销量

 

反观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的销量,1月共销售15484辆纯电动车,2月共销售了18318辆纯电动车。其中,Model 3销量27531辆,Model Y销量6271辆。Model Y自1月开始在中国交付,2月就卖出4630辆,成为该月中国市场销量排名第三的新能源车型,并且在大多数机构和媒体的预测中,Model Y将是比Model 3更加畅销的爆款。

 

虽然比亚迪汉的各项指标都接近甚至超过Model 3,但在大众的眼中,首要看到的还是特斯拉,而比亚迪则被打上了中低端品牌车的标识。

 

经过17年发展,比亚迪和特斯拉开始争夺同一块蛋糕。但与特斯拉豪华品牌价格下探的尝试相比,比亚迪品牌向上的难度显然要大得多。价位提升既可能导致原有消费群体流失,又有无法得到更高经济实力人群认同的风险。

 

如果比亚迪要与特斯拉长期同台竞技,而不是被对方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首先就要不断并尽可能快地通过主打车型汉EV提升整体销量,在市场上跑马圈地,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之上,比亚迪今后才有能力与特斯拉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持久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

 

 

02

工匠思维PK互联网思维

 

 

特斯拉创始的初衷是想把“环保”和“跑车”结合在一起,从而去吸引那些有环保意识的高收入人士和社会名流。然后,美国两个最能诞生娱乐明星和商业明星的地方——好莱坞和硅谷,活生生地把这辆原来名不见经传却卖得超贵的电动车给捧红了。

 

此外,特斯拉既不卖给经销商,又不自己开4S店,而是在最繁华的街道和最高端的百货商场,开了设计得非常有逼格和情怀的体验店,玩起了“线上直销+线下体验”的模式。在美国充电桩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特斯拉通过这套“装逼”的商业模式神奇地撬动了原本惨无人睹的电动车市场。

 

比亚迪就不同了,他玩的完全是步步为营。虽然王传福曾经放话“分分钟都能造出特斯拉”,但前提条件是在纯电动车家庭消费开始普及的情况下。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比亚迪新能源

 

那么,比亚迪是怎么撬电动车这个市场的呢?王传福很聪明,他从决定从出租车和公交巴士开始做起,因为相比私家车,他们有决策更集中、群体更集合,充电设置的建设也更加方便。

 

在私家车上,比亚迪当初的发展策略则是以“混合”动力的战略为主,因为王传福觉得,这比较符合市场的需求。

 

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技术态度,比亚迪和特斯拉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还跟其背后的大BOSS有所关联。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王传福

 

从家庭背景上看,马斯克的父亲是位工程师,母亲是位营养师和模特,王传福的父亲一名出色的工匠,母亲则是传统的贤妻良母。

 

另外,从两人的专注力上分析。王传福兢兢业业地把学业完成,本科读的是电池,硕士读的还是电池,第一份工作是电池,创业做的还是电池。

 

马斯克就不同了,他虽然也本科攻读的也是物理专业,但后台他又跑去读商业,再后来,他入学不到两天就跑出去创业,搞的项目包括火箭、Paypal、太阳板能租凭,火星移民等等。

 

总而言之,如果用字母“T”来形容王传福和马斯克,王传福则更像是字母“T”上的那一竖,他总是不断往一个坑里不断专研;而马斯克则更像是字母“T”上的那一横,他的脑洞似乎总是闲不住,更加地天马星空和富有创意。

 

 

03

智能化是比亚迪的短板

 

 

比亚迪拥有在电池等硬件方面的优势,去年3月,比亚迪抛出“刀片电池”这一杀手锏,号称零下10摄氏度仍可放电90%,全生命周期行驶可达120万公里,凭借一己之力撬动了三元锂电池长期以来一家独大的动力市场格局。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是核心的竞争力。

 

在智能汽车最为核心的自动驾驶层面,特斯拉确实有着独到之处。根据此前招商证券资管研究报告指出,特斯拉拥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能够实现L3级别驾驶辅助,在全球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由特斯拉开发的FSD自动驾驶套件,目前在测的Beta版能够在不需要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行驶很远的距离。根据最新的评估情况,如果2021年可以达到最高L5级别自动驾驶水平,那么特斯拉将启动并运营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队。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特斯拉自动驾驶

 

ARK在《Big Ideas 2021》报告中认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选择了基于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与选择激光雷达方案相比,可以更加容易提供规模化服务,因此特斯拉可能是第一个在全美范围内扩展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网络,将在无人驾驶网约车市场上获得最大的利润份额。

 

除了ARK外,业内人士也更加看好特斯拉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汽车赛道上,虽然外界都认为Waymo的技术上领先特斯拉,但考虑到Waymo的激光雷达成本,芯片架构,软件成本,车队规模,全球大数据里程数,自动驾驶平均车速等等;业内人士由此大胆预测,特斯拉的自驾系统会在2025年拿下全球主要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份额,即使在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市场上,特斯拉也不大可能成为输家。

 

除了自动驾驶之外,特斯拉在软件领域的布局还包括,类似苹果App Store和谷歌Google Play的软件应用商店,用户可即时购买性能升级软件包,包括辅助驾驶,百公里加速升级包,座椅加热等服务。至于其他订阅服务。例如车联网高级连接服务,包括流媒体、卡拉OK、影院模式等功能。在这方面,特斯拉可以类比为高速行驶的“智能手机”。

 

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在哪儿?

△各家功能

 

而比亚迪现阶段,不管是在汉EV的宣传,或者刀片电池的推广上,还给人卖硬件的感受。虽然比亚迪去年发力非常猛,做出了L2级别的DiPilot自动驾驶、要自己做芯片、和地平线战略合作、和华为百度滴滴合作、入股华大北斗、和蔚来资本一样做产业投资。但作为一家传统车厂,整体进度从公开信息来看,确实确实落后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的互联网基因。

 

新能源车未来颠覆式的变化是从硬件定义汽车过度到软件定义汽车,比亚迪需要快马加鞭。特斯拉的高估值,是来源它的无人驾驶系统,而不是整车制造。比亚迪要对标特斯拉,需要看自动驾驶能否取得成功,以及高端市场能否做起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ZkyVWm-9osefzEVj8cSlQ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作者 | 卖报外行家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2020年是美团成立的第十个年头。

 

今日盘后,美团发布了最新的2020年Q4和全年的业绩: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公司Q4收入增长了34.7%达到379.17亿,其中占收入超过一半的外卖业务,同比增长37%,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增长了12.2%,新业务同比增长了51.9%。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在全年的角度,2020年在年初疫情肆虐已经年末疫情反复之下,全年依然实现了17%的收入增速,全年收入达到了1148亿元。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分业务板块来看:
 
美团外卖四季度收入215亿,同比增长37%,可以看到在疫情之后,收入增速逐季回升,已经接近2019年的水平,在已经是行业老大的背景下,这个增速实属不易。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第二个板块是到店、酒店及旅游,第四季度收入71.35亿,同比增速也缓慢恢复到了12.2%,要知道,2020全年疫情基本都在反复。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从全年的角度,这块业务也只是轻微下降了不到5%。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最后一块的的新业务及其他,四季度收入92.44亿,同比增长51.9%。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从整体的财报可以看出,疫情产生的一次性冲击已经越来越小。后疫情时代,我们一方面既要关注疫情对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重塑,另一方面,更要从长期的时间维度去看美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价值。
 
美团的核心功能是连接,通过美团外卖、美团闪购、美团酒店等一系列的产品,一端连接商家,一端连接消费者。然后,一方面不断在商家端和消费者端持续赋能,如丰富使用场景、增加消费品类、数字化商家运营等,即做大规模;另一方面提升连接的效率,如提升配送的效率、降低等待时间等。疫情过后,我们看到的是美团的业务生态更加完善成熟,而财报的数据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01

外卖核心依旧稳固
 
 
外卖是美团收入贡献的主要板块,马路上一个个勤劳的黄色小马甲,也是美团链接百万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在2020疫情肆虐之下,外卖业务的收入虽然短期受到了冲击,但是背后的社会价值可能远超其经济价值,而依靠庞大的骑手团队,美团未来的“连接”价值无可限量。而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商家数目继续增长9.7%至680万家,用户数大幅增长7.1%至历史新高的5.1亿。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在财报中,美团披露用户的增长主要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在用户交易频次上也大幅上升,月均会员数量相比去年提升了两倍多。美团除了午餐晚餐,也在早餐、下午茶及宵夜下持续进化使用场景。
 
对商家而言,疫情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商家教育作用,促使更多的商家进入了数字化运营,提升了商家整体的运营效率。所以从某种角度说,疫情促使对传统的餐饮行业进行了一次大变革,这样的变革不仅是对美团,对整个社会运营效率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美团高管在业绩发布后进行的电话会上也表示,680万的商户里大部分都是中小商户,责任在于为这部分群体提供价值,并称把商户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利润来源,所以并不看重变现率。美团CFO也强调,更关注为商家提供数字化工具,而不是佣金类产品,因为非常明确知道更大规模也带来了更大责任。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02

疫情反复之下,四季度到店、酒店
及旅游业务加速复苏
 
 
相比于外卖,美团的酒店旅游业务受损更加严重,全年疫情都在反反复复,即使到了今年一季度,仍然提倡本地过年。但是美团的酒店业务从间夜量的角度仍然实现了逆袭,第四季度的间夜量实现了同比9.1%的上升,营收也实现了同比12.2%的增长。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四季度,五星级酒店的间夜量同比增长超过110%。要知道,美团在酒店业务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先通过低线城市抢占间夜量,再通过抢占高星级酒店提高平均每间夜单价(ADR)。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的数据,星际酒店客房数虽然只占全国总客房的7.6%,但却贡献了全国住宿业38.5%的收入规模。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如果说外卖是依靠骑手和外卖APP进行了用户和商家的连接,美团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则是依靠美团点评APP进行了聚合。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根据极光的数据,美团点评的MAU在2020年也是持续上升,从疫情最严重的2亿月活上升到了年末的3.3亿月活,增长十分明显,连接商家和用户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而且在到店领域,美团已经实现了绝对的领先。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03

新的战场,新的机遇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四季度,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新业务,因为这块业务包含了美团新的战略方向——美团优选。但是从一个季度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尚处于探索期的优选还是有些短视,因为这块业务可能是未来5年甚至10年的一个战略方向,是美团未来增长的重要一极。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目前美团优选已经覆盖全国90%以上的市县,但此业务背后和外卖一样,连接了农户和消费者,背后的社会价值远超其商业价值,只有真正解决了一些实际的问题,这块业务才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优选业务帮助消除了城乡之间的消费鸿沟,改善农业的流通效率,帮助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这不仅是对投资者,对一个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也是巨大的帮助。
 
四季度,美团与多个地区建立合作,在云南,吉林,广西等地启动了直采计划,进一步降低了中间成本。相应的,美团也加大建立了仓储设施,投入了更多的履约成本,这对短期的利润水平是个压制,但战略方向正确,能给社会带来真正价值,才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最好的回报。毕竟这是一块市场价值约为10万亿的大市场,如果投资者只是站在短期的角度,可能非常容易一叶障目,能有强大生命力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能给社会带来改变的商业模式,其他几万亿市值的互联网公司,无论阿里的没有难做生意和腾讯的连接一切,皆是如此。而美团的价值也正如财报里说的“帮大家吃的更好,生活的更好。”
 

美团的2020:营收首破千亿,坚定投入新业务开启下一个十年

04

结尾
 
 
外卖业务:天花板高,市场格局稳定,美团在市占率和用户粘性占据绝对优势。2022年券商预估GTV可能在8000亿水平,参考目前14%的变现率,收入大约在1100亿左右,市场如给予10倍的PS,这块市值就有1.1万亿人民币。
 
美团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已经是绝对的龙头,随着高星级战略的稳步推进,变现能力将有大幅提升,券商预计该业务2022年收入可以达到400亿水平,预计利润可达180亿,参考同行达35倍PE,这块业务达估值大约是6000亿左右。
 
该两项业务相加,相应的估值就达到1.7万亿人民币,折合港币就差不多2w亿,已经明显高于现在的市值,这还不包含非常有潜力的社区团购等新兴业务。
 
2020是动荡的一年,疫情肆虐,货币超发,全球经济向下,但股市却是直直向上。研究美团,我们要坚持长期视角,不要局限于短期的情绪波动。我们看到的是美团不断挖深和拓宽的护城河,在具有长期价值的业务上进行持续的投入,对连接用户和上游商家、农户的核心价值持续深耕。那么无论疫情影响还是市场波动,回报只是时间问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kFrz-7fL_1l_bZ7PNJ8jA

「新暴利四杰」,挤去泡沫之后

 

 

「新暴利四杰」,挤去泡沫之后 市值腰斩后,四杰重新寻找价值锚定。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杨晓鹤、乔雪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传统的白酒、房产等领域,一度是公众眼中的暴利行业。但在新消费的浪潮下,医美、电子烟等赛道,也诞生了不少非常赚钱的企业。最高92%的毛利率,几乎200倍以上的市盈率,爱美客、新氧、时代天使、雾芯科技(悦刻母公司)生动演绎了“新暴利四杰”的故事。

 

其中,爱美客是“比茅台还暴利的玻尿酸大王”,悦刻打造了“三年3000亿的电子烟帝国”,时代天使正成为“营收翻10倍的隐形牙套第一股”,新氧则是“颜值经济的代表企业”,每家企业都噱头十足。

 

他们从创业阶段就伴随着投资机构的青睐和市场的关注,上市后也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上演了股价翻几倍的好戏。据说,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在看到悦刻上市,且市值超过400亿美金后,当晚就失眠了,第二天内部分享了“与回报5000倍的项目擦肩而过是种怎样的体验”,直言“上过两次会,还是Pass了,很痛心。”

 

然而,近期随着电子烟监管新政和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以及各家公司财报发布后透露出的自身增长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新暴利四杰”的市值遭遇大幅下滑。

 

刚刚发布财报的雾芯科技,2020年Q4营收16.2亿元,季度营收环比增长44.5%的亮眼成绩,也仅让股价微弱上涨2%,并未能拉回5天前跌去的47%。算上爱美客和新氧,三家的市值都在2021年内遭遇腰斩,甚至雾芯科技和爱美客的市值都从最高点暴跌近千亿。

 

挤去泡沫后,四杰还能讲好暴富的神话吗?

 

 

「新暴利四杰」,挤去泡沫之后

新消费浪潮催生“新暴利四杰”

 

在股市大盘中最受投资者喜爱的有两个板块,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医疗,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凡涉及到这两个产业的往往意味着有超越其他行业的估值和ROE。

 

按照3月26日股价统计,爱美客总市值850亿元,市盈193,而就在一月之前,2月18日,爱美客股价最高触及1331元,市值接近1600亿元人民币,PE(市盈率)最高曾达336倍。目前,雾芯科技总市值142亿美元,市盈1955;新氧总市值10亿美元,市盈1177。

 

这放在任何一个市场上,都是令人咋舌的估值。而资本市场给予泡沫般的市盈率背后,也是源于对四家企业所在新消费领域的极度看好情绪。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数据都在向我们证明:我们确实活在一个颜值社会里。经济学家Daniel Hamermesh和Jeff Biddle有一个有趣的研究,一个容貌低于平均值的人,每小时少赚9%的薪水;而容貌高于平均值的人,每小时则多进账5%。

 

这是一个爱美的时代,容貌焦虑成为当下不少人的烦恼,并且无论是医美、整形还是电子烟,它们都切实击中人性内在的“瘾”,有用户需求就会有消费服务满足。

 

在这样的需求下崛起的企业,爱美客是玻尿酸龙头企业,对应护肤需求,时代天使是国产隐形牙套的开创者,而新氧则是构建了医美健康平台,链接医美机构和消费者,他们都精准地切入进医美大赛道里的小分支。悦刻则更像是在新消费迭代期的一枚弄潮儿,传统烟草已经近百年没有大的革新,吞云吐雾的年轻人需要新的耍酷方式。

 

而在这些新消费领域率先跑出的四家企业,也搞定了商品定价优势,成就了自己的暴利故事。根据各家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爱美客,时代天使、新氧和悦刻的毛利分别是,92.17%、70.8%、85%、42.5%,而股市“硬通货”的贵州茅台,毛利率也不过91.3%,爱美客的毛利率则最高达到98%。

 

「新暴利四杰」,挤去泡沫之后

 

目前,各家也基本做到了在暴利的赛道里占到王者之位。根据时代天使招股书显示,时代天使的市占率为41.3%,位居第一;悦刻达到62%,吞掉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爱美客在透明质酸钠类注射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已达到14.0%,坐到国产玻尿酸第一;新氧自2017年起市占率就达到70%,且近年无与之匹敌的玩家。

 

创造神话的过程,永远离不开创造神话的人。

 

它们之中,有的早已在商业布局十年以上。其中,时代天使早已于2003年创立,创始人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颜永年(被称为中国「3D打印之父」)和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王邦康。时代天使一出生,就顶着“国产隐适美”的光环狂奔。

 

也有新兴玩家,悦刻创始人汪莹曾是优步高管,团队也都是互联网大厂出身,跨界做电子烟。悦刻也制定了个“361计划”,三年内通过补贴6亿开出1万家门店。从2018年1月成立算起,至2020年3月,门店已近10000家,比两年创造近4000家门店的瑞幸还要快速和疯狂。

 

巴菲特曾说:“投资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很长的坡指的就是行业和赛道,而很湿的雪则是指处于行业塔尖上的公司。那么,疯狂奔跑的爱美客、时代天使、悦刻和新氧,是这样完美的投资标的吗?

 

 

「新暴利四杰」,挤去泡沫之后

高毛利背后的真实盈利能力

 

在高毛利背后,“新暴利四杰”是否是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从资本回报率来说,“新暴利四杰”上市速度以及市值表现,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无疑都是成功的投资标的。新氧用27.64亿元融资额换回10亿美金市值,雾芯科技用95亿元左右的融资额换回最高400亿美金市值,爱美客则用35.7亿元人民币换回最高的1600亿市值,时代天使则仅用1.49亿元融资额就要上市。

 

但从企业自身来说,囿于产品、技术水平,以及高营销费用支撑的发展,也正蚕食各家的真实盈利能力。

 

雾芯科技原因不仅是2019年禁止电子烟线上销售禁令带来的影响。对比产业链上游的思摩尔国际,雾芯科技的收入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为烟枪和烟弹,思摩尔国际还有大量的To B 电子雾化设备业务;这也导致从净利率来看,雾芯科技为20%,而思摩尔国际的净利率在多个报告期内接近30%。

 

应当说,雾芯科技的真实赚钱能力,跟头部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产品单一,这也与雾芯科技此前过低的研发费用相关,2019年仅占营收的1.5%,2020年为7.8%,虽有增长也仅是低水平维持。

 

与雾芯科技的低研发费用不同,新氧的研发费用虽然达到了10%以上,但近期也在主动缩减研发费用,新氧2020年Q4费用率为16.7%,低于2020年前三季度。

 

不在研发上下功夫,各家却在营销销售费用上一掷千金。推广费用高举不下,也是“新暴利四杰”在高毛利背后,无法实现高净利润的核心原因。

 

2020财年雾芯科技销售费用较上年的3.6亿元,增长23.3%至4.4亿元。而且大举扩张线下,虽然导致其线上营销成本大幅降低,但开店的重资产投入,也使得雾芯科技的负债率居高不下。

 

新氧也在加大投入来保证用户增长,去年一年营销费用同比上涨54.5%,主要用在品牌打造和营销活动。2020年新氧四个季度的销售营销费用率平均都超过了50%,简单说,“打广告”吞噬了这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润。

 

而即将上市的时代天使,也在努力做市场营销。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与2020年前三季度,时代天使销售及营销开支(费用)分别为0.81亿元、1.23亿元、0.9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6.7%、19.0%、15.2%。

 

“新暴利四杰”中,目前来看,只有爱美客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印钞机器,2020年营收7.09亿,净利润达到了4.4亿元,净利润率达到了62%。

 

 

「新暴利四杰」,挤去泡沫之后

泡沫消退后的挑战与机遇

 

市盈率居高不下的“新暴利四杰”,泡沫何时会破裂?

 

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率先打破雾芯科技的高市值神话,也拉开了市场重新审视“新暴利四杰”股价的大幕。

 

继2019年线上无法销售电子烟后,3月22日工信部传出消息,拟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进行监管,当日雾芯科技股价即告崩盘,暴跌47.84%。3月22日以来,雾芯科技在三个交易日内股价腰斩、市值蒸发过千亿,跌幅让人惊掉下巴。

 

股价的变化,反应了市场对雾芯科技的发展前景担忧。虽然分析机构预测,政策完全禁售或完全专营专卖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会让雾芯科技大规模的线下投入面临不确定性回报。而且预计后续将对电子烟落地征税细则,电子烟将从原来的仅缴纳17%的增值税,增加到56%的烟草专税,雾芯科技的前景面临难以预测的境况。

 

近期,另一股价腰斩的企业是爱美客。3月25日,受财务总监赵双泓离职和公司大规模分红等利空因素影响。爱美客股价从此前的700元高点跌至370元,爱美客用股价上演了一番过山车景象,市值也蒸发掉了792亿元。

 

近期刚发布财报的新氧,市值同样没有逃离近乎腰斩的命运。2020年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了12.4%;但营销、研发和管理三项费用的开支同比大幅增加,新氧去年的净利润出现了同比97.24%的大幅下跌。

 

财报发出后,新氧股价跌16.79%,报10.01美元。市值也较2021年2月17日股价高点的18.62亿美元,缩水至10.69亿美元。

 

刚刚提交招股书还没上市的时代天使,预计也将被市场恐慌情绪支配,无法享受到其他三家曾有的高估值红利。毕竟美股牙医独角兽SDC,也曾上市即破发。

 

“新暴利四杰”的泡沫纷纷破裂,很大程度上源于资本市场不再相信,没有技术与品牌核心壁垒的新消费产品与服务,其非常高的毛利率与市场占有率能够一直维持。例如,伴随着华熙生物等竞争对手对手越来越强大 ,爱美客成本仅为二三十元的玻尿酸,不可能永远能卖2000至3000元。同理,时代天使与隐适美的交错竞争,以及隐形牙套的价格随着技术进步,未来也会降至万元以内,高毛利不会再长期维系。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的蒙眼狂奔,几家的用户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据新氧白皮书数据显示,新氧平台的获客成本高达400元/人,为了维持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增长,新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高营销投入。

 

“新暴利四杰”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曾经的妖股也面临价值回归,四杰的未来故事需要自己重新书写。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uEJHlR-BHo3MKh6_lS5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