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当代快速助眠物品排名:

 

🥉 安眠药:半小时会有效果

🥈 安德鲁 · 威尔博士提倡的一种呼吸方法,最快可以在 60 秒内进入睡眠

🥇 读书:拿起书本的那一刻

 

很多人工作之后,还是忘不了学生时代的那场睡眠——

 

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己在课桌上哈喇子水漫金山。

 

以至于在秃着头、盯着天花板的夜里,很多人的办法是——拿起一本书。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但是,为什么呢?书怎么这么催眠?书对我们做了什么?里面有什么神奇暗物质吗?

 

 

 

这本书,

不是你的天选之书

 

 

同样都是书,但催眠的效果大不一样,我们也有手不释卷的时刻。

 

例如盗墓笔记、魂斗罗、甄嬛传……看完一本又一本,通宵一整夜也不知疲倦。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网络

 

 

但如果翻开《考研英语单词》第一页,刚背完第一个词 Abandon……就睡着了。

 

这一定是书的问题。

 

认知科学发现:我们对于那些语言组织方式不那么流畅的书,「信息转换」的效率更差。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院的 Harviland 和 Clark 曾在 1974 年进行过一个阅读理解测试,参与者们要读 68 个短句,其中:

 

  • 一半的句子的前后文内容是直接匹配的,如「我们从车厢里拿出了一些啤酒,啤酒是温的」;

  • 另一半的句子则是间接匹配的,如「我们检查了野餐盒,啤酒是温的」,中间欠缺了一个逻辑衔接,即「野餐盒里有啤酒」。

 

结果发现,阅读这两类句子所需要的时间有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相差了 0.181 秒

 

在这差的近 0.2 秒的时间里,我们的大脑正在疯狂寻找「野餐盒里有啤酒」这一个缺失掉的逻辑。

 

拿起一本难懂的书(例如高数),就相当于需要不计其数的 0.2 秒残酷叠加——四舍五入一下,可能就约等于一个学期了。

 

而且,我们的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如果一直有大量信息加工不过来,一层层被堵在理解的大门口,就像被堵住的马桶,到了极限就会崩盘,成为一堆枯燥且毫无意义的信息碎片,让人陷入人生的茫然……

 

所以……还是书不太行。

 

天体物理就算了,还是先从低阶版看起吧。比如: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读书犯困,

是大脑在保护你

 

 

大脑是个耗能大户,以仅占体重 2% 的重量,杠杆般地占了人体热量总消耗的 20%。

 

而阅读则是一项充分调动大脑的行为,不仅需要眼睛的准确辨识,记忆的不断撩拨,与此同时还需要长时间的、沉浸式的输入与思考。

 

这一过程调动了视皮层、威尔尼克区和布洛卡区等与语言直接相关的脑区。如果你想要深入理解它的内容,还广泛涉及到海马、前扣带回和额叶等参与高级情绪与认知加工的区域。

 

这已经够累了。更痛苦的是,我们还要用不少的精力,克制住自己想往沙发上葛优瘫的冲动,这又会进一步增加大脑的能耗。

 

就好像运动久了会累一样,大脑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认知负荷后,也会让人产生大脑需要休息的生理指标——「精神疲劳」(Mental fatigue)

 

如果你已经很疲劳了,继续看书会加快精神疲劳的到来。

 

大脑真的太懂事了,它怕你太累,在默默地保护你——让你越看越困,好去休息。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Giphy.com

 

 

 

为啥有人不犯困啊?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凭什么大脑就保护我啊?

 

我是个大孩子了,能不能让它也保护一下隔壁家学霸?那个人整天拼命看书,为啥就不犯困?怎么就区别对待呢?

 

很多人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样的信息,有些人转化起来易如反掌,有些人则难于登天。

 

学霸计算:1+1=2

 

你计算: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学渣的卑微截图

 

 

学霸背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你背书: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学霸背单词:apple

 

你背单词: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学霸看完一本书,可以倒背如流,引经据典: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TBBT

 

 

你看一本书……

 

哦。你都没有看完过一本书。

 

这让人不禁仰天长叹:为什么?!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图片来源:Giphy.com

 

其实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学霸」们进行认知任务时,大脑皮层的能量代谢率反而越低。也就是说:

 

「学霸」思考问题时,消耗的能量更少。

 

有人据此提出假设,「学霸」之所以更专注更持久,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即所谓的「神经效率假说 (neural efficiency hypothesis)」。

 

这一猜测在 2018 年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 Erhan Genc 教授团队的发现:

 

「学霸」的大脑神经元互相连接更加高效简洁。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 Genç E, Fraenz C, Schlüter C, et al. 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简单来说就是,越聪明的人,大脑工作效率越高,处理同一件任务的耗能越低,不容易触发大脑的负反馈机制,读书时也就更不会轻易地犯困。

 

更简单地说就是:他们脑子好。

 

书,是需要缘分的。

 

阅读,也是需要缘分的。

 

如果挑不到一本你的天选之书,如果你的脑子一直自作主张,把你挡在阅读的门外,就会重现那个经典循环:

 

看书——好困——继续看——更困了……

 

仿佛这个世界上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书籍,都在向我们传授同一个人生哲理:莫挨老子。

 

但换个角度想,有近一半的人都曾遇到过失眠,能睡个好觉,也是种幸福了。

 

 

一个方法让你快速入睡,亲测有效

图片来源:Giphy.com

参考文献

[1]Haviland S E. Acquiring new information as a process in comprehension[J]. Psycholinguistics: Critical Concepts in Psychology, 2002, 3: 315.

[2]Boksem M A S, Tops M. Mental fatigue: costs and benefits[J].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08, 59(1): 125-139.

[3] Just M A, Carpenter P A, Keller T A, et al. Brain activation modulated by sentence comprehension[J]. Science, 1996, 274(5284): 114-116.

[4] Hashimoto R, Sakai K L. Specialization i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for sentence comprehension[J]. Neuron, 2002, 35(3): 589-597.

[5] Kurzban R. Does the brain consume additional glucose during self-control tasks?[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0, 8(2): 147470491000800208.

[6] Nakagawa S, Sugiura M, Akitsuki Y, et al. Compensatory effort parallels midbrain deactivation during mental fatigue: an fMRI study[J]. PLoS One, 2013, 8(2).

[7] Haier R J, Siegel Jr B V, Nuechterlein K H, et al. Cortical glucose metabolic rate correlates of abstract reasoning and attention studied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 Intelligence, 1988, 12(2): 199-217.

[8] Genç E, Fraenz C, Schlüter C, et al. 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11.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LGxepaF0eUhPHiRveWQEw

比较是万恶之源

以下三位男性的爱情,你更喜欢哪一个?
  1. 成功男”,身家一个亿,拿出资产的1%,为女友买了一辆价值100万的保时捷;

  2. 奋斗男”,存款100万,拿出资产的10%,为女友买了一个价值10万的爱马仕包包;

  3. 白手男”,钱包里一共有1万块钱,100%拿出来为女友买了一个价值1万的苹果笔记本。

姑且让我们不正确地用礼物来评估三位男性的爱情,你一定看出来了,比例小的,绝对值大:
  • 论绝对数值,“成功男”最为大方;

  • 论相对比例,“白手男”最有诚意。

假如你是女性,你会选择哪一位?
假如你是男性,你又愿意做哪一位呢?
类似关于“比例”故事有不少,例如有人说王思聪花30万买给女朋友的礼物未必比一个普通人花几百块更真诚。
有次巴菲特带盖茨去自家的珠宝店。盖茨当时刚结婚,巴菲特怂恿他花3.7亿美金给自己的老婆买个钻戒。理由是:
巴菲特自己结婚时身家不到两万,给太太买了个1200美元的婚戒,占资产的6%。
而当时盖茨的资产是62亿美金,若按照6%的比例算,就是3.7亿美金。
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关于“比较”的话题,不仅是情感八卦,还与生物学、行为科学、幸福理论有关,甚至也是个人成长、创业、投资紧密关联。
本文将围绕“比较”展开一场有趣的大脑旅行。
人类喜欢比较。
  • 比较,产生美。

  • 比较,也是万恶之源。

人天生就是一种“爱比较、但是又经常把自己比晕”的动物。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你会跑到另一个超市,去购买一个从10元降价到5元的商品;却不愿意跑同样的路,去购买一个从300元降价到295元的商品?
人有时候会按照“差异的比例”去比较,有时候又会按照“差异的绝对值”去比较。
说一个我自己被“比较”捉弄的亲身经历吧。
上个星期,我去买户外家具。去到一家店里,看到商品不错,就是价格略贵。
当时看中一套不错的户外组合沙发,折后价一万二。心想,再去两家店对比一下,转回来就买下得了。
又去了家具店RH,类似的沙发要更贵一点儿,关键是订货需要四个月以上,那时候都要冬天了……
接下来,“惊喜”发生了:我们在手机上搜到一家户外家具货仓店,跑去一看,又有现货,价格对比前两家又便宜,还有额外折扣,于是一顿选(像是双十一抢特价商品)。
这时,女儿打电话来要去接,于是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打算第二天早上再来抢购。
晚上在家,随便上Costco的官网上转了下,看到类似的户外沙发组合正做特价,折后只要2700刀!
那什么下午我们却那么“惊喜”呢?
原因就是之前逛的两家店都有点儿贵,于是在“比较”之下,该货仓店就显得格外实惠了。
罗伯特 ·西奥迪尼在他的 《影响力 》里将其称为“对比效应”,他讲了希德和哈利两兄弟的故事 :
两人在美国经营一家服装店,希德负责销售 ,哈利负责裁剪 。
每当希德发现站在镜子前的顾客真的喜欢一套西服时,他就会假装有点耳聋 。
当顾客询问价格时 ,希德就对他的兄弟喊 : “哈利 ,这套西服多少钱 ? ”
哈利就从他的裁剪台上抬起头 ,回答说 :“这套漂亮的棉质西服4200美元 。 ”
希德听完后向他的顾客转过身来说 : “他说 2 2美元。”
那位顾客听到后就赶紧将 2 2美元放到桌上,抢在可怜的希德发觉 “错误 ”之前 ,带着昂贵的衣服匆匆离去 。
其实,类似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商店里的打折,网络上的特价,莫不如是。
打折商品胡乱买买也就算了,人们对于打折的股票也会有捡便宜的心里。例如看到某曾经大牛的股票大跌,就去抄底,结果接到了飞刀。
生活中的“对比效应”比比皆是:
  • 你去旅游的时候,一路上都吃得很差,但最后一顿导游基本上会安排一顿不错的,充分利用“对比效应”和“峰终效应”;

  • 中介可能先带你看一堆差房子,最后再带你看他真正想卖给你的房子;

  • 你年底奖金比去年多了好几万,正高兴呢,一看同事小明居然比你多500,你顿时心情沮丧;

  • 你相亲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却忘了他又高又帅像个模特儿……

为什么人类这么容易被“比较”支配呢?
并且,人世间的许多恶,都是源自非理性的“比较”。
人爱比较,有生理基础上的原因。
人类进化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适应,而非真实和精确。
 博·洛托在《错觉心理学》里说:
“进化的“目标”是获得适应性、稳健性和可发展性。人类物种是这个过程发挥作用的一个绝佳案例。这意味着当你观察周围的世界时,你在使用数百万年的历史。
他由此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观察:
你的进化不是为了看到现实……而是为了生存。
为什么呢? 博·洛托解释到:
准确看到现实并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实际上,它甚至是生存的阻碍。如果没有这个关于感知的基本前提,你就会停留在古老的观察方式之中,因为如果你用错误的假设解决问题,那么不管你是否更加接近真理,你都会更加相信这种假设。”
例如下图,左右两图中间的圆,哪个更大?
比较是万恶之源
其实是一样大的。
再比如,一包一公斤重的棉花,和一块一公斤重的铁,不考虑浮力,你会觉得铁更重。
为什么会这样?
19世纪的时候,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赫尔曼·冯·赫姆霍兹曾说:
大脑不过是一台预测机器,我们的所见、所听、所感不过是它对输入信号的最佳猜测罢了。
一大包东西,大脑会预测“较重”,但是因为棉花比“预期”轻,大脑就会感知到“轻”,而一小块同样重量的铁却显得很重。
轻和重,是一种基于相对比较的感知,而非精确的度量。
再看一个例子:我们将看到同一个图案,在四张图里的“变化”。
第1张图
如下这张图中的图案,你看到是什么?
比较是万恶之源
看上去,既可以是13,也可以是字母B。
第2张图
同样的图案,把它放在下面的序列中,你看到的是什么?
比较是万恶之源
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说:是字母B。
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多了一个相关信息:A和C。
我们的脑袋里马上浮现出ABC的顺序。
第3张图
再把该图案放在下面的序列里,你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比较是万恶之源
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是13吧。
第4张图
接下来,我们再把该图案放入下面这个交叉序列,你看到的又是什么?
比较是万恶之源
通过增加一个维度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图案既可以是13,也可以是字母B。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多元思维模型”的意义所在:
我们无法“看到”现实,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多摸几次。
博·洛托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我们的五种感官就像计算机的键盘一样,它们提供了外部信息进入大脑的途径,但它们与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几乎没有关系。它们本质上只是机械媒介,因此对我们的感知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
人类的错觉,不止因为“瞎子摸象”的局限性,更因为我们擅长“脑补”。
即使只说视觉系统,就神经连接的绝对数量而言,形成视觉的信息只有10%来自眼睛,90%来自大脑的其他部位。
达尔文不是说过眼睛的神奇和强大差一点儿让他怀疑自己的进化论吗?
那为什么人的视觉有这么大的局限性呢?
麻省理工学院的视觉专家泰德·阿戴尔森谈及人类的错觉时说:
这表明了视觉系统的成功之处而非失败之处,我们的视觉系统并不能作为物理学的测光表,这也不是它存在的目的。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比较带给我们智慧,也令我们愚蠢,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我们的大脑形成了某些自动机制,例如,会把树丛后的一个黑色石头“处理”成老虎。
科学家认为:
我们的大脑可能是把自己的预测与感知到的信息结合到一起,形成了感知意识。
而且,这种预测,经常是自动发生的,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这就是预测和感知之间的选择性比较
就像上面的例子,到底是数字13,还是字母B,取决于我们此前的预测。
而我们的预测,又被顺序和模式之间的比较所支配。
并且,大脑十分热衷于“发现”模式。
聪明人容易干蠢事,就是因为大脑的这种先入为主的“预测”能力太强大了,以至于影响并削弱了对感知信息的观察。
当然,说回来,这又是进化的代价–人类不就是靠想象力走出丛林的吗?
似乎这类代价,不少都与“自动驾驶”有关。
不仅有如上所说的意识上的自动驾驶,还有时间的自动驾驶。
迄今我们都没搞懂时间的机制,觉得“时间匀速向前”天经地义,前因后果,先来后到。
于是,我们仅仅因为时间的先后,而做一些虚幻的比较。
例如,有次你到超市买了种饮料,喝了以后感觉不错,心想这家公司应该挺有前途。第二天,你发现该公司的股票涨停了。
你懊恼不已。
为什么会懊恼?你的潜意识里觉得有另外一个自己喝了饮料之后立即就去买了股票,结果抓了个涨停板。
事实上,该“另外一个自己”并不存在。
你的懊恼源于让自己和那个虚幻的自己做比较。
这类“很近”,其实很远。
假如你买了张彩票,号码和头奖之差了一位数,也没什么懊恼的,这个只差一位数字的号码,和所有数字都不对的号码在概率上是一样的。
八杆子打不着的比较,有时候是因为无知。
就像两个人下棋,即使两人水平差距巨大,水平低的人也会觉得和水平高的人很接近。
此外,假如有人说你很像她的初恋男友,你最好不要知道那个人长啥样。
威廉·布莱克说:
如果感知之门得以清净,世间万物就会以其原本无尽的姿态呈现在你面前。但人们自己关上了这扇门,直到他通过狭窄的裂缝看到所有一切。
我们也因此得到上天的赐予,用双眼,用一团肉乎乎的大脑,就能感知到无尽的宇宙。
只是,我们也该随时谨记亥姆霍兹的观点:
大脑从外界得到的信号,不过是大脑预期与实际状态之间的误差。
知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认知的本质,并且可以笼统地将人分为两类:
  • 第一类:通过比较去发现“大脑预期与实际状态之间”的相同之处;

  • 第二类:通过比较去发现“大脑预期与实际状态之间”的不同之处。

如果说“大脑预期”是思考,那么上述行为则是“思考的思考”。
我们不应该把人类因为“比较”而付出的代价视为临时的错误,也不要试图去清楚这类错误,而是将其视为长期共处的常态。
 
“比较”的科学原理,除了进化理论和生理结构,以及目前我们尚未搞明白的大脑机制,还有(也许称得上科学的)行为经济学。
在这个领域,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俩一个人是心理学家,一个人是数学家,可谓双剑合璧。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关键词,几乎都与“比较”有关。
从期望值,到期望效用,再到展望理论,行为经济学家们发现人是非理性的,而且这种非理性成群结队,是可以被整体观察和“计算”出来的。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看来,传统经济学中,没有考虑心理坐标系问题。
但是,如前所述,人类感知事物,理解世界,需要依靠参照物来做比较,也就是参考依赖(Reference Dependent)。
丹尼尔·卡尼曼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人们把手长时间浸泡在冷水当中,再把手放到20℃的水中会感到温暖;而把手长时间浸泡在热水当中,再把手放到20℃的水中会感到凉快。
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有一个曾经被评论为世界上最好的耳机,但是也有几个普通的耳机,为什么呢?
原来,听一阵子“最好的耳机”,就会习以为常。这时候换相对差的耳机听一阵子,再听回最好的耳机,就会再次找到“哇”的感觉。

这说明,人们的认知是基于参考依赖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的研究中,经常可以看见基础概率和贝叶斯定律。

这里面有个好玩儿的矛盾之处:

  • 一方面,人们会通过财富的变化(也就是比较)而非等级去感知生活,变化可能是与现状不同的变化,或是与预期不同的变化;

  • 另一方面,人们对比较的感知和计算并不高明,尤其是涉及两层的比较(例如贝叶斯定律的某些应用场合),绝大多数人更是绕不过弯儿。

  • 此外,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还发现了因为比较而带来的开心和痛苦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你有奶茶而别人没有时的快乐,小于别人有奶茶而你没有时的痛苦。

行为经济学让我们重新看待人的理性。

按照卡尼曼和塞勒们的风格,对于“比较”,我们没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刀枪不入的圣人,而是应该用行为和框架去实现让个体满意的效用。

 

一个厉害的人,往往是因为有一个成功的比较系统
概括而言,厉害的比较系统由下面的三个模块构成:
比较是万恶之源
  1. Think big.大处着眼;
  2. Start small.小处着手; 
  3. Learn fast.快速进化。
假如我们将“比较”的概念引入到上面这个看起来有点儿鸡汤的框架里,就会非常有趣:
大处着眼:是指长期来看,你应该选择一个大一点儿的“比较对象”;
小处着手:是指短期来看,你应该不要太频繁地去做微观比较;
快速进化:自我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进化,而不是为了学习。
 
1、大处着眼
不管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意上,我都有过“低估自己”的切肤之痛。
就长远而言,你应该高看自己一点儿。
也就是指长期来看,你应该选择一个大一点儿的“比较对象”。
例如互联网的“百团大战”,大家起初都是以团购鼻祖Groupon为“比较对象”。
最后跑出来的美团,早早切换了比较对象,如今市值也高达Groupon的一百多倍。
又如特斯拉,如果以传统厂商为“比较对象”,就算把全行业的利润都拿来,也撑不住这么高的估值。
但如果瞄准的是出行市场和能源领域,特斯拉则充满了想象空间。
所谓的格局,以及想象力,都是建立在你的“比较对象”的选择基础之上的。
并且,比较的尺度,和时间的尺度,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并且(比较的尺度随着时间的尺度)加速向上的。
 
2、小处着手
在比赛中频繁地去看比分牌,不是高手所为。
  • 多么平坦的地面,拿放大镜去看都是沟沟坎坎的。
  • 多么坎坷的路途,时间拉长了看也不过是来去匆匆的一条直线。
过于频繁地比较,只会收获一堆噪音。
如果天天都去比较,过于悲观的人会成为惊弓之鸟,过于乐观的人会成为掰苞谷的猴子。
假如你有几十个自选股,每天都能看到有几个涨得很好,于是你每天都很不舒服。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一些幸运儿,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投机大赚一笔。
如果总做这样的比较,既伤害情感,又破坏智力。
波动是人生的常态,有人随之冲浪,而有些人则被波动的“锯齿”割得头破血流。
《聪明的投资者》里说:
从根本上讲,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意义,即当价格大幅下跌后,给投资者买入的机会,反之亦然。
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投资者最好忘记股市的存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股息回报和企业的经营结果。
 
3、快速进化
之所以说快速进化,而不是说快速学习,是因为不以进化为目的的学习并无太大意义。
快速学习,快速失败,都是围绕个体的“自我比较”而展开的一种进化机制。
这样一来,就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
小尺度上的自我比较,会视波动为反馈,所以,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是成功还是失败,就反馈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是等价的。
生物的进化并非追求最优,而是在比较中选出那个稍微好的。
所以别总拿身边最好的人和事儿去折磨自己,专注于自我比较,小步快跑地进化。
如上所述,你要建立一个长线的比较系统:
短线和自己比,长线和牛人比。
如此一来,一个完整的“比较系统”,就形成了飞轮般运转的闭环。
 
比较是万恶之源,而万恶之首,也许是嫉妒。
罗素说:除了担心,嫉妒也许是不幸福的最大原因之一
人为什么会担心?其实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人为什么会嫉妒?也是因为人喜欢比较,而比较也是人们试图摆脱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写道:
“人类生活痛苦和混乱的一个主要的根源,似乎是人们过分看重一种永久状况与另一种永久状况之间的差异。
贪欲的根源是过分看重贫困与富有之间的差异,野心的根源是过分看重私人身份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虚荣的根源是过分看重默默无闻和声名远播之间的差异。
受到这些过度的激情影响的人,不仅在个人的实际处境中是悲惨的,而且还经常为了达到他愚蠢的目的而扰乱社会的秩序。”
所谓嫉妒,就是一种“关你屁事”的比较。
听人讲过一个故事,某人看中一套市场价600万的房子,跑去对卖家开价500万。他的理由是:
我查过那个人是400万买的,就当让他赚100万,500万很够意思了。
问题是,人家多少钱买的,关你屁事呢?
结果当然是没买到。
这类故事听起来似乎很荒唐,可是,生意场上总去算计别人赚了多少钱的事儿,还真不少。
而且,越是喜欢如此算计的地方,经济越不发达。
比较是万恶之源,而恶会受到到惩罚。
下围棋时,容不得别人有半点儿地盘,这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而是智力水平的问题。
偏向于嫉妒的比较,会让一个人的思考走偏,动作变形。
没错,嫉妒也许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例如那句内涵令人发指的“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然而,要通过别人的眼光、别人的嘴巴来验证的幸福,要建立在“我高你低”的比较基础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你过得好,又关别人屁事呢?

 

《当下的启蒙》里有个笑话,主角是伊戈尔和鲍里斯,两个家徒四壁的农民。
他们两家都靠着自己芝麻绿豆大的土地里那一点儿可怜巴巴的收成勉强度日。鲍里斯家有一头皮包骨头的山羊,这是两人之间唯一的区别。
有一天,一名仙子出现在伊戈尔面前,承诺兑现他的一个愿望。
结果伊戈尔说:“我希望鲍里斯的山羊死翘翘。”
这个故事荒诞吗?
一点儿也不。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希望别人家山羊死翘翘的农民。
让我们做个大脑实验:
有一天,外星人飞到地球,随机抓了些人,其中有你,还有比尔·盖茨。
也许你会感慨自己和比尔·盖茨之间的差距,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而惆怅。
可是,在外星人眼里,你俩就是两个穷得要命的农民,比尔·盖茨最多比你多只山羊而已。
你们都生活在地球这个破星球上,都可怜巴巴地靠太阳的能量生存,你们可能都活不到100岁,你的智商100与比尔·盖茨的智商160在外星人看来都是昆虫……
在外星人看来,你和比尔·盖茨99.9%都是相同的。
可是,我们在现实中,却把那0.1%的差异,当作100%来比较。
并因此忽略那更为宝贵的99.9%,原因居然仅仅因为大家都一样……
我们既要对糟糕的“比较”免疫,也要善于运用“比较”。
源自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概念,解释了“为何在一方拥有较另一方低的机会成本的优势下生产,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集中优势兵力,其实就是在局部形成比较优势。
所以,以后谈起优势时,最好说“比较优势”,这是一句非常有用的废话。
黑石创始人在谈及人生经验时,说自己学到的第1堂课是:
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千万不要被一份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仅仅是因为它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你需要集中关注的是:能否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优势,尤其是你的比较优势。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零售业,利用的正是我的相对劣势,所以以惨败结束。在那之后,我真正学会了拒绝那些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不管它看上去多么诱人。最后,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就是说是否充分发挥了我的优势。
聪明人擅长比较,是因为他们的类比能力很强。
类比,是大脑的脚手架,用完要拆除。
我们没有必要重新发明轮子,但是要记得从头推理一次。
爱因斯坦的秘诀之一,就是会亲自将要用的公式从头推一遍。
类比+第一性原理,拿来主义+独立思考,是马斯克的秘密武器。
再有,关于比较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我的经验是:
对于大数字,看比例;对于小数字,看绝对值。
例如买套500万的房子,假如你真的很喜欢,房价差个10万 ,其实只有2%,不必在意;
假如你要买拼饮料,近处卖6块钱,远处卖3块钱,貌似差100%,但其实绝对差值只有3块钱,不值得省。
再说个我自己经历过的事儿吧。
假如你打算买腾讯股票,突然看到一个新闻:
突发!腾讯总裁又卖股票了,接近2个亿!近5年累计变现超20亿,时机太精准!
套现两个亿,看起来很吓人。你会想,什么情况,难道对自己的公司没信心?
于是你吓得不敢买腾讯股票了。
再细看,腾讯总裁有5000多万股股票,他卖的50万股只占1%都不到。人家只是想改善一下生活而已。
要是根据这个得出总裁对公司的态度,那就陷入了“绝对值迷惑相对值”的陷阱。 
对于教育孩子,更别掉入比较的陷阱。
单一维度的竞争,不会有真正的赢家。教育更是如此。
教育部最近打算禁止各地搞分数排名,绝对英明。
就像《星际穿越》里说的,买条裤子还需要两个数字,为什么一个孩子的未来可以用一个数字决定?
人生有太多维度,孩子有太多可能,简单粗暴的比较,是对未来的伤害。
 
关于“比较”,有太多有趣的话题,请允许我将一些火花罗列于此而无需细说:
 
人的大多体验是基于比值的
1、小孩子的时光过得慢,是因为年龄基数小,过一年相当于过往此生的几分之一;
2、边际效用递减,部分原因也是与基数的比值关系。从这一点来看,男性那种因为繁衍任务而被赋予的对异性孜孜不倦的兴趣很特别(边际效用不递减);
3、另一种边际效用递增是知识依赖型经济;
4、划定某一边界,并在其中取得绝对优势确实能增大收益(a、这是“宁作鸡头”的好处;b、巴菲特的所谓呆在能力圈内);
5、人活到1000岁会更加幸福吗?除非别人都100而你1000,因为人们对年龄的体验主要来自寿命的百分比;
6、财富体验也是一样的。很多富豪说钱多了只是一个数字,纯属胡扯。钱是海水,越喝越渴。钱和前面所说的性一样,有着某种与众不同的特性;
7、比较产生美。有时这种比较可在自身内部完成。例如芭比娃娃(靠自身的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命运与抗争;
8、比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欲望,莫不如此。
9、在“无”的世界里,只有通过用比较的差值,除以人为界定的基数,才能营造一个陆离光怪的人间幻想。
 
很多事都取决于完成度而非完成量
1、损失厌恶放大了未完成比例的不爽感;
2、追求完成度,能把人关在能力圈内;
3、用增大完成量去掩盖完成度是极有效的自欺;
4、完成度高,便有了滚雪球的内核,进而令完成量加速倍增;
5、量很小但闭环程度高的完成度,常常决定了烧烤摊老板比跨国公司副总更适合创业。
 

为何时光过得越来越快?

1、相对密度。我们用时光消耗比例,来体验生命密度,即:时光感受密度=当下的消逝/已消逝岁月。岁数越大,密度越小,时光满足感越小,时间便很快;

2、相对速度。运动时参照物越大越远(如太阳),行进速度越慢。岁月的参照物是未知世界。

3、想时光慢?1、缩小过往;2、扩大未知。

 

最后
黑塞说:幸福是一种方法,不是一样东西。是一种才能,不是一个目标。
不是每个人都非要驶入所谓快车道,也不是每个挤入了所谓“上升赛道”的人最后都真的上升了。
打好手上的牌,别老想着要抓王炸。
可以有一个野心,但最好是自己的真爱,并且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不要总和别人比较财富和幸福的绝对值。
有些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幸运的绝对值,却不能改变自己命运中“幸运和不幸的比例”。
而我们对幸福的感知,如同我们对冷热的感受,恰恰是来自于比较和比例的。
比较是万恶之源。
而比较也是我们生存和进化的基础。
明白了关于“比较”的科学原理和人生道理,海明威的那句话就显得没那么鸡汤了: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6qukQwQ84dhNSgBA0Vzgw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 润   整理 /  万   青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811篇原创文章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笨的事情。

 


 

 

 1 

 赚钱

从来都不是商业的起点

 

我经常喜欢说一句话: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

 

我们的学员,已经听了几百遍了,耳朵都磨破了。 

 

但即便听了几百遍,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同学表面点头称道、心里暗自嘀咕: 

 

这种漂亮话,说说而已。 

 

赚钱,才是商业的起点吧。 

 

赚钱从来都不是商业的起点。赚钱是终点。 

 

有很多明星喜欢开餐厅。 

 

但常常是一开始门庭若市,稍微过一段时间就没人去了,然后亏损关门。 

 

为什么? 

 

粉丝喜爱明星,明星的影响力可以给餐厅带来“流量”。 

 

哇,我一定要去试试,说不定还能要个签名呢。 

 

可是尝过鲜之后,有些餐厅粉丝们再也不去第二次了。 

 

为什么?因为菜品不好吃。 

 

所以,这家餐厅没有“复购率”。 

 

做餐厅,是流量更重要,还是复购率更重要? 

 

当然是复购率。 

 

餐厅开在一个固定的物理位置。

 

它只能服务附近几公里范围内的有限人群。 

 

就算明星影响力再大,这个“有限人群”都来吃了第一次,但只要菜品不好吃,没有复购率,顾客最终会越来越少,直到关门。 

 

让消费者获益,也就是把菜品做好吃,是一家餐厅的起点。 

 

赚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是终点。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 

 

天啊,这也听上去太显而易见了吧? 

 

谁不知道把东西做好很重要啊?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当你没有坚守长期主义,自己活下去都很困难的时候。

 

就会在消费者获益和自己获益之间,无比纠结,难以取舍。 

 

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他们会问:我都要死了,还管消费者?

 

能在产品原材料上,偷工减料,就立刻克扣。

 

能多赚一分,绝不少赚一分。 

 

这时候,坚守长期主义,就给了你巨大的战略定力。 

 

有了“长期主义”护身符,就可以坚定地创造“客户价值”,从容地成长为巨人。 

 

关于长期主义,冯仑先生举过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 

 

 

一个油饼五毛钱成本,卖两块钱,能挣一块五。

 

一个人把钱看得很绝对,认为多就是多,少就是少,钱很重要,所以觉得五毛钱成本太高,那能不能用地沟油?

 

成本三毛钱就行。蚂蚱也是肉,为什么不吃?多挣两毛钱也好啊。 

 

于是,这个炸油饼的人就会面少一点、油也差一点。 

 

但是可能又来了一个大妈,她觉得还是要让人吃了身体健康。 

 

她的心思在健康上,没在钱上,她就用品质最好的油、最好的面。 

 

同时还考虑别人拿饼的时候别烫手,再在拿油饼的这张纸上面写几个字,提醒注意烫。 

 

她心中有别人,结果别人都知道她们家的油饼是健康的,服务是贴心的,她们家门口的排队越排越长,那家就不好了。

 

 

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拼命压榨“价值空间”,一点“价值空间”都不想留给对方。

 

注重长期主义的人,拼命退让“价值空间”,想要“价值空间”最大化留给对方。

 

注重眼前利益的人,一时赚得盘满钵满,未来路却越走越窄。 

 

注重长期主义的人,一时利润不尽人意, 未来路却越走越宽。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2 

重视长远价值

通常不会失去眼前利益

有一次,进化岛上的同学问我:润总,我如何才能像华为一样成功? 
我说,我对华为的了解很浅薄。
但据我所知,华为的成功,是和以下几点分不开的: 
1)只占公司1%股份的任正非,用梦想和利益团结了一大批员工; 
2)然后共同选择了一条长长的、厚厚的、湿湿的雪道; 
3)开始艰难地推动雪球,并坚持把每年收入的10%投入研发,滚大雪球; 
4)他们就这样艰苦地推动了32年,以奋斗者为本,以用户为中心; 
5)然后上天决定,在上百个关键时刻,都撒上了一些运气; 
6)最终,这个团队走到了今天。这位同学一听,皱起眉头。非要推动32年吗? 
这个时代,有更有效的办法吧? 
小米不是创业9年,就成为了世界500强吗? 
我说,我对小米也了解一点。据我所知,小米的创业,其实不止9年。 
1)1992到2007年,雷军做金山软件,积累了16年的软件经验; 
2)2007到2010年,雷军做天使投资,积累了3年的资本经验; 
3)2010到2019年,雷军做小米科技。虽然只有9年,但他每天睡4-5小时,被称为劳模; 
4)小米的成功,你看上去是9年的薄发,但却是即便勤奋如雷军,也必须经历的30多年的厚积。 
他说:可是,那马云呢 ?马云就说自己不勤奋,但是马云不是更成功吗?勤奋,不如选择重要吧… 
听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停下来,重新审视他最开始的问题。 
华为成功的路径他嫌长,小米成功的路径他嫌累。 
他想要的,其实不是成功的“路径”,而是成功的“结果”。 
看到成功的人、成功的企业,我们羡慕,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 
就像很多人都想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但如果我告诉你,价值投资,让巴菲特在50岁以后,赚到了人生99.8%的财富。 
估计很多人可能立刻就会问:啊?要等到50岁啊?能不能早一点啊? 
等到50岁,已经没有青春去挥霍财富了呢! 
很多人都想“复制”他99.8%的财富这个“结果”。 
而不是“学习”他从10岁到50岁这一路走来的“过程”。 
甚至连这个过程之中,是否果断放弃眼前的丰厚利益,内心都要犹豫煎熬。 
牺牲眼前到手的利益,去换取未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极为痛苦。 
因为眼前的利益,所有人都看得到,长远的利益却很难看到。 
重视长远价值,通常不会失去眼前利益。 
仅仅重视眼前利益,则往往会失去长远价值。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3 

 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

 

关于长期主义,让我想起一次我邀请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到我的企业家私董会做的分享。
 
卫哲说的一段话很触动我。
 
他说:你们都说客户至上,但是你们开会讨论什么问题?看什么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代表谁的利益?都只代表股东的利益。你们开会时只讨论股东利益,凭什么说客户至上?
听完这段话,我当时一震。
 
是啊,很多公司都在说客户至上,但是开会看“客户报表”吗?
 
你每周,或者每个月,看客户有没有因为你而赚钱了吗?
 
看客户因为你而少花钱了吗?
 
看客户因为你而拿到投资、甚至上市了吗?
 
卫哲给我分享了一个故事。
 
早期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供应商对接海外买家。
 
也就是所谓B2B国际电商。
 
他们有支强大的地推团队,被称为“中供铁军”,就是做这件事的。
 
有一次,卫哲检查工作时发现,有一个“铁军”卖了20万的B2B国际电商服务,给一家中国本土的房地产公司。
 
卫哲一看就知道,这个销售一定是用了所谓“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卖给了客户一个根本就不需要的服务,从而完成自己的业绩。
 
这时候怎么办?把销售骂一顿,然后说下不为例?很多人估计都会这么做。
 
这么做,就不是阿里了。
 
阿里怎么做?
 
阿里把这名销售开除了。然后把20万,退给了客户。真的退了。
 
进了口袋的钱退出去,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阿里是希望大家知道:
 
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
 
否则,这个钱不是赚来的,是骗来的。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最后的话

 

在进化岛上,我曾经分享过对于聪明人的看法:

 

有一次和晨兴资本的刘芹聊天。

 

聊到一个项目。他说早期就不太看好,

 

为什么?

 

因为这个创始人太聪明了。

 

什么意思?太聪明也不对吗?

 

聪是听力好,明是视力好。

 

太聪明,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机遇,接触更多资源,想到各种激动人心的模式。

 

因此,他们常常受不了诱惑,不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红利和风口间上下起伏,非常容易失焦,非常容易患得患失。

 

而创业呢?

 

是把一件事坚持做到极致。

 

一定程度的“傻”,有助于这种坚持。

 

其实,可以看到全世界,听到全世界,有时是一种惩罚。

 

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全世界。

 

我说,那不是真正聪明的人。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笨的事情。

 

真正聪明的人,他们不断在问“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那件事情的逻辑是什么”。

 

真正聪明的人,都会坚守长期主义。

 

然后坚定地创造客户价值,给合作伙伴,给消费者,留出足够的“价值空间”。

 

在商业战场上,什么样的竞争对手最可怕?

 

认真坚守长期主义的人,而不是聪明的人。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kc5mF4-WtfkNssduNdb-g

以后,我们要靠本事赚钱了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 润    整理 / 蕉 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125篇原创文章

最近和一些创业者、企业家们交流,大家有一个普遍的感受:

这两年,那些稳定的、确切的通道逐渐消失了。

如今生意做得又累又苦,已经足够努力,却还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红利变红海,利润越摊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

容易赚的钱肯定是没了,往后大家得做更难的事。

以后,要靠本事赚钱了。

 


 1 
每一个市场
都竞争惨烈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看见了几乎每一个行业,都竞争惨烈。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餐饮。

餐饮,是万业之祖,在中国的总份额,大概是4万亿的规模。

餐饮,也是分散市场,很难做到赢家通吃。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是百胜中国,2018年大概是400多亿人民币,也才占整个市场的1%。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机会。

但是,就是这样“人人都有机会”的市场,却竞争惨烈。

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开餐厅,几乎完全是靠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从指缝里抠出每一分钱。

买菜时讨价还价,服务时笑脸相迎。8毛钱的成本,想办法要降到7毛5。

餐厅几乎是一个必须由老板亲自开的行业。雇佣其他人,稍有不敬业,就会亏损关门。

所以,能在餐饮业待下去的人,都很勤奋。这里飞不起来,只能靠勤奋肉搏。

你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很少见,也很优秀了。想再好,太难了。

但是,很多这样的人,现在也只是勉强糊口,还过得去。

为什么?因为,还有更好的,挤压生存空间。

 

勤奋,是基本的。能保证做到80分,但是想要做到90分,光靠勤奋不够了。

靠什么?要靠对行业的理解。

餐饮,尤其中餐,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标准化。

做菜油温八成热,精盐要少许……但多热是八成热?多少才是少许?全是不能标准化的手感。

只要好一点点,都有巨大的优势。

有一个品类能比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火锅。

用标准化的底料实现对味道的品控,降低成本。又用中央厨房提高运营效率,保证菜品新鲜。

可复制的标准化,是比勤奋更厉害的武器。

勤奋只是耍大刀,可复制的标准化才是机关枪。

所以,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寥寥无几。也能活得不错。

但是,还不够。

为什么?因为,还有更好的,要争夺市场。

 

对行业有理解,能做到90分,但是,想做到100分,甚至120分,还是不够。

靠什么?靠技术和认知。

什么意思?

我之前遇到一位企业家,他是在中央厨房,帮助高端餐厅做预制菜的。

我问他:那你做什么菜?剁椒鱼头?还是清蒸刀鱼?

他说:我们不做,那种菜太简单。

那做什么?

我们只做那些,餐厅需要做大量时间成本准备的菜。比如红烧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狮子头。

我在中央厨房做好,比他自己现场做,成本要便宜很多。

我们凭本事帮用户省钱,然后,我们从省掉的钱中间分一点点。

所以,在疫情期间,他们的生意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同比增长了300%。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惊人的事实:

今天我们去的很多餐厅,其实已经很少吃到现做的菜了。大约60%,都是急冻预制菜。

但是,我们根本吃不出来。还是感觉很新鲜。

因为,现做的急冻技术,甚至可以做到,把一条活鱼冷冻,解冻之后,还是活的。

今天的食品工业和餐厅供应链,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这是在惨烈的竞争中,真正的降维打击。

预制菜的技术,从省钱中赚钱。

这是靠本事在赚钱。

这不仅是技术的优势,更是认知的碾压。

以后,我们要靠本事赚钱了

(图为急冻红烧肉,我在家按照餐厅的SOP用5分钟制作,果然和餐厅一样好吃)

 


 

 2 

未来的竞争
是认知的竞争

 

我和这些创业者和企业家说:

你虽然很努力,但是未来一定要在努力中,拿到至少一次“非线性的收益”。

否则,很有可能下次就失败了。很有可能就是“普通的,穷人的一生”。

什么意思?

我们经常以为,竞争是均匀的,线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0分的努力,能赚50元。

80分的努力,能赚80元。

90分的努力,能赚90元。

100分的努力,能赚100元。

我们总觉得做到60分,就算是及格了。

但其实不是。

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60分。

要想生存下去,在任何一个行业,现在都至少要做到90分。

90分,才是及格线

而真正优秀的人,至少都是98分。

在这个线性竞争市场里,都有手有脚,都很勤奋。

所以,在这个红海里,只靠吃苦,已经不行了。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勤奋的,但其实是穷人的一生”。

 

甚至,现在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了。

50分的努力,1分钱都赚不到。
80分的努力,还是1分钱都赚不到。
90分的努力,能赚90元。
100分的努力,能赚1000元。
120分的努力,能赚20000元。

绝大部分人,就在80分-90分之间。

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掉。

我们经常说,要进入蓝海市场,要进入蓝海市场,但为什么就是那么难做到?

因为蓝海不在红海的旁边。蓝海在红海的上边。进入蓝海的真正挑战,不是找不到,而是上不去。

每个市场的门票是不同的。

想要进入下一个市场,拿到“非线性的收益”,至少要比别人好10倍。

这10倍,不仅仅是努力,更是认知。

认知,可能就是以后最大的本事。

认知到,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所以,未来的优势,都是认知的优势。未来的竞争,也都是认知的竞争。

 


 

 3 

如何提升认知

 

提升认知,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多读书。

每一本书,都能打开你的盲区。

读的书越多,理解的东西就越多。

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

站在1楼,10楼,100楼的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

每年至少20本书。如果可以,考虑50本以上。

第二,多见人。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接触不同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成长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看到更真实的世界。

只有见过足够多的人,才知道什么人是真正有格局的,什么样的观点是真正有价值的。

第三,多旅行。

旅行,是打破自己认知闭环的好方法。

为什么他们的习俗是这样?

为什么他们的方法是那样?

为什么他们有文化是这个而不是那个?

旅行的意义,不是寻找相似,而是收获不同。

带着洞察之眼、怀着反观之心,沐浴在巨大的不同之中,回来的,才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眼中有不同,是眼界;心中有不同,是胸怀。而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见识这些不同。

第四,逼自己。

改变,对大多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但是想要提升认知,就必须要做出改变。

把自己扔到一个更有压力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人,深刻改变一个人。

进入一个圈子,别人的三言两语,可能就是你的醍醐灌顶。

逼自己到一个信息密度,人才密度,交流密度都更高的地方。

如果我们只想发生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就可以了。比如把杯子倒空。

但是,如果想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想获得真正的认知优势,那就要逼自己,可能连杯子都要换掉。

 


最后的话

 

以前,哪里都是红利,随便做点什么,都能赚钱。

赚钱还比较容易。现在,红利渐渐消失,需要更加努力。又累又苦,却越来越难。

以后,只有努力也不够了。我们要靠本事赚钱了。

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对我们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们有更高认知。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未来的竞争,都是认知的竞争。未来的优势,也是认知的优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wmxbjRlcV4LO71gACwkDw

毁掉一个聪明人的方法,是让他变成“解释型人才”

本文是一些大脑碎片。

A

“解释”的碎片

所谓解释型人才,是指“根据表面规律,作出夹层解释,并且爱上自己的解释”的聪明人。

“解释型人才”生产两样东西:安全感和希望。尽管二者都是错觉。

对于一个擅长解释的人,3个最大的陷阱是:光说不练、先入为主、事后归因。

人类是基于想象的动物。对过去的解释,对现在的幻觉,和对未来的预测,大多属于想象的范畴。

人们经常不由自主地像“解释过去”那样去“解释未来”。

对于过去,统计比解释重要;对于现在,行动比解释重要;对于未来,信念比解释重要。只有当你懂得了统计、行动和信念时,解释才变得重要。

梗,悬念,故事,传奇,源自人们对因果的迷恋。艺术夸大了“解释型人才”的能量。

对现实做太多解释,就像在风景胜地花太多时间拍照而无暇欣赏。

所谓亲密关系,是指你无需向他解释。所谓自由,是指你无需向世界解释。

当你试图解决物理世界的问题时,解释经常是没用的;当你试图解决人类世界的问题时,解释经常有用。一个企业家要同时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所有他既要懂“第一性原理”,也要会解释。

即使做出错误的解释,解释型人才也有可能赚钱并成功,这是人类社会为“解释的多样化”所付出的进化代价。

并非我们在解释大自然,而是大自然在解释我们。

假如一个“解释型人才”勇于质疑自己的解释,并且开放地接纳他人的解释,他就会进化成为科学家或哲学家。

关于简洁的解释可能会非常复杂。牛顿为了解释他那几个极其简洁的公式,甚至不得不发明了微积分。

独立思考者不依赖他人的解释也能前行。

假如你花了太多时间用“言语”解释你在做的事情,说明你的事情做得还不够好。换而言之,假如你的某个事情做得不错,即使你自己都解释不清,别人也会替你解释得五彩斑斓。

对于创造者而言,与其浪费时间解释自己的创想,不如直接做出来,然后说:看!

一个厉害的“解释者”,心底都渴望成为一个“被解释者”;而“被解释者”则大多没有类似需求。

不依赖运气的人喜欢用运气解释自己的成功,凭运气成功的人则千方百计找寻运气之外的解释。

我对“解释”作出了如此多的解释,证明了人类对解释的深深迷恋。

 

B

另外一些碎片

因懒而生的勤奋,经常创造思想和发明;因勤奋而产生的懒,令人放弃真正的思考。

听说某位擅长教育的家长安排好了孩子的每个“10分钟”,我所知道的另一个争分夺秒的故事是白羽鸡从出生到成才(成为食材)只要40天。

在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里,最大的机会来自:敢赌的人和会赌的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概率是一种从大量看似无用的噪音中炼金的技术。

人们不愿意为“让某事不发生”付钱,只愿意为“让某事发生”付钱。例如,中国80%的医疗费发生在病故前的一个月,尽管预防上多投入1元钱,治疗就可减支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

“标题党”盛行,是因为人们几乎只看标题,甚至买书只看封面。

狗让人类感知到生命不同形态的新鲜感与一致性。

游戏必须有规则边界,方能给“无限”以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养门客,看似混入不少“无用之徒”,其实是为了构建“认知冗余”。基于“无用之用”的“有用之用”,更容易枝繁叶茂。

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是通过“确定性”毁掉一个人对“不确定性”的理解。这种摧残通常是不可逆的。

在线支付对街头乞讨是致命的摧毁,但却催生了百倍的各类“在线乞讨”。相同之处是乞讨者通常比施舍者更有钱。

诗意一憋可能就淡了,屎意越憋越浓。

名校的本质,是一种高成本的智力测试系统。对社会而言是不合算的,对用人机构来说是合算的。

一名设计师(尤其是室内设计师)的首要价值是阻止客户乱来。

有时候旁观者清,有时候当局者清。前者有广度但缺深度,后者有深度但常常迷失于广度不足。

开窍快和开窍深是两回事。

人们迷恋乔布斯的简洁与追求完美,却忘记了他本人是一个充满了混乱(也就是随机性)的人。脱离了随机性的“简洁”,就像一把无物可剪的剪刀。

天才是这样一种人:当他们不幸掉进坑里,并奋力从中跃出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比原来地面更高的地方。

有些人、事、事物,你被触动的第一刻即是其巅峰时刻。别太刻意去二次确认,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无需二次确认的设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2YubfF8TqZR-Q1eEfEK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