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是改变命运的策略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60篇原创

1

之所以今天说到这个话题,是我4月份的时候,接受了《vogue me》的采访,刚好当时的命题是储蓄观与金钱观。

里面采访了酒吧老板、音乐人、艺术家、导演、博主等行业的年轻人,大家的消费观和储蓄观,是完全不同的。

这很正常,因为大家屁股不一样。

能有相同的观点才是见鬼了。

其实之前也写过类似的,不过关于消费和攒钱,我觉得可以说一百年。

毕竟商业社会的本质就是如何通过花言巧语把消费者的钱变成自己的。

怎么守住自己的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不买立减百分百,其实是一个真理。

我自己一直是一个比较俗气的人,写公众号,做视频,都是没什么大理想,就是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人看,以及能够恰到饭。

实际上在我看来,能够接到广告,才证明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毕竟这年头谈钱伤感情,一个赚不到钱的内容人,是没有办法说自己有价值的。

正是这种诡异的态度,才让我成为了品牌老鸨,甲方克星,预算黑洞,广告马桶搋。

但与此同时,我又是特别反对消费主义的,是不是看起来很矛盾?

一边不停接广告,一边反对消费主义,既当又立?

不,不矛盾。

我反而觉得这才是真实。

我喜欢赚钱,喜欢恰饭,这是真实。

我喜欢攒钱,也是真实。

我喜欢劝年轻人攒钱,这同样也是真实。

前2者是基于我个人喜好,后者是基于他人,对象不同,结论必然不同。

虽然攒钱很土,但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攒钱才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法,甚至没有之一。

攒钱是改变命运的策略

比什么沙雕成功学,什么增长见识,什么提升自我,都管用。

或许你会说,自己工资也不高,每月消费不低,攒不下什么钱,攒个几年,十几年,也不过几万十几万,多的几十万,在这个年代,能干嘛?

这就说明,你对于攒钱这件事情的认知还是太初级了。

攒钱,不仅仅是简单的把钱省下这件事儿,攒钱是一个策略体系。

这个体系分为心态,思维,和行为操作,三部分,最终形成正向循环。

当你把攒钱作为一个目的来执行的时候。

首先是你的心态会不一样。

哪怕只是很小的钱,哪怕一天只有几十块,哪怕只是随手放在支付宝或者微信余额里,你都会感受到一种小小的满足感。

因为你知道,这是余粮,这是在关键时刻你可以随时动用的资源。

而且每一天,这笔钱都会多上一点点,并且立刻可以体现在余额中,你会本能性地囤积更多钱用于生钱,囤积和收集癖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小小的满足感,会敦促你继续攒钱。

这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哪怕钱不多。

攒钱是改变命运的策略

消费主义的典型操作就是击中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和空虚感,让你依靠消费来获得短期满足,所以才能触发非理智买单。

而攒钱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会让你抵御这个诱惑。

心态之后,是思维。

当你开始攒钱的时候,你的思维就会变化。

过去的追求消费的快感,会进一步变为囤积的快感,一切暂时不需要的高消费行为,都会在你脑海里被转换为生鸡蛋的母鸡,你甚至会牺牲自己的一点日常消费来往余额里屯钱,只为看到每天的余额增加速度能快一些。

商家打折很诱人,但是钱可以攒下来。

旅游安利很心动,但是钱可以攒下来。

专车直达很舒服,但是地铁等达到一样的目的,钱可以攒下来。

面对各种消费决策的时候,你都会告诉自己,如果这笔钱不花,攒下来,那么你的小金库又丰满了,生蛋的母鸡又肥硕了。

这样,才是不花的真谛。

很多人攒钱能够坚持,靠的就是攒钱带来的快感,这个快感并不比消费低。

人类会本能性的追逐快感,当你有了快感之后,就有了动力,行为自然也就跟着变了。

不需要特别多的刻意训练,也不需要给自己加压,试着执行一下,你就知道了。

攒钱最重要的不是金额,而是攒钱这个行为。

这个行为会给你一系列的改变。

人的一生很长很长,改变命运绝非当下,这是要20年,30年的事情。

很多年轻人一提到房车就很绝望,但问题是,这种高价格的基础设施,本就不是让你一口吃下的。

耗费很多年,再结合另一半的很多年,一起攒下首付,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罕见,毕竟大城市唯一的缺点就是房价贵,其他都是优点。

很多人想要立刻就要,得不到就开始绝望,这不是世界有问题,这是脑子有问题。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很多人看到了新奇的世界,看到了明星的生活,看到了有钱人的潇洒,你以为你和他们是平等的,甚至你还可以给他们点赞。

但其实不是。

大家从来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对于大多数没有开挂的人而言,攒钱,就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生导师会告诉你攒钱属于扣扣索索,不够大气,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听起来特别有道理,而且好听。

但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朋友。

他们讲的一切东西,归根究底还是让你把钱给他们,他们来教你道理。

任何一个人生导师讲的成功宣言,都是有概率问题的,你学了之后,如何量化ROI呢?

其实是没法量化的,这里面唯一确定的是,他们是一定能赚到钱的。

所以要警惕给你洗脑,让你掏钱的人。

还有人说沉迷攒钱会丧失很多人生的机会。

这同样很荒谬,因为机会是看成功率的,做生意也好,股海搏命也好,投机也好,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都是韭菜和炮灰。

劝多数人去博小概率事件,是要遭雷劈的。

人生最后的成功,不一定是谁更辉煌,可能只是谁更能稳到后面。

攒钱这东西不酷,但这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最现实的道路了。

当然,我说的的都是针对默默打工的年轻人,家里有钱的人请忽略,对你而言快乐最重要。

如果你觉得这套理论有问题,也很正常。

人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决策,并承担后果,就好了。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Nfj5R2RxodfCNVLn0x9yQ

一定要快速挣到第一桶金

  这是Spenser的第739篇文章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想,Spenser你怎么会取一个这么急功近利的标题,是不是在博眼球,标题党。

 

额,还真不是,我过去四年的创业和个人投资的经历,让我每过一段时间,就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越想越觉得,太特么正确了。

 

我香港的秘书E姐,是个积极的投资爱好者,每次见到我,就和我分析和安利各种投资心得,比如:

 

“老板,我觉得最近应该买点黄金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货币放水,黄金会大涨呀,我都挣钱了。”

 

昨天见到我,又和我说了:

 

“最近你的港股不要投资了,最近局势比较动荡,你看,这两天港股跌了吧。”

 

我心里想的是,这些投资的道理,你老板我还不知道么,哈哈哈;

 

然后我就问她,你在港币账户里有多少港币呀,天天这么关注。

 

“额,不多不多,就十几万吧。”

 

我忍不住笑了,哈哈哈,我自己有大几百万在港股里,我也没你这么操心,你就这点本金,就算你一年炒股本金翻倍,再赚个十几万,那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投资来说,收益率并不是最核心的,本金多少才是本质。

 

因为收益率10%或30%,这只是量的差别;但是十万本金和百万本金,这才是质的不同。

 

就像一个人想要赚10万,如果只有十万本金,那要100%的投资回报率,这太难了。但是如果是100万本金,只要涨10%,就赚到十万了;而如果是1000万本金,就只要1%的回报率。

 

所以,前几年,当时我的文章写得比较激进的时候,我就说,如果你可投资的本金少于100万的话,你就不要天天花时间想着怎么投资,这都没有意义;

 

这时候你最应该做的,是投入你所有的时间精力去工作、去创业,想办法快速挣到这一百万。

 

就像赌桌上,如果你没有一定金额的筹码,就不要上牌桌,当个看客就好了,这样无法成为真正的财富玩家。

 

当然,我现在没那么激进了,我觉得,先挣到50万本金,就可以了。

 

好了,刚才我讲的是第一桶金的重要性,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聊的最核心的话题,因为关键词并不在于第一桶金,而在于“快速”这个词。

 

大家要记住一句话:

 

在如今这个因货币大放水而贬值的时代,你的劳动性收入,在货币泛滥推升的资产价格面前,已经被秒成了渣渣

 

如果你是一个靠工资或者经营性收入作为收入来源的人,你会发现,你大概率会永远买不起房,也很难完成阶层的跨越。

 

我自己常住在深圳,我发现在深圳工作太辛苦了,因为深圳的房价每年都在涨。

 

太恐怖了,今年过去一半,深圳像前海、宝安中心区房价,直接怒涨30%。

 

我其实挺替在深圳的年轻人着急的,如果他们现在买不起房,除非创业成功啥的,他们未来大概率会更买不起。

 

快速积累第一桶金的本质,就是我们在和资产上涨的速度赛跑,只有你比资产跑得快,你才能抓住资产,跳到资产的背上,舒服地躺着前进。

 

勤劳致富是对的,但是慢慢致富就错了,慢慢不会致富,只会更穷;快点致富,才是真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快点致富呢。

 

我有几个观点哈,供大家参考。

 

第一,有可能的话,尽可能做个小创业者,而不是打工者。

 

在我看来,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创业者,通过自己做业务,赚到不错的现金流,一年赚个上百万的机会,在中国还是挺多的。

 

因为中国的产业还在蓬勃发展,会有很多赚钱的管道。只要你有洞察力,能发现机会,能找个团队一起干,小成功的概率,还是挺高的。我深圳身边的朋友,很多90后,都赚了不错的收入。

 

第二,如果你是打工者,你要有做项目的核心能力,和老板谈项目分成。

 

如果你现在没有资源和能力去当创业者,那你来公司打工也没问题,但是千万别把自己当成打工者,而把自己也当成创业者。

 

只不过是借助公司更好的平台,实现公司和你个人的双赢。就好像,你给公司赚一百万利润,公司分你一二十万,这样你的收入就起来了。

 

但这里的核心是,你的能力确实能当项目负责人,你要会做策划、会做营销、会做内容、会做项目进度管理、会做招聘和培训。

 

说实话,一个项目负责人的本质,就是一个小公司的创始人,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这些工作都是老板给你做的,而你就是个执行者,那说明你能力还不行,就好好虚心学习本事先,不要想赚钱的事。

 

所以,同志们,怎么样才能快速挣到第一桶金。我送大家一句话:

 

快速长本事,就是快速赚到第一桶金的本质核心。

 

那你可能会问了,那如何快速长本事呢?

 

我们下次再讲,今天我就先抛个观点:

 

能够让我们真正成长的底层动力,不是你有没有兴趣,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生存才是。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9-osKCDMd8HPBFh2ghTdg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怎么样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呢?

 

传统的方法可能会告诉你:你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目标要明确,可量化,要遵循 SMART 原则;然后再把目标拆成一个个小目标,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再实现一个小目标,就这样拾级往上……

 

比如:我想读书。那么,先设立一个目标,一年读50本书,再对它进行拆解,大约就是每周读一本书。接下来,就是每周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就可以了。

 

这看起来非常合理,但是,你真的觉得有用吗?

 

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其实没有什么用:它并没有真正帮你解决问题,而只是把问题简单粗暴地「降维」了,给你一种「我能解决问题」的错觉而已。

 

什么意思呢?像上面的例子: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完成「读了多少本书」的成就吗?不是的,读书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凑数量。

 

但是这种方法,就会告诉你:数量等于目的。「求知」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不好定义,我们把它量化,你只要读50本书,就行了。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你很可能只是囫囵吞枣,把一本书翻完,但却并没有真正地吃透它、理解它、内化它。

 

这就是一种降维:求知是一个多面体,读书的数量只是其中的一个「面」。但在这种「目标设定法」的推动下,你就很容易把一个面当成整个「体」,从而,你的眼里只能看到这个「面」,掉入盲目追逐结果的「KPI陷阱」。

 

同样,减肥的目的是「减掉30斤」吗?不是的。目的是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态和生活模式;学英语的目的是「背5000个单词」吗?不是。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读懂英语文章,能够跟别人沟通。

 

但在这种模式下,就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果:冲着「减重」的目标,辛辛苦苦减了30斤,没多久却又反弹了回去;一门心思背单词,记住了5000个单词,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到生活中……

 

我想,这应该是不少人都有过的困扰。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那么,什么样才是更好的「做成一件事」的方法呢?

 

我想先跟你分享一个例子:创业。

 

很多人对「创业」可能有一个误解:要创业,我得要有一大笔钱,要组建一个团队,要有合适的合作伙伴,完善的供应链,吭哧吭哧埋头开发一个产品,把它卖出去,投入再生产。等等。

 

实际上,绝大多数成功了的创业,都不是这样的。

 

大多数创业模式,是一个人先发现了某个需求,想办法去满足它。挣到第一桶金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扩充团队,引进资源。

  • 客户太多,应对不过来,于是雇客服,找人对接;

  • 产品大受欢迎,需要规模化,于是拉技术、找研发;

  • 团队做大了,需要避免法律问题,于是组建法务团队;

  • ……

 

慢慢地,从一个人,到两三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上百个人。缺什么,补什么。原有的模式不够用了,再去扩充它、优化它,一步步把它做大。

 

简而言之:一家公司,很多时候并不是从零开始凭空出现的,而是先有一个极其简单的系统,跑顺了,再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去完善、改进。

 

它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优化」出来的。

 

在系统论中,有一条很经典的原则,叫做加尔定律,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

反之也是一样的: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永远不会起作用,也不可能让它起作用。你必须重新开始,从一个简单的系统开始。

Gall’s Law, by John Gall

 

这跟我们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做成一件事情的关键,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拆分目标,而是:你能否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最简单的模式,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最终让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看起来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讲:

 

许多人会知道,我是一个工具控,经常会试用新的工具。那么,我是如何学习使用一个新工具,使我能够挖掘它的所有特点,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呢?

 

我一般会做这么三件事情:

 

1)设定框架。

 

我会先从整体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工具跟我目前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差别?它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诞生的?它的优缺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功能?内在的逻辑和结构是什么?等等。

先对它的整体结构,拥有一个大致的框架。

 

2)建立系统。

 

然后,我会拎出它的某一项功能,用它来解决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用它来替代掉旧的解决方式 —— 这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系统。

随后,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熟悉这项功能,直到成为习惯。

 

3)优化完善。

 

当这项功能我已经完全掌握了,不需要再主动、刻意地去练习了,我会再拎出一项新的功能,把它增添到(2)里面的系统上,重复它,直到熟练掌握。

 

简而言之,也就是三步:先建立框架,再设计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实现想要的愿景。

 

这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方法。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我把这套方法,称为「眼高手低法」。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因为它有两个特征。一方面,你需要有一个大的框架,来指导你的方向和思路,这是「眼高」;另一方面,你需要先建立一个最简单的流程,先把它跑顺,再对它进行优化、完善,一步步实现你最终想要的样子,这是「手低」。

 

许多人常犯的问题,恰恰正好在于「眼高手高」和「眼低手低」。

 

前者,是一种对「变得更好」的迫切期待,恨不得今天学一样东西,明天就能消化吸收、内化应用。期望着有一种立刻见效的方法,能让自己立刻摆脱坏习惯、改掉坏毛病 —— 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真正有效的「改变」是什么样的?它永远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是当你回顾过去时,连自己也感到惊讶:我过去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一切就发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之间。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把自己看作一个系统。你身上的每一个特征、因素、性格,都是构成你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接纳它们的存在,去直面和理解它们。

 

然后,从中去寻找薄弱点和瓶颈,给它们施加相应的「力」,让整个系统慢慢地作出调整,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运转。

 

所以,我经常跟学员和读者说:你学到的知识,不要想着立刻能全部消化、用起来,而是先拎出一个方法,去生活中找场景、找问题、找需求,有意识地应用这个方法,把问题解决,再去体会「新方法」和「旧方法」之间的区别,感受它带给你的反馈。

 

像这样,一次次练习,直到把一个方法掌握内化了,再拎出另一个方法,以此类推。

 

这是前者。后者呢,则是前面讲过的「降维」。把达成目的所需的手段的一部分,当成是目的本身。这就是舍本逐末了。你永远只能奔走在靠近它的路上,而没办法真正地抵达它。

 

所以,一个更好的模式是这样:

 

我知道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也知道现在跟它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不要紧。我先试着调整我现在的状态,让它朝着「想要的结果」前进一步。

 

等到这种调整稳定下来,我适应了这个新的状态,再给它施加一个力,让它再移动一步……

 

在这一步步的调整和偏移之中,我会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理想的「终点」。最终,我会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它未必是最开始我想要的,但一定是一个更有益、更能够发挥我的价值的。

 

设定框架,而非设定目标;优化流程,而非坚持行动。

这才是更全面提升自己、把事情做好的方式。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让我们用几个例子,来看一看这个方法的具体应用。

 

先看第一个例子:读书。

 

传统的思路,可能是这样的:我今年要读多少本书,要写多少页笔记,要输出多少篇文章……这些不是说不好,但停留在对它们的追逐上,其实意义不大。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首先,设置一个「框架」:

我想通过阅读,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希望了解哪些领域?我期望在这些领域上面达到什么水准?

这些领域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学习路径、脉络和基本框架分别是什么?

—— 先搭建框架,后面再往框架里填充东西,才会事半功倍。

 

然后,专注于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阅读系统」。

 

比如:我先试一试,每天下班后读1个小时的书,再试着把读到的内容做成知识卡片、写成短文。就这样先尝试一周,看看效果。

 

一周后,对这种阅读学习方式进行复盘和检查:

这一周,我读了哪些内容,做了哪些卡片?

这些内容我真的吃透了吗?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我去思考吗?

它距离我「了解这个领域」还有多远?

我的时间精力允许我继续保持这种模式吗?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需要,就对这个阅读系统进行微调,再尝试一周看看,依次循环。

 

直到我觉得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模式,已经使它融入了我的生活,并且每一天的收获也令我满意,那么,就可以再从其他的方面去思考微调。比如:

  • 换一种信息输入形式呢?用视频、课程来替代阅读,会不会更好?

  • 换一种做笔记的方式,比如,直接把笔记写成文章,发布出来?

  • 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鞭策、鼓励,互相探讨交流?……

 

你会发现:框架本身并不会限制这个系统的形态,它完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它处于这个框架的范围内,不断地接受我们给它营造的环境,给它浇水灌溉,让它自由生长,演化、「生成」出不同的模式。

 

再看一个例子:健身。

 

为什么许多人减肥之后会容易反弹?原因就在于:我们每天的规划和行动 —— 比如减少热量摄入,完成定额的运动量……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让自己「看到」体重的下降。而并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什么叫生活方式呢?可持续的,无需费力的,才是生活方式。如果你把每一次健身都当作一种任务,一种苦差事;每一次吃饭都要精挑细选算上大半天,这种方式可持续吗?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慢慢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先从最简单的锻炼做起,比如简单的HIIT和有氧。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锻炼的乐趣,以及它给你带来的改变:比如,精力更旺盛了;不容易腰酸背痛了;头不痛了……

 

那么,你就会慢慢地把锻炼变成一种习惯,乃至于停不下来。

 

接着,再从饮食入手。戒掉晚上的零食,计算一下自己的营养摄入,安排好自己每天三餐的大致比例,一点一点改善。直到你的身体适应了这种模式,再也不想吃太多东西为止。

 

诸如此类。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体重数据不一定会下降,有可能会波动,也未必一定能达到你想要的「理想体重」,但是,你整体的生活状态,一定是在慢慢变好,变得更健康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你刻意去做什么,而是一点一滴改变自己整个生活模式,整体地、系统地,让自己进入一个更好的状态。

 

并不是通过做什么(do),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be);而是:你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好,无需你「刻意」去做。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理解了这一点,很多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我们平时努力去「培养习惯」,总是很难成功?因为,跟我们的新习惯对抗的,是我们整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这怎么能成功呢?

 

这就像一家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整体的价值观,就是赚钱为上、罔顾道德,那你再怎么去批判它、限制它,会有用吗?没用的。甚至,它自己换个CEO上台,能扭转这种局面吗?也不能。

 

只有当它自上而下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改变了,开始追求可持续的健康商业模式,它才有可能彻底改变。

 

所以,好的习惯,一定不是凭空生成、刻意坚持的。而是先采取最小必要性步骤,整体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等到适应了,再推动一步,改善,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接近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一旦你的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了,新的习惯也就不需要「坚持」了 —— 它就会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限制我们的,很多时候不是懒,不是拖延,不是缺乏行动力,而是我们整个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本身。

 

只有从生活模式入手,一步步去推动它,去获得反馈,进行微调,才能更好地驱动我们的行为和改变。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自律」,而是「自驱」。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最后,简单讲讲「眼高手低法」三个环节里面的几个注意点。

 

1)框架:宏观视角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框架是什么?它跟「目标」和「规划」有什么区别?

 

不妨这样理解:框架的意思就是:把当下这个小的系统,放到一个更大的大环境、大系统里面来看,会怎么样?

 

如果说「目标」指的是「终点在哪里」,「规划」指的是「怎么走能到达终点」,那么「框架」就是:我抵达终点是为了什么?

 

它会迫使你从更高层次、更宏观的整体视角,来看待你当下的方向和行为。

 

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2)系统:最小必要性

 

在建立一个最简单系统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小必要性」。

 

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能够推动这个系统运转的动力,越少越好。需要你刻意去做的事情,越简单越好。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减少摩擦阻力,使得这个系统更不容易停转下来。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习惯,那么,一定要从最简单、最小的步骤开始,并让自己的整个生活模式接纳它、适应它,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任何情况下,「刻意坚持」某些事情,都是非常消耗资源的,一定要想办法把它简化,让它融入日常的行为模式里。

 

3)优化:KPT复盘法

 

在优化系统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KPT复盘法:

  • Keep:有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可以保留?

  • Problem:有哪些地方不够好,哪里还存在问题?

  • Try:在下一个周期里,有哪些做法可以试一下?

 

这是我一直在用的方法,之前也提过,这里再次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  闲聊时刻  ——

 

1. 「眼高手低」是个贬义词,这也算是老词新用吧。: )
名字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记住这种方法就好。
 
2. 锻炼的部分确实是自己的感触了。
不是说体重,是对身体的改善,确实对提高精力上限很有帮助。
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一定要调整到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状态喔。
也不妨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心得和经验,一起分享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CzUDEFYLXI5Es2Nq7SSw

越追求稳定,越容易贫穷

越追求稳定,越容易贫穷

1

贫穷的来源

我常常觉得,对你我这样的芸芸众生而言,贫穷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是

生而贫穷。

现在定义穷人的标准,和以往早就不同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有万元,即可告别穷人这个标签。到新世纪,我小时候身边人常常说,某家人非常有钱,是百万富翁。一百万,就可以不是穷人。

再后来,我上大学那会,大约七八年前,杭州的阿姨和我说,在杭州这个城市,要不算穷人,起码得一千万起算。

如今呢?

在北京上海深圳随便买个房子,轻轻松松就是一千万。你还觉得有一千万就不穷了吗?当今,算上房子股票车子银行存款,没有四五千万的,都算穷人。

再算上抵御经济危机,过个冬,御个寒,这标准还可以往上再提一提,没有一个亿的,都算穷人用健林爸爸的话来说,凡是没有实现小目标的人,都是穷人。

另外一个事实是,虽然现在绝对的穷人数量变少了,但是相对的穷人数量,却在日益增多。为什么?因为房子涨得太快。资产泡沫越严重,普通大众就越容易被动贫穷。

可以说,在社会两级分化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人生而贫穷。

一个冠冕堂皇的词,在经济学上叫做禀赋因为禀赋起点不同,造成了贫困的第一个来源。

如果你没中卵巢彩票,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那等待你的,是不是就是必然的贫穷呢?也不完全是。

贫穷的第一个来源,从宏观上决定社会结构里,人们沦为贫穷人口的概率在上升。

但从微观上,出身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只能从概率上,让你更容易沦为穷人,而认知的局限,将使个体将这种可能性,变为事实。

贫困的第二个来源,是个体认知的局限。

认知的局限是什么意思?

你不但没吃过猪肉,你连猪跑都没见过,甚至你根本不知道还有猪这种东西存在。

认知的局限,使得个体的天赋/能力,和他们做到的事情,最终积累的财富,出现严重错配。

你本来能吃上猪肉的,如果你知道猪的存在的话。

这种认知的局限,不但可以使本身禀赋起点就很差的人,最终确定地跌入贫困,也可以使禀赋起点很高的人,坠入普通阶层,完全抵消起点优势。

认知一旦有了局限,它就会与行动相互加强,如下这个过程就会循环往复,自我实现:

认知局限-穷人思维-穷人行动-认知进一步局限-穷人思维强化-更局限的行动-贫穷实现。

如果说卵巢彩票个体无法选择,属于「外生变量」,但认知,却是个体可以通过极大努力去改善,甚至去颠覆的变量,属于「内生变量」。

在控制了外生变量后,也即是控制了人们出身起点的差异后,沦为贫穷,便是认知局限的结果。

由于在认知的维度上,个人是可以努力调整的,也因此,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

沦为穷人,是个体不自觉的自我选择,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结果。

2

追求稳定与认知局限

提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你感觉自己成长最快?

是在一个舒舒服服四平八稳的环境里,还是在一个危机四伏,不断厮杀搏斗的环境里?

答案显而易见。

追求「安全感」和过分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其必然结果,是让个体丧失认知升级的机会。

在金融市场里,如果价格没有任何波动,那交易便会被消灭,获利机会便会消失。

同样,在个人成长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如果过于稳定,那么认知边界,就会死死地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举个例子。

一个从出生到求学到结婚生子,都不愿离开家乡小镇的小伙子,他的认知,就会全部地局限在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范围。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边际改善地理局限对人们认知的禁锢,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这种局面。

一个同样出生在小镇的人,考上一线城市的大学,努力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打拼,尽管三五年之内过着比小镇的伙伴辛苦得多的生活,但是他的认知,正在逐步升级为与顶级城市相匹配的水平。

三五年过去,两个人的生活表面上看,留在小镇的小伙子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其乐融融。闯入一线的小伙子,可能无房无车,而女朋友,则可能是自己的右手。

认知升级在强大的禀赋劣势下,毫无卵用?不要着急,把时间拉长,你会发现,结论恰恰相反。

一线城市小伙子接触到的认知,和小镇里的,天壤之别。

一线投资买房暴涨,和小镇的小伙子有关系吗?关系不大。

互联网为主的创新创业,和小镇的小伙子有关系吗?关系不大。

知识付费,卖脑子卖经历,和小镇的小伙子有关系吗?关系不大。

……

例子里的小镇和一线城市的对比,仅仅是追求稳定导致的认知局限的一个维度。

把小镇和一线城市,替换成如下这些场景,统统适用:

稳定机关单位的工作,与充满竞争的工作

买银行理财和炒房,与在所有风险资产中追求最优回报

(炒房被认为是稳定的收益来源,仅仅是一个周期前半段的巧合。)

追求高大上的各种环境平台,例如名企名校,精英起点,与玩儿命冒险,拼命努力的创新创业

……

人人都会同意,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反人性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没人逼你,你是不会去学的。

凡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凡是最终能够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武装你头脑的知识,都必须经历痛苦才能习得。

轻松快乐愉悦的学习,是天底下最扯淡的谎言。

如果学习需要经历痛苦,经过刻意的努力,那么请问,在稳定的环境里,在安逸的状态下,在旱涝保收的收入基础上,

你的认知,怎么可能得到颠覆性的升级机会?

你天天上下班,接受老板指令,依靠公司背书,拉皮条做项目,画PPT,写邮件。你听说狗蛋搞了个公众号一个月入百万,惊讶不已,原来这玩儿还可以这么玩!

不稳定不安逸,就对应着风险。一提到冒险,你就害怕失败。可是不冒险,你永远就不知道冒险失败后,你要怎么处理这些烂摊子。

你得知道,每一个白手起家,获得大财富,完成阶层大跳跃的人,都是处理过无数烂摊子,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走到那一步的。

再比如,你不尝试一下除了炒房和银行理财之外的钱生钱的方式,房价进入下行周期,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你连股票运作的原理都不知道,你连期货是什么玩意儿都不晓得,请问你要怎么在更广阔的资产领域,去追求更多的财富增值机会?

一直在公司里上下班的人,他们的认知,就只是标准化传送带上一个螺丝钉的认知。

一直只知道买房子赚钱的人,他们的认知,就是房子会永远涨下去买房就能赚钱。

一直追求安全感,追求稳定,害怕环境变化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人,他们的认知,便被牢牢地禁锢在这「安全感」和「稳定」之中。

3

变革与被收割

每每大时代变革来临,最先被收割的,最先遭殃的,往往就是那些对「稳定」和「安全感」有着执着追求的人。

想想九十年代几百万国企职工的下岗潮,

想想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取代多少稳定的重复性工作,

想想如果房地产进入下半周期,那些抱着买房投资最安全最稳定的老铁们,

大到一个国家的财富分配,小到一个组织的工作任务安排,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收割了游戏参与者的大部分利益。

是谁成为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谁成了游戏规则的参与者?

一个追求稳定的阶层,可能推翻一个制度,建立全新的体系吗?

一个追求稳定的个人,可能承担风险,创业成立公司,「剥削」打工者的「剩余价值」吗?

一个追求安全感的散户,大抵上会跟随「羊群」而动,不可避免地被具有更广认知边界的老鸟收割。

因为你追求稳定和安全,所以老鸟们十分清楚,你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你的认知集合,完美地是老鸟们的子集,是绝对真子集。

时代一旦发生变化,那些具有更广认知边界的人,就会举起手上锋利的镰刀,毫不留情地收割掉那些追求稳定和安逸的韭菜。

韭菜甚至都不知道,收割他们的镰刀长什么样。认知的局限,注定了他们被收割的宿命。

4

越追求稳定,越容易贫穷

逻辑到此,便不言自明了。

要吃上猪肉,先得想办法看见猪跑。

看到猪跑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会萌生想要吃肉的想法。

这一过程,便是认知升级的过程。

每天稳定地把自己囚禁在小黑屋的暗室里,你上哪儿去看猪跑呢?

越追求稳定,越让认知无法升级。认知无法升级,行动便也无法升级。没有行动,所有的结果,都不会凭空产生。行动的局限,必将反作用于认知的局限,追求稳定的想法更甚。

这一过程,便是索罗斯所言的反身性。

因为追求稳定,所以不敢也不愿冒险。

而冒险,无论成败,往往是认知升级最快最彻底的方式。

稳定的认知局限,又让这些处在安全感之中的人们,被稳定地收割,而不自知。

人们亲手放弃了这些认知升级的机会,眼看着自己通过辛勤劳动的双手创造的财富,被那些「知道得更多」,「胆子更大」的人收割。

无论身处禀赋高起点的各种二代,还是处于禀赋低起点的各种屌丝,

只要你一辈子都在追求稳定,那你必然就会滑向贫穷。

不同的是,二代的贫穷, 可能仍然是屌丝们所渴望的富裕。

为此,作为生而贫穷的大多数人,

你应该做的,

不是像王公贵族一样,每天追求精致小资的生活,张口便是诗词歌赋,红酒咖啡,射箭骑马。也不是抱着拥有一张精致的文凭就可以万事大吉的等靠要的心态。傲娇的身段,永远不属于你。

你应该做的,

是玩儿命冒险,拼命努力,快速行动,要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大无畏精神。

让自己的双脚沾满泥土,让自己的双手沾满对手的血,然后舍命狂奔。要么冒险成功,黄袍加身,要么冒险失败,死得其所。对你来说,绝不存在优雅地活着这种中间状态。

优雅、傲娇、稳定、安全,都不属于穷人。这些只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编造出来更好收割穷人的谎言。

属于穷人的,只有拼命和冒险。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syioegY2DwuyRCmbPnx5A

慢一点,不要急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一向是不写热点的。

为什么不写呢?是因为我不关注热点吗?其实也不是。有些事件我还是很关注的,也确实有不少想法和观点。

但我一直奉行一个原则,就是:要做有生命力的内容。

什么意思呢?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你去写一篇文章,可以获得大量关注。但过了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回过头来再去看,你还会关注它吗?基本不会了。

热点的一大特征,就是高度依赖于当下的语境。

什么是语境呢?一个事件发生了,在公众中引起广泛热议,形成几种彼此对立的舆论场,这就形成了一个明确的语境。这种语境会赋予相关信息更高的权重。

 

于是,在它的驱动下,新的信息流出,更新大家的认知和共识,继而完善这种语境,再引出新的信息……构成了一个循环。

在这个循环之中,个体会有一种超越了自我的「共同体」体验,会产生一种「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们在这一点上立场是一致的,因此是同一类人」的归属感。这就是语境所给人的力量。

但是,一旦时过境迁,这种语境被消解了,那么所对应的信息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因为,这些信息本身并无甚价值 —— 它们的价值本就是语境所赋予的。

也就是说,它们的生命力,可能只有一天、两天,随后就会变得无关紧要。

这也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聊一聊,信息的生命力。

 

慢一点,不要急

如何理解信息的生命力呢?

如果我们从香农的信息论入手,可以这样定义信息:

信息,就是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举个例子,一个社会事件发生了,不同的利益关系方各执一词,你不知道该听信哪一方。这时,有人出来披露了一条信息,于是增加了某一方的可信度 —— 我们就说:你对这个事件的信息增加了,不确定性降低了。

那么,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两条显而易见的结论:

1)信息只对「关心它的人」有价值。

你马上迎来高考,不知道应该报考什么专业,那么这时,关于大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信息,对你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但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这条信息对你还有价值吗?显然没有了。

2)信息只对「不知道的人」有价值。

这一条就更简单了:一个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再重复一遍,能给你任何新的收获吗?当然是没有的。

关于第二条,我自己有一个切身体会。

14年我在知乎写东西的时候,遇到一些问题,很喜欢用一个框架去分析,叫做「幸存者效应」。比如:「为什么我感觉身边的人学历都不错,收入也很高?」因为低学历和低收入的人不在你的圈子里,压根就不会被你看到。这就叫做幸存者效应。

这种角度在当时还是比较新奇的,也很反直觉,往往能得到不错的赞同。

但时过境迁,到了19年,这套分析框架已经非常常见了。随便一个关于群体和统计的问题,你都能看到「幸存者」 —— 那么这时,这种角度还能获得赞同吗?当然不能了。因为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它从一个新奇的事物,变成了一个常识。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是信息的生命力?它指的就是:一条信息,其价值的衰减过程。

也就是说:一条信息,从「许多人对它感兴趣,且都不知道」的状态,变成「很少人对它感兴趣」,或「很少人不知道」的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它的生命力。时间越长,生命力就越长;时间越短,生命力就越短。

所以,为什么我不写热点呢?因为热点的生命力是极短的。一个热点信息,从「大家都不知道」到「大家都知道」,往往只有两三天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力也只有两三天,到期了就会成为信息垃圾。

因此,在我极少数的跟热点相关的话题里面,你会发现一种模式:我一定不会停留在「热点本身」,而是把热点作为引子,来传递给你一种思考方式,或者一种更持久、更稳定的观念。

比如:

在 对于热点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中,传达「理性的冷酷」;

在 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中,传达「系统思考法」。

在我看来,这些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信息。哪怕过了一年、两年,再回过头看,里面的内容依然是适用的 —— 这就是我判断「要不要写」的一个铁则。

如同我在写作课里面提到的:别人来看你写的文章,是要花费宝贵的时间的。那么,你所提供给他们的内容,是否能对得起他们所花费的时间?

你所写出来的内容,能否抵抗得了时间的扭曲,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成为无人问津的「信息垃圾」?

这一点,与所有喜欢写作的朋友共勉。

 

慢一点,不要急

 

慢一点,不要急

可能有人会说:可是,很多短生命力的信息也是有价值的呀,至少在我看它们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做人干嘛要那么累?

这是没错的。一切娱乐信息 —— 这里把段子、幽默、新闻、热点、八卦等短生命力的信息,统称为娱乐信息 —— 它们被生产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爽。它们并不在乎过了半年还有没有人关注,因为它们的价值就在于当下。

但这里就要提一对讲了很多次的概念了:短期反馈和长期反馈。

人永远是追逐短期反馈的生物,这是由我们的大脑和进化过程所决定的。因为短期反馈能高强度刺激我们的奖赏系统,驱动我们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但正如我在 人生的幸福算法 中所说的:长时间的短期反馈,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你会忍受不了「落差」。从而,你再也体会不到「宁静」「平和」,体验不到细微的美好感受 —— 你会无限制地渴求新鲜刺激,无法忍受片刻的「空虚」。

所以,一种充满幸福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定不是「大起大落」,而是长期地、稳定地、缓慢地,徐徐抬升。

但这些是娱乐信息的生产者所关心的吗?他们并不关心。你的状态如何,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些娱乐信息有价值吗?不能否认。但它们有原罪吗?我认为是有的。它们的原罪,在于出于「让你爽」的目的被设计出来(用丹内特的话说,叫做「设计立场」),但完全不承担后果和责任。

有人可能会说:责任不应该在消费者身上吗?

这是不对的。举个例子:今天,当讨论到游戏成瘾时,很多人会为游戏辩解。他们会说:沉迷游戏是人的问题,一个人会沉迷游戏,哪怕没有了游戏,他也会沉迷别的东西,不要让游戏背锅。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它没有看到背后的内核:游戏跟其他娱乐最大的区别,恰恰就在于其高度的成瘾性。比起任何其他娱乐,沉迷游戏的概率高得多。

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去苛责这些娱乐信息的生产者,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关心的,是在这个充斥着娱乐信息的时代,如何保持大脑的洁净。

我自己的一个判断方式是:从长期的角度看,我现在所接触的东西,能否「堆高」我的高度,让我从更高的视角去看待新的问题、新的事物?

这看来可能是一个比较「功利」的观点。之前有不少读者给我留言,他们说:很多时候,我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对我「有没有用」,这样太「功利」了。我就是单纯地对它们感兴趣,就是喜欢,开心,快乐,难道不可以吗?

这其实是一个短视的心态。因为,很多时候,短期的快乐跟长期的快乐,往往并不是同一种东西,而且是截然相反的。(详见:人生的幸福算法

哪怕你的价值观就是追求「快乐」,你也要理解:很多时候,快乐也是有不同层级的,有些快乐的确比其他快乐更高级。

举个例子:对我来说,写出一篇非常满意的文章,做出一个广受认可的产品,是一种极致的快乐。这种快乐,比我能想象到的任何消费和体验,都要强烈、持久得多。

而且,这种快乐又会进一步内化,成为我的内部资源和内在动机,推动、帮助我写出更好的文章,做出更好的产品 ——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说到底,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文字游戏而已。「功利」看上去不是个好词,那我们不妨换一个,叫做「意义感」。人活着不要只看当下,要为了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和意义去努力 ——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但其实是一个意思。

回到正题。一旦我们去正视「生命力」,一旦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从长期的视角去思考一样事物,很多东西都会变得不一样。

 

慢一点,不要急

 

慢一点,不要急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个世界正在加速。

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快。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分发,信息的流动,信息的消解……我们没时间听长篇大论,喜欢看要点;我们没时间读完一篇文章,喜欢看图解;我们没时间看完一本书,喜欢看浓缩;我们甚至等不及短视频里两句话的间隙,需要剪掉,不留停顿。

在这个看电影都要2倍速的时代,一切都在无可置疑地加速前进。

整个世界就像一条传送带,带动我们向前奔跑,迎头撞上庞大的信息洪流。

面对这样的现状,谈「等待」「长期」「生命力」,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少有人关注「持续」,只关注「爆发」;不关注「生命力」,而关注「注意力」。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很容易被塑造出一种「线性思维」。什么是线性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难以在脑海中构建复杂的逻辑关系,而是把事物之间的逻辑简化成一条线:先是1,然后2,再是3,最后4。

因为,信息在加速构建和传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的速度,务必把自己简化、再简化,让你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去接收、理解、记住 —— 甚至,已经无需诉诸「记住」,你看了就行了。

所以,一切逻辑就被简化成一条线 —— 你只需要知道「因为1,所以2」就可以了,无需思考假设、例外、约束、局限性、简单归因、权重、系统性、动态、逻辑谬误……因为,再复杂,就不方便传播了。

但是,知识的内部联系,永远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事物的内部逻辑,永远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任何一个外部事物,也不是线性的,而是系统的。

所以,不妨试着多摄入一些复杂的、深度的,「长生命力」的信息。不要急着「即学即用」,多去关注「构建」,从底层去真正理解这个世界。

或许在当下,它无法带给你足够的短期反馈和愉悦感,但是,它能够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思维方式,让你能够从更细微、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慢一点,不要急

具体到如何做的层面,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后面会再试着写一写。

这里简单提几个我践行了很多年的习惯。希望对你有用。

1. 筛选信息

我会对所有接触到的信息,用对我的价值大小排序,大致是:

  1. 系统的方法或思维方式;

  2. 我关注的前沿知识点;

  3. 备用的资料或素材;

  4. 噪音。

除了噪音之外,其他的信息会进入我的信息库里面,按照一整套流程流动,最终沉淀到「输出」。

举个例子:比如读一篇关于某公司财务情况分析的文章,我可能会从中提炼出两个信息。一是这家公司的财务数据,记入3;2是研究财务情况的一套方法,记入1。

那么以后,我就可以参考这套方法,去大致分析其他公司的财务数据;抑或是参考这套数据,去推算这个行业的总体情况。这些就是「输出」,亦即前文所述,能「堆高」自己看待问题视角的事物。

除了这三类,其他大部分信息,都会被我归入「噪音」。对待噪音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就是完全不去理睬。不管它们如何耸人听闻,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力,不要看,不要想,不要讨论,不要产生情绪。

你理它们,你就输了,亏掉的是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不要觉得「失去了它们」,你只是失去了本就没有价值的事物而已。

2. 主动探索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一些事情,你确实很有兴趣去了解,怎么办呢?

这时,不妨试着去主动探索和挖掘,而不是等待别人咀嚼之后再传播给你。

比如:治疗新冠的药物现在进展到哪儿了?都有哪些备选项?临床试验结果如何?等等。

如果你对这些事件感兴趣,那就试着自己动手去理清它们的来龙去脉,让自己对它们的整体脉络,有一个连续的认知。再基于这个连续认知,去理解这个世界。

而不是停留在别人传达给你的「震惊!」「刚刚!」「痛心!」上面。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

1)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渠道。对内,可以关注一些深度媒体,比如:财新,三联,界面,澎湃。对外,可以关注一些国家级的媒体。诸如此类。

(可能需要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2)养成主动检索信息的习惯,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轰炸。你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就去寻找什么,不要等着别人来喂饱自己。

我后面考虑整理出一套信息渠道,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留言,共同分享自己的信息渠道。如果足够多,我会汇总起来。

3. 整理消化

许多人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把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囤积」上面,但却永远不去整理和消化。

想一想:你下载的资源,有多少从来没有动过?买的书,有多少一页都没翻过?存下来的文章,有多少只看了一个开头?

我自己做过一个小小的统计:同样的时间里面,我可以收集到10条有价值的信息,但要彻底把它们吃透、理解,达到「能用」的程度,可能只有1/10。

这就导致了,日积月累,我们囤积的资源必然越来越多。而这些囤积的资源,又会给我们一种虚假的充实感,让我们继续忙碌于无用的「囤积」。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做法。我会把阅读时间大致分为两块,一块用来闲逛、收集,一块用来消化。

如何消化呢?举个例子:昨天读到一篇关于阿兹海默症最新研究的文章,我就会提炼出文章的核心信息,然后打开笔记,找出「阿兹海默症」这个大的主题,把它放到里面,去思考:这个最新的研究可以如何跟其他信息整合起来?可以如何丰富和完善这个主题?

再比如:我读到一个软件的用法实例,就会打开对应的笔记,把这个实例记录到里面,并拆分成任务,安排到任务清单里面,找时间自己动手试一试,再把尝试的结果写成记录。

诸如此类。

静态的信息是无用的。只有让信息流动起来,它才能发挥出价值。

4. 探寻底层

这一点,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是一个思维习惯。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接触到的信息,其实都是表象,是跟语境高度绑定的。这个时候,不妨去想一想:这条信息,如果脱离开语境,所留下的还有什么?

它里面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抽象出来,迁移到其他场景、语境里面的?

这些东西,可能是一种规律,一个理论,一种现象,也可能是一套方法(参考第一点),等等。

这就是在「流变」的事物里面,去寻找「不变」的东西。

也是让信息的生命力,得到最大发挥的方式。

 

慢一点,不要急

——  闲聊时刻  ——

1)文中所述的「深度媒体」,是指它们拥有自己的调查记者。它们当然不是必然正确的,比如财新最近就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鲍某某事件)。

所以,要批判性地看待喔。

2)之前和做手游的朋友闲聊,说:现在大家连玩手游都非常急。一款游戏,哪怕知道满级就没事干了,也要熬夜肝满级;一个活动出来,哪怕时间还长的很,也要挤时间把它做完。甚至还有人一边肝一边吐槽:你们太肝了。

3)虽然我不喜欢「延迟满足」这个概念,但有时候,有意识地做一些长期的事情,或者把愉悦感拉长、摊开,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比如,不急着读完一部小说,把它拉长一点,慢慢读,慢慢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TM5cpqDCX-Fi4VCITu4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