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今天,市教育考试院特邀本市16个区的招考机构相关负责老师接受考生和家长的咨询,其中提到了有关各区中考人数的数据。对比去年的相关数据,我们来看下各区的中考考生人数大致变化:
 
声明:以下各区中考人数来源于招生问答、各区教育局公示文件等,部分区去年未公布的依据网传一模人数估算,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参考人数为准!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通过上表数据,可以发现:

 

1、绝大部分区的中考考生人数相比去年变化不大,全市考生人数今年略有下降。

 

2、浦东新区仍然为考生人数最多的区,已突破20000。

 

3、考生人数变化明显的主要是松江区和宝山区。宝山区考生数量约减少1000人,松江区考生的数量约增加1000人。宝山区作为上海北部的人口导入大区,多年来中考考生人数处于第三的位置。而今年作为人口快速导入区的松江区,考生人数则有望超越宝山区。

 

从中考录取率来看,松江区不但落后于教育强区,即便是与同为郊区的青浦相比,也并不占优势: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数据来源:公众号“泗泾家长圈”)

 

如今又面临考生人数的剧增,松江区考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好在这样的局面即将改善。

 

3月2日,上海印发《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有利好松江教育的内容: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松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小华前不久作了《大学附属学校:基础教育学校的重构与创生》的主旨发言,也提到了松江要打造一流的高中集群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随着五大新城的建设,相信松江未来的中考形势也一定会大为改观。

 

我们再来看一下2020年16区的市重点、区重点以及普高的平均分数线以及最低分数线: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PS:普陀的区重点均分去掉了上音艺术以及甘泉小语种
 
对于浦东这个人口第一大区来说,尽管区内优质学校不一定能匹配上区内庞大的考生人数,但是区重点数量则完全足够,这也使得浦东区重点的均分偏低。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从16区各类型高中的市重点最低分来看,闵行区则蹿升到了第一位,闵行区“僧多肉少”的环境也促成了这个区近几年的优异升学成绩。松江、奉贤、嘉定等郊区的市重点最低分数线也同样很高,静安则是所有区内最低的。

区重点的话,崇明和徐汇比较高,杨浦和金山区的分数线则较低,2020年公办普高门槛最高的是杨浦,由于杨浦仅有复旦二附中一所公办普高,其分数线就是杨浦公办普高最低分数线

2015-2020上海中考人数统计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近几年中考人数相对比较稳定,2015-2019分别是7.9万、7.51万、7.4万、7.03万、7.2万。一直保持在7万多人。


2020年则是迎来猛增,达到8.4万人。对比2019年增加超过1万人;

 

虽然2020年考生人数大幅增加,但相应地高中招生计划也调整增加了,市重点、区重点、普通高中、中职校都有扩招。

 

2021年上海中考人数,官方公布为8万余人,再次突破8万大关,不过相比2020年有所减少,约4000人。

 
近期家长提问重点问题答疑
1、每年中考的高中录取率大概都是多少?
答:高中阶段升学录取率约为98%左右(包含中职);高中录取比例在70%左右
 
2、中本贯通一定要本市户籍吗?外省市户籍有120积分可以报考吗? 

答:中本贯通只招收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本市户籍应届初三学生。 

 

3、自荐要填2个平行志愿,高中学校能看到我填报该学校是不是放在第一志愿?

答: 看不到。 

 

4、中考只要超过高中学校本区录取分数线是否一定能被高中学校录取吗?

答:过线仅代表具有投档资格,不代表一定会被录取。
5、中本贯通毕业有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
答:有,但要在毕业时达到获取学位和学历的条件。 
 

6、艺体特长生还能填报推优、自荐,零志愿和名额分配志愿吗? 

答:可以填的,提前批次、零志愿和名额分配是先于特长生录取的。

 

7、积分居住证的考生是只能填报高中志愿? 

答:除中本贯通不可以外,其他都可。

 

8、统一批志愿填报什么时候?

答:5月中下旬(浦东新区5月22日-5月26日

 

9、每个学校的自招如果未录满名额会加入到推优名额里吗?
答:不会,招不满,会回到这个高中所在区的统招计划里。
 
10、往届生填报志愿有哪些限制?
答:往届生不能填报中本贯通志愿和不享受名额分配志愿,其他可以
 
11、今年普通高中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答:今年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要在7月19日公布,各高中学校的投档录取分数线也要到8月1日才能知道。
 
12、中职提前批五年一贯 和中职提前批中高职贯通什么区别?
答:五年一贯制是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毕业以后是大专。中高职贯通三年中职两年高职,中间要进行转段考试。
 
附2021年上海市高中招生学校名单
(信息来源:上海招考热线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

2021年上海各区中考人数出炉!松江猛增!浦东超2万人!备注

特色高中参考市实验性示范高中招生政策
特色高中有:徐汇中学、华政附中、上戏附中、曹杨中学、同济二附中、甘泉外国语、上音安师实验、上理附中、闵行三中、嘉定二中、东昌中学、香山中学、北蔡高级中学、枫泾中学、城桥中学
华二普陀、华二宝山、上外松江云间中学是本区招生,参考市实验性示范高中招生政策
世界外国语中学、星河湾双语、协和双语、民办平和学校、枫叶国际学校、包玉刚实验学校是国际课程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3kdEgUXG-TM6iUTMWhPcAA

数据分析:上海各区考入市重点难度排行!

2020年上海各区的市重点高中平行志愿分数线,计算出各区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平均分数线

 

数据分析:上海各区考入市重点难度排行!

数据分析:上海各区考入市重点难度排行!

数据分析:上海各区考入市重点难度排行!

 

整理各区市重点高中平均分数线排名如下:

 

数据分析:上海各区考入市重点难度排行!

 

从市重点高中平均分数线看各区难度层级:

 

1、难度五颗星:徐汇、浦东、闵行。这3个区进入市重点高中的难度最大,平均分数线都达到588分以上。其中徐汇的分数线最高,达到589.5分。

 

2、难度四颗星:嘉定、杨浦、普陀。这3个区的市重点录取均分虽未达到588分,但都在585分以上,录取分数也是相当之高,嘉定和杨浦两区更是超过587分。

 

3、难度三颗星:松江、虹口、黄浦、奉贤、长宁。这5个区考入市重点高中的难度算中等级别,市重点录取均分都在580分以上,既不算难也不算易。

 

4、难度二颗星:宝山、静安、青浦、金山。在16区当中,从录取分数上看,这4个区算是比较好考市重点的区。宝山区的要求相对更高些,平均分数线达到579.1,基本要580分了。

 

5、难度一颗星:崇明。只有崇明中学一所市重点,录取分数要求不算高!数据分析:上海各区考入市重点难度排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CtIJ4HfIz2VsDUA6K4FbQ

中招改革后,徐汇杨浦是地狱还是天堂?

 

 

 

 

 

 

 

 

上一篇回顾了上海教育改革的进程👉再说一次,选区定终身,我提到了一个概念:选区定终身!
 
最开始的选学校逻辑是:初中没有学区房,选好小学就行,初中择民办。
 
随着公民同招、民办摇号的落地,选学校逻辑发生了变化:双学区是主流,买学区房的时候,小学初中都要看,甚至初中占比更大。
 
受北京“多校划片”的影响,上海家长选学校的逻辑又从选学区变成选片区。
 
再加上中招细则的发布,市重点高中的50%~65%都是分配到区和分配到校,选择在哪个区中考十分关键。
 
看了上一篇文章,有粉丝说:作为老杨高人,本来就不觉得徐一杨二,现在四校录取率下去了,杨浦的市重点又不行,真是雪上加霜。
 
也有粉丝问:这样的话,徐汇是不是就没有优势了?
 
“徐一杨二”是否真的成了老黄历?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01
为什么一直说“徐一杨二”呢?
 
先来说说徐汇。
 
徐汇的教育资源有多丰富,相信家长们也都有所耳闻了。
 
徐汇有高中17所,其中市重点高中6所,占比35.3%,区重点高中5所,占比29.4%。虽然看上去徐汇的市重点高中占比不及黄浦,但质量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汇的高中质量从前几年的一本率上就可见一斑,甚至有2所区重点也是市重点的水平。所以如果根据高中质量的维度来看,徐汇的市重点级别的高中占比达到了47%
 
中招改革后,徐汇杨浦是地狱还是天堂?
 
除了高中之外,徐汇的小学和初中也是非常能打,如果徐汇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四大公办和四大民办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存在,尤其“民办一哥”华育,三分之一能进上中。基本上在校内排名前120,都能拿到上中的门票。
 
再来看杨浦。
 
作为复旦大学的所在地,杨浦区是整个“复旦系”的发源地,尤其复旦附中,一本率高达95%。
 
杨浦有高中14所,其中市重点高中4所,占比28.6%, 区重点高中9所,占比64.3%。虽然市重点占比不算最强,但区重点占比很抢眼。14所高中里,只有1所普通高中,另外13所都是重点。毫不夸张第说,杨浦无弱校。
 
前面讲到了徐汇的“一哥”,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要属杨浦的“民办一姐“兰生复旦了。而在小学阶段,二师附小、打一、控二都是家长们公认的好学校。
 
所以,“徐一杨二”绝非浪得虚名,对于想进四校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大部分小升初的目标都是民办一哥和一姐。
 
为什么这么说呢?
 
 
02
前面说过,华育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进上中,兰生复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进复旦附中。这两所学校为什么这么牛呢?因为受到了上中和复旦附中招生的倾斜。
 
在中招改革前,四校有60%的名额是通过自招录取的,而不是中考。
 
自招是高中自己说了算的,华育是上中的初中教学基地,兰生复旦也是始于复旦附中,自然都会受到亲爹的照拂。
 
除了自招的优势,旦附中给杨浦区10个平行志愿名额,上中给徐汇区42个平行志愿名额,绝对是这两个区的独享,其他区完全没有这种机会。
 
但是中招改革之后,这种倾斜大幅减弱。
 
四校自招比例从60%降低到15%~35%,可以说是断崖式削减。
 
中招改革后,徐汇杨浦是地狱还是天堂?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四校的招生名额上,杨浦和徐汇的影响是最大的,之前的大蛋糕被切去了30%。
 
四校变成了全上海的四校,不再是个别区的专属。
 
所以,对于徐汇和杨浦的顶级牛娃来说,在四校自招这个赛道上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
 
不过细心的家长或许也发现了,虽然徐汇和杨浦的四校录取率降幅最大,但横向比较,仍旧是录取率最高的两个区。
 
另外,平行志愿如何执行,细则还没有出来。如果延续之前,复旦附中和上中继续保留对杨浦和徐汇的平行志愿名额投放,那么这两个区的优势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而对于目标是区属市重点高中(主要是优质高中)的学生来说,虽然名额略有减少,但其实也有利好。

中招改革后,徐汇杨浦是地狱还是天堂?
 
这是因为,徐汇和杨浦的高中资源丰富,之前吸引了不少外区的生源。
 
而中招改革后,由于名额分配的原因,区属市重点是更多倾斜本区的,所以周边区的牛娃势必回流本区。
 
尤其闵行的顶级牛娃,留在本区的好处更多,四校和七宝中学都有得选,还有四校分校和其他市重点分校,大可不必来徐汇竞争。
 
这对于原来竞争过于激励的徐汇学生来说,缓解了不少压力。
 
对于杨浦来说也是一样。虹口和静安的牛娃也会因为区内名额分配的优势而回流本区,对于杨浦的牛娃来说绝对是个利好。
 
那么回到今天的问题,“徐一杨二”还能选吗?
 
 
03
对于不同的家庭来说,我的建议也会不一样。
 
已经在徐汇和杨浦的,不需要逃离。原因前面分析过了,这两个区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是很好的选择,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孩子还小,正在为选学校纠结的家长,建议以终为始,看目标。目标上中,毫无疑问,就是徐汇。目标复旦附中,毋庸置疑,就是杨浦。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不追求四校八大,普娃能选吗?其实是可以。
 
徐汇和杨浦的优点是:进可攻,退可守。谁也不知道孩子未来发展如何,到底是上中和复旦附中的料还是普高的料。
 
但建议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两个区的孩子从小就在鸡血的氛围里长大,个个都很能打。家长能否适应这样的环境可要想清楚,如果太佛系的就不要自虐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为了升学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可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这两个区的入学门槛比较高,对于入户年限要求相对严格。
比如杨浦的打一和控二基本上要三户口三年,而徐汇的热门学校也大多要入户三年左右,建议考虑这两个区的家长要早点规划。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求这么高,入户1-2年、甚至人户一致就能进的好学校也有,家长们可以做些功课,也可以直接来找我们的专家顾问做咨询。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xRZmmrLHSy_93XsjNKEnQ

上海16区初中梯队排名!附:初中TOP10

上海16区初中梯队排名!附:初中TOP10
点击蓝字关注,获取更多上海升学资讯!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公众号

获取更多中考咨询

上海16区初中梯队排名!附:初中TOP10上海16区初中梯队排名!附:初中TOP10上海16区初中梯队排名!附:初中TOP10

今天我们来看下上海各区初中的梯队。个别教育大区竞争激烈,做了梯队细分,分解到4个梯队。下面一起看看:

全上海市初中TOP10

1. 徐汇-民办华育中学

2. 杨浦-民办兰生复旦中学

3. 闵行-民办文来中学

4. 静安-市北初级中学

5. 浦东-张江集团学校(民转公)

6. 普陀-民办进华中学

7. 虹口-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8. 闵行-民办上宝中学

9. 闵行-民办华二初级

10.浦东-民办新竹园中学

此外还有多所可冲击前10,无论选谁都有争议,姑且就这10所!这些初中可都是上海市教育竞争的“佼佼者”!

上海16区优质初中梯队排名

梯队评价标准 

本次排名以近年来中考升学率为主,结合各区综合实力。同时把学校的平行班、特色班都包含在内进行综合分析排名:

一、徐汇和杨浦初中教育处于最前列。两区的低梯队拿到外区可以高些排名!

二、虹口、闵行、黄浦、长宁、浦东、新静安、普陀位于第二阵营。其中黄浦资源平均,长宁佛系摇号,闵行和浦东人多、校多。

三、 本次盘点中,可能会存在误差。如有数据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各位家长在文末留言指正。

静安区

第一梯队:市北初级中学、静教院附属学校、市西初级中学

第二梯队:杨波中学(民办)、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民办)、田家炳中学(民办)

第三梯队:育才初级中学、时代中学、上海市第一中学、民立中学、五四中学

闸北和静安合并后,学区没有发生变化,不过小升初录取方式有2种。

原静安区实行电脑派位,原闸北区部分实行小学对口。新静安的民办除了杨波以外,其它几所学校成绩不算突出,田家炳近几年上升速度比较快。新静安择校主要是选班,尽量进各学校的好班。

徐汇区

第一梯队:华育中学(民办)、西南模范(民办)、世外中学(民办)、西南位育(民办)

第二梯队:位育初中、徐教院附校、徐汇中学、南模初中

第三梯队:中国中学、市二中学、市四中学、田林三中、市三、园南中学

第四梯队:华理附中、南洋初中、龙华中学、紫阳中学

徐汇区的特点是本区的教育很强,华育中学就在徐汇区,华育中学自招和中考裸考都很强,是全市最好的初中之一。西南模范的中考成绩也很好,学校裸考成绩更佳,主攻裸考。世界外国语境内班的中考和自招成绩优秀,培优尖子生的能力较强。西南位育中学会有一批优秀学生留下来直升高中部,所以西南位育高中部成绩很好。

徐汇区公办学校里,公办学校位育初级、园南、徐汇中学中、徐教院附中考预录方面表现也不错,是比较好的几所公办初中学校,也是公办学校里自招,好学校录取较多的学校。

徐汇区的民办学校能为本区提供近1000个招生计划,所以徐汇区的民办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徐汇的学生报考本区民办学校的难度和压力不是很大。

杨浦区

第一梯队:兰生复旦(民办)、复旦二附中(子弟学校)、上外双语学校(民办)、存志中学(民办)

第二梯队:同济大学实验学校(民办)、凯慧初级中学(民办)、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第三梯队:控江民办学校、杨浦实验(民办)、鞍山初级中学

杨浦区的特点是民办的的实力比公办的强一些,本区第一档的学校之间的实力又有比较大的区别。杨浦区有9所民办中学,招生数接近全区小升初总人数的1/4,民办招生人数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杨浦学生比较容易进民办初中。

全区初中兰生复旦成绩最好,存志中学,上外双语,凯慧中学,同济实验,控江附校,这5所学校主要面向杨浦区内招生,是区内比较热门的民办初中。其中存志成绩更好一些,比兰生稍逊一些。

沪东外语,杨浦实验的成绩也不错,与杨浦比较好的几所公办学校,上音,鞍山的实力相当,从中考成绩看,杨浦区的民办学校相对于公办有不小的优势。

杨浦区的上音实验,鞍山实验,杨浦实验,鞍山初级,铁岭中学,辽阳中学,控江初级,国和中学这几所公办学校的实力尚可,但是对公办初中生而言,在杨浦区进市重点需要多努力。

黄浦区

第一梯队:立达中学(民办)、向明初中、格致初级中学、大同初级中学、

第二梯队:永昌初中(民办)、明珠中学、卢湾中学

第三梯队:尚文中学、敬业初级中学、第十中学、启秀实验中学(民办)

黄浦区的品牌高中比较多,7所市重点,其中大同,格致2所八校,教育资源丰富,中考裸考17%左右的市重点率。

民办初中主要在区内招生,四所民办初中:立达,明珠,永昌,震旦,只有震旦外国语对外区招少量学生。

黄浦区的向明初,格致初,大同初,卢湾中学四所公办学校的成绩不错,其中格致初和大同初的特色班是自招进入格致,大同的主力。

闵行区

第一梯队:上宝中学(民办)、文来中学(民办)、华师大二附中

第二梯队:上师初级(民办)、莘松中学、七宝第二中学、文绮中学(民办)

第三梯队: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民办)、莘光学校、实验学校西校、鹤北初级中学、闵行第三中学

闵行区的小升初整体和徐汇相似,几所民办初中拥有较大的优势,区内上宝,文来,文绮三所学校师比较出名的民办初中。另外上师大系的上师初中成绩也不错,学生主要输送往上师大系的两所高中(上师大附中和上师大闵行)。华师大二附中在自招方面突出,大量学生自招录取市重点,不少学生都录取了华师大二附中,这所学校虽然是公办学校,但是可以从全市招收部分学生。

闵行的民办数量位列全市第二,但是竞争非常激烈,区内市重点比较少,不少学生选择临近的徐汇就读,像西南位育,西南模范是不错的选择。

浦东新区

第一梯队:张江集团(民转公)、新竹园中学(民办)、建平西校、上海市实验学校

第二梯队: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上中东校、浦东交中初级中学(民办)、建平实验、尚德实验

第三梯队:进才实验、实验东校、南汇一中、洋泾菊园实验、进才北校、建平远翔、

第四梯队:致远中学、南汇二中、南汇四中、清流中学、华夏西校

浦东中考考生占整个上海中考考生的1/5,浦东新区的学生的中考难度处于上海的平均水平,但是浦东几所名牌高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特别高:建平,进才,上师大附中,上海实验等。

浦东的民办初中数量不多,相对于浦东的学生人数来说,招生的数量也不算大。6所比较强的民办学校:华二(浦东),张江,新竹园,交中,建平远翔,进才外国语,招生也倾向于招生本区学生。本区压力大,可以尝试外区发展,根据经验,浦东的学生进去徐汇,杨浦民办初中比较有优势。

浦东的公办中学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招生人数多,资源也多,不过由于学区的限制,非对口的学生进入比较难。

普陀区

第一梯队:进华中学(民办)、梅陇中学

第二梯队:培佳双语(民办)、曹二附属学校、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第三梯队:华师大四附中、同济二附中、兰田中学(民办)、曹杨中学、普教院附中

普陀区是市区里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多的区,但是比较好的公办初中都不是一贯制的。成绩较好的公办在自招方面大多依靠推优名额来进入区内三所市重点,考入外区学校的自招生不多。在中考裸考方面,公办初中成绩一般。普陀区三所市重点的总招生人数不多,因此对于公办学生来说,仍然有机会考入晋元中学和宜川中学。

普陀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民办学校,兰田中学和玉华中学,这两所学校只招收区内学生。普陀区内的进华中学和培佳双语的成绩较好,进华中学特别突出,每年将近一半的学生自招进入各级市重点,还有许多学生通过裸考考入各所市重点高中。

虹口区

第一梯队:新华初中(民办)、新复兴初级(民办)、迅行中学(民办)、上外附中(三公)

第二梯队:上外克勒(民办)、新北郊初级(民办)、长青学校、北郊学校

第三梯队:虹口实验、江湾初级、曲阳二中、钟山初级中学

宝山区

第一梯队:宝山华二(民办)、行知二中(民办)、宝山实验、和衷中学(民办)

第二梯队:求真中学、淞谊中学、虎林中学、交华中学(民办)

第三梯队:长江第二中学、吴淞实验学校、经纬实验

长宁区

第一梯队:新世纪中学(民办)

第二梯队:延安初中(东延安)、市三女初、西延安

第三梯队:娄山中学、复旦初级、天山初级

长宁区是上海16区小升初里唯一完全电脑派位的区,学区房啊学区户啊!区内只有2所招生数不多的民办初中,这意味着长宁区大部分区内在读初中生是通过电脑派位入学的。但是,决定长宁区孩子命运的并不是派位,而是实力。

长宁区初中主要以公办为主,其中东延安、西延安、市三初、娄山等校的成绩不错,其中东延安比较突出,区内优秀生源有不少在外区就读民办初中。整体而言,长宁区各所公办初中的水平比较平均,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平均分布。

嘉定区

第一梯队:嘉定华二初级(民办)、桃李园实验(民办)、嘉一联合中学(民办)

第二梯队:震川中学、迎园中学、怀少学校

第三梯队:曹二附属江桥实验、疁城实验学校、江桥实验中学

上海市嘉定区总计有31所初中,其中公办初中24所,含8所九年一贯学校;民办初中7所,含5所九年一贯学校。

总体来说,从历年中考数据来看,嘉定区的民办初中强于公办初中,嘉定区最好的民办初中是嘉定华二初级,较好的公办初中选择则是迎园中学与震川中学。

松江区

第一梯队:九峰实验(民办)、茸一中学(民办)、民乐学校

第二梯队:松江七中、松江二中初级、华师大松江实验

第三梯队:松江第六、松江第四、三新学校、九亭中学

城区总体教育水平学校质量高于乡镇是不争的事实。不过,随着优秀人口的导入,泗泾、九亭也是有一些不错的学校正在崛起。

城区内,新老城区有所区分:新城学生质量总体更好些,家长也更舍得时间精力财力的投入,成长性显然更好;老城区传统学校也有教研、考学、师资均衡的优势,尤其在传统教育方面。

而教育局自上而下打造环大学城教育高地,这个当然不只是说说的口号,的确有很多资源配置和投入。或许未来纯松江打造的名校就能在其中诞生啦!

金山区

第一梯队:蒙山中学、罗星中学、西林中学

第二梯队:金盟学校(民办)、金教院附中、存志实验中学(民办)

第三梯队:金山初级、华师大附属枫泾中学、山阳中学、亭新中学

蒙山中学:

几乎得到了金山区百分之百的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堪称区内招牌中学,在全区排名前四十。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少先队示范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奉贤区

第一梯队:育秀实验、奉贤区实验中学、洪文学校

第二梯队:华亭学校、汇贤中学、古华中学

第三梯队:奉城第二中学、阳光外国语学校(民办)、西渡学校、四团中学

青浦区

第一梯队:复旦五浦汇(民办)、青浦协和(民办)、青浦世外(民办)

第二梯队:青浦实验中学、青浦一中、东方中学、清河湾中学

青浦实验中学从市重点率和投档线来说,都是稳坐区内第一把交椅;青浦一中也很厉害,市重点率也很好;东方中学因为第一届考生被录取入青浦高级中学的比例高而一炮而红。

青浦区地处郊区,用地空间大,属于人口净导入区,优质教育资正滚滚而来。

崇明区

第一梯队:东门中学、崇明实验中学、民办民一(民办)

第二梯队:上实东滩、新世纪双语(民办)、马桥中学

崇明实验中学、东门中学和民办民一中学是区内的强校。

上实东滩作为最具潜力初中之一,倚靠上海实验学校的背景,师资和教育教学都有很好的资源。上实东滩也是少数几所允许全市招生的公办学校,其中有一半左右是面向市区招收的。

马桥中学、新纪元双语学校等也是颇具发展潜力的学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rED8PatnYU6MgncFSOXRw

高考都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就是唯分数论

你死我活

高考和中考招生主要是用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许多家长搞不懂什么叫平行志愿,这里先给大家普及一下。

平行志愿是十几年前才流行的一种招生录取方式,它的原则是在同一个批次里,把学生的分数从高到底排序,成绩越好的学生,拥有越优先选择学校的权力。

这么说大家听不懂,我给大家翻译一下:

分数越高,学校越好。分数越低,学校越差。

而且,高考没有什么其他招生方式,高考虽然招生批次比较复杂,但92%的录取都是用平行志愿,交大复旦录取的综合评价是平行志愿,绝大部分高校录取的普通批(也就是俗称的一本二本)也是平行志愿。

所以,无论小学,初中,高中怎么给你折腾素质教育,录取大学的标准都出奇地简单:

考出高分。

家长们一定很疑惑,为什么最终高考还是唯分数论,但是教育部门却天天在嚷嚷打破唯分数论?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如果相信了教育部门,贯彻精神成天搞素质教育,最终分数不够,那不是害人吗?

X老师认为,其实教育部门和家长的理解都没错,这里我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教育部门会说出这种看似矛盾的话。

 

 

教育部门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人,他们不仅要考虑顶尖人才的培养,还要考虑所有学生的培养。

在保证培养的情况下,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公平

中国的教育长久以来是不公平的,城市资源丰富,农村资源匮乏,而城市的教育资源又集中在个别学校手上,这种不公平,不平衡制造了家长的教育,威胁到了教育的稳定。教育部门是最怕家长闹事的,但是家长的焦虑显然大大突出了闹事的可能性。

所以,政策性地推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搞平均化,而搞平均化的本质是解决教育资源太集中,其实说白了就是生源太集中的问题。

平均化是保持公平性的,而与这种公平性配套的是流程和制度上的公平,也就是平行志愿的原则。

也可以说,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平均化是平行志愿倒推的,平行志愿从流程来看是绝对公平的,但学生备考情况不公平,因此要把备考也就是中学阶段也给你公平了才行。

这也就是有趣的地方:反唯分数论的素质教育,恰恰是和唯分数论的平行志愿配套的。

因为素质教育推行了,生源集中不起来了,平行志愿的公平才能有说服力。

 

高考都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就是唯分数论

 

家长的理解同样没有问题,因为家长往往会忽略孩子成长中的许多要素而比较关注成绩和升学,他们会觉得素质教育阻碍了他们鸡血的渠道,影响到了学生的升学。

有趣的是,家长的焦虑同样来自公平性,因为制度太公平了,所以准备考试的不公平就会被放大,名牌高中越多,这种焦虑就越大,名牌高中越好,这种焦虑就越大。

相反,反而是在顺序志愿时代,那个不公平的时代,那个四大名校的学生一个不注意就从复旦跌入上大的时代,名牌高中倒不见得那么吃香,八大金刚不见得比四大名校差多少。

 

现在很多家长很迷茫,到底是鸡?还是不鸡?小升初已经没了,中考也被模糊化了,到底怎么鸡?家长的目标消失了,焦虑变成了迷茫

加之高考政策改了又改,变了又变,别说小学了,就连高中刚刚进去都很可能说变政策就变政策,家长变得很迷惑。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肯定还是要鸡的。

X老师还是有充分理由的:

(1)高考难度没有降低,反而因为和全国统一教材,知识点而有变难的趋势,面对难度这么高的考试,你从小不好好学习,不打鸡血怎么可以?

(2)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学习的天赋,只能凭借努力和习惯,而孩子的天性就是不爱学习的,其实孩子往往是在鸡血和放松两个极端间挪动。等孩子醒悟到成绩与自身利益关系时,一般都比较晚,都初二,初三了,早就没救了。

(3)虽然新中考给予初中很多机会,但是无论如何高考还是要放在一起竞争的,高考这个制度不变最终就是要拼分数的。

(4)其实上海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从一届学生来看,大约只有一半人可以读本科,虽然远远高于全国,但也不是很多。而就读名牌大学,这里的名牌划线是海事,需要做到高考的30%,一整届人的10%(这里包含中考已经分流的人)。就是说,你小学进去这么多学生,最终12年后杀入海事都要前10%才行!而海事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很差的大学了。

竞争很激烈的啊朋友们,不读书怎么行

 

不过我觉得家长过去那种丧心病狂的鸡法应该改一改,鸡血也是要注意劳逸结合的,也要注意流程。比如说初中,初中的鸡血还是应该放在校内知识,也不宜过快学习高中,还是应该更多巩固初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IzJckiri2DQnX_RAKt-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