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大学生们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每年暑假学校都得给他们找点事做,美其名曰暑期社会实践。
有奋发向上的就找隔壁系的漂亮妹子一起出去搞个团建,不思进取的就在家瘫两个月,然后开学的时候找学校打印店搞个实践证明。
最让人羡慕的那还得是中小学生,除了暑假作业和课外培训班的全方位关爱,贴心的家长们还会给孩子安排一次昂贵的游学。
去康桥看金柳或是去云南丛林玩穿越,不管哪一种,身为社畜的我都只有羡慕的份。
从前鸡娃都在各类课后辅导班里,如今课后辅导被KO了,家长们也根本没法躺平。
学习成绩不能比,这不还有素质教育嘛,
就卷起来啊。
卷了卷了
嚷嚷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光靠学校肯定是不行的。
有心的家长决定自己接过这一棒,课后给孩子安排点特长班,学学武术和钢琴。周末去游个泳爬个山,德智体美劳,各个是强项。
好不容易等到寒暑假,家长们又要开始操心了。
这么长的假期,把孩子拘在家里做一个暑假的作业,那不行。孩子得出去走走看看,涨涨见识。
毕竟现在可是21世纪了,谁家孩子要是没出去旅游过,回学校都不好意思和同学吹。
但是吧,带孩子去旅游,家长得先做功课。天天996,谁有这时间啊。更何况玩是其次,学习是重点。
看秦始皇陵总不能跟孩子说:这是个大土坑,里头埋得是你老祖宗。
不行,这太丢人了。
于是家长们开始寻求外力,找各类游学机构,报团带孩子去游玩,哦,不,是游学(游学通常指国际游学,国内游一游的叫研学)。
贵是贵了点,但是有人规划行程,还有人帮你带带熊孩子。还有比这更让人舒心的吗?
实际上,游学这事早就有了。以前学论语的时候,孔子率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这就是游学。
再比如说欧美高中生毕业之后通常会给自己安排一个gap year , 然后去世界各地穷游,出去看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是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的。
以前网上有句话叫“你都没看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这是欧美青少年除网络之外了解世界的方式。
由于8090年代的父母打小就开始网上冲浪,年轻的时候热衷学习岛国功夫,当爹妈以后也不得不学习育儿知识。
这种古老又前卫的方式自然很容易就被新一代父母接受。
2019年的时候有一项数据表明,不管是月薪8000还是月薪50000,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参加国际游学。
而今年暑假带孩子参加研学的人数更是翻了好几番。别问为什么不是出国游学,疫情当前,保命要紧,求知其次啊。
来自广州日报
游学大潮中小学生是主力军。
懂了,其实小学生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那一群人。
以后大家王者峡谷碰到珠海小学生、上海初中生以及广州高中书,都给我放尊重点。人不差钱呐,万一惹毛了他们。
他们……很可能会去充钱。
游学的兴起
2019年,西安某小学就给一到四年级的学生派发了暑期游学夏令营的传单。
来自北京青年报
一个为期7天的日本动漫文化亲子团的报价为3.3万元,游学走进校园,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原以为K12培训被重拳出击后,一定必死无疑,谁知道当我在网上搜游学时,又看到了它们的身影。
什么学*思、新*方,我点进去其中一个,发现各种名号的研学夏令营。
以其中某个名为“XX菁英研学夏令营”为例,这个夏令营是给9-15岁的孩子准备,目的地在北京。
看行程安排和描述,像极了销售公司搞团建那一套流程。
第一天先入营自报家门,然后破冰拉近彼此距离。
中午有老师给这群小学生讲解高考政策,帮他们树立远大目标。晚上做领导力测试量表。
接下来的行程是这样的:逛清华艺术博物馆-长城-天安门-故宫,这一条历史文化线就到这了。接下来得让小学生们去感受互联网企业文化。
首先去京东体验电商文化,然后当快递员体验派件。接下来去参观人民日报,模拟新闻发布会现场,万一以后家族企业发生危机,还能直接上台撑场面。
历史与商业part结束后,就到科学与心理,于是乎小学生们得去环球影城感受科学,之后有老师过来辅导孩子们如何正面自己的考试焦虑。
最后一天,那当然就是派发结业证书,总结旅行感悟。
瞧瞧这行程安排,和团建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了解行业,到树立目标,到竞争对手再到心理辅导,中间穿插着一些体力活,美其名曰体验生活。
不过这个夏令营的核心是领导力训练,也就是把团建那一套融进了旅游里。
这个6天的领导力训练夏令营的收费为7980元,不含往返机票和项目之外的门票。
就这还算研学中的贫民窟项目,要不是疫情影响,有多少小学生会在这个暑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要是想出国游学那就贵了,1w起步,上不封顶。
2017年的时候有人发文说自己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前几天我在微博看到2019年的时候有个报道说的是月薪8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倒不是越有钱越爱喊穷,是因为两脚吞金兽,她真的吞钱。
以上是2017年一个孩子在暑假需要花的钱,如今人力物力飞涨,K12补习班灰飞烟灭,想给孩子补课,不得请家教一对一啊。
这一算下来,3万哪够呢。如今游学去不了国外,国内项目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我在携*看了看,准备给我五年后出生的孩子物色一个研学夏令营,希望他落地就是赢家。
谁知道看啥啥没货,各个都显示售罄。
游学虽然贵,但是架不住家长喜欢呀。在旅游业遭受重创的今天,游学借此重焕生机。
明明报个团就解决的事,加上一个文化的字眼,这价格就往上翻了好几倍啊。
还记得上边那个少儿领导力夏令营的价格吗?7980元。
你再看看同样是6天5万的跟团旅游,双人只要2900,还送亲子研学营。
什么叫商业思维,这就叫商业思维。
都学着点啊,铁子们。
参考资料:
一掷万元的研学旅游,是玩还是学?;南都周刊
《2018中国国际游学发展报告》;新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