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很多人都在靠截止日期,
维持着最后的行动力。
 
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曾做过一项后台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每次都是临到截止日期时,项目的提交量才会急剧增多。
 
这些精英人士也是要靠“deadline”的压力逼迫,才能完成工作。
 
2005年,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参与一个问答环节,盖茨告诉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商学院的学生们,他曾经是一名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在哈佛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只有在最后一刻,才会开始认真对待学习。
 
“我仍在努力”这名亿万富翁说道。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即使是价值万亿美元的科技帝国的创造者,也会拖延。
由此可见,拖延症确实是大家最困扰的问题之一,这篇文章希望带你认识拖延的本质,从而帮你减轻拖延症。

拖延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对付拖延的小技巧:
 
比如拆解任务、延迟满足、重要紧急四象限、冥想、待办清单、番茄钟、立马去做、注重过程、强制锁机、小组监督……
 
但一圈尝试下来,还是会拖延。
 
为什么这些东西的效果并不大呢?因为没有抓到拖延的本质!拖延的本质是什么?网上的说法五花八门,比较靠谱的两种说法是:
 
1、拖延的本质在于太过追求完美
 
在完美主义的压力下,人会下意识地逃避。所以完美主义理论的拥护者们认为,拖延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这种完美主义,比如要注重过程而不要注重结果。
 
但我认为完美主义并不是拖延的本质,它只是拖延的原因之一,而且只是表层原因。
 
2、拖延的本质是意志力与多巴胺的战争
 
这个理论比起完美主义要更底层一些,《自控力》的作者认为一直有两种力在控制着我们,一种是我想要,由多巴胺控制;一种专门克制我想要,由意志力控制。
 
所以这个理论认为,解决拖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用意志力去做那些我们不想做的事,比如看书、工作;并克制那些被多巴胺操控的事,比如打游戏、刷抖音。
 
这个理论看起来是非常自洽的。
 
不过我仍然认为它不够本质,或者说它还不够完备,因为除了多巴胺,还有另一东西在控制着我们,这个东西甚至比多巴胺还强大,它就是由杏仁核控制的恐惧中枢!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众所周知,人有很多种情绪,其中最基本的情绪可以归为六种:高兴、悲伤、惊讶、愤怒、厌恶、恐惧。
 
而在这六种最基本的情绪中,恐惧的力量可能最为强大。
 
因为恐惧是最跟死亡密切相关的情绪,无法感知到快乐可能会导致生活缺少很多色彩,而无法感知到恐惧的后果则往往直接就是死亡。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过马路不害怕疾驰而来的车辆;站在几十层高楼的天台边上不恐高;无视一切蛇、蜈蚣、猛兽……他的后果会是什么?死亡!
 
这就是恐惧的重要性,他能让我们远离危险,保证了我们的基本生存能力。
 
那么恐惧具体由大脑的哪个区域控制呢?
 
就是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边缘系统
2010年,一名45岁的白人女性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生了一种极其罕见的名叫类脂蛋白沉积症(Urbach-Wie the disease) 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 大脑的杏仁核会硬化并且失去功能。
 
研究发现,在大脑两半的杏仁核都失去作用后,这位白人女性在看很恐怖的恐怖片时没有任何恐惧的感觉;研究人员带她去世界上最恐怖的鬼屋,她也毫不畏惧,甚至用手去碰扮演怪物的鬼屋工作人员,结果反而把工作人员吓一跳。
 
后来大家都戏称她为Fearless woman,无所畏惧的女人。
 
这个案例出来后,整个脑神经科学界都沸腾了,很多科学家开始重点研究杏仁核,由此杏仁核的功能开始浮出水面。
 
那么杏仁核的功能具体有哪些呢?
 
我把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关于记忆的;一部分是关于情绪的。
 
我们这次就主要讲情绪。
 
杏仁核参与调控的情绪就是恐惧。概括来说就是「人在面对恐惧的时候,通常会呈现两种模式:在有退路的情况下体现为逃避,拖延;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体现为愤怒,硬刚」
 
请牢记这条基本定理,它将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钥匙。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一、拖延的本质是逃避,逃避的本质是恐惧
 
前面说到,人在面临恐惧的时候,通常会呈现两种反应:逃避或者硬刚。
 
其实这不全对,准确来说,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是系统一;其次,当我们理性分析以后,发现没有退路了,才会选择硬刚。
 
有点像电视剧里面,主角被坏人追,因为有退路,所以会一直逃;结果逃到了一个死胡同,那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硬刚了。
 
古人说「狗急了也会跳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永远要给人留条退路,否则恐惧立马会转化为愤怒和硬刚。
 
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实就是对手很傻叉,没给人留退路,人家化恐惧为愤怒,明知道干不过你,但也不想让你好过。
 
聊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拖延症。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就是恐惧。
 
当一个人面对恐惧的时候,首先第一反应是逃避,只要有退路,我们就会一直选择逃避;其次才是愤怒,在实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选择硬刚。
 
体现在拖延这件事上就是:
如果时间不紧急,或者后果不严重,我们就会能拖则拖;等到最后deadline快到了,实在是拖不过去了,我们才会选择正面硬刚。
 
遗憾的是,我们平常所拖延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有退路的,所以我们总是能拖则拖。想想你是不是这样?
 
记住,恐惧和逃避是一对孪生兄弟,只要恐惧产生,我们就会有想要逃避的念头。
 
这就是拖延症的本质。
 
由此,我想大胆的对拖延症做出一个全新的定义:
所谓拖延症,其实就是人们在面对一件恐惧的事情时,产生的一种逃避心理。它不是一种病,而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条件反射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二、哪些事会让我们感到恐惧

 
那么,哪些事会让我们感到恐惧,进而产生拖延行为呢?
 
我为你总结了一下,主要是这些事:会令人感到枯燥的、挫败的、繁重的、耗时间的、耗精力的、艰巨的、痛苦的、没有掌控感的、容易失败的。
 
如果做一下分类就是两大类:
 
1、从完成欲来说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完成欲》,在那个里面我对人类的行为偏好做了一个深度的分析。
 
概括来说就是,我们喜欢那些容易完成的、时间很短的、奖励丰厚的、奖励明确的;讨厌那些任务艰巨的、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没啥奖励的、奖励不明确的事。
 
其实我们所讨厌的事,跟我们所恐惧的事有很多交叉的地方。
 
从进度条来说:难易的程度+时间的长短。
 
那些艰巨的、繁重的、难以完成的、很费精力的事,总是会让我们感到莫名的恐惧和排斥;另外,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件事需要做很久,就会让我们感到恐惧,比如写文章就是一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很多人一提笔开写,就会感到一阵晕厥。
我们没能行动起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觉得需要做的事情过于繁重。——《无限可能》
从奖励品来说:讨厌的,没啥好处的,有害的。
 
体现在拖延上,就是那些没啥好处但又不得不做,以及那些枯燥乏味的事情,总是让我们想要逃避。比如吃减脂餐,或者健身,虽然有奖励,但减脂餐实在太难吃,健身实在太痛苦,这也会让我们感到恐惧,从而产生逃避心理。
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都会激活大脑中的痛觉中枢,所以你就会逃到那些令你更开心的事情中去,获得暂时性的感觉良好。——《学习之道》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2、从掌控感来说
 
除此之外,没有掌控感的事情也会让我们产生极大的恐惧。
 
比如一些突发的事情,喜欢上一个远比自己优秀的人,从来没有踏足过的领域,从来没有去过的高端场所……一切我们感到无法掌控的事情,都会让我们感到恐惧。
 
短视频兴起的时候,有一部分图文类大V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转型的必要性,但总是一直在拖,迟迟没有入局。
 
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我们在踏足一个陌生领域的时候,如果没有掌控感,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惧。
 
另外,完美主义也是其中一种,因为老是想憋个大招,所以就削弱了自己的掌控感,从而导致了拖延。
 
比如写文章这件事,如果你完美主义情节没那么重,那么你会比较容易接受“一开始写作,都是一坨屎”这件事;但如果你完美主义情节很重,老是想憋个大招,就很难接受“一开始写作,都是一坨屎”这件事,这会导致自己的掌控极差,越想越恐惧,最后就会一直拖着。
 
所以有些人说,要注重过程,不要注重结果,就是这个道理。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拖延症的出路在哪里?

 
前面说到,拖延的本质是「由于对当下所做事情感到恐惧,导致人产生了一种逃避心理」。
 
所以,拖延症的出路就在于如何削减这种恐惧以及如何克服这种逃避上。
一、克服内心的逃避
人类在面对恐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逃避。
 
比如,我本来应该写课程的,但因为恐惧,我选择了先看书;结果看书也恐惧,那就清理一下之前收藏的文章吧;如果清理文章也不想干,那就只能刷会B站视频了……
 
想想看你是不是这样,每次不想做某某事时,就会想要逃避跑去做其他事。
 
这就是拖延症的元凶。要想解决拖延症,首先第一个关键就是绝对不能逃避,绝对不能扔下这件事跑去做其他事。
 
绝对不能去做别的事!
绝对不能去做别的事!
绝对不能去做别的事!
 
只有不逃避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拖延症。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逃避心理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具体有哪些逃避心理。
 
1、具体有哪些逃避心理
 
人在面对恐惧出现拖延时,具体有哪些逃避心理呢?总结了一下,一般有三种:
 
①喜欢做准备工作 
 
逃避的人总是会有一种万事俱备才行动的倾向,他们会经常把一些口头禅挂在嘴边,比如“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没准备好”等各种借口。
 
他们总是喜欢做一些准备工作,以此来推迟面对真正的恐惧。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找资料一年,写论文3天」,其实就是典型表现。
 
②喜欢找替补方案 
 
逃避本身,会让我们的内心无比自责、内疚,为了减轻这种内疚,我们就会去找一些替补方案来做。
 
比如,我本来应该写文章,但写文章实在太痛苦,我就会选择看会书,毕竟看书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对不对?如果看书也很难受,我就会选择看会科学纪录片,毕竟看科学纪录片也能学到点东西对不对?如果科学纪录片也不想看,那就去他喵的,刷会抖音吧。
 
我们都是这样,通过一些替补方案,来暂时缓解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但坏处是,它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它只是把问题后置了。等我们打完游戏或者刷完短视频,心里会是更大的空虚和内疚。
 
所以,一旦替补方案的念头起来,你必须立马把它否定掉。
 
③喜欢把任务后置 
 
如果把前面两种情况发挥到极致,就会体现为任务后置。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安慰自己,当下不适合做这件事,需要等过段时间状态好了才能做。
 
比如我们总是说“明天再做”、“现在状态不行”,“时间还早”等等。
 
正如心理学者约瑟夫·费拉里所说等「拖延的发生一般有两个基本原因:1、拖延者觉得自己目前的情绪不适合完成任务;2、拖延者相信拖延一下之后情绪就会变好」
 
这些逃避心理就是导致我们拖延的最大元凶,只有克服了这些逃避心理,我们才可能真正解决拖延症。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2、硬刚逃避心理
知道有哪些逃避心理后,就可以慢慢来克服各种逃避心理了。
 
具体如何克服呢?这就需要用到《自控力》的作者所提到的多巴胺和意志力的相关知识了。
 
总体来说,逃避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恐惧而产生的一种抗拒力,我们可以简称为推力;一个是因为诱惑而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我们可以简称为拉力。
 
这两股力不断地把我们,从真正应该做的事,推向那些不太重要甚至根本没必要做的事。
 
解决办法就是看看如何削减这两股力量,或者能不能直接阻止中断这两股力量。
 
能。答案就在我之前写的《多巴胺》那篇文章里。一个是从多巴胺入手,一个是从意志力入手,我们先说意志力。
 
1、意志力
 
面对同样一件艰巨的任务,有的人很拖延,有的人就没有那么拖延。
 
造成这种截然不同情况的,就在于各自的意志力不同。有的人即使很不愿意做某事,但是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也能把它给做好;而有的人就不太行了,他们会能拖则拖。
 
所以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加强我们的意志力,面对恐惧的时候就能应对自如一些。
 
但不幸的是,意志力不是无限的,它是个消耗品,那怎么办呢?
 
 ①顺应意志力 
 
每天我们从睡梦中醒来,意志力就从满血状态开始消耗,到了中午或者下午的时候,意志力会非常薄弱,啥也不想干,就想下班吃饭。
 
所以,如果要想克服拖延症,首先我们需要顺应意志力的消耗规律,在意志力最强大的时候,处理那些棘手的、艰难的任务。
 
什么时候意志力最好呢?一般是在早上。
 
古人有句话叫「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刚起来那段时间意志力是满的,精力最充沛,适合用来处理一些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它浪费掉了。
 
 ②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除了要顺应意志力,还要尽可能的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这一点能给到我们的启发就是,不要堆积任务,任务堆积得越多,对意志力的消耗就越大;同时不要让大脑被各种杂乱的事情或者情绪所占据,心情很乱是一件非常消耗意志力的事。
 
如果你此刻就是这种状态,我建议你看完这篇文章,停下来用思维导图梳理一下当下的事情和情绪,然后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做成清单。
 
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把事情列成清单,大脑就不会放太多注意力在上面,从而就能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如果没在清单里写下待办任务,它们就会潜藏在你工作记忆的各个入口,占据宝贵的思维空间。——《学习之道》
 
 ③重视意志力的恢复 
 
我们的意志力之所以会越来越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志力被过度消耗了,而没有得到足够的恢复时间。
 
具体如何恢复我们的意志力呢?
答案就是:好好休息
 
现在大多数人作息不规律,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起来也昏昏沉沉的,再加上白天压力极大,还被各种APP消耗着所剩不多的意志力,意志力能强才怪。
 
所以这儿一定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玩游戏≠休息刷短视频≠休息
 
好多人做完一个艰巨的工作,就会立马说“啊,不行了,我要玩会游戏/刷会抖音休息一下”,其实那根本没有在休息,做完那些事内心是更大的空虚和内疚。
 
什么才是好的休息?可以跟同事、朋友聊聊天,可以听听音乐、弹弹吉他,可以出去散散步,可以去户外运动运动,甚至就是单纯的望着窗外的美景发发呆也是可以的。
 
这些才是好的休息,休息完你会感觉心情舒畅,精力也更充沛了。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2、多巴胺
 
光靠意志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控制一下我们的多巴胺,如此,双剑合璧,才能发挥奇效。
 
在多巴胺上,具体应该怎么做?
 
 ①远离诱惑 
 
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
 
平时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尽量屏蔽掉那些诱惑大的东西,具体哪些东西,下载一个APP时长监督的软件就知道了,其实你自己也心知肚明。
 
有些小技巧可以供借鉴:比如关掉信息推送、手机静音、番茄todo、去自习室等等。
 
 ②从不开始 
对于一些大的诱惑,最好是从不开始。
 
比如我从来不玩网络游戏,他们经常玩的王者荣耀、吃鸡、英雄联盟,最近很火的摩尔庄园,我都从来不玩,不是不想玩,而是我实在不喜欢被多巴胺操纵的滋味。
 
我也从来不看连续剧,尤其什么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古装剧、美剧、英剧……我都不看,不是不喜欢,而是因为但凡我只要看了一集,就会很想要把它看完。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当然,我会看一些科学纪录片,比如量子力学或者生物进化等等,这种视频瘾不大,而且能学到知识。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以上,就是克服逃避心理的一些方法。
 
不过这些方法都是一些技巧层面的东西,克服逃避心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是——他喵的,老子今天就跟你杠上了。
 
说啥我也不干其它事,不做准备工作,也不找替补方案,我今天就要做这件事!
 
实在不行就干杵着,啥也不干,过了十几二十分钟,实在是太无聊,憋不住了,你就会开始工作。毕竟比起无聊,小小的恐惧算什么呢?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么就解决了一半的拖延问题。
 
从我的经验来看,其实克服逃避心理是可能的,只是需要下点狠心,一旦你开始动手做了,恐惧就会消失。
 
这就是解决拖延的第一步,不要逃避。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二、削减内心的恐惧

做到了不逃避之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但在开始工作之前,恐惧并没有被消除,你还是会被一种巨大的抗拒感笼罩全身,这会让我们迟迟不肯动手。
 
那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就是「想办法削减你对这件事的恐惧」。
 
这才是解决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其他技巧都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恐惧得不到削减,拖延就永远得不到根除。
 
那怎么削减对事物的恐惧呢?
 
1、不要积压任务
 
首先第一件事,不要积压任务。古人说得好「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为什么不能挤压任务?因为任务越多,完成起来就越艰巨,所耗费的时间就越久,所以你的恐惧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更没有完成欲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张图,觉得很形象,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2、NLP:语言的力量
 
这也是一种方法,它的本质跟我接下来要讲的第3点很像,都是通过转换任务目标来达到削减恐惧的目的。
 
不过因为NLP实在太强大,所以有必要给它一个名分。
 
什么是NLP?它的全称叫做神经语言程序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语言就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具体我们不展开讲,改天我单独写一份文章,这里我们主要讲如何通过NLP来克服拖延症。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类似“这件事好难啊!”的话换成“做成这件事需要哪几步?”。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语言上的改变,就可以立马把你从抱怨模式转变为解决问题模式。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3、目标转换
这才是重头戏!也是解决拖延症的关键。
 
自从感悟了拖延的本质是恐惧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的削减内心的恐惧。🤔
 
经过大量的“演绎推理+实操反馈”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简单而且特别好用的万能方法,那就是目标转换
 
当我们面对一件艰难、需要耗时很久的事时,感到恐惧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下,不论是意志力还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技巧都是徒劳。
 
问题的根源在这个任务的本身上。
 
只有从任务本身入手,才有可能彻底解决恐惧,从而缓解拖延症。具体怎么操作呢?就是想个办法把“艰巨的任务”转化为“容易的任务”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说“我知道了,就是拆解任务,把一个艰难的大任务拆解为很多容易的小任务”。
 
这个技巧……不能说完全没用吧,就是有点鸡肋,反正我试过很多次,拖延症并没有得到改善。
 
因为,虽然表面上我们是拆解了任务,但其实我们内心里想的还是“怎么把这个艰巨的大任务完成掉”,恐惧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由此,我想到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方法——10分钟法则。
 
10分钟法则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把任务目标从“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转换成“工作10分钟”。
 
这里的重点是,你要明白“工作10分钟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是100%可以做到的事情”。
因为时间总在流逝,它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止,所以不管你这10分钟是什么状态,你都能100%完成这件事。
 
也就是说,你对“工作10分钟”这件事的掌控感达到了100%。
 
还记得我们前面所说的吗?恐惧来自于掌控感的缺失,当你发现自己能100%做成某事,而且只需要10分钟,你的恐惧立马就会被拦腰截断,甚至会兴奋得跃跃欲试。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但这儿有个东西要注意,就是不要追求完成的质量,我们目标就是10这个数字。
 
让自己的心被“10分钟”锚定,而不是被“任务”锚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10分钟法则”的效果。
 
这儿可能有人会说了,把任务目标锚定为10分钟会不会有点短?会不会刚好进入状态就被打断了?
 
悄悄告诉你:
 
其实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做这件事本身,而是在做这件事之前预感到这件事很艰巨,从而产生了痛觉,但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痛觉却消失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我们只要做10分钟就好,但是一旦我们开始动手做,就会不知不觉做了20分钟、30分钟,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是因为一旦我们开始去做,痛觉就消失了。
 
这正是10分钟法则的神奇之处,它帮我们克服的是开始前的恐惧,而当我们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就不用再死守10分钟法则了,因为这个时候恐惧已经消失了。
 
就像3个小时前,我告诉自己“我的任务就是工作10分钟”,然而此刻我已经工作3个小时了,而且恐惧感早已消失,现在越写越兴奋。
 
正如《学习之道》的作者所说的「令人痛苦的就是预感本身。当拖延症患者真正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痛感就消失了」
 
我把这种神奇的现象叫做“臭豆腐效应”。臭豆腐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拖延这件事也是一样,令人痛苦的是预感本身,当你真正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痛感却消失了。
 
这正是10分钟法则的神奇之处,也是解决拖延症的秘诀所在。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但值得注意,它跟番茄钟有所不同,番茄钟是到点了就会提醒你,而10分钟法则不需要用到番茄钟,你只需要心理上告诉自己“我的任务是10分钟”,但不需要一直看表。
 
简单来说就是,高兴你就多工作一会,不高兴你就少工作一会;状态好你就多工作一会,状态不好你就少工作一会;工作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休息完了就继续使用10分钟法则。
 
如此,你会发现你的一天特别的充实,成就感拉满,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掌控感。
 

三、切断所有退路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最后还有一种方法可供参考,不过核心还是“不逃避+削减恐惧”。
 
简单讲一下。
 
前面讲到,人在面临恐惧的时候有两种模式: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呈现为逃避;在无退路的情况下,呈现为硬刚。
 
所以,解决拖延症其实还有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切断自己所有的退路。
 
比如,不是写课程很拖延吗?那么就立马把推文发出去,几月几号开营仪式,几月几号正式上课。这就是切断自己所有的退路,因为推文已经发出去,学员也付费报名了,如果课程不能按时打磨出来,那你就死翘翘了。
 
再比如,一直想去某个地方旅行,但总是拖拖拖,那就狠下心先把机票给订了,酒店给订了,切断自己所有的退路,如果不去,那钱就白花了,一想到这么多钱要白花了就很心疼,那就只能去了。
 
这种做法其实很常见,优化一下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你跟一个人对接工作,害怕他拖延,那就定个deadline(截止日期)。如果觉得还是不放心,还可以把截止日期提前。
正如《黑镜》的编剧查理·布洛克所说的「不要谈什么天分、运气,你需要的是一个截止日期,以及一个不按时交稿就能打爆你狗头的人,然后你就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
 
虽然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它并没有消除我们的恐惧感,所以很难保证完成的质量。
 
但它终归能保证事情可以顺利地推进,不是吗?
 
当然,我还是建议你用“不逃避+削减恐惧”的方法来克服拖延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在是没辙了,再加上第三招“切断所有退路”,做为最后的底牌。
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以上,就是关于拖延的一切,希望对你有用。我是兰陵王,下个思维模型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HuxyKJDadNVljlgdEirM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