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怎样堕入涉黑犯罪的?

 

 

谁造就了街角青年?

 

 

相信不少80后、90后对《古惑仔》系列电影中重义气与头脑冷静的陈浩南、鲁莽不羁的山鸡等人仍有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可能是很多人的黑帮启蒙电影,不少人在小时候还模仿过电影里的拉帮结派方式,其影响相当深远。

 

当然,这里不是说类似的黑帮电影就该一禁了之。毕竟虚构作品不是用来模仿的,而且类似题材作品也禁不过来。哪怕禁了明面上的电影,暗地里还有喊麦之类的,什么“大哥天,大哥地,大哥能顶天立地;大哥风,大哥雨,大哥能呼风唤雨”可更上头,更好模仿。

 

年轻人是怎样堕入涉黑犯罪的?

 

出演电影的明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模仿电影里黑帮生活,甚至真的堕入黑帮的人,现实生活不见得就会如此幸福美满,大部分曾经的“喽啰”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性格暴戾、缺乏技能苦苦在社会底层挣扎。

 

而涉黑势力并不是孤立的,这些“喽啰”大抵是从“街角青年”发展而来。“街角青年”是黑恶势力的潜在力量。

 

“街角青年”根据一些研究的定义,指的是小范围聚集的、15-20岁左右的、无固定收入职业并长期浪迹街头的青少年群体,这些群体往往一部分会努力回归社会,一部分会转入涉黑道路。故不论是国家要求的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茁壮成长,还是扫黑除恶而言,“街角青年”都是不可忽视的群体。

 

至于这一群体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生活环境。大部分街角青年出现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少部分位于城市之中,他们大部分也都成长在条件不好、教育意识不强的家庭。

 

对街角青年的研究中有提到,上海市某一街角青年群体——斧头帮的青年中,大部分人往往成长在单亲(即一方父母去世)或离异家庭中,且大部分家庭环境较为脏乱差,对孩子教育意识不强,还死守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这一些青年长期处于不良的成长环境中,就容易走向街角青年的道路。

 

二是文化的影响。街角青年大部分信奉“黑道文化”,追求电影中展示的黑道中“大哥大”、“大姐大”的光鲜亮丽的生活。

 

中国有着悠久的“黑道文化”传统,也有很多精彩的文艺作品,《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俗语说“少不读《水浒》”,就是怕小年轻看了《水浒传》头脑发热上山搞犯罪组织。

 

扯远了,现在也不是文字狱的时代,文艺作品不应该因为这种理由封禁。不过确实会有未成年人模仿文艺作品里的描写。

 

尤其是较为边缘化的那类青少年。

 

“黑道文化”文艺作品里描写的本来就是社会边缘人物,往往不受社会主流价值观束缚,反而有一种快意恩仇、浪荡江湖的魅力。而上文所提到的那些生活环境较差的青少年,也容易被主流社会边缘化。

 

他们往往在学校里被归类为差生,受到老师、同学的双重歧视。

 

有些人正如我们之前在《电击疗法根治不了网瘾》里提到的那样,沉迷电子游戏。

 

另有一些则认为加入街角青年有种“天下独尊”、拽拽的感觉,且可以随时欺负人、有面子,“兄弟”之间讲义气,他们以此来寻求满足感与认可感。

 

 

身处黑暗而不自知

 

 

但他们认为的“快意恩仇”、“唯我独尊”的生活真实存在吗?并不见得。

 

街角青年在15-20岁期间,往往缺少教育指引、家庭与社会的帮扶,价值观认知存在偏差与错误,他们所做的事情虽不全部触犯刑法,但已经游离在灰色边缘,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离犯罪深渊仅有几步之遥。

 

2005-2006年“繁荣”一时的广州“黑龙会”,其内部成员包含了60多个90后的中小学生,就是这些“马仔”,在白云区内称霸一方,敲诈勒索、私藏枪支、抢劫等。

 

年轻人是怎样堕入涉黑犯罪的?

 

这些街角青年初期因为威风显摆而加入黑龙会,可见他们一开始对一些不良行为的认识并不深刻,在后期迷茫想要寻求外界帮助或者离开的时候,要么被会内骨干成员“修理”一顿,要么被家长忽视不管,甚至个别家长还鼓励孩子为非作歹,觉得“鱼肉百姓”很有面子。种种状况的叠加,都迫使他们身处在这么一个违法的组织中,做着不良甚至违法的事情,在灰色边缘与犯罪深渊之间徘徊。

 

另外,对上海斧头帮的研究中可见,在移动支付普及后,偷盗现金越来越难,街角青年会转向对在校学生收取保护费,或者在在校学生的要求下,去“教训”一些人,关系熟悉的收少一点,关系陌生的收多一点,来作为他们的会费支出来源之一。

 

此外,这些成员还会参与成年涉黑势力的不良经营,在扫黑除恶背景下,帮他们跑腿传话、催交保护费等等,并逐步学着他们的经营模式,开始自己涉足一些不健康的资产运营。且由于“扫黑除恶”的开展,街角青年的冲突方式已逐步向软暴力、寻求成人涉黑团体保护形式演变,其中软暴力就包括恐吓、聚众造势进行压迫等。

 

这些街角青年的日常生活,并不如正常的在校青年那样被大众认可及接受,比起大众认可的“乖孩子”,他们就是“坏小孩”,“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典型代表。但他们真的知道这些行为的严重性吗?或者他们会去想吗?

 

 

在嘈杂昏暗的网吧、KTV中聚集,爆粗口、做一些不雅行为,只要没有外人看见,怎么放纵都能让他们获得满足感。

 

在公园角落等昏暗的地方,由于缺乏监控,黑暗环境降低他们犯错行为的曝光度,趁机实施抢劫等犯罪行为,他们的心理是放纵自己犯错。这些“黑暗”的环境以及从中能够获得的虚荣感,都会促使他们极少去专门探讨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往往他们身处我们所认为的灰色边缘或黑暗空间却不自知。对他们来说,这些所谓的黑暗更能让他们获得快感。

 

所以虽然我们每天过着朝九晚五或者996、三点一线的生活,看似枯燥,但也算正常;相较之下,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街角青年身处于我们并不赞同甚至鄙视的“黑暗”环境中,缺乏关注却又真实存在。

 

 

如何一步步走入涉黑犯罪的深渊?

 

 

从“街角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他们大部分接触的不良行为主要是收保护费、帮忙跑腿、软暴力欺压等,那后续他们会继续着怎么样的人生呢?

 

根据已有的田野调查,部分青少年会艰难地回归社会正常轨道,但仍有部分街角青年会一步步走向涉黑犯罪的深渊。

 

至于为什么部分街角青年会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不仅在于他们自身的决定,也在于外部社会的影响。

 

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说,一个是受黑道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可不局限于促使他们成为街角青年,对电影里黑道光鲜亮丽的生活的向往、爱慕虚荣等心理,对法律的认知不足,都会将他们一步步推向犯罪的深渊。

 

年轻人是怎样堕入涉黑犯罪的?

 

就比如对上海“斧头帮”的研究中,其帮主“斧子”就表示:

 

在我在我大概十二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古惑仔》《功夫》《艋舺》等电影,我觉得他们打架场面特别勇猛,我也喜欢他们潇洒的生活,还有男女性爱都特别刺激,我很希望能像他们一样生活。何天佑、陈浩南是我的偶像,他们八面威风、呼风唤雨。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黑帮老大,除了有吃有喝、泡泡马子,还能指挥和保护一帮兄弟

 

可见这一“帮主”深受黑帮电影的影响,从“斧头帮”的名字就可见一斑。那么在该种“价值观”的帮主的带领下,其手下的街角青年的认知及行为处事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慢慢地觉得如黑帮那般涉黑是一种很“酷”的事情。同样是山西“燕子帮”的帮主冯小春,也是极为推崇《古惑仔》电影,立志从事黑社会“工作”。

 

另一个则是街角青年自身的认知问题。像之前说的,街角青年缺乏有力的教育,对一些行为是否违法并没有深刻的认知,加之家庭并不进行管束,甚至鼓励该种不良行为;进一步叠加涉黑势力在“金钱至上”的理念上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享受“更好的”生活,这就会“鼓励”街角青年的不良行为逐步转向犯罪领域。

 

从外部环境而言,促使街角青年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则包括习得犯罪行为、获得关系庇护、江湖义气。所谓习得性犯罪就是,街角青年为了获得更多的会费来源,会替涉黑成年团体跑腿传话,甚至模仿他们进行不良资产的经营,开始逐步试探法律的底线;另外,街角青年的“势力”往往没有涉黑势力那么大,为了自己获得更好的保护,街角青年往往会寻求涉黑成年团体的庇护,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同样是“斧头帮”的斧子、瘦猴子、小米(外号)等人表示:

 

通常那些成人帮派都比较给力,只要平常为他们跑跑腿,那些成人帮派通常会“罩着”(给予保护)我们。他们能力强,处事快准狠,吃香的喝辣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以后我们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有头有脸的人物。

 

至于江湖义气,大家都知道“拜把子”这种事。拜过把子的兄弟出于情谊或者为了面子,都会为兄弟“两肋插刀”,一旦兄弟受到欺负,其他“兄弟”就会蜂拥而上,“狠狠”地教训那些人,情节严重的还会闹出人命,触犯刑法。

 

 

如何改过自新,重返社会?

 

 

街角青年目前的黑暗处境,不仅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对社会的良好建设有一定的阻碍。

 

对于部分街角青年而言,他们往往在后期会迫于家庭的压力或者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认知后,想回归主流社会。但作为曾经的街角青年,想要“浪子回头”谈何容易。无教育背景、无专业技能、“身上一身骚”就注定他们很难回归普通的、平凡的、能支持自身生存的生活。

 

在苦苦挣扎的过程中,他们亦想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平等对待,能够为未来的家庭及生活带去支撑的力量,但当意识到回归期待与眼前的现实存在巨大鸿沟时,身处困境的他们又迎来当头一棒,很可能进入“离开街角团体-努力回归社会-意识到差距-回归失败-重新进入街角青年生活状态-涉黑犯罪”的道路中。

 

年轻人是怎样堕入涉黑犯罪的?

 

另一个则是针对直接进入“涉黑犯罪”势力的部分街角青年。像刚才说的,街角青年一部分会想回归主流社会的生活中去,另一部分则会由于习惯或追求放纵无拘、纸醉金迷的生活,而陷入涉黑犯罪的深渊。对于这一部分青少年而言,随着国家扫黑除恶力度的增强,他们能将面临的道路无外乎因为违法犯罪进入监狱;即使初期躲躲藏藏,最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也不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所以,不管是哪一类“发展方向”的街角青年,现在及未来的生活都算得上是一片迷茫与黑暗。

 

作为社会中弱势群体之一,仅靠他们的力量是很难走向正常的、光明的生活,绝大部分还是要依靠国家及专门机构的帮扶。比较硬性的就是加大扫黑除恶的力度,直接对街角青年的不良行为进行打击。

 

毕竟涉黑势力是街角青年有可能会走向的一个道路,当国家的打击力度足够大时,往往能对一些“无知”的青少年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直接对街角青年收取保护费、软暴力等行为进行打击,当他们“无路可走”时,加以引导,便能帮助他们转向主流社会。

 

偏软性的则包括我们所说的社区教育、社会帮扶等问题。仅仅打击街角青年却不给予帮扶,无异于将他们逼向另一个深渊。当家庭的教育与支持缺位的时候,社会上的力量就应该进行补位,放任他们不管,并非政府的“明智之举”,如何去做,也得政府去思索。既然要扫黑除恶,也不要忘了黑恶势力是怎么从萌芽发展而来的,只有将“罪恶扼杀在摇篮中”,才能创造社会的普遍平和。

 

当然,这些难度都很大,而且边缘人物总会在社会上产生,这在青少年群体里也一样。现在看来,像我们在《电击疗法根治不了网瘾》里提到的能沉迷电子游戏的边缘青少年,已经是心态平和、人畜无害的了,还被家长拉去通电就太过分了。如果不沉迷游戏,还没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本地有成型的犯罪,如我们之前在《读书无望,逐渐失足》提到的某些电信诈骗猖獗的地方,孩子就容易失足犯罪;还有一种可能是本地也没有该犯罪的氛围,那就是有可能成为“街角青年”了。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戴岳.黑道崇拜:滋生青少年暴力及犯罪的毒瘤[J].学术论坛,2008(05):183-186.

付强.广东“黑龙会”案件之反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03):24-28.

罗嘉亮.浅析当前我国青少年涉黑犯罪的原因及发展趋势[J].南方论刊,2015(07):40-42+85.

孟利艳.“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一个街角青年向主流社会回归的“内卷化”之路[J].青年研究,2009(03):67-74+96.

冯承才.涉黑演化:街角青年犯罪新趋势[J].当代青年研究,2021(01):107-114.

冯承才.黑暗生存:街角青年新时代街头生活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0(02):96-103.

冯承才.街角青年生存新状况研究——基于M帮的田野调查[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02):111-117.

 

 

文中图片来自:《热血高校》《古惑仔》《守护解放西》

 

 

 

本回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zNaj2bjHNuQkqv2K9DnU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