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拍卖越狂热,房产税就越近

1

最近,各个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狂热。

 

 

(图源:青驿网@DistaIIce,版权所有)

 

4月底,重庆迎来第一次集中供地的土拍,46宗土地成交总金额约635亿;

 

5月初,杭州土拍两天揽金1178亿元;

 

北京,为期两天的集中土拍完成30宗地的出让,收金1110亿。

 

要知道,重庆、杭州、北京在2020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总额分别也只有1255亿、2646亿、1957亿。

 

从2021年开始,国家集中统一组织各城市的土地拍卖,每个城市每年不能超过3次。

 

所以开年的第一次,土地供应量最大,市场期待最足,开发商的资金准备最充分。

 

今年以来,很多热点城市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土地出让金就接超过了2020年的一半,也是在情理之中。

 

之前我们解读过《改变房价的又一利器:国家收回各地供地权,集中供地》,国家集中土拍的目的,是增加热点城市的新房供应量,从供需层面,加大供给,落实「房住不炒的目标。

 

从短期而言,土拍的热潮也确实会让各个城市尝到土地财政收入猛增的甜头。

 

而很多人看新闻时,只关注到集中土拍时,总金额的数字,却忘记了各个城市每年现在只允许3次拍卖机会、每年土地供应量必须大于5年内成交量的平均数。

 

但是,我们今天不讨论土地集中供应,将如何改变房价,更应该将眼光聚焦于房地产税大规模推开的契机,将何时到来。

 

2

 

我们关注土地市场,除了计算未来的新增供给、开发商的保本价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各城市、全国地方政府加总起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何时会达到顶峰。

 

因为这个指标:达到峰值的时间,将和未来对存量房子,开征房产税高度相关。

 

一旦地方上的增量土地供应,开始由盛转衰,不再为地方财政收入提供发动机了,那么针对存量房子的持有税,就该和美国一样,开始发挥它的财税作用了。

 

我们选择这个角度是真正的:庄家视角。

 

大多数人,由于自身的所处的位置,直接站在买房者、房产持有者的立场来看楼市,但这种视角是主观的、个体化的、片面的。

 

分析楼市,就要想明白,谁能真正控制市场的走势。

 

真的是买家和卖家吗?

 

并不是,我们应该站在市场主导者的角度看市场。

 

2008年后全国房价的大涨,源自于金融危机后的全面宽松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降首付,而且还针对房贷利率打折;

 

2015年开始的一轮大周期也类似,发动了棚改贷款刺激计划、涨价去库存运动,央行连续六次降息降准,房贷利率折扣低至八折,这才有了一轮空前的负债转移历史进程。

 

然而,在限购、限售、限贷、限价,还有二手房指导价也开始全面推广的2021年,楼市已经是一个受到高度控盘的市场,表面上不少城市的房价依然维持在高位、次高位,然后流动性早就被锁定得死死的,金融信贷资源趋近于枯竭、毫无支持,杠杆被抬升得非常高。

 

我们再来看,在国家施行土地集中供给制度,带来的结果是两个:

 

(1)在下一阶段增加城市的新房供给;

 

(2)增加一个城市的土地收入。

 

我们今天不着重谈(1),因为在大多数热点城市,新房只占全市总成交量的一小部分,虽然新房供应在急剧上升,但是二手存量房的供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大盘的更是各城市二手房的成交量。

 

所以,如果我们今天搁置存量房的流通,单纯分析新房供应,虽然结论也会对,但是论据部分是不够全面的。

 

所以,但(2)这一点是实实在在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各个城市也是一样的道理。

 

热点城市,现在享受着土拍过程中一两天上千亿元的收入,并且享受这越来越高的收入,来进行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GDP。

 

一旦未来不能保持这样的收入,就会很不舒服。

 

我们在往期的内容中多次提到,未来的房地产税主要目的并不是降房价,而是为了让和土地相关的财税收入,更有可持续性。

 

 

(图源:青驿网@南麂土著,版权所有)

 

但是,房产税的到来,一定会对房价带来拐点式的影响。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楼盘,名义上早已部卖完,但入伙后几年都有多少比例住。绝大多数城市的整体存量住宅,到底是不是供不应求?

 

这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

 

有人囤5套、10套甚至更多房,即使空置也不出售,其余人买不到,或买不起需要的房子。

 

真正的房产税一旦开征,持有成本的从无到有,会冲击多年来买房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心态,并刺激市场上的存量空置房洪涌入市,会真正起到盘活存量、增加供给的作用。

 

就在5月15日,官方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发了一个社论,标题是:征收房地产税有利于抑制房价上涨的目标。

 

我通读全文,认为这是一篇视角完全正确、具有专业性的社论,其中下面这一段最重要↓

 

土地拍卖越狂热,房产税就越近

相关内容

 

文章还指出:

 

与房地产有关的主要是土地、交易等环节的税赋,目前还缺乏对财产持有环节的征税。

 

这在客观上使得一部分人将住房视为投资品,他们通过囤积住房而获取巨额增值收益。

 

这种投资或投机需求也推动了房价上涨,让后来买房的人承受越来越高的房价并为此承担很高的按揭债务。

 

央行《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房价收入比,增加了年轻一代的压力,同时,资源持续流向房地产业也会对制造业发展构成一定冲击。

 

总之,如果不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中国就很难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债务与居民债务还会持续上升,而这是难以持续的。

 

如果房价与居民负债率越来越高,就会对消费形成直接且持续的冲击。

 

因此,中国必须稳定住房价,并满足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需求,让人们从购房压力中解放出来。

 

在此背景下,征收房地产税有利于实现抑制房价上涨的目标,因为这可能会将存量和增量的投资者赶出市场,让住房回归到居住的属性,实现「去金融化

 

后来,我查了自1998年至今历年全国土地相关数据。

 

 

 

土地拍卖越狂热,房产税就越近

全国历年土地出让金总额  数据来源:财政部

 

土地拍卖越狂热,房产税就越近

全国历年土地出让面积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

 

全国各地土地出让金的总额,在过去二十多年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但如果我们看一下土地出让的总面积,其实这项指标在2010年就已经见顶。

 

 

这说明,2010年后出让金总额还能保持上涨,完全得益于土地平均价格的上涨,价格涨幅高于规模的下降。

3

 

但是,城市化总有成熟的一天。

 

一旦全国土地出让金也在某个时间点达峰,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房地产税由点到面,逐步上线和加码。

 

很多人可能会有反对意见说,上海、重庆早就有房地产税了,也没有对房价起到拐点性的打压作用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海、重庆采用的试点措施是:针对部分增量而非所有存量的轻度房产税,与我们今天讨论的存量房产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因为上海、重庆的所谓房产税的范围极小、税率极低,不可能在未来有效地取代土地收入。

 

城镇化率是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时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89%,这个数字高于预期,而且接近65%这个城市化率的关键分水岭。

 

从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当城市化率走到65%之后速度就会明显放缓。

 

简单预测,我们大概在2-3年后就会看到城市化放缓,这意味着新的城市增量人口开始减少,各个城市所需要的增量土地也不再和过去一样多。

 

在这样的趋势下,现阶段土地市场的虚假狂热,会让各地土地出让金总额提前达峰,进而加快转向针对存量的房产税。

 

土地拍卖越狂热,房产税就越近

日本和美国在各自城市化率在达到65%之后都出现了明显放缓

 

土地拍卖越狂热,房产税就越近

 

就在多个热点城市集中供地的几乎同一时间,财政部等4部门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座谈会。

 

这是一个巧合吗?

 

虽然我们没办法准确判断房地产税具体的上线时间,但有一个确定性很高的判断:土地收入达峰之日,房地产税上线之时。

 

不信?

 

明哥和你等着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O0dQ_2rTR5poupL7JLSk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