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大赛很安全?一晃回到二十年前

 
 

赛格大赛很安全?一晃回到二十年前

 
赛格大厦自518开晃后,两天内已完成三次晃动。
 
总高345.8米的赛格大厦坐镇传奇华强北,堪称是深圳市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东睇罗湖,南望香港,西眺东海,北观笔架山,美景佳境,俯拾皆是,琼楼玉宇,触手可及。
 
建成之后就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可谓建筑界的璀璨明星。
 
可才用了二十二年,就毫无征兆的把自己晃上了热搜。
 
赛格大赛很安全?一晃回到二十年前
 
关于赛格大厦为什么晃动,众说纷纭,五花八门的分析让人叹为观止。
 
有人说是跳广场舞的大妈扭动太猛烈;有人说深圳房价高得连房子自己都在颤抖;甚至有人说,赛格大厦晃动是西方的阴谋。
 
真是脑洞大开的胡说八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赛格大厦颤抖呢?
 
专家初步结论是:主要是风的影响,还有地铁运行(两条地铁从楼下经过)和温度的影响(近两天气温升高,温差达8度,对钢结构影响大)。
 
这20年间就没有风?温差没有达到8度?两条地铁是才运行的?
 
你没说清,我也不敢多问呀。
 

专家还说很安全,让专家在里面办公吧。

 
但结论刚刚出来,5月19号下午,赛格大厦又第二次晃动起来。5月19日晚,赛格大厦又第三次晃动起来。
 
一晃再晃,吓死个人,这楼真是太没有大局观。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一篇20年前的硕士论文《深圳赛格广场建设项目评析》在网上走红。
 

赛格大赛很安全?一晃回到二十年前

 
作者金典琦在论文中指出:
 

“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赛格广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早已全部完成,只等施工图纸开始施工了。

 

于是在基础的施工图提供后立即开始了基础的施工上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继续进行。

 

基础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和挖孔桩施工历时一年,在这一年内,又进行了多次技术设计的细部调整,完整的施工图也未能及时提供。

 

在基础完成后进行整个工程总承包商招标时,不能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

 

但是前期基础部分已投入五干多万,如果停工等图必然造成投入资金得财务成本增大,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仓促之间用裙房的部分结构图纸进行项目的总承包招标。

 

标是招了,总承包单位也确定了下来,可是慢一步,步步慢,施工中经常出现停下来等图和按图施工后又返工修改的现象,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增大了工程成本。

 

这种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一直持续到赛格广场的结构工程施工完成。

 

边设计边施工造成的最严重的一次后果发生在顶部的天线上。

 

由于不停地修改,天线的制作安装都曾停下来等图,在1999年4月8日钢结构封顶之后,直到同年9月30日才完成天线部分的施工。

 

当大家轻松愉快地欢度五十周年祖国大庆时,地面行人发现赛格广场的天线在剧烈地摇摆,当时深圳是风和日丽,只有微风习习,原来天线的设计计算错误造成共振。

 

幸亏是在微风的日子,如果遭遇到强台风,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当时立即召集全部人马,在来不及搭设安全设施的情况下,日夜奋战割除顶部26米,解除险情。重新计算后安装上去13米,并做了局部修改。”

 

……

 
边施工边修改设计,先施工后设计,设计图没做完就开始施工……
 
金典琦的这篇论文,不算写的多专业,但真是敢说,已形象的展现了赛格当时的施工情况。 
 
这个科技进步二等奖真是一边进步一边改。
 
随后金的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子刚回应:
 

“我们属于管理学院,涉及面比较宽一点,不是建筑方面的专业,但论文可能和她的设计工作、本职工作有点关系,当时她有点看法就写了出来。

 
呵呵,徒儿好自为之,日后若惹祸,不要把为师说出来。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赛格当初建设流程足够规范,重视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并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证。
 
创造建筑奇迹的赛格,是否还会在二十年以后一晃再晃?
 
赛格大厦是否有深层次的隐忧,目前都尚无定论。
 
但作为二十年前效率至上的产物,赛格大厦用“晃动”再次告诉我们不可以只追求的速度和高度。
 
放缓一点脚步,理一理风驰电掣后的尘土,
 
发展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好,
 
深圳赛格已然成为最鲜活的例子。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cSmNkjfBzbjhvch_bLub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