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前不久,上海发布了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到了关于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内容,然后家长群就“炸”了。之所以等了这么久才来和大家聊这个,就是想“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小半爸我先得把里面的弯弯道道研究透了。

 

其实中考名额分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全国各地都有,为什么这次上海的动静这么大呢?

 

这次中考改革与此前相比,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比例进一步扩大,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

 

划重点,牛校高中名额分配的比例,过半了,量变到质变。

 

也就是说,假如我的孩子在上海即使中考成绩在全市排序不算拔尖,但只要在校内排序靠前,一样有机会通过拿到分配名额考上牛校高中。

 

把今年上海“中考新政”和去年全国各地小升初普遍开始“公民同招+大摇号”放在一起看,这些变化都指向了一个事实——

 

现有的小升初择校逻辑,真的要变了!

 

看懂过去,才能看清未来!我知道咱们平台小学生家长特别多,对中考新政的影响很关注,所以今天小半爸就使出洪荒之力,给大家全面掰一下这个上海“中考新政”的前世今生。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上海的这项措施,也不是突然出台的。我们来看看时间线。

 

 

>>> 2018年3月

 

早在18年,上海就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份意见里,就已经确定了高中招生的录取改革,从2018年入学,也就是从2022年中考的这批学生开始实施。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 2019年4月

 

到了19年,上海教委出台了两个配套细则——《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其中《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内容主要包括考试科目各科考试方式、时长及分值,考试组织与实施以及考试成绩应用等四个方面。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主要是从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也就是说,中考具体怎么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这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 2021年3月

 

然后就是今年3月,教委发布了这个最新的《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

 

核心就是下面图上的,名额分配招生占市级示范性高中总招生计划的50~60%。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录取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综合考查”怎么考,还是没有具体办法,需要等待“另行颁布”。

 

今年已经是2021年了,明年就是设定完成目标的最后一年。所以,这次3.16上海“中考新政”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早有计划,完全符合“三年早知道”原则。

 

但是这次为什么如此轰动呢?

 

 

学区房争议。

 

2020年,上海房价暴涨,学区房首当其冲,涨成了天价。比如被称为“双学区”房的梅园二街坊,因为对接浦东福山外国语小学和建平西校这两个小初名校,价格就从10.64万/平一路飙到了如今的18.14万。

 

“中考新政”一出,很多人就开始担心学区房是不是要凉了?还有上海网友总结了一张上海学区房房价变化趋势。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这个总结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上海教育局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改革方案?相信和这些年学区房的炒作愈演愈烈,是有一定关系的。

 

 

焦虑缓和or焦虑加倍?

 

在大的变化发生前,家长们总是会产生很多焦虑。特别是涉及到“择校”、“买学区房”这种重大决策的时候,不少家长总是会比较迷茫。

 

我认为这个政策总体来说是能缓和教育焦虑的,以往基本只有去了重点初中,才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但是现在,只要你能努力做到校排前列,家门口的初中也许就能进去了,岂不是机会大了很多?!

 

 

教育公平,不是说说而已

 

刚刚过去的两会,无论是两会委员,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还是还是国家最高层领导人,都对教育公平给予了高度重视。

 

这些年国家其实一直在想办法做这件事,很多举措,包括这次上海教育改革,都是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过程中,动荡和争议都是不可避免的啊。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学区房会凉凉吗?

 

上海这次中考改革,对学区房的冲击甚至可以说是“海啸”级的,“中考新政”还没出台多久,“上海学区房”就冲上了微博热搜,网上随手一搜,也都是关于“学区房凉凉”的新闻。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最出圈的一张网传论坛截图显示“梅园房子估价一夜之间从430万跌到370万”。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名额分配录取包括分配到校和分配到区两类,加起来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

 

也就意味着,以前上海家长们看不上的公办初中把学生送进名校的几率增大,而以往被热捧的优质民办初中,就不大可能出现有80%学生都能升入上海四所名校(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的景象了。

 

所以才有业内人士指出,“中考新政”显然是为了给中学学区房降温,打压大家对优质学区房的需求。

 

但是学区房是否真的会凉凉?我认为还是取决于下面这一条。

 

 

 对学校意味着什么?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建议把上海“中考新政”和去年的“公民同招+大摇号”放在一起看,很多问题就会比较清楚了。

 

去年的小升初全面大摇号,是限制民办初中通过自考掐尖儿。

 

今年上海教育“中考新政”表面上是限制公办高中掐尖儿,但最直接的影响是,以往被热捧的公办初中,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了,也就是事实上限制了公办初中掐尖儿。

 

看明白了吧,政策连续性限制的就是小升初“掐尖儿”。

 

对于头部的初中来说,通过掐尖儿来保证生源、升学率以及所谓的“教育质量”,这种事情以后都会被限制,而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枪的拼教学了。

 

而对于中等水平的公办初中来说,以前苦于没有生源,想搞好教学也很难出成果,但是现在他们有机会送学生去重点高中,也许会更牟足了劲儿去搞教学。

 

上面说的是初中,对高中的影响呢?

 

“中考新政“推出的前期,高中的挑战比初中还要大一些,借用上海市教委官员的一句话:生源拒绝掐尖,所有学校都需要证明一点“教不分类,因材施教”!

 

 

对别的城市有影响吗?

 

因为上海是“领头羊”,是全国教育改革试验田、探路者,引领其他省市教育发展。它的改革方案才会受到那么热烈的关注。

 

实际上,很多地方其实都在进行名额分配制度,只是比例各不相同。比如南京已经先行实施了50%比例的招生进行“名额分配”(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去年的政策导向,江苏的指标生比例的最终目标是70%。)

 

不过就南京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因为它还有最低分数线限制,一些薄弱初中最好的孩子也考不上(南京的标准是中考排名前30%的学生),导致重点高中指标生并没有落实。

 

基于类似的考虑,此次上海的“中考新政”也尚未明确名额分配的最低分数标准。如果这个标准进一步降低,普娃考入名校的机会也会更大。

 

作为一个普通爸爸,我希望上海的改革能带动成都教育的改革,“名额分配”高一些,最低分数限制低一些,量变到质变,让成都学区老破小的价格也更趋于合理。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我今天听到一句话,深以为然:

 

以后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其他家长可规划的东西,都充满了变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生受到的影响都是怎样的

 

哪群孩子受这次影响最小?

 

当然是真牛娃,能在顶级初中名列前茅,自然完全不受影响;稍微排名靠后一点点的,还可以拼一把统考和自主招生,虽然有挑战,但真牛娃的成色应该是经得住检验的。

 

哪群孩子收益最大?

 

普通初中的尖子生,他们去重点高中的机会增加了很多。同时,在这类学校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教育资源的倾斜和关注,也容易获得更多的自信、淡定、快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哪群孩子仍然没有机会?

 

这不需要我分析了吧?

 

总的来说,有实力的孩子,获得的机会更加多元化,以前是凤头不行,凤尾也要争,但现在做“鸡头”也有好机会,这何尝不是在“反内卷”呢?

 

 

最值得投资的是家庭教育

 

“中考新政”一推出,其实就应该明白公办学区房很可能滑坡,因为越是好学生扎堆,越是“卷”得厉害,竞争名额分配就越难。

 

家长也可以说,我选学校是冲着学校质量去的,这点我也完全理解。

 

不过,如果都是公办学校,教学经费差不多,老师都是考进来的,而且现在公办学校招老师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抛去生源因素,教学质量差距是否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大?

 

而所谓生源的因素,归根到底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

 

 

● “中考新政”中更值得家长关注的是这个

 

前面我们提到的都是“中考新政”的一个点,名额分配。其实我认为,更值得小学生家长关注的是下面这张表,也就是中考到底考什么。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可以看到,除了要求“全面发展”以外,大分值的“日常考核”被计入了中考成绩,而且还出现了“跨学科案例分析”。

 

7大科目,13个考项,中考对孩子的学业要求确实很高。

 

另外,上海“中考新政”中一个关键环节“综合考查”怎么考,还没有具体办法,但是考察方向19年已经出台了:

 

公民素养

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

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这说明什么,重点高中需要的是学业水平高、综合素质也高的孩子,只死拼应试水平,以后恐怕不是一个好主意了。

 

 

上海中考大变天,学区房凉凉?看清教改风向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为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的家长,认真分析了上海“中考新政”的前因后果,我自己有三点强烈的感受:

 

 

 政策是有连续性的

 

无论是单看上海中考政策的“三年早知道”原则,还是从去年“公民同招+大摇号”到今年“中考新政”,教育政策是有连续性的,这就给了家长做预判和提前做准备的提前量。

 

 

小升初择校焦虑减弱

 

这两年教育政策的趋势,对大多数普娃来说,是有利好的。毕竟掐尖小考、奥数竞赛不让考了,学奥数不再是升学刚需,英语等级考试也更多是孩子的自我成长需要,而非必考项。只要孩子努力,就读普通初中也有到重点高中的机会。

 

少了些考试,多了些机会,择校逻辑变化了,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升初的焦虑。

 

 

家庭教育要抓紧

 

中考作为义务教育到非义务教育的分水岭,考察的目标就是要筛选分流学生。看了上海中考的考试范围,加上还未落地的“综合考察”,对我们这些小学生家长,还是很有启示的。

 

小升初的择校焦虑小了些,正好让我们在家庭教育,特别是在学科教育上,可以相对从容,做更长远的考虑和布局。

 

三门主课一定要抓紧:

 

语文:多阅读,多锻炼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数学:不考奥数,但还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英语:多做听说练习,避免以前那种“哑巴英语“的学习。

 

其他科目的学习,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针对性的开展进行,像物理、化学,完全可以早点接触,特别是动手操作;历史可以更深更广地去涉猎;体育就更不要说了,它在我心中就是第四门主课,多点时间花在身体锻炼上面,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的 。

 

不管政策怎么调整,我们都把精力和眼光最终放在孩子的教育本身。毕竟,孩子的未来还是要靠他自身的实力说话,无论迎接中考、高考,还是未来的工作挑战,良好的学习能力,积极的学习态度,才是他一生的护身法宝。

 

成绩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成绩是第一重要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Z61SRajRfk4jnYiBhSO9Q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