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海户口的外地人如何在上海上学,参加上海中考、高考

 

能发出如此感叹的

一定是被魔都的升学政策折磨过的

外地人

!!!

 

很多非上海户籍的家长

从刚毕业就来到上海

在上海组建家庭

生育子女

基本上已经算是“扎根”上海了

时间久了都要面临一个问题:

没有上海户口

我的孩子该怎么留在身边?

该如何在上海上学?

该怎么像本地人的孩子一样正常参加中考和高考?


更有甚者

孩子要上学了才想起来这些问题

打听来打听去

最后都是

难!难!  难!

 

首先拼准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居住证、积分、落户,上海生存三要素
如果这几点你都没搞清楚
那就不要去看什么自招、裸考了
根本没机会!!
 

划重点↓↓

  • 在上海幼升小,父母一方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幼儿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证凭证》

  • 居住证地址必须与实际居住地址一致

  • 如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只能报居住证地址对口的小学;如选择报名民办小学,都可以报(除有些民办有房产、120积分要求)

  • 有的区非沪籍外省市儿童比港澳台、外籍儿童优先录取,有的区则是相反;

  • 需要父母一方从2019年7月1日起参加本市职工社保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许补缴的除外);

  • 幼升小主要看孩子户籍,家长一方沪籍,孩子是非沪籍,按照非沪籍入学

非沪籍学龄儿童虽然录取排序后于沪籍(除松江区),但是采取
提前办好居住证(最好满120积分),
②有条件的购置房产。
③没条件购房的可以去非沪籍录取相对宽松的区租房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非沪籍小朋友有更大概率上到自己心仪公办小学!

非沪籍入学条件
此生无悔入华夏,只恨自己非沪籍!!!!

2020年,非沪籍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满足下列两种情况。

1、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从2019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许补缴的除外);

2、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沪籍随迁子女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其父母所持房产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一致,且居住地址在本区。

非沪籍录取顺位
大致按照
1、人户一致
2、人户分离
3、非沪籍及其他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松江区入学排序变化比较大,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随迁子女参照本市户籍操作!
非沪籍材料准备

此生无悔入华夏,只恨自己非沪籍!!!!

想让孩子参加上海中考、高考,
最迟何时办积分?
 

一般初二下半学期就开始要积分了,最晚可以拖到初三5月10日之前。但是建议有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越早办理越好。

上海居住证积分作用大,积分达标会带来诸多便利。


标120分,孩子可以参加上海中考、高考,还可以参加上海居民医保;

居住证积分达标可以免上海试点房产税,还可以申请上海共有产权房;

居住证积分达标还是考上海公务员的条件。

 

而对于高考来说,需满足下方任一条件:

 

1、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随迁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注:参加上海中考,才能参加上海高考。

 

2、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其子女为上海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注:高中转学上海很难办,请尽早转学到上海,并参加上海中考。

 

此生无悔入华夏,只恨自己非沪籍!!!!

用千多万砸个学区房,但是你不知道离上好大学还太太太遥远了。
学校教的,小升初不考。所有公办民办,好学校差学校,最后都全要去外面补课,在各大补习机构集合。小学名校与菜小,讲真,老师差距不大。

小升初拼奥,拼证书,拼英语,拼语文,找机会晋级脱离苦海。没成功?中考再想法晋级,拼自招,拼裸考。再没成功?哦,那就别一心钻研升学了,脑洞打开,想想娃的其它天赋。
晋级向上的法宝是什么:拼家长与孩子的毅力与决心!跃上一个等级的学校,就是爬上一个更高的阶层。

而且还有一点你要清楚,随着上海政策的改动,每年的幼升小,小升初,中考的人数会级级上涨,蹭蹭上涨!!

苦不苦,累不累?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的以官方公布为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