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各位读者知道G大很少写数学的文章。


教育公众号主是一个顶端俯视的群体:我(我的娃)在某个领域特别牛逼,所以我写文章包治百病。G大自己当年开始写原版英语的时候就是这个路数。


不写数学,是因为自己不牛逼,自己的娃也是普娃。那自然不敢写。


但是随着G大开设公众号以来和读者的沟通增多,我发现“顶端俯视”的方法大概率无法复制。我原版阅读文章后的互动里面,大部分是在劝心动的父母不要走原版道路。


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而我的文章里面可复制性强的,恰恰都是那些特别草根,特别底层的内容,比如我的Anki系列(语文、英语,两篇都是之前刊登在别的公众号的收费文章)。


所以就有了这篇关于普娃数学学习的文章。


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2020上海数学中考考纲


G大所有的文章都是实际探究 – 写观感 – 提结论的风格,这篇也不例外。


当下小低年级小朋友数学方向上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莫属中考数学考纲。G大把整个文件仔细做了阅读和梳理,形成本文的基石。


以下我从几个方面来精炼这份大纲的内容,并给出我自己的解读。


首先是最底层的知识框架:

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第一部分数与运算除了一小部分初中新增知识点以外,大部分是小学的内容。这方面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在小学阶段得到解决,不要留到初中,那样就太晚了。


第二部分方程与代数。这是小朋友进初中以后的第一个关卡,也是数学从小学具象到中学抽象的第一个转折点。方程另一层标志性的含义,是小奥大部分题目都可以用方程解决。这一点我们后面详细讲。


第三部分函数与分析。函数对于小朋友来说是初中数学里面最最抽象的概念,因此在中考只考函数本身。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思维,要到高中才出现。


第四部分概率统计有很多概念需要识记,但是在中考里考得并不难,分值也不高。


第五部分几何,初中数学的王者。初中几何非常考验小朋友的抽象思维,对于化繁为简和多步骤连贯思维的要求极高。它和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两座山峰,联手造就了“初二现象”的主因。


看完初中数学的内容,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小学奥数和初中数学有多大关联?答案是很小。

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以主流教材高思导引为例,细看目录,你会发现里面除了一小部分成体系的知识以外,其他的都是各种以题目类型命名的知识点。


高思还算有体系的,另一套著名教材奥精连体系都没有,就是简单直接的题目类型堆叠。细看内容,就是某一类型的题目不断加深加难,解法也百转千折,晦涩难懂。


小学奥数这个现状有历史成因:最初作为竞赛出现的奥数,目的是选拔未经系统培训的数学人才,因此从一开始就没考虑“体系”。奥赛最初需要考虑的只是把试题区分度做到最大,把真天才选出来。


而你们见到的所谓奥数体系,是后人在累积试题上做的归纳总结。


这和校内数学体系从底层出发是截然相反的。这也解释了小奥除了若干零散知识点以外,和初中数学完全无法对接的事实。


这也形成了今天本文的第一个观点:小学阶段完全没有必要遵从某个奥数体系展开学习,更没有必要追求难题、偏题、怪题。


那么为什么过往初中选拔孩子的时候如此看重奥数?小学在课内数学以外到底应该学什么内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看中考大纲的另一份表格:中考数学考核能力表

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首先是占比一半的基础题。对于任何有想法的孩子来说,这部分都必须满分。这也是中考数学区分度低,对仔细手稳的孩子有利的出处。


除了基础题以外,剩下的四个板块,究其根本,都在考察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有很多含义。在小、中学数学中,它特指寻求从A到B路径的能力。这里A是题目,B是答案。


而这,尽管是教学大纲里的要求,却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内教材(上海是二期课改)的致命欠缺点。我来引用一段上述中考大纲的开头,你们就会明白这里头问题的由来:

家里有个普娃,数学该怎么弄?

看懂了吧?它就是当年素质教育的遗留物。90年代中我们开始反思的时候,派出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奔赴海外考察。当时正在西方流行的“发现式数学”,令他们大开眼界。


回国后他们关起门来憋了几年,放出了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二期课改数学教材。我们小时候那种严谨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材,被教改者们替换成了他们理解中的“发现式数学”。


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国内的老师即使经过反复培训,也无法完成从“授者”到“引导者”的转换。国内整个教育生态体系也完全不支持这套做法。


最终各名校纷纷引入第二数学教材,并以此为在家长心目中的名校“标志物”。


在这种情境下,民办初中无奈选择了奥数作为筛选学生的标准。毕竟在奥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提升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对接初中的学习。


只是对于学生而言,花大量时间学习奥数换取那一点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费效比很低,边际效应更低。


而过往通过小学砸大量时间在奥数上,而没有在其他科目和通识教育做储备的伪牛蛙,在进入牛初后,时有掉队的案例。


写到这里,G大基本上把数学的学习目标,以及过往学习奥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可取讲清楚了。接下来我会讲当下小学课外数学究竟应该怎么弄。



小学课外数学究竟怎么搞


文章读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明白,传统意义上的“奥数”在当下的情景中已经不再适合。


而作为思维拓展的“浅奥”,的确有其必要性。


校内数学的扎实基础同样重要。


落地到具体执行层面,以下是G大作为过来人,给小低甚至学前父母的一点可落地操作方案:


  1. 课内数学严谨对待

    – 计算关必须要过,每天30题,知识点和难度螺旋上升,计算小超市或者各类APP都行

    – 严格遵守老师对于读题、画图和草稿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到题目必圈信息、应用题必画图、草稿必清晰


    – 数学的书写必须端正,数字符号清晰无误解、解题过程每行都要对齐(做不到时可画线辅助)


  2. 课外内容每周适量

    – 整个小学阶段都应该控制在每周三小时以内,包括上课和做题

    – 不要被机构和身旁的父母裹挟着去追求所谓的“高端班”,不要被动物性的攀比和炫耀迷惑了心智

    – 远离各类套路和刷题

  3. 习题重过程轻结果

    – 课内外的习题,不要太纠结正确错误,更不要纠结数量

    – 每周完成机构或者自定的少量精题,关键要求孩子讲出解题过程的每一步

    – 解题过程的口述要求步骤清晰,逻辑链条完整,语言表达尽量得体

    – 口述在初期会非常困难,可能半小时都讲不完一道题。坚持下去,帮助孩子一点一滴改善

  4. 学前玩中学,小低别超前


    – 学前的各类游戏型思维拓展工具都可以尝试,但是千万不要变成一项任务,成为负担

    – 小低段每半年小朋友的理解能力都会飞速发展,所以千万不要超前学,等到恰当的时间事半功倍

    – 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给阅读、体育、艺术和通识


好,G大第一次尝试讲数学这个话题就先到这里。各位读者如果喜欢还请多多转发。我看到会继续写的。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2pKM-7cnR83KwnUAaIIr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