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楼市回暖,却少有人因买房赚到钱

 

房地产在这几年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以前,是真的有人专职炒房的。不是那种扮个大V教人买房、打广告赚钱,而是不上班,不做生意,就是默默无闻地通过买卖房子赚钱,这是他们的唯一工作。
 
以前,无论是省会还是京沪,都没有限购,可以几个人凑钱买一套,也可以一个人买很多套。
 
以前,没有满两年或满五年的各项税费,也没有限售,可以今天买,几个月就卖。
 
在那个年代,私营企业主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中就有些人,把买卖房子当做普通生意,实业可以不做,房子不能不买。
 
到了七八年以前,就很少有把炒房当成全职生意在做的人了。
 
现在买房的人,几乎都是中产或者普通人,相信买房是一个储蓄途径,能赚钱,不会亏,只有极个别的人买进卖出赚点钱,也是锦上添花,自己还是要上班,有主业的。
 
炒房,很多是自媒体和中介在忽悠,因为作为一个真正的买房人,我发现最近这几年,想在房子上赚钱,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1

不是人变了,而是时代变了。
 
一方面,是经济的新常态,以往用“大水漫灌”刺激经济的套路屡试不爽,但经济也像人一样,抗生素打多了,身体就会产生抗性,再打下去的效果就会变差,经济学上叫“边际效应递减”。
 
所以执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些年来,货币投放的增速就下来了,那么推高楼市的动力也减弱了。

都说楼市回暖,却少有人因买房赚到钱

南方谈话以来中国货币与经济增速

 
另一方面,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确实已经不便宜了。
 
以前房价只有几千块一平的时候,基数低,翻倍很容易,后来涨到一两万了,涨的就慢一些,而现在五六万一平,同样是翻倍,需要的资金量是之前的数倍,这太难了。
 
两种因素叠加,使得2015-2017那波去库存周期之后的楼市,变慢了许多。
 
虽然这两年,苏州、深圳、宁波等城市都有了一定的牛市行情,但大多都是结构性的,有的房子涨,有的房子不涨。就算看全市平均,基本也是平两年,涨一年,涨幅不超过两成。
 
平均年化6-8%,可能是接下来大城市楼市的常态涨幅了。
 

2

这个涨幅,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有点鸡肋。
 
现在P2P没影了,信托收益率也在下降,除去私募、期货、外汇等老百姓容易踩坑的高门槛投资品类外,6-8%的房价涨幅,好像确实还不错,毕竟现在银行理财普遍在4%以下,余额宝都奔着1.5%去了。

都说楼市回暖,却少有人因买房赚到钱

  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近三年年化收益率

 
但现在大家买房基本都是贷款,利息成本这关肯定是跑不掉,再减掉高额的税费,买房好像确实也赚不了什么钱。
 
我刚好就有套两年前买的房子,三百多万总价,至今涨了50万,14%,年化涨幅刚好在6-8%之间。
 
租金收益1.6%,每年算6万;
贷款利率4.6%,乘以贷款的额度,每年算12万;
  
当时买进的税费中介费25万;
 
杂七杂八的物业费、车位管理费等一年5000块。
 
好了,两年的总收益为50+6*2=62万,支出为12*2+25+0.5=49.5万,两者相减,相当于拿着百万首付现金,一年只赚6万多,真是赚了个辛苦钱。
 
摔,谁说房东这么好当的,我收房租容易么我!
 
更惨的是,不像股票,今天买,明天卖,简单方便,没太多交易费用,房子是一种低频交易的资产,摩擦费用高,流动性低,买来一会儿就卖,不仅要承担5%以上的巨额增值税,当年买入的税费、中介费也无法被时间摊薄,这还没算上急于卖出的折价和卖出时机的风险。
 

3

回头看看,以前买房赚钱的方式,和现在存在巨大的认知误差。
 
以前,只要买了,就能赚钱。现在呢,三年不涨,甚至五年不涨的房子都大有人在,暴涨的年代过去之后,操作不好,还要亏不少利息。
 
以前,只要买学区房,就能享受学票增值的福利。现在呢,单学区不怎么涨,要买就买对口双学区,甚至九年一贯制学区的房子。更厉害的,要买现在看上去一般,但以后会变的很强的学区房。
 
以前,只要买人口流入的城市,一定能赚钱。现在呢,城市级别的观察还不够,要细致到行政区甚至板块级别的人口流入。杭州只有未来科技城附近涨,深圳只有西部涨,热点行情仅出现于个别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板块,选房子不精确怎么行。
 
以前,总是说“贷到就是赚到”,因为房价涨得快,很快就能把资金成本覆盖掉。现在呢,杠杆要量力而行,资金成本要严格控制,随随便便上浮20%的按揭,高利率的信用类工具,通通不要碰,甚至要主动出击,用低利率、长年限的贷款逐步替换掉高利率、短年限的资金。
 
以前,买到新房比二手房便宜的“倒挂盘”,是要烧高香的,开心得不得了。现在呢,以为是倒挂,实际上过了段时间,虚高的二手房价格降下来了,期房的持有成本又奇高,一正一副,原来啥便宜也没赚到。
 

4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买房能不能赚钱,当然能;但买房能不能随随便便赚钱,显然不能。
 
所以对买房的期望太高,就有可能适得其反。还是摆正心态,把房子作为一个正常的商品看待,商品价格有涨有跌,不要太正常。
 
其次,房产的周期会越来越长,几年不涨是常态,这时候就要在静淡市做好心理按摩,不抛弃不放弃。
 
最后,保持乐观,寻找城市级别、板块级别、学区级别、产品级别的结构性机会,一切都精细化来。
 
有句话说的很好,以前做投资,100%的时间都在做研究、做交易,一顿操作下来其实发现没赚多少钱。现在,其实只要花10%的时间买入看好的标的,90%用来陪伴家人、阅读、出去放松、开拓视野,最后获得的收益可能会更多。
 
这不,我就在给大家做心理按摩呢。
 
以上是正文,来自平层86。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_9K0qD_Aoj__vH9zbrNdQ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