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孩子跟父母对抗的方式,通常是被动的、隐秘的。他不敢正面跟父母起冲突,但他的内心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每个人只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就能与世界从容相处。第一种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第二种是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与伴侣、孩子、同事、合作伙伴等的关系。第二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的投射。
……长期生活在“面无表情”或更糟糕、充满愤怒或是怀揣敌意的环境中,这肯定是无法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用一个拥抱弥补的。
当今社会,要让自己一无所有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比这更难的,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比如,我们心里总会充满焦虑和惶恐,觉得迟早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天天在耳边念叨“你要完蛋,你要完蛋”。
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完整和强大,就无法体会到家庭带来的乐趣,也体会不到弥足珍贵的小确幸。那样的人,不论跟谁在一起生活都不会满意,毕竟对方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只为你打造的。如果有人真愿意为你解决所有的烦恼和困难,他会生活得很累。
父母要意识到,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唯有改变自己,改变婚姻、工作和与孩子的互动,才可以弥补潜意识中的缺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当父母误以为教育孩子是简单体系,用机械化的模式来应对时,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扼杀掉。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理解为机械化的模块知识组合时,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我们扼杀。求知已经不再是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张文凭、一种奖励,或者让父母有面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再也不会爱上求知这件事。
在生活中,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了。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
我相信翻开书来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如果了无生趣,一个人不可能买来一本书,一页页地学习。一个人能学习,证明他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也证明他内心有足够多的能量。
父母在关键时期和关键问题上没有发声、没有规范、没有边界,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也包含着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错误,帮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是父母的责任。起初要告诉孩子,或者严厉地表态:“因为我是爱你的,所以我坚决反对你做这件事,我要跟你好好谈谈这件事。”谈完事情之后,一定还要再说一句:“虽然爸爸今天批评了你,但是爸爸永远爱你。”
找到孩子光明的那一面,积极地想办法把它放大,这才是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最有效的方法。勇敢地表达爱,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孩子才能变得更加自信、乐观。
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也会较高。一个拥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也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有一段话,大意是:所有的失败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
“大不了一起死”就是没有把自己生命的价值感给调动起来,让自己被仇恨带着走了。这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模式。
让孩子充分参与家庭生活,并在孩子表现出对家庭有所贡献的时候,表达一下你的感受,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得很好,照顾到了周围其他人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孩子为家庭做的贡献。
一个人如果有自我约束力,就不会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自己偷偷摸摸去做一些事,因为他具备足够高的自尊水平。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感觉到艰难,感觉到失望、伤心,一定是因为方法错了。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好一点儿,给他一点儿美好,表达出内心对孩子的真正期待,而不是用讽刺和挖苦对待他,他就能感知得到,并且能立刻做出改变,这叫作“帮孩子建立价值感”。这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难,只要不怪里怪气地讲话就好,只要不指桑骂槐地讲话就好,只要不错误地用“只有给孩子压力,他才能‘出油’”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就好。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所著的《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讲到一个特别大的谎言:家长对孩子说,“只要你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你了”。这个谎言会导致孩子的人生变得非常平庸。
微软的文化不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学习型文化。要用成长型思维来描述新文化,这种文化是关于每个人的,任何具有这种态度和思维的人都能摆脱束缚,战胜挑战,进而推动各自的成长,并由此推动微软的成长。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要学会三条: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保护孩子的安全。第二条,和孩子建立情感的沟通。第三条,分享父母的成长经历。
我们要学会:第一,和焦虑相处。知道焦虑并不纯然是一件坏事。第二,用做事来应对焦虑。第三,做事之后多看到自己进步的部分。这样,你才能活得越来越轻松、愉快、自在,才知道学习是有用的。
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人靠霸凌能够有所成就,霸凌是一个明显错误的方向。做一个好人就好了,慢慢地,找到“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互相结成新的战略联盟关系。
小孩子有一个特点是有了正面反馈,他就会愿意运动。小孩子都挺怕挫败的,干一件事挫败了以后,就觉得不好玩了。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爱和边界都是要有的。在建立边界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原动力首先是要不遗余力地表达爱,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爱他、永远支持他,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次,让孩子建立价值感,让他感受到他为家所做的贡献,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他在努力地进步,别人能够看得到。最后,要帮助他理解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
当一个孩子伤心、绝望,被伤害后内心特别痛苦的时候,他需要的是聊天、关爱、鼓励,要有耐心。
首先,孩子心中要有坚定的无条件的爱。其次,这个孩子要有价值感,他要知道自己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最后,是终身成长的心态,他能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正是自己成长的机会。
提及的图书与电影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电影《弱点》(The Blind Side)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懂孩子的心》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Fathering from the Fast Lane:Practical Ideas for Busy Dads)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Death)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情绪急救:治疗失败、拒绝、内疚等因素导致的各种日常精神伤害的实用策略》
《解码青春期》(The Grown-Up’s Guide to Teenage Humans)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简·尼尔森(Jane Nelsen)——《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
《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
《终身成长》(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钝感力》,作者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
《不管教的勇气》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