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你被“摩擦性失业”了吗?

▣作者:老范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1

新的失业率数据出来了: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5%,连续两个月下降。

这是好事。

但是16~24岁青年人的调查失业率继续攀升,19.3%,再创历史新高。

其他主要国家这个年龄段的失业率为:美国是8.1%,英国是10.8%,欧洲其他地区是13.1%,日本为3.8%,韩国为7.3%,拉美和印度爆表,21.4%和43.7%。

我反复说过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失业率数据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整体经济情况,牵涉方方面面,跟普通民众最息息相关。

19.3%,什么概念?

基本上,青年人每5人中就有近1个人失业,想想确实挺严重的。

2

主要是统计局的这位司长的这段发言引来了不小争议,引发民众群嘲。

19.3%!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你被“摩擦性失业”了吗?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青年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

他们可能也觉得这个数据不太好看,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摩擦性失业“。

新提法,新概念,总之是客观原因。

很多人咋一听有点懵,确实这些年,横空出世的新词太多了:温和涨价、恶性降价、灵活就业、慢就业、低龄老人……

所以,引来众多网友极尽嘲讽:“在摩擦性失业之后,会不会还有摩擦性离婚、摩擦性倒闭、摩擦性断供、摩擦性生育率下降……”

3

“摩擦性失业”,还真是个经济学的词语。

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通俗点讲,你失业了,再找工作待业的这段时间就可以叫摩擦性失业。

乐观的人认为,这种摩擦性失业,就是因为疫情,短暂影响了毕业季,短暂待业,等企业逐渐恢复正常,失业率会很快降下来的。

但也有悲观的人认为,摩擦性失业实质上它也是失业啊,很多人不一定能转场成功。

其实,真正让我费解的不是摩擦性失业这个名词,而是,这种摩擦性失业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这都能统计出来,不得不对统计局的敬业精神和算法表示敬佩。

4

某网络大V也发表了观点。

19.3%!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你被“摩擦性失业”了吗?

没错,词确实是个正常词,但当前状况下用这些普通老百姓听都没听过的新词多少有点……

说白了用摩擦性失业这个词无非就是想说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嘛!

信用危机确实有,“割裂”、“极端化”形容当前的一切更贴切,不管是“亲西”还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

我们更应该去根究信誉危机的原因,而不是站在高高的视角,向下冷漠的指责。

反智,更扯淡,更是很多所谓“精英分子”对底层民众冠之的“不可承受之重”。

大部分普通民众,比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精英都更爱这个国,更爱这片土地和家园。

5

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任何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底线,这个底线必须守住,而不是用更玄妙的词语去做各种各样“善良”的解读。

我无法精准揣测官方赋予摩擦性失业的精准内涵,但所谓摩擦性失业不在于修饰性的“摩擦性”,而在于“失业”,这是任何文字修饰都无法自圆其说的客观现实。

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失业率和国际主要经济体比,仍然处于高位。

我们的失业率仅低于社会保障非常好、失业率一直较高的欧元区,以及人口迅速膨胀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印度,高于其他大部分主要经济体。

“六稳六保”,排首位的就是稳就业、保居民就业。

7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次指出,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加快恢复和平稳发展,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

6

解决失业率要从民营,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做起,要有实实际际落地的政策,那些宏大的统计数据缺少温度,是每一个在阴阳界上挣扎的中小微企业完全感受不到的东西。

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当前已近大于60%,就业贡献80%以上,是决定中国就业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泉。

中小民营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毛血管,他们真的特别努力,特别艰辛。

天天央妈宽松了,放水了,但现实是该得不到的还得不到,越是国企央企越不需要钱的,银行越愿意贷款,越是需要钱的中小微越拿不到钱。

因为钱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手里,如果你投中小微或者三农这些企业,一评估风险大,没人兜底,不愿意投!

所以中国需要配套,要有配套的手段来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压,大力支持他们做这些事。

当前稳就业的关键点是要保障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和企业能够活下去,其条件是全社会物流、人流和消费逐渐步入正常轨道。

光用新型的概念阐述、解释这些冰冷的数字没用,普通老百姓需要的不是“文字游戏”,更不是“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论调,而是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

我们老讲国富民强,但反过来民强了才能国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COZmky51KfaUUjvfpBK-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