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使英雄泪满襟。致敬倪光南院士!

随感 | 长使英雄泪满襟。致敬倪光南院士!

 

再后来,倪光南的联想解聘了联想的倪光南,“集装箱”也不知所踪。被扫地出门的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他的劳动、智慧。产品和知识产权呢,一文不值了吗?他投入的硬件“集装箱”一文不值了吗?窝囊的科学家啊,至今我问起他,他也不说话,一杠子压不出个屁来,祥林嫂一般,心心念念地“芯片芯片”。

 

致敬—我所认识的倪光南

作者|夏颖奇

 

1978年以来,几百万留学生出国和大量的海归,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这些人对祖国母亲的回馈,对中国科技的重大贡献,可圈可点。这里我写写我所认识的倪光南。
1981年我正在渥太华大学机械系读研究生,国内来了一位科学院计算所的访问学者叫倪光南。咋见面,人长得清瘦,不苟言笑,言语甚至木讷。我就想科学院的人怎么都这样,像搞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当然不能乱比,后来我和陈景润的儿子很熟)。
与众不同的是,当时我们公派留学生,使馆每月给生活费313加元(那时加元基本等量美元),租房子150,吃饭生活费80,剩下80块钱攒下来留着买电视冰箱。
那时候留学就两个朴素的私心:读个博士耀祖光宗,买日本电器回国。这每月313加元已是天文数字,那时我在国内的工资是39.5元人民币,十年不变!
倪光南挣多少?年薪43000加元!他怎么拿那么多,使馆说,加拿大科学院(NRC)院长访华,与倪光南交流,当即聘请他客座研究员两年,不走我们的政府资助渠道。现在想来,加拿大也没欺负人,按照国外教授待遇。
当时在渥太华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一共不到二十人,大家都认识熟络,各忙各的,又总凑在一起想家。倪光南一般不参加,说他没空。又来的一位清华“自费生”曾同学,是LEE教授访问清华时相中的,当即给了全奖领去了渥太华。
我去机场接曾同学,他身上只有50美元,我就对倪光南说:“就属你有钱,借给他一些呗。”倪光南二话不说当即就掏钱。曾同学后来是曾博士,核电站安全专家,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聘为专家组长。
我问倪光南在科学院搞什么,他说计算机,其他具体我都听不懂。转眼两年,1983年倪光南要回中科院计算所了,我去送他,吓了一大跳!那时候国际航班只能托运30公斤,他的东西多的像小山,大箱子小箱子都是原包装。
我问他你买了什么家用电器,他说:“我的钱都买了这些仪器!”吓得我说你怎么拿回去?他说集装箱海运,我说给我儿子带点玩具吧,两个A4纸盒,另一位邱同学也带了两个小纸盒。邱同学后来是科技部首席专家,负责解决计算机跨世纪“千年虫”问题。
人和人不能比!倪光南把所有的钱都买了仪器,决心回计算所大搞计算机,那可是八万美元的本钱,在1983年,科学院计算所有没有百万美元?把自己的全部“私房钱”拿来公用,这也太无私了吧?科学家的格局使我们感到自己非常渺小!
几十年来,我认识的海归成千上万,倾家荡产发集装箱回国搞科研,倪光南是唯一!
倪光南请人打了几个大木箱子,再装集装箱,漂洋过海。货到了天津大港,我老婆和邱同学家人起大早陪倪光南去港口,那时候没有高速,路很难走。倪光南不知怎么找的军队大货车,还有解放军战士同去搬运,回来时天已大黑。
后来我回国,倪光南已经是院士。他那“集装箱”宝贝帮他搞了联想汉卡和联想系列微机,都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个计算所的公司也就取名“联想公司”。
我猜想,没有“集装箱”,他也做不出无米之炊。
再后来,倪光南的联想解聘了联想的倪光南,“集装箱”也不知所踪。被扫地出门的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他的劳动、智慧。产品和知识产权呢,一文不值了吗?他投入的硬件“集装箱”一文不值了吗?
窝囊的科学家啊,至今我问起他,他也不说话,一杠子压不出个屁来,祥林嫂一般,心心念念地“芯片芯片”。
再后来,我到了中关村管委会当副主任,没别的能耐就为创业者服务。倪光南常常带着青年创业者来找我,魔障了一般就想搞芯片和操作系统,就像爱因斯坦一心要搞“统一场”那么执着(也不能比),一个命里就有的悲怆人物!
再后来,倪光南寻寻觅觅,终于领来了李德磊,搞芯片。他们又引来了甲骨文和CADENCE董事长Don Lucas, 我又找主管副市长,领命在北清路建设了的集成电路学院,甲骨文用大集装箱发来了300套硅谷最先进的服务器设备,CADENCE出顶尖的EDA技术(那年头还行,现在这中美关系,想都别想),北京市盖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十二万平米昼夜施工,目标是三年内要为中关村培养2000位高端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学习硅谷追赶硅谷。倪光南李德磊被聘为顾问,管委会戴处长做中方院长,我们都出席了开学典礼!
行文至此,掩面长叹!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李德磊的芯片公司失败了,人也不再见面。副市长的集成电路学院也失败了,十二万平米给了党校。中关村的十几个芯片公司纷纷下马转行,去做什么监控抓拍摄像头或者手机电视,还有的回到了加州和早稻田过日子去了。到底为什么啊?再说吧,再说吧。
倪光南又成了孤魂野鬼,每天在中关村转悠,见人就说“芯片!芯片!”看得我都心疼!我也退休了,约他吃路边摊,我说开车去接你,他坚决不肯,八十一岁骑着个破自行车来了。
问起他的身体和生活。倪光南告诉我:老伴走了几年了,儿子在国外,自己一个人过。中科院分的房子要爬楼,就租出去了,8000一个月,自己在五道口租了个一层小三居,孩子回国可以小住,学生来了就在厅里讨论会,月租一万二,自己院士每月一万多,够花了。又说:请了小时工,每天中午来做一顿饭,剩下的晚上吃,早上自己牛奶鸡蛋,吃不了多少的。我说你请个保姆吧,他说太贵,自己能行。
2018年中宣部科技部评选倪光南“最美科技工作者”,还出了电视片,我电话祝贺他,他说:“一个老头子,什么美不美的,我们还是谈谈芯片吧。”
还是四十年前的倪光南!看着老院士如此“落魄”,又心心念念“芯片芯片”的,莫名地悲从中来,心头涌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哀叹。
我是俗人,话到嘴边还是没有问出口:“当年如果你不从联想净身出户,即使不能挣大钱,也不至于租小房子住吧。看看人家!
好在倪光南们的丰碑已经在中关村耸立!
早年中关村王永民的计算机五笔字型输入法,倪光南的联想汉卡存储器和微机,王选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段永基的四通汉字打印机还有求伯君的WPS操作系统,形成了中国完整的“计算机汉字化”系统技术,使我们中华民族老祖中的方块字及时赶上了信息时代,没有掉队。
伟大的贡献成就了中关村的美名,伟大的功劳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不管后来技术如何发展,联想百度小米,网购共享外卖,抖音美团拼多多,一切都源于中关村前辈开荒拓土奠基铺路。
只是,倪光南们都很穷,他们的财富都用了来惠及国家和人民!
致敬v!致敬中关村的前辈们!

夏颖奇,2021年12月15日于中关村

注:

夏颖奇: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关村创新文化促进会会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ZFhNAgWsEoxkJiHkBtvGA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踩准了每一步,最后一脚踏空。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1991年,78岁的伊春林业工人马永顺,心里惦记着自己欠下的近1000棵树。

 

林业工人的使命原本是伐木,他一辈子砍了36500棵树。

 

后来使命变了,时代要求林业工人不仅要会砍树,还要会栽树。

 

马永顺就想着把自己砍过的树再种回去。

 

1991年,马永顺和他的家人把这个“欠债”还清了。

 

不过栽的速度,怎么也是赶不上砍的速度了。

 

那些吞云吐雾的火车总是会停在那里,等着装满木材运往全国各地。

 

老辈人都说: 

伊春贡献的木材,如果装上火车一列列连起来,可以从伊春一直排到海南三亚;
 
如果一棵棵连起来,可以从地球到月球绕上好几个来回。

那时,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已经起飞,但中国的木材还在自给自足,原木、锯材进口关税在8年后才取消。

 

另一头,大兴安岭发生了一场火灾,小兴安岭开始谈保护。

 

一部分人的机会来了。

 

按照黑龙江林业公安局的说法:

 

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有了很多可乘之机,围绕着林木、林地、野生动物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成大量增加之势。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伊春五营区的解直锟也是在那时候发家的。

 

五营区位于小兴安岭中麓,当地最重要的特产是红松,居民主要都是林场工人及后代。

 

解直锟的哥哥解植春,早年也当过林业工人。

 

解直锟自己没走林业工人这条路,而是当了印刷厂的工人。直到1991年前,他都还是印刷厂工人。

 

到了1995年,他就成立了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

 

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5000万元,当年伊春人一年的平均工资是2734.32元。

 

很少有人知道,解直锟当时掌握了什么财富密码,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赚到了差不多2万伊春人的年收入。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集团公司成立两年后,解直锟将目光投向房地产。

 

这一年,一个叫吴杰凯的男人成为伊春市领导。这个人要不是今年1月被抓捕归案,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其他消息。

 

那个时候,许家印刚和自己的老板做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深谈。

 

他主导的广州鹏达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净赚2亿多元,而自己的工资在当时却依旧很低,一个月才3000多元。

 

许家印的诉求很简单——加薪,但被拒绝了。

 

单飞的路从那时候开始,许家印买下原广州农药厂地块,打造了金碧花园项目,开盘时购房者连续两昼夜排队买房。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这一年,许荣茂执掌的世茂集团在北京的“华澳中心”开盘,开盘均价是8000元/平米。这个楼盘位于北京海淀区,当时当地的平均房价为4000元/平米。

 

此时的许荣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投资理念,他在北京做的全都是高档外销公寓。5年后,许荣茂几乎占去了北京1/3以上的高档住宅市场。

 

而郭英成,则要两年以后才会开发自己的第一个楼盘“桂芳园”。

 

这时候的开发商,野心都在一线城市,伊春、哈尔滨这样的城市大概连余光都吸引不了。

 

早期,解直锟把精力主要花在了这两座城市。

 

在哈尔滨的楼盘,主要通过哈尔滨中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盟科清润置业有限公司、哈尔滨盟科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操盘。

 

其中,哈尔滨盟科清润置业有限公司早期的法人代表是刘洋。

 

刘洋,在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的第三天,开始代理主持中植集团的全面工作。

 

到了2003年,解直锟觉得中植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形成了品牌优势。

 

但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知道中植房产。

 

无论玩房地产还是金融,解直锟都喜欢上了“躲猫猫”的游戏,在公司架构上层层套娃,可能这才让他有安全感。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2003年的解直锟,对房地产事业还是雄心勃勃。

 

他的楼盘开发已经慢慢走出这片黑土地,进入更加流光溢彩的一线城市。

 

前一年,他通过重组拥有了一家信托公司,并更名为“中融信托”。

 

不过大城市的地产圈,没解直锟想象得那么容易混。

 

拿到信托牌照的当年12月,中植疑似让上海圆泉公司出面,拿到了上海市静安区78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解直锟的规划,这个地块上会盖起一座静安宝鼎商业广场。

 

2004年以后,上海圆泉开始在上海各个地方买入动迁房源。

 

2年后,上海圆泉发现自己买动迁房源已经花了5个多亿,但78号地块上的拆迁工作基本没什么进展。

 

上海圆泉不得不谋求78号地块转让,但因为转让价格过高、拆迁风险不低,在当时有实力、有想法接盘的并不多。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78号地块的原因,这一年,解直锟调整了中植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四大总部管控体系,排在第一位的是风险管理委员会。

 

2008年,四万亿计划推出,解直锟决定收缩基础产业,让金融投资冲锋陷阵。

 

冲在最前线的自然是中融信托。

 

这个走向,让解直锟一度变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2003年,中融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是12亿元,2008年这一数值达到了708亿元,规模翻增58倍。

 

他好像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库,一头支援地产大佬,一头在A股买买买。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到了2014年,已经没人记得中植开发楼盘的事了,但它在地产圈呼风唤雨的能量越来越大。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中融信托地产项目开始遍布全国,最快时从项目方考察到做信托计划,再到风控通过,只需要3天。

 

从2010年到2014年,在4年时间里,中融信托的规模增加近5500亿元。

 

2014年,解直锟的哥哥解植春担任汇金公司总经理。

 

不过,解植春仅仅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一年,2015年5月底就离职了。

 

第二个月,解直锟也急急忙忙卸任了中植集团董事局主席。

 

虽然说卸任,但在“中植系”中,解直锟的身影一直都在。

 

2016年,上市公司荃银高科遭到中植系的违规举牌,中植系在达到5%的警戒线之后,没有停止买入荃银高科。

 

为了这件事,荃银高科的董事长说自己在2017年1月与解直锟有过面谈。

 

2017年2月,解直锟还跟一个毛头小姑娘打起了官司,声称自己让这姑娘骗走了10亿美金。

 

从这里开始,剧情就逐渐走向诡异了。

 

毛头小姑娘叫李响,在官司中,双方整得并不是很熟。但事实上,李响曾在中植系公司任职,而且当时处于帮解直锟管理基金的状态。

 

不管这场官司的输赢如何,对解直锟而言,重要的是让这笔钱合法地消失。

 

大概从这一年开始,中融信托进入“滑铁卢”,罚单、暴雷、违约频现。

 

2020年,中融信托接连踩雷北大方正、华普、泰禾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炒股也频频失手,被困在多家ST公司中。

 

大佬的“救世主”,没能救自己

 

而另一边,中植系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驰援各位大佬的现场。

 

斯基带大家感受一下这份名单:恒大、佳兆业、花样年、乐视、东方园林、大北农。

 

在黑土地上,解直锟学的是如何淘金;走出黑土地,他必须要学会另一门功课——如何合法地花钱。

 

从学会花钱开始,解直锟成了大佬们的“救世主”,但最后没能救自己。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ooLPqrBsww16Irm97hvwQ

兽爷丨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2015年7月,中植系掌舵人解直锟飞往欧洲旅行。他在伦敦的康诺特酒店吃了饭,又去看了温网女子决赛。

伦敦的M40高速路将象征着英国荣耀的伯明翰、牛津汽车工业连在一起。这条高速中途,会穿过一个名为盖登郡的村庄。小村子里有个汽车厂,那是解直锟一行真正的目的地——阿斯顿马丁工厂。

总部位于伦敦的私募公司XIO的高管们,领着解直锟参观了这个1913年建立的豪华跑车工厂。她们告诉解老板,刚成立一年的XIO打算收购这家工厂,因为阿斯顿马丁是詹姆斯邦德的经典座驾,所以项目投资代号:

邦德计划。

那年十月,第24部007在英国首映,邦德再次揭开层层谎言,击败了邪恶的幽灵党。五十多年了,邦德换了六位,日不落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老故事还是充满了执念。

我以前也爱看一腔孤勇拯救世界的动作片,后来被你包叔一句话撂倒了:

奥特曼会教坏小朋友。

一年后,XIO集团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好的汽车行业调研公司君迪。君迪是美国公司,有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全的用户满意度数据库。而XIO注册资本只有六万英镑。

这种魔幻的事儿,怎么听都不像是发生在伦敦,而是发生在煎饼摊旁边、北京大望路的甲级写字楼里。

没有意外。解老板在2014年悄悄投了约10亿美元,用XIO在海外投资。他用的是没有关联的干净私募和自然人,这操作最重要的,是操盘的是自己人。所以国内项目的操盘手,常常是解家人,而这次,解老板在境外选择的XIO私募公司董事长,叫李响。

官网上,这位肤黑脸长的小姐姐履历惊人。她号称在美国泰山投资、美银美林、贝尔斯登等跨国金融巨头都有过任职,国内担任过天泉投资的高管。公开的学历也很有意思:

复旦大学文学士、悉尼大学商务、国际业务双硕士。

解老板是后来才知道,打造国际金融精英人设的李响,读的是北大一个投资研讨班。投完君迪,解老板一直打不通“女文学士”的电话。

种了这么多年菜,被一位“女文学士”割了把大韭菜,解老板难解心头恨。第二年,他一纸诉状把XIO告上法庭,但XIO就是不承认拿了解老板的钱。

割完解老板五十多个小目标后,“女文学士”拍拍屁股离开了中国。一位朋友说:

打从那起,中植就开始显露颓势了。

1

上周六傍晚,就在网友们都在吃力宏的瓜时,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金融圈流传。

消息很快被证实了。当天早晨9时40分,中植系掌舵人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猝然离世,享年六十一岁。

财新说解直锟有心脏病史,早上做普拉提时突发不适,送医抢救失败,大面积心肌梗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解直锟从黑龙江伊春五营区印刷厂一名工人做起,戏剧性地成长为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的金融巨头。在金融监管相对缺失、资本大鳄野蛮生长的年代,中植盘根大树,郁郁葱葱,名号几乎与AB齐名。

但2015年之后,解老板逐步隐退。之后两年,金融反腐持续推进,大鳄妖精害人精,一个个都被治理了。刻意隐形的中植系,竟从幽暗狭窄的隧道中穿越了出来。

只是人生无常。塔尖上的人物,躲过了惊涛骇浪,没躲过一次清晨的普拉提。

解老板身后留下的,是一家横跨千家企业的万亿财团。其中包括持股过5%的19家上市公司、中融信托及四大财富公司。仅中融信托去年资产管理规模就接近9000亿元。

舵手的继承者,不是解老板的子女。他和前妻所生的大女儿解茹桐(又名解蕙淯),以及现在的太太毛阿敏都不插手公司经营。毛阿敏所生的一儿一女尚且年幼,小儿子才14岁,17岁的女儿解丰鸣参演过《中国医生》,身边人形容:

比女明星还漂亮。

解去世后,治丧委员会中的家属和首席们决定,由解直锟大姐的儿子刘洋主持集团工作。刘洋此前是中植系核心血池中融信托的董事长。

现在,正是中植系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时刻。

很长一段时间,中植系惯用的手法是将中融信托和中植系旗下的四大资金池恒天、大唐财富等现金流,输入纷繁复杂的空壳公司,由他们参与上市公司融资,再注入中植系资产,做高市值催肥资产,再质押循环,或减持套现。

中植还会向大股东提供贷款。这样的套路在牛市时,没人能说清楚他们赚了多少钱。

但在2018年后,监管趋严,过去的套路玩不动了。股市下行,从乐视、中弘、长生生物到康得新和康美医药,中植也频繁踩雷,手中上市公司带帽的,越来越多。

2020年,中植系四大财富公司管理资金规模高达七八千亿,中融信托规模更大。这些资金承诺的收益非常高:

9%上下。

我们的郭主席怎么评价理财产品来着?

但高收益的诱惑下,恒天财富一家就累计为近万名客户服务,一场活动就卖十几亿。

雪球不能这么滚下去了,监管部门早就在注视着中植的风险了。

12月19日,刘洋向监管部门和国资股东汇报了公司情况。随后中植宣布,集团战略不变,坚持合规经营,有效控制风险。

2

2021年1月20日晚上10点,四位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追逃专班的办案人员,在夜色中匆匆离开成都机场。24小时后,他们带着一位光头老人,重新回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16年前,他曾一夜之间失踪,杳无音讯。

老人是70岁的吴杰凯。他曾是伊春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伊春有林面积29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四分之三,被誉为“祖国林都”。当年很多当地人靠盗伐起家。

解直锟第一桶金,也是伊春接天连地的红松。从黑龙江省委党校毕业后,他回到伊春。1991年以前,解直锟一直是一名普通的印刷厂工人。

时势造英雄。在印刷厂亏损严重时,他临危受命,因能力突出被任命为厂长并进行改制承包。很快,印刷厂的经营大为好转。

据《新京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伊春五营当地人为了生计,将木材盗伐后卖给解直锟。

除了印刷厂,解直锟还开始经营面食厂、服装厂、储木厂、水泥厂、养殖场并收购当地国有不良资产。

1995年,他成立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当时的主营业务是造纸材料经营。解直锟还以中植的名义,在当地赞助伊春市森林文化节。

中植2000年那届森林节,吴杰凯还提供了大力支持。

东北企业家的崛起,路径大多都跟改制有关。比如我之前写过的长生生物,比如刚刚接盘海航的辽宁方大,再比如中植。其他地方如履薄冰的领域,东北总能大力出奇迹。

吴杰凯之前,黑龙江官场最大的地震,是朱胜文案了。1996年,朱胜文是哈尔滨常务副市长,那年九月,哈尔滨国贸城董事长张庭浦被捕,挪用资金、骗取资金近7000万,行贿送礼两百多人。

朱胜文是其中职务最高的官员。朱胜文案后来还涉及到了时任哈药集团党委书记张春晖。张曾陪朱胜文前往上海洽谈哈药上市的事。朱副市长出马,事情办得很圆满,张春晖送到朱家十沓钞票。

朱事发后,被牵扯的张春晖也从哈药离职,却依然活跃在哈尔滨。

2002年底,张春晖改叫张春辉,职位是国内保健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哈慈集团的总裁。那年依靠哈慈五行针起家的富豪郭立文因业绩下滑,想功成身退,张春辉一手撮合重组。

哈慈被子公司天业环保反向收购。蛇吞象的重组充满了诡异。但天业环保老板李秀峰也没有什么高科技产品,可以让哈慈重归巅峰。

大家只是忙着掏空上市公司。到2005年年中,大股东及关联公司占用资金6.4亿。那年九月,连续三年亏损的哈慈成为黑龙江第一家退市企业。

李秀峰出售的哈慈资产中,包括了中融信托15.39%的股份。2004年,哈慈将这些股份转让给中植集团。至此,中植掌握了改制后的中融超过一半的股份,完成决定性的一跃。

哈慈的股东中,那时还有医药起家的涌金系。四年后,涌金大佬魏东在北京的家中跳楼自杀。

他用自己的一跃,保全了身后人。

3

2018年10月,央企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带走调查。

恒天集团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机械企业,也是中融信托大股东经纬纺织的母公司。早在2009年,经纬纺织就从中植手中买走了中融36%的股份,它同时也是恒天财富的二股东。

那几年,不断有媒体指责中植系违规融资。上海证券报说,中融有三分之一的项目背后是解直锟的资产池,这些项目不用上会,不用过风控,在规避法律风险、隔离资金链等环节游刃有余,产品风险很大:

它似乎延续着昔日德隆系的基因。

上海证券报还是保守了点。财新说,中植四大财富公司90%的募资都流向了自己的项目。到底有多少资金和项目涉嫌自融,张杰应该很清楚。

张杰被带走的七个月前,诸多大鳄先后被查,一直藏在水面之下的中植,也坐不住了。他们说要把自己手中32.9%的中融股份,全部卖给经纬纺织。张杰被捕后,据说解直锟曾放话:

把中融送出去。

中植还是没把中融的股份卖掉。2019年底,意识到中植系风险巨大,多部委成立工作组处理中植系相关问题。同时期,在香港遥控中植四年半的解直锟重回大陆,任命了七大首席职务官,其中包括了原正厅级干部。

七大首席均出身不凡,均来自各个政府机构。

解直锟决定转型了。2018年,解直锟和朋友吃饭,饭桌上被李小姐诈骗伤得很重的解老板,提到中植系要依托几家上市公司,向实业化转型。

转型方向之一跟宝能的姚老板一样,新能源汽车。当时新能源客车前后已经投资了近五十亿,而回款方式是和当地政府签订公交投资合同,组建车厂,地方政府把公交合同给新投资方:

地方政府的合同可以用来融资。

除了金融外,中植并没有现金奶牛。他们在房地产业看到现金流,还是最近两年的事。

今年11月30日,乐视大厦拍卖,债权人是中植,而竞买人和关联公司皆是最新成立的空壳企业,自然人股东全无商业履历。谁买了乐视大厦这个未解之谜,难了北京地产圈两天。最后,才有人曝出就是中植买了乐视大厦。

2016年,乐视以子公司易到为借款主体,以乐视大厦为抵押,向中植系公司浙江中泰借款14.52亿,浙江中泰的控制人是解直锟的大女儿。

给高风险企业放高利贷,是中植的传统业务了。但这也可能是解直锟第二次被邦德的故事骗了。

2015年10月,乐视召开了年内最后一场重磅发布会。乐视超级汽车搞了两年,还是没有样车,大家都挺尴尬的,但贾老板说我们是真的在造车。产品出来比特斯拉更好。

手下高管接着介绍了乐视首款车在美国研发的研发情况。进入量产阶段后,类似乐视电视让富士康代工。汽车谁代工呢?乐视一把掀开了阿斯顿.马丁Rapide的盖头。

乐视汽车不够,阿斯顿马丁来凑。

2017年,乐视将易到出售给了韬蕴资本。2017年年底,韬蕴资本和浙江中泰等签订协议,用易到运营主体公司20%的股权,换取中植手中乐视14.52亿的债权。

本来到此该相安无事。但韬蕴说自己给了中植20%的股权,中植看到这部分股权市值不断暴跌,不给乐视债权了。

同一项目由资本方到资产处置方角色的转变,乐视大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中植也在过去两年的房地产调控中,尝到了不良资产处置的甜头。压低债权,拍下并改造下标的物,就能迅速升值。北京的中弘大厦和世茂工体公寓,他们都是如此操作。

资金多的项目,中植会找东方资产借,利息比自融还低。中植还在不断收购京沪核心地段的商业楼和住宅。操盘中植这个业务的平台,是中植系的中海晟融公司。主持这家公司工作的,是解老板的侄子:

解子征。

解子征和解老板兄长解植春都在治丧委员会的名单里。解植春比解老板大三岁,在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工作过,后辞去公职去了光大银行,最后做过前中央汇金总经理及中投公司副总经理。

世间印刷厂工人有很多。有这种哥哥的工人,不多。

4

有段时间,毛阿敏每周都会给恩师、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家送菜。

毛阿敏传唱最广的两首歌,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和《思念》,都是谷建芬作曲的。毛阿敏和她情同母女。她在北京郊区弄了一个菜园,说很多青菜都是自己种的。但毛阿敏其实不喜欢种菜,爱种菜的是解直锟:

土是从黑龙江空运过来的黑土。

解直锟原名“解植坤”。踏入金融圈后,解植坤更名“去木”、“属金”,改为“解直锟”。由此,这位印刷工人走上了一条在资本市场的呼风唤雨之路。

但平日里,他还是喜欢跟土和木打交道。爱种菜,还爱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

官网讣告中,提到解老板非常喜欢朗费罗的《生命礼赞》:在世界辽阔的疆场上,在生命露宿的营地上,别作默默无声,任人驱使的羔羊,要在战斗中当一名英勇无畏的闯将。

“要在战斗中当一名英雄无畏的闯将”,是中植官网对解直锟一生的总结。

解老板也喜欢朗费罗的《欢乐颂》。诗的开头说,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

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宴宾客的时代过去了。谁说不是梦一场。

看到解老板去世的消息,我的朋友瞎爷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说想起了生前最后六年定居在苏州太湖大学堂的南怀瑾常说的一句话。

南怀瑾是把范仲淹的一首诗《书扇示门人》改写了。原诗写: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南怀瑾把它改写了: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南怀瑾说,我看了九十多年,看得太多了。不管官做得多么大,财发得多么厉害,最后都没有了。

还是歌里唱的好。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kYoOjl-MpbAodcp0_k9rQ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从直播网红到商业大佬,一个都跑不了。

不懂得先富带动后富的富豪们,危险了!

临近年底的瓜,一个比一个大!

 

美籍华人王力宏人设崩塌,同美国妻子互捅老底的瓜还没吃完,直播带货一姐薇娅又出事了,两年偷逃税6.49亿,被连带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一举超过郑爽的2.99亿和范冰冰的8.84亿,创下中国明星艺人界罚款新记录。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当网友们还在讨论一薇娅是≈4.5爽,还是≈1.5个范冰冰时,有关部门透露了更劲爆的消息已有上千名网红主动补缴税款,其他头部主播的调查和处罚将择时公布,数额惊人,“至少几个亿”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一夜之间,薇娅遭到全网封杀,网红直播连带着半个娱乐圈人人自危,淘宝直播和整个直播带货行业开始出现集体塌方危机,因为蟑螂从来都不是单独出现的。

 

相较于身价高达90亿的薇娅,即便一把没了13亿,也只是皮外伤。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在中国商界摸爬滚打几十年、清仓中国资产失败的潘石屹,几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但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潘石屹的大麻烦,更是半年来都没停过。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今年9月,195亿“卖身”SOHO中国的计划,因滴滴偷偷上市激怒高层遭到牵连,导致前功尽弃后,麻烦事一个接一个。

 

先是1022日,SOHO旗下北京建华置地被“朝阳群众”举报偷税漏税,北京国税决定立案调查。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127日,上海市监局也出手了,公告显示,SOHO旗下物业公司存在“向终端用户加价收取电费情形”,上海地区7家公司全部上榜,根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的法规,对SOHO中国作出罚款8664万决定。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说白了SOHO中国做的就是出租写字楼和商场的生意,几乎没有商场在对商户收取的电费中没有加上损耗之类的额外费用,却偏偏是潘石屹被上门“查电表”,在中间地带翻了船,其中用意耐人寻味。

 

但更让潘石屹坐立难安的是,1217日,北京税务发布了对建华置地的调查处罚通告经查,建华置地在SOHO尚都项目的汇算清缴中,存在违规多扣、虚假申报、少缴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共计偷逃1.98亿税款,被处以追缴税款并处2.5倍罚款共计7.09亿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这样的惩处有多严重?

 

2.5倍,远远超过薇娅大约1倍的罚款力度。

 

7.09亿的罚款,虽然没有一薇娅,但SOHO中国2020一年的净利润才5.43亿,全部拿出来都不够交罚款的,等于是去年一年辛苦收租的买卖都白干了。

 

跑路失败的潘石屹,不得不重新面对得自己继续经营SOHO中国资产的现实,更需要重新建立早已崩塌的人设。

 

三个月内,分别拿出1000万,捐给了河南和甘肃老家,积极响应国家财富再分配的号召,更是企图修正公众对其“万年铁公鸡”的骂名。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潘石屹可能还没想明白,十年前就开始做空中国,公众舆论岂会因他一时的良心发现就改变对他的看法。

 

该秋后算的帐还得继续,潘石屹只能自求多福,祈祷SOHO中国的买卖都是本分经营的。

 

 

在国家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潘石屹和薇娅不光惹了众怒,还触犯了“天条”。

 

14亿国人当中,有10亿人从来都没有坐过飞机。

 

6亿人的月收入仅有1000元,连交税的门槛都够不上。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纳税人数,也只有6500万人,他们都在老老实实每个月足额交税。

 

而那些一天就赚走他人一辈子钱的明星和带货主播们,却还在偷税漏税,甚至不交税,还动不动公然售假,一再触犯公序良俗的底线,分明就是对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理念的公然践踏。

 

更不用说,因为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的经济形势和个人财务状况,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异乎寻常的惨烈浪潮,已经从互联网大厂,刮向了各行各业。

一夜回到解放前!潘石屹比薇娅更惨!

 

国家不重锤偷逃税的薇娅和潘石屹,就是对所有老实交税的个人和企业不公。

 

从娱乐圈、直播带货圈再到商圈,薇娅不是第一个,潘石屹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不该拿的,全部都得加倍吐出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oz8jNLFLz-R5ed9gx6LYw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今年3月底的一天傍晚,美国阿拉斯加克尼克冰川上空,一架观光直升机突然坠毁,机上6个人,仅一人生还。

 

5名死者中,有一位56岁的大叔,名叫彼得·凯尔纳,其貌不扬,然而他却是东欧十六国的首富,福布斯全球财富排名第68位。

 

他的公司叫PPF,这家公司在全球都有生意,在中国的名字叫捷信。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老大意外身故,不过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留言都是“活该”、“报应”之类的咒骂,为啥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因为这公司是5000多万中国人的债主,累计放了约960.68亿(2019年招股书的数据)的“贷款”,销售点超过24万个,讨债员就有21.3万名,甚至在传说有野人的神农架都能展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8%,以至于网上流传了一句话:每3个借过消费贷的中国人里,就有1个捷信的客户。

 

当然,这些人恨他是因为高利息、暴力催收这些行业通病捷信一个没拉下。一个捷克人,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呢?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闷声发大财,是中东欧小国的富豪们的共同风格,换成波兰、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首富,也跟彼得·凯尔纳一样。

 

彼得·凯尔纳的照片寥寥无几,最多的就是这张商务标准大头照: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在对外公布的资料里,他1964年生于捷克,1990年,26岁的凯尔纳开始和几个朋友一起经营办公用品,靠进口日本的理光复印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表面上是大学生创业的励志故事,但是那会儿东欧正迎来剧变。

 

里面很大的一块利益是国企的私有化,很多国有资产地板价就全卖了,贱卖国资的案例比比皆是。

 

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决定将国有公司私有化,所有捷克公民在交纳登记费后,都会领到一张含有1000个投资点的投资券,用来购买公有企业股份。

 

但是,买哪个股合适呢?大家一头雾水。于是,捷克设计了投资基金制度,鼓励成立投资基金公司,基金负责选股买股,最后给基金股东们分红就行了。

规定颁布的当年,凯尔纳就成立了他的第一家投资基金——捷克“第一私有化管理基金”,注册资金仅有10万捷克克朗,约合3300美元。就这么点钱,生意就起飞了。

 

凯尔纳还攀上了一家国有玻璃厂“斯克洛联盟”,以“债务增长和资本增值”的形式,拿了2000万捷克克朗的投资。

 

没几个月时间,“第一私有化管理基金”就获得了第一波私有化份额的1.4%,跻身最成功的第11名管理公司。

 

1992年,PPF购买了超过200家公司的股票,价值50亿捷克克朗。

 

等到第二波私有化浪潮,PPF获得了所有私有化证券投资点的2.1%,位列最成功集团的第九位。这种发家模式,和同时代的俄罗斯寡头有点类似。(戳链接阅读)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1995年和1996年,PPF更上一层楼,拿到了捷克最大的国有保险公司Ceska Pojistovna20%的股份。

 

当时这公司快要被坏账压趴下,结果凯尔纳一进来,砸了1.7亿美元,一系列操作之后,他在1996年实现了对捷克保险业的控制。

 

那一年他才32岁,大学毕业十年。

 

这波操作可踩准了,保险公司变成了凯尔纳的“印钞机”,让凯尔纳一跃成为2006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第一个捷克亿万富翁。

 

不过,渐渐地,捷克这个小国家已经不能满足凯尔纳的野心,凯尔纳开始考虑卖掉Ceska Pojistovna或者将PPF上市。

 

最终,他和意大利的忠利保险成立了合资企业,建立起欧洲东部和中部地区最大的保险公司。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手握现金的凯尔纳更是大赚一波,在媒体行业到处并购,人称“中东欧默多克”。

 

但是,让凯尔纳赚得更多的,还是中国。

 

2004年,捷克总统访华,随行人员之一就是凯尔纳。

 

彼得·凯尔纳在中国考察了一圈,发现这里“信用卡市场仍未发展起来,对非银行的贷款几乎没有监管,充斥着以小额信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几乎不存在公民的征信数据库。”

 

翻译一下就是,这里的人没有办法拿到小额借贷,该咱们上了。

 

毕竟这个生意,他在1985年的布拉格就成功过,经验丰富。

跟着领导一起出差就是好办事,2008年4月,PPF集团旗下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开设了第一个中国分支机构,主营就是消费贷……

 

需求旺盛,短短一年时间,捷信在全国的活跃客户数超过15万。2010年,公司还拿到了及其难拿的消费金融牌照,是唯一的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捷信努力吸引那些因为收入太低而被传统银行忽略的消费者来借钱,给他们第一笔消费贷款去购买商品,例如电视机、洗衣机。

 

那个时候,打工仔打工妹们最想买的大件,就是手机。

 

于是,捷信很快搞定了大量运营商或者手机店。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当时中国手机产业正处于暴涨期,深圳年轻的打工仔们都渴望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而捷信的小额贷款正好能帮他们实现愿望。

当然,除了靠接地气搞到海量订单,公司也在品牌形象上投入巨资,还赞助了天津泰达足球队。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路子选得准,规模扩张也很快,销售点超过24万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第10万家门店开门时,还大力庆祝了一番)

到2018年,正是国内互金行业大肆扩张时期,捷信信心满满,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那是他们的业务确实好,2019年3月末,捷信客户数5027.5万人,简直就是印钞机。

作为这5000万中国人的债主,尽管之前一直很低调,凯尔纳却愿意来中国多次参加活动: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然而,不管表面怎么光鲜亮丽,捷信的核心本质还是高利贷,砍头息、利息改名手续费这种老套路。大家都明白了,那二十几万“编外人员”的讨债方式,又属于暴利催收,这种模式发财,真的可以上市吗?

 

随着捷信的客户越来越多,曝光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了。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曾有一位捷信消费金融借款人,于2016年7月通过捷信借款2万元,年贷款利率21%,分36期,也就是三年。

 

但实际上,这名借款人在查看借款明细的过程中发现,仅“贷款手续费”一项,就高达10903.68元。这意味着,综合利率为117.3%,年化利率为39.1%。这早已超出借贷的监管红线。

央视更是直接点名捷信,忽悠没有收入大学生借高利贷,年化利率超过50%,还不上暴力催收: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所以,捷信报表那么好看,说明没少榨穷人的钱,诉讼那么多,这要是上了市,风险不是更大吗?

 

自然,这次IPO是黄了。

 

但曝光和点名批评,并没有让捷信关门,又没什么严重后果,生意继续做。

 

现在上投诉平台搜索捷信,能找到六万多条内容。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投诉的类别集中在高利贷和暴力催收上: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这些投诉一直都有,也就是说,这些年过去了,这公司还是没有受到任何伤筋动骨的打击。

靠国资套利发家,给5000万中国人发高息贷款,56岁坠机被骂“报应”……

 

而在多个法院判例中已明确,高额服务费导致实际息费超过法定36%最高利息率的部分,属于非法。

 

不过,根据某小贷公司内部人员的说法,他们并不一定会调整自己定的价格:

 

“打官司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也不一定总是公司输,就算是输,客户也得还款,只是不见得还那么多。说超出36%的部分是非法的,法院不予支持,但是也没有惩罚。所以捷信这样的消费金融公司实际上还是再采取高额服务费变相规避高利贷的经营方式,它必须这样搞,不然坏账太多,会赔钱。”

所以这种做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LF1OnnnAd7Q_6m9qZCx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