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边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队?

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蓄意发动挑衅,造成人员伤亡,引发两国边境局势高度紧张,也让广大人民群众关心起印度具体的兵力部署情况。

 

那么印度到底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多少部队呢?

 

印度陆军是南亚最大的陆军,也是世界第二大陆军,共有员额110万人。和周边国家相比,印军兵力庞大,技术兵器绝对数量较多,印度陆军从俄罗斯购买了3500辆主战坦克和2700辆BMP-2步兵战车,均为俄军主流装备水平,好于我军部分尚未换装的单位。但印军摩步单位多,机械化程度低,且缺失体系,缺少信息化、陆航部队和远程打击能力,且依赖外购。

 

印度在中印边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队?

印军部署在达拉克地区的284装甲旅BMP-2步兵战车,是我西线部队面对的较有威胁的单位

印度在印巴一线和克什米尔地区部署了20个师。而在中印边境地区,印度编制了6个军共13个师,一线部队约为11个师又2个装甲旅,一线部队中10个为山地步兵师。
中印边境线长,争议地段多,但大体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其中负责中印边界中段和西段的是印度北部军区和部分中央军区单位,负责中印边界东段的是印度陆军东部军区。近期事件发生在西段。
印军在中印边界部署的,整体部署特点是东段人多,西段坦克多,缺乏机械化兵力,工事多,前沿部队多,大量师级单位部署在中印东西两段边境附近,距离边境一般在200公里以内。
在西段和中段方向,这一方向上印度的北部司令部拥有3个军,第14、15和16军,但由于北部军区同时要兼顾印巴边境北部的防御问题,实际负责中印边境新疆一线的单位只有驻地在列城的第14军。

 

印度在中印边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队?

在拉达克前线执勤的第14军士兵

其中距离本次冲突最近的单位,是部署在列城的印度14军第3步兵师,班公湖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千米。本次参加边境地区少将级会谈的,就是印14军第3步兵师师长阿比吉特·巴帕特(Abhijit Bapat)。
14军下辖步兵3师和山地步兵8师,以及独立步兵102旅,118旅,独立装甲254旅和军属炮兵旅。其中,步兵师编制有一个坦克团,3个步兵旅,每个步兵旅编制4个团共3000人;山地步兵师不编制坦克团。
14军军属254装甲旅下辖两个坦克团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团。机械化步兵团装备60辆俄制BMP-2步兵战车,坦克团装备59辆T-72M1式坦克。印军在达拉克一线,总共有3个坦克团177辆坦克和120辆步战车作为机动反击兵力。
而14军第8山地师,下辖3个山地旅,一个山地炮兵旅,则驻扎在中印边境中段附近。

 

印度在中印边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队?
拉达克地区的T-72M1坦克
但在西段克什米尔地区,印度部署有重兵。15军下辖步兵28师和步兵29师,以及山地步兵68旅、79旅和信息化4旅;16军下辖步兵10师、步兵25师和山地步兵39师,以及独立装甲2旅。考虑到巴基斯坦也同样在克什米尔地区部署3个步兵师,一个机步旅、一个装甲旅和5个独立山地步兵旅,印度在克什米尔一线能够抽出的部队不多,应考虑部署在约尔的第39步兵师9000步兵和59坦克对我新疆军区有所威胁。

 

印度在中印边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队?

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没有T-90坦克

而在西藏方向上,负责中印边界东段的是印度陆军东部军区、该军区也是印度陆军的第二大军区,反映出印度对中国军事力量的重视。
印度陆军东军区下辖四个军又一个独立师,分别是第3山地军、第4山地军、新编第17山地军、第33山地军、独立第23步兵师,共12个山地师约15万人,另司令部直辖一个坦克旅,有108辆主战坦克,60辆BMP-2步兵战车。印度东部军区坦克较少,受限于机械化程度低机动能力差,印军在东段也大量永备工事和牵引式炮兵团为主。尽管人数众多,但呈现防守态势。
印度山地师一般下辖3个山地步兵旅和一个山地炮兵旅。相较于平原步兵旅,山地步兵旅人数更少,火力更差。山地步兵旅无团级编制,下辖三个步兵营和炮兵营。仅有迫击炮,无身管火炮。一个炮兵旅下辖三个炮兵团和一个轻型防空团,旅级炮兵50门左右105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迫击炮。第三军和第四军各拥有一个军属155毫米榴弹炮团,装备24门FH-77B牵引式155毫米加榴炮。

 

印度在中印边境究竟部署了多少部队?

印度在整个东线部署有48门FH-77B155毫米自行火炮

而在藏南地区,部署有印度山地军主力,第3军大部和第4军全部。第4军负责不丹和藏南地区西段的防御。第3军第二山地师负责藏南地区东段的防御,但其山地56师,山地57师部署在南部地区,负责缅甸方面的防御,战时需要北上。
第33军驻扎在西孟加拉邦北部和锡金邦,负责西里古丽走廊防守,距离我国亚东县较近。上次洞朗对峙时期,印军部署在洞朗一线,对抗我边防团的,就是第17山地师下属的第164山地打击旅。

 

延伸阅读:

 

印军摧毁中方设施导致中印边境冲突?外交部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记者:据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双方就中印边界西段局势交换了意见,请问中方有何评论?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是否会继续升级?

 

赵立坚:针对近期中印边界西段的事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已经详细阐明中方严正立场。中方已多次申明,事件发生的起因是印方一线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的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以后,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进行了沟通协调,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两国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目前,中印边境地区的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可控的。相信双方能在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精神的指导下,妥善处理当前事态,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昨天俄罗斯外长表示俄罗斯、印度、中国外长视频会议将于6月23日举行,但之后有报道称会议将延期,原因不明,你可否证实?

 

赵立坚:中俄印三方正就中俄印外长视频会议相关安排保持沟通。如有进一步消息,我们会及时发布。

 

记者:印度似乎已派出力量增援边防部队,中方是否也采取同样措施?你今天可否透露更多具体情况?

 

赵立坚:我刚才已经就中印边界西段局势表明了中方立场。中印双方正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对话解决有关现地问题,我没有需要发布的消息。

 

记者:还是关于中印边界冲突的问题,印方官员称一名陆军上校及士兵遭中方士兵铁棍攻击,你有何评论?另外,冲突起因是否是印军摧毁中方在实控线上或越线搭建的设施?

 

赵立坚:此次事件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责任不在中方。中方已详细介绍事件来龙去脉。6月15日晚,印方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的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中方希望印方开展彻底调查,严惩肇事责任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举动,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昨天王毅国务委员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了电话,消息稿已经发布。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并根据两国迄今达成的协议,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记者:关于中印外长通话,双方是否在考虑下步采取什么措施?

 

赵立坚:王毅国务委员在同印度外长苏杰生的通电话中阐明了中方对当前中印边境事态的立场。他同时强调,中印两国都是10亿级以上人口的新兴力量,加快实现自身发展振兴是我们各自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此,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是正道,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相互猜忌、相互摩擦是邪路,违背两国人民的根本愿望。双方应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中印边界特别代表会晤机制、边防部队会晤机制等既有渠道,就妥处边境事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并根据两国迄今达成的协议,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来源:观察者网、海外网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Kzj_YBFOoBtRN2gM1Ii4g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如果我们说印度是一个强国,这句话其实是没有错的。

南亚几乎所有的国家,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等都对印度有深刻的恐惧,印度在整个南亚大陆,其霸权绝对强于美国之于地球;

同时,印度也是工业强国。

印度的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的3.1%,全球排名第6的制造大国;

印度的发电量占全球比重的5.9%,妥妥的世界排名第3

印度的钢铁产量为全球第2,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印度的汽车产量为全球第4

印度的工业生产值还在不断增长;

…….

好吧,虽然中国的制造业是印度的近10倍;发电量是印度的近5倍;钢铁产量是印度的9倍;汽车产量是印度的7倍…….

但地球上毕竟只有一个中国,多数国家,都对印度是仰望的态度;

印度的远大志向和称霸全球的野心,不知道如何评价;

你在你们班排名39名,你们班总共只有40个同学,你想努力一学期,进入班级的前20名,我说你是有想法的好孩子;

你在你们班排名39名,你们班总共只有40个同学,你想熬夜3个通宵,进步到全班第1,我就不知道说啥了…….

况且,你说的熬通宵就是比平时多学习了5分钟……

印度,只有殖民地的实力,但是是日不落帝国的雄心壮志;

有帝国主义的心,却没有帝国主义的命。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日不落帝国,英帝国的最强盛时期,米字旗插遍全球,不算本土,殖民地面积就有33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的近4倍;

印度,没有继承英国的经济政治战略,但继承了日不落帝国的野心,称霸南亚,收回英属印度的所有领土,是印度的第一步;光复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应该是印度的第二步……..

当然,我们的有生之年,应该是看不到他完成第一步了。

除了南亚,印度,是很多国家的好朋友,这点很有趣。

为什么君主独裁政体的沙特阿拉伯是美国的好朋友,美国甚至最近中间斡旋,让曾经是死敌的沙特和以色列结盟,以对抗伊朗的新月之弧战略。

因为美国很清楚,沙特是扶不上墙了烂泥;

伊朗,尽管美国对他重重封锁,稍不留神,伊朗就往工业化的路上奔跑,操控了伊拉克、黎巴嫩,介入了叙利亚……

但沙特,只能下阴手输出些组织,再给他几十年时间,也是帮都帮不好;

印度,就是类似这样的好朋友,在冷战时期,就一直人畜无害,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想拉拢;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让他搅和搅和可以,想让他成事,难度太大了。

印度,在日不落帝国时期是英女王的掌上明珠,对英国而言,除了大不列颠本土,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可以说,对英帝国的全球霸权,印度贡献了重要力量;在一战爆发前英属印度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一亿英镑,大概是也就是英伦三岛本土政府的一半,和日本政府基本持平,更远超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南非等等实体。

当时,印度的铁路运营里程为5.5万公里,远远超出日本的1万公里,甚至比英国本土的里程还要长。30年过去了,1949年新中国建国时的铁路里程仅仅为8278公里,是印度的大约1/7,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铁路里程也仅为5.3万公里,还不如50年前的印度。

一直以来,印度是英国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所有的铁路网络与基础建设都是为英国高效快速的掠夺印度资源而设立,英帝国时期采用完全的自由贸易,对印度进行无限度倾销,几乎摧毁了印度的小农经济,仅在1876-1878年,就有580万人在印度被饿死,饥荒此起彼伏,在孟加拉,更有高达千万级饿死的饥荒。

但是需要清楚一点,印度从来不视英国的殖民统制为耻辱,相反,印度一直为自己是大英帝国的一份子而自豪,知道今天,2020年,印度依然需要宣誓是英女王的臣民,作为英国联邦的一分子。

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英国,就不会存在印度这个国家,印度,是英国所创造的一个国家,历史上,这里只是一片片分散的土邦,是英国将它们捏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印度。

可以完全理解为印度,就是英国的儿子,如果说让印度去恨英国,的确有些牵强。

印度要崛起,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没有崛起的希望。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要理解此点,我们就要知道,英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1947年,英国人从印度撤离,印度宣布独立,其实所谓独立,只发生了两项改变,一是由印度人担任总督,比如原来是英国人总督,现在的印度总督是莫迪;二是不需要再向英国纳税;其它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所有的行政管理系统和殖民时期的没有变化。

而英国最大的特点和杀器,就是让全球陷入混乱,便于英国渔利,对印度的统制体系,无外乎就是两个目标,一是更方便的掠夺印度,二是让印度产生矛盾,分而治之。

到了今天,日不落帝国的遗产将让印度长期陷入贫穷和分裂。

印度人民有选票,但是没有基建;

印度人民有自由,但是没有饭吃;

印度人民有民主,但是没有发展;

英国,用一家公司,即东印度公司,统制当时1.6亿人口的印度长达数百年,对印度进行残酷剥削,居然能相安无事。

印度的所有起义,都被英国轻松化解,多数时候不用打仗,印度的起义队伍相互攻击,打成了一锅粥。

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误解,认为英国的军事实力强大,事实上,英国的军事实力非常虚弱,一战二战到现在,英国几乎从来没打过硬仗,在二战期间,英国更是出了名的打不了仗,只需要有英国人1/10的部队,日本人轻松可以把英国人撵得到处跑。

到了今天,英国人的军事实力更是不堪一击,目前为止皇家海军的水面舰艇主要是6艘45型驱逐舰,13艘23型护卫舰以及1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而水下力量则包括了3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4艘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以及4艘前卫级核潜艇。其综合作战实力,还比不上我国的东海舰队。

今天的英国,海陆空三军,不要说中国,印度的军事实力可以碾压英国,简直可以说是五常之耻,但是我从来不怀疑,英国是一个比美国更可怕更老谋深算的对手,若有一天,美帝失去霸权,英国不排除有可能性重新回来。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英国的整个军事力量,现在军队21万人,但是如果有机会,英国的21万人一样可以打遍全球,不靠武力,靠阴谋算计。

如果仅仅按照军事实力,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制,不知道被掀翻多少回了,英国从来依靠的是蛊惑人心,分而治之,如同英国最早的黑奴贸易,十几个英国人,可以把20倍-50倍的黑奴运送到美洲做苦力,最早英国人在非洲大陆抓黑奴,几个英国人就可以利用黑人部落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抓走上百倍的黑奴。

欧盟的前生欧共体成立时,英国人想要加入,深谙英国心态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死命扛住不让英国人进入,因为他太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个世界只要有英国,猜忌、谎言、矛盾就遍布全球,谁都好不了。英国人只要进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就永无宁日。

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就是疯狂的挑拨欧洲大陆的矛盾,让他们你打我,我打你,英国从中渔利。

我曾经在「美国何时可以忘记香港」中讲过,英国人最优秀的地方,就是他在死的那一刻,都不忘记在地球上制造矛盾。

如果我们要经历一次高考,我们把英国人比作成一个高考生,按照我们的思路,一个省要几十万人考取大学,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是我自己,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但是英国人一定不这么想,即使他的成绩在十几万人中排名第一,但如果他有足够的想法和手段,他会想办法把制造一切灾难和事故,把这几十万人全搞死,一个都不留,要保证自己100%的上大学。

你成绩不好,班级垫底?我也要搞死你,万一你哪天成绩好了呢?

你说你放弃高考?我也要搞死你,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骗我?

这就是英国人的思路。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民族主义,是安格鲁撒克逊这一族人的最大敌人,英国人恨不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民族,把全地球的70亿人,所有的组织全部肢解,分割成70亿个独立的人,这样英国人很快就可以奴役整个地球。

或者英国人的另外一个思路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民族都视其它民族为敌人,而自己,就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仲裁者。

当英国发现了印度后,印度成了英国最大的乐园,多达2000个以上的民族产生的民族矛盾,多如牛毛的宗教产生的宗教矛盾,还有深刻历史原因产生的种姓矛盾,英国人左右逢源,几乎没有用任何代价,成为了印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仲裁者

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印度至少饿死了几千万人,但是印度不会去恨英国的,没有英国,印度可能死的人更多,在英国撤出印度的那一刻,前脚刚走,后脚印度就发生了死亡上百万人的种族大仇杀。

一群接受英国精英教育的印度人;

一套英国奴役印度的殖民体系;

还有自由皿煮的神器;

人流穿梭的地方,如果地上有一块石头,一定就是英国人放的。

英国沾染过的地方,轻则手足相残,重则血流成河,遗害百年。

日本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坏到极致就是屠城害民,危害是有时间限制的,打输了跑了也就结束了,但英国人统制的地方,就是永无宁日。

巴以矛盾、中印矛盾、香港问题、蒙巴顿方案………

只要英国碰过的地方,都没好日子,而作为被英国统制了190年的印度,还想好得了?

英国留给印度遗产的终极使命,就是让印度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李光耀曾经对印度做过深入评价:印度可以成为一个军事大国,但印度的经济不会繁荣。

他评价道:

印度的宪法体制和政治体制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导致印度无法实现高速发展……无论政治领导层希望做什么,必须在中央层面经过一套纷繁复杂的程序,甚至还需要在各邦经历更复杂的审批……印度的发展速度是由其宪法、种族结构、选举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联合政府决定的,而这些因素都会加大决策难度。

但这种状况是其宪法体制的一部分,印度人民现在已经接受,在其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围绕各邦边界、语言隶属、种姓配额出现的推诿现象永远也不会消除,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印度实行充满活力的英才管理体制,妨碍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印度的政治领导人是有改革决心的,但印度的官僚体制运作迟缓且抗拒变革,猖獗的腐败与地方上的争斗也不利于改革。此外,民粹主义的民主体制导致执政党出现常态化的更迭,从而弱化了印度政策的连贯性……印度基础设施薄弱、企业面临的行政管理障碍大,财政赤字严重,尤其是各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更严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印度进行投资和创造就业。

英国给印度留下的遗产,如同香港一样,就是:你想干个什么事情,你都干不好,你想做中药港,做不成,你想做数码港,有人搅合你,你想搞居屋工程改善民生,门都没有…….印度,也是一样。

贫民窟,作为印度长期存在壮观现象,隐藏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拥挤,疾病,犯罪,无处不在,在孟买容纳全市2/3人口的贫民窟—达拉维,一家十几口挤在不足20平米的窝棚里,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空间仅仅是一张床的大小!而就是这样的贫民窟,在印度是常态,几十年的历史中,几乎从来没有平民窟被改造。

我们现在看这个问题,贫民窟就是印度政客们的一个阴谋,永远不会有人考虑怎么真正的去改变贫民窟。贫民窟是选票政治的票仓,是政客们最喜欢的地方,承诺给贫民窟通水通电就行;

而印度的平民窟的水电是一家一户走的,它不是像公寓楼,通电就是一片,所以贫民窟很容易就是来区别对待,你要投我的票,我就给你把水接上,否则没门。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李光耀对印度制度的结论是:

「看看印度与中国的建筑业,你就知道做事效率高低的区别了,印度只是讨论来讨论去,到头来却做不成事……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印度是一个多元化色彩非常明显的国家: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英国殖民统治开始之前的32 个国家构成的,印度方言多达330 种……在中国,90%的人口是汉族,大家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虽然口音不同,但写出来却是一样的。如果你站在德里用英语演讲,那么在印度的12 亿人口中也许只有2亿人能听懂你的话;如果你说印地语,也许只有2.5 亿人能听懂;如果你说泰米尔语,只有8 000 万人能听懂。因此,中印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比较这两个国家,我们就像在比较橘子与苹果……」

中国对印度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这个和现在无关,在70年前就已经注定了,印度不做深入的政治改革,再给70年时间,印度也完成不了工业化。

70年过去了,印度没有改变,依然是一个完全分散而孤立的一个一个的邦,国家的管理能力与体系非常有限,皇权不下县,印度的管理制度到不了基层。

印度,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每年大量的人死于缺水,想学中国南水北调,结果大型工程根本搞不成,国家根本没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少有成功的工程方案。

2019年8月28日晚上,印度贾坎德邦一条运河上修建的一座大坝,在大坝启用22小时左右后,发生塌陷。而这座大坝已经修建了42年,耗资近220亿卢比,坍塌的原因被归咎于老鼠洞。

想治理污染,结果越搞越差

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河流污染都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城市地区,大量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使得本来可以利用的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无法使用,其最重要的河流恒河的污染也非常严重,粪便、工业污水等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地表水无法利用,于是在印度80%的农业灌溉用水和90%的生活用水来自地下水,但是过量的使用地下水已经对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城市地区的地下水开采率已经超过了123%,属于严重超采的范围。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印度到现在,几乎没有治理一条河的成功经验,没有修一个成功水坝的案例。

印度的领导人非常清楚,要和中国比,根本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因为印度和中国的差距,就是甘地和毛泽东的差距,天差地远,可以以光年计算。

甘地号召不抵抗运动,二战爆发,甘地认为犹太人的正确选择就是开开心心的送给德国人杀,德国人什么时候手杀软了,自然就会停下来,当时蒋介石预判日本可能进攻印度,派人到印度商议共同抵抗的事情,甘地对中国人民的抵抗大家批判:你们为什么要抵抗?不抵抗,不就没有战争了吗?

到今天为止,印度依然尊称甘地为国父,享有崇高的声誉。

印度要想赶上中国,那是没有可能的。印度的独立,是英国的恩赐,是一个得国不正的国家;

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1949年对旧制度的彻底清算,甩掉一切包袱。

这一切,莫迪非常清楚,想要让印度发展,印度的一些列矛盾必须要解决,但是英国的遗产,就是不让印度解决……

最后莫迪想了一招,内部矛盾外部化,从外部寻找敌人,凝聚人心。而要找外部矛盾,就有英国的第2项遗产,领土遗产。以此来团结印度。

聊聊印度,为什么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在印度人的眼中,所有英国统制下的英属印度,都应该是他们的。印度的梦想,就是恢复英属印度时期的荣光,把所有的地方都拿下来。

这下子目标就大了,在英国统制印度190年的历史上,英国就是以印度为中心,不断的划分战略缓冲带,把伊朗、阿富汗、缅甸这些都划入了所谓印度的所谓战略缓冲带,有的是保护国,有的是殖民地,有的是觊觎良久但是拿不到。

我估计印度人一定非常恨日本,如果日本没有打珍珠港,而打的是印度,现在的印度领土何止只有这么点,所有日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印度一定会说是他们的领土。

于是印度开始了自己的奋斗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占领了克什米尔10万平方公里2/3的领土,构成了现在「印控克什米尔」;

1949年,印度为了对不丹进行渗透,逼迫不丹与其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控制了不丹的外交和军事;

1950年5月2日印度收回金德讷格尔,1954年11月1日印度接管其余四个法属印度地区。这些地方,历史上和印度无关,因为英国抵达这片土地前,没有印度。

1961年12月18日印度派出3万大军,里应外合,拿下葡属印度果阿、达曼、第乌岛等地区,总面积约3983平方公里。

因为历史上锡金是英国的殖民地,自然也被印度看上了,1973年,印度占领锡金,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锡金邦。

接下来,印度将眼光放到了中国西藏,在二战之前,英国无数次的动了中国西藏的心思。

可惜,印度只有帝国主义的心,却没有帝国主义的实力,1962年被中国一顿狠揍,一夜回到解放前,在国际社会颜面扫地。

印度,70年前,英国已经给他决定了命运,搞什么都搞不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Lsy-GeaXCtIoMzc5huZZA

宜家总有一天会进县城的

 

宜家总有一天会进县城的。︱刘德科

宜家总有一天会进县城的。︱刘德科

文︱刘德科

 

十几年前,专栏作家李承鹏写了一篇文章,嘲笑那些把宜家当作是奢侈品的人。

 

如果把那篇文章翻出来,你会感喟中国实在是发展得太快——

 

如果你有一个新家,如果你有幸买了全套宜家,当你向前来参观的朋友说「这是宜家」时,心里一定充满自豪。

 

我知道有女孩结婚要求男方必须用宜家,我知道有朋友专门从上海宜家店托运回内地……

 

他还写了一个很生动的场景:一身名牌的摄影师到他家转了一圈后遗憾地说「可惜没用宜家家居,否则会更有品」。

 

李承鹏苦口婆心地劝告:「别把宜家当成豪华家居了」,「只不过是一个很大众很普通的牌子」。

 

李承鹏在 2006 年写的那篇文章,现在拥有了非常浓烈的文献意义:在十几年前的中国,确实有很多人把宜家当作是奢侈品。

 

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人把宜家当作奢侈品了,回归到「物美价廉」的代言词之一。但宜家仍然受人尊敬,它没有用虚高的价格「欺骗」中国消费者,国内外价差不大。

 

宜家与无印良品本来是近义词,但直到现在,无印良品仍然更像是宜家的反义词。虽然这一两年无印良品一再降价,但在中国的售价仍然明显高于在日本的售价。无印良品仍然让自己残留着「奢侈品」的痕迹。这大概是近年来无印良品在中国走下坡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在全球商业信息几近扁平的移动互联时代,产品的本性是很难伪装的。但这一切都不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关注的点其实是:在仍然飞速发展的中国,像宜家这样的快消品,会「下沉」到什么级别的城市。

 

最近几年,我们关注星巴克、肯德基、优衣库与宜家这四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城市的布局:肯德基已经深入中国的县域城市,星巴克正在深入,优衣库跃跃欲试,宜家尚未直接入场。

 

但现在,宜家也已进入了徐州(GDP 7151 亿)与南通(GDP 9383 亿)这样的地级市——既不是副省级或省会城市,也不是头部城市。前几日遇到徐州宜家的店长,他说徐州宜家商场将近一半的客户来自整个淮海经济区,也就是说理论上它已覆盖了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的 80 多个县域。

 

●宜家商场在中国布局25城(截至2020年6月)

 

◎超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新一线城市: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佛山、宁波、大连、济南、无锡

◎二三线城市:哈尔滨、贵阳、南通、徐州

 

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几年,或许宜家也会直接进入县域城市。这不是宜家自己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中国市场总有一天会把宜家推进县域城市。

 

在全球商业信息几近扁平的移动互联时代,成熟企业的成熟产品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城市,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宜家而言如此,对于成熟房企而言亦如此。

 

不同点在于:宜家贩卖的是「物美价廉」而不是「自豪感」,成熟房企仍然需要贩卖那些能够带来自豪感的房产品——与头部城市同步的那种自豪感。

 

凡是京沪深有的,县城都要有。宜家总有一天会进县城的。︱刘德科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4oZAKRnZLCuMS5VheXa_g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讲感情就不用给钱吗?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了解斯基的都知道,斯基没事喜欢喝两杯。

 

几杯二锅头下肚,从喉咙烧到尾椎骨。

 

吹牛X的封印被层层打开。

 

接着从花生米聊到相对论,从原子弹聊到可控核聚变,天下英雄唯有老八与老四。

 

为什么敢这么侃?因为酒能麻痹大脑,大脑麻痹了,智商无法占领高地了,智商有缺陷的人说话能当真吗?

 

哪怕被人指摘,斯基当场也有底气怼回去。

 

这叫什么,叫自由。

 

到这里很多老哥都明白了,斯基喝酒,主要是为了说话不负责任。

 

所以斯基最讨厌一种人,就是在酒桌上谈生意的人。

 

你说你请我喝茅台,我去了,还找两个小妹给我倒酒,我也喝了。

 

喝完你拿出一纸合同,醉眼朦胧之下,小妹抓着我的手指头在合同上盖个大戳。

 

恍惚间只看见三个大字:卖身契!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馋我的身子?!

 

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把两者混在一起谈的,既没想好好跟你做生意,也没把你当朋友。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人有七情六欲,兄弟是友情,老婆是爱情。

 

几十年来一个被窝,左手摸右手,早就摸烦了。

 

但是再烦,也是自己的手。

 

这双手,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拖地生娃,能这么容易舍弃吗?

 

李国庆最近拿着大喇叭喊冤,控诉自己离婚难。

 

我们都分居两年了?感情破裂还有什么好证明的吗?我现在看见俞渝就恶心是最好的证明!

 

一副感情中的受害者模样,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更令人不适的是还有人夸李哥可爱。

 

都怪学业太重,把孩子的眼睛都给熬坏了。

 

要说感情,全中国人民谁不知道他们俩夫妻俩感情破裂了!

 

关键李哥你也不是因为感情破裂而离的婚啊。

 

说到底,离婚,不过是你李哥为了夺回当当网股权的工具。

 

如果能凭真本事夺回股权,都过大半辈子了,干嘛非要这时候离婚啊。

 

只许你拿离婚当生意,不许别人用婚姻法维权?

 

充什么当代男版中年窦娥?

 

遥想当年创办当当,俞渝问李国庆需要多少钱,李哥说300万美元,俞渝扭头融了600万美金回来。

 

多少男人羡慕李哥吃的一手好软饭,只有李哥觉得自己真的是天纵商业奇才。

 

自信来了就敢摔杯子,也怪不得俞大姐要撕烂你的嘴。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李哥发财靠俞渝,B站发财靠UP主。

 

UP主是B站的视频作者,别的网站要花巨资买版权。

 

B站等着作者们投稿,就能获得近乎免费的视频资源。

 

为什么他们要到B站投稿,或许你还记得《后浪》中的台词: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观众和作者因为兴趣凑到了一起,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

 

不过不好意思,这只是最初的B站。

 

如今的B站早已形成了作者更新,吸引观众,然后广告主投放广告的内容创业模式。

 

B站本身也依靠作者吸引来的流量,进行游戏等各种变现。

 

本来B站与UP主合作愉快一起赚钱,但是最近却跟一位UP主撕得不可开交。

 

说来惭愧,这位作者虽然是后起之秀,声量却比斯基大得多。关于这位巫师的水平如何,作为半个同行,斯基没有过多关注,也不便评价。

 

但是B站作为一个大平台,百亿美金上市公司,亲自下场怼一位作者,实属骇人听闻。

 

原来事情的起因是,这位作者发了一个公告视频,说要退出B站。

 

B站连发两道声明,一是控诉这位作者违约,二是控诉这位作者不讲道义,抛弃了把他养大的B站。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B站声明)

 

结果作者也晒出证据,作者亲自把合同寄去了B站,B站自己拖了一个月不盖章。

 

也就是说合同根本还没达成,作者及时撤回了协议。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巫师回应)

 

B站终于没声音了。

 

要说B站自己不知道合同尚未达成,基本是不可能的。

 

上市公司的任何公众资料发出来之前,都要过法务部的审核。

 

那B站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巫师退出B站,对B站没用了,既然没用了,还不如毁掉。

 

二是杀鸡给猴看,让别的作者安分一点。

表面谈的是感情,背后刀子擦得比谁都亮。

 

如此一来还要高谈阔论,B站给了你荣誉,你却不知回报,充满了吾儿叛逆伤透我心的爹味。

 

其实内容创作者都明白,最核心的永远是内容,而不是平台。B站作为一个平台,如今想借着站内用户的名义,把作者圈起来,又不想花钱,可能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爸爸。

 

之前有个读者评论说得好:以前B站是我们的,现在我们是B站的。

 

被资本裹挟的B站,如今谈情怀和兴趣,就像李国庆跟俞渝谈感情一样令人不适。

 

你在乎的不是情怀,你在乎的只是生意。

 

既然是谈生意,价格谈不拢就好说好散,犯不上为了要做生意,强行当别人父亲的地步。

 

一是容易喜当爹,二是爹应多了容易折寿。

 

 李国庆与B站的中年相遇

 

其实世道艰难,赚钱不易,为了钱,人变成什么样都能理解。

 

就是千万不要把刀子藏在背后,用道义的大帽子去绑架别人。

 

这样不仅是胜之不武,而且容易断了自己的路。

 

以后不仅跟你做生意要掂量三分,身边人也得防着你,活得多累啊,你说是吧李哥。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带刀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Mm0iXhJ27T3k0RdaQN9Vw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在恶搞英语这条路上,中国人从来没停过。

如果说四六级考试那些足够震撼我妈的魂翻(灵魂翻译,简称魂翻),是无数英语被迫学习者们的底裤,还能用英语水平不行解释。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那英文歌的事儿,就是纯粹的“恶搞”了。《You raise me up》,这常见的入门单词,简单到没有的语法,以及随时随地可上网百度的自由,到底是谁把它翻成“您抬举我了”的????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the mountains,多谢你抬举,我才能上这个山头儿?

 

甚至还有人把You raise me up搞成“你养育我”“你扶我起来”。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扶你起来你还能继续爬山吗?
虽然这些翻译是恶搞,但大众却喜闻乐见,评论区里的人一边说着神经病一边捂住自己哈到闭不拢的嘴,并顺手“毁掉”了更多英文歌。

惨遭毒翻  

越是大众熟悉的歌,越容易被毁。Scarborough Fair,从斯卡布罗集市到斯卡布罗菜市场,简单的“菜市场”三个字就让它完成了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与此不相上下的还有Hotel California ,无论“加州招待所”还是“加州快捷宾馆”,都能让人有种自己正身处中国十八线小县城的幻觉。

更不用说《我走国道回家》(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中如此扎眼的特色中国词“国道”,以及完完全全是中国味儿的《乡村爱情》(When Love Comes To A Town )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只要词用得到位,再硬的英文歌都能瞬间整成国产:

Dying In The Sun ,又名《见光死》。

Born This Way ,《生育指南 》。

Now I’m A Cowboy ,《现在我是牛郎》

Crying in the party,《入党那一刻我哭了》(高兴的

Started From The Bottom,《从受做起》

甚至有些歌连mv和伴奏都能省了:

被翻为《你这人好黄》的Yellow,看到歌名那一刻脑内自动匹配伴奏你好黄你好黄你好黄黄黄。

Get Lucky ,春节必备霸街神曲《好运来》。 

Princess of China ,《还珠格格》,有画面了。 

Look what you make me do,《你瞅你给我整的》,东北人整的吧?

知道生于巴巴多斯在美国发展说英文唱英文的蕾哈娜Rihanna为什么被叫做山东天后么?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因为她的歌没逃出过山东。
《还珠格格》(Princess of China)是她的,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在山东济南。《潍坊的爱》(we found love)也是她的。她还唱了烟台、威海、聊城…….

fool in love——福临莱芜

where have you been——威海油饼

talk that talk——话说聊城

do ya thang——东营小事

you da one——烟台一吻

diamond——到沂蒙

towards the sun——直达日照

你是那傻B”
然而歌名的本土化只是开始。当段子手们用上了空耳的时候,你简直怀疑自己听的根本就是首中文歌。
空耳,简单讲就是误听,把A听成读音相似的B。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流行亚文化,很多人为了搞笑故意听错。

比如,“你是那傻B,傻B傻B傻B”,这不仅是首歌,还是纯正的德语歌,《Schnappi》。

 

你是那傻B

 

真·感谢人才们为不懂德语的人搞了个这么通俗易懂的发音教学。
还有it is in my blood,来,用英文跟着读一遍,是不是“一定是姨妈8”?

以及把we dont talk any more 加速,像不像“为了脱给你摸”。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请问,热米来有毒,热热,热米来有毒是什么歌?
答案是:love me like you do,love love love me like you do。

有些人甚至专门用空耳过的中文歌词去找原曲,Ta也许是真听着像中文,真不知道歌名,想求歌的想法也很诚恳。但当知道歌词的人看着“削个椰子皮你他妈却塞给我个梨”,再听原词sugar yes please won’t you come and put it down on me时,脑子就怎么也转不回英语频道,全是削个椰子皮你他妈却塞给我梨了。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削个椰子皮

简单的快乐 
对于恶搞英文歌名和空耳歌词行为,语言圣洁党们很讨厌,认为是语言污染,难登大雅之堂。但更多人却是夸赞,搞笑翻译和空耳不仅给原歌赋予了新意味,更重要的是,太幽默太快乐了。
这种快乐,来自悖离常规和预期违背
主流理论认为,幽默的致笑机制在于乖讹。幽默发出者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手段向听众暗示幽默的发生,然后接受者根据这些线索觉察出话语中的不和谐,最后,接受者发现不和谐中的协调成分,因而产生愉悦。[1]

背离常规和预期就是那个“不和谐”。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但凡有过英语教育背景的人,无论基础薄弱,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单词肯定是知道的。英文歌作为大众文化,用词语法等必然也是大众化的,不可能很深奥,毕竟得拥有尽可能多的听众。所以正常而言,英文歌的中文受众,起码知道英文歌的部分意思。

像sugar这个词,即使不知道它的意思,也知道肯定不是“削个”。

我们的英语学习背景,让我们获得了快乐的第一步——常识
而当我们听歌时,我们对歌词的理解也是直接的、常规化的,会下意识用常规方式解读歌词。比如baby you’re a firework ,你只会想到“宝贝,你是烟火”。
当人有把 firework翻译成“窜天猴”,这就到了第二步——不和谐。firework怎么是窜天猴呢?这完全背离了大众的常规认知。
但当你再仔细想,烟花不就是往天上窜的么,翻译成窜天猴好像也没啥不对,要是连起来看,baby you’re a firework,宝贝你是个窜天猴!那就更让人拍案叫绝了。

这是什么精准又不失意蕴还兼具美学的神翻啊。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至此,快乐就来了。
于是一群人一边笑着骂神经病一边喊着再来一个。但往往这种神翻,需要有玩弄语言的能力和智慧。一般人只能做段子的搬运工,做不了段子发明家。
所以最后再问一遍,到底是哪个大神把you raise me up 翻译成你抬举我了的?!

中国人还要“毁掉”多少英文歌?

考资料:
1.王海涛. 网络段子语用策略研究[D]. 暨南大学, 2011.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a9WQqaMClacfCfjlaHG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