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生便利店》刘墉

人生就像开店,不怕关门,怕不再开门;也不怕店老,只要东西新鲜。
梦想与理想有很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别气馁,缓口气,再开一家!梦想继续,行动继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你要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理想,把它变成真真正正可以实现的理想。所以理想的人生就是总有理想的人生。
如果情绪不好,有两个方法调节:
一个是改变环境。比如你在这里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挫折,你可以出去念书;工作出现问题,你可以重新学习,再另找一份工作。
另一个方法,是自我暗示。你可以说,我的今天是不同的,今天的我是全新的,今天的太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改变环境,自我暗示,是我们面对挫折、面对抑郁的好方法。
许多死在人生坑洞里的人,都是因为只想求救,忘了自救。
对于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麻烦事,自己扛起来。少让家人担心,别要父母分忧。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也对亲人负责的成熟表现。
拖延的原因很多,有懒,有慢,有弱,最根本的是怯懦,因为不敢面对问题而不去想,不去碰。
治疗拖延的毛病,需要鞭策自己到手就做,告诉自己不做的后果是一辈子在拖延中完蛋。
在网上浏览如同吃零食,涉猎广可以“吃饱喝足”,但缺点是松散的学问,穿肠过得快,饿得快。
我读了什么?有什么领悟?该怎么补足?要怎么发挥?可能比读死书让人更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且更能适应多变的未来。
一个成熟的人,最起码的一件事,就是了解自己哪些事情能够做到,哪些事情不能做到,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别人。
不懂不要排斥,坚持面对,渐渐就会懂。
就是因为我们有一天会死,就是因为我们好不容易来这一趟,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时间。
第一,要超越自己。因为很多人很懒散,爱拖延,不想读书,想睡懒觉,所以我们要超越与生俱来的弱点。
第二,我们要创造个人的风格。我们都是独特的,也许我们的声音不好听,但是我们的表达能力很好;也许我们长得不漂亮,但是我们能用独特的美创造自己,创造个人的风格。
第三,我们要肯定自己是天地当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你不是白来这一遭,你有你存在的价值。
35岁是人生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不是人生下坡路的开始。
人生的旅途不也一样吗?要想走得远,先得在每件小事上保存体力、爱护自己。
从小处开始坚持,自我要求,自我超越,常能有惊人的成绩。
对人礼貌是教养,对远不如自己的人谦和是境界。
爱情要有几分神秘才美,情感要不断因为发现彼此的优点而加分。
家人跟你联络,一定要有礼貌。对家人无情却对外人有情,是不成熟的表现。当你不尊重家人,你的朋友也会轻视他们,轻视你的家人何尝不是轻视你?
婚前看个人,婚后看一双,亲人也一样。
婚姻就像是两个人一起旅行。一个人说:“我累了。”另一个说:“那我陪你。”于是两个人坐在路边,一起享受静下来的生活。步调一致,一起走一生,多好?另外一种可能,一个人说:“我累了。”但是另外一个人说:“我还要走。”“那把属于我的部分留给我,然后你继续走你的路吧。”于是,两个人各自找寻适合他们的未来,这不是也很好吗?
没有人真的无情,即使他当下反应冷漠,甚至表现得不屑,你付出的爱总会埋藏在他心中,一点儿一点儿修补他受伤或者缺损的部分。
希望孩子有意志力的父母,自己先要有意志力。你的不妥协,会使你的孩子不妥协;你的锲而不舍,会使孩子锲而不舍;你做事不虎头蛇尾,孩子也能坚持到底。
揣摩,容易没有安全感,容易讨好,容易撒谎。所以父母先要讲理,而且要有稳定的情绪。
在人生的长跑中,早一步离场的父母,既然不能等在终点为孩子挂上花环,还要错过在中途为他们鼓掌吗?
好话好说,别好话坏说。
这世界上投资效率最高的是“礼貌”。
钱锺书在《围城》里说得好:“远别虽非等于暂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回锅,要煮一会儿才会熟。”
沟通,最忌伤人自尊。
要想想对人有没有亏欠,如果自己有的多,是不是可以把恩泽与人分享。均富可以安定社会,均福可以圆满人生。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不能公平,与其招怨,不如不送。非给晚辈红包,就挑明了说,图个喜气,一个数!”
送礼——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些人从不道歉,也很少认错。他们不见得自大,反而可能自卑。因为他们已经自惭渺小,道歉会使他们更觉得自己渺小;他们很少被赞美,认错会使他们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碰到这种人,要同情他,鼓励他,赞美他,先建立他们的自信。
捐献有很大的学问:
第一,行有余力,先要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得很好。
第二,要做得有意义。
第三,要开诚布公,有信用。
第四,看清楚,不要盲从。
第五,在做大的决定之前,征询亲人的意见。
第六,不为沽名钓誉。
第七,要喜舍,不要有任何不甘心。
第八,不可冲动为之。
第九,做不到就不要承诺。
第十,不要因为自己捐就逼别人跟。

作为行走世界的人,先要学会尊重他国的文化,可以入境问俗,但是不能否定自己。
美国的用餐礼仪是不能越过别人去夹菜,而要请靠近的人把盘子递过来,连盐罐、胡椒罐这些小东西都如此。
如果你想做艺术家,先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肯定或否定你。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只要你肯定自己,你就是天才。天才不需要掌声,天才是内里的自我突破。天才走在前面,很少回头,所以不必在今生奢望别人看到你的全貌。
“人都会犯错,前半生不成熟,尽量追求别犯错。后半生成熟了,尽量做好事改过,对别人犯的错也要以同理心去宽容。”
对于你的第一份工作,不必计较薪水。只当那是学校的延伸,不但能够学到东西,还有薪水可拿,多好!当你有这种想法,就会做得高兴,给人喜气。而当你表现得杰出,老板怕你跑掉,自然会给你升职加薪。即使他没加,只要你自忖有这身价,也可以主动提出。他还不加,你有两条路可走:检讨改进,或者另谋高就。
做任何事都要边做边学,建立关系,发挥才能。
上班工作,领薪水回家,何必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回家?
老板付薪水给你,可能换取你的三样东西:智慧、劳力和生命。

如果它们各占三分之一,还可以,但是当生命占了大半,你就要想想值不值得牺牲了。
正面思考的人知恩惜福,负面思考的人怨天尤人。
生命无常,凭什么非要如何不可?能够尽己之力,不负于心,就该满意了。
看到每位领导、同业,甚至属下,心里也念着:瞧!这一定是我的贵人。
当他先认定对方是贵人,那种感恩的气场就会招来更多贵人。
造就别人也是造就自己,在我们遇到贵人的时候,可以自勉:我要好好回报,希望有一天成为贵人的贵人。
“是鸡就别扮凤凰。当下只有萝卜吃,就安心吃萝卜,吃出萝卜的味道,何必去想吃不到的鲍鱼?得意也好,失意也好,成熟的人只有认知当下,接受当下,满足当下,活在当下,才能把握当下,东山再起。”
抱怨是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对方,检讨是寻求改进的方法。前者消极,后者积极。同事、队友、夫妻、亲子之间遇到困难,都应该如此。
找工作的四条建议
第一点,要看看你是不是学有所用。虽然你可以从头学起,但是如果你大学学了四年,最后找到的工作跟大学学的完全没有关系,恐怕你那四年光阴被浪费了些。
第二点,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能太少。因为那显示了对方有没有重视你。
第三点,公司要有很好的制度。休假、奖惩,应该规定得一清二楚。任何单位想要壮大,都得先建立制度。
第四点,你要看同事的年龄。如果里面一堆老人家,结果聘了你一个年轻的,你很可能进去打杂。更糟糕的是,你可能会跟着老化。
“钱途”不等于前途。老年人把钱放在第一位还行,因为前途已经不远;年轻人把钱放在前面就错了,因为看得远比什么都重要。有前途就有“钱途”,只看眼前的棋士很难赢得整盘。
老人要靠年轻人跟上时代,年轻人要找能发挥才能的工作。否则,铁饭碗非但变不成金饭碗,而且容易生锈。
二十几岁,毕业证书是你的文凭;

三十几岁,工作经验是你的文凭;

四十几岁,事业成就是你的文凭。
这个时代不是靠拼命就能出头的,进修和保养也是工作啊。”
今天不勉强自己走远,是因为有更远的路要走。爱家爱事业,就算拼命,也要有度。
这次考不好,下次再来过!只要肯努力,今天没赢,明天赢!
算命是告诉你命中注定,所以他不是教你人定胜天,而是教你认命。当你认了命,还会寻求突破吗?
捷径要是真好走,早就不是捷径,而是大道了。
如果你被内定升职,千万别说。
因为四周的人情攻势太厉害,你的领导得罪不起。
刻薄的老板,不可能有喜气的职员。上位者的德行常写在下属的脸上。
我常想,如果大人小孩都能把“没错”改成“是”或“是的”,不是既简单又礼貌,既精简也精准吗?
就算你翅膀硬了,也要跟那些早年提拔你的人维持良好关系。甚至当他们只能跟在后面的时候,你都得回头等待,把他们捧得高高的,强调你有今天全是因为他们,你今天的创意都是受他们的启发。
就算你非自立门户不可,也要走得漂亮,让每个人不射暗箭,还为你铺路,为你鼓掌。
如果看出老板已经准备加薪了,员工千万别再喊加薪。
如果老板已经说大家辛苦了,员工就别再强调自己有多辛苦。
如果对方早感受到你的付出,就别再强调你为他牺牲了多少。
你怎不说留学生送礼很麻烦呢?从来不认识,一见面就送很贵重的礼物,我们接还是不接?让美国学生看到要怎么想?我们以后能给他特别的待遇吗?”
答应人,有时要爽快,有时相反。譬如你卖东西,对方说十万元可以吗?你立刻说好。只怕他会心想自己给太多了,回去就找个借口变卦。
如果你皱眉头说太少、不行,让他急,你再勉强答应,他就心安了。会做生意的人,除了自己赚钱,也要让别人觉得划算。
赞赏人是胸怀,与人为善是修养,帮人助攻是境界,你甚至应该主动发现别人的亮点。

赞美是喜乐的表现、善缘的开始。点亮别人同时照亮自己,何乐不为?
“死心塌地”可能换来心死地塌。总是不怒的匹夫,有时也要“匹夫一怒”。“不点不亮”的人需要当头棒喝。“不平则鸣”的人才能一鸣惊人。
说NO是门大学问。懂得说NO的人,保留了自己的实力,必要时才能说YES。不好意思说NO的人,因为无力应付,不是马虎就是爽约,反而得不到尊重。
当众犯错要当众道歉,私下犯错要单独道歉。

被人推去道歉没有诚意。立马认错,反不如等一下再去道歉,更能显示经过反省。
“抢话”。有些人只为表现自己,硬把别人的话打断。有些人却能顺着别人的话,说出自己的想法。譬如你正说什么东西好吃,他立刻附和你说“确实好吃”,他在哪里吃过,然后顺势扯一堆。他抢了你的话,但是没给你留下抢的感觉,他是既同意了你,又表现了他自己。
更高明的是有一种人,很专心,他见别人抢了你的话,等对方说完了,会转头提醒你“刚才您讲了一半,继续啊”,让你觉得被尊重。
无论团体或家庭的纷争,不大事化小,还去扩大纷争,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所以如果只是无碍的小伤痛,除非有立即见效的灵药,否则最好忍耐它的不适,忘记它的存在,让它自己痊愈。
从容是风采、自信,也是礼貌。
越聪明细心的人,不是越觉得别人笨,而是越会观察,越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越能欣赏与自己不同的人。对人这样,对万物都如此。
别让外人分享你的秘密,别因为他透露他的秘密,就用自己的秘密交换。
别让小辫子落在合伙人的手上,免得有一天翻脸,他出卖你。
心安理得是最珍贵的财富。
你可以否定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但是绝不能否定他的未来。因为人活在希望中,即使是临终的病人,也会盼望奇迹出现。
处世是门大学问,你要以和为贵、融入群体,但是不能失去原则,所以要和而不流。
 别让人欠你太多钱。不要因为朋友总跟你借小钱,就一直给他,免得他欠多了,躲着你,或者不好意思见你。

一味地宽恕,反而给人压力。爱他,器重他,不是站在他的对面不断宽恕施舍,而是跟他站在一线,教他,关心他,帮他解决问题。
声音反映情绪和环境。在嘈杂的环境中打电话,声音一定会大;在忙碌时打电话,语气一定会急。
以打电话前,先调整情绪吧!那不仅对别人好,也对自己有帮助。
任何事情不满意,都可以从其他角度想想:

你对新的工作不满意,说不定做一阵就能得心应手,大不了换份工作。只要你有能力,就能从头开始。
又譬如你对孩子不满意,要想想有人想尽办法也求不到一个孩子,毕竟你能够有个孩子。
不必猜想也不要羡慕别人的果子有多甜,就安心守着自己这个吧!

偷偷尝自己的苦,也尝自己的甜,且无论酸甜苦涩,都无怨无悔、潇洒豁达过一生。
离家去远方求学会经历孤独,毕业失业会经历孤独,失恋丧亲会经历孤独,临终无助会经历孤独,而死亡是永远不知道的孤独或不孤独。
很多美国学生早早就做实习生,他们知道未来求职需要实习经验。
许多人不能成功,不是因为实力不够或者不努力,而是因为做事不能一鼓作气。一鼓作气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一环扣着一环,有计划地行动。正因为要一环扣着一环,所以时间要把握得精准,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
见到猎物再上膛,多半已经来不及。
一个人的回信速度显示了他对人的尊重程度,所以快速回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今天的成功者常常是梦想家、实践家、冒险家的混合体。企业也需要员工具备这三个“家”的品质:天马行空的创意,脚踏实地的努力,加上敢于冒险的魄力。敢的人可能牺牲,怕的人连牺牲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你还年轻,别怕错。

错了可以重新来,别怕打不准,趁着子弹够多,能出手就出手吧!
可以不直视眼睛,不能不面对拳头。跟在后面的只能装模作样!英雄要主动进攻,决胜千里之外。那些拖拖拉拉,等敌人敲门才抄家伙的人,因为被动,很难成为赢家。
拖延时间就像欠钱,如果你不能在最有钱的时候把钱还掉,不能在最有体力的时候把事情做掉,就可能拖欠一生。
不尊重别人的时间就是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的时间,却表现得忙碌,也是不尊重别人。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跟他利用时间的效率有很大关系。
梁实秋先生说:“当上一件事将要完成的时候,开始做下一件事,这就是人生。”
战争是为和平,工作是为休闲。赶是为了不赶,不赶才有能力赶。最好的方法是常常问自己:我要赶去死吗?
你只需盯着眼前的路,朝你心中的山头勇往直前。渐渐地,骂你的人会被你抛在身后,当你从高处俯视他们,那些鄙视的眼神就会成为仰望。
做任何事,“起音”都得慎重。
应征工作,你要求多少薪水?签约出版,你要多少“印数”?商业谈判,你抓什么底线?朋友合作,你要怎么分成?当你“起音”高了,可能“拿不到”,也可能断了自己未来的路。所以人要自知!有多少能耐定多少价!
一般人最好摸着石头过河,骑着马找马。
年轻的本钱跟真钱不同,即使存着不用,仍会自然消失。
一个好员工要眼里有活儿,没工作的时候主动开发业务,无愧每一分薪水。

一个有出息的人,就算失业也不留白,他会不断进修,随时准备出征。

这些人就算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也能突破,他们不会守株待兔,坐以待毙。
创业的成功常是从“尸堆”中起步的。那些“死者”可能并非敌人而是战友,大家一起创造,一起展示,可惜孤军奋战没有救援,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地。只有坚持不断气的一两个挣扎着站了起来,成为“尸横遍野”的最高点,被远方的人群发现,惊讶,惊叹,掌声响起。
想适时表现自己,给人好的印象,平时先得多充实自己。任何功夫都不能白下,任何学问都不能白学,学完就忘等于浪费生命。
接受自己才能快乐,不接受自己才能进步。晚上拥抱自己,早上推出自己。晚上把自己抱进来,说:“你今天已经尽了力,把得失放下,安心睡吧!”早上把自己推出去,说:“又是新的一天,加油!不信你办不到!”

新能源车的担忧

回顾新能源车的这一年,销量横扫全球的特斯拉的确越来越赚钱了,但市值却跌出了美股前十,年内跌了65%。
而一直被资本市场热炒的三家新势力市值也缩水严重,小鹏汽车港股市值跌了80%,已经跌至721亿港元。
新上市的零跑首日破发,还在研发阶段的小米市值早已跌至谷底,二级市场正在重新审视行业的估值定价。
在11月份的车型销量榜单上,前十名里已经看不到”蔚小理”三家,特斯拉还稳居第二,单车利润不到100块的五菱宏光排名跌至第三,剩下的8个车型里有7个是比亚迪的。
具体到销量上,2022年11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606.7万台,比亚迪一家销量162.8万台。
不得不说,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阶段确实结束了,下一个阶段要看综合制造成本、盈利能力以及产品竞争力。
01.比亚迪竞争优势
 
比亚迪全产业链的制造能力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在制造成本以及客群覆盖上都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前几天去比亚迪的总部参观了一下,让我比较震撼的是,竟然连车灯都是自己造的。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最高的电池部分,近一年来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暴涨,电池价格也水涨船高。对于车企来说,销量低的厂商在电池供应商那几乎没有议价权,而比亚迪的电池全部为自产,在产能及成本上明显优势于竞争对手。
其次是电机电控以及芯片的供应几乎都是自研自产,比亚迪应该是唯一一家有晶圆厂的汽车制造厂家。
新能源车的担忧
在车型方面,比亚迪也从之前的9款车型增加到了现在的19款车型,覆盖范围是所有新能源车企中最高的一家。
对比其他新势力,理想只有SUV,小鹏和蔚来的车型也只有4款到6款,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
对于一家车企来说,现在开始重新建芯片厂电池上确实很难,首先是自身的销量比较低,整个产业链上的成本很难控制,其次是人才、资金上的壁垒都太高了。
02.渗透率增速担忧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的增长,对于消费市场来说是好事,说明充电焦虑已经不是问题,而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太快的渗透率增长是不是意味着行业高速增长即将结束。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估值驱动主要是销量,一方面是渗透率低,另一方面是政策扶持力度大。
到2022年11月份止,国内汽车累计销量2430万台,其中新能源销量606万台,占比已经达到25%,假设明年占比能提升至1000万台,那增速也从今年的100%下降至60%。
至于海外市场,目前比亚迪的海外月销量已经破万,其他家也在加码海外布局,但是销量数据都太低了。
二级市场现在更关注的是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力,品牌力就是能卖高价的现象级车型。
能制造出高价值车型,并且能卖掉,这才是一家品牌的价值体现。比如蔚来,单车车型很贵,但是销量很低,再比如五菱宏光,月销量一直是榜上前三,但单车利润还不到100块。
03.结尾
新能源汽车现在基本还是在赚制造业的钱,但也就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赚钱,新势力那几家越亏越多。
没有制造成本优势的,就必须要靠软实力研发来提升品牌溢价,但软实力的巨大投入也会加重企业的亏损,新势力那三家的问题就在这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UvSU8raqZ2pbml_beIu4A

诗鬼的诗,有多「鬼」

在中国诗史上,再无第二个人像他那样沉迷于死亡意象。
入选语文课本的已经算是相对比较“正”的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其实大部分的画风都是: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诗鬼”李贺,人如其诗,一半是写实,一半是心境。
诗鬼的诗,有多「鬼」
诗鬼的诗,有多「鬼」
奇绝无对
 
李贺,字长吉,因家居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昌谷。他是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叔父)的后裔,并对此宗室身份甚为自豪,不过作为旁系远支,家道早已中落。
大家最早知道李贺,多半是通过他入选课本的那首《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的最后两句发出疑问:什么时候才能为这匹良马披上和它相配的贵重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呢?李贺正是通过感叹马的命运,来借指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但他这匹千里马最终也没有用武之地。
在《南园十三首·其五》里,他再次发出了仰天长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此诗起句昂扬激越,很多人觉得“热血励志”而喜爱。这是没有结合李贺的境遇经历去分析而引起的误解,也没有深切注意到尾句的沉郁哀怨
连续两个问句,分明是诗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怨自艾,以及无力如班超投笔从戎的无可奈何。
不过李贺在这里属于乱发牢骚,“凌烟阁开国二十四功臣”中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瑀等都是书生,这说明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诗鬼的诗,有多「鬼」

 

李贺一生困顿,所以在诗歌中喜欢写关于死亡衰老的现象,被人称为“诗鬼”,和他的年纪轻轻极不般配,再没有一位青年诗人的创作风格像他那样悲凉。
他最有名的一句诗是带了“衰”“老”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长新,假若它和人一样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一出,成为很多人的大爱,文人雅士们就以此为上联,看谁对得出绝妙下联。但无论人们如何殚精竭虑,对出的下联都达不到上联的意境高度,慢慢地,大家就判定它“奇绝无对”了。
时光荏苒,到了两百年后的宋朝,有一次,诗人们聚会欢饮,大家又聊起这个题目,座中才子石延年开声缓缓对出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众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没人继续想别的下联了。
善于砸缸又乐于评人的大文学家司马光道:“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曼卿(石延年的字)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劲敌。
后来有人更进一步,将李白、李贺、苏轼、石延年的一人一句,拼成了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悠远的绝妙对联:
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诗鬼的诗,有多「鬼」
黑云压城
 
李贺比元稹小十二岁,年纪轻轻就声名起。
元稹想与李贺结识,纡尊降贵主动登门拜访这位后起之秀。年少气盛的李贺居然退回了元稹的名片,理由是:“明经出身的人,来看我做什么?”意思就是看不起元稹没有进士及第,而是通过明经出身做的官,不是世人眼中的顶尖高才生。
唐朝开科取士,最重要的就是进士和明经两科。进士考试重在诗赋,明经考试重在帖经和墨义。
帖经,就是将经书任取一页,先将左右两边都贴盖住,只露出中间一行,再用纸贴住其中三个字,让应试者将其填充完整,类似于今天考试的填空题。墨义,就是对经文的字句做简单的笔试,类似于今天考试的阅读理解。只要把经传和注释死记硬背得滚瓜烂熟,在帖经和墨义中就比较容易过关。
但若想在诗赋考试中过关,就需要很高的文采和创造性,这也是唐朝如此盛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有制度的激励。进士考试比明经考试要难得多,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即三十岁明经及第都算大器晚成,而五十岁中进士还可算少年得志。
元稹吃了闭门羹,对此奇耻大辱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到李贺参加科举考试那年,身为礼部郎中的元稹就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进’同音,李贺当避父讳,不应该参加进士考试。”这下李贺一辈子都与进士无缘了。
这段故事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第一个疑点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李贺会无礼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吗?第二个疑点是:元稹的履历中并没有当过礼部郎中。但李贺因为避父讳而未能考取进士一事,则是确凿无疑的。
和孟郊、贾岛、张籍等人一样,李贺早早出名也是因为同一位大众伯乐。韩愈当国子监洛阳分校校长时,李贺捧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访他,这是唐朝年轻诗人走的寻常路。
韩校长当时刚接待完客人感到很疲倦,回到卧室打算睡一觉,一边宽衣解带上床躺下,一边接过门房呈上的李贺诗集随手翻开,看到了其中第一篇《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鬼的诗,有多「鬼」

 

仅看了第一句,韩愈就睡意全无,一点儿也不困了,对门房一迭声叫道:“人在哪里?快请!快请!”立刻把刚刚脱去的外袍重新穿好,派人将李贺迎进客厅,热情相待。
联想到顾况翻阅白居易诗集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的类似反应,我们就能知道惊艳的开场白才是好的敲门砖。

韩昌黎一旦对李昌谷青眼有加,就立刻发扬他提携后进的优良传统,到处为李贺大做广告。

 

诗鬼的诗,有多「鬼」
高轩过
韩校长的学生兼好友皇甫湜也是位文章大手笔,一向眼高于顶,不相信李贺的本事有韩校长吹得那么神乎其神,便要求借着韩愈回访李贺的机会,陪同前去亲自鉴别一下。
李贺见两位贵人来访,当场作了《高轩过》一诗答谢: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霍尊演唱的《卷珠帘》一度流行,但很多人不清楚歌中那句“不见高轩”的意思,“高轩”就是指韩愈和皇甫湜乘坐的那种高头大马所拉的华贵马车。
诗中最后两句将韩愈、皇甫湜比为高飞天空的鸿鹄,希望能得到两位的提携而施展抱负,同时对于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化蛇为龙非常自信。
整首诗即席创作,一气呵成,不卑不亢。
皇甫湜眼见为实,这才相信了韩愈对李贺的推崇。作此诗时,李贺年约十九岁。
有人说这是李贺七岁时写的,我认为不太可信。不论七岁的小李贺多么才华横溢,写诗的水平最多也就和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咏鹅》大体相当,而且再天才的七岁儿童也不可能写得出“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之句。
当李贺被很多人以“避父名讳”之由而认为其不应参加进士考试时,惜才的韩愈专门写了一篇议论文《讳辩》为他仗义执言,驳斥这种不合理看法,但依然没能改变当时的舆论和李贺的命运,由此可见千年陋习改变之难

诗鬼的诗,有多「鬼」

 
 
诗鬼的诗,有多「鬼」
石破天惊
 
唐宪宗时期的宫廷乐师李凭因善弹箜篌而名动京师,顾况在《李供奉弹箜篌歌》里描绘他受欢迎的程度是“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梨园地位甚至超越了玄宗朝的李龟年。看来在唐朝的政治、诗歌、音乐三个方面,李氏都是独占鳌头的大姓。
李贺非常欣赏李凭的演奏,写下了著名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没有按常规套路对李凭的技艺做评判,甚至都没有描述自己听曲的感受,而是发挥了丰富的联想:
乐声仿佛惊动了江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一众神仙,调动了凤凰、老鱼、瘦蛟、玉兔一堆动物,连芙蓉、香兰这样淡定的植物都被引得悲从中来或者开怀大笑。
想象天马行空,笔法独出心裁。
读了这首诗,就能明白李贺为什么被归为浪漫主义诗人
诗中最瑰丽的想象,是乐声将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洒下一天秋雨,这是成语“石破天惊”的出处
诗鬼的诗,有多「鬼」
 
李贺逝世那年,他未来的粉丝李商隐大约只有三岁,正在牙牙学语。
后来李商隐为偶像写小传,提到李贺从小就喜欢骑着毛驴带着小书童到处游逛,如果偶然想到一个好句子,便立刻用笔写下来投入背后的破锦囊中。晚上回到家,李贺的母亲令侍女将囊中纸条倒出来,每次都看见写了很多,总要忍不住叹气:“这孩子写诗如此用心,如此下去总有一天要把心都呕出来啊!”
常言道知子莫若母,李贺二十七岁便怅然离世,英年早逝,人如其诗。
正如李贺人生的最后阶段,高烧不退,开始出现幻觉的时候,仍想留住飞逝的时光,再写几首诗:
 飞光飞光,
 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自古天才多薄命,李贺亦然。

来源 | 《唐诗为镜照汗青》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 鞠菟

编辑 | 许桐

一场直播3个亿,有钱人是如何收割穷人的?普通人该怎么对抗?

作者 l 粥左罗

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很奇怪,穷人明明足够穷了,却还能成为富人变得更富的燃料,且还心甘情愿。富人想变得更富,最好的方式竟然也不是赚其他富人的钱,而是收割更多普通人的那点仅有的钱。
 
01
用嫌弃的方式把嫌弃的东西卖给嫌弃的我们。
最近看到一个大名人直播,一场直播卖了几个亿,但人设翻车。我看了很多直播回放片段,看得挺难受。
一场花重金打造但却毫无诚意的直播,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不会介绍,也懒得介绍,助播介绍完后,她带着那种我不知道用啥词描述的表情眼神,用一种我不知道用啥词描述的口气喊一声 “九块九~~”,然后就上链接。
后来我看到有人描述,感觉很精准,大概就是:用嫌弃的方式把嫌弃的东西卖给嫌弃的我们。
卖吃的产品时,不光拒绝试吃,看着试吃产品的那个眼神都好像在说:这玩意能吃么? 一脸嫌弃。
我越看越难受,好多名人,赚着我们的钱,还要告诉我们:我虽然赚你们钱,但我瞧不上你们,你们就一帮傻子,只是我赚钱的工具。
你赚我们的钱,好歹尊重一下我们嘛,哪怕假装一下也行啊。
02
用你够不着的东西吸引你,
用你够的着的东西收割你。
很多明星名人,晒豪车,豪宅,名表,奢侈品包,甚至游艇、私人飞机这些,日常分享那些我们一辈子都过不上的生活,豪华生日宴,高端聚会,疯狂买买买,等等,吸引我们普通人的关注。
粉丝量做起来之后,卖贵的咱们又买不起,但赚谁的钱呢,还得赚咱们穷人的钱,所以卖卫生纸,可乐,面包片,牙刷牙膏,辣椒酱,鸡爪子,辣条,便宜的衣服鞋子包,客单价一定要低低低!让月薪3000的人也能买买买!
有句话说得好:这些人要不直播,一年都接触不到那么多破烂东西。
用你够不着的东西吸引你,用你够的着的东西收割你。
03
名气直接能换成钱,是当下社会的一大悲哀。
以前各行各业的牛人,再有名气,也得干好自己的事情,才能赚到钱,作家写出好书,歌手写出好歌,演员演好电影电视,运动员比赛拿到好成绩,等等。
现在呢?不用,你是个名人,注册一个短视频账号,大家就关注你了,拍拍生活,造点话题,玩玩综艺,炒作一下,流量大的很,接广告、直播带货,钱就到手了,越赚越容易,也没心思干正事了。
以前我觉得,自媒体是开放给普通人的最好的逆袭机会,现在名人们盯上了,大家都来做自媒体,做直播带货,我们普通人是真干不过人家。我们普通人一条一条努力打磨内容,有钱人玩玩车,骑骑马,几条视频就起来了。
说实话,咱也不是眼馋,李佳琦卖那么多我们看着也开心,也不反感,人家职业就是干这个的,而且人家真是玩命干,认真选品,认真讲品,从草根一点点做起来,卖东西负责,我们买的也安心。
但有很多名人,并不是真心卖好产品,就是纯粹钱再多也不嫌够,自己就站站台当个吉祥物,骗骗你的亲粉丝们,啥利润高就卖啥,就抖音上我看好多明星卖的很多东西,都是收割普通人的智商税产品。
04
三年疫情没缩小贫富差距,反而加大了。
金融学者陈志武接受许知选采访时说,2017年12月有18位考古学者发表了一篇论文,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人类放弃原始生活方式以来,这1200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人类的收入差距、财富差距越来越小了,还是越来越大了?很遗憾,研究发现,每次技术进步都导致了财富差距的恶化,新技术发明出现了,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去学这些新技术,而另外一些人,即使学了,也不能够把这个新技术带来的潜力挖掘出来。
越往前走,就越使得人类,每100个人里面能够创造最多的财富的人,越来越是一个很小比例的人。
过去历史上有没什么办法,人类的财富差距,可以缩小一下,有,那就是战争。
还有什么方法?
有。
陈志武老师说,本来在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瘟疫是主要的降低贫富差距的一种力量。过去2000年,以这种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就把人类社会的财富分配又重新调整一下。
但是这一次,疫情,有了现代政府,只要有挑战都去干预,对经济都有干预,对大自然都干预,加上又有央行通过货币政策不断的以这种方式那种方式去干预,把原来人类历史上,以自然的调整的过程去重新配置财富在社会中不同群体中间的分配,把这个规律又给打破了,危机以后,最终还是富人更富了,穷人继续在社会底层。
05
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一个核心理念: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行为。
追星,追剧,追综艺,就不是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而是以成就明星、成就一个剧、成就一个综艺为底层逻辑。
刷新闻,刷短视频,蹲直播,就不是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而是以给各种事件送关注度、给内容平台贡献观看时长、给各个比你有钱的博主贡献流量为底层逻辑。
打赏主播,下单支持主播,就不是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而是以帮助比你有钱的人变得更有钱为底层逻辑。
你是工具,你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的工具。
你是燃料,你燃烧自己,让别人发光发亮。
你为什么要这样?
在写这篇稿子时,我观察了某平台两口子的大直播间,销量巨大,搞笑的是,这两口子阳了,还在直播,把粉丝们感动坏了,评论区经常有人心疼,说早点休息吧 保重身体。
之前老看我直播的朋友都知道,我直播间有个规矩,不提倡刷礼物,说实话,我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有房有车,直播间很多人收入并不高,我再吆喝要礼物,我真干不出来,谁刷了礼物我还挺不好意思的。
我不是不想赚钱,是要赚钱的,我希望自己怎么赚钱呢?我写了对你有很大帮助的文章,你可以打赏几块钱,我定期接一点广告,其实等于有甲方付费让我可以持续写文章给大家看,以及我做课程,大家按需购买,不用为了支持我而购买,我的课程产品在整个行业做到绝对的高性价比,并且宣传时,不夸张、不夸大、不过度承诺等等。
我平时直播,经常告诉大家:有问题的可以提问,有需要了解课程的可以了解,没问题也不需要了解课程的,关掉直播间,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去做你的事情去。
我有一百多万粉丝,我希望自己跟粉丝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你觉得我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你就把我当成一个工具使用,你使用我的精神给自己提供动力、你使用我的文章让自己更智慧、你使用你用得着的我的课让你提升一项能力、你使用我的知识在直播间帮你回答问题。
总之,我是为你所用的,你们每个人是核心,我不是核心,不要把我当成偶像来追随我、支持我,我不配。
再把这个逻辑放大,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你所用的工具,你使用这些工具让自己成事,变得越来越厉害,你是中心,你之外的一切都是服务你的。同时,你看什么,关注什么,学什么,买什么,用什么,不要听从别人、不要盲从别人、不用支持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决定,要由你自己来决定。
从今天起,这就是你全新的视角,长此以往,你还有可能对抗这一切,主宰自己的人生。
注:不用跟我科普经济学原理,告诉我这个那个存在的合理性,我都学过。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Qqf605J7ME35LSulLBtiA

向太为什么成不了张兰?

有人让我评价一下向太陈岚的带货情况,这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可说了,因为大原则,我已经在《炫富时代终结,张兰成为抖音顶流》的文章里说过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直播带货的原则,炫富必死,如果有第二原则,那就是炫富必死,如果有第三个原则,那就是炫富必死。
 
所以,向太这种直播形式,几乎是必死无疑的。
 
不要看她直播间8小时GMV打到2.5亿-5亿,但是,即使不考虑刷单因素,她的带货也很难持续下去。
 
因为炫富这种人设,首先就不适合带货。带货说一千道一万,再怎么赚钱,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导购,说破大天去,就是超级柜员,既然是导购,它承担的任务,就是为顾客介绍商品,熟悉商品,而炫富这种人设,天然就离介绍商品的服务功能相去甚远。
 
直播带货,为什么总是卖几十、几百块钱的东西?就是因为直播间就是个大卖场,相当一部分人是凑热闹的,既然是凑热闹,绝对不可能因为随便的情绪,买个奢侈品回去,你再喜欢一个导购,无非就是照顾照顾生意的问题,前提还是要产品便宜好用。
 
而向太这种豪门阔太的人设,首先已经不具备服务功能,连个导购的服务都做不到,怎么能让人有购买可能?我不知道谁给她策划的这种直播形式,当我看到她在产品介绍的末尾报一个价时,我已经惊呆了,怎么可以做到这么让人讨厌?
 
本身炫富这种行为已经让人讨厌了,穿着珠光宝气的阔太,再连多说两个字都懒得说,等于直接羞辱直播间的观众,爱买买不买给老娘滚。
 
这是什么结果,我已经不会说了,开始观众可能图个新鲜,长期下来不翻车才怪。
 
炫富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容易制造疏离感,主播和观众的疏离感,主播和商品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无时不刻不在提醒观众,「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消费不一样,我们的层次不一样。
 
这还怎么带货?既然不一样,干嘛来挣这个钱?
 
张兰的成功,就是张兰虽然也是富人,但是她一直在营造,我们是一样的感觉,这就是真的精明人。
 
无论是酸辣粉还是卤蛋,张兰都是真吃,向太显然还没有适应直播,她对这些便宜货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嫌弃」,特仑苏一口没喝,四件套摸摸都嫌弃,至于那些9.9的美容仪,8.9的饼干,大家都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用,甚至连骗都懒得骗,而她自己带着鸽子蛋,翘着兰花指,享受的是直播间的崇拜感。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带货?
 
进而产生另一个问题:这么有钱,我为什么还要让你赚钱?
 
你要崇拜感,就不要带货,你要带货,就不要炫富。
 
 
而且,向太这两个字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她的命运,张兰再怎么不济,那毕竟是女企业家,财富是自己一锅一锅炒出来的,向太走的还是嫁入豪门的路线,《甄嬛传》这种故事,在电视剧里,是传奇,是好故事,但是甄嬛和武则天怎么比?
 
更何况,香港B社会出身,当这个形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这是很好的艺术形象,但是,当一个这样的活生生的人,出现在直播间,你不会以为大家会对她有好感吧,小老板再赚钱,在普通人心中,那也是清清白白的生意人,你一个捞偏门的怎么跟人家拼信任?
 
 
所以向太永远不可能成为张兰,这个带货顶流她真的hold不住。
 
说白了,大陆人信奉的还是勤俭持家,敬佩的还是刻苦奋斗,赚钱很重要,怎么赚的,也很重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NZ0u4jreNLnKd3sakby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