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担忧

回顾新能源车的这一年,销量横扫全球的特斯拉的确越来越赚钱了,但市值却跌出了美股前十,年内跌了65%。
而一直被资本市场热炒的三家新势力市值也缩水严重,小鹏汽车港股市值跌了80%,已经跌至721亿港元。
新上市的零跑首日破发,还在研发阶段的小米市值早已跌至谷底,二级市场正在重新审视行业的估值定价。
在11月份的车型销量榜单上,前十名里已经看不到”蔚小理”三家,特斯拉还稳居第二,单车利润不到100块的五菱宏光排名跌至第三,剩下的8个车型里有7个是比亚迪的。
具体到销量上,2022年11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606.7万台,比亚迪一家销量162.8万台。
不得不说,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阶段确实结束了,下一个阶段要看综合制造成本、盈利能力以及产品竞争力。
01.比亚迪竞争优势
 
比亚迪全产业链的制造能力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在制造成本以及客群覆盖上都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前几天去比亚迪的总部参观了一下,让我比较震撼的是,竟然连车灯都是自己造的。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最高的电池部分,近一年来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暴涨,电池价格也水涨船高。对于车企来说,销量低的厂商在电池供应商那几乎没有议价权,而比亚迪的电池全部为自产,在产能及成本上明显优势于竞争对手。
其次是电机电控以及芯片的供应几乎都是自研自产,比亚迪应该是唯一一家有晶圆厂的汽车制造厂家。
新能源车的担忧
在车型方面,比亚迪也从之前的9款车型增加到了现在的19款车型,覆盖范围是所有新能源车企中最高的一家。
对比其他新势力,理想只有SUV,小鹏和蔚来的车型也只有4款到6款,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
对于一家车企来说,现在开始重新建芯片厂电池上确实很难,首先是自身的销量比较低,整个产业链上的成本很难控制,其次是人才、资金上的壁垒都太高了。
02.渗透率增速担忧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的增长,对于消费市场来说是好事,说明充电焦虑已经不是问题,而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太快的渗透率增长是不是意味着行业高速增长即将结束。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估值驱动主要是销量,一方面是渗透率低,另一方面是政策扶持力度大。
到2022年11月份止,国内汽车累计销量2430万台,其中新能源销量606万台,占比已经达到25%,假设明年占比能提升至1000万台,那增速也从今年的100%下降至60%。
至于海外市场,目前比亚迪的海外月销量已经破万,其他家也在加码海外布局,但是销量数据都太低了。
二级市场现在更关注的是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力,品牌力就是能卖高价的现象级车型。
能制造出高价值车型,并且能卖掉,这才是一家品牌的价值体现。比如蔚来,单车车型很贵,但是销量很低,再比如五菱宏光,月销量一直是榜上前三,但单车利润还不到100块。
03.结尾
新能源汽车现在基本还是在赚制造业的钱,但也就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赚钱,新势力那几家越亏越多。
没有制造成本优势的,就必须要靠软实力研发来提升品牌溢价,但软实力的巨大投入也会加重企业的亏损,新势力那三家的问题就在这里。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UvSU8raqZ2pbml_beIu4A

诗鬼的诗,有多「鬼」

在中国诗史上,再无第二个人像他那样沉迷于死亡意象。
入选语文课本的已经算是相对比较“正”的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其实大部分的画风都是: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诗鬼”李贺,人如其诗,一半是写实,一半是心境。
诗鬼的诗,有多「鬼」
诗鬼的诗,有多「鬼」
奇绝无对
 
李贺,字长吉,因家居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昌谷。他是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叔父)的后裔,并对此宗室身份甚为自豪,不过作为旁系远支,家道早已中落。
大家最早知道李贺,多半是通过他入选课本的那首《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的最后两句发出疑问:什么时候才能为这匹良马披上和它相配的贵重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呢?李贺正是通过感叹马的命运,来借指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但他这匹千里马最终也没有用武之地。
在《南园十三首·其五》里,他再次发出了仰天长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此诗起句昂扬激越,很多人觉得“热血励志”而喜爱。这是没有结合李贺的境遇经历去分析而引起的误解,也没有深切注意到尾句的沉郁哀怨
连续两个问句,分明是诗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怨自艾,以及无力如班超投笔从戎的无可奈何。
不过李贺在这里属于乱发牢骚,“凌烟阁开国二十四功臣”中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瑀等都是书生,这说明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诗鬼的诗,有多「鬼」

 

李贺一生困顿,所以在诗歌中喜欢写关于死亡衰老的现象,被人称为“诗鬼”,和他的年纪轻轻极不般配,再没有一位青年诗人的创作风格像他那样悲凉。
他最有名的一句诗是带了“衰”“老”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长新,假若它和人一样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一出,成为很多人的大爱,文人雅士们就以此为上联,看谁对得出绝妙下联。但无论人们如何殚精竭虑,对出的下联都达不到上联的意境高度,慢慢地,大家就判定它“奇绝无对”了。
时光荏苒,到了两百年后的宋朝,有一次,诗人们聚会欢饮,大家又聊起这个题目,座中才子石延年开声缓缓对出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众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没人继续想别的下联了。
善于砸缸又乐于评人的大文学家司马光道:“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曼卿(石延年的字)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劲敌。
后来有人更进一步,将李白、李贺、苏轼、石延年的一人一句,拼成了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悠远的绝妙对联:
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诗鬼的诗,有多「鬼」
黑云压城
 
李贺比元稹小十二岁,年纪轻轻就声名起。
元稹想与李贺结识,纡尊降贵主动登门拜访这位后起之秀。年少气盛的李贺居然退回了元稹的名片,理由是:“明经出身的人,来看我做什么?”意思就是看不起元稹没有进士及第,而是通过明经出身做的官,不是世人眼中的顶尖高才生。
唐朝开科取士,最重要的就是进士和明经两科。进士考试重在诗赋,明经考试重在帖经和墨义。
帖经,就是将经书任取一页,先将左右两边都贴盖住,只露出中间一行,再用纸贴住其中三个字,让应试者将其填充完整,类似于今天考试的填空题。墨义,就是对经文的字句做简单的笔试,类似于今天考试的阅读理解。只要把经传和注释死记硬背得滚瓜烂熟,在帖经和墨义中就比较容易过关。
但若想在诗赋考试中过关,就需要很高的文采和创造性,这也是唐朝如此盛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有制度的激励。进士考试比明经考试要难得多,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即三十岁明经及第都算大器晚成,而五十岁中进士还可算少年得志。
元稹吃了闭门羹,对此奇耻大辱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到李贺参加科举考试那年,身为礼部郎中的元稹就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进’同音,李贺当避父讳,不应该参加进士考试。”这下李贺一辈子都与进士无缘了。
这段故事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第一个疑点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李贺会无礼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吗?第二个疑点是:元稹的履历中并没有当过礼部郎中。但李贺因为避父讳而未能考取进士一事,则是确凿无疑的。
和孟郊、贾岛、张籍等人一样,李贺早早出名也是因为同一位大众伯乐。韩愈当国子监洛阳分校校长时,李贺捧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访他,这是唐朝年轻诗人走的寻常路。
韩校长当时刚接待完客人感到很疲倦,回到卧室打算睡一觉,一边宽衣解带上床躺下,一边接过门房呈上的李贺诗集随手翻开,看到了其中第一篇《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鬼的诗,有多「鬼」

 

仅看了第一句,韩愈就睡意全无,一点儿也不困了,对门房一迭声叫道:“人在哪里?快请!快请!”立刻把刚刚脱去的外袍重新穿好,派人将李贺迎进客厅,热情相待。
联想到顾况翻阅白居易诗集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的类似反应,我们就能知道惊艳的开场白才是好的敲门砖。

韩昌黎一旦对李昌谷青眼有加,就立刻发扬他提携后进的优良传统,到处为李贺大做广告。

 

诗鬼的诗,有多「鬼」
高轩过
韩校长的学生兼好友皇甫湜也是位文章大手笔,一向眼高于顶,不相信李贺的本事有韩校长吹得那么神乎其神,便要求借着韩愈回访李贺的机会,陪同前去亲自鉴别一下。
李贺见两位贵人来访,当场作了《高轩过》一诗答谢: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霍尊演唱的《卷珠帘》一度流行,但很多人不清楚歌中那句“不见高轩”的意思,“高轩”就是指韩愈和皇甫湜乘坐的那种高头大马所拉的华贵马车。
诗中最后两句将韩愈、皇甫湜比为高飞天空的鸿鹄,希望能得到两位的提携而施展抱负,同时对于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化蛇为龙非常自信。
整首诗即席创作,一气呵成,不卑不亢。
皇甫湜眼见为实,这才相信了韩愈对李贺的推崇。作此诗时,李贺年约十九岁。
有人说这是李贺七岁时写的,我认为不太可信。不论七岁的小李贺多么才华横溢,写诗的水平最多也就和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咏鹅》大体相当,而且再天才的七岁儿童也不可能写得出“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之句。
当李贺被很多人以“避父名讳”之由而认为其不应参加进士考试时,惜才的韩愈专门写了一篇议论文《讳辩》为他仗义执言,驳斥这种不合理看法,但依然没能改变当时的舆论和李贺的命运,由此可见千年陋习改变之难

诗鬼的诗,有多「鬼」

 
 
诗鬼的诗,有多「鬼」
石破天惊
 
唐宪宗时期的宫廷乐师李凭因善弹箜篌而名动京师,顾况在《李供奉弹箜篌歌》里描绘他受欢迎的程度是“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梨园地位甚至超越了玄宗朝的李龟年。看来在唐朝的政治、诗歌、音乐三个方面,李氏都是独占鳌头的大姓。
李贺非常欣赏李凭的演奏,写下了著名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没有按常规套路对李凭的技艺做评判,甚至都没有描述自己听曲的感受,而是发挥了丰富的联想:
乐声仿佛惊动了江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一众神仙,调动了凤凰、老鱼、瘦蛟、玉兔一堆动物,连芙蓉、香兰这样淡定的植物都被引得悲从中来或者开怀大笑。
想象天马行空,笔法独出心裁。
读了这首诗,就能明白李贺为什么被归为浪漫主义诗人
诗中最瑰丽的想象,是乐声将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洒下一天秋雨,这是成语“石破天惊”的出处
诗鬼的诗,有多「鬼」
 
李贺逝世那年,他未来的粉丝李商隐大约只有三岁,正在牙牙学语。
后来李商隐为偶像写小传,提到李贺从小就喜欢骑着毛驴带着小书童到处游逛,如果偶然想到一个好句子,便立刻用笔写下来投入背后的破锦囊中。晚上回到家,李贺的母亲令侍女将囊中纸条倒出来,每次都看见写了很多,总要忍不住叹气:“这孩子写诗如此用心,如此下去总有一天要把心都呕出来啊!”
常言道知子莫若母,李贺二十七岁便怅然离世,英年早逝,人如其诗。
正如李贺人生的最后阶段,高烧不退,开始出现幻觉的时候,仍想留住飞逝的时光,再写几首诗:
 飞光飞光,
 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自古天才多薄命,李贺亦然。

来源 | 《唐诗为镜照汗青》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 鞠菟

编辑 | 许桐

一场直播3个亿,有钱人是如何收割穷人的?普通人该怎么对抗?

作者 l 粥左罗

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很奇怪,穷人明明足够穷了,却还能成为富人变得更富的燃料,且还心甘情愿。富人想变得更富,最好的方式竟然也不是赚其他富人的钱,而是收割更多普通人的那点仅有的钱。
 
01
用嫌弃的方式把嫌弃的东西卖给嫌弃的我们。
最近看到一个大名人直播,一场直播卖了几个亿,但人设翻车。我看了很多直播回放片段,看得挺难受。
一场花重金打造但却毫无诚意的直播,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不会介绍,也懒得介绍,助播介绍完后,她带着那种我不知道用啥词描述的表情眼神,用一种我不知道用啥词描述的口气喊一声 “九块九~~”,然后就上链接。
后来我看到有人描述,感觉很精准,大概就是:用嫌弃的方式把嫌弃的东西卖给嫌弃的我们。
卖吃的产品时,不光拒绝试吃,看着试吃产品的那个眼神都好像在说:这玩意能吃么? 一脸嫌弃。
我越看越难受,好多名人,赚着我们的钱,还要告诉我们:我虽然赚你们钱,但我瞧不上你们,你们就一帮傻子,只是我赚钱的工具。
你赚我们的钱,好歹尊重一下我们嘛,哪怕假装一下也行啊。
02
用你够不着的东西吸引你,
用你够的着的东西收割你。
很多明星名人,晒豪车,豪宅,名表,奢侈品包,甚至游艇、私人飞机这些,日常分享那些我们一辈子都过不上的生活,豪华生日宴,高端聚会,疯狂买买买,等等,吸引我们普通人的关注。
粉丝量做起来之后,卖贵的咱们又买不起,但赚谁的钱呢,还得赚咱们穷人的钱,所以卖卫生纸,可乐,面包片,牙刷牙膏,辣椒酱,鸡爪子,辣条,便宜的衣服鞋子包,客单价一定要低低低!让月薪3000的人也能买买买!
有句话说得好:这些人要不直播,一年都接触不到那么多破烂东西。
用你够不着的东西吸引你,用你够的着的东西收割你。
03
名气直接能换成钱,是当下社会的一大悲哀。
以前各行各业的牛人,再有名气,也得干好自己的事情,才能赚到钱,作家写出好书,歌手写出好歌,演员演好电影电视,运动员比赛拿到好成绩,等等。
现在呢?不用,你是个名人,注册一个短视频账号,大家就关注你了,拍拍生活,造点话题,玩玩综艺,炒作一下,流量大的很,接广告、直播带货,钱就到手了,越赚越容易,也没心思干正事了。
以前我觉得,自媒体是开放给普通人的最好的逆袭机会,现在名人们盯上了,大家都来做自媒体,做直播带货,我们普通人是真干不过人家。我们普通人一条一条努力打磨内容,有钱人玩玩车,骑骑马,几条视频就起来了。
说实话,咱也不是眼馋,李佳琦卖那么多我们看着也开心,也不反感,人家职业就是干这个的,而且人家真是玩命干,认真选品,认真讲品,从草根一点点做起来,卖东西负责,我们买的也安心。
但有很多名人,并不是真心卖好产品,就是纯粹钱再多也不嫌够,自己就站站台当个吉祥物,骗骗你的亲粉丝们,啥利润高就卖啥,就抖音上我看好多明星卖的很多东西,都是收割普通人的智商税产品。
04
三年疫情没缩小贫富差距,反而加大了。
金融学者陈志武接受许知选采访时说,2017年12月有18位考古学者发表了一篇论文,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人类放弃原始生活方式以来,这1200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人类的收入差距、财富差距越来越小了,还是越来越大了?很遗憾,研究发现,每次技术进步都导致了财富差距的恶化,新技术发明出现了,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去学这些新技术,而另外一些人,即使学了,也不能够把这个新技术带来的潜力挖掘出来。
越往前走,就越使得人类,每100个人里面能够创造最多的财富的人,越来越是一个很小比例的人。
过去历史上有没什么办法,人类的财富差距,可以缩小一下,有,那就是战争。
还有什么方法?
有。
陈志武老师说,本来在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瘟疫是主要的降低贫富差距的一种力量。过去2000年,以这种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就把人类社会的财富分配又重新调整一下。
但是这一次,疫情,有了现代政府,只要有挑战都去干预,对经济都有干预,对大自然都干预,加上又有央行通过货币政策不断的以这种方式那种方式去干预,把原来人类历史上,以自然的调整的过程去重新配置财富在社会中不同群体中间的分配,把这个规律又给打破了,危机以后,最终还是富人更富了,穷人继续在社会底层。
05
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一个核心理念: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行为。
追星,追剧,追综艺,就不是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而是以成就明星、成就一个剧、成就一个综艺为底层逻辑。
刷新闻,刷短视频,蹲直播,就不是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而是以给各种事件送关注度、给内容平台贡献观看时长、给各个比你有钱的博主贡献流量为底层逻辑。
打赏主播,下单支持主播,就不是以自己成事为核心逻辑,而是以帮助比你有钱的人变得更有钱为底层逻辑。
你是工具,你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的工具。
你是燃料,你燃烧自己,让别人发光发亮。
你为什么要这样?
在写这篇稿子时,我观察了某平台两口子的大直播间,销量巨大,搞笑的是,这两口子阳了,还在直播,把粉丝们感动坏了,评论区经常有人心疼,说早点休息吧 保重身体。
之前老看我直播的朋友都知道,我直播间有个规矩,不提倡刷礼物,说实话,我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有房有车,直播间很多人收入并不高,我再吆喝要礼物,我真干不出来,谁刷了礼物我还挺不好意思的。
我不是不想赚钱,是要赚钱的,我希望自己怎么赚钱呢?我写了对你有很大帮助的文章,你可以打赏几块钱,我定期接一点广告,其实等于有甲方付费让我可以持续写文章给大家看,以及我做课程,大家按需购买,不用为了支持我而购买,我的课程产品在整个行业做到绝对的高性价比,并且宣传时,不夸张、不夸大、不过度承诺等等。
我平时直播,经常告诉大家:有问题的可以提问,有需要了解课程的可以了解,没问题也不需要了解课程的,关掉直播间,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去做你的事情去。
我有一百多万粉丝,我希望自己跟粉丝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你觉得我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你就把我当成一个工具使用,你使用我的精神给自己提供动力、你使用我的文章让自己更智慧、你使用你用得着的我的课让你提升一项能力、你使用我的知识在直播间帮你回答问题。
总之,我是为你所用的,你们每个人是核心,我不是核心,不要把我当成偶像来追随我、支持我,我不配。
再把这个逻辑放大,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你所用的工具,你使用这些工具让自己成事,变得越来越厉害,你是中心,你之外的一切都是服务你的。同时,你看什么,关注什么,学什么,买什么,用什么,不要听从别人、不要盲从别人、不用支持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决定,要由你自己来决定。
从今天起,这就是你全新的视角,长此以往,你还有可能对抗这一切,主宰自己的人生。
注:不用跟我科普经济学原理,告诉我这个那个存在的合理性,我都学过。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Qqf605J7ME35LSulLBtiA

向太为什么成不了张兰?

有人让我评价一下向太陈岚的带货情况,这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可说了,因为大原则,我已经在《炫富时代终结,张兰成为抖音顶流》的文章里说过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直播带货的原则,炫富必死,如果有第二原则,那就是炫富必死,如果有第三个原则,那就是炫富必死。
 
所以,向太这种直播形式,几乎是必死无疑的。
 
不要看她直播间8小时GMV打到2.5亿-5亿,但是,即使不考虑刷单因素,她的带货也很难持续下去。
 
因为炫富这种人设,首先就不适合带货。带货说一千道一万,再怎么赚钱,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导购,说破大天去,就是超级柜员,既然是导购,它承担的任务,就是为顾客介绍商品,熟悉商品,而炫富这种人设,天然就离介绍商品的服务功能相去甚远。
 
直播带货,为什么总是卖几十、几百块钱的东西?就是因为直播间就是个大卖场,相当一部分人是凑热闹的,既然是凑热闹,绝对不可能因为随便的情绪,买个奢侈品回去,你再喜欢一个导购,无非就是照顾照顾生意的问题,前提还是要产品便宜好用。
 
而向太这种豪门阔太的人设,首先已经不具备服务功能,连个导购的服务都做不到,怎么能让人有购买可能?我不知道谁给她策划的这种直播形式,当我看到她在产品介绍的末尾报一个价时,我已经惊呆了,怎么可以做到这么让人讨厌?
 
本身炫富这种行为已经让人讨厌了,穿着珠光宝气的阔太,再连多说两个字都懒得说,等于直接羞辱直播间的观众,爱买买不买给老娘滚。
 
这是什么结果,我已经不会说了,开始观众可能图个新鲜,长期下来不翻车才怪。
 
炫富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容易制造疏离感,主播和观众的疏离感,主播和商品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无时不刻不在提醒观众,「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消费不一样,我们的层次不一样。
 
这还怎么带货?既然不一样,干嘛来挣这个钱?
 
张兰的成功,就是张兰虽然也是富人,但是她一直在营造,我们是一样的感觉,这就是真的精明人。
 
无论是酸辣粉还是卤蛋,张兰都是真吃,向太显然还没有适应直播,她对这些便宜货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嫌弃」,特仑苏一口没喝,四件套摸摸都嫌弃,至于那些9.9的美容仪,8.9的饼干,大家都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用,甚至连骗都懒得骗,而她自己带着鸽子蛋,翘着兰花指,享受的是直播间的崇拜感。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带货?
 
进而产生另一个问题:这么有钱,我为什么还要让你赚钱?
 
你要崇拜感,就不要带货,你要带货,就不要炫富。
 
 
而且,向太这两个字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她的命运,张兰再怎么不济,那毕竟是女企业家,财富是自己一锅一锅炒出来的,向太走的还是嫁入豪门的路线,《甄嬛传》这种故事,在电视剧里,是传奇,是好故事,但是甄嬛和武则天怎么比?
 
更何况,香港B社会出身,当这个形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这是很好的艺术形象,但是,当一个这样的活生生的人,出现在直播间,你不会以为大家会对她有好感吧,小老板再赚钱,在普通人心中,那也是清清白白的生意人,你一个捞偏门的怎么跟人家拼信任?
 
 
所以向太永远不可能成为张兰,这个带货顶流她真的hold不住。
 
说白了,大陆人信奉的还是勤俭持家,敬佩的还是刻苦奋斗,赚钱很重要,怎么赚的,也很重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NZ0u4jreNLnKd3sakbyhg

咖啡下沉市场激战:瑞幸、蜜雪冰城、库迪贴身肉搏!

咖啡下沉市场激战:瑞幸、蜜雪冰城、库迪贴身肉搏!

文:翟元元 来源:Tech星球
三四线下沉市场,正在成为咖啡激烈交战的第二战场。
 
数日前,瑞幸正式宣布开启新一轮合作伙伴招募,面向全国9个省份41个城市公开招募加盟商。41个城市基本以北方三四线城市为主,其中河南省招募的城市最多,有10个。
 
而河南,正是“下沉之王”蜜雪冰城的大本营。瑞幸此举被视为公开向“雪王”宣战。
 
历经财务造假、团队内斗、以陆正耀为首的创始团队出局、管理层重组,瑞幸用了两年时间“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但咖啡江湖铁王座之争永不停息。在一二线城市,瑞幸虽然奇袭老牌选手星巴克成功,凭着7000多家门店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但以Manner、SeaSaw为代表的精品咖啡品牌同样不容小觑。此次瑞幸进军下沉市场,又不可避免与雪王旗下“幸运咖”形成直接竞争。除此之外,瑞幸还面临着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的背刺,一个以陆正耀为首、扬言3年实现万店规模的全新咖啡团队,库迪咖啡正在向瑞幸发起反攻。
 
下沉市场咖啡之战,已悄然拉开帷幕。

 

咖啡下沉市场激战:瑞幸、蜜雪冰城、库迪贴身肉搏!

瑞幸向下,加盟单店投入70万

自神坛跌落到扭亏为盈,瑞幸用了2年时间。
11月22日,瑞幸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这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季度内瑞幸总收入为38.94亿元,同比增长65.7%;美国会计准则下营业利润为5.85亿元,同比增长88.3%。瑞幸在疫情中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对比来看,星巴克第四财季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市场的营收为7.8亿美元,同比下跌19.6%。
瑞幸不但完成了自我重生,还在咖啡竞争中成功逆袭星巴克。截至三季度末,瑞幸门店总数达到7846家、月均交易客户数达到2510万;同期星巴克门店总数达到6021家、星享俱乐部活跃会员数1700余万。
但瑞幸的天花板也开始显现。瑞幸咖啡70%以上门店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而这部分市场已趋近饱和。门店密度饱和之后,护城河优势将逐渐失去。相比于二季度,瑞幸收入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从上一季度的72.4%下降至三季度的65.7%。自营门店“门店层面利润率”环比下降1.4%至29.2%。
加盟店成为瑞幸新的营收增长引擎。瑞幸财报数据显示,瑞幸咖啡7846家门店中,自营门店5373家,联营门店2473家。季度内瑞幸自营门店收入为27.61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7.947亿元增长53.9%。而季度内瑞幸联营门店收入达到8.99亿元,同比增长116.1%,瑞幸咖啡的联营收入占比在持续提高,且增速远高于自营门店。
联营的下沉市场加盟店,顺理成章成为瑞幸新的增长曲线,开发下沉市场加盟商既是防守必要,也是进攻所需。一位瑞幸在职员工表示,瑞幸的下沉市场以加盟为主,充分发挥加盟商的优势。下沉市场拓展主要归联营团队,base厦门。此次瑞幸开放的城市名额,仅仅都是不适合自营的城市。
成为瑞幸加盟商的门槛不低,至少需要70万元。一位前瑞幸产品负责人告诉我们,瑞幸新开放的加盟名额,要求更高了,单店总投入要70万以上。要求6米门头、面积70平米,租金、装修成本上升。此外,品牌分润比例提高,以前门店营收8万以上的档,分润20%,现在变成30%。这意味着,留给加盟商的利润变少了,回本难度陡然上升。
高门槛,碰上“下沉之王”蜜雪冰城,瑞幸的胜算似乎并不大。
蜜雪冰城的咖啡品牌“幸运咖”扩张速度虽然不如蜜雪冰城,但已形成一定规模。蜜雪冰城招股书披露,幸运咖2019年-2021年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2家、142家、469家,2022年第一季度门店数为636家。一位幸运咖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幸运咖门店数量在2000家左右。其中河南市场门店最多,差不多在400家。
跟瑞幸数十万元开店成本相比,幸运咖单店投入成本更低。加盟幸运咖的成本在35万左右,包括咨询费、管理费、首批物料费,装修费、房租费等,费用不同主要取决于开店类型。幸运咖目前门店类型有三种,快饮店、标准店、旗舰店。
下沉市场竞争对手似乎都比瑞幸轻盈。陆正耀新的咖啡项目库迪咖啡,开店成本相对来说也不高,甚至比幸运咖更低。库迪咖啡员工向我们介绍,加盟库迪费用在16-30万元不等,视门店面积大小而定。

咖啡下沉市场激战:瑞幸、蜜雪冰城、库迪贴身肉搏!

库迪反攻,雪王贴身肉搏,下沉市场混战

咖啡战争一触即发,拿到重生复仇剧本的库迪咖啡率先发起反攻。
数日前,库迪咖啡进行了一场面向部分加盟商的线上沟通会,详细向多名有意向加盟库迪的老板们,讲解了库迪咖啡品牌定位,加盟费用、选址策略等等。从团队到产品,再到设备、选址,库迪几乎对瑞幸模式实行了像素级的经验复制与迁移。
瑞幸爆款饮品生椰拿铁,库迪咖啡同样设计在了自己的产品SKU单上,瑞幸咖啡定价16元左右,库迪同样瞄准了该价格带,并且清楚地给加盟商计算出了一杯咖啡的成本,以及利润。按照库迪咖啡计算的咖啡成本,一杯咖啡成本在7.7元,单杯利润是8.3元。
库迪员工介绍自家公司时,丝毫不避讳与瑞幸的微妙关系。一位库迪拓展经理表示,瑞幸咖啡就是他们做起来的,现在重新做库迪,一来是老板的咖啡情怀,二来是为争口气。
熟悉瑞幸崛起路径的库迪员工,因而更清楚瑞幸的命门。库迪不仅在员工上高薪挖角瑞幸,还在点位上直接争夺瑞幸市场。上述拓展经理称,库迪某一线城市门店,大多是从瑞幸正在谈地项目中抢过来的。很多瑞幸门店之前是他们谈下来的,他们也会更清楚瑞幸门店销量情况,合约到期时间,他们会瞅准时机,趁机拿下瑞幸到期的门店点位。
反超瑞幸速度,需要倚仗加盟。库迪招募加盟商的话术对竞争对手没有很友好。库迪一位员工表示,瑞幸现在有点店大欺客,幸运咖属于农村包围城市,但咖啡本质上还是偏高大上的“阳春白雪”,自下而上路径成功率远低于自上而下。
库迪的野望是,到明年底(2023年底)计划开拓2500家门店,2024年发展到6000家,2025年底1万家。目前库迪的进度条,库迪员工表示,截至12月11日,库迪咖啡全国开业的门店数量有50多家,缴纳意向金的加盟店有1000家。
不过,眼下瑞幸似乎并没有将这位竞争对手放在眼里,反而是对幸运咖更为忌惮。一位瑞幸负责人表示,自己不觉得库迪咖啡是威胁,比起老百姓消费能力的衰退,这些竞对都是小事。在他看来,幸运咖比库迪更有竞争力。“幸运咖的供应链能力有很高护城河,建设起来成本不低,产生的价值也不小。”
事实上,瑞幸对标竞品,也已经从星巴克调换成幸运咖,两家竞争逐渐白热化。据虎嗅报道,瑞幸内部提及蜜雪冰城的次数很多,有时候聊到幸运咖比星巴克还多。2022年下半年,幸运咖几乎和瑞幸“贴身肉搏”,在一些下沉市场,凡是有瑞幸加盟店的地方,两周之内就会出现一家幸运咖。

 

咖啡下沉市场激战:瑞幸、蜜雪冰城、库迪贴身肉搏!

咖啡决战在几年后?

库迪咖啡的速度有待验证,其他性价比品牌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可以说,目前下沉市场中,只有瑞幸和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有能力站在一起扳手腕。两家之间的战争,便是下沉市场的争夺。
瑞幸门店中,一二线城市跟三四五线城市比例差不多是7:3。蜜雪则刚好相反,一二线城市与下沉市场比例为3:7。现在瑞幸发力下沉市场,增量市场似乎更大一些,因为之前既有战场都是一二线。而蜜雪冰城则是守住自己下沉市场主阵地。瑞幸速度遇上蜜雪冰城速度,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幸运咖扩张路径与蜜雪冰城如出一辙:低价、下沉市场、加盟。而幸运咖扩张速度也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与默许。
面对瑞幸来势汹汹,蜜雪冰城如何防守?如何进攻?蜜雪冰城投资方、美团龙珠创始合伙人朱拥华表示,瑞幸下沉是好事,咖啡赛道属于大势所趋 ,之前投资蜜雪时,便十分看好蜜雪做咖啡的思路。
瑞幸下沉,面对的竞争对手并不少。在朱拥华看来,不存在防守,玩家们只能贴身开打。“下沉市场几乎不用躲着,因为一个镇子就那么大,商业街就两条,躲不开,只能贴身打。之前我就很喜欢蜜雪这种贴身打法 ,所以我们也是领投方,很坚定支持他们。不论奶茶还是咖啡,都是一样的开店策略。”
在下沉市场制胜的关键,朱拥华表示,一方面是价格,另一方面是适合下沉市场消费群体能接受的产品。目前看来,风味咖啡更受下沉城市欢迎。
此外,速度也是玩家及资本发力的重点。在朱拥华看来,瑞幸扭亏为盈的关键,大的方面是咖啡品类红利, 细的环节则是产品和价格,还有开店决心与速度。“这时候如果开店思路一犹豫,反而错失机会, 就是要坚决开,这点他们还是很坚决。幸运咖也在经历这个过程,长期看我不担心,短期看,要快”。
不过,两家决战时刻可能要在几年之后。朱拥华称,蜜雪深耕多年,对下沉市场的熟悉度有一个优先身位。瑞幸这两年调整地很好,产品思路和价格带选取非常精准,开店能力一直是他们的强项。在咖啡赛道,可以说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长板。不过瑞幸、蜜雪可能短期不会有直接竞争,因为咖啡在下沉市场还处于教育用户阶段,“两家未来都会拿到咖啡赛道很大份额市场,决战要在几年后”。
咖啡下沉是否会遭遇水土不服还存在诸多变量。下沉市场的咖啡教育成本似乎依然很高,三四线城市的咖啡消费观念、复购率,都有待开发。一位业内人士并不乐观地表示,一二线持续走高,三四线难以渗透,不需要、喝不惯、价格贵、少复购,本质仍是割裂的两个世界。
低价策略在咖啡下沉市场依旧奏效。河南某县城幸运咖加盟商表示,瑞幸在下沉市场开店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因为幸运咖价格足够有竞争优势。他们门店最受欢迎的产品是招牌冰咖啡,售价6元,有时候搞促销只卖5.5,瑞幸16元左右的价格,竞争对手只会是周边的精品咖啡店。他们加盟店开了三年时间,现在每天营业额已经从最开始的几百元做到了2000-3000元。

抛开两个玩家之争,更长远来看,咖啡赛道的竞争对手远不止于同类玩家。“咖啡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奶茶”,朱拥华如此预判。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O4uL5cUWV16ADhvNTlD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