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执笔/胡一刀&李小飞刀

就如同能够通过母婴传播的病毒一样,近代以来大小反动政权似乎代代都遗传一个毛病:特别要乞求列强可怜,若能从外面讨来一点馊臭剩饭,便像吃年夜饭一样开心。

这种实在难算“新闻”的新闻今天在大洋对岸又上演了一次。

美国国会众议院星期三(3月4日)以415比零的票数表决通过“2019年台湾盟邦国际保障与强化倡议法”,简称“台北法案”。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此外,在这次疫情期间,台当局和一些绿媒借机抹黑、诋毁大陆的卑鄙无耻举动,实在是可恨至极!

1

华盛顿的这份剩饭里都掺进了哪些料呢?

美国犹他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匡希恒解释说,“台北法案”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是支持美台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即表达众议院的意见:美国贸易代办署应该与国会协商,寻求机会进一步强化美台双边贸易经济关系。

(当然,“强化”是不可能等于“互惠互利”,台湾也没这个资格向美国提“互惠”,因为贸易谈判必须“兼顾保护美国劳工,以及有利于美国出口商的自由贸易协议”。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二是支持“台湾”成为国际组织的“会员”。跟上一条一样,也是表达众议院的一种意见:要求行政部门在适当情况下指示美国在国际组织的代表,通过发声、表决和影响力为“台湾”的会员或观察员身份倡议;同时也要求美国总统或总统指定的代表,在适当情况下倡议台湾的会员或观察员身份,“作为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相关双边交往的一部分”,包括领导人峰会及美中全面经济对话在内。

(没有强制力,总统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

三是帮助“台湾”维持在全世界的“伙伴”和“盟友”。这一条是整个“台北法案”的“题眼”,议员们绕了那么多圈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即认为美国应该支持台湾加强与全世界及印太地区国家的外交和伙伴关系,同时对那些采取严重或重大行动削弱台湾安全或繁荣的国家,则应该考虑“改变”美国与那些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外交往来。降低与这些国家的外交部署,并授权其暂停或改变美国对该国的援助,包括军事金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新一年财政预算报告将对外援助开支再次大缩1/4,占美国联邦政府总预算的比例不到1%,援助比例在整个发达国家中排名末流。

此外,法案还要求美国国务卿在法案生效后一年内开始,每年就行政当局采取的作为向国会提出报告,为期5年。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在众议院表决通过法案后,参、众两院必须就彼此文字不同部分进行协调,再分别就协调后的一致版本进行表决后才能送交特朗普签字生效完成立法。

美国人是从不讳谈“霸权”的,对“台北法案”也一样。法案的提出者、死硬“反华派”卢比奥说,国会目的是“支持国务院得以采取外交行动对付与台湾断交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啧啧,“对付”。

而西方媒体的分析大多集中在,蔡英文上台后连丢7个“邦交国”,其中有几个来自中南美洲,美国一些“反华”势力认为这是动了美国的“后院”,这才是他们着急为台湾强出头的原因。

也就能理解为何国台办此前一再表示,美国打“台湾牌”,台湾不过是“棋子”。

领到今日份泔水的“弯弯”又是怎样的感激呢?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在台湾媒体的报道中,特别提到蔡英文在法案通过后数小时就马上见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时“特别提到”:感谢美国的支持,感谢“美国国会友人和行政部门”的支持。

而台“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则说,这充分反映“台美关系的紧密友好”,“支持台美进一步强化双边贸易及经济关系”是法案的“重要内容”(我人傻钱多你快来)。而“对于强化与台湾关系或严重损害台湾安全、繁荣的国家”,“美国政府也应研议适当方式提升或改变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如果外交语言还比较羞涩的话,一些“绿媒”的评价就更好玩了,比如三立新闻说这代表美国对台湾“挺到底”,还有媒体兴奋这是“美台自断交以来关系的最高峰”。

然而最最让人捧腹的还是一家媒体贴出的一篇评论评价:这份法案“超狂的!”

哎呦,被你打败了啦!

2

要说在这次疫情期间,这位蔡省长和她的绿营支持者,以及那些绿营媒体,还真是没闲着。借机抹黑大陆对疫情的防控工作,在世卫组织已经对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做出统一的定名之后,仍然使用“武汉肺炎”“中国病毒”等称呼,目的还是搞反中和政治化那套。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这些跳梁小丑们平时搞抹黑,刀哥觉得他们是可笑。但是,在大陆遭受如此严重的疫情,而且为了不让病毒疫情扩散到更大的范围,武汉付出了那么巨大的代价时,他们又在搞这些抹黑动作,刀哥觉得:

他们很可恨!

岛内一些绿营媒体和支持者抹黑大陆“防控疫情侵犯人权”,这种已经属于他们的常规动作了。对此,我们都懒得批驳,因为无论是大陆民众,还是作为在疫情期间留在大陆的台胞,都能够近距离观察到大陆对疫情的防控,根本不像抹黑声音描述的那样。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但是,令人无法容忍的是,绿媒“年代新闻台”在前几天的节目上,竟然跟着《华尔街日报》的节奏,滥用“中国病夫”一词,这种毫无底线的污蔑遭到了包括不少台湾民众的猛烈抨击。这种毫无底线的媒体挑唆,已经暴露出这群人的卑鄙和无耻。

此外,有台湾媒体还在“年代新闻”的其他节目片段中加上了五星红旗和紧跟其后的肺炎二字,附带上不断散发出绿色病毒的动画字幕,显而易见,这一做法是台当局故意为之,企图煽动观众产生不良情绪。全然忘却大陆为“抗疫”所做的巨大贡献。

而且,蔡省长领导下的台当局对绿媒这种无底线操作,竟然采取默许的姿态。此前,绿媒就一直使用带有歧视性的“武汉肺炎”而不是使用标准的定名,台当局竟然袒护说难道要叫“中国肺炎”吗,那样不是更糟糕?

不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还在背后捅刀子,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寒心,其恶劣行径也让湾湾颜面尽失。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再来看看台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竟然发出“中国武汉疫情害惨全世界”的言论,诬指“中国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元凶”,叫嚣“把全中国当作疫区来处理”。这种丑陋的嘴脸已经暴露无遗。

另外,他们诋毁岛内一些民众关心和捐助大陆的举动,谩骂岛内爱心人士是“台奸”“内鬼”,对陆配和一些与大陆有往来的台商实施打压,妄言“武汉疫情烧出‘台湾优先’和‘中国优先’的正面交锋”……

在大陆拿出最负责任的姿态全力抗击疫情时,岛内部分人却恨不得与病毒“联手”对付大陆,趁火打劫,“借疫谋独”,炒作“恐中仇陆”,不断撩拨两岸敌意,拉高两岸对抗。

面对这些人越来越离谱的举动,当然不能放任不管,因此大陆方面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措施来应对。

3

前不久,解放军两个关于防弹衣的采购订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解放军陆军在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分别发出两项招标需求:一个是采购93万套普通等级防弹衣,一个是采购46.7万套高等级防弹衣的防护插板。两项合计总计约140万套。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2015年,中国对外承诺将解放军现役兵员裁减到200万人,目前这一计划基本已经完成。当前陆军13个集团军人员数量约为85万人,一些技术兵种并非均需在一线环境下作战。这一采购数量几乎意味着每一名陆军官兵都准备了2件防弹衣。

从细节上看,这次采购的普通防弹衣,能挡住AK-47的7.62×39子弹和北约的7.62×51步枪子弹。93万套普通等级防弹衣应该是为所有一线以及边境官兵准备的,一些并非主要的作战官兵,也需要穿着普通防弹衣出现在危险性一般的场合,所以数量也很多。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另外46.7万套高等级防弹衣,则是带防护插板的,能挡住威力更大的7.62×63之类的穿甲弹。采购46万件高等级防弹衣,就意味着解放军的40万精锐部队在枪林弹雨中,能够大幅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对于这一点,蔡省长和台湾当局那些人,应该仔细琢磨琢磨。

解放军一位知名专家告诉刀哥,在这次举国抗疫的过程中,岛内像蔡英文、赖清德、苏贞昌这种中华民族败类,对大陆落井下石,想借机反中谋独。他们完全撕裂了人权民主的虚假面目,挑战人类公德,这些人需要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

首先,要在心理上震慑他们。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军队表现出的组织、动员、协调能力以及军民之间展现出的凝聚力本身就能对“台独”分子构成震慑。大陆民间对台独分子的厌恶以及想要收拾、惩罚他们的这种舆论,也能威慑台独分子。

美国又抛恶法,菜菜子趁疫情上蹿下跳,是要逼解放军出手吗?

另外,这位专家说,可以对这些人采取六大惩罚措施:

第一,将“台独”死硬分子列入挑起两岸军事冲突的战争罪犯名单;

第二,对“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言行及时公布,让人们认清谁在挑动战争,为我们迫不得已使用武力手段做舆论准备;

第三,对支持台独的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

第四,加强针对台独骨干分子和台独分裂图谋的有可操作性,有能见度的实战演习;

第五,攻心为上,在加强对台湾人民进行和平统一能带来益处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台湾武统所要付出代价的宣传,让台湾人民在和平与战争,统一与分裂之间做出抉择;

第六,适时公布统一时间表。

这位专家认为,至于要不要动用武力,那要看中央的决定。无论是武统还是和统,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刀哥发现,其实解放军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2月28日,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回答有关“解放军组织军机绕台”提问时这样回答:

需要强调的是,解放军组织战备巡航、联合演练等系列军事行动,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针对的就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行径。

图片来自网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nXv1LlYLFFTiPbF6fs2kw

信息学奥赛NOIP,USACO参考图书

  • 刘汝佳系列
  • 《算法竞赛进阶指南》- 李煜东
  • 《啊哈算法》- 纪磊
    面向初学者或有初步兴趣的人群,有幽默配图。
  • 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系列
    • 《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 – 入门篇》- 陈颖,邱桂香,朱全民 建议配合勘误使用。
    • 《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 – 基础篇》- 江涛,宋新波,朱全民
    • 《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 – 提高篇》- 徐先友,朱全民
    • 《CCF 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 – 专业篇》(未出)
  • 一本通系列
    •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董永建
    •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 提高篇》- 黄新军,董永建 建议选择性阅读。
    •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 – 高手训练》- 黄新军,董永建
  • 其他由国内著名 OI 教练写的教材
    • 《信息学奥赛课课通》- 林厚从
    • 《聪明人的游戏:信息学探秘 – 提高篇》- 江涛,陈茂贤
    • 《计算概论:C++ 编程与信息学竞赛入门》- 金靖
    • 《算法竞赛宝典》- 张新华
  • 《算法竞赛入门到进阶》- 罗勇军,郭卫斌
  • 《算法导论》第三版 – Thomas H.Cormen/Charles E.Leiserson/Ronald L.Rivest/Clifford Stein 黑书,大学经典教材。英文版原名_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_
  • 《具体数学》第二版 – Ronald L. Graham/Donald E. Knuth/Oren Patashnik 英文版原名_Concrete Mathematics_
  • 《组合数学》第五版 – Richard A.Brualdi 英文版原名_Introductory Conbinatorics_
  • Competitive Programmer’s Handbook
  • 《挑战程序设计竞赛》全套 – 秋叶拓哉,岩田阳一,北川宜稔 通俗易懂。
  • 《算法概论》- Sanjoy Dasgupta/Christos Papadimitriou/Umesh Vazirani 提纲挚领,但内容较少。
  • Legend-K 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笔记
  • acm-cheat-sheet
  • Competitive Programmer’s Handbook – Antti Laaksonen 作者花了三年个人时间完成。面向算法竞赛,覆盖面广,详略得当。

比较典型的例子大概是《算法竞赛入门经典:训练指南》(以及本篇第二版的最后一章)《算法竞赛进阶指南》。*CLRS* 有必要看吗?我想是没有的。倘若在意细致的代价分析,看《具体数学》就足够了,数论、组合数学和动态规划顺带也一起学了。*TC++PL* 呢?如果你在意 STL、algorithms 的复杂度,第四部分:标准库可以当作 cookbook。这样一本暗示你具体实现较少的书,以及它适用的版本,我觉得都是比最流行的 Primer Plus 第六版好的。
现在网络上的资源是很多的。hzwer 发起的的 shareOIOI WikiLojUoj、洛谷的集训队 50 题。这些是集合的比较有趣的。比 *CPC 的资源有序得多。

这些就足够了。它们足够深入浅出;足够连续、也足够离散。

最最入门的书我推荐《计算概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自从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公知恨国党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不是制造谣言就是各种带节奏对政府各种攻击——最后结论都殊途同归:

政府怎么做都是错的,根源就在体制上,然后吹嘘一番西方那套体制的“优越性”,并且斩钉截铁做出预测:如果疫情是在“民主”国家爆发,一定会比中国政府干的更好。

虽然中国做出了重大牺牲延缓了疫情扩散,为全球其他国家争取了几周的宝贵时间。然而疫情还是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爆发。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国家应对疫情的措施,简直就是大开眼界——

原来,中国政府闭卷做得最差的下限,也比一票发达国家开卷做的上限还强啊!

然后网友纷纷嘲弄——现成的中国经验摆在这里,而且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给出了结论——中国模式是唯一能应对疫情最有效的办法。

你们怎么抄作业也不会啊?

各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答案恰恰相反——他们一直在抄中国作业!

只不过,它们是以自己的方式抄中国作业。

1  中国抗疫的宝贵经验

在分析各国“作业模式”之前,我们要梳理一下中国抗疫战争总结的三条重要经验。

第一,这个新冠病毒很不好对付,它潜伏期长,难以检测,即使是核酸加测误差率也很高,最麻烦的是,这个病毒传染性特别强,即使是潜伏期也能传染给其他人,除了全民隔离,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西方各国要全民隔离难度很大。

第二,这个新冠病毒肺炎很不好治疗,而且非常耗费医疗资源。

目前对这个病毒没有任何特效药,所有的药物只能发挥辅助性的抑制病毒作用,最后能否痊愈主要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这个病毒是直接攻击人体的肺部细胞,不断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也就是说在人体免疫系统战胜病毒之前,医疗机构能做的就是借助各种设备来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现在我们医院对于患者治疗一般就是四大步骤。

1.高流氧治疗,直接给患者供氧,争取能把患者血氧饱和度提升到正常范围。

2.不行的话就上无创呼吸机。

3.如果上无创呼吸机两个小时无效,就要气管插管。

进行气管插管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层流病房,插管之后医护比要达到1:2—3。但是一般医院没有那么多层流病房, 综合ICU或者部分急诊ICU配备了也只能接待有限的患者。

4.到最后, 如果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就上ECMO(人工心肺机, 但因为昂贵很多医院只有1-2台),如果没有这个ECMO,患者多半就顶不过去。

从以上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过程中需要动用大量的医疗资源——要高浓度氧气与设备、要呼吸机、要层流病房、要人工心肺机以及大量的医护人员。

第三,就是最关键的经验,不能引发民众的恐慌。

一旦引发民众恐慌,导致医疗资源被挤兑,那么死亡率就会大幅度上升。

武汉封城之后,当时正值流感高发期,超过10万民众涌入医疗机构,直接导致武汉一线医疗机构几乎瘫痪。

也就是中国政府能迅速动员力量在10天内修建2所大型医院,从全国动员了几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才稳定了武汉的局面。

就这样,中国政府也要在全国实施全民隔离措施——因为不能出现第二个武汉,即使中国政府也没有在两个大型城市同时打赢防疫战争的能力。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来源:新浪财经)

武汉医疗资源被挤兑死亡率一度高达9%,我们动员了全国人力物力支援,艰苦奋战一个月最近才慢慢降到4%。而湖北之外,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死亡率还不到0.2%。

这就是中国抗疫战争的宝贵三条经验。

2 发达国家的作业模式

下面轮到发达国家做作业了。

那么,发达国家怎么结合中国经验做自己的作业呢?

美、日、意大利等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一个作业模式——用一切办法防止民众恐慌!

那么,发达国家怎么防止民众陷入恐慌呢?

那就是控制新增确诊患者数量——哪怕是人为操作,也要控制新增确诊患者数量!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国政府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疑似患者的门槛。

在2月27日以前,美国疾控中心(CDC)指定的检测标准非常苛刻,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

1. 患者出现发烧和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排除了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可能;

2. 患者有中国旅行史或者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经历;

即使同意检测,检测费用也高达3000美元,并且由患者自费(患者即使购买了医疗保险,也要自行承担1400美元)。

按:日本政府也是美国思路,把检测标准提得很高,意大利前期也是老老实实公布确诊患者,然而最近确诊数量急剧增加,意大利政府也扛不住了,准备学习美日“先进经验”,未来只公布已确诊并且是重症患者数量,轻症患者一律不公布。

只有韩国政府前期试图全面抄中国作业——该检测都检测,检测确诊就公布,但是抗了十来天就有点失控的感觉,至少医疗资源已经全面告急。

2月27日,美国疾控中心在舆论的压力下放宽了检验标准。但是即便如此,这个高昂的检测费用对于普通美国老百姓也门槛太高!

因为大部分美国老百姓没有钱。

2019年美联储有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约有30%的中等收入家庭表示,一旦一笔紧急开支超过400美元,他们将无力承担。

1400美元的检测费用至少是30%以上的美国家庭无力承担的,最重要的是,检测如果确诊要治疗还是一大笔费用,这笔医疗费用对于普通美国家庭是沉重的负担。

中国的政策是检测免费,如果确诊也是免费治疗。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疫情重灾区武汉政府还降低了确诊标准,将一批临床患者也划为确诊病人。

各地政府在疫情期间还专门制定了“两个确保”的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目前一个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大致要40万元,全部国家买单。以美国医疗系统那种效率以及高昂的收费标准,估计至少要涨好几倍。

美国政府除了提高检测标准来控制确诊人数,而且极力淡化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染性。

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虽然明知道这个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但是从来都不鼓励民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甚至还煞费苦心制造了一套“口罩无用论”

这就是故意歪曲中国经验了。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来源:澎湃新闻)

他们为什么这么干?

因为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口罩严重不足的局面!

中国是全世界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口罩产能大国,中国口罩产能大致占全世界产能50%以上。

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每日口罩产能大致是5000万只,这点数量与14亿人口的需求相比缺口很大。

疫情爆发之后,为了保障国内的口罩供应,全球的华人与企业将全世界的口罩搜罗一空,现在疫情扩散,这些国家突然发现,国内的口罩缺口完全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

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数据,美国医疗机构目前仅有口罩3000万只,未来医疗机构需求至少是3亿只,缺口高达90%。这还是医疗机构,大家可以想象普通民众口罩缺口有多大。

所以,为了避免民众买不到口罩引发巨大的恐慌,美国政府只能捏着鼻子制造了一套“口罩无用论”来安抚民众。

除了宣扬口罩无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还频频对外表态,强调其实啥也没做的美国政府对于肺炎疫情“控制得很好。”

2月25日,特朗普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你可能会问有关冠状病毒的问题,但是在我们国家,这种病毒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特朗普继续强调:“美国只有很少的人被感染,此外我没有听到其他的消息。而且他们的病情正在好转。”

尼玛,美国当然“只有很少的人被感染”——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达到美国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检测标准好不好?

2月27日,特朗普继续对外宣称:新冠病毒风险对美国依旧很低。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来源:新浪财经)

美国总统掩耳盗铃,下面的官员更是不堪。

同一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出席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在接受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的提问时,他的表现简直令人大开眼界。

以下是问询纪录。

肯尼迪:美国现在有多少新冠肺炎病例?

沃尔夫:我们有14例确诊病例,另外还有20或30例是从一些游轮上撤回的人员。

肯尼迪:预计未来还有多少?

沃尔夫:我们预计确诊病例数量会上升,但没有确切数字。

肯尼迪:目前国际死亡率是多少?

沃尔夫:国际上是应该低于2%。

肯尼迪:低于2%是多少?

沃尔夫:我之后会给你一个确切数字。

肯尼迪:我们有足够的呼吸器吗?

沃尔夫:据我所知,数量足够。

肯尼迪:我们刚刚收到的证词是,呼吸器数量不够。

沃尔夫:我建议你向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咨询。

肯尼迪:我们口罩够吗?

沃尔夫:嗯……对于国土安全部来说足够。

肯尼迪:我不是在替国土安全部问,我是在替美国民众问。

沃尔夫:可能不够。

肯尼迪:缺多少?

沃尔夫:我手头没有具体数字,我可以之后告诉你。

肯尼迪:还有多久才能拿到疫苗?

沃尔夫:嗯,还要几个月。

肯尼迪:我们刚刚得到的证词可不是这么说的。

听完国土安全部长的一系列“蜜汁回答”后,肯尼迪失望地表示,“国土安全部的职责是保障大家的安全。美国民众应该得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直接答案,但是从你那儿,我没有得到这样的回答。”

大家看了这番问询有何感觉?是不是比当初湖北某些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表现还要糟糕?就这样湖北的主要官员也被撤职查办,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沃尔夫却屁事没有。

美国政府的作业图

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中国政府这样做作业会被媒体喷成啥样?但是在号称“言论自由”的美国,所有美国媒体却步调一致保持沉默。

掌握舆论话语权的美国政府确实牛逼。

不仅媒体保持沉默,连特朗普的死对头民主党一票政客也保持沉默。过去特朗普有啥言行,民主党恨不得拿起放大镜来找毛病,现在这些特朗普的生死大敌却仿佛凭空消失了。

比如佩洛西老奶奶,前段时间出镜率很高啊,为了弹劾川普,差点直接抡着板砖拍川普脑门了,现在川普政府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为啥佩洛西视而不见呢?明明揪着川普不放,这个疫情问题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好题材啊。

这就是美国政治精英“政治正确高于一切”的表现!

如果就疫情问题对川普政府穷追猛打,最后是啥结果?结果就是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的无能!为了不引发民众的恐慌,故意提高检测门槛,其实就是坐视让相当一批民众自生自灭!

事情闹大了,川普固然会下台,但是同样会引发民众对美国基本体制的严重质疑!

如果把美国基本政治制度比喻成一条大船,所有的政客都是这条船的乘客,平时为了党派利益,这些乘客可以互相谩骂甚至斗殴都没问题,真把船弄沉了,所有的乘客都是灭顶之灾!

当然,评价川普啥也没做也不客观,2月26日,特朗普就疫情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任命副总统彭斯负责抗击新冠肺炎工作。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彭副总统新官上任就对相关部门提出三点要求:

一、未经彭斯副总统的许可,科学家以及医生们不能私自对外界透露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要统一口径,专家任何声明都要得到彭斯的批准后才能对外发布。

二、所有的新闻媒体没有白宫的许可,不得发布容易引发民众恐慌的疫情信息。

三、对于轻症患者,一般不做核酸测试检查,那样劳民伤财。

这三大要求被曝光之后舆论哗然,虽然美国媒体要讲政治正确也看不下去了,其他不论,专家任何声明都要彭斯的批准怎么看也违背了“言论自由”的原则。

面对舆论的质疑,彭斯副总统不为所动,在人类的灯塔、民主的象征、言论自由的表率——美利坚合众国副总统彭斯看来,面对疫情,有一个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那就是——

“一个健康的社会只能有一种声音!”

我还能说啥?

现在我可以给大家勾勒一副美国政府的作业图。

美国总统拼命掩盖疫情的严重性;

主管防疫的美国副总统主要精力在控制疫情信息传播;

美国疾控中心(CDC)大幅度提高检测标准,人为控制确诊患者数字;

美国国土安全部啥也没做,连基本的情况也一问三不知。

这个作业图清晰地表达了美国政府面对疫情的基本思路——

表面上是“瞒”:隐瞒疫情的信息,防止民众恐慌;

本质还是“拖”:争取把疫情拖到5月份以后,让自然气温的提高来消灭病毒;

至于这段时间感染病毒的民众,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反正死掉也是底层老百姓,有钱人去私立医院有充足的医疗资源,死亡率是很低的。

4  全面抄袭中国作业太难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重要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不全面抄写中国“作业”,为什么在借鉴了中国经验,还能做出如此拙劣的作业?

原因很简单,要全面抄袭中国作业太难了!

最近有粉丝留言,希望我详细介绍中国“作业”站在一个较高的系统层面是怎么运作的。

我恰好对这个题材也有兴趣,所以就做了一点功课。我与我的助理们以重庆这个城市作为案例样板,系统地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相关网站收集信息,准备给大家做一个系统性运作的全景拼图。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重庆防疫期间著名景点—洪崖洞

(来源:凤凰网)

这个拼图工作还没出来,光是目前手里收集的信息就让我叹为观止,感慨万千。

大家知道我感慨什么吗?

我的感慨就一句话——

“我就是把这个系统的拼图做出来,把中国一个城市的作业完整的摆在其它国家面前——绝对没有一个国家能复制!”

作业交给你们抄!你们也抄不了!

这里剧透两个小小的案例,大家体会一下。

案例一:动员就是战争片

假如你是一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必须在明日清晨完成对社区所辖6个小区封闭与监管,必须在2天之内完成对社区所有住户的入户筛查。

现在居委会只有8个工作人员,社区有1万多住户28000余人,情况紧急上级也没给你调派人手,那么,8个工作人员怎么在2天之内完成这个28000人的筛查任务?

这明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但是我们社区居委会却是魔术师。

人员不够怎么办?党员来凑!

社区有党员900多人,虽然绝大部分组织关系都不在社区,但是紧急时刻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当天晚上社区居委会通过微信群、qq群动员,一夜之间动员了440名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党员。

不但招之能来,而且来之能战!次日社区将这440名志愿者划分到6个网格,也就是6个小区,一个小区一个网格,拉网式、全覆盖开展排查。

当天就完成对6个小区的封闭监管,2天内就完成对社区全部10457户家庭、147个门店、417个企业机关单位,还有1个养老院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入户排查工作做得有多细呢?因为带着口罩担心居民不认识志愿者引起误解,要求所有党员都佩戴党徽。入户排查有武汉打工旅行史的疑似人群的同时还每户送了一本防疫宣传资料。

与此同时,还展开大规模防疫宣传,在辖区的202部电梯里张贴的温馨提示和宣传海报,设置61条横幅、18块专栏,确保群众能够“看得见”

将疫情防控知识、公开信、倡议书等录制成3套音频宣传资料,利用巡逻车、小区喇叭、喊话器循环播放,确保群众“能听见”

积极动员居民在网上参与疫情防控征文活动,将所学的疫情防控知识编成顺口溜、快板、儿歌等供大家学习,十来天时间社区居民已创作各类文学作品13件。

在社区隔离监管期间,居委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还为社区送代办服务,有些居民家里缺米、油、果蔬等生活日用品,就给他送上门,保障居民物资供应。

同时,组织“安心敲门队”志愿者为18名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这就是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发生的故事。

一个基层居委会,8个工作人员,在一夜之间动员了440位以党员为核心的志愿者队伍,迅速完成社区封闭、监管、排查、宣传工作,随手还把居民物资供应工作都做了,连失独老人照顾都不拉下,这是何等的动员能力,何等的执行能力?

顺便说一下,重庆这种社区网格式管理入户排查是五天重复一次。

重庆的防疫思路很有特色——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比如入户筛查潜在的疑似患者就是这种模式,最大程度动员更多的人力,反复入户筛查,争取把潜在的小概率可能漏网的疑似患者找出来,为此重庆动员了40万人。

小时候特别喜欢一部电影《地道战》,电影中有个片段印象很深刻,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一个村支书给出的斗争方案很简单——就是“紧紧依靠(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来源:雷锋网)

 

对照上述案例是不是也是这个很“俗套”的方案?

紧紧依靠组织,充分发动群众!就没有做不成的“不可能的任务”!

案例二:筛查就是侦破片

重庆某县还有一个案例。一个湖北打工者,1月7日回重庆,医学观察14天之后,没有任何症状,然后在居家期间,竟然被市疾控中心从另一条线索排查出来。

疾控中心找到这个人时,这个人根本不相信自己是患者——因为从武汉回来已经超过18天,至今没有任何症状。

当时全国还没有发现无症状患者,但是疾控中心坚持做核酸检测——最后检测结果果然是阳性!这是全国发现最早的潜伏期超过18天,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这样的患者居然也被排查出来!

疾控中心在这个排查过程中抽丝剥茧层层追踪,堪称一部精彩的侦破片,但却是真实的案例。

正是由于全国各地陆续排查出潜伏期超长的无症状患者,才引起了高层的警惕,才延长了全国各地居家隔离时间。

我看到国外的新闻报道,经常发现一个患者却找不到传染源,但是在中国,确诊患者我们要求是一定要找到传染源的!连居家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都能排查出来!

改天我详细写写这个抽丝剥茧的排查过程,让大家开开眼——我们基层排查人员每个人都是福尔摩斯大侦探啊。

以上就是一些基层的案例,这些碎片化案例组合起来就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

一声令下,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直接按暂停键;

一声令下,十四亿国民全部居家隔离;

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工人团队奔赴前线,10天建成一座千张床位的医院;

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

一声令下,我们庞大的工业机器开动起来,十来天时间,口罩产能就从日产2000万只飙升到日产近亿只;

最震撼的是,没有一声令下,全国人民自发支援疫区,无数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湖北到其他省市,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无数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在海外,无数华侨以及留学生将全球医疗防护用品一扫而空捐赠回国。

这就是中国在全世界表现出恐怖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来源:环球网)

这种恐怖的组织与动员能力给全球各国带来的是极大的震撼。

震撼是啥意思?

意思是——

如果你对中国没有敌意,震撼能让你尊敬;

如果你对中国充满敌意,震撼能让你畏惧!

所以,这个震撼有重大意义。

 不战而屈人之兵

大家都知道美国军费开支天下第一,不仅如此,美国军费开支还相当于全球军费开支第2名到第16名15个国家的总和。

为什么美国军费开支这么高?

舆论普遍解释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是最大的利益集团,美国前十大财团都在军工复合体入股,所以,美国国防开支被利益集团绑架。

以上是事实,但不是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长期执行“吓阻性”国防战略。

中国谋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国这个“吓阻性”国防战略就是意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美军的军费碾压全球,所以,没有任何国家敢主动向美国开战!表面上军费开支很大,其实本质上节约了无数场潜在战争的费用——看似花钱,其实省钱。 

按:小布什任上犯下的最大的战略错误就是——在伊拉克与阿富汗这两个战略价值不大的地方打了两场战争。

这两场战争战术上赢得很漂亮,战略上却是败笔。美国投入这么多资源,前后花费几万亿美元,最后在战略层面一无所获,现在还要为撤军擦屁股。

正因为美国这个“吓阻性”国防战略,才有了十大财团入股形成军工复合体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最后反而成为美国政治体制最大的一个毒瘤。

原创 | 面对疫情:美国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

美国五角大楼

(来源:搜狐网)

所以,中国在疫情中表现出恐怖的动员能力与组织能力对于某些敌对势力同样有“吓阻性”的威慑效果。

想与中国博弈?

可以!

你可以打贸易牌、金融牌、人权牌,想打啥牌都可以!底线是你不敢撕破脸掀桌子!因为撕破脸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你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因为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爆发直接的冲突,最后拼的就是动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经济潜力。

中国能一声令下全民迅速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跟超级病毒打全民战争,同样也可以与任何的对手干,你有这个能力吗?

你连抄作业都不会啊!

所以,通过这场疫情,中国某种意义上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未来外部的直接军事干涉,最大程度震慑了对手,捍卫了国家的稳定与和平。

所以,我一直坚信两岸一定会统一。

所以,我一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hiSSD–LywP1m7Gu-yMfA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1月29日,

我们发布了文章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没想到几天之后,

凤凰卫视特约记者、武汉人敖慕麟

一家三口就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的病症,

他本人也成为首位,

从感染病毒到逐渐康复的一线新闻工作者。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在武汉接受一条采访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的求助信息在网络上获得关注

患病早期,

他们和大多数在武汉本地的患者一样,

经历了看病难、确诊难、入院难的困境,

我们在后台接到无数读者的询问,

听说敖慕麟找不到床位,

他们全家怎么样了?
目前,慕麟和妈妈正在家中隔离,
而爸爸仍然留在ICU病房。
几天前,我们和敖慕麟取得联系,
那天刚好是他父亲的生日,他说:
“现在最希望是爸爸能够康复回家,

之后给他补办一顿生日宴。

自述    敖慕麟  编辑   莫竣威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左一)与摄像师

1月23日封城后,武汉天气冻得厉害。白天气温跌至接近零度,而且还不时下雨,这种湿冷下,体感的温度可能比零度还要低。

也就是这一天,我开始作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为他们做了一段时间的前线采访报道,主要关注封城后,整个市面的各种情况。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香港凤凰卫视新闻中心,敖慕麟曾在此工作

我是武汉人,这里是我的家乡。其实我在2016年已经离开凤凰卫视了,这次武汉封城以后,是前同事联系我,希望我可以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协助他们做一些武汉市面的现场报道。
我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了差不多10年,之前在台里做过港闻记者,后来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担任新闻主编一职。2011年本·拉登之死、2014年马航MH370失踪事件、2015年的巴黎连环恐袭等等,我都参与过新闻节目的统筹和策划工作。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曾是凤凰卫视记者

武汉封城后的前两天,都是我自己拿着自拍杆、手机,一个人在街上完成报道。之后几经周折,我联络到一位摄影师刘亦农,我们就组成了一个报道小分队:我负责采访出镜,阿农负责摄影,我爸帮我开车。
我们主要关注武汉封城之初,市面交通和生活的状况。那天下着小雨,市面上人很少,当时连接江岸区和武昌区的长江隧道关闭了,我站在宽广的武汉大道,偶尔看到有车辆飞驰而过,路面有点湿滑,地面的反光映着几个大字:“出城通道封闭,敬请谅解”。这就是武汉大年三十的傍晚。
另一个是去了解物资供应情况,我去了麦德龙超市,也去了几家药房,起初口罩药物还是相对充足的,我采访了药店的老板,他卖的一次性外科口罩50个/盒,50块,他就对我说了一句,这个价格肯定跟平时一样,我们关键的时候肯定不会“发国难财”。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走访过的药店

总之,武汉这个城市,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

在特约记者这个身份之外,我只是个普通的武汉市民,仅有的外出防护装备就只有口罩。我在选定采访地点的时候,已经非常谨慎:不去医院,尽量选择人流不太密集、比较通风的地方,工作回家后第一时间进行全身消毒。

没想到这样,还是受到了感染。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在武汉市区报道新闻(影像来源:凤凰卫视)

 “如何感染、在哪里感染,

 我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1月26号天气依然不好,自己的身体特别冷,也感觉有点累。这几天,手机、电脑、电视等一切媒介,关于疫情的信息密集轰炸。我想每个在武汉的人,心里都会默默问自己:我得了吗?我有可能得吗?

当晚,母亲告诉我,她感觉自己有一点发热。用体温计测过体温发现超过了37度。我马上警觉了起来,当时我让她先服用了一些退烧药,回房间进行休息。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1月27日晚的武汉某社区,群众高叫“武汉加油”

1月27日,很多人响应微信群的号召,在家自发打开窗户,高唱国歌、高叫口号,一声声凄厉的叫喊 “武汉加油”、“武汉加油” 回荡在夜幕之下,悲壮又动容。后来这种行为被劝止了,因为大家都对着室外大声呼喊,会增加受感染的风险。
当晚,终于连我也开始出现发烧的症状。
我们有担心,但没有恐慌。初期,我和母亲的症状都比较轻,只有轻度的发烧。甚至有一天晚上我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但测了一下体温依然是37度以上。我们知道武汉市的前线医疗资源非常紧张,任何一间医院的发热门诊,都处于爆满状态,所以我们不敢贸然去医院,打算先自我在家隔离,一日三餐就由父亲负责。
对于如何感染、在哪里感染,我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我试图回想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但始终我们不知道敌人在哪,它到底有多大规模,也不完全清楚它的传播途径。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点击图片,重温敖慕麟在武汉封城初期的采访经历

冒着风险出去采访,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需要把信息传递出去,这是责任,然后就这么去做了。直到28号左右,我父亲也开始发热,并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这些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我开始变得非常担心。我无法判断,接下来的病情会如何发展?我们一家人会怎么样?

 “没有床位、120救护车要等4小时,

 我真的等不起” 

父亲的情况比较严重,我需要想办法作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但当时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有很大部分人因为对疫情不了解,心里恐慌,一旦出现任何病症,都跑去定点医院希望做个检查,多家大型医院的发热门诊,排队等待的人已经排到室外。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1月26日,武汉出台措施,

由社区卫生院负责新冠肺炎病人筛查工作

(图片来源:武汉市卫健委网站)

而我记得在之前采访中曾经报道过一则这样的消息:为了缓解前线的医疗压力,武汉发动社区卫生院对发热市民进行筛查,如发现有新冠肺炎疑似或严重病例,才会转诊到上一级的定点医院进行收治。
所以当时我就决定先去街道的卫生院做检查。29号早上我们一家人开车过去,大概10分钟就到了。这里地方不大,就两层楼,但比起定点医院,这里排队的人不算多,目测大概十几个左右吧,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已经穿上了防护服。
因为这是武汉肺炎爆发以来,我第一次进入医疗结构,出于职业的本能驱使,我还询问了一下护士们的工作状态和物资情况。她们当时回答说情况还好。
街道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有限,我们只拍了X光,做了血常规的检测。因为人不多,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到了结果,显示三人血常规的指标存在异常,我和我母亲的问题稍微轻一点,而我父亲当场就已经被医生要求说,必须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按照标准的流程,我父亲这时候应该由街道卫生院安排,统一组织转送到定点医院接受诊治。但是医生直接告诉我:“医院转运的交通工具是120,因为运力不足,如果你们要等,起码4小时。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自我隔离期间服用的部分药品

我觉得我等不起,即便到了医院,也需要排队做检查,在不了解定点医院的情况下,我不想冒着交叉感染的风险去医院排队。所以我在卫生院开了一点奥司他韦,也就是达菲,一种流感的特效药,之后去药店买点阿莫西林、一些中成药、解毒胶囊之类的。然后先自行回家休息。

当天晚上,我父亲的情况不是很理想,身体变得虚弱。在我不断打听之下,终于了解到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可以做CT,人也不多。我家住在汉口,医院在武昌,当天晚上我们就开车,从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去做检查。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接诊敖慕麟的医生

晚上医院的人不算多,很快就轮到我们。接诊的医生,防护服上写着名字和三个字:萌萌哒。也许是医护人员之间,在互相鼓舞士气的一种方式吧。

CT的结果显示我们一家三口肺部都有感染,父母是双肺感染,我是单肺感染。医生说父亲的情况必须马上入院治疗。但是他们这里没有床位,没办法收治。我们只能按照医生开的处方去买药、去吃药,按照医嘱三天后复诊。

从1月30日到2月1日这三天,一家人都待在家中自我隔离。一个人待在一个房间,在家都戴着口罩。饭菜都是自己做自己的,然后各自端到房间里面自己吃,尽量避免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 

这三天我也尝试去联系一些医院和朋友,看是否能为父亲争取到入院的床位。但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只做了CT,还没有确诊。按照当时的流程,只有核酸检测呈阳性,才能确诊为新型肺炎,才有资格住院。但各种消息都在告诉我们,做检测的资格很紧俏。

三天后也就是2月1日,我们再到医院复诊,照了CT也查了血。显示我和父亲的感染面积仍在扩大。医生还是要求我父亲马上住院,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床位,最后我们也就只能够接受输液治疗。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医院排队缴费的人

 “从有希望到失望 

 我筋疲力尽,但没有绝望” 
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到了这样一个无助的地步。
眼看父亲身体越来越虚弱,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尝试找原来的同事和朋友,跟他们讲了我自己的经历和情况。看能不能找到相关资源可以让父亲住进医院。
“医生建议我父亲因指标较危急,需住院。恳请领导联络有关医疗资源,安排我父亲入院,万分感谢。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的求助信息,2月1日晚在朋友圈传播
从2月1日当晚8点开始一直到半夜,我的求助信息一直被不同的人在朋友圈转发:有朋友、有老同学,还有网络上的大V账号,很多媒体同行把我的求助信息转发到微博,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港台媒体机构如《明报》、《HK01》、《中时电子报》在第二天的报刊中也转载了我的经历。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媒体对敖慕麟的情况进行报道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当晚敖慕麟的微信收到各种消息
之后我的手机一直在响,打到都快没电了。微信上不停地有好友给我发来消息和慰问,也有很多人添加我好友,因为消息太多,连里面的新消息提示都不显示数字了,直接是三个点,根本回不过来。
朋友们很热心,给我发来了很多他们所知道的消息。不少人告诉我蔡甸区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刚刚完成新改造,有600-700张床位,专门收治肺炎病人,那边也可以做到核酸检测,还附上了联络电话。
我拨打了医院那边的座机,但根本没人接听。但眼下的情况,已经不容许我再等了。我决定第二天还是先去医院那边试一试。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武汉某医院的急诊科过道(图片来源:向凯)
2月2日,早上10点我们就到了那边。发热门诊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走道上密密麻麻全部是人,很多患者只能在室外进行输液,也有人在露天的环境下等待入院。那天武汉的气温大概8度左右,风很大。我亲眼看见一个年纪较大的女士,她坐在轮椅上,身上盖着几层很厚的被子,就在室外等着被安排床位,不知道还要多久。
要做核酸检测,就必须先挂号,但医院没有人工挂号窗口,只能通过自助挂号机去完成。我让爸妈先留在车里面等我,自己一个人去排队。
发热门诊的自助挂号机就在室外门口处,当时只有十几个人在我面前排队。但是,整条队就一直僵持着,根本没有动过。我也不敢走开,因为只有这个办法可以挂上号,哪怕做到核酸检测,已经算是一个进步了。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武汉某医院的候诊大厅(图片来源:向凯)

然而,我从早上10点多一直排到下午3点,超过四个小时,机器就没有一个号放出来。我身边全部是发热病人,他们都在那儿等着。排队的人逐渐离开,在我前面就只剩下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就这样轮流,在机器面前不停地去点击屏幕,不断地刷新页面,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拿到号去看病。但四个小时,没有任何收获。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武汉某医院的候诊大厅(图片来源:向凯)

后来我了解到,因为病人太多,医院根本没办法消化,所以当日后续再也没有继续放号了。

虽然我没有绝望,但就这样在户外白白折腾了一天,我没有拿到号,也没有得到确诊,更谈不上什么治疗,真的让我很沮丧,很彷徨。加上我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咳嗽,当时终于体会到什么是筋疲力尽。

我没有任何想法,只想赶紧回家休息,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再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敖慕麒的求助信息被大量转发
无奈之下,我只有再一次向认识的人寻求帮助。
当晚又再有新一轮的信息不断涌过来。但我实在太累了,已经接不动电话,后来我的大学同学帮我做对接。当中有很多朋友在外地发来消息,不过他们并不了解武汉的情况,就像今天的遭遇一样,那些医院是接诊的,但需要碰运气,需要等。很显然,我父亲当时的情况,已经不适合这样了。
庆幸的是,这天终于联系到比较明确的核酸检测和入院信息,2月3日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医院做了检测。当时我父亲的检测结果是阳性,直接被收入院,而我和母亲是轻症,只需回家自我隔离,按时服药治疗。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武汉金银潭医院是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

 我和母亲自行康复,

 父亲却仍然在ICU接受治疗 
就这样,这段时间我和母亲一直留在家里按时服药,正常生活。目前体温已经恢复正常并维持两个礼拜了。其他症状也慢慢消失。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2月15日,武汉下了一场大雪
2月15日,我们和她的最新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证明呼吸道现在未监测到有病毒。不过湖北在12日改变了新冠肺炎的确诊标准,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所以根据CT复查结果,我是被确诊患上新型肺炎。
最近,区里的相关部门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我家人的身体情况。每次打来都问同样的问题,我问做这些统计后续是否会有配套的支援安排?打电话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三番五次同一个部门问同一个问题? 
对方回答说:“会上报等上面安排,是上面领导让打的。” 封城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力资源花费在这样的统计上。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出入处有人把守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敖慕麟家窗外的风景,楼下是一排排停驶的公交车

小区已经实施封闭管理一段时间了,外人不让进,居民要凭证出入,并且限制出行次数。购买物资很不方便。前几天通过微信,向菜贩订了一些蔬菜,无鱼无肉,148元,包括4元一斤的大白菜、15元一斤的葱蒜、10元一斤的小葱、青椒和1.5元一个的鸡蛋。价格都比平时至少翻了一番。街边小店一壶没有任何包装和生产信息的5斤装酒精售价138元。

非常时期,涨价可以理解,但如果这成为常态,我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负担得起的。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家里的泰迪犬中秋

我家现在状态最好的是叫“中秋”的泰迪,她一如即往地爱恋她的球。只是每天可怜巴巴地蹲门口,似乎期待着我带她去楼下溜溜。

这段时间,我非常感谢老东家凤凰的领导和同事们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支援,以及母校人大的师长、校友和同学们的关心。就连在香港一起居住过三年,没怎么正常讲过话的女室友,现在每天都给我发一大段信息,介绍香港抢厕纸的战况,给我鼓励为我祝福,真的很感动。我想那三年我们讲过的说话加起来,都没有这两周说得多。

今年的2月18日,是我父亲59岁的生日。我祝他生日快乐,虽然他现在在病房里听不到,但我希望他能够度过这一个难关,回家后,我们一起吃饭,这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图片由敖慕麟、向凯提供
封面摄影师:谢丹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中国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一线记者:除了狗,我全家都被感染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2GVjk0Ic2C45YkcRtvZXQ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2020年新年伊始,今天我们也来讲讲如何帮助孩子开启编程学习之路。

编程学习这个事情火起来也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发文要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南京都是排头兵。不仅是中小学,今年三月份公布的大学新增设的专业里面,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数量也是独占鳌头,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编程语言选择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如何开始编程学习呢?一句话总结:

根据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升学就业环境,来选择编程语言。

Scratch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面对青少年开放。 Scratch下载是完全免费的,公布源码,允许任意修改,发布,传播。

在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家长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指导孩子学习scratch,并不需要非常专业的编程知识),6岁的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照着例子完整的“拼”出一个能运行的程序。

因此适合5-9岁的低幼小朋友。

Python

Python最开始被应用于脚本方面的编写,作为一种解释性的语言,语法和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学习和使用通常比较简单,不需要“编译”。

但是因为提供了太多的库函数,不利于了解其底层原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Python是一门比较不错的入门语言。

C++

直接跟系统底层打交道,最适合竞赛的语言(2022年信息学奥赛系列赛事只能使用C++参赛。)

听到C++,如果有家长是程序员出身,就会有点发怵了,觉得难,但其实中小学学的编程C++和工业用的C++侧重点不同。竞赛侧重于考察算法而非语言本身,所以竞赛用的C++基本语法不难,也很容易入门。

19年11月C++之父全国见面会浙江站,浙江大学ACM教练王灿老师也说:编程学习中给到的数据是干净的数据,工业里面情况自然比较复杂,难度也相应上升了一些。

对于没学过Scratch的同学,一样可以学Python和C++;没有学过Python,也一样可以学C++;这三者,并不构成进阶的关系。

根据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升学就业环境,来选择编程语言。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编程赛事介绍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从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报名条件,升学的角度来看比赛的含金量: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含金量排名:信息学奥赛 > 青科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电脑制作活动 > 蓝桥杯及其他

不限语言

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比赛五大内容,跟青少年最息息相关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与青少年科技创意。参赛选手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自己的科技创新项目。

    

参赛对象:在校中小学生;

参赛形式:通过官网(http://castic.xiaoxiaotong.org)报名,赛程一般为 3-4月各市报送材料, 4-5月省内组织评审,5月向大赛报送材料。终评决赛时间为每年8月。

 

2.明天小小科学家

孩子们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参赛对象:在校中小学生;

参赛形式:每年5月-6月申报;8月为专家初评,8月底公布入围终评名单;10月中下旬举行终评活动和颁奖典礼

创意编程

 

3.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

电脑制作大赛不能完全说是编程比赛,更多讲究艺术与科技结合。评选项目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设计电子报、网页设计、Flash动画,APP制作等各式参赛作品。孩子可以用 Scratch 制作小游戏、小动画来参赛。

 

参赛对象在校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参赛形式:4月前以省为单位选拔参赛作品;

4月:各省级组织单位进行网上报名、上传参赛学生信息、参赛作品;

5月下旬: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在活动官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网络人气指数投票;

6月:公示结束后,由专家评审组,按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确定拟获奖等级。

 

Scratch、Python、C++

4.蓝桥杯

自第八届起,蓝桥杯大赛新增青少年组。可参赛项目如图: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参赛对象在校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参赛形式: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第十一届蓝桥杯市赛选拔赛仍有部分城市尚未进行(如下图),有意愿参与的家长可关注蓝桥杯官网,蓝桥杯仅支持以机构为单位进行报名。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C++

5.信息学奥赛

NOI系列活动包括: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网上同步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冬令营、选拔赛和IOI。

参赛对象:在校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参赛形式: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编程思维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上文提到了一些升学,比赛,那如果没有计划参加竞赛还有必要学习编程吗?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编程学习背后还有着一套编程思维。

 

编程入门学习规划

分解,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大问题,拆解成更可执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骤”,它能锻炼我们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

抽象,编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它能锻炼我们聚焦重点,忽略无用信息,并抽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模式识别,就是“如何找出相似的模式,并高效率解决细分问题”,它能极大锻炼我们规律整合的能力。

算法,就是根据之前一系列对于问题的理解,设计一步一步的解决路径,并解决整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