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PLBhIbeAcYseDF5NsGAQg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PLBhIbeAcYseDF5NsGAQg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SPFKnaeRWHHp_lvGzZDhQ
自从我上次在抖音看了几天斗地主和直播PK之后,系统认定我可能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于是几天之后又给我推了一种名叫幸运盒子的东西。
超多网红和大V都在玩,幸运如他们开出了智能手表、拍立得、电视机、阿玛尼口红之类。
我好羡慕啊,花30块钱就有可能开车价值几千上万的东西,而且看大V们的中奖比例,好像比买彩票中奖容易多了。搏一搏,30变3000,简直赚翻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从抖音的幸运盒子说起
看完一个幸运盒子的拆箱视频后,我有点好奇,还有多少人在网上看拆箱。于是我搜了一下这个话题,好家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关于幸运盒子的播放量,仅抖音这个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了7亿次。
在这数万个幸运盒子的开箱视频里,有人花600块买了20个现金幸运盒子,开出了701块现金,最终纯赚101块。
也有人一次买了100个售价59.9的盒子,最后成功开出了遥控无人机、手持打印机等惊喜产品。
这种所谓的幸运盒子网上都有卖,线下也有自动售货机,价格在十几块到几十不等。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这玩意特别火,原因很简单,在家无聊得找点乐子。所以疫情期间裸聊诈骗也十分高发,都是一个理。
解封之后,有眼力见的商家们就把这种自动售货机搬进了商场里或者路边,一般一个盒子的售价在30以内,定价高了也没人来买。
宣传海报里都写着,盒子里可能有头戴式耳机、iPhone、智能手表等单价上千的礼物。以小博大,30块也不贵,说不定就中了。
但往往大家开出来的都是一些烂便宜的东西,什么一个钥匙扣,一包肉松饼,几根水彩笔,或者其他杂七杂八,单价不会超过十块钱的礼物。
这么多搞盲盒的,我就服卖莆田鞋的
后来玩的人多了,大家就开始吐槽,啥幸运盒子,全是坑。
而网上所谓欧气爆棚的网红开箱视频,你也知道人家是网红了。网红不仅能带货,人家还可以接广告的哇。
如果没有这种动不动就开出惊喜的视频,怎么会有繁荣的市场经济呢?
于是在B站上有人专门发视频揭露这种所谓幸运盒子的套路,说到底就是商家的一场捞钱游戏。
把那些廉价的、滞销的商品,用纸盒装起来,再塞进自动售货机,不仅能清库存还能捞一笔,商家怎么会不开心呢?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欧气爆棚,更多只是智商沉底。
不就是盲盒吗?
等我关掉视频一回味,诶,这不就是没有IP的盲盒吗?
不过这种套路居多的玩法,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不像盲盒,只要祖国大地上还有青少年 韭菜 的存在,盲盒这门生意就一定不会消失。
盲盒起源于日本,最早叫福袋,是商场促销清库存喜欢用的营销手段。由于物超所值,深受消费者喜爱,慢慢变成一种常规操作。
现在很多淘宝店季末清仓也会推出低价福袋系列,至于里面的东西怎么样,一般就看运气了。
后来吧,一些模型爱好者的觉得这种方法真他娘的是个天才,于是后来就出现了卖模型的扭蛋机。
福袋玩的是神秘感,扭蛋玩的是随机性。将这两者结合的,就是盲盒的玩法啦。
有句歌是这么唱的,
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泡泡玛特,什么款式,充满想象。
泡泡玛特就是传闻中那个卖盲盒年赚十几亿,还曾把公司搞上市的那个品牌(本月又要上市了)。
在Z(1995-2009年出生)世代的眼里,当大家说起盲盒,一般都是指里边装着动漫、电影手办或者IP玩偶的产品。比如泡泡玛特家的、故宫的或者ViViCat。
买盲盒最大的快乐就在于拆箱的那一刻,那种感觉叫做惊喜,如果抽到了隐藏款,那种快乐就像坐上了直升机。如果抽到了已有的款式,那就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盲盒的价格不贵,单个的价格在百元以内,常见的价格区间集中在39-69。
一般一个系列的盲盒,由固定款和隐藏款组成。固定款就是很容易得到的样式,而隐藏款又分隐藏和大隐藏,顾名思义就是稀有款,发行量极为稀少的那种。
此外还有限定款,比如情人节限定款、XX联名款。
由于盲盒的随机性,你压根不知道即将到手的是个什么玩意。如果你是一个有收集爱好的人,那么买盲盒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疯狂买买买,直到集齐全套。如果不想凭运气,也可以选择在闲鱼上高价回收,也不贵,也就溢价那么三五十倍吧。
比如sooya bts ,闲鱼也就6500;比如大久保 雪怪,也才7500块吧。
对不起,我凡尔赛了。
不管是sooya,还是雪怪,甚至是一千多块的胡桃夹子,我都买不起。
这个价格,真的有人买吗?我不知道。
但是真的有人靠倒卖盲盒赚了钱的,闲鱼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一30岁的上海男子通过转卖盲盒赚了10万。泡泡玛特靠盲盒赚了16亿。
盲盒的生意有多好?泡泡玛特今年双十一的销量为1.42亿,这样你大概能明白,盲盒到底有多受人追捧。
盲盒是年轻人的玩意,数据显示18-24岁的玩家最多,但月薪8000-20000万的消费者占了9成。
虽然盲盒被称为95后5大烧钱爱好的No1,但实际上,论购买力还得是95前人群,毕竟经济实力摆在那。
盲盒的玩偶长得那么可爱,试问哪个女生不想拥有呢?
那圆润的曲线,亮丽的色彩搭配,以及丰富的表情。嘤嘤嘤,作为猛男的我也很想拥有啊。
不管是Molly还是毕奇还是LABUBU,每个都能萌一脸血。
我真的心动了,但摸摸口袋,我忍住了,冲动是魔鬼。
成套的产品逻辑+随机盲猜的玩法,想不上瘾都难。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花费几万甚至数十万买盲盒的原因。
那些盲盒资深爱好者,还会通过“摇、捏、晃”等手法来辨别盒子里的到底是隐藏款还是固定款。和咱们去超市买西瓜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诀窍来判断这个瓜到底是不是好瓜。
只不过抽隐藏款盲盒比肉眼挑瓜更难,有人统计过一个隐藏款出现的概率大概为1/144。
假设一个盲盒的售价为49元,想抽中隐藏款集齐全套,没个大几千是下不来的。
而一个IP旗下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一次会推出12款左右的玩偶。此外还有品牌联名,节假日限定款。
泡泡玛特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中国迪士尼,隐藏的意思就是,“我们会不停的增加合作IP或者自创IP”。只要你想花钱,不愁没路子。
不得不感叹一句,这届后生仔是真的了不得。玩潮牌、买手办、打电竞,哪一个不烧钱啊,搁我们年轻那会,哪敢这么玩。
在天猫上,一年有接近20万人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他们被称为硬核玩家,他们绝大部分是95后。
也有人花数几十上百万只为集盲盒,难怪有人说“盲盒一面墙,北京一套房。”
为什么买盲盒会上瘾?
那些沉迷于收集盲盒/AJ/椰子/…..的人,我们一般统称为韭菜。这个收割了无数韭菜的盒子,又被亲切称为韭菜盒子。
之所以我们会认定这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无外乎是因为这件商品配不上我们心目中的价位。
比如球鞋,这是商品,是用来穿的,一两千一双可以,一两万,智商税吧!!!
比如,盲盒,这是摆件,拿来看的,四五十一个可以,四五千,大可不必!!!
比如普洱,这是饮品,拿来喝的,几百上千一斤也行,80万一饼,神经病吧!!
这些东西能被炒出天价,正是因为商家给这类商品强加了内涵,比如AJ代表潮,普洱代表品位,钻石象征爱情诸如此类。
其实都很扯,商品就是商品,喝80万的普洱跟喝8毛钱的立顿有什么区别?所有的象征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只要给一样商品注入象征意义,那商品就有了生命。
这是商家的套路,只有这样,才有商品的圈层,才有高档低档之分。
盲盒也同样如此,一些人认为盲盒和球鞋一样是一种潮文化,象征着年轻人追求时尚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就尼玛扯呢。
丁真穿AJ了吗?他的生活不自由吗?他骑小白马的时候不潮吗?
任何一种潮流的突然爆发,背后必有其推手,百度指数显示,盲盒突然热起来是在2018年的12月。与此同时,B站多了一条某品牌盲盒的开箱视频。
此后的一年里,盲盒的搜索指数一路上涨。
而在这之前,你在网上搜索盲盒,除了极个别博主的开箱视频,其他都是教人怎么自制盲盒、盲袋的。关于盲盒的资讯,屈指可数。
也就是说盲盒在两年前还是属于小众爱好,可是两年后你再看看泡泡玛特的营收你就明白了,它已经正在赶超潮鞋,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盲盒在成为一种新潮流之后,凭借自身的优势,迅速俘获了一大批青少年玩家。但是这样的玩法不会长久,想要让一件非必需品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就得让它拥有一些社交属性。
于是泡泡玛特建了葩趣,一个专门给盲盒爱好者展示、炫耀、交流的社区。在这里除了可以参与抽号,还有专门的盲盒改造展示区。
随着爱好者交流的逐渐加深,一种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正在养成。
买盲盒-集齐盲盒-展示稀有款盲盒-改造盲盒-互换盲盒,围绕盲盒展开的行为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交闭环。盲盒爱好者的社交圈已经形成了,而习惯也正是这样养成的。
之所以会盲盒成瘾,有两个原因:
1、商家的营销手段
商家设置的限量版与隐藏款,是吸引人购买盲盒的原动力。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打上限量两个字就一定会使部分人变得冲动。有人觉得限量=收藏,有人觉得限量=转手就是赚。
这其实就是饥饿营销。一个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限量?用脑子想想也明白这就是商家的手段。
隐藏款,也就是所谓的惊喜营销。和以小博大有雷同之处,利用的无非就是消费者对于未知的期待。惊喜当然是存在的,但是1/144之一的几率,商家不会告诉你。
2、消费者本身的投入-产出
由于单个盲盒的价格并不贵,几十块就算学生党也消费得起,但如果每个月都花费数百元去集盲盒呢?
“不差这一个,反正买得起。”成为许多人自我慰藉的理由。
除了购买盲盒的金钱支出,花在社区里的讨论时间等等,这些沉没成本的增加,会让人产生一种,我投入的越多,它就会越值钱的错觉。
侥幸抽到隐藏款,在社区分享时,别人的羡慕与恭维会加深自己心中的魔怔。这种关注与优越感,会使人产生持续投入的欲望。
从商家的价格设定到营销方法,到自己得到的回馈,似乎每个环节都是一种强化,能不断地使人增加购买频率。
咱们小时候买方便面集水浒卡,其实玩的就是初代盲盒。想当初为了多集几张卡片,我偷了我妈一块钱,被发现以后,我爸妈给我来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从那以后我不仅失去了对卡片的兴趣,连方便面都不爱吃了。
不过我并不认为买盲盒的人就是韭菜,自从盲盒的优势被商家发现之后,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商业促销活动中。
魅族618期间推出了17元的配件盲盒;雷蛇灵刃也上线了618购机抽盲盒;某买菜App推出生鲜盲盒,清库存增销量。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将盲盒与宣传动保的方式结合,用来普及动保知识。
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
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兴趣爱好其实是件很好的事情,不管你是喜欢汉服还是喜欢盲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满足的爱好,是一种令人开心的体验。
但盲盒市场的水被投机者搅混了,有数据显示玩盲盒人的人当中职业炒盒的占21%,入坑爬不出来的韭菜占48%,剩余的是普通用户。
所谓的资深玩家、骨灰级玩家通常都是一个市场里面的冤大头和接盘侠。
盲盒当然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泡泡玛特又要上市了,他们还说要打造中国迪士尼。因为年轻的一代正在崛起,他们都是未来的消费力。
盲盒也是网红主播们打广告的一种新方式,在他们的盲盒开箱视频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购物平台的植入。
盲盒,人人都可以玩,但我劝你冷静。
在B站盲盒开箱视频列表里,5个视频有4个标题会出现幸运。
盲盒是幸运吗?是希望吗?
当然不是,盲盒里装的不是幸运,也不是韭菜,
那叫商品。
商品是有价值的,而我们的钱包是有底线的。
打工人,我劝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盲盒的套路,老虎讲运营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3320048.html
盲盒火爆,年轻人的“口红经济”?,师天浩
http://www.woshipm.com/it/4063330.html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盲盒经济学,汪仔1558
http://www.woshipm.com/pd/4252279.html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awHkAzx9Mm7NOGr2O0qAQ
前天凌晨发生了一件事,广州天河广场天宝阁18楼1802的一名租户从18楼一跃而下。
等三名室友发现的时候,这位00后,已经结束了自己尚未展开的生命。
这个年轻人,叫做钟春源,是广东惠州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大概是出来找工作吧,和蛋壳公寓签订了一年的租约。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被蛋壳改装后,隔成四个卧室,他租的就是其中之一。每年的租约是一万八千元。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蛋壳碎了一地,这栋大楼里的蛋壳租户们陆续收到来自房东的通知,要他们搬离,因为蛋壳公寓并没有向房东们支付房租。
而这套房子的限定办理日期,就是前天。
也就是说,这名00后,在最后限定的搬离日当天,想不开,选择了轻生。
有人说,不就是一万八千块,何以至此。
说这种话的人,没有想明白两件事。
1、从道理上讲,他的确一次性付清了一年的房租,只是通过的是中介平台,蛋壳。他付了钱,却要被赶走,情绪上无法接受是非常正常的。
2、从来源上看,你怎么知道他一次性付清的这一万八千元是积蓄呢?也许不是。也许这笔钱是他通过蛋壳租金贷这样的金融平台借来的。
也就是说,他被赶出公寓,流落街头的同时,该偿付的贷款依然少不了,起码在他选择轻生之前,状况就是这样。
你让一个未经世事的00后,如何接受这一切?
你跟他讲,蛋壳租金贷和蛋壳是两个经济主体,是两家公司,是两个法人,彼此承担有限责任,这一切对一个00后而言,能听懂么?
事情发生24小时之后,蛋壳租金贷的合作银行主动跳出来扛雷,表示贷款不用还了,而且不影响信用。
可问题是,这孩子还能听到么?
老读者都知道 ,我并不反感割韭菜,但问题是怎么割韭菜是有底线的。
这个韭菜如果拿起刀,他也想割你,表现出了贪婪,你是可以割他的。
换句话说,你可以忽悠他,鼓动他,撺掇他,让他拿起刀,他只要拿起刀,你马上就可以伏兵四起,瞬间把他打成筛子。
可如果他就是不拿起刀,那你就是不可以割他,否则,就是违法。
战场上,兵杀兵是允许的,兵杀平民,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你去炒股,或者炒期货,任何品种,开户前银行都会对你有严格的审查,审查包括三个部分。
我要知道你的收入,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我要知道你的经验,你到底玩没玩过。
我要知道你的承受力,你能损失多少本金。
这三件事你可以作假,可以的,没人真的查你,但是你要签字,你要对你填写的风险等级测评的内容签字负责。
只要你签了字,甭管真的假的,都是真的,这是你承诺的。
你说自己是个有钱人,你说自己很精通,你说自己损失光了本金也无所谓,这是你说的。
好,进场来吧,输光了不要哭,命背,不要怨社会,如果你怨,随时拿出当初那份风险测评,这官司打到天涯海角,人家都占理。
这就叫割韭菜的底线。
你必须让韭菜自发的,自愿的,主动的签生死状。
可是我们来看看蛋壳的租户,他们是来投资的么?他们是来承受风险,追求利润的吗?
不是,他们又不是投资你们蛋壳公司,他们仅仅是个消费者,人家就是来租房子的。
人家来租房子,却被你在不告知的情况下拖到自己的战车上,这是什么?这是欺诈。
而且你的欺诈致命了!
请翻开蛋壳公寓与租户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第一页,第一段,有没有重点提示用户,你的租金未必能够转交给房东?有没有提示用户,如果蛋壳公司不存在了,那么你将被赶出房屋的同时,无法退还房租?
如果你做了,还有人愿意跟你签么?
换句话说,蛋壳对用户隐瞒了风险。
更糟糕的地方在于,你是对低收入用户,隐瞒了风险。从而酿成了人命关天的悲剧。
前段时间几家银行同时暂停对新用户开启贵金属业务,因为受了石油宝的教训。
银行们发现在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新用户,也就是新手,往往容易出事情,而事情一出,又酿成社会性事件。
所以干脆回避风险,风高浪急的时候,新船就不要出海了。
你注意,这还是对投资人而言,而且银行开户,一定是要求用户通过风险等级评估报告的。
这一切,你蛋壳做了么?
如果蛋壳没做,那就要负法律责任。
我们去看很多商品的背面,很醒目的印刷了用途,有时候,都显得啰嗦,为什么?
为什么玩具的背后告诉你,这东西不能吃,不能放进微波炉,如果重,不能放在高处,只适用于几岁以上的儿童……
为什么有这些近乎于废话的声明?谁会啃一个玩具?
可是他必须声明,不得不声明。
这些就是商家的免责声明,他要告诉你,照我说的用,出了事我兜着,你可以告我;不照我说的用,出了事,你自己兜着。
连商品尚且要做这样的风险提示,蛋壳身为一个名义上的房屋租赁平台,实际上的金融二道贩子,却置用户的风险于不顾。
这不是公然违法是什么?
钓鱼是合法的,钓鱼是你下了饵,鱼贪才会上钩,不贪,可得活命。
炸鱼是违法的,炸鱼是不管不顾,强行收割。
蛋壳做的事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已经不是缺德,而是违法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_PgRnNMcEh1I1VK7pjhMQ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都“靠奶茶续命”,商场里、大街上的奶茶、果汁店数不胜数,只要你走进商场,想要找到一家奶茶店比找到一间卫生间可能还容易。
心情不好了,来一杯;心情好了,来一杯;天气暖了,来一杯;天气冷了,来一杯…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年轻人总有理由来杯奶茶。
但是,对于捧在手里的饮品杯里到底有什么,你了解的还太少,而你喝的奶茶、果汁这“四宗罪”正在一步步毁掉你的健康!
喝完奶茶的你,有没有觉得会失眠、心慌?没错,你常喝的这些奶茶中,很多咖啡因都超标!
近日,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了一项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米芝莲、喜茶、奈雪の茶、台盖、COCO都可….多达10个品牌奶茶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①
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约365mg/杯)。简单做一个对比,也就是说,咖啡因的含量:1杯奶茶=3.5杯美式咖啡=7罐红牛!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试验指出奶茶中含有咖啡因。
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就曾对多家“网红”奶茶店展开比较试验,结果也同样显示,部分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甚至高于咖啡,最高的一杯咖啡因含量为428mg,约等于4杯咖啡。②
不仅如此,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同样曾对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做了检测发现,“不加糖”的奶茶咖啡因含量基本高于加糖的奶茶。③
虽然多数奶茶中都含有咖啡因,但是却并未对含有咖啡因做出任何提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建议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的危害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2017年8月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人们如果快速大量摄取咖啡因,会引起身体与生理不良反应,如出现神经过敏、易怒、焦虑、失眠等。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而言,咖啡因还会使手心冒汗、心悸等症状恶化。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2017年8月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还指出,长时间摄入过量咖啡因还易造成骨质流失,对骨量保存有不利影响,而对于妇女来说,还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说到奶茶,不得不提的就是喝完发胖!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的珍珠奶茶比较试验不仅对奶茶中的咖啡因进行了比较,还对其中的含糖量进行了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10款珍珠奶茶一半属于高糖饮料, 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为9.30g/100g,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总糖含量最低3.8g/100g。按实际总体积算出每杯珍珠奶茶总糖值范围为:26.6g~60.9g,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一杯一点点波霸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中含糖量也约为5.9块方糖。①
而上海市消保委的检测结果也显示,奶茶中含糖量高,最高的奶茶含糖量约为14块方糖。②
而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的糖就足够甚至超过了你一天可摄入的量。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既然这样,我喝半糖或者无糖的奶茶不就好了,但事实是,“半糖”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一半的糖,而“无糖”也并非完全不含糖。
而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的检测结果则显示,所谓的“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7.9g/100ml之间。③
糖分超标的的危害 糖分摄入量过多容易增加皱纹,加速衰老。浙江省台州医院营养科主任何晓琴2017年5月23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 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④
数据显示:每天饮用1至2次,早死风险则增加14%;每天饮用2次以上,早死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人高出21%。而每天饮用2次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31%;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2017年1月20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经常过量吃糖的女性易患各种疾病,包括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道(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整个尿道周边酸碱环境会发生变化,打破平衡。如果经常吃糖,就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它们在外阴、阴道、尿道口周生长、繁殖,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其实你喝的奶茶可能不加奶,甜味可能也不靠糖!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及制作方便,奶茶中并不加入牛奶,而是用奶精代替,而甜味也并非来源于糖,则是果葡糖浆。很多研究都已证实,果葡糖浆是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
2018年9月据宁波晚报报道,宁波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了全市1728家饮品店发现,相当一部分饮品店制作的奶茶中部分或全部采用固体饮料冲泡,并且为改善口味,加入了增稠剂、香精、植脂末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奶茶店基本都是由植脂末调出来的,植脂末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奶茶比牛奶做的奶茶口感更顺滑好喝,这已是“行业规则”;更有甚者,奶茶中连“茶”也没有,而是直接用白开水调制。
滥用添加剂的危害 植脂末也就是奶精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的危害非常大。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草案中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草案中提出,大量试验及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此死亡。⑤
而反式脂肪与人体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肥胖会导致女性不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科主任韩世愈2016年3月1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女性超重会影响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儿早期发育,并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
果葡糖浆由于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添加在食品中,但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并不小。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发表的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此外,还有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有的奶茶店环境卫生极差,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好坏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的茶、兑水的果汁… …
前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生活这一刻》记者卧底知名奶茶连锁店“甘茶度”后厨,被店内的场景吓坏了。
记者发现,后厨内抹布和工具随意放在一起。
而店员不洗手就直接徒手拿水果,就在上一刻,也许她刚用手抓完垃圾。
而制作果汁的时候,用来榨果汁的芒果、香蕉、猕猴桃等已经发黑,果肉散发出了不新鲜的味道。
面对着发臭的水果,某店员表示:“臭了也要用,不让我们浪费。”而且榨汁前要先“冷藏去味”。
而当记者向店长确认是否要用发黑的芒果榨汁时,店长拿出了一个较为新鲜的芒果,要求记者切开,“一样分一点”,“好的坏的分匀”。
切烂芒果的案板上残留的水果汁水,记者想要洗掉,却被店长拒绝,直接用刀刮到了售卖的果汁中,一点都不浪费。有些店员会看不过去,想偷偷给顾客换上品相好的水果,但店长发现后进行制止,不让用新鲜水果。
此外,做奶茶用的茶水,隔夜的也会第二天继续使用。店员自己都说,“我以前可喜欢喝奶茶了,现在白给都不喝了。”
该视频曝光后,人民日报微评反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
食用腐坏食物的危害 多数人食用腐坏的食物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也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长时间累积还会导致肠胃炎、胃部出血、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不仅如此,食用发霉、腐坏的食物还可能导致癌症。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陆荫英2017年3月21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尽量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发霉的食物里面有黄曲霉毒素,可能致肝癌等多种癌症。
三甲提醒:喝遍万千高档饮料,喝来喝去,希望更多人能明白,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来源:健康时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aZ1pBHK-fz7pIflREbWW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