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作者:鲁舒天

编辑:黄主任/戴老板

出品:远川研究所传媒组

在马保国跻身顶流之前,上一个通过非正常途径引发全网热度的,还是豆瓣4分职场剧担当——靳东
靳东有1500万微博粉丝,但这位“十八线”明星挤上头条的时刻,但都跟他对都市精英的浮夸和土味演绎有关,如果不是不久前的“假靳东”事件,很多人恐怕想不到,真有不少观众会迷上他抖鸡汤时的西装革履和锃亮发胶。
比如家住江西、年过六旬的黄阿姨,她只知道自己一上抖音,这位英俊的中年男演员就会对她嘘寒问暖,还许诺给她一套房子和100万。很少有人能给黄阿姨解释清楚:手机里的“靳东”不过是个AI合成的虚拟形象,是专门来骗她的。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辣眼的“假靳东”
 
不过在整件事中,最耐人寻味的其实不是拙劣的骗局,而是骗子们选择靳东来冒充的背后原因。
 
这帮收割者精准地绕开了易烊千玺、王一博、刘昊然等“国民弟弟”,转而匹配了与目标受众认知相符的非顶流艺人。换句话说,在以三四线以下城市中老年妇女为收割对象的骗局中,恪守男德、浓眉大眼、老干部形象的靳东才是正确答案[13]。
 
这就叫不选最贵的,只选最对的。
众所周知,北上广深和三四五线长久接受不同的信息内容和文化符号,由此形成迥异的审美趣味与消费习惯。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技术进步加速铺平传播渠道,在同一种媒介的覆盖下,城乡二元的文化割裂只会更加云泥两判。
在海派清口早无立锥之地的上海滩,李诞和笑果文化成为新的喜剧之王,一举成为流行符号No.1。可如果你打开最新一季的《脱口秀大会》,就不难明白脱口秀这项舶来品为什么只在一线城市风靡,却无法在更广袤的中国内陆落地:
颜怡、颜悦在婚姻段子里致敬库布里克的《闪灵》;杨笠在女权段子里调侃“漫威”黑寡妇的衰老速度比别人慢,杨蒙恩则在行业段子里插了一个历史梗:“我来参加脱口秀大会就像去了太平天国一样,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很显然,理解这些梗,需要很强的文化积累才能get笑点,这已然超越了国人平均文化水平的上限。这么一对比,何广智和李雪琴的地铁段子就比较接地气了——虽然每天都挤地铁的上班族,仍是一个只属于一二线城市的场景。
 
要说最不接地气的,是喜欢“飙洋文、秀优越”的Norah,这种更对留学生胃口的风格被李诞提醒“喜剧演员不要给人那么大的压迫感”。李诞的意思是:一个表演者不能放低姿态,就很难触及更广泛的共鸣,到头来是在自说自话。
李诞的文化经验来自张楚、布可夫斯基、马尔克斯和库斯图里卡,但他从不追求曲高和寡,而是选择不断降维降维再降维,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内容离最大公约数太远,别人干嘛要抢一票难求的小剧场,躺在床上刷抖音岂不快哉?
当然在今天,五环内精英再怎么降维,也很难继续向下穿透:五环外的人对五环内流行哪个艺人、哪部美剧、哪款应用一无所知,也没兴趣知道;五环内对五环外平日里玩什么、刷什么、跟什么大哥、做谁的家人,一样是毫无察觉。
昔日赵本山“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和赵丽蓉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种能够穿透全国人们的梗,再也无法重现了。村村通网后,互联网上显露出来的文化割裂,可曰“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所以问题来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在折叠,精神生活是不是也在折叠?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现象:文化折叠
1927年3月,一个湖南湘潭人有备而来地发表了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道理,完全相反。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1]。”
 
这篇历时32天的田野调查,只是为了说明一点:于社会观察而言,想要得出正确认识,务必亲自去下面看一看,决不能闭门造车。
九十年后的一日,纪录片导演李一凡充分领会了革命导师的“认真”精神,为了搞清90后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他去工厂流水线实地蹲点,与拍摄对象互加好友、同吃同住,终于拍到了在国内曾经风靡一时、却又销声匿迹的杀马特
杀马特或许是一种信仰、态度或主张,但它首先是一种发型,特点是五颜六色又四面开花。在“45度角仰望星空”成为流行金句的那些年,杀家军三五成群地顶一脑袋在街上走,构成了泛城乡结合部最朋克的风景线。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杀马特我爱你,李一凡,2019年
有人看不惯,笑它“非主流、洗剪吹”,还有人直接批“脑残、低俗”。2012年之后,杀马特逐渐跟火星文、山寨混搭、仰角自拍等关联符号从主流视野中消失殆尽,以至于给拍摄者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印象。
 
经过不懈努力,李一凡通过线人混进了“葬爱”圈子,在东莞石排镇找到了最后的杀马特。
根据他的统计,杀马特成员几乎都是中小学辍学的留守儿童,进工厂平均年龄14岁,不懂社交、空虚寂寞、基本胆小,普遍抑郁,来到陌生人社会后,大多有被偷被骗的经历,有人一下火车站包就被拎走了。选择加入组织,是因为这层保护色看上去唬人,也便于相互建立认同[10]。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杀马特家族

 
李一凡说,进入杀马特的世界后,他才发现这里“毫无精彩可言,只剩下流水线上的单调与疲劳”。那些被社会视为异端的夸张造型,不过是这些人仅剩的减压阀。可现在,杀马特只能在“污染市容、有伤风化”的谴责中剪去头发,重新到每15分钟换一班的工位上洗心革面,老实呆着。
《我拍了杀马特》的视频在一席出圈后,网友称其“杀马特的精神史”。但这部上映于2019年的片子其实是一部“迟到”的纪录,昔日超过200万人的杀马特家族早已消失殆尽,导演能采访到的“活杀马特”数量,其实已经不足10个。
 
近年来最“及时”报道文化撕裂现象的,反而是一篇自媒体公众号的文章——X博士2015年那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在这篇文章刷屏前,很多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快手这家公司的存在。
 
这篇文章虽然引起极大争议(已被删),但其初衷与李一凡类似,均是以某个真实切面清扫社会观察的盲点——短视频方兴之际,通过自我摧残谋求关注的荒诞行径此起彼伏,一个粗糙、简陋、原生态的乡村世界,在媒介的显微镜下纤毫毕现。
对于“打通中国最底部乡土圈层的视频内容平台”而言,它去中心化的算法是中性的,没有放大任何怪诞现象,只是“展现并联系”了不为人知的底层和他们的真实日常——但当这些真实展现在一线精英面前时,“友邦惊诧”是免不了的。
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一线城市白领绝对不会喜欢快手中最火的段子,相反在城市刷爆的话题却在快手上一点声音都没[6]”。
 
尽管在今天,日活超3亿的快手拥有了大批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但其平台里的主流内容和主播仍然难以向上穿透,散打哥、二驴、方丈、祁天道、张二嫂这些几千万粉丝的快手大V,对于绝大多数一线城市的互联网用户来说仍然是陌生且遥远的。
 
是技术进步,让人一头撞见了审美端的“不同中国”,撞见了文化层面难以逾越的天堑——他广场神曲,你欧美流行;他穿越玄幻,你名著经典;他天佑giao哥,你德纲李诞;他在直播给老铁打赏,你在网课听财经论坛。
缺乏共鸣和毫无交集,是目前互联网文化现状的关键词。如果只是让生存经验迥异的人看到彼此,而非理解彼此,那么这种“看到”的结果一定不是拉进,而是疏远——不同的人难以相互认同、取得共识,更可能相互取笑、心怀不满。
 
在《杀马特我爱你》中,几个采访对象都说了一些同样的经历:被骂傻逼,被翻白眼,甚至被人围住群殴。而在当年那篇《底层残酷物语》的文章下面,评论里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难受”、“恶心”、“想吐”和“感到不适”等字眼。

 

 

应对文化撕裂,主流群体标准的就是四个动作先是“惊诧”,然后“敌视”,继而“忽略”,最后“遗忘”。这么多年了,其实没一点儿改变。
甚至平台也在努力掩盖这些鸿沟。当你在2020年翻开视频网站的名片,那个“野蛮江湖”已经不可见了,自发上传的违和内容已被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所替代,甚至连奥利给大叔也在励志片里喊出“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这种鸡汤。
掩盖有用吗?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个情节,宫家父女上青楼,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发问:“带着亲闺女逛堂子,这是什么说法?”宫保田回复道:“这天底下的事,你不看它就没了?”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原因:下渗脱节
割裂令人难以忽视,它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解决?
首先,文化割裂的本质是经济割裂,它是由不同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其次,媒介技术的进步让不同的文化圈层各自壮大,形成闭环,因此易于辨认;再次,割裂现象是一个全球问题,在美国也有,而且更加严重。
这次大选前,美媒大肆渲染川普之弊,给人一种美国人民再也不会选他的印象,但真到投票时,你会发现精英舆论一开始并没有为拜登带来压倒性的优势,民调的“大局已定”是个伪概念。原因很简单,白左和红脖子互不理睬,双方很难因为宣传去改变根据阶层认同早已选择的立场。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谁的本子谁看,谁的场子谁站
即便算法一贯只让人看他想看的东西,信息权重会加剧信息接收的区隔,但我想说的是,有人之所以会坚定地给川普投票,并不是因为精英媒体辐射不到共和党的票仓,而是另外一个原因:即使精英媒体覆盖到了,也没有一点儿卵用。
美国作家威尔·罗杰斯讽刺地说过——“把钱都给上层富人,希望它可以一滴一滴流到穷人手里”,这句话即是经济学里的“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conomics)。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涓滴效应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人们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钱都被上层截留了,根本不会流到下面,涓滴效应被证伪。随后全球化导致的制造业转移和资产价格的大牛市叠加,为美国如今的经济割裂奠定了坚实基础[15]。
 
而经济割裂传导到文化割裂,遵循的逻辑也大同小异:媒介迭代(中性)——知沟理论(负面)——回音壁效应(负面)。先看媒介迭代。
第一阶段:纸媒/电视时代
主流媒介:报纸杂志 书籍 电视 广播
信息特质:精英化
传导路径:自上而下
获取方式:被动
接受范围:窄 
反馈机制:单向
第二阶段:门户/搜索时代
主流媒介:电脑
信息特质:圈层化
传导路径:由内而外
获取方式:主动搜索
渠道范围:中 
反馈机制:单向

第三阶段:移动/推送时代

主流媒介:手机

信息特质:扁平化

传导路径:凌乱无序

获取方式:定向投喂

渠道范围:广

反馈机制:双向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提出于1970年,它指的是信息垄断加剧阶层分化:在现代社会,由于富人通常比穷人更快地获知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知识鸿沟就会越大。
当大都会与城乡结合部的认知鸿沟被拉开后,由算法主导的信息分发,非但没有拆除圈层间的壁垒,反而对其进行加固,形成回音壁。
 
“回音壁效应”是指认知会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不断加强,令人疲于思考,愈发偏执,无法接受相反意见。信息茧房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加剧群体极化。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信息流通更多限于精英小众人群。城市一二线群体相对于急剧分化的其他社会群体,呈现出了很高的同质性,在“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并不平等的资源分配与居高不下的网络费用”组建的信息护城河面前,他们得以接受特定的精神食粮与历史经验的喂养,并形成所谓的“大众”文化[4]。
用《读库》主编张立宪的说法,在BBS时代,上网本身就是过滤器,大家只要到了论坛,类似现在去一些上流会所,会默认周遭是具有足够学养和见识的人。所以,那时的争论能够对参与者形成有效积累,经常会有一个帖子底下动辄回复几百上千字的情况,所有人都在认真、老实地探究问题[16]。
2008年,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主角是一对乡村教师夫妇,生活之处很闭塞,每次接送学生都要经过陡峭的山路。当节目组提出帮其实现个人愿望,他们说没去过首都,想看看天安门、故宫和长城。耐人寻味的是,那年北京正在办奥运,所有去北京的人都为看鸟巢、水立方,显然这个情况处在受访者的认知之外。
这种“与世隔绝”的极端案例是什么时候消除的呢?没错,就是从4G驱动的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的2014年之后。在上表的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中国社会才真正实现了“村村通网”,MAU,ARPU,GMV值才终于不是炒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低线农村的信息触达是通过移动端实现的,即由纸媒/电视时代直接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间一环几乎断档。
 
新技术“忽如一夜春风来”地铺平渠道,只是方便了互联网行业在下沉市场坐收流量红利,可它既没有修复“下沉人口”的文化缺失,更谈不上填补文化缺失背后日积月累的经济失衡。
 
前面提到,文化脱节的根源是经济脱节,不过这个脱节首先反映在文化上——没有来得及参与信息事件、更新知识系统、建立思考框架、形成文化自觉的最大公约数,同掌握话语权、输出观点、进行创作的少数精英群体,存在着深刻的疏离感。
x博士的快手文、奇葩遍地的《谭谈交通》和《1818黄金眼》、被小镇青年捧为票房赢家的《前任3》,也都出现在“搜索-推送”的时间入口尚未缝合的空当。城镇化让数字信息飞速流动后,揭开了这样的现实——没有文化下渗、举世大同,只有“下里巴人”包围“阳春白雪”的镜像。
为什么是“下里巴人”包围“阳春白雪”,而不是相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可以告诉你:截至今年6月,国内网民学历结构如下——小学及以下网民占比19.2%;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40.5%、21.5%;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仅为18.8%[14]。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国内网民收入结构
换言之,那些把你气到半死的杠精与喷子,很可能小学都没毕业。
技术只能凸显差异,却无法弥合鸿沟。下沉市场的观众就是宁可去看从头打到尾的《叶问4》,也不爱看诺兰拍的好莱坞的烧脑叙事——三四五线也没有诺兰,他在一二线影迷心中再怎么封神,在后者的认知里都难有多少存在感。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银幕下沉的十年后,三四线依旧没有诺兰
 
爱默生有句名言,“一个人就是他整天在想的东西”(Aman is what he thinks about all daylong)。是什么造成了一个人会想什么呢,管子的另一句名言可以解答,“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文化上的问题很难通过文化来改进,只有先让大家变成一样有条件的人,他们才有可能认同和喜欢同一类事。换句话说,经济撕裂持续存在,文化撕裂就会持续存在,这个问题以前解决不了,未来恐怕也解决不了。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危害:孤岛丧钟
辛巴可能是极少数没必要从下往上跳的人。
辛巴原名辛有志,自称“农民的儿子”,这个现年30岁、坐拥7000万粉丝的快手头部主播,在直播带货界与李佳琦、薇娅成鼎足之势,最近频频因跨种类的争议窜上热搜,引得吃瓜群众一头雾水:“辛巴不是狮子王吗?辛有志是干嘛的?”
 
造成尴尬及舆情一边倒的原因很简单:辛巴的受众非常下沉。
在私域流量独步江湖的快手,“辛巴818”位列平台六大家族之首,就在11月1日当天,辛巴12小时带货18.8亿,在刷新平台记录的同时也创下了直播电商新的单场记录。辛家一众门徒,像蛋蛋小盆友、时大漂亮、爱美食的猫妹妹,别看名字纯朴到一盘四国军棋能碰见三个,随便哪个的销售成绩都能吊打罗永浩。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李佳琦、薇娅同框央视
但在李佳琦、薇娅动辄上热搜、上央视的今天,在一二线都市圈层构筑的社交舆论场,辛巴还是没有知名度。最讽刺的一件事发生在今年“618”期间,辛巴请演员张雨绮在快手直播间一起带货,结果作为嘉宾的张雨绮反而上了热搜,很多看消息的人,只知道她旁边坐着的是一个快手网红。
但从收入角度来看,辛巴比张雨绮牛逼多了,一二线是否认可他,并不妨碍他在三四五线甚至农村赚钱。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在直播间里,辛巴是张雨绮的绿叶
作家徐皓峰说过,古代其实不是阶级社会,而是名分社会,“士农工商”划的不是成分,是名分。经济繁荣时期,商人只是名分受挫,生活品质绝对要高过社会大多数人,轮到朝代危机,也是由于实质上的升降级被堵死。
辛巴正是“名分受挫”却赚到手软的典型,除了在2018年上过一次央视水均益的专访,他对跻身主流一事似乎也无所谓[11]。毕竟另一个圈层的认可对他的“财产分配问题”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既然破圈那么难,不如守好基本盘。
然而,辛巴、散打哥、手工耿、giao哥毕竟是草根上位的少数,对那些既没名分也赚不到钱的人来说,他们就会用比杀马特更夸张的方式去验证存在感。比如前些年兴起的喊麦歌词、匪帮说唱,比如贾樟柯《天注定》的隐喻。
 
在一个6亿人月薪不足1000、一线房东月收租60万;几亿人没坐过飞机,凡尔赛网友却全世界玩转的现实割裂面前,即便双方能风平浪静一时,也很难永远相安无事。
 
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生活在主流视线边缘、旅行地图之外和电视镜头不会拍到的地方。有人熟视无睹,也与信息区隔相关,区隔不仅会阻碍了解,还会加深偏见。更何况知识信息的积累从不直接等于世界观的深化(项飙语),算法主导下的互联网,非但不会带给人更多自主性,反而会提供更单一的价值(贾樟柯语)。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2013年,《天注定》在多伦多电影节放映时,有个来自一线城市的留学生站起来斥责贾樟柯:“你为什么只拍穷乡僻壤,离了煤矿你会死啊?”这个思路总结就是:我和我周围的人过的不是这种生活,所以这种生活并不存在。
 
知乎有条总结——贾樟柯电影的小人物不会来看电影,看电影骂街的人没过过电影里的生活。
人想成长就得见世面,见世面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不同[18]。一个人在北上广深呆久了,就会误以为身边的环境是常态,是理所当然的。北京集中了中国浓度最高的知识分子,上海、广州、深圳集中了中国浓度最高的工商阶层,这些地区的收入与发达国家比肩,对低线、县城、农村的人而言,去这里就和出国没区别。
而在闭环凝结的今天,这种对比之下的反思越来越难以成为通识性的议题,圈地自萌、自说自话、掩耳盗铃、埋头进沙堆的鸵鸟不在少数。
黄章晋有篇文章叫《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也是在谈这件事:对不充分的城市化造成的割裂问题,如果不尽早解决,远不是山寨审美这么简单。二元之间不会一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不听、不看、不感冒,不想隔壁世界的压抑与无奈打扰到小确幸里的现世安稳,可该来的终究会来。
文章例子是在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一刀切的“撤点并校”引出的社会问题。中西部农村平均距离是4.8公里,山区距离更远,为了接送上学,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幼儿园、小学校车频频出现侧翻和窒息,事故曝光后,学校转为寄宿制,寄宿制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留守儿童脱离家庭、陷入集体霸凌[7]。
那些在“暴力崇拜、胜者为王”的封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今天是如何被对待的,明天就会如何对待他人,他们的教育、安全和心理状况,连锁的家长陪读与贫困失学现象,也难有更多“上面的”眼睛跟进。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突然爆火的藏族少年丁真
现实是丁真一爆火,网上就出现了山区孩子拦路要钱的视频,但谴责的声音却并不关心这些“坏小孩”们是何时起被蛮横与狂暴吞噬。今天他们只是在公路边坐地起价,明天呢?
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
结语
 
有人觉得文化割裂没什么,就像贸易战一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玩各的不好吗?但现实情况是:在移动互联网渗透的过程中,一群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可以更方便的聚在一起,互相加强观点,最终抱成一团。就如同那个段子讲的:
 
互联网的作用,原本是让井底之蛙开一开眼界,认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可是在这,实际情况是成千上万只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互相认同和肯定,并经过长久的交流之后达成共识:世界确实只有井口这么大……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可能无法成为孤岛,但一群人可以。不但可以,他们还能在岛上品尝着彼此的排泄物狂欢。
 
因此在“北上广没有靳东,四五线没有李诞”的背后,一波更大的撕裂正在迎面而来:左的看不起右的,右的瞧不上左的,“女权”和“男权”在微博上互喷,年轻人在B站吊打资本家,甚至因为爱国的“姿势”不对,都能上纲上线乱扣帽子……
 
一个充斥着左右互搏,男女对立,阶级斗争,上纲上线的互联网,才是我们未来要去适应的互联网;一个充满文化撕裂的环境,才是我们未来不得不去面对的必然。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资料:
[1].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2].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蒋方舟,2013年
[3]. 惊慌庞麦郎,人物,2015年
[4]. 昨日之岛,戴锦华,2015年
[5]. 抗战征兵只能靠绑的五大原因,短史记,2015年
[6]. 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X博士,2016年
[7]. 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大象公会,2018年
[8]. 民国“黄金十年”的两张面相,短史记,2019年
[9]. 快手的野望:乡土圈层的穿透与瓶颈,互联网斗兽场,2019年
[10]. 我拍了杀马特,一席,2020年
[11]. 直播带货的辛巴样本,互联网斗兽场,2020年
[12]. 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你凭什么喜欢摇滚乐,导演张内咸,2020年
[13]. 假靳东为什么成了中老年阿姨的芳心纵火犯,网易数读,2020年
[14]. CNNIC第46次调查报告:网民属性结构,新浪科技,2020年
[15]. 为什么富人赚钱更容易,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0年
[16]. 《读库》老六:饭局之外,我只是个乏味的编辑,忽左忽右Leftright,2020年
[17]. 微博博主@王老板
[18]. 微博博主@河森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_yRdRjoUR534VsU2XFMNA

上海新中考630分变750分,考到多少分可以进名牌高中?

中考分数分析

从2021年开始上中考的总分就变成750分了,过去我们都是按照630分总分来算分数,现在突然变750分了,那么要多少分可以进名校呢?这里X老师给大家一个大概的分法。

有两种情况可以进行考虑,一种是百分比法,一种是失分法,我们举个例子。

以590分为例子,这个分数一般是建平,进才,南模,七宝的平行志愿录取分数(一般情况会比590分更高)。

如果按百分比法,得分率93%,那么分数大约是702分左右。

如果按失分法,630分失分是40分,假设体育满分的话,4门平均失分10分,假设其他模块的历史,政治和体育的150分技术性失分1-2分,那么总失分在46-50分之间,分数也在700分-705分只有。

两种算法会有一定的分数误差,但他们的分数基本接近。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给出这样的参考意见:

名额分配和零志愿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在平行志愿端大概能得出这样的预估:

进入建平,七宝,南模,进才,延安等校,需要705分左右的分数。这些是过去平行志愿分数比较高的学校。

进入格致,大同,市北,市西,洋泾,曹二等等学校,大约需要695-700分。这是各区排名第一的市重点比较常见的分数,郊区的分数会再低一些。

市重点的分数线将集中在680分-700分,其中680分-690分将是较为集中的区段。

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预估在580分-600分

 

新中考630分变750分,考到多少分可以进名牌高中?

新中考虽然分值从630分到750分,科目增加了历史和道法,但整体特征不变:

(1)考试较为简单,不容易拉开区分度。表现就是平行志愿的学校分数比较接近,少则2分,3分,普遍在4分-7分,虽然分值增加了,但学校间分差不会有太明显的增加。

(2)考试的变数有一定增加,如果在历史,道法和实验中失误,可能会严重影响中考的录取,这与前一点是紧密结合的。

(3)中考考试本身的容错率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语数外的失误依然会导致分数跳水,而新的考试模块又增加了学生失分的可能性。

 

中考是一场比拼细心的考试,这个考试属性并没有变化,而且考试内容相对简单,不可大意,一个大意可能就进不去理想学校了。

 

限时加入英语答疑交流群

Q1:考市重究竟需要多少分?

贺玲老师:根据近几年情况来看,21届孩子要想考上市重,至少每门功课要得分要在92%以上;也是就是说,英语得分至少要在150*92%=138以上. 对于要求进好一点的班级,或者稍有偏科的学生,至少要在95%以上,也就是至少要达到142.5分。

Q2:首字母填空丢分严重,怎么办?

新中考630分变750分,考到多少分可以进名牌高中?

……

短URL服务的设计以及实现


想必大家也经常收到垃圾短信吧…短信中的链接一般都是短链接,类似于下图这样:

短URL服务的设计以及实现

为什么这里面的URL都是短的呢?有什么好处呢?怎么做到的呢?

短URL的好处

  1. 短信和许多平台(微博)有字数限制 ,太长的链接加进去都没有办法写正文了.

  2. 好看。 比起一大堆不知所以的参数,短链接更加简洁友好.

  3. 方便做一些统计。 你点了链接会有人记录然后分析的.

  4. 安全。 不暴露访问参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收到的垃圾短信大多数都是短URL的原因了.

那么短URL是怎么做到的呢?

短URL基础原理

短URL从生成到使用分为以下几步.

  1. 有一个服务,将要发送给你的长URL对应到一个短URL上.例如www.baidu.com -> www.t.cn/1

  2. 把短URL拼接到短信等的内容上发送.

  3. 用户点击短URL,浏览器用301/302进行重定向,访问到对应的长URL.

  4. 展示对应的内容.

本文主要集中于第一步,即如何将一个长URL对应到短URL上.

服务设计

如果你在往长短URL真实的对应关系上想,那么就走远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 我们用一种算法,对每一个长URL,唯一的转换成短URL.还能保持反向转换的能力.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这样的算法,世界上的所有压缩算法都可以原地去世了.

正确的思路是建立一个发号器,每次有一个新的长URL进来,我们就增加一,并且将新的数值返回.第一个来的URL返回”www.x.cn/0“,第二个返回”www.x.cn/1“.

接下来以QA形式写几个小问题:

对应关系如何存储?

这个对应数据肯定是要落盘的,不能每次系统重启就重新排号,所以可以采用mysql等数据库来存储.而且如果数据量小且qps低,直接使用数据库的自增主键就可以实现.

如何保证长短链接一一对应?

按照上面的发号器策略,是不能保证长短链接的一一对应的,你连续用同一个URL请求两次,结果值都是不一样的.

为了实现长短链接一一对应,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空间代价,尤其是为了快速响应,我们可以需要在内存中做一层缓存,这样子太浪费了.

但是可以实现一些变种的,来实现部分的一一对应, 比如将最近/最热门的对应关系存储在K-V数据库中,这样子可以节省空间的同时,加快响应速度.

短URL的存储

我们返回的短URL一般是将数字转换成32进制,这样子可以更加有效的缩短URL长度,那么32进制的数字对计算机来说只是字符串,怎么存储呢?直接存储字符串对等值查找好找,对范围查找等太不友好了.

其实可以直接存储10进制的数字,这样不仅占用空间少,对查找的支持较好,同时还可以更加方便的转换到更多/更少的进制来进一步缩短URL.

高并发

如果直接存储在MySQL中,当并发请求增大,对数据库的压力太大,可能会造成瓶颈,这时候是可以有一些优化的.

缓存

上面保证长短链接一一对应中也提到过缓存,这里我们是为了加快程序处理速度.可以将热门的长链接(需要对长链接进来的次数进行计数),最近的长链接(可以使用redis保存最近一个小时的)等等进行一个缓存,保存在内存中或者类似redis的内存数据库中,如果请求的长URL命中了缓存,那么直接获取对应的短URL进行返回,不需要再进行生成操作.

批量发号

每一次发号都需要访问一次MySQL来获取当前的最大号码,并且在获取之后更新最大号码,这个压力是比较大的.

我们可以每次从数据库获取10000个号码,然后在内存中进行发放,当剩余的号码不足1000时,重新向MySQL请求下10000个号码.在上一批号码发放完了之后,批量进行写入.

这样可以将对数据库持续的操作移到代码中进行,并且异步进行获取和写入操作,保证服务的持续高并发.

分布式

上面设计的系统是有单点的,那就是发号器是个单点,容易挂掉.

可以采用分布式服务,分布式的话,如果每一个发号器进行发号之后都需要同步给其他发号器,那未必也太麻烦了.

换一种思路,可以有两个发号器,一个发单号,一个发双号,发号之后不再是递增1,而是递增2.

类比可得,我们可以用1000个服务,分别发放0-999尾号的数字,每次发号之后递增1000.这样做很简单,服务互相之间基本都不用通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实现

由于我懒得写JDBC代码,更懒得弄Mybatis,所以代码中使用到MySQL的地方都使用了Redis.

package util;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
 * Created by pfliu on 2019/06/23.
 */
public class ShortURLUtil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HORT_URL_KEY = "SHORT_URL_KEY";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LOCALHOST = "http://localhost:4444/";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HORT_LONG_PREFIX = "short_long_prefix_";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CACHE_KEY_PREFIX = "cache_key_prefix_";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ACHE_SECONDS = 1 * 60 * 60;

    private final String redisConfig;
    private final Jedis jedis;

    public ShortURLUtil(String redisConfig) {
        this.redisConfig = redisConfig;
        this.jedis = new Jedis(this.redisConfig);
    }

    public String getShortURL(String longURL, Decimal decimal) {
        // 查询缓存
        String cache = jedis.get(CACHE_KEY_PREFIX + longURL);
        if (cache != null) {
            return LOCALHOST + toOtherBaseString(Long.valueOf(cache), decimal.x);
        }

        // 自增
        long num = jedis.incr(SHORT_URL_KEY);
        // 在数据库中保存短-长URL的映射关系,可以保存在MySQL中
        jedis.set(SHORT_LONG_PREFIX + num, longURL);
        // 写入缓存
        jedis.setex(CACHE_KEY_PREFIX + longURL, CACHE_SECONDS, String.valueOf(num));
        return LOCALHOST + toOtherBaseString(num, decimal.x);
    }

    /**
     * 在进制表示中的字符集合
     */
    final static char[] digits =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由10进制的数字转换到其他进制
     */
    private String toOtherBaseString(long n, int base) {
        long num = 0;
        if (n < 0) {
            num = ((long) 2 * 0x7fffffff) + n + 2;
        } else {
            num = n;
        }
        char[] buf = new char[32];
        int charPos = 32;
        while ((num / base) > 0) {
            buf[--charPos] = digits[(int) (num % base)];
            num /= base;
        }
        buf[--charPos] = digits[(int) (num % base)];
        return new String(buf, charPos, (32 - charPos));
    }

    enum Decimal {
        D32(32),
        D64(64);

        int x;

        Decimal(int x) {
            this.x = x;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new ShortURLUtil("localhost").getShortURL("www.baidudu.com", Decimal.D32));
            System.out.println(new ShortURLUtil("localhost").getShortURL("www.baidu.com", Decimal.D64));
        }
    }
}

·END·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点击右上角,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呼延十

来源:https://juejin.im/post/6844903873950269454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文|坏土豆 陪我的一起逆袭
公众号|坏土豆不哭(htdcry)

第一部分:澳大利亚铁矿石大发横财,是中国钢铁企业115倍利润;

第二部分:铁矿石涨价和制裁是否有关;

第三部分:3个月不买澳大利亚就要跪,为什么不和澳大利亚硬刚?

第四部分:艰难的国际谈判与澳大利亚间谍案;

第五部分:为什么不能自力更生用自己的铁矿石;

第六部分:日本的解决方案与澳大利亚的打压;

第七部分:还需7年,彻底让澳大利亚跪;

第八部分:面对全球金融资本的狙击;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澳大利亚铁矿石是中国钢铁企业57倍利润

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比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起来还多。

对应的,2019年,全球铁矿石的需求量是16.52亿吨,其中中国就买下了10.69亿吨,占全球需求量的64.9%

按道理来说,中国可以左右铁矿石市场。

中国若不买,铁矿石出口商会全线崩盘。

 

2020年疫情大爆发,除了中国,全球各地的很多工厂都停摆了,按照道理来说,更是中国左右买方市场的时机。

 

但是现在,铁矿石如同疯狂的石头,价格飙升,由2020年初期的772元/吨直线涨到了1042元/吨

折算成人民币是160美元/吨,铁矿石的成本是多少呢?估算不会超过20美元/吨

800%的收益率!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赚的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那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是多少呢?仅仅为6.9%

同样投资100块钱的工厂,他们随便刨下矿,一单生意挣回800块,成本的8倍,我们就只能挣6.9块。

同样的付出,他们挣的是我们的115倍

 

一边是澳大利亚的矿产企业赚钱赚得飞起,一边是我们的钢铁企业艰难谋生,在2015年时,31家钢铁企业上市公司合计亏损超195亿。其中,武钢股份该年亏损超75亿,成为当年A股的亏损王。

 

为什么我们作为市场的最大卖家,却没有市场的定价权?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铁矿石涨价和制裁是否有关

首先要说的是,铁矿石的涨价,和葡萄酒、大麦、牛肉没有一毛钱关系,我们就算买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铁矿石今天还是得1042元/吨。

 

有些人说是因为中国「制裁」了澳大利亚,所以澳大利亚矿石涨价,甚至说赶紧主动和澳大利亚缓和关系,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说得好像印第安人给北美匪帮送几只火鸡,北美匪帮就不抢他们的土地不杀他们的人一样。

 

2003年中国基建开始发力,铁矿石由原来的20美元/吨开始飙涨,到今年年初价格的100美元/吨以上,这个时候,和制裁澳大利亚有什么关系?

我们什么都没干,价格就涨了5倍。

有钱不赚王八蛋,铁矿石价格飙升,是因为我们没有铁矿石的定价权。

 

为什么没有定价权,我们不是铁矿石的最大买家吗?

我们是铁矿石的第1买家,约占据了全球进口量的65%

但是澳洲必和必拓公司,澳洲力拓矿业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3大巨头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的70%

铁矿石的出口,被垄断了。

注:力拓矿业公司总部在英国,但铁矿石的业务主要是澳洲公司。

 

也就是是说,哪怕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全球其它所有出口铁矿石的散户的资源全部买下来,也就是30%,还不够我们所需要的一半。

要买铁矿石,离不开这3家公司。

 

而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后面是复杂的股权和各种交叉持股,华尔街在里面布下重资,花旗银行摩根大通之类的都在,全部指望去敲中国的竹杠。

 

而目前分布到各个国家,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占67%,巴西占19%,两家共计86%;

注:出口量不等于生产量。

离开这两个国家,把全世界矿业公司的铁矿石收回来也就是14%,更不够中国用。

此外,如果从巴西进口铁矿石,航线距离是澳大利亚的4倍,在成本上贵得多。除了巴西,还有俄罗斯的铁矿石也比较多,但是俄罗斯的铁矿石位于俄罗斯中部,运输过来一样很贵。

 

所以,这并不是标准的买方市场,并不是我们说了算。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3个月不买澳大利亚就要跪,为什么不和澳大利亚硬刚?

 

现在的铁矿石价格制定标准称为普氏价格指数,是一个国际金融资本掌控的信息公司。

他们通过30家至40家最为活跃的企业进行询价,其估价的主要依据是当天最高的买方询价和最低的卖方报价,沽出一个差不多的价格水平。

这个普氏价格指数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就是说铁矿石的价格制定和最大买主中国无关。

其实这个东西是虾扯蛋,价格就是他们胡定的,好比现在规定茶叶蛋的价格是100美元一个,根本没用,因为没人去买,最终还是根据供需关系,由买方和卖方来决定

 

那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和澳大利亚硬刚呢?凭什么卖那么贵!

就50美元一吨,你爱卖不卖,不买拉倒!

 

我们不买,理论上这三家公司都要崩溃,顿顿吃海鲜的现在只能去吃糠。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直接87%卖给中国,我们不买,他亏得要连裤子都没了。

3个月不买,所有的国际资本都得跪。

 

但很遗憾,我们刚不动,至少目前刚不动。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钢铁有直接关系,地产、基建、制造,没有钢铁都干不成。停掉一个月铁矿石供应,我们就没有钢铁,一个月直接面临万亿以上的经济损失。

 

不仅如此,中国有成百上千的钢铁企业,仅仅首钢就有8万工人,如果没有铁矿石,难道都去休息?

而且没有铁矿石就没有钢,没有钢就修不了路铺不了桥,一条产业链都要休息。

 

而我们经济瘫痪,澳大利亚就两家钢铁公司遭遇危机,他们的损失是非常有限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总市值933亿美元,就算这个公司关门,我们一个月的损失至少也是他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

必和必拓的雇员总数为3.5万人,就算他们全放假,上限也就是3.5万人。

而且澳大利亚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本地几乎都不需要铁矿石,几乎影响不了什么下游。

 

华尔街或澳洲政府完全可以给这些企业补贴让他们撑几个月,而我们就很难受。

或者说美国就希望这样,他死一条狗换中国发展停滞,这个买卖太划算了。

 

好比我得了病,只有药厂有药可以救我,这种药就对我有效,我不吃,这个药一分不值,但是我也会没命,所以我没办法和药厂刚。

所以,筹码不对等,这是铁矿石价格下不来的根本原因!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艰难的国际谈判和间谍案

而且,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中国一家对全球200多个国家,中国拥有绝对的定价权,但事实上是中国有103家公司有铁矿石的进口资质,这就相当于是103家下游企业对3家国际垄断资源商的谈判,必然造成了议价上的难度,垄断资本非常容易操控价格。

 

3个人团结,和103个人团结,谁的难度大?

如同工人罢工为什么总是失败?因为是上万个工人对抗1个资本家,资本家随便收买几个工人就开始瓦解工人阵线了。

 

在以往的长协体制的价格谈判中,的确就出现了因内部不团结造成的价格控制不了的状态。

要么出现间谍或汉奸,3大垄断资本派出间谍,找中国钢铁公司的工作人员行贿,拿到中国钢铁公司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谈判的时候对方直接把中国的所有数据和商业机密全部摆了出来,直接嚣张的说:别装了,你们都快断货了。

我们一看傻了眼,衣服直接被扒光了,没办法谈了。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胡士泰间谍案。

胡士泰出生于1963年,原籍天津,1997年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在力拓公司工作了相当长时间,与国内各大钢厂及矿石贸易商都比较熟悉。在1993年到2003年在中国期间,将中国的钢铁企业的情况和信息摸了底朝天。

仅在2003年,给中国带来了7000亿的损失,就这7000亿,是澳大利亚GDP的10%,也就是说他仅一己之力,为澳大利亚贡献了10%的全国GDP。

胡士泰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

 

要么就是在国际谈判中步调不一致,导致始终没有主动权,有的钢铁公司先扛不住开始放水。

如2003年宝钢和必和必拓谈判,结果宝钢咬死价格的时候,中国有的钢铁企业先扛不住了,因为供应链要断了,要停工了,先找必和必拓高价进了货,马上谈判就崩了。

 

结果现在就是这样,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乙方操控了价格。

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双方筹码不对等。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我们自己的铁矿石能否解决问题?

 

那我们自己的铁矿石呢?

 

澳大利亚储量占地球29.4%、俄罗斯为14.7%、巴西为13.5%,三个国家加起来占到了47.6%

中国呢?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4大国,占全球储量的12.3%

 

但是,铁矿石好不好,炼钢有个基本的指标,就是铁石英石含量,我们的铁矿石30%-50%的含铁石英石已经是属于是富矿了,而勘探出的铁矿大部分都基本处在18%-30%,而且稍微好一点的铁矿都埋藏在较深的地下。

 

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不仅仅品相好,含铁石英基本都高达63%以上,而且就是在露天开发,成本非常低。

两相比较,不仅品相不如澳大利亚,而且开采成本约是150美元/吨。

因为铁矿石是基础性商品,如果全部用国产的,铁矿石价格太高,意味着整条供应链都会成本高,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所以即使是目前160美元/吨,把铁矿石的品相和炼钢的成本进行综合,还是进口比较划算,所以,目前我们铁矿石的依存度需要达到80%以上靠进口。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日本的解决方案

问题怎么解决呢,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控股上游,在30年前,日本制造开始发力的时候,对钢铁的需求量大增,日本开始全面入股三大铁矿石企业,成为他们的股东,日本三家财团三井物产、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从1993年开始不断的持有三大矿山的股份,到现在为止综合应持有铁矿石10%左右的股权。

 

结果日本作为矿山的老板,现在虽然自己根本没有铁矿,也需要买铁矿,却暗地里不断的推高铁矿石的价格,让中国去做冤大头。

虽然日本也要多花钱买铁矿石,但是价格每涨1美元,他们的需求量只有中国的1/30甚至更少,在股权上的分红远远的超过了多花钱买矿石的损失。

现在的情况就是日本和三大矿山一起敲竹杠。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三大矿山后面复杂的股权结构,是全球资本在一起吸中国的血。

 

而入股上游资源,打通供应链这件事情,中国也有做,但一旦中国发力,就被澳大利亚叫停了,到现在中铝集团拥有了力拓14.99%的股权,达到了澳大利亚监管的上限。

再多股份就不给了。

 

于是,中铝虽然也赚到钱了,相当于只是少亏点…..

今天的时代已经变了,再想入股三大矿山,已经不可能了,华尔街的资本、澳大利亚、巴西都虎视眈眈的就等着拿中国当冤大头……

 

这就是现在的状态,很无奈。但是铁矿石的上限价格也就是涨到180美元左右了,再如果提升,中国就只能用自己的铁矿石进行精炼了,三大矿山也不敢再无止境的提升价格。

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临界点。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最大的机会,在非洲

 

人民币结算、废钢回收、产业结构调整、卖家竞争能够缓解目前的局面,但这些都不是铁矿石问题的核心。

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依耐性太强,超过了66%的进口来自于澳大利亚,停掉澳大利亚的大麦,葡萄酒,澳大利亚虽然疼,但也就是挨了两巴掌,如果没了铁矿石,澳大利亚就真的爬不起来了。

 

如果有新的矿山,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不仅仅是没人要的问题,是直接价格腰斩再腰斩。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是世界级铁矿。已控制和推断的铁矿石储量超过22.5亿吨,项目总资源量可能高达50亿吨。项目整体矿石品位不逊色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

 

2010年7月2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力拓集团就西芒杜铁矿项目签订具法律约束力的西芒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西芒杜项目。

 

西芒杜铁矿一共4个矿区,1,2号矿区由由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烟台港集团为主的公司组成了企业联合体几内亚赢联盟占统治性地位。

 

而2020年6月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联合体拿下西芒杜铁矿3号、4号区块40%股权;随后中国最大钢铁央企宝武集团正在洽谈接手中铝集团在项目上的股权,并联合其他钢企共同开发。

 

 

我们在西芒杜铁矿的有效开采期是25年,西芒杜铁矿的开始全面开采的时候,就是澳大利亚真正要哭的时候。

 

但是,他们还能薅至少5年左右的羊毛。因为不仅仅要完成矿山的建设,还有怎么从遥远的非洲几内亚将矿石运到中国来?

澳大利亚的矿石基本就在离海不远的地方,直接上船就过来了,几内亚的矿石在内地。

 

现在还有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要完成,一是新建一条650公里长的铁路线,联通西芒杜铁矿和几内亚大西洋海岸。

不仅如此,还要在大西洋海岸Matakong处新建一座大型深水港口,Matakong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以南约50公里处的海岸。该深水港口将能够容纳40万吨的散装船停泊。

 

现在我们的计划是5年之内完成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产出矿。第一期计划年开采6000万-8000万吨铁矿石, 第二期提高到1亿吨。

中国每年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0亿吨以上,大约到2027年左右,西芒杜铁矿大约能提供10%左右的需求。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三大矿山的定价权开始瓦解的时候!也是澳大利亚真正要哭的时候。

但在此之前,我们只能被他们薅羊毛,仅仅是多少的问题。

深度 | 澳大利亚为何大发横财,解读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面对全球资本的狙击

其实从1990年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国际贸易开始,几乎所有的能源价格都开始暴涨,中国几乎是被国际资本围追堵截。

 

 

所有的大宗商品原油、焦煤、铜、铝直至大豆,没有不涨价的,而且都是几乎是几倍到几十倍的上涨,中国要什么就什么涨价。

 

国际资本,吃准了中国,我们几乎是用几倍的成本在发展经济。

 

但是很可惜,目前我们只能承受。

 

我曾经说过,美国如果敢将中国踢出人民币的SWIFT体系是杀敌500,自伤1000,这个时候,所有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商都要哭,他们只能用人民币来结算大宗商品,事实上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慢慢的形成新的结算体系。

 

如果美国敢不给中国用美元,你澳大利亚怎么办,给你人民币你不要,澳大利亚的铁矿就只能去死。

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掀桌子。

就是刚开始说的,我们敢停掉经济发展和澳大利亚耗吗?

 

因为美国,可以杀敌500,自伤1000,我们伤不起。

资本主义,本质是比烂的社会,美国疫情别说死30万人,死掉100万人华尔街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他们只会对这种减负的效率感到高兴。

我们敢吗?

 

美国现在几乎是把中国当内政问题在各种会议上讨论,因为一个比烂的国际体系不能容忍出现一个在疫情时不仅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积极援助其他组织的国家。

中国现在人民币结算在国际中的比例不足2%,但美国已经是胆战心惊,因为美元不会崩溃,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力量让日元和欧元更烂,但是他掌控不了中国。

美国,大可以玩俄罗斯转盘,和中国赌命,一枪一枪的开,根本无所谓,因为死的全是黑蜀黍和底层移民,华尔街毫发无伤。

我们敢和他们这样玩吗?

 

英雄的逆袭之路,必然是荆棘遍布的,怎么可能一帆风顺?

否则,凭什么在美国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唯有中国,能创造奇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kCsBpiqmR-2G49CHfiA7Q

梁孟松离职背后的师徒恩怨

作者:老坛君

15日晚间,一则消息惊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

中芯国际董事会会后公告,前武汉弘芯CEO、前台积电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加入董事会、并担任副董事长。不过,在董事会当日,梁孟松竟对蒋尚义的入职,毫无理由地投下了弃权票,并愤怒提出辞呈,甩手走人。

梁孟松离职背后的师徒恩怨

熟悉蒋、梁的人都清楚,蒋尚义既是梁孟松20年前在台积电最为崇敬的师傅,也是后来“逼走”梁孟松离开台积电,出走三星的背后人物。在复杂的情感下,蒋和梁的恩恩怨怨终于被搬上了台面,一场火爆的“师徒大战”刚刚开始上演。

PART-1

出走台积电

梁孟松的恩师蒋尚义是台积电的功勋人物,曾任台积电首席运营官。

这个职位听起来像个虚职,但蒋尚义却是台积电实实在在的技术担当。在蒋老的参与下,台积电一路高歌,从0.25μm到16nm FinFET等关键制程节点的研发也是顺风顺水,这也使台积电的行业地位,从技术追随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技术引领者。

除了梁孟松,蒋尚义在台积电的那些年还亲自栽培了另一个爱徒——孙元成,孙元成和梁孟松一样专业能力十分过硬。在蒋尚义左手右手两名大将的加持下,台积电的研发水平也日益高涨。

在梁孟松与蒋尚义两人的合力下,台积电提前一年便研发出130纳米的微电路铜制程,打破了西方及日韩的技术垄断,并确立了台积电的行业老大地位。

2006年,蒋尚义光荣退休。当时,台积电无论在组织架构、还是研发团队上,都异常臃肿。在蒋尚义的提议下,研发队伍准备施行 “Two in a Box” 组织结构策略,也就是让两个研发副总共同负责研发工作。

名单出来后,却让梁孟松如鲠在喉。两位研发副总其中一位是台积电现任技术副总罗唯仁,他是来自英特尔的技术大牛。而另一位是梁孟松的门内师兄孙元成。

鞠躬尽瘁却不受重用,梁孟松一气之下,从此挥别台积电。

在当年,梁孟松一直认为自己是研发副总的不二人选。毕竟他的个人实力相当强悍,且仅凭自己便积累了500多项技术专利。怀才不遇的梁孟松一筹莫展,只能选择忍痛割爱。而台积电也留了一个后手——和梁孟松签订了一份排他协议,永远不能加入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

PART-2

败走三星

2009年,从台积电出走后,55岁的梁孟松云游故里,此后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过着半退半隐的神仙日子。

也就在那些年,远在韩国的三星半导体先进制程,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4nm到10nm,三星的技术水平像是坐上了火箭,和台积电的制程差距,也是越来越小。

那时,台积电内部有很多声音,怀疑三星在背后有大佬暗中相助,但是找不到证据。直到一封神秘邮件的出现,把三星背后的秘密全部揭示了出来。

那封邮件是梁孟松寄给蒋尚义的祝寿邮件,但蹊跷的是,邮件后缀名居然是三星,而这也意味着梁孟松已经在三星就职。通过这封邮件,台积电顺藤摸瓜,摸清楚了梁孟松这几年在三星的所作所为:原来梁孟松所谓的”教书育人”,实际上是去指导三星的技术员工。

随后,台积电一纸诉状,将梁孟松告上法庭,并勒令梁离开三星。而那份法庭上的重要证据——神秘邮件,则是它的恩师蒋尚义亲自揭发的。

随着梁孟松的出走,三星在半导体制造关键制程上的实力,也就一落千丈,在关键节点和台积电的差距逐渐拉开,这也在侧面印证了梁孟松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深厚功底。

后来,当有人问梁孟松为何要转投竞争对手时,梁孟松依然对在台积电的不公正待遇心有余悸。对他来说,此生最大的梦想,便是打败台积电。

PART-3

引领中芯

2017年10月,一心想要继续证明,自己可以赶超老东家台积电的梁孟松,履职中芯国际。

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又开始创造奇迹。短短一两年,中芯国际的工艺制程直接从28nm跨越到14nm,且良品率也有大幅提升,可谓“1年干完10年的活”。

去年,中芯国际实现了第一代FinFET的流片,年底开始了14nm芯片的量产,紧接着又研发出第二代微FinFET N+1工艺制程,第二代比第一代在功耗、性能上都有明显提升,距离三星的7nm制程,只差一台EUV光刻机。

当然,背后的梁孟松功不可没。

然而,颇有戏剧性的是,早在2016年,蒋尚义就担任了中芯国际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只不过随后去了武汉弘芯,却因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

而此次蒋尚义回归中芯国际,是否又让梁孟松想起了过去在台积电和三星的梦魇呢?

PART-4

路线之争

除了个人情感上的恩恩怨怨,在半导体技术路径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梁孟松愤然离职原因。

梁孟松是一名半导体上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彻彻底底的先进制程信徒。当年在三星的时候,梁否决三星20nm制程直接做14nm的举动,便为后人称赞,来到中芯,自然要做关于先进制程的“大跃进”。

但实用主义的蒋尚义,却热衷突破摩尔定律的另一个技术路径——先进封装。蒋尚义最近一次对外表态时曾谈到,他非常青睐先进封装技术。相信在中芯,他能实现先进封装的梦想,且可以比在武汉弘芯快至少四至五年。

在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的当下,半导体实现跃升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回报周期却在拉长。且目前只有台积电、三星等少数厂商掌握5nm先进制程,而其他玩家已经放弃了7nm制程的研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尚义所倡导的先进封装技术,或许是此次中芯国际聘请他再次出山的真正原因。但这便意味着,梁孟松所主导的先进制程工艺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在建设4座先进的芯片封测实验室,不久前还宣布突破了3D Fabric封装工艺。此外,有传言称中芯还要在北京亦庄成立新的工厂,除了造12寸晶圆硅片外,同时也要发力芯片封装。

因此,在技术路线的倾斜下,梁孟松的出走,或许是注定的。

更何况,中芯国际对于蒋尚义的任职,丝毫没有提前通知梁孟松本人,缺乏最其码的尊重。

但无论是江湖恩怨,亦或路线分歧,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蒋尚义和梁孟松都是不可少的左右手,少了任何一只手,都无法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尾声

都说人生如戏,中芯国际董事会上梁孟松的“辞职风暴”,就像在台积电和三星发生的事一样,恍如昨日。

但这次和当年不同的是,梁孟松没有败在同门师兄手里,也没有败在合同限制条款上。这次,他面对的是自己的师傅,以及未来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如果蒋尚义顺利入职中芯国际,梁孟松在未来加入其他芯片企业实现抱负,这对师徒之间的恩恩怨怨,或许远未停止。

来源:老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