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

摘要:我经常跟人说,你不要看英美说什么高尚的言辞,更要看到英美真正凶残暴戾的地方,这才是英美的实质。英美是人类历史上最凶残狡诈的民族,这是他们能够战胜无数强者、统治地球的真正原因。若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容易对英美抱有幻想,进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恰如戈尔巴乔夫那种天真。

伟人曾经说过,统治的力量源于两个:
第一个是笔杆子,
第二个是枪杆子。
此前我们多次讲述了英美笔杆子搬弄是非的力量,今天我们讲一下英美枪杆子的残忍卑劣之处。
在了解英美枪杆子的长处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
盎撒民族乃是从海盗崛起的,就像中世纪的维京人一样,英格兰海盗在整个16、17、18世纪都是世界的祸害,这种长期的劫掠生涯使得盎撒具有其他民族所鄙视的凶残好战、毫无下限的军事道德观念。
这种道德匮乏的观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与苏联(俄罗斯)、中国甚至德国、日本军队都不同,英美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打击的主要对象从来都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敌国的老百姓。在战争中,英美的主要策略,就是尽可能打击杀死对方的民众,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英美的策略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被后来的军史爱好者分别称为:
1、瘦身大师:英美通过海上封锁使敌国经济崩溃,尤其是农业崩溃,进而使该国陷入大面积且逐渐加深的饥荒,最终使其崩溃;
2、烧烤大师:英美通过战略轰炸蓄意攻击对方的城市、交通设施、居民区和工厂,进而使该国民众大面积死亡,人为批量制造难民,最终使其社会崩溃;
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这两个英美战争策略:
瘦身大师:英国海军元帅约翰·杰利科,美国海军元帅尼米兹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一战期间执行海军封锁任务的英国海军元帅约翰杰力科,人称德国人的瘦身大师,意思是他让德国人整整饿了四年,而且越来越饿,最终瘦骨嶙峋
“散播饥饿也许是缓慢的战术,但强大的海权就像无情磨坊,能够磨出细腻的效果,开战六个月后,曾经人烟繁华的德国城市卵石路面上将会长出新鲜的嫩草。
——英国海军情报总长查理奥特利在一战爆发时对战争局势的陈述,在他的坚持下,1915年3月11日英国正式执行全面海上禁运
“我相信,最迟到了1915年底,德国人民就会饥饿到任何屈辱都能毫不犹豫接受的地步了。”
——1914年9月英国第一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致信外长格鲁,鼓吹对德国人的瘦身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德国的海军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开始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刚开始的封锁政策只局限于军事物资,且对中立国家不受限制,但随后为了强化封锁效果,英国开始对所有德国的邻国(包括中立国)都施加了海上封锁政策,同时定量供应中立国物资,尽可能达成“一袋化肥”都无法运入德国的目标。
“凡是中立国船只,从海外运回原料的时候,都必须先向英国海军报告,否则就会被没收货物,英国在各个中立国勾结商家,共同组建海军公司独揽该国贸易,凡是该国运入任何物资,都有海军公司分配……德意志民族的海外来源已经完全断绝,国内粮食就变得非常匮乏”
——德国财政部长卡尔·赫弗里希
在英国的封锁下,遭受摧残最严重的的乃是德国农业,英国海禁令是极有针对性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让德意志民族的最普通老百姓去承担战争的代价——英国严禁任何涉及民生的物资流入德国,美洲的饲料和智利的硝石对养殖和化肥制造非常重要,都遭到了英国严禁。这种政策的累积的恶果,就是德国及其盟友奥匈帝国的粮食产量暴跌:
1917年,德国粮食产量相比于1913年下跌了45%,猪的饲养量下降了77%,牛的饲养量下降了32%,到了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下降了57%;
1914年,奥匈帝国的粮食产量是920万吨,到1917年产量减少了300万吨,到了1918年,粮食产量仅剩下530万吨;
极度的粮食产量暴跌,必然导致极度严重的粮食匮乏和社会动荡。
1917年夏季,由于粮食短缺,德国成年人定量供应是每天1000卡热量,而德国卫生局规定的最低标准是2280卡。在1916年东条,德国政府对几乎所有食品、燃料都进行了严厉的配置供给,到了1917年,德国平民的食谱只剩下分量极少的黑面包,1918年,柏林人连土豆皮都吃不到了。前线军人的待遇下降得同样厉害,1915年,德国公海舰队还能获得蜂蜜、香肠和白菜供应,但随着封锁加剧,水兵伙食越来越差,每天只剩下过期的罐头了。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
“英国人用饥荒来威胁德国人,但我们要告诉英国人,我们德国将动员最后一块马铃薯参战——1915年德国汉诺威
一位维也纳市民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都市生活,他说,“我们一家七个人,六个孩子,一天只能拿到一块玉米面面包,我们每个人分到几块面包渣,我每天的感受就是饥饿,饥饿,非常饥饿。”
食物短期带来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战争年代的德国儿童出现了普遍的骨骼变形,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而1917年鲁尔区的死亡率上升了2.6%,其中前线死亡率只占0.6%,大部分都是饥饿带来或引起的死亡;在1918年最匮乏的时候,特定时段出生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甚至到达了50%;1917年,威斯巴登的一位医疗官员发现,自1914年8月战争以来,健康成年德国人体重下降60磅并不稀罕,即便是那些尽一切可能获取食物的人也是如此。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战争期间,德国人没有粮食,只能喝汤解决饥饿感
饥荒带来了社会不安和分裂:1916年12月,符腾堡宣布本国食品不得外流到德国其他地区;1917年1月,巴伐利亚私自扣留食物,引起各邦不满;在奥地利,1916年发生的罢工和暴动中,有41%是为了粮食,在1913年,这个比例是3%,到了1917年,70%的暴动是为了抢夺粮食。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柏林街边的屠夫店遭到市民劫掠,图为维持秩序的警察和瘦骨嶙峋的市民,英美对德国的封锁直到1919年6月才解除
相比之下,英国民众的生活情况在战争中变好了。为了获得英国工人的支持,英国致力于改善本国工人阶级的伙食,英国工人的人均寿命在战争期间获得了明显增长(工人占总人口80%),“尤其是最贫困的那群人”。
到了二战期间,英美同样对日本施加了海上封锁政策,通过空中运输机围绕着日本沿海线部署大量水雷,叠加海军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在1944年底基本被完全切断,这使得日本本土在1945年陷入极端惨烈的饥荒。
1945年,日本大米的收获量只到往年的一半多,加上其他杂粮也只有900万吨,达不到正常需求的40%。于是政府下调了配给标准,居民每天只有粮食290克,其中以杂粮居多。除了有积蓄有权势的家庭及其军人以外,其余人都陷入饥饿之中。
到了1945年7月份,日本国内的企业家警告军界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将有700万国民被饿死。政府高层也承认:如果与英美的战争继续下去,势必会造成“大和民族之灭亡”,到了1946年秋天,日本只会有两种人:死人和频临死亡的人

英美对日本的海上封锁

烧烤大师:英国空军元帅亚瑟·哈里斯,美国空军上将柯蒂斯李梅
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最令人震惊的并不是他们的军事力量,而是他们对自身科技和资源优势的滥用,以及毫无道德对平民的屠杀。
英美拥有最强的空军技术,以英国喷火战斗机和美国的空中堡垒为例,这两样军机到了战争后期,直接让德日空军绝望,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挑战英美的技术优势;而英美也拥有最为庞大的飞行员储备,美军在战争前有30万飞行员,英国有15万,两者在战争中共计损失了16万飞行员,但德国、日本飞行员则被完全消耗殆尽。但是这种优势,英美是滥用这种高科技武力,他们将这种可怕的优势用来打击德国、日本后方的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前线的军人。
以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对战争目标的论述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近乎赤裸裸的战争虐杀心态。他说,“我们轰炸的目标,就是德国城市、德国的民居、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维系生活的设施,我们要通过轰炸制造大量难民和死亡,最终使得德国人在后方彻底绝望。”(原话英文如下)
The aim of the Combined Bomber Offensive … should be unambiguously stated [as] the destruction of German cities, the killing of German workers, and the disruption of civilised life throughout Germany … the destruction of houses, public utilities, transport and lives, the creation of a refugee problem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the breakdown of morale both at home and at the battle fronts by fear of extended and intensified bombing, are accepted and intended aims of our bombing policy. They are not by-products of attempts to hit factories.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人称空中屠夫,主导了对德国的无差别战略轰炸
在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英美共出动400万架次的飞机,以损失1%的代价,对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投弹270万吨,摧毁德国作战飞机5.5万架,造成德国200万居民死亡,1750万人无家可归(总人口6700万),德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沦为废墟,公路运输瘫痪了90%,陷入饥荒和毁灭的惨烈地狱。
英美轰炸德国城市,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美国空军上将李梅,人称烧烤大师,主导了对日本的无差别战略轰炸

英美对日本的轰炸同样惨烈,仅1945年对东京的一次轰炸,就杀死日本人20多万人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

1945年3月被英美白磷弹炸死的日本东京民众

所以,英美在二十世纪的战争中,实际上是以极端卑劣、残暴、无耻和没有底线著称的,当我看到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对战争目标的描述和美国空军上将李梅对烧杀日本民众的炫耀时,我无法相信英美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家。就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目睹德国城市德累斯顿被英美轰炸完毕后的惨状时,也不禁感叹:“我们还是文明人吗?”
的确如此,正是基于此,我始终想告知那些对英美怀有天真看法的人,永远不要高估英美的底线,否则必然就是戈尔巴乔夫的下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ouoviZ7beyxKpV5ToXBgA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前两天,一个老人死了,动静很大。

 

他死于狱中,本来被判了150年,结果吃了13年牢饭就死了,不过没人同情他,入狱前,他是个大骗子,诈骗金额超过650亿美元,差不多4200亿人民币,相比之下,中国的大骗子贾跃亭只骗了400多亿,量级差太多。

 

这人叫伯纳德·麦道夫,2008年被抓时,行骗已经20年,骗的全是亿万富翁和大金融机构,却一直都没有人发现。

 

混得好的时候,他是纳斯达克的主席,比巴菲特更有名,他是怎么骗了那么多钱呢?

 

麦道夫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60年大学毕业。

 

年轻时,麦道夫打过很多工,当过救生员,安装工,终于攒了5000美元,那个年代是笔钱了,然后他又向老丈人借了一个办公室,创立了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

 

这公司干啥呢?从事经纪业务,说白了就是帮客户买卖股票挣佣金。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现在买卖股票很方便,但当时必须通过交易员手工作业,典型的人力密集型公司,佣金很高,所以挺挣钱。

 

这种模式存在了很多年,但麦道夫觉得不好,流程太慢,效率太低,怎么改进呢?

 

靠技术升级,做自动化交易,这个决策在那时候的美国还是有点超前的。

 

很快,麦道夫公司成了首批自动化做市商之一,靠电脑匹配不同证券交易商之间的报价,同时,他们还推出了佣金打折政策,交易快、成本低,客户纷纷上门,1989年时,公司已经掌握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超过5%的交投量。

 

他自己干还不算,还花了很多精力推动纳斯达克交易所电子化,出钱出力,对纳市影响很大,纳市现在能和纽交所分庭抗礼,还得感谢麦道夫的早期努力。

 

鉴于这些突出贡献,1990年,麦道夫成了纳斯达克的董事会主席,他干的也不错,在谷歌、思科、苹果这些科技公司的上市中起了巨大作用,直到现在,纳斯达克的很多条款还是他当年拟定的。

 

牛人无疑,如果他这时候死了,估计纳市得给他立个塑像,妥妥的人生赢家。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普通人有这么多钱,一定会去享受生活,可麦道夫不是普通人啊。

 

他的公司收入虽然稳定,但是麦道夫觉得挣得少,他的计划是什么呢?

 

干投资。

 

拳打索罗斯、脚踢巴菲特,那不就是人生的另一段传奇吗?

 

立刻行动,他推出了代客理财计划和财富管理业务,这就需要客户把钱给他,怎么操作呢?

 

麦道夫让当会计师的岳父给他介绍客户,每年给客户10%左右的收益,这比存银行买基金好多了,再加上麦道夫的名声,他的资金池规模越来越大。

 

你别说,这些投资每年都能获得稳健的收益,从不爽约,客户都很开心。

 

麦道夫怎么做到的呢?是像巴菲特一样,四处研究公司,低价买入静静等待大涨吗?

 

错。

 

那多累,麦道夫的操作很简单,他用新进来的钱支付老客户的收益,说白了,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只不过他的计划更完美。

 

当年庞兹的骗局只维持了一年,咱们国产的大骗子贾跃亭找关系、做ppt、开发布会、做假账上市,通过这么复杂的操作也只维持了十来年,而麦道夫的骗局稳稳做了20年,还不太费劲。

 

高手啊,他到底怎么操作的呢?“高明”之处有三点:

 

1、利息合适。

 

麦道夫只承诺8-12%的收益率,这个数字是精心测算过的:

 

它在正常投资里不算低,有吸引力。

 

但是在骗局里这个收益率又很低,庞兹当年许诺投资人三个月内能拿到40%的回报,一对比,麦道夫的利率完全不像骗局。

 

这样的利息,他每年需要的资金也不算多。

 

2、会混圈子。

 

骗局不复杂,那难点就是让钱源源不断的进来,那时候还没法利用互联网骗老百姓,麦道夫怎么做的呢?

 

他加入了一个叫“棕榈滩乡村俱乐部”的名流社交俱乐部,这里只接受顶层犹太人,不仅要有钱,还要有知名度,麦道夫都符合。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怎么能让这些犹太精英相信自己呢?这就需要包装。

 

麦道夫夫妇是纽约城市中心、历史大剧院等文化机构的董事会成员,还经常通过麦道夫家庭基金捐助犹太高等学校、医院、剧院和慈善机构。

 

在小儿子安德鲁查出淋巴癌后,他捐赠了600万美元,还常常为骨髓基金会做义工,很多慈善机构最后都把自己的钱交给麦道夫管理。

 

美国人很信这个,麦道夫的人设好得不得了。

 

3、制造需求

 

有了这些基础,接下来就是让人们给钱了。

 

骗钱这事,低级的,就是求别人给钱;高级的,就是别人求着给钱。

 

麦道夫自然是高级骗子。

 

他的产品叫——“价差执行转换套利策略”,不明觉厉。再加上他的身份、好名声和准时足额的付息,俱乐部里的有钱人都觉得这个投资渠道好。

 

麦道夫直接收钱吗?

 

如果这么做,那段位就低了。

 

麦道夫的路子是饥饿营销。

 

他对投资人设立了极高的门槛,要么是亲戚朋友没办法,不得不帮忙,要么就需要“和他的社会地位对等”,并且是通过老客户推荐介绍,而所有的投资人都需要他本人考察之后才可以投钱。

 

总之,给投资人的感觉是,他收下你的钱是帮了你一个大忙。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而且麦道夫绝对是读心术的大师,面谈时,有的投资人本来打算投1亿,谈了没几分钟就决定投资4亿,绝对的人才!

 

来源:电影《欺诈圣手》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有投资常识的朋友可能就存疑了——投资者们不问麦道夫投资的到底是什么吗?

 

当然有,麦道夫怎么回答的呢?他会直接把质疑者踢出局。

 

如果有人问,“熊市怎么赚钱”?他的答案是,“我有内幕消息”。

 

就这么简单。

 

后来大家都知道规矩了,也就没人问了,也别说,他很靠谱,投资账户每个月能像时钟一样准时产生将近1%的收益,不论牛市还是熊市。

 

这么神奇,麦道夫很快就成了与巴菲特齐名的“超五星级”投资大神。

 

而且,神奇延续了20年。

 

虽然麦道夫本人强调骗局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但他手底下的交易员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70年代。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估计他能把全世界的一半人拉下水。

 

这么长时间,就没人发现问题吗?很多。

 

2003年,就有人向美国证监会举报过,疑点有三:

 

1、基金重要信息都不公开,没有人知道买了什么;

 

2、不接受外部审计,并且放弃了业内收取20%业绩佣金的做法;

 

3、净值不随市场行情波动,一根直线往上拉,互联网泡沫破裂也改变不了趋势,这不正常。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现在看来疑点很多,但凡美国监管部门稍微上点心也会发现蛛丝马迹,但是他们对麦道夫进行了三次审查以及一次调查,每次结论都是——没问题。

 

其中有一次,监管问麦道夫的股票账户在哪儿?

 

麦道夫说在存管信托公司的账户里,其实这时候他内心已经慌的一批,觉得这次要暴露了: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因为只要查到账户,看看里面有没有股票不就完了?

 

结果,监管给存管信托公司打了电话,确认麦道夫确实有账户,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结论是:没有欺诈问题。

 

多问一句就破案,错过了。

 

当然,也有一些高手,掉坑了又跑了出去。

 

大名鼎鼎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创始人西蒙斯把大把钱交给麦道夫管理。

 

这人是个数学家,手下员工都是理工男,全是好奇宝宝,挣了钱不算,还非要搞清楚怎么挣的。于是,他们拿着麦道夫的历史委托单,研究他为什么那么赚钱。

结论是啥呢?

 

他们发现,麦道夫总能在低点买入高点卖出,仓位中的股票组合大致与标普指数成分相同,但是,这些低买高卖挣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剩下的钱怎么挣的,不知道。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来源:对西蒙斯的采访)

 

会不会是衍生工具杠杆呢?于是他们又回顾了市场的大数据,根本找不到麦道夫资金的痕迹。

 

研究半天没搞清楚,本着严谨的科研精神,搞不清楚的不出手,最后他把投给麦道夫的钱全拿回来了。

 

胜利大逃亡。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要是一般骗子,估计受不了这一惊一乍的,早就跑路了。但是麦道夫一直在坚持,直到碰到了黑天鹅。

 

2008年,金融危机突然来了,所有人都在恐慌地赎回。

 

现金为王,基金很怕这个。

 

2008年12月初,麦道夫跟儿子说,有客户要赎回70亿美元投资,资金周转有问题了。但没几天,麦道夫又突然表示要提早发放红利。

 

自相矛盾,两儿子感到不对劲,就一个劲的询问父亲,麦道夫最终决定跟儿子坦白,承认自己的基金就是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式的“庞氏骗局”,估计他也是想跟两个儿子合计怎么脱困。

 

结果呢,两儿子二话没说,大义灭亲,立刻告发老爸,把麦道夫给送进去了。

 

人类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欺诈案,就这么暴露了。

 

随后,人们发现受骗的人来头都很大,比如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明星凯文·贝肯和约翰·马尔科维奇、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所有者弗雷德·威尔彭等等。

 

大家还记得在国内骗了不少人的“打工皇帝”唐骏吗?他也被麦道夫骗了,“我可能损失将近300万美金, 没想到连我们这样普通的投资者都受到这么大的损失。”

 

很多家慈善机构的善款也被坑了,善款打了水漂,专业机构也没能躲开,像瑞士信贷、瑞银、苏格兰银行、汇丰都纷纷中招。

 

一夜之间,麦道夫被称为“最遭人痛恨的人”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最后统计,总共有136个国家的3.7万人受骗,金额超过6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00亿元)。

 

骗的这些钱都去哪了呢?大部分都被他挥霍了。

 

后果很严重。

 

欧莱雅的继承人莉莉安娜·贝当古在当时的全球富豪榜中名列第17,也是受害人之一,更不幸的是她的经纪人——65岁的基金经理蒂里·德拉维莱切特,他的基金有20亿规模,其中15亿投给了麦道夫。

 

爆雷后,他压力山大,面临崩溃,一个周一的晚上,说自己要加班,让清洁工早点下班,第二天早晨,同事在办公室里发现了德拉维莱切特的尸体,他用裁纸刀割开自己的手腕,身旁放着一个接血的垃圾桶。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发生悲剧的不只是这位基金经理。

 

麦道夫的亲朋好友基本都把钱给了他,暴雷后,他们找不到老爹,就决定父债子偿,找俩儿子追债。

 

麦道夫的大儿子怕人认出来特地留了胡子、戴上鸭舌帽,但仍逃不过记者的追问: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在麦道夫入狱两年后,崩溃了的马克自杀身亡。

 

小儿子安德鲁没有崩溃,但是他有一种比较罕见的血癌,几年后身故,他认为父亲的罪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折磨,是自己癌症复发的原因。

 

麦道夫的妻子交出了超过8000万美元的财产,基本清零,从意气风发的富豪夫人,变成了憔悴无力的老太太。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麦道夫被判处150年,坐了13年大牢终于死去,得不到人们的一丝同情。

 

史上第一大骗子,死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OC0phBOnUyFfUljRT1rYQ

货币刺激:来啊!造作啊!比烂啊!

1

“凭啥我们不能再来一个4万亿大增发?!”

“凭啥美国能给老百姓发钱,我们只发消费券?!”

“凭啥全世界都量化宽松,唯独我们死扛着要走稳健政策?!”

……

我想这些个“凭啥”应该是大家脑海中都存在的疑问。

 

前两天就有人当面问我:“凭啥美联储上蹿下跳的玩货币刺激政策,而我们非要走供给侧改革、科技驱动创新、消费拉动内需这些费劲又费力的路呢?

 

凯恩斯主义当中,通过货币超发进行需求管理的路,凭什么全世界都认,而偏偏我们不认?!

 

央妈只要进行一轮大放水,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自然经济就好了,而现在既要消费拉动内需,又不给老百姓发钱,最后消费贷给企业发了钱,杠杆却要加在老百姓身上。

 

你能给我解释解释这是凭啥么?”

 

我告诉他:“凭啥?

 

凭的就是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力评估与美国不相上下……

 

凭的是我们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凭的是中国自身具有完整自给能力的工业生产链……

 

凭的是我们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体量,有能力完成自我孵化……

 

凭的更是我们在全世界大型经济体范围内,正处于逆势上扬的超车阶段。

 

所以我们不玩大型的货币刺激政策,因为我们还没走到要自废武功去跟别人比烂的地步。”

 

说到这,如果你不是感觉全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的“恨国党”,那就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老庄给你解释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2

咱们种花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历经了两代人的努力和牺牲,终是从当年的一穷二白,步履蹒跚的爬到了现在的世界第二,也总算是有了“保二争一”的资格。

 

这期间我们试过很多经济政策,有对的、有错的,还有一些压根就水土不服的。

 

咱们学过毛子,追过老美,甚至还跟中东的骆驼们取过经,期间有过很多收获,也付出过很多代价,甚至也经历过致命的危机。

 

当初如果不是泰国妖姐现身说法,咱们08年也不一定能“踩着妖姐的尸体”过关。

 

直到08年趟过了生死关,14年死磕了汇率大战,然后总算闹明白了“彼之蜜糖我之毒药”的道理,这才算是走上了快车道。

 

在这飞速发展的几年当中,咱们能听到出镜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什么?

 

是不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句“中国特色”点名了我们的立场,中国人以后不能再闭着眼睛玩拿来主义了,咱们得走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路。

 

要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对症下药,而不能天天觉得老美的套路就是好,灯塔国的月亮就是圆。

 

因为国情不一样啊!

 

当年咱们学老美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可不是一星半点,水土不服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受制于人的问题则更加严峻。

 

说句耍嘴皮子的话,美国跟咱们虽然都顶着同一个月亮。

 

但是咱们抬头说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家西部牛仔说的是:“月圆之夜,必有狼人现世!”

 

所以首先我们得知道,并不是美国人干的事情,就一定是高大上的事情,即便对他们有用的招数,放在咱们这不一定有用。

3

当我们经历了4万亿超发之痛,经历了14年外资大反水,品尝了房地产大泡沫带来的跗骨之毒以后,我们开始反思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需求控制理论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

 

最终,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并不完全适用!所以我们不仅得走出一条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路,还得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拿水做个比方,如果一个池塘里,水只能越来越少,那能不能持久?

 

答案是不能。

 

那么如果水只会越来越多呢?

 

显然也不能!

 

不论是水单向的减少,还是单向的增多,都会导致灾难的发生,少了大干旱,多了会溃堤,这都不叫可持续。

 

可持续的发展核心,是维持入口和出口的平衡,让新的水流进池塘,让老的水有出口流走,在这个过程中刺激万物生发,滋润经济发展。

 

当然,这只是个抽象的表述。

 

在实际的经济发展当中,我们永远绕不开两个环节,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不论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这都会引发很严重的经济问题。

 

我们抽象一点来理解一下,“供给”就是上端入水口,为市场注入充足的货物,而“需求”则是下方出水口,负责吸纳市场上流通的货物。

 

那么此时,这就变成了咱们初中数学课里,那个“一边往水池里注水,一边往外放水的疯狂水池管理员”的故事。

 

从这个简单的数学题里,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经济蓄水池的可承载的流量上限,来自需求端的大小。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市场需求量大,而生产力不足,那么开足马力造就行了,需要多少我就能造多少,造不急了就研发新的生产工艺,连技术革新都跟不上的话,那就出去买!

 

反正只要有订单,过手的全是利润。

 

此时除非自己作死,否则企业根本不用去考虑倒闭的可能性。

 

但是一旦供给大于需求了,根本就没人买了,你造什么啊?造孽吗?流水线上每下来一件商品,就代表着企业离破产又近了一步,工人离下岗也近了一步。

 

这时候想要重新达到平衡,要么增加需求,要么消减产能,增加需求哪是那么容易的啊?所以要先搞去产能。

 

但是纯粹的去产能就变成了单项减少了,不可持续。

 

我们想要的是螺旋上升的,具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阶梯。

 

而不是一个一路下降,体量越来越少、供给越来越小的滑滑梯。

 

所以必须刺激消费需求。

 

那么刺激消费最重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创新产品,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新颖的消费商品,通过开发新兴市场,将蛋糕做大,刺激人群进行购买消费,创造新的、增量的消费需求。

 

第二:货币刺激,通过极低的利息,或者直接向老百姓发钱,让民众去购买更多旧有的商品。

 

很显然,凯恩斯主义向我们指明的就是第二条路,而美国在走的也是第二条路。

 

但是这样刺激出来的需求,是短暂的,具有很大副作用的次级需求。

 

为什么这么讲?

 

还是刚才那个道理,需求是经济蓄水池的流量天花板。

 

创新产品是创造增量需求市场,它引领消费,能挖出更大的蓄水池。

 

而中国最具特色和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特点就是:巨大和新兴!

咱们十几亿人口造就的巨型市场体量是美国根本没法比的。

 

同时我们一直处产品创新的追赶阶段。

 

“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需要新东西、新产品。

哪怕是国外已经有了的,拿回来国内依然会有巨大的新兴市场增量出现。

“巨大和新兴”既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优势。

 

而货币刺激只能同时加粗上下两端的排水口直径,而没有扩大市场蓄水池,只能导致水流流速更高,动荡更加剧烈。

 

这样一来,供给方无法引领需求,只能跟随需求。

 

但是需求不跟随你啊!

 

我们现在面临的全球经济危机,跟当年大萧条不是一个性质啊。

 

市场上不是缺乏流动性,也不是生产力不足。

现实是满世界洪水泛滥,供给端生产力过剩。

这不是一个结构性萧条,也不是经济周期引起的经济起伏。

而是不断加剧的信贷泡沫,以及疫情带来的信贷危机。

在这场危机当中,大多数民众面临的不是买不到货物,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高昂的信贷杠杆,迫使居民减小消费支出。

这不是降息可以解决的问题,你利息再低,我也背不动更大的杠杆了。

所以此时很多国家的利率已经进入0%时代了,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只能超发货币。

但是货币刺激刚才已经讲了,只会加大上下两端的流量,而改变不了蓄水天花板的高度。

所以这样刺激出来的需求,只能是次级需求,这就是一场内卷与疯狂内卷之间的浮夸戏剧。

4

同时,降息和印钞催生的,并不仅仅是需求端的“次级繁荣”,它也会同时影响生产一端。

 

在需求疲软的时候,供给企业利润回报下降这是必然的事情。

 

当大水注入市场,上下两端流量同时激增,虽然老百姓有钱买商品了,但是商品的材料成本也上来了。

 

企业的利润率变化其实不大,甚至可能会下降。

 

此时企业生产投资回报率无法增长,除非你能研发出来具有高回报率的新兴商品,否则没有人愿意继续贷款进行生产投资。

 

假设:原先我的企业投资回报率12%,除掉所有成本以后还剩6%,一旦利率高于6%,傻子才去会贷款发展生产呢!

 

所以你要刺激老百姓消费,刺激企业生产,你就得降低利率进行通胀。

 

那么当利率下降至5%的时候,原先根本不被看好的旧有产业市场,就变得可以投资了。

 

短期内,新的工厂拔地而起,新的店铺开张营业,看起来经济是盘活了,但是这些盘活的“新经济数据”可全都是虚胖啊!

 

因为,你是靠降低利率,强行激活了那些本身已经被市场濒临淘汰的企业,他们靠的就是低利率的差额存活。

 

所以经济只要好转一点,你一旦把利率上调1%百分点,这些被刺激出来的企业就得集体嗝屁……

 

这也是为啥老美量化刺激一直不敢停,一停市场就死给你看的原因。

 

如此激活出来的经济,是以牺牲天花板上限为代价的续命猛药。

 

如果说平时的经济下滑是“掉血量”的话,货币刺激过后那可就是“减血量上限”了。

 

美国佬能这么干,因为他依然还是世界第一大结算体,能够让别人帮自己分担一部分。

 

此时只要喝着别人的血,硬顶着刺激等待新的商品市场激活,他就能挺过来。

 

那我们呢?

 

我们现在有全世界最大的内循环市场,有全世界最大自给产业链,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孵化池。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以后,我们也终于迎来了百年未有的大机遇。

 

又经过了一场世纪疫情的洗礼,我们的经济数据在疫情期间依然保持逆势增长。

此时此刻,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正是我辈勃发之时,又岂能自废武功用吊命的手段去跟人比烂呢?!

 

所以,完全不需要眼巴巴的瞅着美国玩这个玩那个,觉得别人什么都是香的,也没必要听某些带节奏的人瞎忽悠。

 

他们就是想让咱们自己捆住手脚,让咱们自己放弃最具特色的“体量和新兴”优势。

 

然后再把咱们拖进这场比烂的次级竞赛里去,用老美强大的输血库和比烂经验拖死咱们。

样是扩围增重20KG出来的到底是“肌肉”还是“肥肉”,才真正决定了你到底是猛男还是肥宅

 

他们当初就是这样把苏联毛熊忽悠进比烂大赛当中去的,一代猛男从此变成了一个任谁都能踩两脚的废宅。

 

所以什么是“死壮”,什么是“虚胖”咱们自己一定得分清楚。

 

况且,此时全世界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数据、中国的政策、中国的市场。

 

作为近水楼台我们,与其盯着美国的破事儿瞎琢磨,为什不多花点时间认真研究一下自己本国的真实情况呢?

 

毕竟能落在咱们兜里的钱在中国,而不在美国呀。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也就敲打一下而已。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体作者丨开菠萝财经

 

最近,很多网友可能都会诧异,长视频平台三巨头优爱腾,居然有一天会“合体”。
 
此次合体,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影视版权。4月9日,包括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在内的70多家影视传媒单位及企业,发布了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声明内容直指抖音和快手。不仅要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等行为进行法律维权,还呼吁短视频平台提升版权保护意识。
 
的确,“5分钟看完XX电影”“XX影视剪辑”等账号在抖音、快手上屡见不鲜。这些账号通过发布加入解说后的剪辑视频,收获了上百万、上千万的粉丝。不论是视频还是账号,都具有极强的复制性,拥有大批量粉丝、掌握可复制的模式之后,藏在账号背后的“剪刀手”们也玩起了自己的生意经:收徒弟、带货、接广告……
 
站在内容消费者的角度,在长视频看长剧,在短视频上看集锦和选段,流转于不同的视频平台,非常自得。但长短视频注定是一对磕不到糖的CP。
 
一方面,这些短视频上的影视剪辑号无偿“拿来”长视频平台的会员付费内容,不但造成“自家平台付费大结局、短视频上抢先看”这般商业收入打折的局面,而且,大成本制作的剧集要分流量给抖快,优爱腾势必要站出来谴责。另一方面,优爱腾均在自家的APP上设有短视频专栏,意图夺回被抖快分走的流量,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其实,优爱腾对于这些“拿来主义”的短视频账号的态度是又爱又恨的,既“享受”到了这些账号给自家影视剧带来的热度,又不甘心自家的版权内容被无偿商业化使用,用户时间被抢走。
 
但让优爱腾一刀切掉那些视频剪辑号也不现实,种种因素综合考虑下,当下能做的,或许就是狙击“剪刀手”,呼吁尊重版权,并借机“敲打”抖音和快手了。
 

01

优爱腾该不该维权?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在4月9日的一份《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中,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的露脸,让网络舆论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优爱腾和抖快之间的江湖恩怨”,认为这是优爱腾又一次向抖快“宣战”。对此,网友们也自发站成了两队。
 
一派网友认为优爱腾们这是过河拆桥,而抖音、快手上的视频剪辑号们则是被利用了。后者给长视频平台上的影视剧造势、提升热度,还要被制片方告上法庭。
 
“没那些剪辑吸引我,我根本都不知道这部剧”“有些剧热度最大的就是短视频的剪辑了”,在这些网友的眼里,剪辑能为影视剧带来宣传效果,甚至有网友认为,一些剧就是靠短视频出圈然后吸引观众,这么做无异于自断出路。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微博
 
知名电影博主@韩先生的电影两三事也站在视频剪辑者这一队。他认为,视频剪辑者也是消费者,是花钱办了VIP的,以短视频的形式发布感受不可以吗?“这个联合声明,看似正义凛然,实则是‘剥削主义’。”
 
不能否认,影视版权极为重要,但知名电视剧博主@苏微橙盟主认为,一纸声明简单,规则细化却非常难。“视频剪辑号如何向版权方取得授权?取得授权的方式是否能够得到广泛推广?”他认为,不应该将民间影视剪辑一刀砍。
 
当然,更多的网友坚定地支持优爱腾。“未经许可就是盗版”,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这一做法符合市场需要。同时,他们建议官方建号自己剪辑,或者授权剪辑。
 
版权问题一直是长视频平台的“心病”。以爱奇艺为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在与爱奇艺相关的8308起司法案件中,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高达6801,占比八成多。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天眼查
 
优爱腾此次联合声明,看似是与短视频之间的恩怨,维护的实则是自身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屾山律师向开菠萝财经表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电影、电视剧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通常是指影视制作公司。
 
优爱腾平台的身份已经变了。随着自制剧的大力发展,很多长视频平台会参与、主导影片拍摄,成为制片者,或是通过与制片者签订著作权许可、转让协议,来取得相关作品的著作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优爱腾都是权利人,被侵权会给其造成损失。根据岳屾山的说法,此次声明中的优爱腾,扮演的不是“长视频平台”的角色,而是“著作权归属者”的角色。
 
那这些影视剪辑和解说的短视频,到底有没有侵权?岳屾山称,除去提前获得授权、双方达成合作的情况,不论是剪辑还是解说视频,都属于侵权行为。
 
“首先,把片段进行整理和剪辑供观众观看,不属于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不在著作权法列举的12项合理使用的范畴。其次,那些加入了自己的解说、评价后的剪辑作品,虽然进行了二次创作,但通常使用了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甚至能够预测影视剧的剧情进展,这类‘剧透’行为,也构成了侵权。”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则认为,如果仅是借鉴别人的思想再创作,这是属于合理使用的借鉴再创作,著作权应该归作者所有;如果是拿别人的短视频重新演绎或汇编成一个新的短视频,则需获得原作者的授权。
 
优爱腾苦抖快久矣,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也曾公开表示,短视频切条对长视频平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相比于宣传作用,负面效应更大。
 

02

优爱腾“管不住”自来水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这年头,谁还有时间一集一集追剧?”这是不少追剧达人的心声。
 
小西现在已经不能适应看剧不开二倍速了,她对开菠萝财经表示,“二倍速是个好东西,追剧必备,又省时间又不影响自己了解剧情”。鱼和熊掌,观众都想要,哪个平台能集省时间和看精华于一身,就能抓住用户。
 
所以,在抖音快手上,有一批瞄准了网友需求的“剪刀手”专门做着影视剪辑的生意。开菠萝财经在抖音、快手上输入“影视剪辑”关键词后,出现了一大批粉丝数上百万的大号。根据飞瓜数据,快手、抖音上“影视剪辑”类博主共有2.6万个博主。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抖音、快手上的影视剪辑类博主
 
为了更好地吸粉,这些视频剪辑号们还会挑只有视频平台VIP会员才能提前观看的内容剪辑出来。
 
“一万块的包可以买,几十块的视频会员坚决不开。”豆豆开玩笑称,现在视频网站的会员越来越贵了,不是差那几十块,只是觉得没必要。她告诉开菠萝财经,最近在优酷平台热播的电视剧《司藤》,22集之后都是会员内容,而在抖音上,已经能搜到《司藤》的剪辑版大结局了。
 
抖音快手上还有一大批短视频解说的账号——“3分钟看完整部电影”“XX带你看5分钟电视剧”“XX影视精彩解说”等。只是看这些相似的账号名称,就足以想象为什么优爱腾如此愤怒了。会员收费是这些长视频平台最核心的商业模式,这些剪辑视频号直接触碰到了它们最伤筋动骨的地方,这或许是优爱腾此次“合体”敲打抖音和快手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上述账号的创作者,将影视剧进行剪辑与二次创作,将精华部分提纯浓缩,没有任何铺垫,全程高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在短时间完成快速传播,以吸引粉丝和流量。开菠萝财经发现上述账号中,有些粉丝量能多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可见受众之广。
 
短视频能通过添加BGM、插入标题、重新解读等方式,让内容更具共鸣感和吸引力,还方便饭圈女孩们在剧情之外“嗑CP”。电视剧需要考虑剧情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剪辑视频号没有负担就将剧情重新拼凑,营造CP感,正好对了很多追剧女孩的“胃口”,这些短视频的评论区是CP粉的重要阵地之一。
 
抖音账号“追剧”发布了一条有关优酷热播剧《山河令》的视频,在标题中直接点出“恋爱中小情侣”的主题,评论区也引发了CP粉的共鸣,“他们分手、和好的时间比我上厕所还快”“再这样下去我觉得最先被钉死的是我(其中一男主被钉子钉了全身,导致功力大减)”。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抖音
 
短视频上的剪辑剧之所以能被受众接受与喜爱,是抓住了剧集受众的心理。有业内人士称,就算“杀死”抖快上的剪辑号,还会萌生出新的“XX号”。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付出时间和金钱的,是内容,而非某个平台和某个账号。
 
优爱腾们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既不想被抖快抢了生意,又不想失去短视频这块“流量磁铁”,早就在各自APP的底栏中直接划分出短视频专栏,并邀请创作者入驻,其中就有视频解说、影视剪辑等类型的创作者。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从左到右依次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
 
但从传播效果来看,优爱腾们这条路成效并不大。例如解说博主“贤于葛格”在腾讯视频的账号简介中提到自己是“2021年1月影视榜第5名”。可其作为腾讯视频同类型博主中的佼佼者,发布的260条视频中,点赞量只有几百到几千不等。抖音上的同名账号视频点赞量高达几十上百万。两个平台上的粉丝数和总获赞数,均形成了鲜明对比。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左为腾讯视频,右为抖音
 
优爱腾们的自救之路走得艰难,或许与短视频冲击在前有关,但视频剪辑博主在短视频声势越壮大,它们就越危险。因为短视频平台收拢的用户渐多,不少受众已经养成了在短视频平台更省时间、更省钱追剧的习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03

“捞钱”容易,剪刀手前仆后继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影视剪辑和解说是一门好生意,门槛低、见效快,于是吸引了大批短视频创作者入场。
 
不论是比较初级的剪辑,在视频中加上字幕,还是加入解说和BGM的有一定差异性的内容,影视剪辑相比其他类型的短视频博主,入门和操作门槛都较低,短视频主要素材均来自影视剧,吸粉能力却不低。
 
入局者众,还因为这类账号有极强的复制性和变现能力。开菠萝财经发现,不少粉丝过百万的影视剪辑博主,会在账号后加上“收徒”二字,并在简介中留下微信号,“1对1实力带徒,一部手机轻松剪”。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抖音
 
另一种方式则是从剪辑工具和方法论出发,进行卖课。比如抖音账号“睿哥喊你来听课”,在一条置顶视频中分享了“影视片段剪辑全流程”,其中包括教大家去哪里找资源、用哪些软件剪等,并在视频里挂上了自己的教学课程,68元的课程已经卖出了1900多份。如果按原价计算,光是这一节课,该博主就能收入约13万元。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抖音
 
手握百万粉丝,很多电影博主还会进行带货变现。快手账号“二叔电影解说”“磊哥精彩电影解说”等都开通了快手小店,带货品类多是低价日用品,其中数据线和厨房清洁湿巾的销售额都超过了100万件。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快手
 
当然,这些号本身也是商品。在金桔兔(新媒体服务平台)上,有大量卖这类账号的帖子,一个不到50万粉丝的账号,标价一万多元。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金桔兔官网
 
与这些账号本身的内容最相关的变现方式则是广告收入。一些影视剪辑类账号都是由MCN机构批量孵化,这些账号会直接在简介中标注出自己的MCN机构名称,引导品牌前往抖音星图进行合作。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抖音
 
电影的宣发方和制片方是这类账号的“金主爸爸”之一。在4月3日,周迅主演的新电影《第十一回》上映期间,拥有5621万粉丝的抖音账号“毒舌电影”连续发布了三条关于该电影的解说视频,并在视频中插入了电影购票链接。
 
优爱腾管不住抖音快手
图源 / 抖音
 
在电影宣发环节,短视频平台也是分羹者。抖音官方发布的《2020抖音娱乐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抖音参与宣发合作的电影票房累计达到174.99亿,占过亿影片总票房的99.4%。抖音和快手受到制片方的青睐,这些影视解说的博主们自然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看来,优爱腾此次联合声明,确实是给火热的视频剪辑剪辑泼了一盆冷水、敲了一个警钟,可下一步该怎么办,似乎没有明确答案。
 
“先有个态度吧,后续再看行业如何维权。”参与联合声明的某头部影视公司副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说。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西、豆豆为化名。
 
(本文来源: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作者:王慧贤,编辑:苏琦)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3CPX5XJURmUvYE7Whdnnyg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据美联社华盛顿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今年9月11日前撤出所有驻阿富汗美军,以结束“永远的战争”。

拜登在推特上发文称:“我现在是第四位主持驻阿富汗美军的美国总统。我不会把这个责任交给第五位。”

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军将于5月1日开始有序撤离,美军和北约盟友军队将于9月11日前撤出阿富汗。他说,美国将继续支持阿富汗政府,向阿安全部队提供支持,并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之间的和谈。他同时表示,塔利班若在美军和盟友军队撤出过程中向其发动袭击,美军将采取一切手段予以自卫。

另据美联社布鲁塞尔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北约将从5月1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出约7000人的非美国军队,以配合美国总统拜登作出的从该国撤出所有美军的决定。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这则新闻异常的重要,因为它意味着美国正式放弃“单极世界”的目标。

什么叫做“单极世界”?

二战以后,美苏争霸的时代叫做“两极格局”,即美苏制定世界秩序,控制着世界——美国主导着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主导着社会主义国家。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世界并没有走向“单极化”,而是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一超”就是指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多强”就是指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国家和联盟。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于是,它想打造一个完全受自己领导的世界,即一切国际秩序都由美国制定,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等,世界各国必须在美国的领导下开展,这就是所谓的“单极世界”。

简单的说就是: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想当世界的老大,控制世界。

关于这点,在2018年的时候,普京就发表过一个讲话,普京表示自己曾在2007年慕尼黑会议演讲时说过,美国希望构建单极世界,当时没有人听俄罗斯的,但现在这对所有人而言已显而易见。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然而,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俄罗斯还在,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庞大军事力量,而且在普京的带领下,迅速稳定了形势,并继续和美国抗争;另外,随着欧盟和中国的不断崛起,在很多问题上并不配合美国,美国始终没有实现“单极世界”的目标。

想要成就“单极世界”就必须要让俄罗斯、中国和欧盟屈服,让它们听从自己的领导。

然而,由于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它们并不认同美国的价值观。

于是,美国便开始强行推进世界单极化。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继续推动北约东扩、不断围堵中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中俄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具有“一票否决权”,而且中俄都是核大国,美国也不敢对中俄发动直接战争。为了迫使中俄“投降”,于是美国制定了一个鼎鼎有名的计划“大中东计划”。

“大中东计划”的核心就是控制世界的交通枢纽和能源中心——中东地区。

只要控制中东地区,那么就能切断中、俄、欧之间的联系,然后“逐个击破”,那时实现单极世界的目标就相对容易了。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那么,大中东计划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大中东计划”就是2002年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来的“中东和平计划”和向中东地区“送民主计划”,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该地区。

那么,什么叫做“和平计划”和“送民主计划”?

什么叫做“和平计划”?

既然叫做“和平计划”,那么肯定就是说中东在那之前不和平了,否则怎么能叫做“送和平”呢?

中东地区为什么不和平?

因为中东地区是亚洲和欧洲的交通枢纽,连接着亚洲和欧洲,所以那个地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欧洲信仰基督教,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双方曾在那个地方发生过无数次的激战。

比如,在1096年至1291年这段时间,欧洲封建领主和骑士打着“夺回主的坟墓”对中东伊斯兰教连续发动九次“十字军东征”。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欧洲封建领主连续发动九次十字军东征都没有拿下中东,欧洲与亚洲的贸易通道被切断,导致整个欧洲民不聊生。

在古代,生产力极度低下,为了保存食物,就需要香料,欧洲不生产香料(香料主要产于亚洲的热带地区),主要通过亚洲运输过去,由于香料运输通道被伊斯兰教切断,导致欧洲的香料价格暴涨。

陆路被切断,打也打不下来,所以欧洲国家为了获得保存食物的香料,不得不通过海洋进行探险,于是便有了“地理大发现”。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第一个世界霸主是葡萄牙、第二个世界霸主是西班牙、第三个世界霸主是荷兰、第四个世界霸主是英国,它们都处于欧洲的最西部。

为什么?

就是因为它们处于欧洲的最西部,所以才最难获得生活必须要的香料,于是它们才不得不发展远洋航海技术,想要绕开陆地,寻找到更多的香料——仅仅在500多年前,世界各国还都不知道地球有多大,也不知道地球是圆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后,世界贸易开始加强。

但是,即使航海技术再发达也无法弥补地理上的缺陷——英国从亚洲国家获得各种商品,想要通过海洋运输到欧洲,路途非常遥远,时间非常漫长。

为了减少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在19世纪中期,在时任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的同意下,法国联合埃及政府,共同组建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并于1859年正式开土动工。

十年间,220万人参与,埃及政府财力耗尽、债务高企,在史无前例的代价下,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11月18日正式通航。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减少了亚洲和欧洲的贸易成本,但是矛盾也因此而产生:根据法国与埃及的“优惠状”,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承担运河工程费用,埃及免费提供土地,从运河开通之日起99年内,每年盈利的70%归环球公司,15%归埃及政府,其余10%分属创始会员。而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52%的股票在法国资本家手中。

这让英国非常的眼红,毕竟那时英国是世界霸主,在海洋上有着庞大的贸易量。

为了抓住这条生命线,英国通过购买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股票的方式,一步步跃升为大股东,并于1882年出兵占领埃及,彻底将其据为己有。

在这条生命线的加持下,英国的全球贸易之路一帆风顺。

但是,埃及肯定不愿意了,自然想把这条运河收归自己所有。

英国为了保住这条运河,于是继续发挥“搅屎棍”的作用——给埃及找一个敌人,让它去制衡埃及,这样英国人就可以以极低的代价控制苏伊士运河。

那么,找谁做埃及的敌人呢?

犹太人!

欧洲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是不允许放贷的,但是犹太人不一样,犹太人信仰的是犹太教,他们被阿拉伯人撵到了欧洲,并且在欧洲放贷(欧洲早期的银行家全部是犹太人),非常有钱,所以欧洲人非常痛恨犹太人。

在欧洲人的眼中,犹太人就是贪婪的象征,他们非常讨厌犹太人,再加上以前犹太人就是生活在中东地区的,后来才被阿拉伯人撵到欧洲的。于是,英国人就打算把犹太人强行“塞”到中东地区。

如果英国人能把犹太人“塞”到中东,那么阿拉伯人必然不愿意,双方就会打起来,这样英国就可以支持犹太人来对付阿拉伯人——只要埃及不听话,英国就支持犹太人扩大地盘。

犹太人当然也知道英国人的心思,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在欧洲流浪千年,经常被欧洲各国屠杀,所以他们也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国家,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的由来。

于是,英国借助《圣经》中“犹太复国”的故事,强行把犹太人“塞”到了中东。

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英国这么做有三个好处:

第一,欧洲人信仰基督教,本来就讨厌犹太人,巴不得把他们从欧洲撵走;

第二,引用《圣经》中的故事非常容易让欧洲信仰基督教的老百姓接受。

英国政府可以对老百姓说:你看,《圣经》中都预言犹太人要在迦南建国了,所以我们的做法是遵循上帝的旨意。

在中国的网络上,就有一些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就以这个来证明《圣经》是一本神奇的预言书,说《圣经》在二千年多年前就说出以色列复国的时间,甚至精确到年月。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神”的旨意,而是人为的谋划!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第三,英国通过支持以色列,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不断的战争,从而达到制衡阿拉伯国家的目的。

就这样,英国强行把犹太人“赶”到了巴勒斯坦的领土上。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但是,让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实力大损,丢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战以后,美国和苏联成了超级大国。

鉴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加上后来在中东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油,于是美国和苏联就又都想控制中东地区。

美俄双方为了获得中东地区的领导权,在中东地区开始了“代理人”战争——俄罗斯支持阿拉伯国家,美国也从英国手中接过以色列这个小弟。

然后,就有了“五次中东战争”。

然而,由于二战后的苏联的实力在整体上还是不如美国的,所以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支持力度远不如美英对以色列的支持,再加上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所以在五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都失败了。

虽然阿拉伯国家都失败了,但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并没有消失,双方还在不断的发生战争。

这就是小布什的“大中东计划”的一部分,即“中东和平计划”,即“巴以和平计划”。

现在大家知道“和平计划”是如何来的吧。

小布什的“和平计划”本质上就是用以色列来压迫阿拉伯国家,达到制衡阿拉伯国家的计划,从而达到控制埃及和沙特的目的——如果沙特和埃及不听话,那么美国就支持以色列攻打埃及和沙特,扩张领土。

事实上,美国的这个目的达到了。

在美国的胁迫下,沙特被迫和美国签订秘密协议:美国保证沙特不受以色列的侵犯,沙特的石油必须采取美元结算,这就是“石油美元”的由来。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仅仅控制沙特和埃及是没有用的!

在中东地区,除了沙特拥有大量石油外,伊拉克、伊朗也拥有大量的石油,美国想要控制世界还必须要控制伊拉克和伊朗,否则根本无法控制世界。

不控制世界的石油,美国就永远无法围死中国。

关于这点,前几天,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芝加哥推广拜登政府的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时,不慎说漏嘴,她说道:“我参加过很多关于外交政策的会议,数年来和数代人以来的战争是为了争夺石油而打响的……”

另外,即使在美国推动北约不断东扩的过程中,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力量,但是俄罗斯在普京的带领下,始终不倒。

那么,如何控制伊拉克和伊朗呢?

这就是小布什“大中东计划”的第二步:送民主计划,也就是在中东地区发动“颜色革命”。

然而,美国没有想到,虽然进入现代社会了,但是宗教的影响力在中东地区依旧非常强大,美国根本无法通过“颜色革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美国就打算使用武力来逼迫伊拉克和伊朗屈服。

2001年,美国借口9.11事件对阿富汗发动战争。

关于9.11事件的真相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定论,世界各国仍有很多的讨论,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阴谋论。

我们不管9.11的真相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这个事件和阿富汗没有关系。

就算9.11是本拉登策划的,那么和塔利班也没有关系,更和阿富汗没有关系——如果说美国以“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有联系”就可以对阿富汗发动战争,那么基地组织和沙特的联系更大,美国为什么不打沙特?

更何况,在9.11发生以后,本拉登就否认是他策划了这件事。

在网络上,很多人都认为9.11是美国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其目的就是为了攻打阿富汗。

事实上,在2019年的时候,特朗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知道是谁发动了9.11袭击,但我就是不说。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全世界都知道9.11是本拉登策划的,难道特朗普不知道?

别忘记,2019年的时候,特朗普还是美国的总统。

所以,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9.11不是本拉登策划的。

事实上,在特朗普任期内,留下了两大悬念:

第一,9.11到底是谁策划的?

第二,肯尼迪到底是如何死的?

这两件事,特朗普都说要公开,但是最终都没有公开。

但是,我们看看美国后来一系列动作:2001年,美国以9.11事件对阿富汗发动了战争;2003年,美国又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的目的其实就是直指——伊朗。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美国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的先打阿富汗,再打伊拉克,然后才是伊朗呢?

答案是:不这么做,根本就打不下伊朗。

伊朗是一个山地国家,如果美国不切断阿富汗和伊朗之间的关系,那么中俄就可以通过阿富汗不断的给伊朗提供武器和装备,那么美国根本就不可能拿下伊朗。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山地国家在其它大国的支持下,那么即使是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没有胜算,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都证明了这点。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2001年美国打下阿富汗,2003年美国打下伊拉克,准备对伊朗动手。

但是,在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的干预下,最终美国也没有敢对伊朗下手。

美国迟迟不敢打伊朗,阿富汗和伊拉克就成了“泥潭”,让美国深陷其中,不断的消耗美国的实力……

2015年7月20日,美英法俄中德伊等经过多方会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核协议——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松绑部分现有制裁。

这个协议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大中东计划”彻底失败了,也标志着美国“单极世界”目标的破产。

虽然,美国单极世界的目标破产了,但是危险仍存在:美国并没有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

只要美国没有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那么就始终存在一丝“悬念”,仍有机会对伊朗实施两面攻击——虽然成功的可能几乎极低,但不是0。

但是,一旦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那么美国想要再进去,那么就极其困难了,代价将会非常庞大。

所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意义重大:这说明美国单极世界的目标彻底破产了,美国也彻彻底底的放弃控制世界的目标了。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美国撤出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将失去对它们的控制权。

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政府以后,人数占多数的伊拉克什叶派反而获得了伊拉克的政权,现在的伊拉克政府反而成了伊朗的小弟;

美国占领阿富汗接近20年,也没有彻底的控制阿富汗,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控制在塔利班手中,一旦美国撤出阿富汗,那么塔利班很快就会击败美国扶植起来的傀儡政府!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单极世界的目标正式宣告破产!

美国为了实现“单极世界”的目标,在中东地区发动那么多战争,非但没有实现自身的目的,反而增加了无数的仇恨,一旦美国衰弱了,那么这些国家肯定会报复美国的。

大家想想,美国这些年制造了多少的杀戮和仇恨?

正如4月9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发表题为“美国对外侵略战争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的文章。

文章指出,美国一直自诩为“山巅之城”,支持“天赋人权”,肩负“天赋使命”,时常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旗号对外动武。

文章说,二战以来,几乎所有美国总统在任内都曾发动或介入过对外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约占81%。

 

二战以来美国主要对外侵略战争造成平民伤亡等情况:

朝鲜战争:平民死亡300万人,难民300万人;

越南战争:平民死亡200万人,难民300万人,落叶剂受害者300万人;

空袭利比亚:军民死亡700人;

入侵巴拿马:平民死亡302人,受伤3000人;

出兵索马里:平民死亡200人,受伤300人;

海湾战争:战争致死平民12万人,制裁致死2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战争致死2000多人,致伤6000人,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

阿富汗战争:平民死亡超过3万人,受伤7万人,难民1100万人;

伊拉克战争:平民死亡20万至25万人,难民325万人;

叙利亚战争:平民死亡超过4万人,1259万人逃离家园。

二战以来美国侵略战争和对外干涉情况:

1947-1949:干涉希腊内战

1947-1970:干涉意大利选举,支持反共力量

1948:在哥斯达黎加内战中支持反政府武装

1949-1953:支持阿尔巴尼亚反共活动

1949:干涉叙利亚政府更迭

1950-1953:发动朝鲜战争

1952:干涉埃及革命

1953:支持伊朗政变推翻政府

1954:支持危地马拉政府更迭

1956-1957:密谋叙利亚政变

1957-1959:支持印度尼西亚政变

1958:制造黎巴嫩危机

1960-1961:支持刚果政变

1960:阻止老挝政府改革

1961:支持入侵古巴的猪湾行动

1961-1975:支持老挝内战和鸦片贸易

1961-1964:支持巴西的反政府活动

1963:支持伊拉克内乱

1963:支持厄瓜多尔叛乱

1963-1975:参加越南战争

1964:干涉刚果辛巴叛乱

1965-1966:干涉多米尼加内战

1965-1967:支持印度尼西亚军政府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

1966:支持加纳国内叛乱

1966-1969:在朝鲜非军事区制造冲突

1966-1967:支持玻利维亚叛乱

1967:干涉希腊政府更迭

1967-1975:干涉柬埔寨内战

1970:干涉阿曼内政

1970-1973:支持智利军事政变

1970-1973:支持柬埔寨政变

1971:支持玻利维亚政变

1972-1975:援助伊拉克反政府武装

1976:支持阿根廷政变

1976-1992:干涉安哥拉内政

1977-1988:支持巴基斯坦政变

1979-1993:支持柬埔寨反政府武装

1979-1989:干涉阿富汗战争

1980-1989:资助波兰团结工会反对政府

1980-1992:干涉萨尔瓦多内战

1981:在锡德拉湾与利比亚对抗

1981-1982:推动乍得政府更迭

1982-1984:参与多边干涉黎巴嫩

1982-1989: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

1983:入侵格林纳达

1986:侵入利比亚锡德拉湾

1986:轰炸利比亚

1988:击落伊朗民航客机

1988:出兵洪都拉斯

1989:与利比亚在托布鲁克对峙

1989:干涉菲律宾内政

1989-1990:入侵巴拿马

1990-1991:发动海湾战争

1991:干涉海地选举

1991-2003:主导伊拉克禁飞区强制行动

1992-1995:首次干涉索马里内战

1992-1995:干涉波斯尼亚战争

1994-1995:出兵海地

1996:支持伊拉克政变

1997:出兵阿尔巴尼亚

1997:出兵塞拉利昂

1998-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1998:用巡航导弹攻击苏丹和阿富汗

1998-1999:出兵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2001-现在: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2:出兵科特迪瓦

2003-2011: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4-现在:发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地区的战争

2006-2007:支持巴勒斯坦法塔赫推翻民选政府哈马斯的行动

2007-现在:第二次干涉索马里内战

2009:支持洪都拉斯政变

2011: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

2011-2017:开展在乌干达的军事行动

2014-现在:美国领导的伊拉克干涉行动

2014-现在:美国领导的叙利亚干涉行动

2015-现在:支持沙特参与也门内战

2019:支持委内瑞拉政府更迭

简直是触目惊心!

所以,一旦美国衰弱了,那么就等着被世界人民进行“清算”吧。

—–全文到此为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JIrbFUIyBUS-MCOLNJm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