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坏土豆 作品 

首发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一起逆袭

公众号ID:iamhtd

 

 

第一部分:1943年前的阴国,霸主与搅屎棍;

第二部分:1943年后的阴国,奴才与屎;

第三部分:从霸主到奴才,阴国心态很好,你不服不行;

第四部分:你敢掌他的嘴,他马上就认怂;

第五部分:阴国的超级技能,没人学得来!

第六部分:大阴帝国要逆袭,还有两条路。

最近阴国屡屡上头条,发生了三件事情;
一是被俄罗斯海军教育,被进行了模拟轰炸,阴国慌忙辩解:人家是在演习,不是故意的;
阴国:俄罗斯真的没射击。
俄罗斯:不,我们真的射击了。
阴国:…..
 
二是中方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正当主权;
三是英国宣布2024年地铁将覆盖4G网络,而且,还只是伦敦地铁;
这就是昔日的全球霸主,落到这个田地。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其实大阴帝国一直有两个,一个是1943年之前的大阴帝国,一个是1943年之后的大阴帝国;
这两个大阴帝国,是完全不同的国家。
 
1943年的大阴帝国,国家战略非常清晰,是:
我们只当biao子,绝对不立牌坊;
我们只卖身,绝对不卖艺。
 
1943年前的阴国,是超级实用主义,一切只看一个目标,衡量标准就看能不能挣钱
资本主义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英国历史。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16世纪,英国为了发展毛纺织业,开始搞圈地运动,把农民的土地直接全部抢走用来养羊,农民没了土地,只好去做流浪汉。
但是大英帝国说:你们想游手好闲?你想得美!
然后将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全部赶到工厂去007。
当时的英国真的太牛逼了,强迫去农民工厂打工。不打工?不打工就打死你。
 
1530年和1536年英国法令规定: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如果发现没有工作,一律逮捕用鞭子抽或绑在马车后部鞭打至流血为止,再令其起誓劳动;
如果第二次违抗法令,发现还没有工作,则遭鞭打并要削去半只耳朵;
第三次违法者处死。
 
1547年法令规定,凡流浪者在一个月之内找不到工作的,一旦有人告发就将其判为告发者的奴隶。主人有权用锁链和皮鞭强迫其劳动,此类奴隶逃亡14天以上,则被判为终身奴隶,并要在其额头上或者背上烙上S标志,这是英文奴隶「Slave」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其实你看了这个,就明白大明为啥没有资本主义,永远只能是萌芽状态…..
我们历史上的中原王朝虽然也出过混蛋的皇帝,也不可能制定如此丧心病狂的条例,直接从农民手里抢地,就算古代有地主要搞土地兼并,好歹要有点「契约精神」,在农民没钱买种子的时候哄骗他们借下高利贷,然后才有凭证去「钻营」。
好家伙,「英国绅士」简单粗暴,才不跟你来这个。
这就是原来一度流行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英国人权故事。
 
英国把流浪汉全部赶进了工厂,可怜的英国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每天干16个小时,拿到的薪水才能买几片面包,但是阴国还不甘心,全国开始流行童工和女工,因为他们的工资不到成年工人的1/3;
于是,可怜的英国小朋友,从8岁就开始干活,无论是在纺织厂还是在矿石厂,资本家们雇佣的几乎都是童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E.P.汤普逊说:对儿童大规模的剥削行为是我们历史上最可耻的事情之一;
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历史专家哈蒙德夫妇说:从工业革命开始,大规模雇佣童工成了英国最普遍的社会特征;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而狄更斯写下的雾都孤儿,真实的记录了阴国怎样无道德无底线的剥削儿童。
 
凭借着阴国小朋友的累累尸骨,大阴帝国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工业基础,在成本上把德国和法国全部打败了,终于成为了欧洲毛纺织业的中心。
 
阴国挣钱的每一步,节奏都把握得非常好。
成为毛纺织业中心后,就开始经营国营海盗,全体阴国国民疯狂投资海盗,对近海商船直接抢劫;
然后就参加了全民贩奴运动,把黑蜀黍贩卖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带头率领欧洲人干掉了非洲近一亿人口;
接着就开始全球抢劫事业,疯狂的掠夺殖民地,把印度饿死了几千万人,在美洲砍死了几百万印第安人;
然后就是全球贩毒业务,把印度的大量农田变成了罂粟田,然后制作成鸦片到处贩卖;
接着就是满世界搅屎,到处挑拨离间散播仇恨,从中东到南亚,到处是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仇杀和战争笼罩着世界,阴国人看得爽得不得了;
当真是除了好事不干,啥都干。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说的就是英国。
 
很多人说阴国人现在又没啥产业,为什么没衰落?
人家疯狂的抢劫了600年,这家底好歹可以撑100年吧,现在英国的衰落已经开始了快80年,连4G网络都没实力搞,还有20年就完蛋了。
 
当时的阴国,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只要有钱挣,啥都可以干,只要没钱挣,绝对不干。
绝对要挣钱,绝对不要脸!
这个原则,阴国坚持了几百年不动摇。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1949年4月的时候,英国紫石英号在长江游弋,以为中国还是100年前的中国,结果迎来了中国人民愤怒的炮火。
 
但是阴国非常识时务,其实早在1948年12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建议马上与新中国政府建立非正式的外交关系,随后,英国内阁会议决定:保持原地不动,与新中国政府建立事实上的关系。
根据这一指示,沈阳、天津、北平等地解放后,领事馆均留在原地。
1949年炮击事件发生后,阴国议会有议员叫嚣道:派航母去教训中国。
结果根本没人搭理,因为当时在中国每年的贸易额可是有一亿英镑啊,有钱不挣不是王八蛋吗?
所以阴国人很懂事,该谈判谈判,但大使馆没挪地方。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而且几个月以后,英国政府正式宣布承认新中国,并正式通知国民党驻英大使,英国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关系自然终止。
阴国非常成熟,只挣钱,绝对不要面子。
 
面对自己广袤的殖民地,阴国从来不谈啥主义,就是算账,能挣钱就一定要留着,不挣钱就赶紧跑路,一分钟都不耽误;
这个国家完全没有英雄主义的情节,老早的海军大臣就说他们的战争策略:我们从来以寡击众,以一敌十的英雄留给别人去做。
加上首相帕麦斯顿的经典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就是英国外交政策的所有写照,今天联合俄罗斯打法国,明天联合法国打俄罗斯…..
 
在当时的众多海外业务中,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英国最挣钱的一个项目,在50年代每年给英国创造至少5000万美元的净利润,那可是在50年代,还是美元可以兑换黄金的岁月。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可是在1956年,埃及还是苏联的「盟友」,国内民族主义热情高涨,说我们当时累死了近10万劳工的苏伊士运河凭啥给英国人挣钱?
埃及政府立即十分强硬地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将运河收益用来在国内搞基建。
 
这下,英国人不干了,当时撤离印度,是因为印度净赔钱,可苏伊士运河完全就是英国人的奶牛。英国马上进行了反击,封锁苏伊士运河。
没想到埃及政府直接硬钢,命令炮击英国轮船。
 
阴国火冒三丈,说还反了天了,1956年10月,英法联军趁机入侵埃及,很快就占领了苏伊士运河。
但是,更快的,苏联就宣布了,将直接派兵援助埃及人民的独立事业,这个时候阴国才想起来,还没和美国打招呼呢。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阴国跑去找美国,说赶紧支持我把苏伊士运河拿回来,干死苏联和埃及。
阴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搞得不可开交,你还不站我这边?
 
万没想到,美国严厉谴责了阴国的侵略行径,说你如果不把苏伊士运河还给人家,你所有的贷款全部给你冻结了。
阴国人傻眼了,而埃及欢天喜地的把苏伊士运河拿了回来。
 
此时的美国,工业如日中天,美国制造横扫全球,当年打二战就是为了肢解英法的殖民地,否则美国制造卖给谁去?
现在美国人打下的天下,让他阴国人去挣钱?
 
可以说从这一时刻开始,阴国终于知道,自己和美国早不是一个级别的玩家了…..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其实,从1943年起,英国的原则就已经丢掉了。
英国再也不能「只要有钱挣,啥都可以了」。
 
二战期间,阴国本来想玩老套路,让希特勒去打斯大林,在此之前,斯大林一直呼吁苏德英法好好谈一下,维持欧洲的和平。
阴国牙都笑掉了,说我就是要让德国去打你,你还想维持和平,想得美。
斯大林要求的所有和平谈判,英法从来不去,最后斯大林怒火中烧,说去你吧,不和你们玩了。
苏联和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英法一看彻底傻眼了。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随后,德国进攻法国,阴国人又高兴坏了,说这两个好好打一仗,我给法国支持点物资军队,反正也打不到我头上去,你们两败俱伤,刚好符合我大陆均衡政策。
没想到法国被英国玩了几百年,从来就没讨到好,这一次学聪明了,直接不干投降了。
 
英国人又傻眼了,接着德国开始了对英国的狂轰滥炸,很多工业基地被炸成了灰,万幸德国的海军实力是战五渣,根本没有实力对阴国登陆作战,否则阴国终将尝到本土被攻击的结果。
丘吉尔慌了神,于是疯狂的往美国跑去求援,于是,阴国成为了美国二战的最大军事基地。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到今天,美国在英国有大约11个军事基地,海陆空一应俱全,英国从国会到首都,就在美军的眼皮底下。
当然,在二战之后,英美霸权交接之时,美国还是给英国留了个面子,英国是唯一有权力在美国驻军的国家。
 
英国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和阿拉斯加两地大约有5400人的驻军。
呃,美国在英国的驻军就在伦敦附近,给英国驻军的地方都在美国的边角料。
你可能会说可以啊,这英国还有权力在美国驻军。
 
你还真的别羡慕,当时美国的政策,中国的特权比英国大多了。
在蒋介石和美国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中,如「中美友好航海通商条约」规定,蒋介石的「航空母舰」可以随时开到美国任何一个口岸
「到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彼方领土的自由;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当然,这个条约是对等的,美国的「航空母舰」可以随时开到民国的任何一个口岸。
这就好比现在美国对古巴说我们相互驻军,古巴敢接受吗?如果接受三天就完蛋了。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英国的军事力量怎么样呢,现在包括很多英国人自己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拥核国家,自己的核武器是不是被美国控制了。
英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弹的国家,但是之后由于经费问题,最终放弃了自己研发核武器载具的计划,转而向美国人购买北极星潜射导弹和三叉戟导弹。
 
这就意味着英国人虽然拥有核弹,但是投送却需要美国人的载具,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人在载具上做下手脚,那么英国人的核弹是无法发射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欧盟的伽利略计划,想摆脱美国GPS的控制,结果最后核心技术全用的美国的,美国可以随时让他们停摆。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博尔顿在新书「白宫回忆录」中有一部分写道:特朗普居然一直都不知道英国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提出过芬兰是不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样让人目瞪口呆的问题。
特朗普认为英国没有核武器,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前没有做上岗培训,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常识;
二是英国本来就是没有核武器,特朗普一向说话不把门,直接把实话给说了出来。
 
因为英国的核力量一直是一个谜,世界上有很多猜测:
 
英国没有三位一体核力量,既没有战略轰炸机和地地战略核导弹,他们的全部战略核力量都在核潜艇上。英国陆地上的核弹,都是美国部署的,受美国控制。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英国「独立报」在2005年时曾发表文章,披露了英国「独立核威慑」的惊人内幕:英国独立的核威慑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政治神话,实际上是美国控制着英国的核武器系统。
对此英国军方非常恼怒,专门对此进行了辟谣,「英国的核武器没有被美国所控制」……
 
其实,从二战后期开始,英国就已经失去了「自由」。再也不能「只挣钱不谈主义了」。
美国用「自由民主价值观」这条狗链将英国牢牢的栓在了自己手里,英国做任何事情前,要想清楚是不是符合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
 
你英国想挣钱?没问题,但是前提条件是要维护「自由民主价值观」,呃,其实就是美国的利益。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所以,在1943年之后,英国就完全变了。
 
除了当biao子,还必须要立牌坊!
除了卖身,还必须要卖艺!
 
原来的英国,从来不谈主义,必须要挣钱,现在的英国,可以不挣钱,但是「民主自由美国价值观」必须挂在嘴边。
 
这个时候的英国,还必须要充当美国在欧洲大陆的卧底,挑拨欧洲的团结,让欧洲始终纷争不断。
其实这个活是英国的传统技艺,但是原来这么干是为了自己挣钱,现在这么干是为了美国挣钱!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此外,还要充当美国的打手,为美国壮胆,每次美国搞军事演习,英国必须要参与,甚至于做美国的「开路先锋」。
英国做了上千年的搅屎棍,可是现在美国接过了霸权的棒子,阴国只能做搅屎棍上的屎。
 
到了现在,英国的军事已经破败不堪,日不落帝国的实力已经衰落到几乎没有,但是英国对比80年前,还是很有进步。
没有实力,就学会卖嘴,原来只谈钱,现在鲍里斯张嘴就是正义和爱…..
 
所以现在英国人终于学会了喊口号,比如在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英国人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亮,跳得比美国还欢,还和乌克兰搞军事演习,没事就谴责俄罗斯。
当然,这个目的就是想给乌克兰卖军舰。
英国现在是想明白了,喊口号是成本最低的做生意的方法。
 
但是英国好像忘记了,他们当年卖黑奴卖鸦片的时候,好像从来不是靠的爱和正义。
 
但是英国还是有一个传统技艺没有丢,就是你敢掌他的嘴,他就立马认怂,从来不要面子
宁肯当癞皮狗,绝对不当死狗。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二战的时候,日本数次轰炸英国船舶,英国审时度势,谴责都不谴责一下。
 
撒切尔到中国来谈判,谈完心惊胆战同意香港回归,回国后英国记者非常不满意,说为啥对中国让步。
撒切尔怒火中烧,马上反驳:你去打解放军?你行你上啊!
 
所以,6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卫士号驱逐舰,在黑海西北部水域航行,闯入了俄罗斯领海3公里。
对此,俄军向英军舰发出了警告,但对方没有回应。随后,一架苏-24M战斗轰炸机在这艘英舰的航行方向投下了4枚炸弹,英国人一看风声不对,掉头就跑。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对此,英国方面当初否认并进行辩解,称:
我们认为俄罗斯当时在黑海进行射击演习。该射击并非指向驱逐舰,我们也不承认有任何炸弹在我舰的航行路线上投下。
俄罗斯绝对不是针对我们的,人家是在军事演习呢。
英方还称,这艘皇家海军舰艇是根据国际法在乌克兰领海进行航行的
 
其实吧,如果俄罗斯的炸弹真的把英国军舰给炸沉了,我估计英国人比俄罗斯慌多了,要第一时间向全世界证明:
俄罗斯正的不是故意的,他们是误炸,是误炸!
他们没有要和我们开战的意思!真的!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对于阴国来说,从来没有啥主义和原则,在他看来,和谁做生意都是做。
几年前,阴国就做好了方案,让华为建设整个英国的基站,人家根本不管我们是什么意识形态啥的,这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阴国对这个问题从来不在乎,几百年的历史都这样。
奈何,现在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早被美国拴上了链子,失去了自由,美国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
 
也就剩下打嘴炮的能力了,特朗普面子都不想给鲍里斯:就是因为我,阴国停掉了和中国的项目。
鲍里斯面红耳赤:根本没有的事情,我们是为了国家安全。
 
到了现在为止,2021年英国的通信网络,还不如10年前的中国…..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其实吧,阴国这个国家挺没意思的,鲍里斯丢了面子,过两天就忘记了,该打嘴跑还是积极的很,这个国家几百年从来就没要过脸,你觉得他们军舰被俄罗斯炸了有辱国体,人家根本不在乎。
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国体
 
现在的英国,干啥啥不行,又不能和几百年前一样抢劫,经济一塌糊涂,金山银山,也终将被他们花完。
脱离了欧盟,阴国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是重回美国的怀抱,抱美国的大腿,吃美国的残羹冷炙,可美国,现在是全球最穷的国家,哪里有好处能给英国?美国只能对英国说:
我去年发行了5万亿美元国债,今年发行6万亿,你准备买多少?你买了我的国债,我只抢劫欧洲企业,不抢劫你的。
 
随笔 | 大阴帝国,从霸主到奴才,从搅屎棍到屎
第二条,就是等留学生拯救他们,毕竟,现在留学业务有9%的年增长率,会为英国带来一定的动力,盘活英国经济。
所以鲍里斯一边疯狂的抹黑中国,向美国示好,刚骂完就恬不知耻的又向中国抛媚眼,变脸说自己是狂热的亲华派的原因。
要学到这样不要脸的本事,真的需要仔细琢磨……
 
我写过一篇为什么中国在明代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原因,其实,要学英国走上资本主义真的很难。
盎格鲁萨克逊这样不要脸的能力,真的没几个国家学得来!
太难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7xoMr2PjNI4V8jwUYkh-w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

摘要:我经常跟人说,你不要看英美说什么高尚的言辞,更要看到英美真正凶残暴戾的地方,这才是英美的实质。英美是人类历史上最凶残狡诈的民族,这是他们能够战胜无数强者、统治地球的真正原因。若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容易对英美抱有幻想,进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恰如戈尔巴乔夫那种天真。

伟人曾经说过,统治的力量源于两个:
第一个是笔杆子,
第二个是枪杆子。
此前我们多次讲述了英美笔杆子搬弄是非的力量,今天我们讲一下英美枪杆子的残忍卑劣之处。
在了解英美枪杆子的长处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
盎撒民族乃是从海盗崛起的,就像中世纪的维京人一样,英格兰海盗在整个16、17、18世纪都是世界的祸害,这种长期的劫掠生涯使得盎撒具有其他民族所鄙视的凶残好战、毫无下限的军事道德观念。
这种道德匮乏的观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与苏联(俄罗斯)、中国甚至德国、日本军队都不同,英美军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打击的主要对象从来都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敌国的老百姓。在战争中,英美的主要策略,就是尽可能打击杀死对方的民众,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英美的策略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被后来的军史爱好者分别称为:
1、瘦身大师:英美通过海上封锁使敌国经济崩溃,尤其是农业崩溃,进而使该国陷入大面积且逐渐加深的饥荒,最终使其崩溃;
2、烧烤大师:英美通过战略轰炸蓄意攻击对方的城市、交通设施、居民区和工厂,进而使该国民众大面积死亡,人为批量制造难民,最终使其社会崩溃;
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这两个英美战争策略:
瘦身大师:英国海军元帅约翰·杰利科,美国海军元帅尼米兹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一战期间执行海军封锁任务的英国海军元帅约翰杰力科,人称德国人的瘦身大师,意思是他让德国人整整饿了四年,而且越来越饿,最终瘦骨嶙峋
“散播饥饿也许是缓慢的战术,但强大的海权就像无情磨坊,能够磨出细腻的效果,开战六个月后,曾经人烟繁华的德国城市卵石路面上将会长出新鲜的嫩草。
——英国海军情报总长查理奥特利在一战爆发时对战争局势的陈述,在他的坚持下,1915年3月11日英国正式执行全面海上禁运
“我相信,最迟到了1915年底,德国人民就会饥饿到任何屈辱都能毫不犹豫接受的地步了。”
——1914年9月英国第一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致信外长格鲁,鼓吹对德国人的瘦身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德国的海军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开始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刚开始的封锁政策只局限于军事物资,且对中立国家不受限制,但随后为了强化封锁效果,英国开始对所有德国的邻国(包括中立国)都施加了海上封锁政策,同时定量供应中立国物资,尽可能达成“一袋化肥”都无法运入德国的目标。
“凡是中立国船只,从海外运回原料的时候,都必须先向英国海军报告,否则就会被没收货物,英国在各个中立国勾结商家,共同组建海军公司独揽该国贸易,凡是该国运入任何物资,都有海军公司分配……德意志民族的海外来源已经完全断绝,国内粮食就变得非常匮乏”
——德国财政部长卡尔·赫弗里希
在英国的封锁下,遭受摧残最严重的的乃是德国农业,英国海禁令是极有针对性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让德意志民族的最普通老百姓去承担战争的代价——英国严禁任何涉及民生的物资流入德国,美洲的饲料和智利的硝石对养殖和化肥制造非常重要,都遭到了英国严禁。这种政策的累积的恶果,就是德国及其盟友奥匈帝国的粮食产量暴跌:
1917年,德国粮食产量相比于1913年下跌了45%,猪的饲养量下降了77%,牛的饲养量下降了32%,到了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下降了57%;
1914年,奥匈帝国的粮食产量是920万吨,到1917年产量减少了300万吨,到了1918年,粮食产量仅剩下530万吨;
极度的粮食产量暴跌,必然导致极度严重的粮食匮乏和社会动荡。
1917年夏季,由于粮食短缺,德国成年人定量供应是每天1000卡热量,而德国卫生局规定的最低标准是2280卡。在1916年东条,德国政府对几乎所有食品、燃料都进行了严厉的配置供给,到了1917年,德国平民的食谱只剩下分量极少的黑面包,1918年,柏林人连土豆皮都吃不到了。前线军人的待遇下降得同样厉害,1915年,德国公海舰队还能获得蜂蜜、香肠和白菜供应,但随着封锁加剧,水兵伙食越来越差,每天只剩下过期的罐头了。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
“英国人用饥荒来威胁德国人,但我们要告诉英国人,我们德国将动员最后一块马铃薯参战——1915年德国汉诺威
一位维也纳市民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都市生活,他说,“我们一家七个人,六个孩子,一天只能拿到一块玉米面面包,我们每个人分到几块面包渣,我每天的感受就是饥饿,饥饿,非常饥饿。”
食物短期带来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战争年代的德国儿童出现了普遍的骨骼变形,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而1917年鲁尔区的死亡率上升了2.6%,其中前线死亡率只占0.6%,大部分都是饥饿带来或引起的死亡;在1918年最匮乏的时候,特定时段出生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甚至到达了50%;1917年,威斯巴登的一位医疗官员发现,自1914年8月战争以来,健康成年德国人体重下降60磅并不稀罕,即便是那些尽一切可能获取食物的人也是如此。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战争期间,德国人没有粮食,只能喝汤解决饥饿感
饥荒带来了社会不安和分裂:1916年12月,符腾堡宣布本国食品不得外流到德国其他地区;1917年1月,巴伐利亚私自扣留食物,引起各邦不满;在奥地利,1916年发生的罢工和暴动中,有41%是为了粮食,在1913年,这个比例是3%,到了1917年,70%的暴动是为了抢夺粮食。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柏林街边的屠夫店遭到市民劫掠,图为维持秩序的警察和瘦骨嶙峋的市民,英美对德国的封锁直到1919年6月才解除
相比之下,英国民众的生活情况在战争中变好了。为了获得英国工人的支持,英国致力于改善本国工人阶级的伙食,英国工人的人均寿命在战争期间获得了明显增长(工人占总人口80%),“尤其是最贫困的那群人”。
到了二战期间,英美同样对日本施加了海上封锁政策,通过空中运输机围绕着日本沿海线部署大量水雷,叠加海军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在1944年底基本被完全切断,这使得日本本土在1945年陷入极端惨烈的饥荒。
1945年,日本大米的收获量只到往年的一半多,加上其他杂粮也只有900万吨,达不到正常需求的40%。于是政府下调了配给标准,居民每天只有粮食290克,其中以杂粮居多。除了有积蓄有权势的家庭及其军人以外,其余人都陷入饥饿之中。
到了1945年7月份,日本国内的企业家警告军界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将有700万国民被饿死。政府高层也承认:如果与英美的战争继续下去,势必会造成“大和民族之灭亡”,到了1946年秋天,日本只会有两种人:死人和频临死亡的人

英美对日本的海上封锁

烧烤大师:英国空军元帅亚瑟·哈里斯,美国空军上将柯蒂斯李梅
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最令人震惊的并不是他们的军事力量,而是他们对自身科技和资源优势的滥用,以及毫无道德对平民的屠杀。
英美拥有最强的空军技术,以英国喷火战斗机和美国的空中堡垒为例,这两样军机到了战争后期,直接让德日空军绝望,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挑战英美的技术优势;而英美也拥有最为庞大的飞行员储备,美军在战争前有30万飞行员,英国有15万,两者在战争中共计损失了16万飞行员,但德国、日本飞行员则被完全消耗殆尽。但是这种优势,英美是滥用这种高科技武力,他们将这种可怕的优势用来打击德国、日本后方的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前线的军人。
以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对战争目标的论述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近乎赤裸裸的战争虐杀心态。他说,“我们轰炸的目标,就是德国城市、德国的民居、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维系生活的设施,我们要通过轰炸制造大量难民和死亡,最终使得德国人在后方彻底绝望。”(原话英文如下)
The aim of the Combined Bomber Offensive … should be unambiguously stated [as] the destruction of German cities, the killing of German workers, and the disruption of civilised life throughout Germany … the destruction of houses, public utilities, transport and lives, the creation of a refugee problem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the breakdown of morale both at home and at the battle fronts by fear of extended and intensified bombing, are accepted and intended aims of our bombing policy. They are not by-products of attempts to hit factories.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人称空中屠夫,主导了对德国的无差别战略轰炸
在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英美共出动400万架次的飞机,以损失1%的代价,对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投弹270万吨,摧毁德国作战飞机5.5万架,造成德国200万居民死亡,1750万人无家可归(总人口6700万),德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沦为废墟,公路运输瘫痪了90%,陷入饥荒和毁灭的惨烈地狱。
英美轰炸德国城市,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美国空军上将李梅,人称烧烤大师,主导了对日本的无差别战略轰炸

英美对日本的轰炸同样惨烈,仅1945年对东京的一次轰炸,就杀死日本人20多万人

英美两大流氓战法:瘦身大师与烧烤大师

1945年3月被英美白磷弹炸死的日本东京民众

所以,英美在二十世纪的战争中,实际上是以极端卑劣、残暴、无耻和没有底线著称的,当我看到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对战争目标的描述和美国空军上将李梅对烧杀日本民众的炫耀时,我无法相信英美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家。就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目睹德国城市德累斯顿被英美轰炸完毕后的惨状时,也不禁感叹:“我们还是文明人吗?”
的确如此,正是基于此,我始终想告知那些对英美怀有天真看法的人,永远不要高估英美的底线,否则必然就是戈尔巴乔夫的下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ouoviZ7beyxKpV5ToXBgA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极其重要的运河,哪怕对世界五常这种级别的强国来说都极其重要。
不仅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还具备极高的经济价值。
这条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处,大约400米宽,在卫星图上几乎看不到水的痕迹,但这里确实是有条河。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开凿出这条运河之后,从世界地图上一眼就能看出其价值。
从波斯湾开船到西欧,如果从苏伊士运河走,一年可往返九次,如果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一年最多往返5次。
对全球经济来说,这是多大的经济价值,你自己想一想。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前几天,台湾长荣海运公司名下的一条船,长赐号货轮,在航行时突然失控,把苏伊士运河给堵了,直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太大了。
标准的台堵。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目前,全世界数百条巨型货轮都堵在苏伊士运河两端,根据专业机构劳氏测算每小时大约会减少全世界4亿美元的贸易量,也就是少了4亿美元以上的GDP,埃及还会因此少收很多过路费。
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长赐号货轮卡在了运河两端的土里,无法动弹,整个埃及只有7艘拖船,全部出动去拉长赐号货轮,但效果犹如蚍蜉撼树,双方的吨位差距太大了。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埃及政府出动了挖掘机,试图先把运河两端给挖开。
但很可惜,埃及的挖掘机也不多。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目前,苏伊士运河已经堵塞足足6天了,还没有疏通,全世界都在默默的看着这台日夜奋战的挖掘机。
到29号下午6点半,长赐号货轮才移动成功,脱离了搁浅状态,但要彻底恢复运河通行至少还需要三天半,因为这六天里堵塞的船实在是太多了。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这么重要的一条运河,连加宽一点都费劲的运河,埃及当初是怎么修建的?
其实,这条运河并不是埃及修的,是法国领事馆在1858年开凿的,并于1869年正式通航。
所以,这条运河是法国的。
但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埃及,所以这条运河又成了英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和法国结盟来对抗德国。
经过协商,这条运河又成了英法共有。
这条运河的价值之大,地位之特殊,就连普通人都能判断的出来,而且对于英法这种海洋殖民强国来说,武力控制苏伊士运河简直就像喝水一样简单。
为何这条运河现在成了埃及的国家财产,难道英法大发善心?
稍微有点头脑的政治家,都绝不可能放弃苏伊士运河,如果真这么干了,下场一定是被本国国民轰下台。
当年中国收回香港,都是和英国斗智斗勇最终才收回的,所以英法帝国是绝不可能主动放弃苏伊士运河的。
但今天,英法确实失去了苏伊士运河。
实际上,英法失去的财富很多很多,苏伊士运河只是其中之一。
在二战结束后,美苏开展了一次肢解英法的狂潮,把英法从超级强国彻底削弱成了普通强国。
苏伊士运河,就是在那次肢解狂潮中被剥离的。 
肢解英法 
二战前的英国有多强?
很多人觉得英国就是一个小岛,上面有几千万人口,完全是凭科技力量才强大起来的,本质上就是一个小国。
法国那边,也差不多吧。
你说的是今天的英国和法国,但不是二战前的。
二战之前,英国控制着印度半岛、南部非洲、半个北美和整个大洋洲,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是今天中国的3倍以上。
今天的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等国家,当初都只是英国的一个自治领而已。
至今,这些国家都尊英国女王为君主。
二战前的英国,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3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只有当初的蒙古帝国有。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和如此庞大领土相对应的,是高达4.4亿的领土人口,而且不是个虚数,是全部登记在册的,这个数量位居当时世界第一。
当时的英国,是真正的地大物博,自己领土内什么资源都有,即便完全不和外国贸易也能获得战争所需的全部资源。
这就是世界大战前的英国,世界第一的领土,世界第一的人口,世界第一的经济,以及遥遥领先的科技。
法国能和英国长期抗衡,在德国出现前打的死去活来,那自然实力也是同一等级的。
英国的殖民地很多,法国的殖民地也不少,两国合在一起几乎瓜分了全世界。 
下面这些绿色区域,都是当初的法国势力范围。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比法国多,但在欧洲的影响力比法国小,所以双方实力相近。
当年的英法究竟有多强,看到上面这两张殖民地图片后,你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因为有了这些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输血,英法才会如此强大。
但今天,英法失去了自己几乎全部殖民地,从超级强国成为了普通强国。
五常之中,美国、中国,以及当年的苏联,没有人会看得起失去殖民地的英法。
肢解英法的狂潮是二战后开始的,美苏联手肢解的。
但早在一战之前几十年,美国就开始使坏了。
美国崛起的很晚,等成为强国时,全世界的殖民地几乎都已经被英法瓜分完毕,美国想拿这些地就需要和英法正面对决,美国不敢。
英法名下的殖民地,自然遵循英法的规矩,也只向英法的利益负责,对此美国十分痛恨。
而美国自己,甚至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出身,所以美国十分希望英法的殖民地全部完蛋,让自己也能分一杯羹,分享这些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场
中国在晚清衰弱时,美国全力阻止列强瓜分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策略,维持几大强国在中国的均势,目的就是让自己能拥有和英法平等竞争的权利。
对于那些已经在英法名下的殖民地,美国全力输出平等和自由的思想,明里暗里鼓励殖民地的人民对抗英法,提升英法的统治成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惨胜德国,国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美国趁机搞事情,利用自己的国力和影响力进行大肆的思想输出,导致英法殖民地的统治成本大大提升,甚至超过了其统治收益。
为了降低统治成本,安抚殖民地的民众,英法均让渡了一些权利,允许殖民地进行部分自治。
本想等本国恢复元气后再徐徐图之,没想到一战结束后不到二十年,二战就爆发了。
这一次,英法被彻底打残了。
英国经济被打崩了,法国本土甚至都直接被占领了。
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和经济强国,第二是苏联。
英法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给美苏提鞋都不配了。
但人的名,树的影,英法雄霸世界数百年,潜力极其巨大,只要给英法一定的时间,恢复到超级强国一点都不困难,美苏只是暂时领先而已。
对于美苏来说,让英法重回世界第一第二的宝座,这是不可容忍的。
肢解英法,符合美苏的共同利益。
战后,利用英法的衰弱和美苏的强大,美苏两国都在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思想,来肢解英法的殖民地。
美国宣传自由,提倡人人平等,你们不应该是殖民地,你们本可以过上和英国人一样的好日子。
苏联宣传民主,宣布要解放人类,人民应该当家作主,只有人民政府才是正义的,英法的帝国统治者都是邪恶的。
你们怕被英法打击报复?
没关系,我来给你撑腰,大胆去搞事情,出了事我来帮你兜底。
印度殖民地就这么被搞没了。
英国连香港都不愿意放弃,怎么可能自愿放弃一个和中国耕地差不多,拥有3.8亿人口的印度。
脑子没进水的政客都不可能放弃的。
但英国就是放弃了。
这背后英国承受的压力,美苏的各种小手段,你想想就猜的到了。
二战后美苏确实在对抗,但是在压制英法,肢解其殖民地,确保其不可能死灰复燃这一点上,美苏双方是有共识利益的。
印度独立后,英法的很多殖民地都独立了,但还是大量的剩余,英法还在努力维系殖民地。
殖民地模式的彻底崩盘,起源于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 
苏伊士运河危机 
1956年7月,因为英美撤销了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愤怒的埃及决定收回对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
这对于英法政府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这么小的一块地,这么巨大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如果这都能放弃,那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
英法随即对埃及政府给与了最强力的施压,要求埃及想清楚自己在干嘛。
但苏联,却表示自己会全力支持埃及政府,宣称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行为是完全正确,完全合法,完全正义的。
而美国,这个英法最大的盟友,面对盟友如此巨大的损失却保持了暧昧的沉默,闪烁其词,保持中立。
埃及和以色列是仇敌,在中东战争中打的死去活来,所以英法决定联络以色列去搞埃及。
对此,以色列当然是双手欢迎的。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先发制人,宣布了埃及的种种罪状,然后对埃及发动军事打击。
1956年10月31日,英法以埃及的罪行导致中东再次爆发战争为由,对埃及进行了大举军事入侵。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在英法以三国的联手攻击下,埃及军队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苏伊士运河瞬间就被占领了。
但埃及并没有输。
1956年11月1日,美国在联合国紧急大会上发起提案,要求中东地区立刻停战,呼吁和平。
这个提案在美苏的联手支持下,在11月2日以压倒性票数得到通过。
1956年11月5日,苏联对英法发出武力威胁,声称要对英法进行军事打击以恢复世界和平,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美国没说要军事打击英法以恢复和平,也没说要保护英法免受苏联打击,但美国要求英法立即撤出埃及。
1956年11月6日,在苏联的直接威胁和美国的间接威胁下,英法被迫接受停火决议。
1956年11月8日,以色列宣布同意撤离埃及。
1956年12月3日,英法宣布同意撤离埃及。
从此,苏伊士运河和英法再无关系,彻底属于埃及。
1960年,苏联援建的埃及阿斯旺大坝正式动工,历时十余年建成。
从苏伊士运河归埃及的这一刻开始,英法的虚弱和美苏的真实态度暴露无遗,全世界的殖民地掀起了独立狂潮。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苏联盛赞这一行为,认为穷苦的人民获得了解放。
美国也盛赞这一行为,认为穷苦的人们获得了平等。
然后美苏联手瓜分了这些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场,以世界自由贸易的名义。
英法不傻,他们知道美苏在干什么,但面对强大的美苏,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这些殖民地被肢解。
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英国和法国政府都倒台了,被愤怒的国民给换下去了。
1958年,法国戴高乐政府上台,开始执行戴高乐主义,对美国离心离德,千方百计脱离美国的影响。
1966年,法国正式宣布退出北约,法军不再服从北约的指挥,直到2009年3月1日法国才重返。
在这期间,法国和中国的关系相当之好,很多美国坚决不肯合作的敏感军事领域,法国都愿意合作。
而英国虽然没有脱离北约,但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拒绝对美国的对外战争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和声援。
比如说越战,美军在越南打生打死的时候,英国始终做壁上观。
合作归合作,英法一直和美国有合作,但这种合作是一种警惕性的合作,绝不是亲密无间的合作。
当年把英法从超级强国削弱到普通强国,从此无法再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过程中,美国可是出了大力的。
二战后的几十年里,英法都在被美国以各种理由去削弱,其殖民地几乎独立的干干净净。
肢解完英法后,美国又肢解了苏联。
理由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
美国有很多盟友,但从来没有一个和它实力接近的盟友,任何能对美国产生威胁的强国,最终都很惨。
所以,那些真正有强国潜力的国家,在中美的对抗中都没有无条件的帮助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不管是美国的盟友还是敌人,都对中美贸易战保持了暧昧的沉默。
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贸易,顺顺利利的做,没有一个选择和美国联手。
英国一开始也是沉默的,甚至趁机加大了和中国的合作,所以后来美国选择了在香港挑事,这戳中了英国的软肋,让英国不得不对华强硬,否则英国也不会对美国有丝毫帮助和声援。
中英关系恶化,是因为香港事件,而不是中美贸易冲突,美国把底牌用尽,也就拉到这么一个强国盟友参与了对华围剿而已。
为美国摇旗呐喊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种小国,永远不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也不担心美国会打压自己的小国,他们通过帮美国摇旗呐喊来拿好处。
中国,是最新的一个,有能力在实力上威胁到美国的国家,这必然会遭到美国的打压。
而美国是老牌世界霸主,盟友众多,看起来好像可以笼络全世界参与对华围剿,很多人担心中国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
但实际上,中国只需要对抗美国就可以了,最多加几个不入流的狗腿子国家。
真正的强国,都对美国抱有极强的警惕之心。
虽说不会帮中国对抗美国,但也绝不会为美国冲锋陷阵,这一点英国首相心里很清楚。
二战后,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
毕竟,美国是一个连英法盟友都能肢解的国家,和世界第二永远势如水火。
全世界有潜力当第二的强国,谁都不愿牺牲自己去帮美国,甚至会暗中帮中国一把。让中国和美国对抗的久一点,是符合他们国家利益的。
但以中国的潜力,没有那一大群盟友帮助的美国,有威胁,但并不是什么大威胁。
慢慢打,好戏在后头。
等将来中国当老大了,肢解美国,那也不是不可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eqcMmykspU2YlH2iEcS7Q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英国贵族一直都是装逼犯们的最爱,不过奇怪的是,这些贵族现在好像整体销声匿迹了。不少人可能跟我一样,之前听过一个说法,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光了。

不过这玩意有点先入为主了,经不住验证。这段时间看了这方面的几本专著,发现之前太年轻了,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先把这个事讲清楚,再讲到底是什么在收割他们。

1

 为啥“一战”没把他们给打死?

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样,听过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英国贵族有荣誉感,打仗走在最前边,所以战争中伤亡最大,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光了。

其实这是个“说了一半的谎言”,也就是说,这话没问题,但是没说完,说它对也对,但是不全对。

真实的情况比较复杂。从后来的统计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600万人,死亡72万,平民死亡率是12.5%。而军官阶层死亡率高达20%,战后英国直接就把这归结到军官们主要贵族出身,有荣誉感,作战英勇,所以死得多。

那问题来了,英国打过无数的仗,英法百年、克里米亚、征服印度、布尔战争,几乎所有的战争中,都是平民伤亡率高,怎么在“一战”中突然贵族伤亡率上来了呢?以往贵族都没有荣誉感,在“一战”中突然荣誉感爆棚了?

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其实如果了解西方的战争模式,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大家大战主要用的是“线列步兵”,也就是排队枪决。当时的步枪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数来凑。士兵们排成一横列往前走,得有人一边走一边敲鼓控制节奏,长官在前边控制速度,双方靠近到射程内时,把枪持平,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对这着对方射击。谁先承受不了这种伤亡,谁就先退出,另一方获胜。

也就是下图这样: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大家注意到最前边的那个骑马的人了吧,他就是军官,部队前进的时他走前边控制速度。行进过程中,士兵们的枪是扛在肩上的,等到快要进入射程的时候,他会溜达到队列边上,士兵们把枪放平,然后跟着长官的命令一起开火。

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相互之间都是“贵族战争”,非常体面。互相打仗不会直接瞄长官,所以尽管长官穿着非常炫的制服站在边上指挥,大家也不会开枪打他,只是士兵们互相屠。

当然了,这个规则背后有它的逻辑,如果大家都想着“擒贼先擒王”,那最惨的是贵族军官们,所以贵族为了自己的安全,严令手下的人不准射杀对方的军官,慢慢也就形成了惯例。

而且贵族不是杀的,是用来抓的。大家看电视剧《冰与火之歌》就知道,那里边贵族被抓到之后,大家第一反应是去要赎金,而不是直接杀了。欧洲那边贵族之间大部分有血缘关系,就算没有共同血缘,说不定也共享情妇,抬头不见低头见,熟人社会,很讲规矩。

所以这套“不杀军官”的规则维持了一百多年,以至于我们现在看起来那会儿打仗,非常奇怪。现代战争中军官就怕被别人看出来变成攻击目标。当时恰好相反,军官们花枝招展,就怕对方看不到——万一看不到,把自己当成平民射杀就不好了。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突然变了。倒也不是规则变了,而是技术进步导致战争模式变了。

英国在战争初期并没有觉得这场战争跟以往有啥差别,还跟以前似的,贵族军官们骑着高头大马,打扮得跟个公鸡似的走在前边,带着士兵们从家乡出发,前往前线。

到了前线还跟之前一样,大家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推进,贵族军官走在前边控制队列前进速度。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还没等看到敌人,子弹就如雨点般一样从天而击,直接把走在最前边的那批人给干掉了。

这一点大家可能理解不了,按理说步枪应该是直射啊,子弹怎么还从天上下来了?

这就是“一战”特色。当时步枪早已经不是拿破仑时期那种没啥准头的前装枪,早就更新到射程超离谱的后膛枪(当时的步枪现在中东还当狙击步枪使),还有最新大规模装备的马克沁,所以侦察兵远远看到对方的军团过来了,不是像之前一样等看清楚人再射击,而是等到对方进入射程就开枪。

问题是当时步枪的射程达到了恐怖的一公里。大家可以试试看看一公里以外的东西,是不是发现根本看不清人?

一百多年前也看不清。事实上根本就不看。

当时不是等对方靠近了再打,而是等对方军队进入事先测定好的位置,指挥官在望远镜里后,大家调好标尺,一起举枪向天空仰射,几十万发子弹跟雨点似的砸向对方。我大概画了个图,是这样的: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下图这玩意就是标尺,可以通过调整步枪斜度射向远方: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当时的机枪也是仰射的,不是直射,大概是这样的,杀伤力非常恐怖,爬下也没用,爬下更容易被射中,英军在索姆河一天被打光六万人,绝大部分就是被这样杀掉了: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这种看都没看到目标就开枪的方式,听着很傻,但是当时非常时髦,直到后来改变了行军方式,士兵们不再挤成一坨,这种作战方式才被淘汰。

从上面的图也可以看出,步枪子弹不是走直线,而是抛物线砸到了对方身上,经常从肩膀射入,从后腰射出,这也是为啥英军头盔长得跟个草帽似的,就是为了防止子弹从天上掉下来。我放一个《1917》的剧照,大家可以看看: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上图前边打扮得比较精神的那个就是军官,连个头盔都不戴。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军官还跟以往一样,延续“古典战争”的精神,继续奇装异服,走在队列前边。每次突如其来一波弹雨,经常把走在最前边的人打个精光,军官也就没了。

双方对冲也一样,军官继续按照惯例走前边。本来以为对面不打自己,没想到相距一公里就开火了,互相啥都看不到,走在前边的立刻就废了。到后来,英国军官们也不在前边走了,躲到中间位置去,如果看形势不妙,赶紧往下撤。

所以战争初期军官伤亡率高得有点离谱,消息传回国内,大家都懵逼了,按照西方传统,会对每一个阵亡士兵家人说“你的孩子战斗非常英勇”,真实的情况是根本没看到人就打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绝大部分死亡士兵都没看到对方就死了)。

不过尽管伤亡大一些,也才20%,根本没有伤筋动骨。英国人以前跟美国人一样,上层生孩子就跟下崽子似的,三个是标配。正是因为生得多,小儿子往往没有继承权,穷得要死,才往美洲跑。

顶多是改变了继承顺序。在一本叫《德不勒特报告》的书里说,大概有十分之一的贵族损失了第一继承人,只好让第二继承人上。也就是说战争对财产和爵位继承的影响不太大。

那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不明白了,英国贵族到底哪去了?

穷死了。

 

2

 英国贵族是怎么穷死的

以前说过这个事。英国的贵族其实不是英国本地人,而是维京海盗的后裔,来自法国的诺曼那一带的维京海盗打到英国本土,屠了英国上层,殖民了英国当地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寄生虫生活。

当时老百姓比较愚昧,并且缺乏组织,稍微有点反抗也被新来的军事贵族残酷镇压。

而且英国很快在自己边上找了个殖民地,也就是爱尔兰。英国对爱尔兰的欺辱,仅比美国对印第安人好那么一丢丢,毕竟英国人没有把爱尔兰人杀光。不过也残酷至极,一直再向爱尔兰转移国内矛盾。英国发生水灾财政不足,就去找爱尔兰补;中午打了点醋,也去爱尔兰要饺子。

爱尔兰人也是暴脾气,肯定不愿意。于是英国不遗余力地弹压爱尔兰人的反抗,英格兰几乎所有的战争英雄都去爱尔兰刷过经验。

 

后来英国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崛起之路,不过红利基本都被土地贵族、工业资本家和放高利贷那伙人给赚走了,大部分人陷入了极度的贫穷。比如1861年有个统计,英国所有土地被3万人占有,其中一半土地归150人,大家感受下这财富集中程度。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平民阶层慢慢觉醒,开始联合起来闹事。于是政府就把越来越多的平民接纳到议会里来。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了,如果不接纳平民阶层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代价可能大到没法接受。当时欧洲风起云涌闹革命,法国国王和王后已经被剁掉了脑袋,此外大家中学也学过1848年革命,当时国王和贵族们都慌得一批。所以各国都在慢慢把平民阶层接纳进来——有话好好说,别打砸抢。

贵族在“上议院“,平民们在“下议院”。一开始上议院的权利比下议院的权利大得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平民阶层快速崛起。

所以英国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权力一点点向下议院滑去。到现在已经没有上议院啥事了,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英国议会辩论,其实就是下议院的辩论。

英国贵族真的是“一战”打光了吗?

最重要的是,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政府开始提高社会福利了,防止基层老百姓活不下去,而且当时英国上层受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有点大。

咱们对马克思的理解非常弱,其实马克思的东西跟数学似的,非常严谨,而且他并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优越是因为道德水平更高。马克思不谈道德,只谈逻辑。

当时著名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就大量引用过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社会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创造的;

一个自由的人创造力才能充分发挥;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很多人不是没才能,而是太穷,束缚了自由,没自由就没法发展,只能一辈子当生产线工人,自然就不能去发挥天赋,比如做画家,小说家,物理学家;

一个贫富差距的社会限制大部分人的自由,也就限制社会财富,注定是没前途的。

再加上英国当时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为了降低社会矛盾,英国开始进一步搞福利政策,比如要给老百姓搞养老、医疗保险等东西,这个法案也比较有意思,叫“人民预算法案”。

但是你要给穷人发钱,第一个问题就是“钱从哪来?”,毕竟政府又不会赚钱。此时由于贵族话语权下降,大家开始在他们身上打算盘。

1894年,英国也通过了遗产税,要收那些资产超过100万英镑的人的8%遗产税,后来一直涨,15%,40%,50%,到了1939年,竟然高到了60%。

不仅如此,还大幅提高土地税,至于之前的累进税制和高收入附加税就不用说了。

法案提到议会,下议院的当然开心,利索通过了。上议院的贵族们一看就明白了,这事奔我们来了啊,果断给否了。    

两院围绕这事打来打去,最后的结果是下议院占了上风,毕竟他们占理,大知识分子们也向着他们。咱们熟知的那些大知识分子,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等,都有大量言论批评贵族们是寄生虫。一番辩论,贵族们最后全面落了下风。 

这下彻底悲剧了,想在法律层面阻挡立法基本已经不可能了。慢慢地变本加厉,各种税收越来越猛。

贵族们主要的生意是土地。现在国家天天盯着他们的土地,自然是痛苦至极,跑又跑不掉,纳税又纳不起。

而且每个贵族都有一笔巨大的固定支出,佣人需要雇佣,城堡需要修缮,各种应酬交际,现在再叠加上越来越多的税务支出,大部分贵族变得入不敷出,只好卖掉庄园,遣散奴仆,产业规模越来越小。

当然了,最猛的是遗产税。大部分贵族庄园的财产都以土地的形势存在,每次有贵族死去,家里要发生遗产变更,就会有一大批地产被卖掉以筹措高额的遗产税。

房产税和遗产税对英国贵族影响有多大?我放个数据:

1809-1879年,英国88%的百万富翁是土地贵族。

很快地,到了1880-1914年,迅速下降到了33%。

可以说二十年间就消灭了一大半的土地贵族,你们感受下这威力。

消灭了是不是需要补充下呢?

 

当时的英国自由党主要是偏向平民的。他们执政期间,为了得到工业和金融资本家的支持,经常卖爵位,谁捐款多就让谁当贵族。这些人当然不是真贵族了,被称为“啤酒贵族”。

 

比如英国著名首相劳合·乔治(这人历史评价非常高,属于“史上最伟大的100位英国人”之一),他在位期间就给四百多人封了爵位,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骑士10000英镑,男爵30000,上议院贵族50000英镑。

 

国王讨厌首相这种行为,可是又没权力拒绝,于是签署授予证的时候捂着鼻子签,借此表达英国皇室对首相霸权无声的抗议。

 

这些花钱买来的啤酒贵族也不和那些老贵族为伍,互相看不上,他们的利益出发点都不一样,但是可以去上议院占个位置,有效稀释上议院,所以上议院更加的分裂没啥战斗力。

 

现在英国还有个给资本家和演员授爵的习惯。不过这些人有了爵位,也没人会觉得他们是贵族,就好像没人觉得李嘉诚是英国贵族一样,属于没落帝国的统战手段。

 

后来英国首相更过分,直接把一堆工会代表和工人活动家搞成了贵族,弄到了上议院,上议院更加分裂了。老式英国贵族越来越少,都是一堆花钱买爵位的,还有关系户,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上议院被稀释得像一瓶兑水的威士忌”。上议院的地位自然也就越来越差,真正的老贵族们连个话事人都没了。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对贵族的盘剥越来越过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时期,所得税的税率达到了恐怖的97.5%,遗产税高达65%,不少老贵族打完仗直接破产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了,不对啊,博主,不是说遗产税非常难征收吗?英国怎么做到的?

这一方面跟英国人做事认真有关,在收税方面向来有挖地三尺的决心和行动力,后来的美国又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种族优点,在打击偷税漏税方面有神奇的技能。

另一方面也跟当时没有“全球化”有关,资产也都是重资产,什么庄园、农场、矿场、城堡,想跑也跑不掉,也没什么避税天堂,所以想逃税比现在难了太多。

多说一句,我为啥觉得“全球化”可能会有点倒退,但不会退太多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全球富人的资产都是全球化配置的,如果全球化倒退,最受伤害的是他们,而现在权力最大的也是他们,所以都轮不上中国人着急,他们最着急。

3

 转型困难

就跟进化论似的,所有物种都有个窄门,每隔那么一段时间,大自然就会来收割一波。如果能进入下一代,那牛逼了;进不去,那就成恐龙了。

 

贵族也一样,来自中世纪,靠军功发家,寄生在土地上。

 

后来一部分贵族坚守土地,被遗产税和所得税给收割了;还有一部分投资了矿产和棉花纺织,勉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挺了过来,不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爆发在美国嘛,他们这些人如果没跑出来,就继续被收割。

 

有不少英国贵族和金融家投资了美国,准备在新大陆继续做寄生虫,没想到美国人更奇葩。

 

美国人早期玩债券玩得非常厉害,早期主要通过发债券割英国老钱。

说起来也不复杂。先找个概念低价发债,比如要修铁路发债,然后自己把债券炒高,英国人一看有利可图,都跑进来一起炒,然后美国人套现离场,英国人找不到接盘侠爆掉了。爆掉之后债券变废纸,美国人再回收回去,债转股,长期持有,搞价值投资什么的,持有个百八十年,需要的时候这些债券还可以抵押贷款什么的。

所以美国那些年每隔几年就一个大金融危机,大量股票跌成了废纸,英国的财富却莫名其妙到美国去了。这些财富,不少就是英国贵族们的全部家当。

也就是说,在英国政府不断蚕食贵族们过程中,老贵族们也在寻求转型,但只有极少数转型成功,大部分在转型过程中被吃掉了。

如今的贵族,有点像民国的满人,一小部分人的财富经历大风大浪后竟然保留了下来,投资到了新兴行业,继续过着寄生虫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些贵族天天为生计发愁,每天都担心祖宗留下来的这点家底彻底没了。这事成了英国人的部分娱乐话题,英国那边经常爆料说某某男爵的城堡租给了色情公司拍片交房产税。最近的那个电影《绅士们》,里边说在贵族城堡里种大麻。

绝大部分贵族现在已经成了普通人,泡妞的时候会吹牛逼自己有爵位,其他时候跟大家一起搬砖。

 

还有少量贵族跟旗人一样,有点特殊技能。大清国的时候旗人天天搞娱乐嘛,所以对娱乐行业研究很深。大清完蛋后,不少旗人成了作家,写写话剧说说相声,也就一直传了下来。现在我国电影娱乐行业也有不少旗人后代,演员里旗人也非常多。英国贵族也一样,一直会一些声色犬马的东西,比如训马训狗,糅皮子做包,搞奢侈品什么的。

4

 尾声

看完本文大家也明白了,英国贵族没被德军的机枪给屠了,却被英国政府给吸干了,这也正是英国人一想的风格,逮到谁就把谁当奶牛,等到奶牛没了,就只能吸自己的内部的奶牛。

不过贵族这种带着特权的寄生阶级,确实该吸。
英国在战后走上了一条曲折的“福利之路”,当初吸贵族,一方面是为了打仗筹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设福利国家。从现在来看,“福利国家”这事非常一言难尽,我们找个时间再把这事详细聊聊。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多谢阅读。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Ig_REZBlakZeXNO0ktKQw

首相新冠病重进ICU,英国抗疫怎么了?

鲍里斯的病情发展,可能是英国防疫漏洞的实证。

英国时间4月6日晚19时,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因新冠肺炎病情恶化,被转入伦敦圣托马斯医院重症监护室(ICU)

这距离他“预防性入院检查”,不到24小时。

《泰晤士报》指出,鲍里斯抵达医院时,院方向其提供氧气、辅助呼吸。但首相府否认这一消息,并称鲍里斯意识清醒,“为防止其病情恶化可能会用到呼吸机,作为预防措施,将其转至重症监护。鲍里斯将继续在ICU内接受工作简报。”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有理由认为,鲍里斯的病情“比他或官员们准备承认的,要严重得多”。“ICU是照料病情最危重患者的地方。这足以说明一切。”

在上述消息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同时,英国累计确诊52279例,死亡5373例,病死率达10.9%。

“鲍里斯的病情发展,可能是英国防疫漏洞的实证。”BBC指出。

 

首相新冠病重进ICU,英国抗疫怎么了?

确诊感染后,鲍里斯居家隔离,通过网络接受工作简报。/GETTY

英媒推测:鲍里斯病情不乐观

3月27日,鲍里斯在推特发文,称自己确诊感染,将居家隔离。“待在家里,就是在保护我国的医疗系统,拯救生命。我们终将一起打败这个病毒!”

此后一周,首相府坚称,鲍里斯只有“轻微症状”。

但多份报道援引匿名信息称,医疗小组对鲍里斯的健康“越来越担心”,“首相没有听从建议多休息,反而一直忙于工作。在日常疫情会议中,我们不断听到咳嗽、喘息声。”

4月3日,鲍里斯又发推特,称“仍在发热”,将继续隔离。后有媒体指出“是持续高烧”。5日晚20时,鲍里斯在医疗小组建议下入院。

“确诊感染1周,仍无好转,情况不容乐观。”媒体援引1月24日《柳叶刀》杂志论文,指出结合新冠肺炎病程发展,在发病7日后入院的患者中,有51%的人出现呼吸困难;2天后,27%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3天后,39%的人出现危重症状。

而从中国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经验可知,部分轻症患者在出现症状5-7天,病情会加重。其恶化原因之一,往往是因为在轻症时,没有得到对应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撰写论文称,该院一线临床经验显示,部分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病情急转直下,是因为其对缺氧状态的“代偿能力”很强。即身体已经严重缺氧,但仍意识清醒。有限的氧气全被用来保障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和心脏。这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首相新冠病重进ICU,英国抗疫怎么了?

4月3日,鲍里斯在推特发视频,称自己仍在发烧。/Boris Johnson@Twitter

轻症居家隔离,拖成重症?

“从某种意义上说,鲍里斯的命运,可能是6600多万英国人共同的命运。因为他们共同遵循英国公共卫生部(PHE)的防疫指南。”《卫报》评论,在该指南下,英国坚持:轻症患者若独居在家,应在发病后,自我隔离1周。若症状改善且退烧,即可恢复正常生活。非独居患者则需全家隔离14天。

按照这一标准,和鲍里斯同日确诊的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Matt Hancock),也采取居家隔离。他自述,期间体重下降约3公斤,无法入睡、进食或饮水,“喉咙里就像有玻璃”。1周后,汉考克称症状消失,回到工作岗位。

除英国外,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亦采取轻者居家隔离政策。

在法国,目前至少有19785名患者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在“疫情风暴眼”美国纽约州,当地时间4月5日,已累计确诊122031例,只有16497人入院治疗,余下10余万人皆居家隔离。

路透社称,轻症居家隔离政策的初衷,是试图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减少医疗需求,并避免社会经济停摆,让社会付出远超疫情的代价。

但4月2日,《柳叶刀》发文,鲜明地反对居家隔离。该文称,根据中国早期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超过50%的新冠肺炎患者家中,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患病;家庭聚集性感染占所有聚集性感染的75%-80%。

此外,居家隔离时,疾病监测难以实施。组织医疗护理、频繁监测疾病进展、及时转运医院或ICU,也存在较大困难。

英国《卫报》表示,英国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可能就和轻症居家隔离政策有关。

 

首相新冠病重进ICU,英国抗疫怎么了?

英国NHS下辖医院面临极大的接诊压力,多数医院的ICU超负荷运转。/The Independent

迟迟未将大规模检测列为“优先任务”

迟迟不将大规模检测,列为“优先任务”,亦是英国被诟病的一点。

3月12日,NHS决定,不再对轻症、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测。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Patrick Vallance)称,自己认可“群体免疫”的科学概念,“人口大规模感染不可避免,预计将有400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

3月16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发布数据,称英国当时采取的“缓和”策略,可能导致25万人死亡,致NHS崩溃。“我们曾期待建立群体免疫,但现在意识到,在这个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该院传染病研究人员阿兹拉·加尼(Azra Ghani)表示。

次日,英国改变策略,称将提高大规模检测能力。

但问题接踵而至。在德国、韩国等国动员大量实验室展开检测之际,英国致力于建立集中检测系统。当其试图重启大规模检测时,试剂盒供应不足、原材料生产断档、各地检测标准不一等问题,日益突出。

截至4月3日,英国日均完成检测7511份。同期的德国,日均完成5万份。政府承认,在NHS约120万名员工中,只有2000余人做过病毒检测。这可能导致大量轻症、无症状感染者未被发现。

4月4日,鲍里斯的怀孕女友西蒙兹(Carrie Symonds)坦言,她1周前已出现新型肺炎主要症状,但一直在家卧床休养,没做过病毒检测。

3月下旬,《卫报》等媒体曾尝试采访相关部门,了解134家定点收治医院的入院数据,尤其是重症监护数。但只得到闭门羹。

在走访一些医院后,媒体发现,在南伦敦地区,3月6-17日间,转入ICU的患者数量激增13倍。其中,86人为危重患者,4人启用ECMO(人工肺)治疗。但,即使病情危重如此,有一半患者仍属“疑似”,未得到确诊。

 

首相新冠病重进ICU,英国抗疫怎么了?

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工人正在消毒英格兰某中心附属药房。该药房有工作人员被确诊感染。/AFP

不让NHS被拖垮

《泰晤士报》指出,PHE防疫指南的核心之一,是确保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不被拖垮。

NHS因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一度是英国的骄傲。甚至作为国家象征,登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舞台。

但作为英国医疗体系的“主动脉”,它非常脆弱。近年来,人员短缺、设施匮乏、资金紧张等问题,持续困扰NHS。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NHS有3.5万个护士岗位空缺,近1万个医生岗位空缺。

而就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来说,从疫情暴发至今,NHS的运营难问题,愈发突出。下辖多家医院持续处在高压、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中。

3月25日,英国累计确诊8677人。当日伦敦传出消息,因每6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1人需转入重症监护,当地相关床位将于3月27日达到100%使用。

BBC数据显示,NHS有重症监护床位4100余张,成人呼吸机4000余台、儿童呼吸机900余台。而在医疗实力最强的伦敦地区,为满足新冠肺炎诊疗需求,重症监护床位需扩容129%。

为缓解病人收治压力,包括英国在内的诸多疫情大国,开始修建“方舱”医院。但由于确诊人数可观,已建成的方舱床位数如“杯水车薪”,且收治病人有要求。

4月3日,伦敦“方舱”医院南丁格尔医院首批开发500张床位。该院原为伦敦ExCel国际展览馆,预计将设4000张床位,500张床配呼吸机。

该院将收治“需要重症监护但生存机会最大”的年轻新冠患者。年龄较大或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者,仍依循原有指南收治。

和武汉方舱医院收治的轻症、疑似患者对比,从功能上看,伦敦南丁格尔医院更像是武汉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让人担心的,还有医疗防护用品缺乏。

近日,英国从中国购入的防护物资抵达当地,包括300台呼吸机、3300万个口罩及100万双医疗防护手套等。4月1日,NHS称,向医疗机构提供防护物资。但未提及是否包括医护人员急需的帽子和防护服等。

此后,BBC援引一位英格兰中部医生的发言称,由于缺少防护用品,一些医护在接诊患者时,不得不脚套垃圾袋、目戴游泳镜,以保护自己。

 

首相新冠病重进ICU,英国抗疫怎么了?

4月3日,伦敦“方舱”医院南丁格尔医院首批开发500张床位。当日,伦敦累计确诊新冠肺炎1.2万余人。/10 Downing Street

 

资料来源:

1.ADAM PAYNE, et al. Boris Johnson has been put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his coronavirus symptoms worsened. Business Insider

2.ROWENA MASON, et al. Boris Johnson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ronavirus. The Guardian

3.CAELAINN BARR, et al. Coronavirus UK death toll: why what we think we know is wrong. The Guardian

4.Coronavirus: Boris Johnson moved to intensive care as symptoms worsen. BBC

来源:“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作者:燕小六

校对臧恒佳

责编:田栋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oIAdRHGEtbNDxNfyGCP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