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王宏舟在这个春天连着做了好几场直播。他不叫卖,不催单,不发红包,直播间里的“商品”只有人。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直播推介会。 受访者供图
转自: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主播王宏舟在这个春天连着做了好几场直播。他不叫卖,不催单,不发红包,直播间里的“商品”只有人。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直播推介会。 受访者供图
转自:
每个人都能在日本身上找到话题——部委官员喜欢研读日本的产业政策,野生国师热衷谈论广场协议和金融战败,科技观察家专注解读半导体和汽车崛起之路,而键政委员则喜欢一边分享番号和种子,一边高谈阔论失去的二十年。
但被放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么多年,日本仍然有太多谜团,比如:为什么日本在1990年前后,简直是判若两国?
罗翔曾讲过一个关于老鼠的实验:
“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在笼子的左右各开一扇门,左边放着一根通电的电极,右边放一块蛋糕。用棍子驱赶老鼠,向左边走就会被电到,向右边走就能吃到蛋糕。训练几次后,老鼠一看到棍子就往右边跑,形成了条件反射。
老鼠刚形成完条件反射,我们就对调一下,左边放蛋糕,右边放电极,结果老鼠看到棍子往右边跑,被电到了,然后懵了。但老鼠很聪明,适应之后就往左边跑,又能吃上蛋糕了。然后我们再把规则改了,反复对调几次,你发现老鼠干嘛呢?
结果是老鼠不跑了,你戳死它,它也不跑。老鼠尚且如此,如果是人呢?”
辜朝明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的扩张意愿和进取决心,就像一只装着水的瓶子,初始状态是满的,每经历一次摇晃,就会撒出许多,而剧烈的震荡更是会彻底把水倒空。珍惜瓶子里的水,减少震荡的次数,就是保存增长的希望。
日本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每年都会做一个统计——日本企业家的平均年龄。2021年他们的数据显示:日本全国大约147万家公司的社长,平均年龄是60.3岁。即使资产负债表想再奋斗一次,恐怕也已经错过了那个时间窗口。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经济的结构性优势仍然明显,旧的产业优势仍在,新的产业车票在手;追赶者虽然逼近,但尚未产生系统性威胁,创业人群如过江之鲫,经济虽有挫折但人们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持续且强劲。
时间宝贵,切勿浪费。心气儿没有丢,国运就不会丢。
全文完,写于上海解封前夜。
导语
1 头部公司高管下场做抖音
38岁就坐上好未来集团CTO位置的田密,是很多年轻互联网人的职业榜样。27岁拿到腾讯T3-3,34岁成为阿里P10,带领技术团队超4000人……这些略显夸张的成绩已经让绝大多数职场人遥不可及。
而最近,田密在抖音开了账号“田老师聊互联网”。在他的个人介绍里,有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帮助互联网打工人快速晋升,拿下千万年薪。
押注职场晋升赛道,是田密此番起号的商业定位。
田密的抖音视频标题透露出满满的点击欲,例如“跪舔老板,不如和老板达成利益共同体”“CTO竟然不是全公司技术最好的人”“应届生该选大厂还是小厂”“互联网大裁员的真相,你的出路又在哪”。这些标题与其个人介绍遥相呼应:抓住职场晋升这一刚需,撬动该类用户群体的强劲付费能力。
在田密账号刚发布视频时,有人在视频下留言“田老师也来抖音卖课啦?”对此,田密的账号回复:拥抱趋势。还有不少好事者抱着八卦心态在评论区调侃,“你跳到好未来是不是后悔了”“你是不是要被好未来裁了”。
对此,田密非常坦诚。
在视频“好未来还有未来吗”中,田密坚定认为“好未来的未来依然可期”。他在视频中说到,尽管政策监管针对K12学科类营利业务,但好未来还有很多新的业务和方向:素质培训业务,海外业务、美校事业、智能硬件和生命科学。其中美校事业由田密本人亲自负责,主要将好未来的内容和技术赋能公立学校、机构和职业院校。
截止5月30日,“田老师聊互联网”账号共发布15个视频,已经收获粉丝2.5万。没有悬念的是,接下来,田密会以交付线上课程、直播间付费连线的方式在抖音变现。
同时,鲸媒体发现,对着镜头说“谁规定总裁不能当网红”的好未来教育集团副总裁、好未来战略投资总经理马江伟也下场抖音,开通同名账号“马江伟”。
马江伟的个人介绍中聚焦投资和项目操盘,目标是“帮助创业者和文化人转型、突破”。从其定位和视频中能够感知,与专注在职业晋升赛道的田密不同,马江伟更侧重知识付费。其抖音主页橱窗已经上线“知识变现方法论”,售价5999元。
2
学科老师在引流
最近,一个名叫“上海高三英语任”的老师,火了。
她在视频主要记录自己在家给高三学生上英语网课的场景,包括背单词、刷模拟卷、讲阅读作文等等。她曾发布的一条视频播放量高达5534.9万,点赞191.2万,评论12.8万条。视频中充满了英语老师“压迫的爱”,语速稳中有快,立场客观,情绪偏冷,令众多学生喘不过气来,不少人称“压迫感太强,我都不敢呼吸。”
“上海高三英语任”注重高效。她透露,在一节2个小时的辅导课上,她全程口述、从不板书,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课上的每个问题她只留给学生5秒钟的反应时间,学生会就回答,要是不会,她就让学生记笔记。每节课,她还要给出200个单词测试学生,有时候是500个。如果遇到听力题,她会1.2倍语速播放。
鲸媒体查阅了历年上海高考英语试题,发现对词汇量要求很高。题目词汇与英语四六级考试有不少交集。并且考试题目灵活,想获得高分很不容易。在机会成本巨大的高考压强下,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是普通人拿到名校入场券的唯一选择。
“上海高三英语任”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抖音平台为自己带来更多上海学生,不失为个体老师获客的高效途径。
在抖音进行引流的学科老师并不在少数,具有业界名气的语文赛道顶级名师国家玮、窦昕、包君成纷纷开设个人账号或矩阵账号,同时在地方享有威望的特级老师、班主任也进驻抖音,例如四川省物理特级教师、成都九中年级组长陈吉萍。
3
时代的一扇窗
从带货名单中可以看到,申怡主打名师IP精读语文名著。这是一般直播带货达人与学科老师的最大区别:一个是通过售卖产品提取佣金,一个是通过生产课程实现变现。
高额变现往往依靠巨大流量做支撑。申怡早已布局矩阵号,包含“申怡读书”“申怡开讲啦”“申怡家庭阅读”“申怡读书会”“申怡伴读”“申怡读书角”和“申怡学堂”等。
更为重要的是,申怡早在双减政策之前就已经开始拥抱抖音。现在能够看到“申怡”读书账号最早视频发布时间为2020年11月22日,距离那股山呼海啸的社会舆论到来,提前了不少时间。
看到未来,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曾在快手负责教育短视频运营的老刘指出,申怡的成功本质上是101名师工厂CEO覃流星(Alex)的成功。Alex看到了短视频取代图文的必然趋势,以及头部短视频平台对流量的绝对垄断,依托其自身新东方老师的资源,号召了一部分教培人提前进入抖音,探索了名师在抖音环境下的成长模式,从而批量复制。
以致于101名师工厂的投资人——知名教育早期投资机构蓝象资本创始合伙人宁柏宇也与Alex合作,在抖音打造个人IP。
政策关上一道门,时代打开一扇窗。即便当下各个平台对学科教育采取最严厉审核措施,但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流量仍然旺盛,不少学科老师通过各种合规方式撬动流量,滋润指数更胜从前。
言至于此,你觉得,现在还晚吗?
– END –
5月25日下午,高层召开了一场十万人的稳住经济大盘电话会议。
会议主要瞄准地方,要求地方挺起稳经济的脊梁,知难而上。
为了鼓励地方放手去干,高层甚至表态:今年,不用担心通胀。
原话是这么说的:由于我们两年前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候,没有搞大水漫灌,没有超发货币,心理比较有底,我们手里还有应对经济下行的工具,但不会控制不住基本物价。
也就是说,在高层眼里,今年通胀不会成为稳经济保增长的阻碍。
近三个月,减税退费+降息+消费券+现金补贴,一条龙操作下来,向市场输出的流动性在一点点变大。
其中,光是对企业的退税就有1.6万亿,再加上减税和社保免交等等累计不低于3万亿。
为了大力支持企业贷款,就连对企业新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也降到了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低4.39%。
今年的放水就像松腰带,一点一点逐步加大放松力度,一个月比一个月凶猛。
不夸张地说,最近我每天都是被政策砸醒的。
5月20日,5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 ,是近三年来的最大降幅;
5月26日,深圳直接出台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补贴销售价格15%的政策;
5月27日,工信部要求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
熟悉的配方又来了,广阔的农村永远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肥沃田野。
截止5月30日,南京、上海、广州、郑州、吉林、太原、成都、三亚、青岛等陆续发放了消费券;山东、上海、深圳等对购买或置换纯电动车每辆补贴8000到1万元;
嚯,这一通机关枪似的花式放水,铁了心要把消费这只没精打采的金鱼救活。
高层言行一致地告诉我们:把通胀当个屁放了。
昨天,我的男闺蜜二毛驴一气之下把车卖了,
二毛驴:92的汽油都涨到9块了,从年初到现在,油价已经涨了9次,NND。
我说:车卖了,你怎么接送女朋友上下班?
二毛驴:泡妞,我不配。
就体感来说,今年的油价已经涨上天了。
就数据来说,今年的CPI依然在温和上涨。
简单科普下什么是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简单来说,CPI就是一个反应民生物价的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月CPI同比涨幅2.1%,环比涨幅0.4%。
4月CPI涨幅最大的是交通通信,主要是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4月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9.0%、31.7%和26.9%,但影响CPI的上涨只有1.78个百分点。
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原料的暴涨并没有导致我们的CPI大涨。
这主要是因为统计权重的原因。
我国的CPI统计调查涵盖烟酒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服务8个大类,与美国CPI分类接近。
但在具体权重上,中国CPI中食品分项权重高于美国,而能源相关分项权重低于美国。造成食品价格而非能源价格波动,决定了CPI走势。
并且我们的CPI商品篮子每5年一轮换,2021年统计局根据2020年居民消费情况,更新了商品篮子中的各分项权重。
也就是说,我们的CPI是一个被阉割的民生指数,只能反应一部分的民生物价。
一直以来,很多人把CPI当做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认为现阶段,我们的CPI涨幅>3%(CPI涨幅与本国利率基本持平),就可以判断为是通货膨胀。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
1980年,货币发行过量导致CPI从1978年的0.7%暴涨到1980年的7.5%;
1985年,一场工资改革加了大居民收入,CPI从2.7%涨到了9.3%;
1988年,这一次是开放了食品价格,让所有价格全部上涨,使得CPI直接飙到了18.8%;
1994年,钢铁、煤炭等原材料上涨又引来CPI的上涨,这一次涨得最凶,直接涨到24%。
近二十年,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明显温和了许多。
比如,2009年的四万亿,2011年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15年供给侧改革。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1年,可CPI也只涨到了5.4%。
这跟改革开放前二十年CPI动辄十几二十的的涨幅相比,小巫见大巫。
为什么近二十年我们的CPI指数不再上蹿下跳?
因为1998年的房改。
从1998年开始,只售不租的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加速城镇化,带富一群人的同时,房地产也成了货币的附着物。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楼市吸纳了大量货币,膨胀成了460万亿的蓄水池。
2009年的时候,累计放出的20万亿人民币进了楼市,进了大基建。却没有流入民生消费品,以至于2009年的CPI指数只有-0.7%,到了2010年也只有3.3%。
到了今年,高层依然敢大刀阔斧地搞基建发债、促销费发钱、降利息放水。
就是因为有庞大的蓄水池可以吸纳这些货币。
房地产是蓄水池,基建是蓄水池,A股也是蓄水池。
一个蓄水池满了就引流到下一个,都满了就再挖一个。
新基建、碳中和、新能源这些新BABY,可是排着队等着被宠幸呢。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超发现象。
当过剩的货币附着在谁身上,谁才会出现通货膨胀。
而我们的CPI作为一个被阉割的民生物价指数,近二十年每年涨幅基本都在3%以下,跟通货膨胀根本不搭边。
在中国,只有资产通胀,没有消费品通胀。
不得不佩服,我们的高层早把通胀拿捏了,水想往哪引流就往哪引流。
这不,前天上海刚出台《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昨天零售板块就屁颠屁颠地涨停了。徐家汇涨停,上海九百、新世界、天虹股份等跟涨。
今天是2022年5月30日,如果按照4月1日浦西开始封控的时间来算,上海已经封了整整60天。如果按照浦东或者其他更早封控的小区来算,这个时间还要更久。
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们见证了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从两位数、三位数到四位数、五位数。经过两个多月的封控之后,昨天上海新增确诊6例,新增确证终于又跌回到两位数。
我有个熟悉的理发师,表示他们6月1号复工。
群里有不少朋友,说他们小区出通知了,6月1号开始不限制居民出入。
我有个开餐厅的学姐,也表示6月1号他们可以重新营业了,不过暂时不能堂食。
昨天,恒隆的爱马仕已经开始排队:
无论如何,终于看到了曙光。
上海疫情持续两个多月了,在这些时间里,整座城市经历了太多。
为此,我们梳理了时间线,记录一下每天热门的新闻,尽力捕捉疫情之中最铭记于心的行为、瞬间、系列。
伤痛和感动并存。
为了在未来再提起这段时间时,不会只留下错误的记忆。
为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时间,有一个见证与记录。
“我们以什么意义去面对这场疫情的发生、这个疫情造成的牺牲? 我们怎么去确保这种疫情不会二度发生呢…… 这些问题可能有点空洞,但是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真切的一个思考,也许太沉重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HeKPqvbyGZx_LnUJ_7b_g